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有哪些值得加入的社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4收藏

暨南大学有哪些值得加入的社团,第1张

一段美好的大学时光,一个优秀的学生社团,定能相得益彰,丰富我们的课余时光,在这个适合相遇的季节里,集交友、生活、学习于一体的学生社团,期待着与你们的第一次相遇,四时可爱惟春日,一日能狂便少年。正青春你我同行,于百团共绽风采。让我带大家来看看有哪些指得加入的社团!!!

🌷值得的社团——岐黄社团

🌱社团简介

2021年3月,20名热爱中医药经典文化、有志于投身和弘扬中医药事业的暨南,中医学子学生们在暨南大学中医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岐黄学社。

岐黄学社是以“习中医经典,做岐黄传人”为宗旨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对内,社团常规活动包括中医经典晨读打卡活动、中医经典研讨会、岐黄大讲堂、中医经典大赛等,旨在激发同学们学习中医经典的热情与兴趣,增强同学们的中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学习能力

🌱中医经典晨读

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大学里,如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秉承“珍惜时光,不负韶华”的信念,岐黄学社将中医经典晨读打卡设置为日常活动,并且向中医学院申请到了岐黄学社专属的社团自习室,让社员们得以充分利用好每个周末早晨的宝贵时光,在自习室里一起相互背书、踊跃讨论,脚踏实地、夯实基础,为日后成为新时代优秀中医人不懈努力。

🌱中医经典研讨会

中医经典古籍里面往往玄机深藏,阅读起来难免会有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为了摆脱这一窘境,帮助大家克服畏难心理,岐黄学社会每月看展一次中医经典研讨会,邀请中医学院经典教研室的老师或高年级师兄师姐前来为大家指点迷津,深入讲解经典条文的奥义,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解答同学们阅读经典时遇到的难题和困惑。

🌷值得的社团——棒垒球社

🌱社团介绍

2007年,两位来自台湾的同学在礼堂旁边的空地上练习垒球传接,2011年,一群热爱棒垒球运动的台湾外招生同学向学校提出申请,正式成立了暨南大学棒垒球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创立之初,协会中的成员几乎全部来自港澳台,其中以台湾居多,棒垒球协会在同学间口口相传,逐渐吸引了更多成员的加入,这其中就包括了不少内招生同学。

🌱棒垒规则

棒垒球运动是风靡欧美、日韩的一项小众运动,一般来说,棒球以男性居多,垒球以女性居多棒垒球比赛规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投球,击球,接球,棒球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轮流进攻与防守,在9局/7局比赛中,得分最多的队获胜

🌱棒垒活动

我们每周都有大活动,平日里也有固定的训练时间,训练和大活动时,有亲切的(可以选不亲切的)师兄师姐负责教授带练,接球、传球、打击以及防守练场(来了就懂 来了就懂!!)我们可以是很正经的球队,打比赛 抢分扑垒不在话下我们也可以是一群不离不弃的小伙伴,我们会有很多的活动!!团建各种,有比赛有竞争,更是兄弟,朋友!!!

🌷值得的社团——排球社

🌱社团介绍

这是由一班热爱排球的暨南学子们组成的协会,自2007年成立至今的这个协会,一直都以“让排球融入生活,让生活更健康快乐”的宗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绝佳的平台去进行课外活动,希望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不忘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各位的校园生活更健康与多姿多彩!

🌱社团活动

他们除了平时会打排球之余,还会不时与珠海各大高校进行交流和举办不同的活动,比如说他们的品牌活动一—珠海澳门高校排球联赛,这可是一年一度的排球盛会,当中汇聚来自珠澳两地不同高校的排球精英一起挥洒他们的汗水去竞赛,每个队伍都争分夺秒地去争取每一个分数,现场场面十分热烈。

🌱社团友谊

★排球协会还不忘带上协会的同学们近距离观看球星和结识不同的球友,他们分别去过2019世界女子排球联赛、美丽湾沙排、大镜山夜场等,活动内容十分精彩!

★每一次的练习都是在超越自己的极限,每一次的比赛都是在突破着不同的挑战。排球协会的大家都说自己在这个协会中获得到了十分多的东西,除了很好地锻炼到肌肉和拥有了举办体育比赛的经验之外,更珍贵的是队友们之间的友情,经过了不同磨合的他们,每个人都学会了包容与理解,从而组成一队队优秀的排球队伍。

🌷值得的社团—— 滑板社

🌱社团介绍

SKNight滑板社成立于2018年,虽然是新兴社团,但它也是珠海校区最大的社团之一,那么既然是滑板社,顾名思义社团活动就是以滑板活动为主啦。

如果你在想“滑板不就是滑板而已吗?这有什么好玩的,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先不论滑板玩法的多样式,就连滑板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的,例如双翘、长板、小鱼板等,当中每次不同的种类搭配不同的玩法,都可以拼凑出新的花式出来,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社团发展

社团已经拥有100多位社员,滑板社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给热爱滑板的同学们一起交流经验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部员们平时除了玩板之外,偶尔也会一起约饭、约出游,社团气氛十分浓厚。相信他们今后都能够在这个社团继续展现出他们的活力与魅力,散发青春气息!

大学正青春,少年当昂扬。暨南大学社团积极创新,在发扬社团文化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以青春之活力,担当使命,书写风云人的青春故事!快来一起参加!这样的社团你值得拥有!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辽宁中医药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检验技术、药物制剂、中药制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建校64年。

                                   

辽宁中医药大学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辽宁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辽宁中医学院,是辽宁省委批准,由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1956年)合并组建的中医药本科院校。2000年,辽宁卫生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经辽宁省批准,学校增具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

                                   

办学规模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一校三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两个分校区分别位于大连市和本溪,占地面积1040余亩;下设17个学院、4所直属附属医院、1个教学部,设置21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止2021年,学校有教职工968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人,有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6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7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5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1名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获得者、55名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8名辽宁中医大师、75名辽宁省名中医、1名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2名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名辽宁省领军人才、11名辽宁省优秀专家、14人次入选辽宁省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特聘教授、20名辽宁省教学名师。在“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中,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辽宁特聘教授4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在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入选百人层次42人、千人层次84人次,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辽宁省级教学团队。

王牌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护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药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鉴定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鉴定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传承型试点教学班

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学、针灸推拿学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

                                   

辽宁省级精品课程:针灸学、刺法灸法学、中医内科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内经、中西医结合生物化学、推拿技术、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生理学、金匮要略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免疫病原生物学、内经生物化学、中药鉴定学、基础护理学、医古文、诊断学基础、中国医学史、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病理学

辽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温病学、金匮要略学、中药鉴定学、刺法灸法学

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美罗中药厂有限公司、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等

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中心、针灸推拿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中医专业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科研平台

学校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9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是辽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校企联盟组建单位、辽宁省科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

                                   

合作交流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是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中国-中东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中国-泰国中医药中心、中国·辽宁-泰国中医药合作基地、在斯洛伐克医科大学设有中医孔子课堂,与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校具有中国国家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招生院校资格,是国家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是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生、招收澳门保送生、招收台湾学测生的高校,具有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资质,是辽宁省政府留学生博士奖学金招生院校。

学科建设

学校下设18个学院、1个教学部,设置2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法等6个学科门类,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学校构筑沈阳校本部、沈阳苏家屯校区、沈阳浑南校区和大连产学研基地的“一校四区”发展格局,形成“南药北医”的战略布局,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医疗、教育、科技生产一线的一流中医药人才和为中医药服务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大学为目标扎实迈进。

教学建设

学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6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1个辽宁省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了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学位授权全覆盖。

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个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辽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2门辽宁省级精品课程、6门辽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9个辽宁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国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考试工作基地、全国“标准化病人”(SP)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中国SP社区辽宁省分会、全国中医药外语培训基地。

图书馆馆藏

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981328册(其中包括古籍图书18019册),电子图书45万种,中外文期刊16600种,书刊数据库和服务系统60个,构成了以中西医学和药学为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校内设有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2012年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1、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考在安徽省本科二批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2分;

2、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考在安徽省本科二批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3分;

3、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考在山西省本科二批A段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7分;

4、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考在辽宁省普通类本科批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3分;

5、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考在辽宁省普通类本科批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0分;

6、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考在黑龙江省本科一批A段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6分;

7、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年高考在浙江省平行录取一段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3分。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2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为中医基础理论(122501)335分、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综合基础306分。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很好的学校,542分差不多可以上这个学校,学校学风醇厚,教学条件优越。学校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现在学校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39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4200人。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05万册、电子图书77余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其他情况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与济南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中医药“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等五大工程共15个项目。开工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生物安全动物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

学校与济南市人民政府、澳门科技大学、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新药及其系列产品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中心。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重点打造中医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医疗服务基地。

1、晋升空间将大大拓展。中央部委都是部级单位,在这样的大机关工作,最大的优势是编制多、职数多、岗位多,厅级以下几乎到点就提,副厅以上不能安排实职,到退休前也能通过职级并行解决二巡甚至一巡职级,享受厅级待遇。

2、工资待遇将大大提高。在中央部委工作,执行的是中央财政工资,津补贴要远远高于一般省市的基层单位

3、竞争优势将大大提升。遴选到中央部委,除了晋升和待遇上的优势外,还有很多不容忽略的利好。比如强大的北京户口福利,可以享受到好的医疗和退休保障,优质的教育资源

4、个人视野将大大拓宽。在部委工作,掌握到的都是最核心、最前沿、最权威的信息,国际化大都市的资源交汇,对个人思维的提升、视野的拓宽和能力的锻炼将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些都是个人可遇不可求的资源。

简介:学校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 院,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学校进入一本招生序列。目前学校与湖南省 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 含浦、东塘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93亩,校舍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个校办合资企业。学校下设16个 学院、1个部、16个研究中心(所)。学校现有学生总人数36712人,其中研究生1587人、全日制本科生17722人、专科生572人、成人学历教育 学生16735人、留学生96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091万册,线装古籍25万余册。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5亿元,有4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 器设备17台件、多媒体教室165间,建成了先进的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教室监控、教学广播、会议视频、屏蔽系统。 学校始终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中医本科人才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中医学)培养项目,实施了临床型拔尖中医人才培养体制的构建与实践改革试点项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 效。目前,学校开设23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中医学专业开设7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置有中医学临床、中西医临床和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 学、中医外科学5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 活动的普及率不断增高,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百余项,近3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为965%,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构建 了以医学学科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获评6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自 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形成 了国家、省、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基本实现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中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并形成了鲜明的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有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中医诊断学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的优势 科研项目有病证诊疗标准化与客观化研究,中药超微技术与创新药物研究,针灸——经络原理研究,妇科血症研究,中药材育种、栽培、管理、标准化研究,心脑血 管病、肝病、肿瘤、糖尿病、眼底病、免疫性疾病等疑难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并打造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设 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585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实验室人员993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89人、副高职称教 师250人;有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生导师324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卫生部先进工作者1人,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 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医学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人,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2人,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 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名医38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人,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湖南省 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2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及后备人选7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7人。现有国家级教 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学校教学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为了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优化和资源共享,组建了医学基础、临床技能、药学基础、药学技能和综合 信息5大教学实验中心,重点建设了具有特色优势、专业覆盖面广的医学、药学和信息类教学实验平台。其中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学实验室面积57万平方米,各类教学实验 室能开出实验项目570个。 学校注重 科技平台的建设,建设有国家级3个、部级21个、省级10个、厅级11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中医(肝病)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 发改委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6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湖南省特色创新服务平台1个、湖南省工程试验实验室1个,湖南省中医药 文化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有SPF 级实验动物中心1个。所有科技实验平台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对全校学生预约开放。 目前学校 有在研课题730项,纵向在研科研经费6600余万元,参与973计划项目12项、863计划项目4项,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2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2项、国际合作专项2项。从2000年至今,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2项,其中“中药超微 粉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中药新药51个,获科技成果转让42项、国家专利43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99583万 元。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共有病床12732张。第一附属医院被列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被列为全国重 点建设中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十所全国重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拥有肝 病、眼底病、皮肤疮疡病、肛肠病、儿科、骨伤科、不孕不育科、心血管内科、针灸科、脑病、肿瘤等11个国家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中心。有国家药品临床研究 基地3个。 学校积极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我校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招收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的单位,2009年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 基地。现有在籍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316人。中国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设于我校,已为30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千余名多名学员。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 多次选派专家、教授赴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并派出数批医疗队赴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防病治病。与美国新英格兰中医学院、加拿大中央学院、香港大 学、澳门科技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青叶札幌等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 项目。2014年获批与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水平大幅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完整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多个学科门类、多种办学形式、办学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 院,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学校进入一本招生序列。目前学校与湖南省 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 含浦、东塘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93亩,校舍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个校办合资企业。学校下设16个 学院、1个部、16个研究中心(所)。学校现有学生总人数36712人,其中研究生1587人、全日制本科生17722人、专科生572人、成人学历教育 学生16735人、留学生96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091万册,线装古籍25万余册。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5亿元,有4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 器设备17台件、多媒体教室165间,建成了先进的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教室监控、教学广播、会议视频、屏蔽系统。 学校始终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中医本科人才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中医学)培养项目,实施了临床型拔尖中医人才培养体制的构建与实践改革试点项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 效。目前,学校开设23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中医学专业开设7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置有中医学临床、中西医临床和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 学、中医外科学5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 活动的普及率不断增高,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百余项,近3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为965%,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构建 了以医学学科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获评6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自 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形成 了国家、省、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基本实现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中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并形成了鲜明的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有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中医诊断学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的优势 科研项目有病证诊疗标准化与客观化研究,中药超微技术与创新药物研究,针灸——经络原理研究,妇科血症研究,中药材育种、栽培、管理、标准化研究,心脑血 管病、肝病、肿瘤、糖尿病、眼底病、免疫性疾病等疑难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并打造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设 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585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实验室人员993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89人、副高职称教 师250人;有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生导师324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卫生部先进工作者1人,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 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医学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人,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2人,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 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名医38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人,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湖南省 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2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及后备人选7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7人。现有国家级教 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学校教学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为了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优化和资源共享,组建了医学基础、临床技能、药学基础、药学技能和综合 信息5大教学实验中心,重点建设了具有特色优势、专业覆盖面广的医学、药学和信息类教学实验平台。其中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学实验室面积57万平方米,各类教学实验 室能开出实验项目570个。 学校注重 科技平台的建设,建设有国家级3个、部级21个、省级10个、厅级11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中医(肝病)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 发改委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6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湖南省特色创新服务平台1个、湖南省工程试验实验室1个,湖南省中医药 文化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有SPF 级实验动物中心1个。所有科技实验平台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对全校学生预约开放。 目前学校 有在研课题730项,纵向在研科研经费6600余万元,参与973计划项目12项、863计划项目4项,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2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2项、国际合作专项2项。从2000年至今,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2项,其中“中药超微 粉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中药新药51个,获科技成果转让42项、国家专利43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99583万 元。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共有病床12732张。第一附属医院被列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被列为全国重 点建设中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十所全国重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拥有肝 病、眼底病、皮肤疮疡病、肛肠病、儿科、骨伤科、不孕不育科、心血管内科、针灸科、脑病、肿瘤等11个国家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中心。有国家药品临床研究 基地3个。 学校积极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我校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招收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的单位,2009年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 基地。现有在籍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316人。中国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设于我校,已为30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千余名多名学员。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 多次选派专家、教授赴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并派出数批医疗队赴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防病治病。与美国新英格兰中医学院、加拿大中央学院、香港大 学、澳门科技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青叶札幌等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 项目。2014年获批与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水平大幅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完整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多个学科门类、多种办学形式、办学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企合作在长清校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在双非大学中档次较高的大学。无论是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还是教育部学科评估等方面,山东中医药大学都有着相对不错的成绩。

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山东省重点高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另外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4200人。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05万册、电子图书77余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其他情况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与济南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中医药“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等五大工程共15个项目。开工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生物安全动物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

学校与济南市人民政府、澳门科技大学、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新药及其系列产品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中心。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重点打造中医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医疗服务基地。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2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为中医基础理论(122501)335分、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综合基础306分。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很好的学校,542分差不多可以上这个学校,学校学风醇厚,教学条件优越。学校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现在学校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39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4200人。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05万册、电子图书77余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其他情况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与济南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中医药“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等五大工程共15个项目。开工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生物安全动物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

学校与济南市人民政府、澳门科技大学、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新药及其系列产品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中心。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重点打造中医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医疗服务基地。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在双非大学中档次较高的大学。

无论是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还是教育部学科评估等方面,山东中医药大学都有着相对不错的成绩。

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山东省重点高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