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者 谁注译的《孟子》版本最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2收藏

现代学者 谁注译的《孟子》版本最好,第1张

作者简介: 时雨若(1963—),男,湖北天门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武汉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儒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①《孟子》本文及赵岐注,均据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下同。《滕文公章句下》第八章: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赵岐注云:攘,取也。取自来之物也。①赵注之意,攘者取走的是从邻里跑到自家来的鸡。这是结合字义文意所作的解释。孟子的这段话,是针对上文“十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所做的比喻。又其章指言:譬犹攘鸡,多少同盗。“多少同盗”,可视为赵注在文章本意的基础上所做的引申。一种行为,随着时代的变迁,道德判断甚至法律认定都可能发生变化。对攘邻之鸡的行为,孟子借他人之口(“或曰”)评价为“非君子之道”。“君子”在这里指既有地位又有道德的人。“非君子之道”并不等于君子之道的反面,并_“盗”的成分。孟子的比喻,针对的是“十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显然也跟盗窃性质的行政行为大不相同。“十一,去关市之征”属于孟子主张的仁政,“今兹未能,请轻之”,只是暂时未能完全做到,打算先做到一部分。如果将“攘邻之鸡”解释成多少都有盗窃的性质,就不符合孟子的本意了。所以,孟子接着说的话是: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义”当训“宜”。《论语·学而篇》第十三章“信近于义”,朱熹注:“义者,事之宜也。”朱熹:《论语集注》,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参甘霖:《本来的孔子:新解》,中华书局,2018年版。又《为政篇》第二十四章“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安国注:“义者,所宜为也。”皇侃撰、高尚榘点校:《论语义疏》,中华书局,2013年版。参甘霖:《本来的孔子:新解》,中华书局,2018年版。“非义”,指不合宜的行为。《孟子》中的“义”,基本字义承《论语》而来。“非义”就是不合宜,不对头,既指攘鸡不对,也指现行赋税制度不合理,都还说不上“盗”。“君子之道”的反面是“小人之道”。孟子曰:君子犯义,小人犯刑。(《离娄章句上》第一章)显然,“盗”属于“犯刑”的范畴。于此可见,赵岐之“章指言”,是脱离《孟子》文本而作的具有自己所处时代性质的引申,渐入非君子即小人、非义即刑的轨道,也就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通过上述讨论,可见赵注是从文本(也即是历史)出发的,其“章指言”却是从时代出发的。于此可见赵注之精当,因为“攘”字若不是训为“取自来之物”,而是攘者自己跑到邻家取鸡,那就纯粹是“盗”了。朱熹注从赵岐注:攘,物自来而取之也。朱熹:《孟子集注》,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下同。朱注反映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但与朱熹同时代,托名孙_所撰《孟子正义》,则将赵岐“章指言”直接_入疏文:譬犹攘鸡,多少同盗,变恶速然后可也。《孟子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阮元校刻十三经之《孟子注疏》采用孙_疏。影响所及,赵岐注本义淹没,其引申义变成普遍义,“多少同盗”进一步变成了“攘”即“盗”。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取《礼记·礼器》郑玄注、《谷梁传》成公五年《释文》所云“攘,盗窃也”之义,译文为: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_邻人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预备减少一些,先每一个月_一只,等到明年,然后完全不_。’”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下同。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第四单元文选《攘鸡(滕文公下)》注云:攘,本指扣留自己跑来的家禽牲畜,和“_”有些不同;在本文中就是_的意思。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这个注,把赵岐注“攘”之本义,及其“章指言”所说“多少同盗”,和后人的攘即盗三层意思说全了。但断言“在本文中就是_的意思”,就把字义演变的最后结果取代了最初的意思。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共20章。

注:今人常习惯性地将性善与性恶相对,事实上,持性恶论的是荀子,年代晚于孟子,本篇是孟子与告子的争论,不涉及荀子的性恶说。

应当指出,当时的人多用比喻论证,其某些论述按照现代的逻辑标准看并不严格。

   

  《孟子》来历

 《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赵岐、朱熹、焦循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韩愈、苏辙、晁公武等人认为是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追记,但目前学术界较采用司马迁等人的说法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

 孟子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孟子之照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试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儒家著作

 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了“五经”之说,即《诗经》、《尚书》、《礼记礼运》、《周易》、《春秋》。汉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并称为“七经”。到唐代,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诗》《书》《易》,有“九传”之称。唐文宗时,在九经之外加汉代已列入“径”的《论语》《孝经》,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宋仁时,增加《孟子》,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学说要点

 心性论

 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义利之辨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

《孟子》既是儒家的经典,又是优秀的文学精品。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江山为重。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

这些精辟的名言,便出自于《子》一书,仅凭这几句话,就足以奠定孟子及其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孟子》是一部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典籍,它在汗牛充栋的中国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部风彩独具的华美篇章。

在我国古代,从宋朝开始,《孟子》一书就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到了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自宋到明、清,四书成为士子必读之书,而《孟子》其书,也被视为经书,成为科举必考的科目。尤其是明代,翰林学士胡广奉敕撰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大全》,明成祖朱棣亲自作序,这样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几乎取代《五经》的最高地位,成为时人的基本读物和文人进仕的必修科目。

《孟子》和《论语》一样,不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而且是中国所有古籍中影响最大、最深、最广的书。

关于《孟子》的作者,向来有3种说法。

第一种,《孟子》是孟子与其门徒万章、公孔丑共同记述,而主要作者是孟子。最早持此说者,是汉代的司马迁。他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第二种,认为《孟子》完全是孟子本人的著作。主张此说者,最早为东汉赵岐。他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宋朝理学家朱熹,赞同此说,并从《孟子》前后文章风格的一致来论证此观点。他在《朱子大全》中说:《论语》多门弟子所集,故言语时有长长短短不类处。《孟子》疑自著之书,故首尾文字一体,故无些子瑕疵。不是自下手,安得此好?还说:观七篇势如熔铸而成,非缀辑可就。当然,他也认为,在《孟子》成书过程中,有弟子参加。

第三种说法,《孟子》是孟子的门徒万章、公孙丑在孟子死后一起记述老师的言行而成。唐代的韩愈、张籍最早提出此说。韩愈说:轲之书,非轲自著,既没,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之言耳。。后来宋代的苏辙、晁公武,清代的崔述,也同意这种说法。

上述三种说法,以司马迁的说法较为可信。首先,司马迁是两 ,距孟子生活的时代要近,接触的史料,比后人丰富翔实。其次,从孟子的晚年生活来看,他62岁结束周游列国回到家乡,84岁才去世,前后有20多年之久。因此他完全有可能与万章、公孙丑共同完成《孟子》一书。再者,从《孟子》和《论语》某此不同之处,可以推断出并非孟子死后,由其门徒所著。如《论语》记到孔子再传弟子,说明《论语》非孔子自著,而《孟子》则仅记到孟子和他的弟子的互相问答,从未牵连到再传弟子。又如《论语》中还详细记录孔子动作容貌,而《孟子》则仅记孟子言论与出处。

孟子生平,史籍记载简略。他名轲。有人说他字子车,又有人说他字车舆。战国时,部人。生卒年月不详。据《春秋演孔图》及《阙里志》说,其父名激,字公宜,母仉氏,但这仅为传说而已。

孟子青少年时代的情况,现不得而知。但从《韩诗外传》(汉韩婴著)、《列女传》(汉刘向著)所载孟母断织、三迁等故事来看,孟子在少年时代是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的。孟子一生经历比较简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一个名声很大的学者,到处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想得到各国国君的采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访问列国时,车马数十乘,侍从数百人,所到国家,皆馈赠黄金,给予优厚待遇。

毫无疑问,首推

朱熹

的《

四书章句集注

》。不要先背原文,因为原文已经出现很多的错误了。先读校注版,可以让你在入门的时候就看到原文应该是什么样子。并且,名家的注释,可以避免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误入歧途。

所以,从朱熹开始,再好不过。

四书如果能看懂朱熹的注那是最好的了,毕竟是独步千古的注。《中庸》是四书中最难的,可以暂时不管。《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言语,和现代人的生活隔的太远了。但是,至少在一千年的岁月里,《学》《庸》中那些胸怀天下的理想,是中国的儒士们一直是深信不疑的。《论》《孟》的注本还有以下选择:

《论语》:

市面流传最广的普及注本可能是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这本书的优点是短小精悍,没有一句废话,而且对于文字注释的拿捏非常精到,不愧是有朴学家传的大家注出来的。但是,我却很不推荐这本注本。原因是《论语》的精彩之处他没有一点发挥和提点,用朴学家的方式注《左传》,杨伯峻注的很精彩,但是这样来注论语就有点买椟还珠之感了。我的感觉是,虽然这本书内容看来似乎没有受一点文革时意识心态的影响,但是由于他一点也没有为初学者提供义理的启发,所谓“不谈义理”其实是一本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无奈之作。

我推荐四个版本的注:朱熹的集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论语正义》可能篇幅太大,可以暂时不读。但是,朱熹,钱穆和杨树达的书我建议一起读。朱钱谈义理,《论语疏证》以事实证之,一起读正好可以体会“内圣外王”之道。

《孟子》:

相比《论语译注》,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倒是不错的。原因在于孟子多半把该说的都说了,不像孔子比较含蓄隐而不发。所以只注文字,感觉上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当然最好还是比对朱熹的集注一起读为好。然后,再有余力可以读焦循的《孟子正义》和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

五经实在不适合初学者涉猎。即使是在清朝朴学大盛的遗泽下,《五经》中还是有大量未解决的问题。篇幅短的(《书》《易》)读起来有如天书,篇幅长的(《礼》《春秋》)却让人不时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往往读了大段不觉有什么收获。《诗经》可能是最适合初学者读的,但要想通读三百篇恐怕也是件很吃力的事。戴震13岁的时候就将十三经注疏读过一遍,简直不可想象。对于现代人来说只有慢慢读,多读几个注本,好好做笔记。

首先,十三经注疏是一定要啃的,现代人的注本虽然有时会发古人所未发,但是那都是在十三经注疏这座大厦上加块砖而已。现代人的优秀注本推荐如下:

1《易》: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金景芳、吕绍纲 《周易全解》,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

2《书》: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

3《诗》:程俊英《诗经注析》,陈子展《诗经直解》

4《左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5《礼》:内容多而繁杂,好的注本都是清人著作。现代人的注本不多,杨天宇写过《周礼译注》《礼记译注》《周礼译注》。

我是学中文的大多是我们的专业书。很值得看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