中国围棋源于哪个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2收藏

中国围棋源于哪个朝代?,第1张

大约公元前6世纪

最早可靠记载:春秋时期《左传》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唐代出现了棋待诏官职。著名棋手王积薪作“围棋十诀”在现代围棋中依旧适用。

1、黄龙士(1651 -不详),名虬,又名霞,字月天,号龙士,以号行,江苏泰州姜堰人,生于顺治年代。清代围棋国手,和范西屏、施襄夏并称“清代三大棋圣”,康熙朝中期围棋霸主,棋风不拘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泪篇”,著《弈括》。

2、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

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

4、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刚侯。

5、黄石公(?-前195年),下邳(今江苏邳县)人。秦汉时期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士拉入道教神谱。

-黄石公

-黄忠

-黄盖

-黄庭坚

-黄龙士

中国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棋是下围棋,在古代又称作“对弈”。

二、围棋简介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

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三、围棋的历史

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帝尧创造了围棋,丹朱很擅长下它)

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著作应该是《忘忧清乐集》。

围棋是现在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的一种棋类玩法,围棋从我国古代很早就有这个玩反了,而且围棋十分考验人的智商和耐力以及性格特点,所以围棋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在当下也一样,有很多人比较喜欢玩围棋游戏,尤其是对于我们一些老人来说,他们特别喜欢下围棋。围棋的历史已经很久了,我国现在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著作应该是《忘忧清乐集》了。

《忘忧清乐集》是一部较为系统的较为完整的刻本围棋著作,其实在他之前有很多围棋著作,但是这些围棋著作都已经失传了,而这本《忘忧清乐集》保存了下来。《忘忧清乐集》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围棋谱,是由宋代的李逸民编辑的,这本书是图文并茂的,有配图,有解说,有一些历代著名的对局,所以说是便于研究和观看的,比较好理解。这本书出现于宋代的围棋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同时还有于宋代的印刷术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的。之前的围棋类的书籍没有能够留下你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印刷术,而这本书能够留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宋代印刷术的发展。

《忘忧清乐集》这本书的编辑李逸民,是宋代棋坛的一代宗师,曾经被钦点为翰林院棋待诏,这个主意可以证明他的编辑是李逸民是对围棋多么精通了,所以这本书是对于围棋的学习者来说,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我和借鉴意义。同时,我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古代棋艺的发展,尤其是了解宋代的围棋的发展。所以说这是一本好书。也是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著作。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谁可以帮我找到 最好是关于下围棋需要有耐心的古代故事 我写作用!!

解析:

围棋的起源-----------尧帝!!!!

<一>.白头棋素 一代宗师-------过伯龄

明末清初极具声誉的的著名国手,少年时便已名震江南与前辈国手林符卿,曾战百余局,多次胜直到清初嘉兴周懒于崛起,才结束了棋坛霸主地位由于其声名夙著,艺品也高,及至晚年仍为棋界所敬重,是棋史上有贡献的一代宗师

他的特点是:以倚盖起手,过的棋力量大,但在灵活性与大局上略逊于周

著有:《三子谱》、《四子谱》、《官子谱》(已佚),并参订《仙机武库》。

<二> 成为劲敌的两人------李 时 养 VS 程 汝 亮

李时养

他是明代京师派的后起之秀,在京城的前辈国手颜伦为避其锋芒,远走吴中。他曾大败永嘉派的李冲,与新安派的程汝亮的较量也占有优势

他与鲍一中、颜伦、程汝亮四人堪称明代的第一品。

其对局也十分稀少,唯有明谱《弈时初编》载有其与程汝亮六局

程汝亮

他与李时养同时。两人争夺激烈,遂为劲敌,“忘寝食者数矣”。可惜早死,有程白水遗局见诸《苫淇狻贰

<三>六合小王---王玄所

王玄所

六和人,明万历年间著名棋手。当时新安吕存吾、汪生亦有弈名,但都败于王。谢肇制招集四方国手会弈,包括吴县的周生、范生(君甫),永嘉郑雪野,技俱不胜王。后来明宗室朱玉亭亦来参战,王开始输了,过了两天才成对手,后竟又胜之

王玄所是“极高之低手”,范君甫是“极低之高手”范好取势,王重实地。

他著有:《王玄所棋谱》,己佚,其对局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四>当时至尊------林符卿

明万历后期的著名国手,早年曾与方渭津对阵, 与各地名手苏具瞻、许敬仲、范仲甫等对垒,均占有优势林长期在京师活动,明末遭遇年轻的过伯龄,意颇轻之。结果连败三局,以后两人大小百余战, 这就是有名的“林过之争”,林输的要多些。

林提出以棋秤为师,说明他很重视对局实践。

<五>棋士高僧------雪野

又名野雪, 僧人, 俗姓郑,故又名'郑头陀',浙江永嘉人

善弈,与明代后期的名手王玄所、江君辅、苏具瞻、许敬仲、周元服皆有对局。

在棋坛活动的时间长,晚年曾与周懒予对阵。

以弈而论,雪野为高僧。

<六>爱读小说的--------周懒予

他五六岁时便观其大父对弈,即解攻守应变之法,数年间遂臻神妙。

有趣的是,他好读传奇小说家言。局中对手有时已汗流浃背,懒予则暇豫从容,甚至拿出小说来看

由于其长于判断形势,常常对局过半,已能预知胜负路数,局罢竟如所言,人称奇。

与前辈过伯龄对决,观者如堵,

懒予较胜之,遂取代了过伯龄棋界第一人的地位。

汪汉年周东侯初出山时也都败在懒予手下,后来才逐渐赶上。

周懒予大约卒于康熙初年,与棋手姚吁儒十局结束十几天后下世。可惜未遇黄龙士。

周懒予的棋风特点是:变化多端,轻巧玲珑,处处争先

<七>棋艺家------吴瑞徵

青年时期从诸前辈盛大有、季心雪等,往来江淮吴越之间,交流棋艺,与新锐黄龙士、张吕陈、卞宾原等也多有对局,为当时棋界的佼佼者之一。康熙十五至十六年,吴前往福州授棋,好弈者询问近世名家新谱,吴于是编选刻印了棋谱《不古编》。后寓居扬州时,帮助陶存斋参订《官子谱》一千五百余局,因此吴不仅是位棋手,也是有贡献的棋艺家。

<八>清初两大高峰-------黄龙士&徐星友

超脱灵妙---黄龙士

清代棋圣黄龙士生于1651年,江苏泰州人。少既善弈.康熙七年,18岁时,与老国手盛大有对垒七局,胜六负一,一举成名。

以后与当时的棋界名手谢友玉、卞宾原、江天远、张吕程、凌元焕、何暗公等俱有较量,均占优势。唯有周东侯还能与之相周旋,两人对局也最多,从遗谱看还是龙士胜得稍多一些。黄龙士卒于中年。但在棋界的影响却非常大,后来国手如徐星友娄子恒梁魏京等莫不从他的对局中吸取营养。

黄龙士的棋超脱灵妙,自然大方,绵密之中蕴藏着强大力量。

徐星友赞道:“寄纤浓于淡薄之中,寓神骏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

著名学者阎若遽则尊称他为十四圣人之一,与顾亭林、黄南雷等学问大家并列,这在整个封建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而《弈妙》编者认为:“龙士超逸绝尘,令学者豁豁快意”。

清谱代表---徐星友

徐从黄龙士学弈,初受四子。当他水平提高到二子的时候,黄龙士坚持让他三子,双方殚精竭虑,留下了著名的受子谱《血泪篇》。经此一战,徐棋艺精进,遂能与龙士分先。

由于黄龙士早终,此后几十年间徐一直执棋界之牛耳。晚年在京师败于新锐程兰如后,南归故里,著成《兼山堂弈谱》.

徐的棋规范自然,冲和恬淡,然而平和中又富含力量。

徐的著作《兼山堂弈谱》精选了明末清初近二十位国手的代表性对局,每局都有鞭辟入理的评解,并对棋家的风格,定式的沿革也多有介绍。如19局评语:倚盖起于周.....

<九>.清中”双子星”--------范西屏&施襄夏

海内棋圣----范西屏

清代棋圣范西屏,浙江海宁人少颖慧,从绍兴俞长侯学弈,年十二与师齐名,十六岁即为国手,前辈国手莫不避易之,海内唯施襄夏与之相差亚。

两人于乾隆已未年(时范三十一,施三十岁)在浙江当湖对垒十局.

施襄夏棋风严谨慎密,滴水不漏。其他的棋手能拿下一盘都不容易。而当湖十局的结果,胜负相当。

范施完全是两种性格的棋手,

施襄夏对局时敛眉沉思,往往长考,有时日落了还未下一子。

而西屏却嬉游歌呼,有时落子后干脆睡觉去了,而弈品亦同归于善。西屏为人介朴,棋以外不太多说话。

范不仅棋艺绝人,其轻财乐施之行,也诚不可及。范的对局以授子棋居多,对子流传下来的相当少。或许对局较少,而范可能没有记谱的习惯.至于让子谱多是因为那时范已声名显赫,自然有人记谱。

范西屏著有:星定式集《桃花泉棋谱》。

深谋远虑----------施襄夏

清代棋圣施襄夏,号定庵。浙江海宁人,小范一岁,少时多病,先学琴后嗜弈,因为羡慕同里范西屏师从俞长侯,也从学焉。来年已能与范争先,徐星友曾授之三子并送给他兼山堂弈谱,二十一岁时遇梁程两前辈受先数局,获益良多。以后数年间棋艺益发成熟。与范西屏对阵当湖,共享第一高手之名。

当湖十局是棋史上最精彩的对局之一!!!

施著有:<弈理指归>

施定庵的棋细密深邃,磅礴有力,许多对局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十>浑厚------梁魏京

山阳人,康熙乾隆年间的著名国手,年长于程兰如,与之齐名。范施俱受过他的指导(有对范授三子局,施受先局)享高寿,与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有交往,郑曾写诗赠之。

<十一>程兰如

名慎诒,又名天桂,号钝根,康熙乾隆年间的著名国手。早年师事名手郑国任,青年时期在京师战胜前辈老国手徐星友而成名,以后十几到二十年间为棋坛的佼佼者。直到海宁施襄夏范西屏二人成名前。棋风浑厚有力,著有指导棋集《晚香亭弈谱》。据《扬州画舫录》记载程兰如象棋也达到了国手水平,不过没有见到他的象棋谱流传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围棋

红楼围棋人的几组统计数据

一、《红楼梦》里见围棋

《红楼梦》这大观园里的游戏活动非常多,也写得异常的精彩。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的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的围棋更是每每见诸于各个章节中,据不完全统计在前80回里有12回写到围棋,在后40回里有3回提及围棋活动。不过,围棋活动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标准的手谈,也有利用围棋棋子赶围棋的小游戏。

统计数据一前80回,有3回、4回、7回、17回、19回、20回、23回、24回、54回、62回、71回、73回,共12回。

统计数据二后40回,有87回、88回、111回,共3回。

统计数据三总120回,共15回。

二、围棋人物多**

《红楼梦》里围棋人物纷纷登场,宝玉和姑娘在大观园里一种休闲方式就是围棋。也许正如作者写到:“男儿是泥做的,女儿是水做的”一样,因此女性棋迷远远对于男性棋友。

男性棋友下棋手谈的仅仅写了贾政和詹光的赌棋;还有观棋的贾宝玉、冯紫英、不知名的清客等几个男性棋迷。而女性棋友则是不胜枚举。在小说里举凡介绍女子大多写上“琴棋书画”,例如第54回写到:“这**芳名叫做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介绍女儿就是如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这是写薛蹯准备新娶姑娘时的标准,奇怪的居然是香菱来向宝玉介绍的。“在家里的奶奶姑娘不用说,就是屋里使唤的姑娘们,也是一点儿不动的,喝酒下棋,弹琴画画,横竖有人伏侍呢。”这[见第7回] 这是旁人介绍贾府的姑娘的基本套路。

小说里的人名也有特点,比如袭人、紫鹃、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翠墨等。而这名叫司棋的大丫头。更是作墨不少。……

懂围棋,下围棋的姑娘们如下: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宝琴、香菱、岫烟、妙玉……

其中重点写了妙玉和惜春的对局,见第111回。探春和宝琴的手谈,见第62回。

三、围棋术语集锦

下围棋,尽手谈,围棋术语自然是免不了的。而这些围棋术语的出现当然是当时读者群大多熟悉了解的。在小说《红楼梦》里出现的围棋术语如下: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棋枰,这是围棋棋枰;“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便折了官着儿,两眼只瞅着棋盘。一只手伸在盒内。” 这里提及了棋盘、棋盒,官子,做眼,孤棋;“探春便和宝琴下棋,宝钗岫烟观局”,这是观局;妙玉却微微笑着,把边上子一接,却搭转一吃,把惜春的一个角儿都打起来了,笑着说道:“这叫做‘倒脱靴势’。”“却说惜春正在那里揣摩棋谱”,写的是棋谱;在贾政与詹光下棋里更是提及不少:大棋,围棋的别称,下彩金,彩棋;打劫,悔棋 ,让子,观棋规矩 ,还棋头,便宜 ,数子计算胜负……还棋头,是下围棋时更加专业的术语了,专门在让子棋里才有还棋头的具体规则。

现代很多文学作品中有关于围棋的描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先生本身是一位超级棋迷,曾拜聂卫平为师。

小说《天龙八部》中描述,珍珑棋局棋势复杂迂回,三四十年来未有人能破解。苏星河故意摆出来以引出杀师傅的仇人。各路武林高手前来挑战皆败,唯独不懂棋的虚竹胡乱投了一子,便 令对方一大片棋子通通就擒,从而破了棋局。这是金庸先生的创作,古谱中未有记载,他本人也没有棋谱,加上小说中对棋局的摆法未加详述,还真给拍摄出了一个大难题。据说金庸还特请教过聂卫平,他也只作了“理可以说得通,局没听说过”的答复。

经过几夜商讨,珍珑棋局终于出炉,只见局中“金鸡独立”、“老鼠偷油”等妙招环环相扣,并将史上最大的“倒脱靴”也设计了进去。“高手们”在两侧举棋必输,“虚竹”只要在二三路白子一填,黑子跟着倒补,提掉十六个白子后,“虚竹”再轻轻一断,80余目的黑子全被杀死,即合剧情又合棋理。

围棋起源于中国,相传是尧发明的,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

作为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起源目前比较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尧造围棋”。关于“尧造围棋”的记载,能考证到的文字有战国时的文献《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从这里的文字记载来看,围棋一开始便作为“教”的工具、具备开智功能为大家所接受。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扩展资料:

围棋的发展与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有关围棋的活动变得鲜有记载。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

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

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

随着隋帝国对外的政策,高句丽、新罗、百济把围棋带到了朝鲜半岛,遣隋使把围棋带到了日本国,然后逐渐流传到欧美各国。

围棋传到欧洲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17世纪中叶。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不少欧洲人都以为围棋是日本人发明的。后来他们才逐渐知道,围棋实际上最早出现于中国。

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之一。

人民网-围棋介绍

相传围棋是尧发明的。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等),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