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4收藏

阳关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督脉的腰阳关·阳关 41 腰阳关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腰阳关穴的定位 46 腰阳关穴的取法 47 腰阳关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腰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腰阳关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腰阳关穴的配伍 412 文献摘要 413 腰阳关穴研究进展 4131 镇痛作用 5 胆经的膝阳关·阳关 51 膝阳关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膝阳关穴的定位 56 膝阳关穴的取法 57 膝阳关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膝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膝阳关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膝阳关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膝阳关穴研究进展 513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6 膈关的别名·阳关 61 膈关的别名 62 出处 63 穴名解 64 所属部位 65 膈关穴的定位 66 膈关穴的取法 67 膈关穴穴位解剖 671 层次解剖 672 穴区神经、血管 68 膈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69 膈关穴主治病证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6102 灸法 611 膈关穴的配伍 612 文献摘要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阳关 1 拼音

yáng guān

2 英文参考

Xīyángguān GB33 [中国针灸学词典]

Yāoyángguān GV3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阳关:1督脉的腰阳关;2胆经的膝阳关。

4 督脉的腰阳关·阳关

阳关为经穴名[1][2]。在腰部者称腰阳关,属督脉[2][1]。阳关是腰阳关的原名[3][3]。

穴位 腰阳关 汉语拼音 Yaoyangguan 罗马拼音 Yaoyangkuan 美国英译名 Lumbar Sunny 各

号 中国 GV3 日本 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3 富耶氏 IVG3 德国 LG3 英国 Gv3 美国 Go3

腰阳关为经穴名(Yāoyángguān GV3)[3][4]。原名阳关[3][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近称腰阳关[3]。别名脊阳关,背阳关[3]。属督脉[3][4]。腰即腰部,阳为阴之对,关即机关,督脉为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故名腰阳关[4]。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慢性肠炎,腰骶疼痛,破伤风,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带下,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下肢麻痹,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等。

41 腰阳关穴的别名

阳关(《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背阳关(《针灸大全》),脊阳关(《循经考穴编》)。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十六椎下有阳关。

43 穴名解

腰即腰部,阳为阴之对,关即机关,督脉为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故名腰阳关[4]。

阳,指下焦之阳气。关,机关,关藏,门户要会之处。本穴是督脉经气出入之所,穴当腰部之要冲,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本穴两旁为足太阳之大肠俞,灸阳关可觉火气直入腹中,分布内脏。即由阳关穴位横通大肠俞,由大肠俞连及足太阳其他各俞,以通脏腑。由于此项功能,本穴与大肠俞之间有横络相连,以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通之隘道,为腰尻之分的大关节,穴在关元俞上方,相当腹部关元穴上部。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此穴属督脉,为元阴元阳之会所,故名阳关,以别于膝之阳关。[5]

44 所属部位

腰椎[6]

45 腰阳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腰阳关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7]。

腰阳关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俯卧取穴[4]。

腰阳关穴位于腰部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间,约与髂嵴相平处[3]。

腰阳关穴在督脉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肌肉)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骨骼)

46 腰阳关穴的取法

腰阳关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俯卧取穴[4]。

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约与髂脊相平。

当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下方凹陷处取穴[8]。

47 腰阳关穴穴位解剖

腰阳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动、静脉的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4]。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9]。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分布[9]。

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3]。

48 腰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腰阳关有祛寒湿、强腰膝等作用[4]。

腰阳关具有祛寒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督脉贯行于脊中,为“阳脉之海”,诸阳经与其会合,足三阳经皆循行于下肢,腰阳关又位于腰部,故可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10]。

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属肾,肾藏精,主生殖,腰阳关又邻近命门,故可调补肾气,治疗妇科及男性病[10]。

腰阳关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是大肠俞,故可治疗大肠病[10]。

腰阳关位于腰部,能利腰膝、祛风湿,多与委中、肾俞、大肠俞配伍治疗腰痛[10]。

腰阳关有调肾气、利腰膝、祛寒湿作用,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中医认为大肠有燥粪,甚则症现头昏,有如癫狂状者,名曰脏躁。即大肠邪热由大肠俞横传阳关,循督上脑也。不然,大肠为贮粪之器,与脑何关?在治疗上刺此穴可愈此症,是明证也。[5]

49 腰阳关穴主治病证

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慢性肠炎,腰骶疼痛,破伤风,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带下,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下肢麻痹,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等。

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及慢性肠炎等[4]。

腰阳关穴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9]。

腰阳关穴主治腰骶疼痛,破伤风,下肢痿痹,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等;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8]。

腰阳关穴主治腰骶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下肢麻痹等[3]。

腰阳关穴治腰骶疼痛,下肢萎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便血,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4][3]。

向上微斜刺06~1寸[9]。

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酸胀,深刺时可有麻电感向两下肢放散[8]。

4102 灸法

可灸[4][8][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411 腰阳关穴的配伍

腰阳关穴多与委中、肾俞、大肠俞配伍治疗腰痛[8]。

腰阳关穴配次髎、中髎、关元、中极、曲骨治疗膀胱麻痹[4]。

腰阳关配命门、悬枢、有行气通经、温阳散寒的作用,主治多发性神经炎。

腰阳关配肾俞、次髎、委中,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寒湿性腰痛、腿痛。

腰阳关配关元、次髎、三阴交,治阳痿、遗精、月经病、带下[8]。

腰阳关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有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痿软无力。

腰阳关穴配肾俞、环跳、委中、足三里治坐骨神经痛[4]。

腰阳关配肾俞、环跳、次髎、委中,治腰腿痛、下肢痿痹[8]。

412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主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循经考穴编》:主劳损腰胯痛,遗精,白浊,妇人月病,带下。

《针灸聚英》:十六椎节下间,坐取之。

413 腰阳关穴研究进展 4131 镇痛作用

大多数研究认为,针刺腰阳关有很好的镇痛作用,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及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疗效[8]。

现代研究证实,电针腰阳关所产生的镇痛作用,以神经生化观察,主要是通过激发下行抑制,对痛觉冲动在脊髓内的传递进行控制和影响[5]。

据报道,针刺腰阳关对于急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因而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5]。

5 胆经的膝阳关·阳关

阳关为经穴名[1][2]。在膝部者称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2][1]。

穴位 膝阳关 汉语拼音 Xiyangguan 罗马拼音 Hsiyangkuan 美国英译名 Knee Yang Pass 各

号 中国 GB33 日本 33 法

国 莫兰特氏 VB33 富耶氏 德国 G33 英国 G33 美国 GB33

膝阳关为经穴名(Xīyángguān GB33)[11][12]。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11]。《备急千金要方》名关阳[11]。《针灸大全》名足阳关[11]。近称膝阳关[11]。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12][11]。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12]。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51 膝阳关穴的别名

寒府(《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张介宾注),足阳关(《针灸大全》),关阳(《备急千金要方》),关陵(《备急千金要方》),阳陵(《针灸大全》)。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阳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者中。

53 穴名解

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12]。

阳,指人体的外侧。关,关键之处。此穴在股骨外上髁后方,当膝关节外侧,下肢之阳侧,故名膝阳关。称“膝”者,是区别于腰阳关而言。[5]

54 所属部位

膝关节[13]

55 膝阳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膝阳关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7]。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12]。

膝阳关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11]。

另说在阳陵泉穴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一寸”(《针灸集成》)[11]。

膝阳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肌肉)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6 膝阳关穴的取法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12]。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阳陵泉直上,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处取穴。

侧卧位,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中取穴[14]。

57 膝阳关穴穴位解剖

膝阳关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后缘→腓肠肌外侧头前方[12]。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15]。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外侧皮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肌支和膝上外侧动脉分布[15]。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11]。

58 膝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膝阳关有疏风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12]。

膝阳关具有疏利关节,祛风化湿的功效。

膝阳关是治疗膝部肿痛的常用穴,有舒筋利节、温经散寒之功,治风痹膝痛不可屈伸,取此以通关节也[5]。

59 膝阳关穴主治病证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等[12]。

膝阳关穴主治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15]。

膝阳关穴主治经脉病: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小腿麻木,鹤膝风,脚气。

现代又多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12]。

膝阳关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11]。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脚气;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直刺05~1寸[11]。

直刺08~1寸[15]。

直刺1~15寸[12][14],局部有胀重感[14]。

5102 灸法

可灸[12][14]。

艾条灸5~10分钟[11]。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 膝阳关穴的配伍

膝阳关配膝眼、阳陵泉,有利关节,通筋脉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膝阳关配内膝眼、犊鼻、阳陵泉、足三里、梁丘,治膝关节肿痛[14]。

膝阳关配委中、承山,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腘筋挛急。

膝阳关配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治腘筋挛急[14]。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膝阳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梁丘、曲泉、阳关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备急千金要方》:阳关、环跳、承筋,主胫痹不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

《类经图翼》:主治风痹不仁,股膝冷痛,不可屈伸。

513 膝阳关穴研究进展 513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令其膝关节屈曲。取膝阳关,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5寸长毫针迅速针人皮下,由浅入深直刺约1寸。得气后,拇指向前,示指向后大幅度捻针3~5次,继而施行紧按慢提手法,待患者针刺部位上下出现热感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单侧肘痛,取刺同侧穴;双侧肘痛,取刺双侧穴。在留针期间,让患者患肢适当地配合上举,用力握拳,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及揉按痛点,以助提高和观察疗效。共治疗120例,显效90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1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6 膈关的别名·阳关

阳关为经穴别名,即膈关[16]。见《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 膈关 汉语拼音 Geguan 罗马拼音 Kekuan 美国英译名 Diaphragm Pass 各

号 中国 BL46 日本 46 法

国 莫兰特氏 V41 富耶氏 V41 德国 B41 英国 B41 美国 BI46

膈关为经穴名(Géguān BL46)[1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7]。膈即横膈,关即关隘,此穴与膈俞平列,喻之为横膈之气出入的关隘,故名膈关[17]。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呕吐,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呃逆,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胃出血,脊背疼痛,肠炎等。

61 膈关的别名

阳关(《备急千金要方》)。

6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关主之。

63 穴名解

膈即横膈,关即关隘,此穴与膈俞平列,喻之为横膈之气出入的关隘,故名膈关[17]。

膈,指膈肌。关,指机窍、关键之处,又指关口、关格。本穴内应膈肌,与膈俞平行,为胸腹交关之隔界,实为膈俞之附属,而与膈俞之功用亦密切有关矣,如胸膈之关口且可开通关格也,因以为名。[5]

64 所属部位

背部[18]

65 膈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膈关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7][19]。

膈关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7]。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19]。

膈关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66 膈关穴的取法

膈关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7]。

俯卧位,平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20]。

67 膈关穴穴位解剖

膈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六、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参看膈俞等穴)

6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7]。

6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和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胸背动脉分支分布[21]。

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通过[19]。

68 膈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有利胸膈、降胃气的作用。[17]

膈关穴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功效。

膈关穴内应膈肌,与膈俞平,有宽胸利膈、和胃降逆、镇逆上呃之功,故能治呕逆格。按膈肌升降动力,根于下焦水火,水火交而助元气,元气为人身动力之源,故以促动膈肌升降,治症同于膈俞。[5]

69 膈关穴主治病证

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呕吐,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呃逆,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胃出血,脊背疼痛,肠炎等。

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等[17]。

膈关穴主治呕吐、嗳气、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21]。

膈关穴主治呕吐,嗳气,呃逆;胸闷;脊背强痛[20]。

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或出血等[17]。

膈关穴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以及肋间神经痛等[19]。

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胃出血,肠炎。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斜刺03~05寸[19]。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7]。

斜刺05~08寸[20][21],局部有酸胀感[20]。

注意:膈关穴不可深刺,以免造成气胸[20]。

6102 灸法

可灸[17][20][21]。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9]。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611 膈关穴的配伍

膈关配天突,内关,有理气降逆止吐的作用,主治呕吐,嗳气,膈肌痉挛。

膈关配足三里、公孙,有健脾消积,和胃理气的作用,主治饮食不下,胃痛,肠炎。

膈关配大椎、膈俞、脾俞,治血病[20]。

膈关配膈俞、足三里、血海,治皮肤病[20]。

膈关配大椎、肩井、天宗、肩髂,治肩背麻木疼痛[20]。

6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关主之。

《外台秘要》:膈关……食不下,呕吐多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胸中噎闷。

癌症,其实是变异的癌细胞通过无限地分裂、增殖,最终致使正常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

中国古代的医生显然都不具备这种深刻的医学知识,即便有类似的记载,也都只能是记录表征,而不能深入本质。

例如,有人认为癌这个字,可能是来源于喦(同“岩”)。所谓的喦,如山峰之形状,如山石之坚硬。商人在形容妇女的乳房出现肿瘤时,即称呼“高突如喦顶,烂深如喦壑”是也。

除此以外,还有1264年南宋福建医学家杨士瀛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也对癌症作出描述: 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

这句话明显是在描述肿瘤的形貌,对于“毒根深藏”的缘由,他是丝毫不清楚的。

总而言之,古代对癌症的称呼是喦,但这个字主要是在指外在表现肿瘤,而不是实质的病因。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瘤的分类记载,提出了一些肿瘤病名,如 肠蕈、石瘕、积聚、噎膈 等,并对这些疾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如《灵枢》云:“石瘕生于胞中,…日以益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这些描述与今之腹腔肿瘤和妇科肿瘤极其相似。同时期的《难经·五十五难》中论述了“积”与“聚”的区别,提出了 五脏积 的病名、症状、病理等。其云: “气之所积者曰积,气之所聚者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由此可见,“积”是固定的,而“聚”是活动的。《难经》中称心之积曰伏梁,肝之积曰肥气,脾之积曰痞气,肺之积曰息贲,肾之积曰奔豚。

东汉华佗 首创麻醉下手术治疗体内“结积”(包括肿瘤疾病),并在《中藏经·论痈疽疮肿》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认为肿瘤的发病不单是因为营卫之气堵塞而引起,更重要是由脏腑“蓄毒”所生。

东汉末年,张仲景 所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亦有许多类似肿瘤性疾病的诊治,记载了大量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剂,如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抵当丸、抵当汤、麦门冬汤、旋覆代赭汤、硝石矾石散等。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心腹坚方第二十六》中云:“凡 瘕坚 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瘸有 结节 ,便害饮食,转羸瘦。”认识到肿瘤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往往自我发觉时多属晚期,形成恶液质,预后不良。晋代针灸医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首先应用针灸治疗肿瘤性疾病,《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有:“息贲时唾血,巨阙主之;腹中积,上下行,悬枢主之;……心下大坚,肓俞、期门及中脘主之;……腹中积聚时切痛,商曲主之;……小腹积聚,劳宫主之。”。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对肿瘤性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分门分类记载了许多肿瘤疾病及所属症状,如“ 五膈”、“五噎”、“石疽”、“反花疮”、“乳石痈”、“石痈”、“瘕瘕”、“积聚” 等。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分瘤为 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及血瘤 ,首载肿瘤专方五十余首,方中突出虫类药、毒剧药及攻痰化瘀药的使用,并应用灸法治疗 瘕瘕积聚

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所述之 “癌”,确属恶性肿瘤:“癌者,上高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坚硬不可移者,名曰 石瘿 ”,“瘤则有六:骨瘤、脂瘤、气瘤、肉瘤、脓瘤、血瘤,亦不可决溃”。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则说: “ 癌者,……外证令人昏迷,治法急用蓖麻子等药外敷,以多出其毒水如痈疽方中乳香膏、神功妙贴散是也 ”,可见宋代中医肿瘤学从病名、分类、治法、方药等均有很大的发展,已初见学派之端倪。

金元时代,四大学术流派的形成促进了肿瘤学术的进步。李东垣所创制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广茂溃坚汤、散肿溃坚汤、连翘散坚汤、救苦化坚汤等,为临床治疗肿瘤所常用。而朱丹溪力主祛痰以治结块,创制了许多攻痰方剂,有清热化痰、软坚化痰、燥湿化痰、活血化痰、健脾化痰诸法,认为积聚痞块为痰与食积死血而成,用醋煮海石、醋煮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以及瓦楞子能消结块。张元素,提出用干漆、硇砂、三棱、大黄、牵牛之猛药类。

明代张景岳指出,凡积聚之治,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坚硬之积,必在肠胃之外、募原之间,原非药力所能猝至,宜用阿魏膏、琥珀膏,或用水红花膏、三圣膏之类以攻其外;再用长桑君针法以攻其内。这种内外兼施、针药膏并用的方法是符合肿瘤治疗的特殊情况的。

清代肿瘤病名有“噎膈”、“反胃”、“肺痿”、“乳岩”、“肾岩翻花”等,肿瘤病因病理、辨证论治、处方用药、预后等方面又有进一步发展。

欢迎打开 历史 宝藏。

癌症是当今人类 健康 的一个大患。

直到民国时期出的《辞源》一书,才有“癌”的记载,并且解释这个字代表的就是一种恶性肿瘤。

不可否认的是,癌症这种病症,绝对不是近现代人独享的病症,古人肯定也是受癌症困扰的,之是当时没有癌症这个名字罢了。

这种岩穴之状,并且有肿瘤形状的“颗颗累垂”样子,可以判定就是体内的肿瘤了,毒根深藏,说的就是癌细胞的顽固性和扩散性,很难彻底治愈。

癌症的英文名字是Cancer,来源于希腊文cancrum,就是螃蟹的意思,来自于癌细胞的外形,像带着爪子的螃蟹一样,很是可怕。

以上便是关于癌症的小 历史 ,祝愿大家 健康 幸福,远离疾病。

中国早在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记载"癌"的病名,“癌”字由“疒”、“嵒”组成,这是现今发现的中医记载肿瘤最早文献。“癌”字把病字头去掉,就是一个“喦”字,它是岩石的“岩”的另一种写法。

古人造“癌”字时为什么用到“喦”字呢,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据甲骨文记载,古人在女性身上发现了肿瘤,“高突如喦顶,烂深如喦壑”。

以后的历朝历代的医学典籍都有癌症的记录。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曰癌……」。

南宋杨士瀛著《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癌》中,记载了癌的症状:「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

癌字从岩,岩即山岩,岩为岩的俗体字,古代癌、岩、嵓、喦、岩、岩通用,癌的本义和读音均同岩,传统中医学常用其本义本字「岩」作为病名,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肿物,是以形象命名的,例如乳岩(今之乳癌)、肾岩(今之阴茎癌)、舌岩(即今之舌癌),多归类于外科。

在普通话中,癌症的“癌”字依造字规则应读作 yán ,但自1950年代开始,生活中“癌”字常读作 ái。这是为了避免口语中与炎症混淆而变动了读音。而中国台湾地区汉语中的“癌”,现在仍然是读作“yán”。

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对一些癌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预防等均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

中医有“癌”记录之时,英语连「cancer」这个词都还没有诞生,也还没有西医,更没有西医的“癌”。

三百多年前,简称为“西医”的现代西医学学科在人体解剖基础上诞生,并与古代西医彻底切割,成为新生的单一学科。

一百多年前,西医进入中国,西医名词cancer翻译成中文时,直接“挪用”了中医名词“癌”。

从诞生的先后时间及出处来看,西医名词“癌”做中医名词“癌”的孙子也不够格。

实际上,中文西医著作中的很多名词,在从英文翻译成中文时,都直接“挪用”了中医的名词术语。

最常用攻击中医的武器,也最可笑的指责就是中医的脏腑名词不符合同名的西医器官名词。比如:中医脏腑中的肺不符合西医器官的肺

本问题中的癌症也是如此。

100年前西医进入中国,西医名词大多数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英文器官的译名被翻译采用了其自认为相似的中医脏腑名词,拿来主义使用,比如:Lung(肺),按照世界通用的译名规范音译或意译,则Lung的音译应为“烂”、“任”、“令”或者“隆格”、“林格”Lung的意译应为“呼吸囊”、“氧气交换器”

lung译成与中医脏腑名词的“肺”根本就是一多义词:同音多义。“肺”这一名词,在中医理论中是一脏腑名称,是指肺的功能系统,是一种不可见但是可以推演和证实的功能系统;而在西医体系中是一器官名称,指的是肺这一器官,是一种可见的客观物质。是当初英文Lung翻译的不妥,生生制造了一个“肺”的多义词,人为地造成中、西医名词混淆——谁之过?中医不是背锅侠,“中医不符合西医”这个锅,中医不背。

但做人总得讲先后,中医之脏腑名词业已使用了几千年,如何能够符合仅仅用了百年且盗用了中医名词的西医器官名词?孙子不像爷爷也就罢了,你叫爷爷如何能够像孙子?!

西医就是名副其实的“停电了不能看病的医生”,用西医治疗癌症完全是个笑话,除了骗医药费还能干嘛。每年有几百万癌症患者盲目相信西医治疗过度用药,死亡人数达到百万级,救不活就说是晚期。没听说过西医治愈过癌症的,乔布斯已经用昂贵的医疗费检验了西医的能力,效果显然不理想。乔布斯、李咏若用了中医保守治疗少说也能多活5-10年。在治疗癌症的道路上,西医需要借鉴中医标本兼治的医学理论。西医治疗感冒和脚气疗效不错。[吃瓜群众]。

西方人发明了“癌症”,他们治不了,只是把患者变成了他们提款机。他们成功了,却造就了无数人财两空的家庭。

古人统称癌症为痈疽。如肺痈,肠痈,胃痈,颈痈,背痈……

古时候没有西医上的“癌症”这个词语,那么各种癌症被称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癌症这个词语是近代才出现的 ,那是在显微镜被发明以后,人类可以看到很细微的结构,所以诞生了癌症。

其实我国最早记载的癌症是在黄帝内经, 那时候并不称为“癌”,而是“瘤”,里面描述为筋瘤、肠瘤、昔瘤等;而也有书籍不称之为“癌”或者“瘤”,而是称为“殇”,比如《周礼天官》记载周代“下士八人,掌肿殇、溃殇、金殇、折殇”的治疗,这里面的殇就是指肿瘤或者癌症的意思。

在中医的书籍里面,最早出现“癌”的是北宋的 《卫济宝书》和《仁斋直指遗方论》,它们是这样描述的: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

自从北宋以后,中医对癌症的认识加深, 也出现了更多对癌的描述,如“噎膈”指食道癌、贲门癌;“胃反”包括胃癌,“石疽”应该是指淋巴瘤等。

后来也出现了不少关于更多癌的描述,如宋代《圣济总录》称腹部肿瘤为“症假”,明代《外科正宗》称唇癌为“茧唇”,清代的《殇科心得集》一书中把肿瘤称之为“失荣”。

从上面的这些论述,我们能看得出古人对癌其实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古代可能癌症的发病率可能很低,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了解和治疗。

最后小结:古代人称癌为“瘤”、“殇”等,真正出现癌症这个词语是在显微镜发明以后。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

肉瘤(淋巴癌)、乳岩(乳癌)、石瘿(甲状线癌)、舌菌(舌癌)、瘰癧(淋巴线癌)、脏癰(直肠癌)息贲(肺癌)痞气、积聚(肝癌)、噎膈(食道癌)、喉蕈(喉癌)、厉疽(皮肤黑色素)、石疽(癌、瘤)、外肾岩(阴茎癌),这些是古时的叫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脉名·督脉 41 督脉循行分布 411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 412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413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414 《难经·二十八难》 415 《中医大辞典》 4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417 《中医药学名词(2004)》 418 《奇经八脉考》 42 督脉腧穴 421 本经腧穴 422 特定穴 4221 络穴 4222 交会穴 43 督脉经脉病 44 督脉腧穴主治病证 5 经穴别名·督脉 51 神庭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神庭穴的定位 57 神庭穴的取法 58 神庭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神庭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神庭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神庭穴研究进展 514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6 经外奇穴名·督脉 61 督脉穴的定位 62 督脉穴主治病证 63 刺灸法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督脉 1 拼音

dū mài

2 英文参考

Governor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overnor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overnor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governor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Du channel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U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overnor vess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V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督脉:1经脉名;2经穴别名;3经外奇穴名。

4 经脉名·督脉

督脉(governor channel[1][2]、governor vessel[1][2])为经脉名[3]。奇经八脉之一[3]。代号DU[4]。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沦》。

督脉分布在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5]。督脉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督脉在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曰督,督者都纲也。其循背脊上行,犹如裘之背缝也。

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并主一身之阳经,下出会阴,沿脊柱里边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行颠顶,沿前额正中,鼻柱正中,至上唇系带处[1][2]。(本经起于小腹内,出于会 ,沿脊柱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正中的百会,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的水沟穴,止于上牙龈部的龈交。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

督脉共有28穴。分布于人体后正中线,起于长强,止于龈交。据《针灸甲乙经》等载,计有: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6]。本经腧穴主治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有少数腧穴有泻热作用。

41 督脉循行分布

督脉循行路径

411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

足厥阴……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语译:

足厥阴肝经……上行沿着喉咙进入喉头鼻咽部,到达鼻后孔;另一支上向额部(神庭),沿头顶正中(百会),下向后顶中(风府),沿着脊柱(大椎)进入骶部(长强),这就是督脉。

412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语译:

颈中央的脉是督脉。其穴名风府。

413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语译:

督脉起源于小腹部,下向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内联系 的“廷孔"——当尿道口外端。由此分出络脉,分布于 ,会合于 之间(会阴),绕向 之后,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长强),与足太阳经的分支相合(会阳)。足少阴经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长强),而连属肾脏。督脉又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风门),抵达腰中,入循脊里,络于肾脏(肾俞)。在男子,则沿 下至 ,与女子相仿。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同任脉),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承泣)。

414 《难经·二十八难》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语译:

督脉,起始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并行脊柱里面,上行到风府穴,进入脑部(上至巅顶,沿额下行到鼻柱)。

415 《中医大辞典》

(按:《难经·二十八难》原文无后三句)督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 ,向后沿脊柱里边直上,至风府穴处进入脑部,上行巅顶,沿着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4]

4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督脉起于小腹内,出于会 ,沿脊柱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正中的百会,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的水沟穴,止于上牙龈部的龈交。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

417 《中医药学名词(2004)》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边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行颠顶,沿前额正中,鼻柱正中,至上唇系带处。[7]

418 《奇经八脉考》

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

据以上有关记载,督脉的路线,以行于脑脊正中者为主干,旁行者为分支。脉气起于小腹内(肾下、胞中),与冲脉、任脉同源,出于会 。督脉从尾骶沿脊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联络脑,其外从头顶正中经前额到鼻柱下端,至龈交穴止。这一主干,在营气运行时从上而下,即由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督脉,沿脑脊下行,后接任脉。

督脉旁支,上部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行,从目内眦上行,交巅顶,络脑,下项,挟脊,于腰中络肾;下部与足少阴肾经同行,以 后尾骶部贯脊属肾。

督脉在 散络阴器或 ,下合于 ,在 后尾骶部与足太阳、足少阴会合。

前行者与任脉相同,从少腹直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

其络脉,从长强挟脊上项,散布头上,背部分支走向足太阳。--可知督脉与足太阳关系最为密切,即一在正中,一在两旁,同联系肾与脑。其次为与足少阴和任脉相联系,一主后,一主前,同在 、胞宫、肾、心相关联。

从督脉的循行分布部位认识其功能,首先是“总督诸阳”,或称为“阳脉之海”和“阳脉之都纲”。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在督脉上有受各阳经所会的穴,又入会于足太阳经的穴,均说明这种关系。其次是沟通阴阳、总摄诸经,或称“督领经脉之海”。督脉旁通足太阳、足少阴,与冲、任同起于胞中,并前通任脉,即说明这种关系。对此,滑伯仁曾说:“夫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督脉作为“阳脉之海”和“督领经脉之海”以见其功能之大,从“四海”的划分又归属于“脑为髓海”。

督脉 循行路线:

起于肾中

下至胞中

下行络阴器行二阴之间

至尻

贯脊上脑后

交颠

至囟会

入鼻柱

终于人中与任脉交

奇经督脉经别循行路径图

42 督脉腧穴 421 本经腧穴

督脉腧穴总图

督脉共有28穴(有将印堂归入者计29穴)。分布于人体后正中线,起于长强,止于龈交。据《针灸甲乙经》等载,计有: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8][9](《中国针灸学辞典》、《中国针灸全书》列入督脉)、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6]。

督脉二十八穴始于尾闾骨端之长强穴,腰俞(功穴)、阳关入命门(功穴),上行悬枢、脊中、至中枢,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功穴)、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功穴)、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功穴),上星、神庭、素髎(功穴)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 间。

奇经督脉经筋图

长强(络,足少阴会),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手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或说足三阳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一说任脉会)。

422 特定穴 4221 络穴

长强

4222 交会穴

会阴(会任脉、冲脉),会阳(会足太阳),风门(会足太阳)。此外, 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后溪通于督脉。

督脉交会穴表(●本经穴 √交会穴)

经名

穴名

督脉

任脉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冲脉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阳维脉

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承浆

阴交

会阴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神庭

水沟

百会

脑户

风府

哑门

大椎

陶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长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风门

会阳

√(《中国针灸学辞典》)

后溪

43 督脉经脉病

督脉主要病候为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10]。

督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

患督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腰痛、遗精、白带、气喘、癫痫、聋哑、头痛、脊柱强直、角弓反张。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络脉病)。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头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难经·二十九难》: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脉经》: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疾,小人风痫疾。

《中医大辞典》: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育等。

据以上记载,督脉的病候,主要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见症,如头风、头痛、项强、头重、脑转、耳鸣、眩晕、眼花、嗜睡、癫狂、痫疾、腰脊强痛、俯仰不利、肢体酸软,后人所载还有手足拘挛、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不语等。

44 督脉腧穴主治病证

督脉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10]。

督脉腧穴主治骶、背、头项、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有少数腧穴有泻热作用。

督脉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长强

尾端

便血、痔疾、癫狂痫

腰俞

骶骨

月经不调、腰脊强痛

腰阳关

腰椎

月经不调、遗精、腰骶痛、下肢痿痹

命门

腰椎

阳痿、遗精、带下、腰痛、泄泻、月经不调

尾端~14椎:神志病、妇科病、前阴病、肠癌

悬枢

腰椎

泄泻、腰脊强痛

脊中

胸椎

泄泻、黄疸、癫痫

中枢

胸椎

黄疸、呕吐、腰脊强痛

筋缩

胸椎

胃痛、脊强、癫痫

13~9椎:神志病、肠胃病

至阳

胸椎

黄疸、咳喘、脊强、背痛

灵台

胸椎

咳嗽、气喘、疔疮

神道

胸椎

眩嗽、心悸、健忘

身柱

胸椎

咳嗽、气喘、癫痫、脊强、背痛

陶道

胸椎

头痛,疟疾,热病

大椎

颈胸椎

咳嗽、气喘、头痛、项强、热病、疟疾、癫痫

7~1椎:神志病、心肺疾患、热病

哑门

颈椎

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

风府

后头

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癫狂

项部:神志病、头项病

脑户

后头

头晕、项强、癫痫

强间

后头

头痛、目眩、癫病

后顶

后头

头痛、眩晕、癫狂痫

百会

头顶

头痛、眩晕、中风、癫狂、脱肛、阴挺

前顶

前头

头痛、鼻渊、癫痫

囟会

前头

头痛、眩晕、鼻渊、癫痫

穴名

部位

主治

上星

前头

头痛、鼻渊、鼻衄、癫狂

神庭

前头

头痛、眩晕、癫痫

头部:神志病,头面五官病

素髎

鼻尖

鼻疾患、惊厥、昏迷

水沟

人中

口眼㖞斜、癫狂痫、小儿惊风、昏迷、腰脊强痛

兑端

上唇

日㖞、齿龈肿痛、癫狂

龈交

齿龈

齿龈肿痛、癫狂

口鼻部:神志病、鼻、口、齿病

5 经穴别名·督脉

督脉为经穴别名[3]。见《备急千金要方》。即神庭[3]。

穴位 神庭 汉语拼音 Shenting 罗马拼音 Shenting 美国英译名 God's Courtyard 各

号 中国 GV24 日本 2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3 富耶氏 德国 LG23 英国 Gv24 美国 Go24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11]。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1][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1]。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51 神庭穴的别名

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53 穴名解

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1]。

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13]

54 特异性

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1][12]。

55 所属部位

前头[14]

56 神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7]。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1]。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12]。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神庭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57 神庭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5寸取穴[15]。

58 神庭穴穴位解剖

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1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16]。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16]。

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12]。

59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庭穴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作用[11]。

神庭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13]。

510 神庭穴主治病证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11]。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12]。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失眠;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15]。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17]。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15]。

沿皮刺05~08寸[12]。

平刺05~08寸[18]

5112 灸法

可灸[11][15][18]。

艾条灸5~10分钟[12]。

512 神庭穴的配伍

神庭穴配列缺治头痛[1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11]。

神庭穴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11]。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头痛目疾[15]。

神庭配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治失眠[15]。

神庭配本神、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治癫疾[15]。

神庭配风池、合谷、太冲,治小儿惊风[15]。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15]。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514 神庭穴研究进展 514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针刺、艾灸神庭观察,发现针灸后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痛阈也有不同程度提高。针、灸两组相比,血流速度、痛阈均无显著差异,证明针、灸均能使中风患者的微循环改善,并在病理条件下调节患侧肢体的感觉系统。

6 经外奇穴名·督脉

督脉为经外奇穴名[3]。出《备急千金要方》。

61 督脉穴的定位

经外奇穴督脉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02寸处[3]。

62 督脉穴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督脉主治卒癫、小儿暴痫、小儿身强、角弓反张等[3]。

63 刺灸法

就背针灸大成里面的每一条经的穴位歌诀就可以了啊。

经穴歌——————(12经络经穴歌)记忆用

我从《针灸大成》整理下来的经穴歌,没事背着玩的。有喜欢的朋友,抄下来,每天背一条。

我还有几张高清晰的标准格式经络图,可惜太大了,600多k,超出论坛上传标准,有喜欢的,论坛短信我吧。

腑脏十二经穴起止歌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

足胃头维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

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

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

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

胆家瞳子髎窍阴,厥肝大敦期门至。

十二经穴始终歌,学者铭于肺腑记。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