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庙里十二元帅图案
武大帝是谁?
在最初,真武大帝愿为普通的一员护法神将,后来,由于当时帝王的推崇而一跃成为帝君的。
真武大帝的全称是: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虚师相金阙化身荡魔永镇终劫济苦天尊,通称北极玄天上帝。简称为玄天大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等,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在道教中,他的地位十分显赫,现今武当山还将其信奉为主神。传其为玉帝退位后继任的第三代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师从于如来,另又为龙身,故被后世视为中华之祖龙。
真武大帝的来历起源
关于他的崇拜,也是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将黄道星宿划分为二十八星宿,并按照方位又分为四组,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玄武便为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其排列的图形宛如龟蛇,于是人们便把龟蛇当做玄武的象征。玄武主司风雨,按照五行学说,北方属水,其色黑,“玄”就是黑的意思。龟有甲,能抵御侵害,故称之为“武”
在最初的星辰崇拜中,玄武只是作为四方守护神之一的形象出现,和青龙、白虎、朱雀并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帝王的尊崇,玄武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隋唐时,道教出现了四圣真君:天蓬元帅、天猷元帅,真武(玄武)将军、黑煞将军,此真武将军就是真武大帝的前身。
到了唐宋两朝,因帝王上下都极为信奉道教,而真武也屡次受到敕封,因此真武大帝在帝王的极力推崇下,成为神仙谱系中最为重要的大神,并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尊崇,各地也陆续兴建了许多供奉其的庙宇、宫观。
唐宋之后,道教根据“北方黑帝,体为玄武”这说,将真武大帝尊为掌管北方天界的重要神祇,号曰“佑圣真武天尊”、“荡魔天尊”、“祖师北极真武玄天仁威上帝”。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赶走侄子建文帝,做了皇位。据说,在燕王从北方起兵往南攻打的时候,那许多的胜利战役,都曾得真武大帝显灵相助。所 以,所以朱棣登基成为永乐帝之后,当即下诏敕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永乐十年,朱棣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民二十余万人大规模修缮武当山宫观群, 并在天柱峰顶修建了一座专门供奉真武大帝神像的“金殿”。至此,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人们对其的信仰也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就是宫廷和民 间都修建大量的真武庙。真武大帝由此成为北方极其重要的大神,北方壬癸水,皇宫内院均以建真武庙来示防火之意。
真武成为北方大神后,人们对他奉祀规格也相应地提高了。真武大帝的侍从除龟蛇二将、金童玉女,增加至三十六神将、五百灵官等。这三十六神将多为神话或历史人 物,比如关公、王灵官、温琼等。不过,那些灵官的来历则庞杂了许多,在五百灵官中除了王灵官、温、赵、马元帅,雷部的邓、辛、张、陶、庞、刘、毕,外,道 教还将一些老百姓熟悉的名将收归其中,比如岳飞为精忠报国岳元帅,关公为水宫降魔关元帅,薛仁贵为征辽护国薛元帅,尉迟恭为西天门下尉迟元帅,张巡为忠义 配享天王,吕布为虎牢威武元帅,赵云为常用将军等。
真武大帝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慑,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
铜雕贴金道教神像——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的身世传说——王子
道经如是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园,乃国王之子。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怀胎十四个月之后,生 下一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喜欢道术,且一心向道,并发誓要扫尽妖魔。
太玄十四岁那年,净乐国国泰民,举国欢庆上元节。太玄玩心大盛,在侍从的陪伴下也出宫观赏花灯。上元之夜,街道热闹非凡,各色人等将世间百态淋漓尽致地悉数展现。尤其 是那些官宦富贵,其纵情声色的丑态,让太玄顿觉红尘万丈之感。然而,世人皆醉仍怡然自得其中。太玄目睹这一切后,便生了出世之念头。
自此后,太玄求师访道,一心修炼成仙。有一次,他在山中巧遇紫虚元君。紫虚元君见他性好清虚,仙缘颇深,又有除妖降魔之志,便把“无极上道”传给了他。可是在锦衣玉食的王宫中又岂能修炼成正果呢?
有一天,太玄正在静室苦修,紫虚元君突然出现,并对他说:“这皇宫内院,是为温柔富贵乡,难以修炼有成啊!”
太玄听了,毅然决然地对紫虚元君道:“师父,弟子知在宫中修炼并非长久之计,早有归隐之心。今弟子已满十五岁,尽可向父王母后说明,云游四方,寻访仙山。”
紫虚元君见其归道之心果然似磐石般坚韧,大感欣慰,于是指点其说:“西方为金,与你心性不合,你应越海东游,寻访一座大山,那山自乾兑起,水出震宫,山势广阔,自有太极,是你修炼的最佳去处。
顿了一下,紫虚元君接着又说:“你若找到此山,要毫不犹豫地隐居于此,择众峰之中高耸入云者而居,如此便可上得天河。”说罢,紫虚元君飘然而去。太玄按照紫虚元君的吩咐越海东游,果然有一座祥云笼罩的大山。细细打量下,于绵延起伏的群峰中,也果然有一座山峰高耸入云。太玄于是遵师嘱隐居于此处修炼。 此地果然地灵人杰,太玄在山中苦修了四十二年后,终修成了道法。玉帝令他镇守北方,统摄玄武之位,镇妖降魔,济世度人,并将此山命名为武当山。这也是为何 武当派一直尊奉其为第一主神的缘由。
在道教的神祇中,真武大帝担负着除妖降魔之职。据说,当年丰都六洞天的魔鬼作恶,致使瘟疫横行,百姓深受荼毒。天帝便敕命虚、危二宿托精变化为真武之神,统领天兵天将在丰都山收服群魔,为民除害。荡平群魔之后,真武受封为“北极总统玄天大将”。
真武大帝的身世传说——屠夫
传说真武大帝原是一个屠夫,观音菩萨为了劝其归善,于是化身为一个老太婆在溪边洗衣服。屠夫见老婆婆年迈力衰还在漂洗,非常同情她,便过去帮老婆婆洗,谁知 他越洗衣服越脏。老婆婆在一旁笑道:“你这一双手沾满血腥,怎能洗净衣服呢?”这句话如醍醐灌顶,他顿时醒悟过来,明白自己杀生太多,罪孽深重,决心悔 罪,于是,拿起那把杀生无数的屠刀割开了自己的肚皮,取出五脏六腑抛向大海。观音见屠夫放下屠刀,一心向善,便度他上天。成仙之后,他即被玉帝封为“玄灭 上帝”。
谁知,屠夫剖腹后抛掷到海里的五脏六腑又化身为龟蛇二妖,兴 风作浪,为害四方。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真武大帝便被委派到凡间降妖。真武大帝降伏了龟蛇二妖后,将他们收为水火二将。所以,真武大帝的神像多为脚踩龟 蛇的造型。民间把真武大帝奉为屠宰行业的祖师爷,大概也是典出于此吧!
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诞辰,各地真武庙均有奉祀祝诞祭典,尤以武当山进香朝拜者最为盛。
真武大帝(也叫玄天上帝)御前三十六将官
1万法教主神功妙济许真君
2洞玄教主辛真君
3龟蛇封为水火二将 (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4新兴王田黄封为笋毕二元帅
5纠察副元帅副应
6催卢二将军 7邓成 辛江 张安封为邓辛张元帅
8威灵瘟元帅萧琼 9火德元帅谢天荣
10隆生元帅高员 九州豁落元帅王忠
12地祇元帅杨彪
13雷部电母朱佩娘
14角琼白真君
15清微教主魏元君
16都掌金轮如意赵元帅
17尽忠元帅张健
18正一灵官马元帅
19先锋元帅李伏龙
20任无 别齐二太保
21神雷元帅石神
22离娄 师旷聪明二贤
23酆都元帅孟山
24九天霹雳大将军酆都元帅章雷公
25地司太岁殷高元帅
26月孛元君朱孚娘
27果严教主清微传祖元君
28混元教主路真君
29显灵元帅关羽
30混天元帅庞乔
31管打不信道朱元帅
32降妖避邪元帅两田
33玉府天君刘俊
34风轮元帅周广泽
35仁圣元帅康广席
36王铁 高铜虎丘二元帅
七十二位全神:太上老君、玉皇、元始天尊、西王母、东王公、九天玄女、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玉朗、斗姆、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太一、六神、赵玄坛、王灵官、四值功曹、六十甲子、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城隍、灶君、土地、赤松子、三茅真君、八仙。
1、玉皇
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简称玉帝或玉皇大帝。相传其总管三界(上、中、下)和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及饿鬼)的一切祸福。
2、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 道教所崇奉的泰山神。古代封建皇帝多祭祀泰山,传说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云笈七籖·五岳真形图序》:“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泰山神于唐玄宗时被封为“天齐王”。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尊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简称“东岳天齐大帝”或“东岳大帝”。旧时各地多有东岳庙,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祭祀日。
3、元始天尊
道教最尊的天神。道教认为其处在无极上上清微的玉清圣境,为三清(玉清、上清、太清)的首席。又说其生于太元之先,故称“元始”。每至天地初开,便以秘道授诸天仙,谓之开劫度人。见《隋书·经籍志》。相传有《元始天尊度人上品妙经》一卷,今《道藏》本衍为六十一卷。
4、九天玄女
道教神名。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传说为上古时女神,人头鸟身。圣母元君的弟子,黄帝之师。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予黄帝,并为制夔牛鼓八十面,遂破蚩尤。见《云笈七籖·九天玄女传》及《黄帝内传》等。
5、西王母
西王母 神话人物。亦称金母、玉母或西姥。在《山海经》里,其为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物。在《穆天子传》里,则为一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妇人。至《汉武内传》里,却成为年约三十、容貌艳世的女神,并将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神异经》更为其塑造了配偶东王公,一年相会一次。在后代小说、戏曲里,又称其为“瑶池金母”,每逢蟠桃熟时,大开寿宴,诸仙皆来为其她上寿。旧时民间因将西王母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盘古氏
又称元始天王[1],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民间传说:妻:王母娘娘,又称为西王母) 玉皇大帝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顺风耳、金童、玉女、雷公、电母(金光圣母)、 风伯、雨师、游奕灵官、翊圣真君、大力鬼王、七仙女、太白金星、赤脚大仙、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玉兔、玉蟾、吴刚、天蓬元帅、天佑元帅、九天玄女、十二金钗、九曜星、日游神、夜游神、太阴星君、太阳星君、武德星君、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金吒、木吒(行者惠岸)、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巨灵神、月老、左辅右弼、二郎神杨戬、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萨真人、真人(张伯端)、文 四大天王
昌帝君、天聋、地哑
三官大帝
天官、地官、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黄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时神 四大天王
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关羽。
五方谒谛
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南方荧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儿子。及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西斗星君、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丁卯神司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张文通、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为阳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
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罗睺(蚀星)、计都星、紫炁星、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角木蛟、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钟英、金游、殷郊、庞煜、刘吉、关羽、马胜、温琼、王善、康应、朱彦、吕魁 方角、耿通、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荀雷吉、毕宗远、赵公明、吴明远、李青天、梅天顺、熊光显、石远信、孔雷结、陈元远、林大华、周青远、纪雷刚、崔志旭、江飞捷、贺天祥、高克(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 黎山老母、镇元子 龙王: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西海龙王敖闰、北海龙王敖顺、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
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
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 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地藏菩萨 十殿阎王: 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其下将、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够不够?不够再加
道教最初是不供奉神像的,仅有神位或壁画。《老子想尔注》云:“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形象也,但可以认其诫,不可见知也。”《陶隐居内传》云:“在茅山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佛堂有像,道堂无像”。道教供奉神像大约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隋书·经籍志》云: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于代都东南起坛宇,……刻天尊及诸仙像而供养焉”。又,陈国符所著《道藏源流考》附录二《道教形像考原》中有:“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作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以凭衣食。宋陆修静亦为此形’。是(刘)宋代道教,已有形像。”可见刘宋陆修静时代,道教已开始有造像活动。保存至今的魏晋至隋代的早期道教造像约有。数十尊,以石刻像为主。此时道教造像在技巧和风格上均受到佛教造像的很大影响,例如神像背后有舟形背光,双手合十等。甚至有的道教神像和佛像造在一起,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造的佛道像,左为道像,右为佛像。
一手拿印章,一手拿毛笔是文昌帝君,司文治武功
文昌帝君是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汉族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东晋宁康二年(374),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实为《晋书》所载张育之事。
本文2023-08-19 15:00: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