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图书馆南通图书馆官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南通图书馆南通图书馆官网,第1张

1、南通图书馆开放时间?有一天会闭馆么?2、南通市图书馆开放时间3、南通市图书馆要办卡吗4、南通图书馆事业单位怎么样南通图书馆开放时间?有一天会闭馆么?

南通图书馆开放时间是每个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开放时间,一般是周一至周五或者是周一至周日为开放时间,采编部、期刊典藏部、古籍部、普通古籍图书会在周末闭馆。

外借部的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 8:30 ~ 18:30。

参考咨询部、社参阅览室的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 8: 30 ~ 11:30 、13:30 ~ 17:30 。

采编部、期刊典藏部、古籍部、普通古籍图书的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8: 30 ~ 11:30 、13:30~17:30。

南通市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12年创办的南通图书馆,是中国早期公共图书馆之一。

扩展资料

南通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之一:通海新报

通海新报:南通市图书馆藏有民国时期南通地方报纸。其中较为完整的是《通海新报》。 《通海新报》创刊于1913年,1929年停刊。

通海新报是南通第一张对开大报,双日刊,辟有社论、命令、要电、本地新闻、杂著、告白等栏目和专版。是研究张謇和这一时期南通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南通市图书馆

南通市图书馆开放时间

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至19:00。 周三早上提供客房清洁服务,开放时间为 13:00 至 19:00。

参考阅览室、盲人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古籍阅览室、学术期刊阅览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7:30。 周三早上提供客房清洁服务,开放时间为 13:00 至 17:30。

借书规则

1、借阅数量:每张卡可借6本书、2本期刊,群读卡可借300本图书期刊。

2、借阅时间:个人借阅期限为30天,每本书可续借一次,30天; 团体贷款期限为90天。

3、还书地点:3楼服务台、自助借还设备、还书箱、各分店

4、馆际互借:读者未能在馆内取得所需文献资料的,可到参考咨询阅览室服务台填写《南通图书馆馆际互借读者申请表》。 根据馆际互借协议,我馆将为读者借阅其他图书馆的文献。 馆际互借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资料复印、邮费等)由读者自行承担。

南通市图书馆要办卡吗

进入图书馆不需要办卡的。

借阅图书才需要办证。

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19:00。周三上午内务整理,开放时间为13:00—19:00。

参考咨询阅览室、盲人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古籍阅览室、学术期刊阅览室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9:00—17:30。周三上午内务整理,开放时间为13:00—17:30。

扩展资料:

一、办证指南

1、申办对象:

读者证面向所有公民发放。

2、办证所需证件:

身份证(含港澳台)、护照、台胞回乡证、军官证等有效证件。

3、办证步骤:

(1)领取申请表。

(2)仔细填写《南通市图书馆读者证申请表》(外地及外籍读者需填写本市住址及电话),并签名。

(3)办理读者证可在办证窗口或自动办证机办理,每人只可申办一张,每证收取押金50元。如注销后,再办读者证,每证须缴纳成本费5元。

(4)企事业单位可凭单位介绍信到馆办理集体读者证,每证收取押金2000元。

二、书刊借阅规则

1、借阅数量:每证可借书6册,期刊2册,团体读者证可借书刊300册。

2、借阅时间:个人借期为30天,每本书可续借1次,借期为30天;团体借期为90天。

3、归还地点:3楼服务台、自助借还设备、还书箱、各分馆

4、馆际互借:读者未能在本馆获取所需文献资料,可至参考咨询阅览室服务台填写《南通市图书馆馆际互借读者申请表》,根据馆际互借协议,我馆将为读者向其他馆代借文献。馆际互借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资料复印、邮寄费等),由读者个人承担。

-南通市图书馆入馆须知

南通图书馆事业单位怎么样

南通图书馆是一家专业的事业单位,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南通图书馆不仅拥有完善的图书资源,还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同时,南通图书馆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免费设施,例如阅读室,网络室等,为市民提供更多方便。此外,南通图书馆还设有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如自动借还书机,多媒体系统等,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总之,南通图书馆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事业单位,具有很强的服务能力,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文化服务。

公元前2178年,夏王朝帝启二十八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功武治,稳定的经济建设发展,维禹之功,九州孜同,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贡赋充足,夏王朝初逢盛世。年逾百岁的夏后帝禹,在全国众多诸侯的簇拥下,登临会稽山,举办夏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注目,而又能史实相证的中古帝国帝禹会稽大会。会稽大会的主题基本有二,第一是举行夏王朝神圣的封禅祭祀大典。第二,为夏王朝完成统一,召开诸侯封赏计功庆祝大会。历史竟是这样的巧合,公元2007年绍兴祭祀大禹首次升级为国祭,距离共和国开国的时间,竟然和四千多年前夏王朝开国到帝禹会稽大会的时间,完全一致。都是五十八年。只可惜笔者未能赶上去年的祭禹大典。大禹,名文命。公元前2277年出生于古崇国四川汶山郡广柔石纽,禹之父曰崇伯鲧,汉书律历志则云“颛顼五代而生鲧”。鲧因为治水不力,被帝舜殛死於羽山。禹承袭崇伯,称伯禹。夏王朝第一代开国帝王夏后禹。夏后禹创制夏历,历数四百多年,神农制农历,历数五百年,黄帝制黄历,历数三百多年,而中华天后、后土女娲,首创天干地支历法甲子纪首,又称中国阴历,至今已经七千二百八十五年,比古埃及历史6245年,还要前推一千余年。可以说世界文明,自中国阴历开始。文明的起源,始于历法,较之青铜器、城市、文字的文明标准,历法更为科学。《中华文明纪元全编》以中国干支历法纪年为主线,全面光复中华文明历史。《全编》自炎黄起逐年编制,汇集帝王历数、文化遗址、甲骨文及数百金文断年而非模糊的断代、正史。先秦部分,源自记录在《史记》里的原始竹书纪年,即魏襄王所持有的历代国家正史,竹书纪年出土以后最初的研究成果。干支历法严谨,不易混淆,各种历史年代说法的真伪,在干支历面前很容易露出原形,《中华纪元全编》有中华文明完整的连续性,多项立体坐标互相制约,每一年都是不能出错,读者易于鉴定,不容许“指鹿为马”和“皇帝的新衣衫”。《全编》现因出书费用缺乏,暂时搁浅已有半年。中华九鼎,开国帝王或者王朝总代表铸鼎,每朝代各一鼎,炎、黄、夏、商、周。《史记·秦本纪》正义:“禹贡金九牧,铸鼎於荆山下”。夏后禹铸鼎,位居第七。《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管仲曰:“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干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禅。”中华古帝王封禅,夏王朝帝禹排在第十位。不过,黄帝王朝只能由总代表封禅,管仲不应该将五帝分列。中华民族老祖先,以历代制历法、封禅、铸国鼎等多种方式,记录文明进程,不至于在一代国家热闹之后,而后代不知曾经有此存在。这些方式,为的是在中华大地上生存过的王朝、国家历史,登记记录在册,永驻青史,又称神权天授。中华民族祖先的道德标准,在宋桓公以前均薄葬,以俭为德,不事奢华,帝王生前叱诧风云,身后只为一席之地足矣。较之埃及法老的金字塔陵墓,中国帝王的情操何等高尚。古籍中均言宋文公厚葬,文公地宫至今保存完好,中华子孙后代能有中华文明最古老辉煌的文化遗产。夏王朝大禹时期的考古学证据至少有:龙山文化(4500-4000),河南鄼县地区造律台类型一期(4500±140年)与二期(3960±140年)之间,更为贴近的是辉县孟庄古城遗址三期(公元前2300年-2100年)。以上三处遗址均表明,黄帝王朝与夏王朝之间的和平延续性。大禹生平最主要的成就在于治水,改造河山,制服洪水滔天,为中华万代人民造福,受到全国诸侯的一致拥戴。时势造英雄,大禹之所以能成就一代巨星,源于平民天子帝舜的英明国策。帝尧慧眼识舜、用舜,帝舜代尧行天子事。帝舜推出治理国家的四大重要举措,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鲧治水不力被殛死於羽山。其意义在于,对不能忠于职守,不能胜任工作的国家官员,是一个有力的震慑和鞭策,官员必须为自己作为负责。帝舜的四罪处罚,举措有理有力,天下咸服。帝舜对于治水工作,不但有罚,更有治。帝舜起用鲧之子崇伯禹,父亲的过失由儿子来弥补。毕竟伯禹对家父鲧治水工作的经验教训得失,有更多的了解。帝舜任命大禹为司空,全国治水总指挥,所任命的十二牧,各司其责。帝舜集中国家、诸侯的全部力量,全民全力参加治水大战。有了帝舜的用人政治措施,才有大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工作更加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大禹“三十未娶,行涂山娶女”。皇甫谧:九江当涂。“辛壬娶妻,癸甲生子启”,复往治水。在帝舜的英明决策下,全国齐心合力,终于洪水平,九州兴,人民称颂。大禹全面改造神州山川河流,多项诸如凿龙门通海等巨大工程,历史典籍多有记载,整整十三年,疏渠导河,全国上下沸腾搞基本建设。大禹以疏导而非堵塞来治水,于经济政治万物事理,都是宝贵的历史鉴镜。大禹治水发生在帝尧崩之后。“尧崩用禹”,也是考证大禹生平时间的关键。大禹在尧崩后三载,被帝舜任命为国家司空,初为牧,不久即为总师,或言代舜行政。大禹治水成功,赢得诸侯们的拥戴信任。而“舜举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帝王世纪》帝舜“九十五,使禹摄政,摄政五年,南征崩于鸣条。”“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古本竹书》等称禹四十五年,不太科学,因为帝王的在位状态,有几种情况容易造成歧义,如代行政、行政、摄政等。帝舜崩,禹让舜子商均。“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建立夏王朝,称夏后禹。夏王朝帝禹初都阳城,后涉居阳翟。皇甫谧:“禹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括地志:“安邑故城在夏县东北十五里”。夏县有禹王城遗址。帝禹72岁,《竹书》:“大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次年,夏后禹长子帝启正式行政。帝启抛弃了尧、舜、禹的王位继承的任人唯贤制度,扼杀了中华古帝国刚刚初起的民主萌芽,重新恢复王位嫡子传承“家天下”的封建制度。帝禹百岁上会稽,《竹书》称“防风氏来袭,杀防风氏”。会稽离禹王城,直线距离也在一千公里以上。帝禹因何上会稽,事实如何,有现代考古为证。关于大禹在绍兴的历史遗迹,《永乐大典》在极少的残留部分里,奇迹地保留有一幅古会稽图,上面清晰的注明禹陵禹庙的准确方位。《史记·夏本纪》:“葬,苇棺,穿圹深七尺,上无泻泄,下无邸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周方一亩。”墨子曰“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正义括地志云:“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庙在县东南十一里”。试析帝禹会稽大会功过之前,先谈谈长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有助理解帝禹的会稽大会。长三角地区是吴越文化的发祥中心,对于中国南半部甚至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曾起到过重要作用。浙江绍兴是故越国的祖居地,帝禹封禅之处;杭州良渚是吴文化鼻祖的晚期行政中心;上海吴淞,是吴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江苏无锡,是吴太伯开创吴国的起点,苏州是吴王阖庐、夫差叱咤风云领袖中原,诸侯盟主吴国的都城及越都之一;常州是使吴国兴盛的功臣季子的封地;徐州是季札妻子句吴夫人的娘家,作为陪媵,宋平公公主,曾为夫君带去,具有两千年王公史的微子家族的先进科技文化,为使吴国强盛起到关键作用;南京是东吴的都城,曾经为江淮及以南的半个中国,延续、发展吴越文化,起过重要作用。公元前506年吴阖庐攻入楚国都城郢,得到了周天子承诺的封王,从此吴越王国统领诸侯,既称王又称霸。吴越诸侯盟主的时间,几乎等同之前的诸侯会盟总时长。越王国历史的地面记载,被秦始皇焚书所刻意消灭。公元前1247年的之后几年,吴太伯兄弟远奔无锡梅里,周武王称吴太伯,在吴地的太伯。小女在2006年无锡吴文化论文研讨会上,宣读过《试论吴文化的兴盛》文章。吴文化在吴太伯之前,就已经存在。吴越文化一体不可分割,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开始说到帝禹的会稽大会时间时,专家们可能已经联想到,距会稽不远的一处文化遗址,良渚文化的终结之年。良渚文化,保守的看法,至少开始于五千三百年前,可以说是长三角地区吴文化的鼻祖。可惜良渚文化中心,那座巨大的宫殿建筑,据考古碳测年代证明,毁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和大禹会稽大会的公元前2179年,仅仅误差二十余年,可见中国考古碳测技术的精度水平。良渚文化中心,是否就是《古竹》中所说的防风氏,不得而知,《竹书纪年》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不少鱼目混珠,真假难辨。但是考古数据,真实证明的良渚文化消失时间,和大禹的会稽诸侯计功大会前,杀防风氏,时间恰恰巧合,确非偶然。《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越传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帝禹会稽大会封有功诸侯,夏王朝空前统一,终于封禅,是帝禺会稽大会功盖千秋的一面,是伟大的大禹会稽精神之真正所在。历代兴盛王朝,无不以此举为典范,帝王巡狩不忘到会稽祭拜大禹,也因大禹为国家统一,而作出的丰功伟绩和牺牲。秦始皇到会稽山刻石纪念大禹,又给会稽留下了两千多年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见证大禹会稽大会。自从1840年侵华鸦片战争以后,加上之后又一连串的变故,中华民族受到严重创伤。至今民族的团结、和解,仍然是复兴中华、振兴中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祖先,具有同源的传统历史文化。摒弃一些错误观念,以文化经济的无私合作,来增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世界和平。公元前546年,宋平公弥兵会盟;宋襄公捉放楚成侯,不惜蒙“不鼓不列”千古奇冤,为的也是弥兵和平。那只“楚”字国鼎躺在宋襄公地宫西南一室,终有一天会证明襄公的良苦用心。使用武力完成夏王朝的统一,虽然是帝启所为,大禹对过分流血征伐非常懊悔。大禹的责任,在于“子不教,父之过。”帝禹的遗训,被写入《尚书·五子之歌》。其一: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五: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弗慎厥德,虽悔可追?从此字里行间足见大禹临终前,对会稽大会负面影响所作的深刻反省。大禹百岁崩于会稽山,为此付出代价。杀防风氏后,帝启继续崇尚武力,杀父禹的老战友司虞益,“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三十五年征河西”。帝启肆度杀戳的后果,是两败俱伤。尧舜禹艰辛创造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被破坏饴尽。夏王朝之后又经历了太康失邦、羲和乱日、羿浞篡夏动乱。不遵祖训,王朝因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会稽禹陵的后世历代守灵人的艰难艰辛,其原因亦不言而渝。历史的教训,应当吸取。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合作,是民主,是经济共同繁荣,是共同建设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美好的物质家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