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是哪个朝代 大成介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大成是哪个朝代 大成介绍,第1张

1、南北朝时期北朝大成,是南北朝时期北朝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年号,共计两个月。历史上没有大成王朝。但是可以根据《上阳赋》中的种种细节推断,《上阳赋》中大成的历史,就是依据东晋改编而来的。

2、公元304年,李雄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书也有称“大成”。

明清:集前代之大成

明清时期是中国风水学说与实践活动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集大成的一个时期,留传下来的风水名著蔚为大观,而风水大师级人物也彪炳列阵。譬如,帮助朱元璋成就霸业的大谋士刘伯温就非常精通风水,著有《披肝露胆》《堪舆漫兴》《地学心传》《佐玄直指》《青嚢天机奥语序》等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由江西风水名师廖均卿(为廖的后裔)等人选定,成为其后明十三陵的肇始。在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风水之学同样也是一门显示自己博学多识的显学。如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就根据风水原理自选墓地,被当地人称为“仙虾八斗”。清代著名的人士魏源在主张面向西方学西夷之长技的同时,也是一个地道的风水信奉者。他在江苏作官时,在镇江发现了一处风水宝地,不惜千里迢迢、费事费

力将在湖南已安葬多年的父母的遗骸迁葬过去。而在明清的文人笔记小说、杂记乃至《金瓶梅》《红楼梦》等名著中,都能找到风水师和风水活动的事例。

明清时代的风水著述有几个特点:一是汇辑、注释前人的风水名作而集大成,如徐继善、徐继述兄弟辑著的《地理人子须知》三十九卷,参考入列前人风水书籍百余种;二是分论风水流派的著作,如专论形势派(峦头派)和理气派的专著;三是细分某一类型和风水套用方面的著述,如关于水龙的有蒋平阶(蒋大鸿)《水龙经》,专论阳宅的《八宅明镜》《阳宅十书》,专论山法的叶九升《山法大全》,专论罗盘套用的王道亨《罗经透解》,等等。

明清代的著名风水大师与名著作者有幕讲僧、徐继善、徐继述、缪希雍、董遇元、徐之谟(徐试可)、王肯堂、蒋大鸿、赵九峰、叶九升等。

徐继善、徐继述是孪生兄弟,是宋太师忠愍公裔、理学家秋谷的八世孙。两兄弟年少

时父亲早丧,家道中落,为葬父而研习风水形法之学,而后一发不可收,游历了燕、齐、吴、越、楚、闽等地,多方遍访名师多达数十人,以三、四十年阅历经验著成《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后称《地理人子须知》)一书,一时名倾朝野,当时的士大夫多雅好其书。该著按干、坎至兑八卦顺序分册,详述龙、砂、水、穴诸法,可谓详备深入。

缪希雍是明代常熟人,著有名篇《葬经翼》。他是名重一时的名医,《明史》在记叙《李时珍传》中特地提到,“常熟缪希雍皆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缪氏行医之余对风水学理情有独钟,并将中医之道套用其中,把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流程移植到寻龙捉脉点穴上,进一步强化了风水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也体现了风水与其他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同一源流的事实。《葬经翼》用十二个篇章,分论原势、察形、怪穴、穴病、峡论、分龙、四兽砂水、明堂、余气、水口、望气、葬旨。就《葬经翼》整体而言,虽也论气,但偏形势更多。实际上,自明以后,理气派中也谈形势,形法峦头派也论辨气

八卦之法。《葬经翼》可看作是两派融合的一个佐证。

蒋大鸿是一个对风水理论和套用均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蒋为明代晚期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左右(一说为1616年),少年时曾追随名士陈子龙,后到福建追随明唐王朱聿键,任御史。1646年福建被清兵所破,服毒殉国。他除了纂述、辑注了大量风水经典作品如《地理辨正》《平砂玉尺辨伪》《归厚录》《阳宅指南》《水龙经》外,还改造了繁琐的罗盘,将原有地盘、人盘、天盘合一的三合盘,改造成只保留地盘的三元盘(又被后人称为蒋盘),极大地便利了罗盘的套用。他还是风水理气派之三元玄空派的宗师,所传弟子甚众。

《水龙经》为蒋大鸿所辑注,是明代专论水龙的代表作。其一大特点是对平原地带无山、无城可傍情况下如何正确看待和套用水龙的理论阐述,高度概括了平洋之地,将水系视为山龙的原理移植法。该书每卷前都有总论或统论,先予以理论概述,后再附有精细的

图示说明,可谓图文对应,各得其宜。

其他清代形法派中颇有影响的著作还有赵九峰的《地理五诀》、叶九升的《山法大全》等。

《八宅明镜》是明清时代流传和套用最广的一部阳宅风水典籍,该书为明代箬冠道人编著。箬冠道人姓名和生卒年月均不详,从该书序中推断此书著者为明末清初之人。书中提出了全新且自成体系的东四命、西四命,对应东四宅、西四宅(故称八宅),并配以三元法、大游年法、翻卦的一整套完整理论,是理气风水八宅派的代表作。

《阳宅十书》内容广泛而显得有些庞杂。该书分十个篇章,分别介绍了阳宅风水理论和实际套用中的问题,既有阳宅理论如福元法、大游年法、东四宅西四宅法,以及卦例、星命、择日、镇符等的具体介绍,又涉及到阳宅建设元素的方方面面,其中一个突出优点是以图示形式,重点介绍了宅内形和宅外形的各种吉凶情况,可谓一目了然。

清代,阳宅风水大盛,有关这一方面的书籍也是多不胜举,除上述两书外,还有《阳宅三要》《阳宅爱众篇》《相宅经纂》《阳宅会心集》《阴阳二宅全书》《鲁班经》等。

据考证,风水理念和风水术最晚在唐代就已经走出国门,传到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并在之后对整个东亚汉文化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中后期到清,风水术因传教士来华逐渐传入西方主流社会乃至学术界。“风水”一词与“中国功夫”等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著名的中国科学史家,英国两院院士李约瑟曾说,不了解风水,就不了解中国文化。而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问题凸显的今天,中国的风水思想和理论体系更是重新得到了西方学界的重视。中国的风水正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显学”。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有收藏价值。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当中,康熙四年外科大成古籍善本是最稳定的板块,古籍善本的价格始终比较平稳,呈稳步上升趋势。古籍图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智慧、历史和创造,是伟大文明的一部分,担负着国家、民族传承文明与凝聚精神的使命。

  清代的翻刻本,目前市场价格大约二三百元一册,价格适中,很有收藏潜力。7月14日,姬女士将珍藏多年的祖传医书古籍首次拿出展示,书画鉴定家将其中的《针灸大成》鉴定为珍贵的医学古籍,具备一定的文物价值,更具有医学实用价值,为我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

  老宅地下埋藏古籍

  当日上午,姬女士拿出了20余册线装医学古籍,有清代光绪年间的《验方新编全书》18卷、《白喉治法忘表抉微》、《叔和脉诀》,《御篡医宗金鉴外科》,《医林改错》,《本草备要》、《妇人良方全集》等。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专家沈广杰认定,这些医学古籍的印制年代,均为清代光绪年间之后,为石印本。姬女士介绍说,她家祖辈经营药铺,这些医学古籍都是她家祖传的。

  1980年,她家动迁拆除平房时,在屋里铺地砖头下面挖出一个坛子,里面用油纸包裹着这些医学古籍。姬女士便将这些医学古籍珍藏起来。

  专家喜见《针灸大成》

  在众多医学古籍中,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专家沈广杰,认出了医学古籍瑰宝《针灸大成》10卷,该医学古籍封面上,还印有“内附铜人明堂全图”字样。《针灸大成》扉页上,印有“道光癸卯秋镌”、“会稽章廷珪”、“经余堂梓行印”等字样。该书由赵文炳作序;目录有周身穴位图、针道源流、刺热刺虐论、奇病论等,并附有“针灸铜人”全图。

  沈广杰介绍说,姬女士珍藏的《针灸大成》,为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会稽章廷珪重修该书的刻本,于清代道光癸卯秋,由经余堂梓行重新印制。“针灸铜人”是古代医学教具,《针灸大成》是诠释“针灸铜人”周身所有穴位的教科书,具备一定的文物价值,更具有医学价值。史料记载,“针灸铜人”是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以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两代也曾制作,对经络腧穴直观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针灸大成》记载的针灸穴位,与明代“针灸铜人”身上穴位,完全吻合。

  杨继洲与《针灸大成》

  书画鉴定专家沈广杰介绍说,《针灸大成》的作者为杨继洲,他是明代著名针灸医家。据《中国医籍考》卷二十二载,杨继洲家学渊源,其祖父杨益曾任太医院太医,声望很高。杨继洲一生行医40多年,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代以来至今流传最广的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是目前最受欢迎、知名度最高的针灸专著之一。如今,《针灸大成》已有50种版本,并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堪称我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扩展资料:

一、书法成就

范成大善书。其书法清新俊秀,典雅俊润,只可惜他为诗名所掩,书名不彰。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谓范成大“字宗黄庭坚、米芾,虽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范成大的书法曾受他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蔡夫人,是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蔡襄的孙女。 

范成大传世墨迹,以尺牍简札居多。他在成都与陆游饮酒赋诗,落纸墨尚未燥,士女已万人传诵,被之乐府弦歌,题写素屏团扇,可惜这些墨迹都未传下来。现今所能见到的范成大手迹,以他54岁所书《明州赠佛照禅师诗碑》为第一,此碑早佚,但有宋拓本藏于日本东福寺。

范成大现存的手迹还有《兹荷纪念札》、《垂海札》、《荔酥沙鱼札》等,他的行书《田园杂兴卷》也常为人们所乐道。 明代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说:范成大“归隐石湖时作即诗。无论竹枝、鹧鸪、家言,已曲尽吴中农囿故事矣!

书法出入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间有米颠(米芾)笔,圆熟遒丽,生意郁然,真是二绝。”董史在《皇宋书录》称其:“(范成大)近世以能书称”、“字宗山谷、米老,韵胜不逮而遒劲可观。”

二、个人作品

范成大著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卷,今已佚失部分。另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清沈钦韩有《范石湖诗集注》。《全宋诗》亦录有其诗。

-范成大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