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阴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第1张

阴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如下:

一、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组织,可以根据其所在的部位、功能特点划分阴阳。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从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体表之中再分阴阳,则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从脏腑而言,五脏主藏精为阴,六腑主传化为阳。

从经络而言,则有阴经、阳经、阴络、阳络之分。从生命物质而言,则气为阳,精血津液为阴等。总之,人体脏腑经络及形体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凡属相互关联有相互对立的部分,就可以用阴阳属性来划分。

二、概括人体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互根的协调关系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的结果。阴阳协调平衡标志着机体的健康状态。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气属阳,精血津液属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精血津液在内,是阳气固守于外的物质基础;阳气主外,为精血津液的生成、输布的动力。气与精血津液,阴阳和谐,运行输布正常,脏腑组织形体官窍得养,则人体生命活动正常,保持健康状态。

  阴阳学说作为一种 方法 论,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主要是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用药。下面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你有所了解。

阴阳学 说说 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一切组织结构既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合作,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并运用阴阳对立制约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1 部位与结构的阴阳属性:就人体的部位与组织结构来说,则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体表中之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脏腑中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心肝为阳,肺脾肾为阴。而具体到每一个脏腑,则又有阴阳可分,如心有心阳、心阴;肾有肾阳、肾阴;胃有胃阳、胃阴等。这些阴阳属性的划分,主要是由脏腑组织所在的位置、生理功能特点等所决定的。

 2 气血津液的阴阳属性: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就气与血来讲,则气为阳,血为阴;在气中,则卫气为阳,营气为阴。这些划分,即是根据气是无形的物质,有推动、温煦的生理作用;血是有形的液态物质,有滋养、濡润的生理作用等而定的。至于津液,则津清稀而薄,故属阳;液则稠厚而浊,故属阴。同样也是根据其性态而定。

 3 经络循行的阴阳属性:就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而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则多属阴(如手足三阴经),只有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腹部。

 4 组织结构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人体各部位、各种组织结构、各脏腑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讲,则胸又属阳,腹则属阴。同样,五脏阴阳属性,若以上下来分,则心肺在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又称“至阴”)。脾属太阴,太阴为三阴之始,故脾为至阴。

 总之,人体的上下、内外、表里、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器官本身,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人体部位、组织、结构、器官的属阴、属阳,只是其相对属性的一般归类而已。

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机体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人体的生理功能,亦是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和说明的。主要表现为机体防御邪气侵袭的整体卫外机能,以及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等方面。

 1 体现在机体的防御功能方面:阳气在外,具有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卫外机能。阴精在内,是阳气的物质基础,并为阳气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2 体现在脏腑功能活动方面:一般来说,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能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而每一脏腑中又各有阴阳,凡属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脏器和精气则属阴。此外,中医学亦用阴阳关系来阐述具体的生理过程。

 3 阴阳相对平衡的生理意义:中医学对于生理上的阴阳关系,主要强调其相互协调和平衡。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则为病理状态,而一旦阴阳不能相互依附、相互为用而分离,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其生命活动也就因此而告终。可以看出,中医学是从整体、系统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的,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正是由于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并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相互适应而言,而中医学这种人与自然相应的理论,亦是建立在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与人体的阴阳消长活动相互适应的基础之上的。

(一)辨阴阳属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里虽然讲的是诊断,实际上“先别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关键。因为《内经》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所以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所谓的“别阴阳”,就是辨别阴阳的属性。

1确定人体部位和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

以人体的部位分阴阳,则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背部为阳,胸腹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以人体脏腑分阴阳,则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这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特点,五脏主藏、六腑主运化而确定的。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胸部居上为阳。心肺居胸部,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腹部居下为阴,肝脾肾居腹部,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此外,每脏又分阴阳,如肾阴、肾阳、心阴、心阳等。一般说来,脏腑之阴代表脏腑的物质基础,脏腑之阳代表脏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气血也分阴阳,气为阳,血为阴。

人体的经络系统也分阴阳。凡与脏相连属,分布走行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凡与腑相连属,分布走行于肢体外侧的为阳经。

2四诊所得的证候表现分阴阳

通过望诊辨色泽,色泽即指面部的颜色与光泽。中医有五色诊之说,即青赤黄白黑,则黄赤为阳,青白黑为阴;色泽鲜明为阳,晦暗为阴。

通过闻诊辨声音,语音高亢有力为阳,低沉无力为阴;呼吸声高气粗为阳,声低气怯为阴。闻诊还指嗅诊,即嗅病人的体臭和排泄物的气味,一般气味浓臭为阳,无味为阴。

通过切脉辨脉搏,脉至为阳,脉去为阴;滑数粗大为阳,迟涩细弱为阴;诊脉的部位以寸部为阳,尺部为阴;若以人迎脉和寸口脉相对,则人迎在上为阳,寸口在下为阴。

3辨证分阴阳

中医辨证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领,称为八纲,而八纲中又以阴阳为总纲,表、热、实证为阳,里、虚、寒证为阴。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也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4药物的性能分阴阳

中药学中药物的性能是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来确定的。所谓“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以温热为阳、寒凉为阴。“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药物作用升浮是指药性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属阳;沉降是指药性具有收涩、沉降泻下的作用,属阴。

(二)用阴阳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说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

中医认为人体内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而阴阳失调则是发生疾病的基本原因。人体阴阳之间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消长之中,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这种消长表现在物质基础和功能之间,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必须以血、津液、精等为物质基础。功能发挥得越大,物质基础也就消耗得越多,可能会出现阳(功能活动)长、阴(物质基础)消的情况。从另一方面讲,功能活动发挥得越多,制造新的营养物质就会越多(阴阳互根互生),从而达到阴阳之间的平衡。这样非但不会发生疾病,而且是新陈代谢旺盛的表现。

再有就是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阳主升、主出,阴主降、主入,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种升降出入虽然不间断地运行,但也始终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

人体发生疾病是由于阴阳之间失去动态平衡,出现阳盛阴衰或阴盛阳衰所致。中医在阐述病理的时候,首先辨别阴阳偏盛、偏衰,以便在治疗时补偏救弊,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阴阳之间恢复平衡,如中医的补阴法、助阳法就是因此而设的,由此可见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阴阳学说,贯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说明人体组织结构: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不平就是阴阳不均衡,容易生病。

中医五行 “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为肝。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 “水曰润下”,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 “土爰稼樯”,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约相当于解剖学上之胰脏,而非脾脏)。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 阴阳哲学研究的是天地变化之道,万物运行的法则,生命变化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生命力的源头。这五点是对《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阴阳五行理论内容的提炼: 第一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天地生成和变化。中国古代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 。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 第二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万物运行的法则。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 。 第三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力量就是阴阳 。 阴阳用来说明生命变化形式的“生、长、收、藏”。推动了生命过程的“生、长、化、收、藏”,形成终而复始的运动,这正是五行理论的内容之一。这也充分表明了五行理论是用来解释和落实阴阳理论的。 第四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 。 第五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能力的源头。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医家都是用“神明”来描述生命的生灭现象和能力 。阴阳正是这种生灭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是用来理解生命现象的。 上述五个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天地、生命的基本看法,被《黄帝内经》归结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朋友,说得简单点,阴阳是古代人对世界的高度概括。用西方哲学来解释,阴就是本体,阳就是功能。宇宙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本体和功能,本体和功能的关系叫体用关系。本体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功能比如你看到的颜色、物质与物质之间无形的作用、时间等都是功能。物质是第一性的,功能是第二性的。

从中医来说,阴就代表物质,组成人体的物质,阳就代表功能。比如阴虚就是气血津液的缺乏,阳虚就是功能的降低。还有向下的、寒凉的、里证、虚证都是阴证,向上、温热的、表证、实证都是属于阳证。但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就不一样了,比如表寒证,按表里来分就是阳证,按寒热来分就是阴证,阴阳要是同一个范畴、同一对才有意义。还有五脏六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因为五脏是主藏的,六腑是主受纳的。有兴趣可以看看中医基础理论或者视频,优酷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