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古代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中国在古代主要农作物是什么,第1张

中国在古代主要农作物是稻谷。

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古人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

扩展资料

农作物栽培的历史各有不同,近东和欧洲开始于公元前6500-3500年;东南亚,开始于公元前6800-4000年;在中美洲和秘鲁,大约开始于在公元前2500年。

大多数最先进行作物栽培的地区是半干旱气候的江河流域。在欧亚大陆,作物栽培的方法是,先耙地,然后犁地播种;而在中美洲,因为没有牛马等,他们的主要作物玉米。

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希腊人就栽培粮食作物,主要是大麦,还种植橄榄树、无花果和葡萄,饲养牲畜。希腊人发明了水车用来从低处向高处提水。

-原始农业

稻米产量在什么朝代超过小麦

稻米产量超过小麦的朝代是宋朝。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时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稻米居宋朝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中国历史上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在宋朝。

稻米也叫做水稻,是一种可食用的谷物,并且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的南方区域种植比较多。

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稻米不仅是食粮,同时还可以作为酿酒、制造饴糖的原料。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它。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

稻米和水稻有什么区别?

稻是一种粮食作物,为中国人(特别是南方地区)的重要口粮。稻米是水稻长出来的果实(叫颖果),经过加工,将外壳去掉,留下来的米粒,就叫做稻米。

水稻指的是水稻这种作物,从插秧到收割前这一时期。稻米指水稻的果实,经过晒干,机碾后得到的食物。

唐宋以后。据农学史书《齐民要术》记载,稻米产量逐渐超过小麦是自唐宋起就开始超越了,到明代,稻米产量约占到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七。稻米原产自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古人的济世良谷是稻米、小麦、药材、豆类作物、桑蚕等。

1、稻米

稻米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已经开始种植稻米。稻米的种植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且还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南宋时期,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一大亮点。

2、小麦

小麦是古代人们另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具有耐寒、耐旱的特点,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小麦的种植和推广,使得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粮食保障。

3、药材

古代人们用药材治疗,药材的种植和生产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大量的药材,为民间草药的种植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豆类作物

豆类作物在古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豆类作物可以用来制作豆腐、豆浆等食品,还可以作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豆类作物的种植,不仅为古代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来源,而且还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绿豆是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别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原产地在印度、缅甸地区。现在东亚各国普遍种植,非洲、欧洲、美国也有少量种植,中国、缅甸等国是绿豆主要的出口国。种子和茎被广泛食用。

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绿豆汤是家庭常备夏季清暑饮料,清暑开胃,老少皆宜。传统绿豆制品有绿豆糕、绿豆酒、绿豆饼、绿豆沙、绿豆粉皮等。

5、桑蚕

桑蚕是古代人们生产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桑蚕的养殖和丝绸的制造,使得古代中国的丝绸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桑蚕的种植和养殖,不仅为古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品质,而且还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水稻不是大米。

水稻既不是大米也不是小米,大米是水稻的种子,经去壳、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粮食。而小米又称为栗,北方又将其叫做谷子,谷子脱壳后的成品才是小米。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

大米和小米的区别就在于大米比小米大,小米比大米小,大米是白色的,有香米、黑米等分类。而小米是**的,有乌米、小白米等分类。

水稻的植物学史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

中国古籍《宋史•食货志》就曾经记载,“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但仍有争议,原因就在于学者怀疑以地区气候来论,占城稻有可能是水稻旱种,而非最早的旱稻。

蔚州贡米——明清贡米

涿州贡米——乾隆御用,稻地八村

增城丝苗——“米中碧玉、饭中佳品”

五常大米——清朝宫廷御用

东兰墨米——宫廷药米

蔚州贡米——明清贡米

据《蔚州志》载:元“至治二年(1322年)八月,蔚州献嘉谷。”蔚县的黄小米,远在七百年前就成为贡品,进入御膳房而享誉京城。蔚县小米能获此殊荣,与其的处的地量位置和气候有关,蔚县地处冀西北间盆地,坡地多,水量少,且十年九旱。而抗灾力强而又耐旱的谷物适宜于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故在粮食作物种植上,成为首选,历代相袭,约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蔚县小米,颗粒饱满,金黄灿灿,素以粒大、色黄、味香、富粘性、多营养,含糖量高著称。据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鉴定,蔚县小米中蛋白质含量131%,赖氨酸含量025%,粗脂肪含量427%小米的源粮乃谷子,谷子去壳,色泽金黄,即称小米。蔚县南北二坡及桃花一带是盛产小米的区域,著名的“桃花小米”声誉北国,据史书记载,蔚县桃花小米,远在明清时曾被列为“四大贡米”之一。

蔚州小米在明清年间就为全国“四大贡米”之一而久负盛名,它颗粒光洁、色泽金黄,煮成米粥粘而松散,做成稀饭稀而粘稠。它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维生素等。与普通大米相比,蛋白质含量高1.5倍,脂肪含量高6倍,维生素B1高1.5倍,粗纤维高6倍,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人体必需的物质,是产妇、老、弱、婴幼儿的滋补佳品。

蔚州贡米是是蔚县特殊的土壤、水质、气温结合优良的品种,以先进的种植生产技术并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食口性极佳,米粒均匀,清洁度高,质地晶亮,粘甜可口,煮饭后表现黄灿灿,吃起来油津津,光滑喷香。

涿州贡米——乾隆御用,稻地八村

涿州贡米早在乾隆年间便以其优良的品质名扬天下。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宫廷选用涿州“稻地八村”大米为膳米,故有“贡米”之称。

涿州种植水稻史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北齐孝昭皇帝建元年(560年)平州刺史稽骅建议“开幽州督亢旧皮长城左右营屯,岁收稻粟数十万石,此境得以周瞻。”(隋书《食货志》)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涿州时称该地区为“得天独厚盛产水稻的好地方”。涿州贡米选用国家级原种场培育的优良品种,引用地下甘泉灌溉栽培,无任何污染,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及锌、铁、钙、磷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经微波、磁化、静电吸附、抛光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涿州贡米晶莹剔透,色香味美,具有香、甜、软、滑、粘等特点,无须淘洗,直接下锅蒸煮,确保了营养的不流失,为家庭必备、馈赠亲友的营养佳品。

增城丝苗——“米中碧玉、饭中佳品”

丝苗米素有“中国米中之王”之称,与增城挂绿荔枝齐名。以其米粒洁白晶莹,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柔软、可口而驰名岭南,饮誉海内外。

历史起源

“增城丝苗”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了。清朝庚辰年(1820)版的《增城县志》对 丝苗米

增城丝苗已有记载:“案近来,早熟有栋赤,有上造丝苗,有白谷仔颇佳,晚熟有泉水占,丝苗最佳。”由此可见,“丝苗”在当时已是最佳的稻米品种了。丝苗的正宗品种是晚造的,普称丝苗或高脚丝苗,对外称增城丝苗。属农家品种,感光型晚造优质品种。

丝苗米是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的籼稻优质稻米,外观品质美观靓丽,长粒形、细 丝苗米

长苗条、晶莹洁白、米泛丝光、玻璃质;直链淀粉含量中等,质地软硬适中,煮饭爽滑可口,具有清新香味,口感佳,饭粒条状而不烂。素有米中碧玉,饭中佳品的美誉。

丝苗米传说

有一天,两位仙人(可能是道士) 云游至白水礤上空,顿时一股紫气升起,仙人见到这里山清水秀,觉得祥云紫气下面必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驾住云头,落脚白水礤,建立寺院,在这些梯田里播种稻谷。这种水稻谷壳金**,米粒细长苗条,晶莹洁白,米泛丝光,煮饭爽滑可口。当地农民引种 丝苗米

扩种。

五常大米——清朝宫廷御用

五常在黑龙江省的最南部,距离哈尔滨120公里左右,属于哈尔滨管辖的一个县级市,面积751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国际权威人士说,在同纬度地区五常的水稻第一位。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无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时。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贯穿全境,水系纵横。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种植的成熟期长的优质晚熟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的特点。五常大米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由于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宜。五常大米成饭食味 清淡略甜,棉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 剩饭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选。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饭的佳品。五常大米素有“贡米”之称。五常是从1835年开始种植水稻的,距今已有165年的历史。

东兰墨米——宫廷药米

墨米,壮话叫“候墨”。因其谷壳、米粒内外均为紫黑色而得名。此米成产于广西东兰县,故又称“东兰墨米”。

原产于广西东兰、隆林、乐业等地。因米粒色泽黑黑,故得名“东半墨米”,当地群众也称“高山黑糯”。有皮紫心白和皮心皆黑两类。煮熟后,全粒皆黑。 用此米做饭,味道香甜,甜而不腻,柔软可口;以墨米为原料酿酒,醇香浓郁,甘甜味美;用墨米制成黑糯糍粑,别具风味。墨米内含有直富的淀粉、蛋白质和16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当地中医常用墨米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症、早期白发以及神经衰弱等病症。故有“药米”之美称。

东兰墨米是东兰县高寒山区野生墨谷经农家长期选育而成的一属珍稀稻种,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史,为粮中之珍品,所含氨基酸达18种之多,而其中的8种又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尤以苏氨酸、赖氨酸含量最高,粗蛋白、粗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及矿物营养元素均高于其它稻种。此外,墨米还含有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万分,具有滋阴补脾、健暧肝、明目活血之菌效。除可作产妇和病弱者、老人的滋补食外,还可治疗一般性的铁打损伤、风湿病等,故又称“药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古籍药典详有记载:“墨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温肝,益气补血,生津润胃,活筋壮骨,利便止泻,抗衰保颜等功效”。长期食用,有健体及延年益寿之功,因而古代宫廷把墨米列为首选贡米。该米酿成的墨米酒,浓郁纯香,口感至极,是绝佳的贵宾宴酒。

天津小站稻——

作粥塘沽米粒长,晶莹剔透赛琼浆素有“皇室贡米”美誉的天津津沽小站稻,培育生产始于明朝,盛于清代。昔日,引用运河肥水浇灌,使小站稻,占天地之利,经人勤耕耘提纯而形成,人们称赞小站米“作粥塘沽米粒长,晶莹剔透赛琼浆”。

小站稻米质优异,脍炙人口。周盛传小站屯垦成功,始有小站稻的称谓,其后成为津沽名特产品。日本侵华奉为高级军粮,强禁稻农食用。50~60年代,曾以特二级优质米销往日本、东欧、东南亚、古巴等国家和地区。

天津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和灌溉水源等生态条件,适宜生产优质稻米,历代史料多有记载。1601年(明朝万历二十八年),保定巡抚汪应蛟在天津南郊一带垦田5000亩,试种水稻成功,成为最初的小站稻。

天津小站稻米粒椭圆形,晶莹透亮,垩白极少,洁白有光泽,蒸煮时有香味,饭粒完整、软而不糊(粘),食味好,冷后不硬。南运河水源上游来自黄河,含淤泥和腐殖质较多,水质很好,灌溉稻田不仅省肥高产,稻米外观、蒸煮、食味品质均佳。科学考证,应是形成“小站稻”名特优产品的主要因素。并使其成为清皇室的贡米。声望遂超过了葛沽稻。 20世纪三十年代后,又从日本、朝鲜引进“银坊”、“水源”等优良品种,米质更佳,真是“一家煮饭,四邻飘香”,小站稻已成为天津的风物珍品,闻名遐迩。

由小站开发,仅有120年。但小站稻却是自北宋以来,千余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历代先哲垦拓北海,法式南方的实践递鍃推进下,得以问世的,是整个天津屯垦史上的一个突出环节。曾以江淮粳稻为母本,但结果却优于江淮稻;曾以韩国、日本的稻种为 籽种,而品位却超越了韩国稻和日本稻;其前驱是葛沽稻,但比葛沽稻更胜一筹。“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

云南贡米——稻米之路的起点

云南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稻谷生长。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云南是人工栽培稻的起源地,是传播 "稻米之路"的起点。经过长期的驯化培育,生产出了许多优质大米,其中的姣姣者紫米、八宝米、遮放米在过去还被列为向朝廷进贡的贡米。

紫米:产于墨江一带,因米色深紫而得名,是云南独特的名贵大米。紫米食味香甜,粘而不腻,赖氨酸的含最比一般大米高40%,蛋白质、粗纤维的含量也超过了一般大米。它不仅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补血益气、健脾理中及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从元、明时就是当地官府向朝延迸献的贡米。

遮放米:遮放米也叫软米,具性质介于糯米与饭米之间。遮放米粒大而长,色泽白润如玉,做饭香软可口,营养丰富。饭冷后不变硬,仍易粘结。软米中较有名的品种有毫庇毫二王汗多、毫底拉号、毫木两、毫安闷等,标准产地在潞西县遮放乡户闷村允午社。遮放米在清代被列为贡米。

八宝米:八宝米产于广南县八宝乡八宝河畔的两个苗族寨子。八宝米以香味浓、甘甜滋润、油脂芊、颗粒大、滑感强、形色美、成熟快、产量高八大优点而闻名,历代均列入贡米之列。八宝米是云南省久享盛名的优质大米。产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八宝地区。八宝米以色泽分为两类:一是米粒白里透青,略似青玉色,用以煮稀饭,碗边呈现一圈玉绿色;二是米粒呈雪白色,质白如玉。八宝米的颗粒比普通米粒大,且稍长,蒸煮的时间短,饭粒软和,富于黏性,清香可口,是历代向朝廷进贡的佳品,解放后被列为国家优质上等米,常用以招待贵宾。

常熟鸭血糯——内膳御米,宴席必备;

血糯八宝饭位列国际菜谱

常熟特产,俗称鸭血糯,属水稻科,红芒长杆,成熟时,谷粒皮壳呈浅紫色,脱皮精碾后,米粒殷红如鸭血,粳性,实际上是一种红粳稻米,故烧煮时,必须掌握其性能,一般以三、七相和为宜,即三成血糯七成白糯,成饭后即可做成各种点心。

常熟特产鸭血糯,别名红莲糯、血糯、补血糯,是清康熙年间栽培稻中变异而来的一个籼型糯稻品种。鸭血糯粗蛋白含量为133%,并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强身补血之功能。它米皮紫红,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为滋养补品,曾列为皇宫内膳“御米”之一。民间常作产妇和体弱者粥食进补。 有补血滋阴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者,确有强身滋补作用。以血糯做酒酿、粉圆子、八宝饭、红米酥、米粉等食品,不仅色泽美观,而且香甜可口。

其特点是:米粒细长,色泽殷红,粒质透明。炒血糯八宝饭入口黏而不糊,食之甜而不腻。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生物吡咯色素。具有养血滋阴,强身补血等功效。 鸭血糯属于籼稻型,加工时须与普通白糯米混和同煮,一般血白比例为三比七,这样黏性适中。1922年,在中国物产评选会上曾荣获大奖,并被列入国际菜谱。

据说从明代起就成为朝廷贡品,清末在北京“垂廉听政"的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最爱吃用常熟血糯,供宫廷食用。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血糯已成为宴席上的必备佳品,列入甜食中的名点。

万年贡米——代代耕种,岁岁纳贡

原产于江西万年县荷桥山区。起源于南北朝。因“代代耕种,岁岁纳贡”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名。

万年贡米产于江西省万年县荷桥一带,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该地位于怀玉山北麓的丘陵峡谷地带,山泉涌流,水温在15℃左右,水质富含氮、磷、钾及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土壤属偏酸性粘土,土层深,当地匀称“冷浆田”),营养丰富,据测定,万年贡米中蛋白质含量普通大米的数倍,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含亦高于普通大米。米色如玉,颗形如梭,口感松软香醇,堪称米中极品。

万年贡米,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营养丰富,颗粒大,体细长,颗形如梭,米色似玉。用其做饭,质软不腻,味道浓香;以贡米为原料酿酒,浓而不烈。其米、其酒都品质优良,别具风味。誉盖五谷之首。经测定,万年贡米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且含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堪称米中珍品。

南城麻姑米——冷水白,古称“银珠米”;

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时取以作贡江西抚州特产:南城麻姑米。麻姑米又名“冷水白”,古称“银珠米”。产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建昌镇麻姑山,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撰《麻姑山志》“银珠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时取以作贡”。

名贵品种,宋朝种植麻姑米,作为贡米,全生育期180-190d,株型适中,株高142cm,茎叶淡**,剑叶宽略披,穗长25cm,每穗粒数110粒,结实率95%,千粒重26g,粒形短圆,米色银白,形似珍珠,故又名银珠米。饭松软光滑,稀饭稠而不黏,食味好。

麻姑米粒外形短圆,米色银白,形似珍珠。麻姑米煮饭易熟,松软而韧,具有胶质,营养醇香。煮粥稠而不黏。加工的米粉,细嫩条直,洁白透明,韧滑香郁。麻姑米是为历代宫廷贡米而享誉天下。

“麻姑米,亦鲜矣!"麻姑米是全国名贵大米之一,1959年被选为参加印度“世界农业博览会”展品。

奉新柳条红——传统名贵,珍品进贡

奉新红米,又名柳条红,是传统的地方名贵稻米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明朝就作为珍品进贡皇室,故有贡米之美称。

江西奉新县传统名贵品种,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食味香甜,柔软可口,素有贡米之称。全生育期160d,株型松散,株高120-136cm,叶色绿,剑叶细长,长达40cm,穗长217cm,每穗粒数80-90粒,千粒重23g,结实率806%,粒形细长,颖色淡褐或黄,有芒或无芒,米红,饭软而香。由于柳条红植株高大,不耐肥易倒伏,1973年奉新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60Coγ射线照射育成矮秆抗倒伏的品种,名曰奉新红米,全生育期135d,粒细长,米红,无腹白,米质优。

颗砂御米——谷中珍品,源于五代

据说早在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已将此地定为“皇田”,所产之米则称为“御米”,这大概就是“颗砂御米”的来历。

颗砂御米不同于普通大米,它颗粒大,色泽白里透青,略似玉石,米内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份。用其做成米饭,质地糯软,油光发亮,味道醇厚,清香扑鼻,香气醉人。

产于湖南永顺颗砂。颗砂是湖南省土家族自治州永顺县的一个乡名。颗砂乡高枧村的桂溶坪,有一块土地出产的稻米奇香众,可谓“谷中珍品”,故又被称之为“颗砂御米”。据介绍,高枧村桂溶坪这块土地的播种面积仅有1500m2。这里农民习惯种植高脚或矮脚麻谷,稻穗长约231-264cm,每穗结实300-500粒,比其他稻田早熟4-5d,而单产也要高出750多kg/hm2。颗砂御米不同于普通大米,它颗粒大,色泽白里透青,略似玉石,米内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用其做成米饭,质地糯软,油光发亮,味道醇厚,清香扑鼻,香气醉人。

源口香米——长沙好米,其香五里

产于湖南江永。江永县地处湖南省南部,潇水支流永明河上游。据《湘侨闻见偶记》记载:“府境有香稻米,不多得……其米玉色,不甚白,细粒,人饭少许即香。所谓‘长沙好米,其香五里’者,即此种。”这里盛产稻、小麦、花生、大豆等。特产“源口香米”,稻禾高达1m,谷芒棕色,米细小质黏,色呈乳白,做成米饭,质地糯软,芳香浓郁,是湖南稻中绝品,素以质佳味香而饮。

中国历代都把香稻视为珍品,把香米作为贡品,誉称香米为“贡米”。历代诗人如杜甫、王维、孟郊、陆游等,都有吟咏香稻的佳句。唐代大诗人杜甫就留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名句;《红楼梦》中更有“稻香村”的雅境。但是,香稻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种植,倘若换一块土地,改变一个环境,种出的香稻就不香了。湖南源口香米所以能成为珍稀之物,同当地有适于香稻生长的特殊水土条件是分不开的。

车亭贡米——米香浓郁,朝廷贡米

涞水县丘陵、山地面积广阔,适宜谷子的种植,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量200万公斤。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所产小米颜色金黄,米香浓郁,粘稠爽口,品质上乘。小米含蛋白质115%,含脂肪351%,赖氨酸含量占蛋白质含量的141%。熬粥食用味道鲜美,属绿色无公害食品。早在汉朝时就被御封为朝廷贡米,明清年间更负盛名,称“车亭贡米”。

营口大米——自然原味 醇厚天成

辽河下游(今营口、盘锦一带)原为荒滩,清初,为不致“龙兴之地”荒芜,自山东移民,此地遂成贡米产区,并享盛誉,至1913年设营口县,民间始有营口大米一称。在解放战争时期,大片良田曾有多年荒芜,沦为苇荡,营口大米名渐式微,乃至有人误以为营口地区水稻种植始于20世纪。解放后,营口地区(1984年盘山县自营口划出,独立成盘锦市)水稻种植规模逐步恢复,并成为当地主要农作物,由于品质优秀,在第二届广交会上成为新中国出口的首粒大米。营口位于渤海之滨,河流滩涂遍布,处于地质构造裂缝带(1975年,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营口、海城大地震),土质富火山灰类土、盐碱土,与遍布东北的黑土形成营口特有土质,其成份复杂,微量元素丰富。经研究,与其他产地米不同,营口大米淀粉在糊化过程中会形成油状膜,营养成份更高。大米外观亮滑、莹润、饱满、致密,米色透翠、剔透如冰,煮食后,颗粒舒展,米香自然、味道醇正,“饭味”足。近年来,东北北部地区引入中科院培育的杂交长粒香型米,大米香气浓郁,极受市场欢迎,为东北大米添加了一抹亮色,但由于历史上“东北大米”一直是粳米,使得东北人对传统东北大米口味更为喜爱,营口地区尤其如此,所以至今营口仍坚持着纯种粳米的种植,几乎找不到长粒杂交稻的种植区,大面积的粳米种植,保持了基因的纯正,也保持着东北大米的正宗风味,营口大米再次成为传统东北大米的代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