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藿香的别名 7 来源 8 植物形态 9 生长环境 10 效用 11 采制 12 化学成分 13 性味 14 功能主治 附: 1 用到中药藿香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藿香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藿香 藿香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huò xiāng
2 英文参考ageratum
3 国家基本药物与藿香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68 8 藿香正气水 酊剂 10ml 支 075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藿香又称土藿香、大藿香。唇形科。多年生草本,高达40~100厘米,全草有强烈芳香。茎直立,方形,疏生细毛。叶对生,叶柄细长;叶片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上有毛,叶端长尖,边缘具粗锯齿,叶上密生圆形鳞腺。轮伞花序组成密集的圆筒形穗状花序,顶生,长4~15厘米;苞片线形至披针形,萼齿狭三角形;花淡紫色或红色,花冠唇形,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中裂片特大并具波状细齿。雄蕊伸出于花冠之外。小坚果黄褐色、倒卵形,具三棱,顶端有毛。花期6~8月,果期10~11月。适应性强,多生于山坡林边湿地、路边、田边,村落附近也有生长。广布于中国各地。近似种类广藿香原产菲律宾,是热带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中国广东、海南及台湾有大量栽培。
藿香茎、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醚等,可提取芳香油。中医学上以茎叶入药,性微温,味辛甘,有健胃、止沤、化湿、醒脾、发汗等效,主治感受暑湿、头痛发热、胸闷腹胀、呕吐、泻痢等症。欧洲用广藿香作强激药和芳香原料。
4 拉丁名
Herba Agastaches
5 英文名Wrinkled Gianthyssop Herb
6 藿香的别名土霍香、排香草、大叶薄荷、川藿香、兜篓婆香、多摩罗跋香等
7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us (Fisch Et Mey)Oktze的地上部分。
8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m,有香气。茎方形,略带红色,上部微被柔毛。叶对生,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11cm,宽15~65cm,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的假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筒状,具15条纵脉,5齿裂,有缘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或红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状细齿;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顶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于路边、田野。主产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有栽培。
9 生长环境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惟怕干旱、霜冻;对土壤要求不苛求,一般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在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根部易腐烂而死亡。
10 效用茎叶蒸馏而得芳香水称藿香露;金草含挥发油,可促进胃液分泌而帮助消化,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以全草入药有解暑化湿、行气和胃作用。
11 采制夏、秋季枝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趁鲜切断阴干。
12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胡椒酚(methyl chavicol)、柠檬烯(limonene)、α蒎烯和β蒎烯、对伞花烃、芳樟醇、Ⅰ丁香烯等。
13 性味性微温,味辛。
14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
用到中药藿香的方剂 藿香安胃散huòxiāngānwèisǎn《脾胃论》卷下:藿香安胃散:别名:藿香安胃汤(《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木香交加散拼音:mùxiāngjiāojiāsǎn《证治要诀类方》卷三:组成:六和汤合藿香正气散。主治:痢疾。
奇授藿香汤tāng《外科大成》卷三:方名:奇授藿香汤组成:藿香连梗叶9钱。主治:鼻渊致虚,眩晕不已。用法用量:
四味藿叶汤ihuòyètāng《医学入门》卷七:别名:四味藿香汤组成:藿香、人参、橘皮、半夏各等分。主治:胃寒
小藿香散藿香散组成:丁香、枇杷叶(去毛)、干葛、赤茯苓、藿香叶、甘草各等分。主治:霍乱。心下闷乱,呕吐不止,
更多用到中药藿香的方剂用到中药藿香的中成药 藿香正气丸
wán英文:HuoxiangZhengqiWan藿香正气丸中药部颁标准:剂型:浓缩丸拼音名:Huox
藿香正气胶囊ng标准编号:WS3B226696处方:广藿香195g紫苏叶65g白芷65g白术(炒)130g
安蛔散拼音:ānhuísǎn处方乌梅肉9克黄连蜀椒藿香槟榔各3克胡粉白矾各1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吐
小儿清解冲剂g青黛(包煎)250g白薇750g地黄750g广藿香750g石膏1250g制法以上八味,广藿香、连翘
藿香正气水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不能饮酒者可改服藿香正气丸。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藿香正气水不宜长
更多用到中药藿香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藿香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和阵
豆蔻砂仁白檀香(各一钱)甘草(五分)苍术(钱半)藿香(一钱二分)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吐泻方治]治吐方及胃虚气不升降。胸膈痞满。吐逆不时。人参(去芦)藿香叶(去土)水银枇杷叶(先炙去毛生姜汁涂炙令香熟)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七]吐逆第一以生姜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又方藿香丁香代赭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
《普济方》:[卷二百一霍乱门]霍乱吐利取方杜若丸(出千金方)治霍乱。久将远行预备。杜若藿香白术橘皮吴茱萸干姜人参浓朴木香鸡舌香瞿麦桂心薄荷
《普济方》:[卷二百六呕吐门]呕吐丁谓,字谓之,苏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太宗淳化三年(992)登进士第,真宗天禧四年(1020)担任宰相,后封为晋国公。仁宗时被贬为海南崖州司户参军,撰写《天香传》。其后流落岭南十五年,卒于光州。
丁谓一生可谓与香有缘,早年曾任福建路采访、福建转运使,负责监造著名的北苑贡茶。茶中入香是北苑贡茶特色之一,作为监造者丁谓一定了解香药。
他久值禁中,知晓宫中用香,又深受皇帝恩宠赏赐香药,接触过大量上品香材,应该说对各种香材认识深刻。仁宗时被贬海南,对其个人来说可谓大不幸,但对香学发展却实为一大幸事。丰富的香学知识和产香地实践结合,使他成为一代香学名家。
《天香传》从儒家之礼、道家经典、释家典籍等方面论述用香历史、产香。香材优劣,是中国古代对沉香品质进行评价与品鉴的第一部文献。作者亲历之地,在忧患当中,自云:“炉香之趣,亦增其勤。”又能亲访询问,“素闻海香之多,始命市之于闯里闯,十无一有假”。这些都是大部分香谱作者无法做到的。
丁谓提出海外所产之香,主要来自占城,以大食与番禺为其主要集散地。他在《天香传》中说:“占城所产栈沉至多,彼方贸迁,或入番禺,或人大食。”
占城为越南中南部古国,汉时曾纳人中国版图,称之为林邑,人民以采香为生,而大食以海舶营商,重视香药,尤其是沉香,价格十分昂贵。丁谓云:“大食贵重栈沉,香与黄金同价。”
《天香传》首创中国香学以海南香(崖香)为研究本位的体例,评断沉香以海南香为最佳,其后历朝论香者皆以海南沉香为正宗。以烟气高扬、嗅觉圆润、香气持久而定海南沉为上。
其味清、烟润、气长的评定方法成为后世评香准则,广为后来者遵循。其后黄庭坚合香,涉及沉香唯用海南;范成大精鉴沉香,也以广舶所贩者为中下品,以海南黎峒所出为佳。
《天香传》并首次对海南沉香进行分类别级。他把海南沉香分为“四名十二状”,“名”是对沉香的分级,四名指四种不同等级,依次为沉水香、栈香、黄熟、生结。“状’则是从香的外观区分成十二种形状。
丁谓从中提出“生香”与“熟香”的问题,这也是史上首次描述沉香生成的文字,以自然脱落成香或生木取香构成沉香的两大类。
丁谓是史上为沉香立传第一人,其独特的人生经验与熟悉宫廷用香,使他能香分类别级,提出气味品评标准,对中国香学发展影响至深。
3
目录 1 拼音 2 《外科大成》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奇授藿香汤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奇授藿香汤 1 拼音
qí shòu huò xiāng tāng
2 《外科大成》卷三 21 方名奇授藿香汤
22 组成藿香连梗叶9钱。
23 主治鼻渊致虚,眩晕不已。
24 奇授藿香汤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远白汤送下。
25 制备方法
水1碗,煎7分,加公猪胆汁1枚和匀,食后服。重者不过3服即愈,或以藿香为末,猪胆汁熬膏为丸。
古籍中的奇授藿香汤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脑漏第五十六味地黄丸相间服,以滋化原始愈。寄授藿香汤元来奇授藿香汤猪胆同功效莫量鼻渊脑漏皆堪羡不过三服永无殃治
《外科大成》:[卷三分治部下(小疵)]鼻部治脑漏。于对症药内加檀香片一大撮。无不奏效。奇授藿香汤治鼻渊致虚。晕不已。藿香连梗叶九钱。水一碗。
《疡医大全》:[卷十二颧脸部]鼻渊门主方奇授藿香汤鼻渊黄水,浊涕长流,致脑户虚眩不已。藿香连枝带叶者五钱,水一碗煎七分,加公猪胆汁一枚和匀
《奇效良方》:[卷之十八翻胃门(附论)]翻胃通治方倾于纸上,候泥干稠,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藿香汤下,立愈。仍将田螺放江中,如杀食之,其病则不愈
《经验奇方》:[卷上]菩提丸香道入门必看的7本书如下:
1、陈氏香谱:作者宋代陈敬。北宋末年西京河南府人。《陈氏香谱》是对宋代前期大量香谱做的收集整合。全书四卷,记载了当时的香料出处、历史及香的功效、用途、窨藏、用具、典故等,核心内容是合香的配方。
2、香乘:书中凡有关香药的名品以及各种香疗方法一应俱全,可谓集明代以前中国香文化之大成,为后世索据香事提供了极大的参照。该书被收录于清代《四库全书》子部谱录。
3、香典:阐述了列代名香的特性、提取方法、组方、收藏与焚熏之法,以及香炉、熏球、香囊、香盒、香盘等香器的燃香种类和功效,更对天然香料的真伪辨别及焚香礼仪等进行了详细记述。这不仅囊括了中华香文化的全貌,而且还原了香的天然品质,是今人藏香、用香、品香的必备权威古籍。
4、香识:为京城才女扬之水的品香之作,兼论香诗与香事,分“莲花香炉和宝子”、“香合”、“两宋香炉源流”、“印香与印香炉”、“宋人的沉香”、“龙涎真品与龙涎香品”、“琉璃瓶与蔷薇水”七篇,主题集中,考论精练,彩图丰富,香味四溢,令文人小资倾羡。
5、中国香文化 :对香的起源与发展、香的生产与使用、香的品种与特色、香与养生、香与宗教、香与文学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与阐述,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
6、香生活:将香文化的发源、掌故、流变娓娓道来,更有从入门级到骨灰级的各种香玩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作者对香的理解和感悟,也是爱香人的入门教科书。
7、日本香文化:详细介绍了日本香道的历史、香道用具、仪式流程、日本著名香铺等,此外,书中还增加了一段日本香道泉山御流提供的独家的视频。本书不仅可以使香道学习者、爱好者详细了解日本香道,也可通过作者对香道的研究,唤起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搭建起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2023-08-19 13:38: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