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第1张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中药师 周信贤

中药在中国古籍里面称为“本草”,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 历史 ,底蕴丰富。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到明代的《本草纲目》,都对后世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记载着成百上千的各种中药,除了常用药以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你无法想象的中药,比如一些与人体有关的“重口味”中药。

在中医理论中,发为血之余,想不到,遇到压力就会掉一地的头发,经过炮制后,也是一种中药。血余炭就是人的头发经过煅烧炮制后制成的炭类中药。血余炭味苦性平,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小便不利等。

如果觉得头发入药没什么的话,那手指甲也可以入药你又知道吗?人退就是 健康 人剪下来的手指甲,又称为手爪甲、筋退。其性味甘咸、平,有止血、利尿、去翳的功效。用于鼻出血、尿血、咽喉肿痛、白内障、中耳炎等。在《千金药方》中还指出父母手指甲能治疗小儿腹胀。锡类散这个药方中就含有人指甲。当然,平时咬咬指甲是没用的,还不卫生,须经过炮制加工才能入药。

在电视上,经常会听到童子尿,常用来辟邪驱魔,还能用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都说艺术来自生活,而现实中,童便的确可以用来入药的。童便,又称还元水、轮回酒。性味咸寒,能引火下行、降火滋阴。首载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取 健康 人之小便,“童男者尤良”,故常用儿童之尿,又称为童便。一般需要十二岁以前童子,不食荤腥,取其尿,去头尾,取中间一段,清彻如水者用。在《松峰说疫》里就大量应用童便、人中黄来治疗疫病急症,取其能间接发汗解表、滋阴降火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种叫人中白的药材,是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其性味咸寒,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的功效。还有一种叫淡秋石的药材,在古代原是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后改为将人中白用水浸去其咸臭味,晒干后研粉加白芨浆水拌和而成,其性味咸寒,有滋阴退热的功效。

相比这个,童便入药已经不算什么了。金汁,俗称粪清,没错,就是想到都想吐的粪便水,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热效果极佳,为大凉之品。其炮制过程十分繁琐,《雷公炮炙药性解曰》载:“造法于冬月,取竹箩置缸上,棕皮扑满,加草纸数层,屎浇于上,汁淋在缸,新瓮盛贮,磁钵盖之,盐泥封固。埋地年深,自如清泉,闻无秽气。”所以,别以为随便在家里收集来的就可以入药。金汁多用于高烧不退,内有大热的患者。从现代医学角度说,粪便和土壤含有丰富的放线菌,这是抗生素的主要来源,经过这样密闭的发酵,有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近年来兴起的粪菌移植的粪菌液也与金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种是利用粪便加工的药材,叫人中黄。是把甘草末置于竹筒内放入粪坑发酵而成。性味甘、咸、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多用于热病发斑,血热毒盛等。

紫河车这个中药应该有不少人听过,就是 健康 人的干燥胎盘。其性味甘咸温,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的作用,多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肺肾两虚,食少气短等。现代研究表明,紫河车的现代药理作用非常多,有抗感染和激素样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少精证、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等。

除了以上这些药材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还专门有一卷“人部”药,记载着大量与人体相关的药物,主要源自人体的组织和分泌物,如耳塞(耳垢)、百齿霜(头屑)、汗水、妇人月经等。不过,由于 科技 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这些奇葩的中药大部分都已经被其他药材代替,也很少有中医会用这些中药来治病。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若伦

药盾公益 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荜茇温里药

       药性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应用胃寒腹痛,呕吐,呃逆,泄泻。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止痛,降胃气,止呕呃。常与干姜、厚朴、附子等配伍,用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泄泻等,如荜茇丸(《圣济总录》);与白术、干姜、肉豆蔻等同用,可治脾胃虚寒之腹痛冷泻,如荜茇散(《圣济总录》)。

       此外,以本品配胡椒研末,填塞龋齿孔中,可治龋齿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15~3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2.《本草便读》:“荜茇,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这是荜茇的饮片

在古籍中,喉结被描述为人体部位,又称结喉。根据《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的描述,结喉位于舌根之下、肺之上,是一个屈曲外凸的部分。

此外,一些古籍中提到喉结与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关。例如,对于咳嗽喉结、风邪、烦惑、失魄妄见、去目中肤翳等病症,可以使用鬼臼来治疗。鬼臼被认为具有逐邪、解百毒、杀大毒等功效,可以制成散剂使用。

另外,古籍中还提到了一些与喉结相关的的小偏方。比如,对于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可以用芦根五两锉细,加水三盏,煮成一盏,去渣温服。对于初生如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久而渐上于喉结之间的喉疖,可以使用焰硝、硼砂、雄黄、白僵蚕和龙脑等药材制作含服。

总的来说,古籍中的喉结被认为是一个人体部位,同时与某些疾病的治疗有关。

有一味中药材以龙为名,它被李时珍称作“龙胆”,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它“益肝胆之气”,另外神农氏在《神农本草经》中说它“久服益智”,它就是中药材龙胆草。

中药龙胆草又名龙胆,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它以龙为名的原因在古籍中也有记载:“叶似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

[龙胆草的药材采集]

中药龙胆草是龙胆科植物龙胆的根以及根茎,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大部分地区均可见到,一般在秋季即可采集,采集后保留根茎而除去其它部分,晒干后切成段或者切成片既可以备用。

[龙胆草的作用]

中药龙胆草五味属苦,四气属寒,归肝经、胃经以及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作用。

[龙胆草的中医理解]

根据龙胆草的四气五味以及作用,中药龙胆草可用于肝胆实火与下焦的湿热。神农氏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但是关于龙胆草能“轻身耐老”之说后世的中医有很多不同观点。

比如李时珍就反对龙胆草能“轻身耐老”之说在《本草纲目》中第十三卷记载:“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用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久服轻身之说,恐不足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龙胆草属于“大苦大寒”之品,所以脾胃虚弱者忌用。

[龙胆草的现代研究认证与中医理解对比]

应部分读者的要求,特此写明中药龙胆草的现代研究认证,让中医药不再是“无科学依据”,但现代 科技 验证方式方法较为复杂,特此只写明现代研究的结果。

1中药龙胆草归胃经,又能燥湿,所以对脾胃有一定益处,但正如李时珍所说的“过用恐伤胃中生发之气”,过量服用对脾胃有不良影响。

现代研究发现,中药龙胆草有健胃的作用,少量饭前使用能刺激胃液分泌而健胃,但饭后或大量使用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2中医认为,肝胆一般以“泻”为健,泻肝胆之火有益于肝胆,正如李时珍说龙胆草“益肝胆之气”。

现代研究发现,龙胆草有一定的保护肝脏、有利于胆、利尿的作用,这也正对应中医的理解。

中药龙胆以龙为名,不论是中医理解还是现代认证都有益于肝胆,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中药是中医与“病邪”抗争的武器,其药理与理论复杂,非一朝一夕便可理解,所以非专业人士不可擅自使用中药。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中草药学 1 拼音

zhōng cǎo yào xué

2 英文参考

Chinese herbology

3 注解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和中成药;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研究中草药的科学,称为中草药学。中草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草药学的主要任务是:

(1)鉴定中草药的真伪优劣,保障用药准确、安全和有效;

(2)寻找和发掘新药源,保证医疗用药;

(3)整理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

古籍中的中草药学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兔耳酸

汪连仕草药方∶即穿地铃,治跌打损伤。《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公元1765年

《本草纲目拾遗》:[卷四草部中]玉净瓶

入药。味甘性平,和血行血有效,治劳伤跌扑。汪连仕草药方∶气杀郎中草,一名青背仙禽,又名疔见怕,山人呼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花部]雨韭

汪连仕草药方云∶雨韭生水泽旁,即青慈菇花,去湿之功同茵陈。散一切疔肿,消痔漏,明目。《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猫舌仙桥

汪氏草药方∶猫舌仙桥叶面生刺,草本塌地,生花青紫,多产水泽旁。治疔疮∶理黄胆一切湿火(汪氏)。《本草

《鸡峰普济方》:[卷第八肝肾]七里香汤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