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几月份去最佳时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贵州旅游几月份去最佳时间,第1张

贵州旅游最佳时间为3月至11月份。

1、三月:兴义

兴义历来都有“三省通衢”的称号。这里气候炎热日照丰富,而且水丰土沃,盛产糯米等食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清水秀很动人。

2、四月:平塘

平塘县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气候环境,被中国定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即FAST)建设台址,2012年5月23日,编号为第92209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平塘星”。

3、五月:织金

织金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境内溶洞遍布,有“溶洞王国”之称。“宫保鸡丁”的创始人丁宝桢(晚清重臣)就是织金人。织金是一个很“好(舒适)”的地方,用蜿蜒的护城河水做出的臭豆腐、荞凉粉美名远扬。

4、六月:梵净山

梵净山曾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风土人情给人脱俗气韵,难怪被佛教人士如此看重,“梵天净土”的敬称也许因此而来。爬山来回之辛劳,却能让人意志得到锤炼,让人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的感悟。

5、八月:荔波

布依族是荔波的主要居民,所以来这里体会布依族的人文风情、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是最合适不过了。荔波与广西接壤,夏季多雨、冬无严寒,每到夏天去玩水,欣赏世外桃源般的原生态生活。

6、十一月:西江千户苗寨

少数民族聚居的苗寨具有多彩的风土人情。由于与广西接壤,更有类似“桂林山水”的圆包包山,以及绿油油的植物,看起来相当赏心悦目。在这里能体验外地人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生活,自然和人文有了绝佳的结合。

-荔波古镇

-西江千户苗寨

1荔波银饰

2荔波卜柚

3荔波精致的银饰

4荔波腌酸肉

5荔波风猪

6荔波鱼包韭菜

7荔波水族马尾绣

8荔波布依族土花布

9荔波凉席

  一 ) 音乐

  贵州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 传统音乐舞蹈丰富多彩。贵州各民 族音乐不仅类别多 , 而且各具特色。以下是贵州省一些主要少数 民族的歌曲简介。

  1 苗族

  (1) 歌曲

  苗族的歌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 种。 " 飞歌 " 是苗族音乐中颇富特色的体裁 , 多在山岗林野和田间 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 , 气势雄浑 , 节奏舒广自由 , 旋律起伏 大。一些地区分男声飞歌和女声飞歌 , 并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腔式。飞歌题材内容极为广泛 , 堪称苗族歌唱艺术的瑰宝。

  (2) 乐器 苗族乐器最著名的要算芦笙。雷山县的排卡村和凯里市的新光村是远近闻名的芦笙制作专业村寨。其他有芒筒、唢呐、大号、 直箫、竹笛、口弦、古瓢琴、二胡、四胡、木鼓、铜鼓、皮鼓、大筛锣、大 锣、包包锣、大镣、小镣、木叶等。根据功能 , 苗族器乐曲目可分为 风俗仪式性和生活性两大类。前者由乐器组合 , 后者则多为独奏。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音乐 , 有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1) 歌曲

  根据歌词使用情况 , 布依族民歌可分为布依语民歌和汉语民歌两种。

  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 , 可分为情歌、生产劳动歌和风俗歌等。

  (2) 乐器

  布依族的乐器有铜鼓、唢呐、 " 勒友 " 、 " 勒浪 " 、 " 笔管 " 、姊妹箫、 对箫、牛骨胡、葫芦琴、笛子、月琴、皮鼓、大锣、小马锣、芒锣、小钹、小镲、木叶等。其演奏形式有独奏、重奏、合奏、吹打等。

  3 伺族

  (1) 歌曲 伺族以锦屏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两个方言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差异。

  A 北侗

  北部地区的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 ( 酒歌 ) 、伴嫁 歌等等。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对唱、互相盘歌的形式进行。玩山歌是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倾吐爱慕之情的歌。这种歌 曲曲调高亢辽阔、热情奔放、音域较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好事歌是在酒席上唱的歌 , 曲调各地不尽相同 , 总的说来 , 旋律舒畅 优美。伴嫁歌是姑娘出嫁前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里 ,同房族、同寨 子的姑娘陪伴新娘时唱的歌。此外 , 孝歌也有一定特色。

  B 南侗

  南部地区保留的侗族传统文化更为完整些 , 因而其音乐也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一地区的音乐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礼 俗歌和叙事歌几种。大歌是歌队集体演唱的歌 , 其主要旋律在低 音声部 , 高音声部由歌头的加花变化而成。大歌的结构严谨 , 有较 为固定的曲式。大歌的种类很多 , 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 声大歌、女声大歌、混声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大歌是侗族最具特 色的音乐形式 , 曾多次出国表演 ,蜚声海外。小歌的内容主要是情 歌。这类歌曲结构短小 , 歌词含蓄深情 , 曲子委婉缠绵 , 大都由青 年男女轻声慢唱。小歌分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两种。

  (2) 乐器

  侗族乐器主要有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唢呐、二胡、锣鼓、镲、木叶等。演奏方式有独奏、伴奏和重奏几种。

  4 水族

  (1) 歌曲

  水族民歌主要分为双歌、单歌、调词、 " 诘俄呀 " 、儿歌等。双歌 分敬酒、祝贺、叙事性双歌和寓言性双歌。前一类双歌演唱时一般 是唱一首 , 和一首 , 歌首有两句固定的起歌和声 , 歌尾也有两句颂 扬性的衬和。演唱开始时 , 演唱者举杯或持筷在席上晃一晃 , 周围 的人们就不约而同地唱起起歌和声 , 歌的主体部分唱完时 , 众人又 默契地唱起衬和帮腔。单歌的每首歌词能独立存在 , 表达一个独 立的意思。声腔运用上 , 分为平腔和高腔两种。音乐节奏上 , 与其他歌种比较 , 相对自由 , 显得一板一眼 , 是水族音乐中比较古老的形式。

  (2) 乐器

  水族乐器有铜鼓、皮鼓、芦笙、唢呐以及二胡等。

  5仡佬族

  (1) 歌曲

  仡佬族歌曲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婚俗歌、祭祀歌和儿歌等。山歌是在山坡田野唱的歌 , 内容广泛。歌词多为七言四句 , 节 奏明快。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歌 , 其旋律婉转优美。酒歌是 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酒席上演唱的歌 , 节奏和旋律单纯古朴。

  婚俗歌是在婚礼上演唱 , 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祭祀歌是在逢年过 节祭祀祖先时演唱 , 其曲调可以说是口语语音的夸张性延伸 , 朗诵 性比较强 , 无恒常节奏。仡佬族儿歌节奏活跃 , 感情质朴。

  (2) 乐器

  仡佬族乐器有芦笙、唢琐呐、锣鼓、泡木筒、木叶、箫、笛、月琴、二胡、四胡等。

  6 土家族

  (1) 歌曲

  土家族歌曲有山歌、打闹歌、风俗歌、祭祀歌、哭嫁歌、劳动歌、

  " 溜子乐 " 等。山歌内容丰富 , 感情朴实。打闹歌也是山歌的一种 , 因演唱时用锣鼓伴奏 , 故亦名 "薅草锣鼓 " 。打闹歌是在薅革时为 了减轻疲劳 , 鼓动情绪时演唱的歌。一般由两人演唱 , 有时领歌 , 有时对唱 , 有时参加劳动的群众也帮腔。两个歌师紧跟在薅草队伍后面 , 一人敲锣 , 一人击鼓 , 哪里薅草落伍了 , 他们就追到哪里 , 边敲边唱。有时在唱前增加一些诙谐数板 , 称为 " 喊口号 ", 使气氛 更加活跃。打闹歌旋律热情高亢、质朴自由 , 高音、长音较多 , 曲调 悠长宽广。劳动号子和 " 溜子乐 " 是土家族音乐中具有浓厚特色的 音乐形式。劳动号子有多声结构特点。一种是一领众和的二声部 结构 , 一种是加副领唱、双领众和的三声部结构。后者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对比式复调织体 , 是我国民间合唱中比较有特色的复调音乐。

  (2) 乐器

  " 溜子乐 " 是土家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打击乐。基本乐器有小锣、大锣、钹、堂鼓等。传统曲牌有上百个。土家族乐器有唢呐、二 胡、箫、月琴、包包鼓、小镲、鼓等等。由八人用八种乐器演奏的 " 八音 " 独具特色。其乐曲往往也由八个小曲连缀而成。

  7 彝族

  (1) 歌曲

  彝族民歌有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为内容的 " 曲谷 ", 用汉语演唱的歌曲 " 霎叉 "( 汉歌 ) 、婚事歌、丧事歌、叙事歌、 " 毕摩 " 歌以 及儿歌等。曲谷的演唱形式以独唱、对唱为主 , 也有齐唱和简单的 二声部合唱。女声多用假嗓 , 男声多用真嗓。 " 霎叉 " 的歌词主要为 汉语 , 歌词结构和韵律特点均与贵州汉族山歌一样。婚事歌即婚 礼上唱的歌。因演唱角色和歌曲内容的不同 , 曲调和旋律特点也 不同。丧事歌类似汉族的孝歌 , 有独唱、对唱等形式 , 曲调简单 , 多 属说唱式 , 有的曲子仅为一个乐句的反复 , 情绪比较低沉。叙事歌 旋律起伏较小 , 结构简单 , 大多为一两个乐句的无限反复 , 只有少 部分曲子是旋律较强的多乐段结构。 " 毕摩 " 歌是宗教职业者 " 毕 摩 " 在祭祀仪式上演唱的歌 , 其旋律起伏小 , 近乎吟诵。儿歌的曲 调与大人唱的 " 曲谷 " 等相似 , 但其节奏更加明快 , 而结构短小 , 语言生动。

  (2) 乐器

  彝族乐器主要有唢呐、月琴、二胡、锣、鼓、钹等。

  8 其他少数民族

  瑶族、壮族、白族等民族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 丰富 了贵州的音乐文化宝库。

  ( 二 ) 舞蹈

  贵州各民族舞蹈种类很多 , 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 苗族 ,

  在苗族中 , 芦笙舞是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 除铜 仁地区外 , 其余地区均有流行。芦笙舞多在节日中表演 , 以集体舞 为主。黔西北的芦笙舞除集体舞外 , 也有一人或数人表演的。有的 芦笙舞表演者能做出许多惊险的高难度动作 , 集舞蹈、杂技、体育 和音乐为一体。鼓舞也是苗族中比较流行的舞蹈 , 尤其以松桃一 带的花鼓舞最为著名。有男子舞、女子舞、男女混合舞、单人舞、双 人舞、四人舞、八人舞等形式。从乐器数量看 , 则有单面鼓、双面 鼓、四面鼓等。舞姿可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台江反排木鼓舞 的动作热情奔放 , 被誉为 " 东方迪斯科 " 。丹寨的 " 锦鸡舞 " 也很有 特点 , 这是一种男女混合的集体舞 , 数名男青年排成数行在前面吹 芦笙做引导 , 数十名乃至上百名青年妇女排成长蛇阵紧跟其后 , 沿 逆时针方向转圈 , 边转边舞。舞蹈以脚步动作为主 , 腰膝自然摆 动 , 双手则垂直放松于裙边 , 舞步舒缓有致在独具特色的服饰的 衬托下 , 整个舞蹈就犹如锦鸡觅食 ,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 , 在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的一些苗族地区 , 还流行板凳舞、铜鼓舞等。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舞蹈有模拟鸟类和兽类为主要特征的鸟兽舞 , 有在祭祀仪式上表演驱邪逐魔、祈福禳灾的祭祀舞 , 还有表现生产、生 活、斗争以及风俗等的民俗舞等等。其中 , 祭祀类的舞蹈占有较大 比重。如《铜鼓刷把舞》、《回旋舞》、《转场舞》等都是在丧葬仪式上 表演的。布依族舞蹈以男女共舞为多 , 表演人数大多为偶数。舞蹈 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道具在舞蹈中的普遍运用 , 构成了布依族舞蹈的显著特征之一。

  3 侗族

  伺族舞蹈有" 多耶 "、芦笙舞、舞龙、舞狮等。" 多耶 " 主要流行于从江、榕江和黎平等地。 舞蹈时 , 或男或女 , 或男女混合 , 围成圆 圈 ,手牵手 , 踏着整齐的步伐边跳边唱 , 同时甩手为拍 , 气氛热烈。 芦笙舞由舞者自己吹芦笙伴奏 , 多为集体舞 , 人数多时可达上百人。也有的是独吹独舞。芦笙舞可以模仿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 模仿人和动物的动作 , 表现力很强。侗族中还有一种较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龙喘〃。表演时 , 青年男女分成两路纵队 , 先由外向 里绕 , 再由里向外旋 , 盘成螺圈状 , 犹如长龙迂回。舞龙和舞狮多 在春节期间举行,与其他民族的舞龙、舞狮大同小异。

  4 土家族 ' 、

  土家族舞蹈最著名的是摆手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开展表演活动。这是一种集体舞蹈。表演时 , 由一善舞者带领众舞者围成圆圈,边走边舞。圆圈中央由一人负责鸣锣击鼓,起指挥和伴奏的作用。摆手舞可以表现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 舞姿矫健、粗犷、豪放。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也富有特色。这是土家 族宗教职业者 " 梯玛 " 主持向祖先 " 解钱 " 仪式时表演的舞蹈。分坐 舞和立舞两种 , 动作古朴。此外 , 土家族还流行梅山舞、跳马舞、龙 灯舞和蚌壳舞等。

  5 彝族

  彝族舞蹈有在婚礼期间表演的 " 阿妹凯 "( 姐妹歌舞 ) 、丧礼期间表演的 " 肯合贝 "( 也称 " 铃铛舞 " 或 " 跳脚 "), 反映生产劳动的 " 撒荞舞 " 、 " 栽小麦〃以及儿童舞 " 阿西里西 " 和节日舞 " 钻龙门 " 等。同 一类的舞蹈在各地有不同节目和表演形式。例如 ," 阿妹凯〃' 就有流行于毕节、金沙、大方一带的 " 诺奢借 "( 蟋蟀舞 ), 流行于毕节、金 沙、大方、纳雍、威宁和水城等地的 " 毕叔累 "( 裹草席舞 ), 流行于威 宁、赫章一带的 " 署谷署谷谷 "( 围圈舞 ), 流行于盘县、六枝一带的 " 跳脚 " 等等。不同节目的风格也有差异。总的来说 , 彝族舞蹈的节 奏明快、粗犷刚健。

  6 仡佬族

  仡佬族舞蹈有踩堂舞、酒礼舞、龙灯舞和狮舞等。踩堂舞是丧礼期间在停放灵枢的堂屋中表演。届时 , 由 3 人或 4 人分别吹芦 笙、摇铃、打钱杆、舞练刀做前导 , 边跳边唱 , 众人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舞时身体微屈 , 来回跳跃 , 并且不断变换队型。酒礼舞在 婚礼上表演 , 表演时 , 领舞者执手帕带领众舞者在屋前场地上围成圈 , 沿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跳 , 气氛热烈。

  7 水族

  水族舞蹈主要有铜鼓舞、斗角舞等。铜鼓舞主要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等场合表演。这种舞蹈可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内 容。舞者随着铜鼓和皮鼓的鼓点 , 或踏着刚劲的大步 , 或急速旋转 跳跃。场面既壮观热烈又典雅古朴。斗角舞一般由 10 个人表演 , 其 中 5 个人吹芦笙 ,5 个人吹共鸣的芒筒伴舞。另有 5 位头插雉尾 , 腰拴白鸡毛裙子的姑娘作舞伴随着节奏配舞。吹奏小芦笙者作前导领舞 , 吹中芦笙者紧随其后。这种舞蹈在开春至秧苗抽穗期间停歇。

  8 瑶族

  瑶族舞蹈主要有猴鼓舞、打猎舞和长鼓舞等。猴鼓舞瑶语称 久格朗 ", 在丧礼上表演。届时 , 场中央竖一齐肩高的大木鼓 , 场 地一侧悬挂几面铜鼓。表演者模仿猴的动作不停地跳跃击木鼓 , 同时 , 一些人轮流上场敲打铜鼓助兴 , 其节奏与舞姿相合。打猎舞 瑶语称 " 孰久 ", 也是在丧礼上表演。有打熊舞 , 打猴舞、打山羊舞、 打野猪舞等 , 表现的是打猎场面。长鼓舞是一种喜庆舞蹈 , 主要表现生产劳动和制造木鼓的场面。

  9 毛南族

  毛南族中也流行猴鼓舞。

  ( 三 ) 戏剧

  在贵州这片多民族居住的土地上 , 有许多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 黔剧是贵州家乡剧 , 全省人民非常喜爱 , 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大型歌舞剧《蔓萝花》等曾被拍成戏曲影片 , 还有花灯剧《七妹与蛇郎》等也享誉省内外。我省各地活跃着 4000多个业余艺术表演团体。其中有芦笙队、唢呐队、歌舞队、杂技队、八音队 , 还有花灯队、地戏队、傩堂戏班、布依戏班等。他们的节目和剧目大多自编自演 ,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 还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

  贵州少数民族戏剧 , 有巫术色彩较浓的傩戏 , 有从汉族中移植过来的花灯戏 , 还有综合性较强的布依戏和侗戏。

  1傩戏

  贵州好几个民族都有傩戏。傩戏大致可分为巫傩和军傩两大类。

  (1) 巫傩

  在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均有流行这些民族中的巫傩大致可分为以黔东、黔北一带土家族、仡老族等民族中流行的傩坛戏、荔波布依族中流行的 " 生育傩储 " 和威宁一带流行的 " 撮泰吉 " 。

  (2) 军傩

  军傩流行于安顺市和贵阳市一带 , 是明代 " 调北征南 " 的明朝 军队带入贵州的。开始时流行于军队中 , 是一种练兵习武活动。后来逐渐变成民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娱乐活动 , 并传入布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因不搭戏台 , 在平地演出 , 故也称 " 地戏 "; 因有宗教色彩,故也称 " 跳神 "

  地戏的演出是在农历正月进行的。其演出也有酬神的性质,但是巫的成分比巫傩大大减少 。戏的剧目多为武戏 , 表演正史故事。主要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队《五虎平西》和《精忠 传》等。演出时须带面具。比起傩坛戏面具的狰狞和怪异来 ,地戏面具就显得要亲切和蔼些。

  2 花灯戏花

  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 特征是手不离扇、帕 , 载歌载舞 , 唱与做紧密结合。明王朝 " 调北征 南 " 、 " 调北填南 " 后 , 随着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而逐渐传入贵州 , 并 被一些少数民族吸收 , 经过一定的民族化改造 , 成为本民族的戏曲 艺术形式。 ;

  贵州少数民族中 , 流行花灯戏的主要有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 , 其中尤其以独山布依族花灯和黔东一带土家族花 灯最为有名。

  独山花灯与江西的 " 采茶 " 、 "弋阳腔 " 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 并吸 收了广西壮族的彩调艺术。早期的独山花灯以歌舞为主 , 剧目有 《踩新台》和《灵官扫台》等 , 后来逐渐出现了戏剧剧目 , 如《槐荫 记》、《红灯记》和《还魂记》等。独山布依族花灯道白唱词主要为汉 语 , 同时也用布依语。

  " 黔东土家族花灯系明代从江南一带传入。在原有花灯的基础 上 , 土家族民间艺术家们融入了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 分 , 形成了自已的特色。黔东土家族花灯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 民间传说。主要剧目有《征东》、《征西》、《红灯记》、《八仙图》和《关 爷点兵》等 o

  3 布依戏和侗戏

  布衣戏和侗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流行的综合性、娱乐性、功能性更强的戏剧艺术形式。

  (1) 布依戏

  布依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发源地在贵州与广西交界的册亨、 兴义和安龙等地 , 布依戏的产生是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广 西壮戏的有益成分而逐渐形成的。由于各地情况的不同 , 布依戏 在各地形成了一定差异。册亨布依戏有演有唱 , 而兴义巴结和安 龙甘河的布依戏则取坐唱形式。

  布依戏的剧目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移植汉族剧目 , 二是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进行改编。

  (2)侗戏

  19 世纪初 ,侗族歌王吴文彩根据汉族戏剧 ( 主要有桂戏和花灯 ) 创立了侗戏。侗戏主要有生、旦、 净、丑等行当 , 第一种行当一上场都先自报家门 , 唱时须面对观众。

  侗戏班一般是一村一个 , 也有的村按族姓、鼓楼为单位建立侗戏班。侗戏班原只有男性 , 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有女演员。

  侗戏剧目主要取材于三个方面 : 根据汉族传书改编 ; 根据侗族民间故事改编 ; 社会现实生活。

  http://wwwgz007net/Cool/cool_5364801html

  这些大概是最全面的了!!嗬嗬嗬 希望能帮助你

(2006年1月12日- 2月12日)

2006年,首届“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暨原生态文化旅游月”的成功举办,开辟了荔波冬季旅游市场,弥补贵州冬季旅游的空白,为荔波县旅游业向多元化、市场化、成熟化发展和树立贵州南线旅游龙头的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优惠政策:“游园赏梅线”、“瑶家风情线”、“红色经典线”、“风光精品线”、“喀斯特森林探险或徒步旅游线”及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的门票均打五折,入住的宾馆也只收半价。自驾车族,只要在车身上贴有我们特制的宣传品,无论车队多么庞大、游客多么众多,我们还一律全免门票。 (2007年2月2日至3月4日)

此次梅花节,以“野生梅为载体,樟江旅游为依托,地方文化为基础,主题活动为卖点”,包括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暨2007贵州花季游首游式开幕式、“花为媒”著名艺术家走进梅乡采风活动、“梅林清音”百名花仙子古筝演奏活动等15个主题活动。

高规格、高起点、高品味地举办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暨2007贵州赏花游首游式,对荔波县申办2007年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行机场通航庆典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庆典等大型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08 年1月22日-2月21日)

第三届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暨2008贵州赏花游首游式为期一个月,开幕式当天(1月22日),组团到漳江景区旅游的门票全免;组团到水春河景区旅游的门票全免,漂游服务费优惠50%;5车以上自驾车队,张贴活动主题车身贴的,免收所有景区门票。截止2月21日,漳江景区门票4折优惠;小七孔天钟洞门票、鸳鸯湖船票、大七孔游船票优惠50%;水春河漂游服务费六折;万亩梅原景区门票五折。 (2009年1月18日至20日)

活动为期3天,即1月18日至20日,活动期间荔波各景区将全部免费开放。

2009中国贵州生态旅游年首游式暨世界遗产地“荔波梅花报春节”活动以“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体验多彩贵州”为主题,以“梅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突出“自然、健康、安全”的生态旅游形象。

开幕式当天举行荔波特有的“布依、水、苗、瑶”大型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和民族山歌梅原激情对唱。占地350亩,集白梅、红梅、绿梅、黄梅等品种为一体的“七彩报春谷”是本届梅花节推出的一大亮点。以“瑶王家宴”为品牌的瑶山民族风情游、追随专家走进遗产地科学考察、田园风光“农家乐”等旅游线路独具特色。

组织形式 (2010年1月29日至3月28日)

贵州乡村旅游年首游式暨第五届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活动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的万亩梅原开幕,当天上万人在雨中赏梅。“万亩梅花报春节”活动期间举办陀螺赛、斗鸡斗鸟赛、民族习俗文化展、兰花盆景奇石根雕展、“冬之荔波”全国摄影大赛、畅游荔波山、水、寨等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荔波县还出台了多项促销奖励办法和优惠政策吸引游客、旅行社。1月29日至31日,除水春河漂游、鸳鸯湖舟游之外,荔波各景区免费开放;2月1日至3月28日,对旅行社各景区门票实行6折优惠,对4人以上的散客实行7折优惠;凡从国内外机场飞达荔波机场的旅游团及散客,凭登机牌换取“荔波景区观光券”即可免费游览荔波各景区;入住二星级以上酒店一律3折优惠等。 (2011年1月15日至2月15日)

2011年贵州赏花季启动仪式暨第六届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在该县岜町梅原隆重开幕。本届梅花节以“‘舞动荔波,梅香万家’,‘领略世界自然遗产,游览荔波万亩梅原,体验布水苗瑶风情’”为主题,让游客赏万亩梅花争艳,游大小七孔山水,探茂兰喀斯特秘境,观各民族万种风情。

“万亩梅花报春节”活动期间举办民俗大舞台表演、舞动梅林千人健身舞展演、时尚造意造型大展、梅花仙子琴棋书画表演、梅趣人体彩绘、梅花节摄影展、民族斗牛、斗鸡、打陀螺等精彩节目。

优惠办法有:一是1月15日开幕式当天,茂兰景区的门票全免;二是1月14日至20日期间,凡是组织游客到荔波旅游的旅行社,凭出团单到景区售票处登记后,均可免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茂兰景区的门票;三是1月14日至20日期间,小七孔景区的电瓶车车票实行5折优惠;四是1月14日至20日期间,自驾车5台以上、车身贴有醒目的“今年冬游哪里去,荔波梅原好地方”或“冬季万人荔波赏梅行”等荔波梅花节宣传内容的车身贴的车队,也可享受免门票和电瓶车5折的同样优惠政策。

贵阳至荔波往返航班将推出1折起的特价优惠机票,只需花50元就可直飞荔波。 (2012年1月12日至2月12日)(1)组织机构

主办:黔南州委、州政府、贵州省旅游局、贵州广播电视台主办

承办:荔波县委、县政府和黔南州旅游局承办,国家重点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协办:国家级茂兰保护区管理局

(2)主题

以“梅花报春迎嘉宾,欢歌笑语过大年”为主题,“冬季旅游到荔波,梅花开着等你来!”“今年冬游去哪里,荔波万亩梅原等着你!”为宣传口号的“中国·荔波第七届梅花节”的举办,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商贸、文化活动,正式拉开了贵州赏花游的序幕。

(3)目的

充分利用荔波县丰富的野梅资源,大力开发冬季旅游,丰富荔波旅游产品内涵,通过民族歌舞表演活动,重奖2011年度签约组团旅行社,强力推介荔波冬季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精心培育和打造“中国·荔波梅花节”品牌,塑造荔波世遗地“地球上的绿宝石”、“旅游胜地、度假天堂”等国际名片,进一步提升荔波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把荔波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同时,有效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荔波冬季旅游,充分展示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各季节自然风光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以梅花节为载体强力推介荔波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及特色文化旅游,不断延续荔波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打造“中国·荔波梅花节”活动品牌。

(4)开幕式:2012年1月12日,第七届“荔波梅花节”在荔波洞塘岜町举行举行。参加开幕式的有省、州、县等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省内外新闻媒体记者、各地游客等5000余人。开幕式由荔波县县长瓦标龙主持、荔波县委书记闵路明致辞,省、州有关领导讲话并宣布梅花节开幕。

开幕式的荔波布依、水、苗、瑶等少数民族歌舞文艺演出,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给寒冷的荔波洞塘岜町增添了几分热闹。

(5)活动

为期一个月,从1月12日起至2月12日,期间将有“水韵樟江”表演、美术、书画、摄影、义务书写春联、绽放礼花等活动,并重点推出荔波自然风光游,民族文化村寨体验游、红色经典胜地缅怀游等荔波冬季旅游“大餐”,游客可全程参与。

“水韵樟江”演出周。时间是1月12日至1月19日。地点在荔波樟江水上舞台。内容是邀请荔波涉旅企事业单位、樟江乐坊选送精彩节目,以演唱、歌舞、小品、器乐演奏等多种形式倾情演出,展现荔波风采,推动梅花节高潮。

荔波县第七届梅花节《水韵樟江》实景演出节目单

第一篇章《布之韵》

一:原生态布依歌——《古尤 》 表演者:莫小惠、莫国贤

二:开场舞蹈——《扇 风》 表演单位:荔波县艺术团

三、古筝独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演奏者:覃润

四:布依族舞蹈——《矮人舞》 表演单位:荔波县民族艺术团

第二篇章《水之韵》

五:原生态水歌——《习咩留的吖奴凡》 演唱者:梁红莲

六:水族舞蹈——《角鼓舞》 表演单位:艺术团

七:器乐——《彩云追月》 表演单位:樟江乐坊

第三篇章《苗之韵》

八:木叶独奏——《木叶情深》 演奏者:杨长沙

九、舞蹈——《银项圈 》 表演单位:荔波县旅游局

十、芦笙舞——《苗家地方花一样》 表演单位:民族艺术团

十一、二胡合奏——《赛马》 演奏者:樟江乐坊

第四篇章《瑶之韵》

十二、瑶族歌曲——《咦了》 演唱者:魏芳

十三、原生态瑶族歌——《但戈》 演唱者:梁红莲吴雷 杨亮蒙群伦

十四、瑶族舞蹈——《打猎舞》 表演单位:荔波县民族艺术团演

顾 问:闵路明 瓦标龙 李洪 董豫黔

总筹划:韦鸿敏杨国军

筹 划:蒙永辉王小飞王东静艾文革

艺术总监:杨长沙吴玫覃春月

编 导:杨长沙田儒倩

音乐统筹:潘胜杰

服装道具:蒙丽娟

其他春节系列文体活动。时间是1月12日至2月12日。内容为开展系列迎春及春节期间的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5)内容及可供选择的线路

A主要有自然风景观光游、民族文化村寨体验游、红色经典胜地缅怀游。

B可供选择的线路有:

县城—拉鱼—大七孔—拉柳—小七孔—瑶山拉片(组织瑶族歌舞表演);

县城—拉桥—石上森林—翁昂—佳荣大土;

县城—梅原—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黎明关—五眼桥—九洞天。

四是邓恩铭故居—遗产展示园—尧排梅园—水春河漂流等。

优惠政策

荔波第七届梅花节对各景点景区,出台优惠政策,具体内容为:(除水春河漂流、鸳鸯湖舟游以外)

1月12日至2月12日全县所有景区门票按淡季价格执行优惠1月12日至14日,梅花节活动期间前三天,签约旅行社组团赴荔波旅游时,除水春河漂游、鸳鸯湖舟游以外,各景区免费开放;

1月12日至14日,梅花节活动期间前三天,散客进入各景区5折优惠。

活动期间,自驾游10辆车以上,并贴有规格为20cm×50cm以上的“冬游荔波”、“荔波赏梅”车身贴的,景区门票一律免费。

活动期间凡从国内外机场飞达荔波机场的旅游团及散客,凭登机牌换取“荔波景区观光券”即可免费游览荔波各景区。

冬游活动期间入住与荔波县旅游局签约的二星级以上酒店一律3折优惠。

荔波还长期对现役军人、残疾人、14周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年人、荔波籍游客等5种人,实行免门票旅游境内各景区。

14-18岁未成年人、18岁以上的学生、60-70岁以内的老年人实行景区门票半价游优惠。只要在购票时,凭有效证件就可办理。

住宿:节日期间各宾馆酒店订房请提前预订,荔波旅游团购网能有优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