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对女性称呼
对女性称呼有:
夫人、玉人、璧人、佼人、千金、令媛、女公子、丽人、淑人、玉女、娇娃、巾帼、西施、尤物、室人、青娥、淑女、女士、女流、女郎、女史、裙衩、妙龄少女、绝代佳人、扫眉才女、不栉进士、软玉温香、道旁苦李、小家碧玉、罗敷、无盐、太太、会阃、室人、令间等。
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1、玉人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夏》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释义:
云销雨霁,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屋檐。纱帐中的藤席上,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
2、佼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陈风·月出》先秦:佚名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释义:
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月亮出来多洁白,美人仪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缓,让我思念心忧愁。月亮出来光普照,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
3、丽人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宋代: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释义:
入春来不知耗费多少买花钱,一天天沉醉在西湖湖边。玉骢马熟识逛西湖的路,昂首嘶鸣走过酒楼楼前。红杏芳香中箫鼓震天轰响,绿杨婆娑树影里欢荡秋千。
春风十里路上美人翩翩,满头的花朵把云鬓压偏。夕阳西下画船载着春光归去,未尽游兴全付与湖水湖烟。明日还要带残存的醉意,到湖上小路寻找遗落的花钿。
4、青娥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唐代: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释义:
满耳是美妙的音乐满眼是美妙的花,满楼盛妆的少女胜过那美丽的吴娃。这才晓得那无限美好的天上神仙窟,也不过像这无比豪华的人间富贵家。绣幕里夜间闪烁着的红烛就像闹市,白天里施着的舞裙活像天空的彩霞。担心是宴会罢了美女也随之而星散,管它扬子江那头一轮皓月是否西斜。
5、淑女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释义: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古籍中,中国女子第一次出现名字就是有名的寡妇清,按照这个推测在战国中晚期,贵族或者受过教育的家族就为自家的女儿起名字。(动漫秦时明月里的姬如千泷就是例子)
古代的女子只有名, 没有字 ,而且一般都叫乳名, 户籍上写的都是姓氏。
结婚前是自己娘家的姓氏 结婚后冠夫姓。
古代人写诗什么的提的都是自己的字 ,而不是名啊 ,古代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要取字。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
1、淑女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先秦:佚名的《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2、女流:
《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巴金 《家》三二:“家里只有我一个女流,你表弟年纪又小。”
3、女郎:
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相关记录:不知木兰是女郎。(译文: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南北朝:佚名《乐府诗集·木兰诗》
4、巾帼:
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以妇女的头饰羞辱他。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5、以蛾代美女
“娥”通用,本义指蚕蛾,因其触角又长又细又弯,故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后来成为美貌女子的代称。又因为古代女子常用“黛”这种青黑色的颜料来画眉,因而“翠娥”“青蛾”也随之成为美貌女子的代称。以“蛾”作比的有“蛾眉”“娇娥”“翠娥”“青蛾“黛蛾”“双蛾”等。
6、以玉代美女
原指佳人美貌如玉,以后逐渐用来指代美人。以玉比作美女,一般说来,是取玉石的珍贵、晶莹、雅洁之意。如“玉颜”“玉人”“玉奴”“玉儿”“玉姝”“玉容”“红玉”等。
7、以服饰、化妆品代美女
前人对于美女的代称,首先是从服饰、化妆品着眼的。因此“红袖”“红裙”“金钗”“红粉”“粉黛”“红颜”“红妆”等,在古代诗词曲赋中都是女子的代称。
“钗”是妇女固定头发用的两股簪,“黛”是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青黑色的颜料,类乎现在的眉笔,“红粉”则是胭脂和铅粉,这些都是女子的案头必备之物品,用以代称女子顺理成章。“红妆”则是从“裙”“钗”等具体的服饰到束妆完毕,以整体的盛妆代称女子。
随着《芈月传》的热播,许多观众对先秦时代人们的姓名也开始感兴趣起来,更有各路水平不一的专家对剧中人的姓名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比如有人说《芈月传》里的秦惠文王不能称为“嬴驷”,必须称他为“赵驷”;春秋时候女性称呼把姓放在后面,芈月应该是月芈……电视剧真的错了吗?笔者不揣浅陋,也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以就正于方家。
“姓”“氏”怎么来的?
人类在要跨入文明的门槛的时候,都是一个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群体。大概是在生育繁衍的实践中发现了近亲结婚的缺点,所以这些血缘组织都开始禁止内部婚姻,由此产生了外婚制。当外婚制度确立,一个血缘团体也就成为了一个氏族,为了标志这个氏族与其他氏族的不同,就需要一个符号,这就是“姓”。
在先秦时代的传说中,上古黄帝时期,就已经有姓了。比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舜是姚姓,夏朝王族是姒姓,等等。但是这些都只是周人的传说,很难具体确认了。商朝王族是子姓,但是他们自己在文献(甲骨文)中似乎不太用。
李向平先生指出,在西周以前,姓、氏是无区别的。比如,在传说中,黄帝又称有熊氏、轩辕氏,炎帝又称烈山氏,尧称陶唐氏,舜称有虞氏,这里的“氏”是族称,其作用与“姓”差不多,都是区别氏族血缘团体的,与西周以后的“氏”意思是不一样的。
周人如何严格区分姓和氏?
真正把姓、氏区分开,并大规模地使用于社会生活,是在西周开始以后。姓、氏在周人那里,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里总结说:“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也就是说,姓是用来区别血缘集团的,加强同姓集团之间的认同感,促进内部团结,增强总体竞争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同姓结婚,后代就不会繁盛。因为这一认识,周人非常强调“同姓不婚”的原则。比如,周王是姬姓,在分封的各个诸侯国中,也有许多姬姓国家。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通婚的。他们只会和别姓诸侯通婚。
而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制度。贵族分为大宗和小宗。比如周王室,嫡长子是太子,是大宗,以后是要继承王位的,而别的儿子就是小宗,可能会有自己的封国。而到了各个诸侯封国,又分为大宗和小宗。诸侯的嫡长子(太子)是大宗,以后继承封君之位,其他的儿子是小宗,可能担任卿大夫,有自己的小封地。以此类推。久而久之,这些在同姓之中的不同的支派开枝散叶,形成了不同的系统,就需要区别他们的来龙去脉、贵贱尊卑,确定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时就要用一个符号来代表他们,这就是“氏”。
命氏的常见形式
命氏的形式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以国为氏。主要是各诸侯国的国君和首都王畿内的一些贵族,他们以自己封国的名称为氏。
二、以字为氏。孔颖达说:“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得祖诸侯,乃以王父之字为氏。”(《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五年)这里说的“王父”,就是祖父。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是以祖父的字或排行为氏。实际上,也有以父亲的字或排行名、私名为氏的。比如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国是殷商遗民,子姓。大司马孔父嘉,名嘉,字孔父。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字为氏。鲁国的“三桓”,也就是从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分出的三个氏,到了这三个人的儿子辈,就分别以他们父亲的排行被称为孟氏、叔(孙)氏、季氏。郑国的“七穆”,就是郑穆公的七个儿子的后代,到了这七个人的儿子一辈,就以父亲的字为氏了。
三、以官为氏。如“师氏”、“尹氏”等。
四、以封邑为氏。如鲁国的费氏、卞氏,晋国的荀氏、智氏、邯郸氏,楚国的鬬氏、薳氏、屈氏等等。屈原就是楚国的同姓贵族,芈姓,屈氏。
五、以居所为氏。比如鲁国的东门氏,就是因为住在首都东门附近而得氏。
春秋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春秋时代,男子称氏,以明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女子一般用两个字来称呼。她的姓放在后面,而前面的那个字,就有很多种情况了。女子未嫁时,姓前冠以她在家里女孩中的排行,如伯(孟)、仲、叔、季。如果她是姬姓的鲁国的姑娘,就可以称为伯姬、叔姬等等。如果是姜姓的齐国姑娘,就称为孟姜、叔姜之类。出嫁后,如果嫁给国君,则把国名加在姓前,如江芈、息妫;嫁给大夫,则把大夫氏加在姓前,如雍姬、卢蒲姜。还有的,是冠以所出之国,如晋国的骊姬,出自郦戎。这些女人死了以后,往往跟随丈夫的谥号。如卫宣公的夫人,史称宣姜。也有的夫人自己有谥号,如鲁桓公的夫人是齐国人,姜姓,本来应该叫桓姜,但是她却拥有自己的谥号“文”,称为“文姜”。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战国时,姓、氏开始合一
从春秋晚期开始,礼崩乐坏,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土地分封制解体,世袭制开始动摇,社会流动性增强,世卿世禄的贵族难以再维持原来的地位,有能力的下层士人甚至平民百姓得到了上升的渠道。“同姓不婚”的禁忌逐渐被打破,而氏用来区别贵贱的功能也逐渐丧失。至战国时,姓、氏开始合一。《孟子·尽心下》里,孟子说:“讳名而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只提姓、名,不谈氏,实际上在孟子这里,氏也“升格”为姓了,不再需要仔细区分。这说明当时姓、氏已经合一,姓名形式已经与今天一样了。而那些曾经极其强大的先秦古姓,如姬、姜、妫、姚、姒等,也不再具有统一的号召力,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别婚姻”的功能,由氏来代替,不过这时候氏也常常被称为“姓”了。嬴姓是一个例外,因为嬴姓的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但是在秦朝灭亡后,嬴姓也衰落了。有人根据秦国国君是嬴姓赵氏,以及郑樵在《通志·氏族略》里总结的“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的原则,执着于反对称《芈月传》里的秦惠文王为“嬴驷”,坚持必须称他为“赵驷”,其实大可不必。秦惠文王已经处于战国中后期,当时对于男子只能称氏的规定已经基本上不再有效了。称“赵驷”固然不错,但是称“嬴驷”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还不许人家叫个小名?
战国时,女子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像春秋时候那样称姓。女子常常用父家的氏,加上美称“姬”,如纪姬、卫姬、如姬、赵姬等。此时的“姬”已经不再是指周王的姓,而是女子的美称了,因为以前“姬”是王族大姓,代表着地位高贵。后来到了秦汉,还有我们熟悉的虞姬、戚姬、薄姬、栗姬等。另外,还可以由国氏(夫氏),或者谥号,后面加上尊称,比如秦宣太后、赵太后等等。不过此时女子一般还没有大名。比如“芈月”、“芈姝”这样姓名连缀在一起的称呼,在存世的正规史籍中一般是不存在的。女子拥有自己的名甚至是字,要等到秦汉了。比如刘邦的老婆就叫做吕雉,她的妹妹叫吕媭。但是,我们今天写小说、拍影视,为了照顾观众的习惯,也为了更方便地区分剧中人,往往给先秦的女性取一个姓名,这是权宜之计,我们不必咬文嚼字,求全责备。毕竟,虽然没有大名,人家在家里当姑娘的时候,你还不许人家有个自己家人内部称呼的小名啊?有人说,不能称“芈月”、“芈姝”,而应该称为“月芈”、“姝芈”,这大概是把春秋时候女性称呼把姓放在后面的原则套用过来了。然而这种套用是没有根据的,是想当然的,其实并不对。在先秦古籍中,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把名放在姓前面的女性称呼。
我国古诗词中对女子有很多代称,主要从一些女子容貌和服饰为着眼点加以指代。
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韩 《边上看猎赠元戎》:“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子,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秘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唯能醉红裙。”
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裙钗。因妇女着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有“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的说法。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娇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娇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本文2023-08-19 12:50:2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