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的用法及药性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党参的用法及药性,第1张

名称:党参

传统分类:补虚药

具体细分:补气药

所属科:桔梗科

党参的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党参的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党参的临床应用:

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

此外,党参亦常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用于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气血亏虚等邪实正虚之证,以扶正祛邪,使攻邪而正气不伤。

党参的药理及配伍:

1脾肺气虚证。党参性味甘平,主归脾肺二经,以补脾肺之气为主要作用。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症,常与补气健脾除湿的白术、茯苓等同用;对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症,可与黄芪、蛤蚧等品同用,以补益肺气,止咳定喘。其补益脾肺之功与人参相似而力较弱,临床常用以代替古方中的人参,用以治疗脾肺气虚的轻证。

2气血两虚证。党参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常用于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而见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的气血两虚证。常配伍黄芪、白术、当归、熟地等品,以增强其补气补血效果。

3气津两伤证。党参对热伤气津之气短口渴,亦有补气生津作用,适用于气津两伤的轻证,宜与麦冬、五味子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

党参的用法用量:煎服,9~30g。

党参的采收及炮制: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Nannf、素花党参C Pilosula Nannf 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tangshen Oliv的根。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切厚片,生用。

党参的使用注意:据《药典》记载,党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引经据典:

1《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

2《本草正义》:“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

党参的现代研究:

党参的采收及炮制: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Nannf、素花党参C Pilosula Nannf 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tangshen Oliv的根。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切厚片,生用。

党参的使用注意:据《药典》记载,党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引经据典:

1《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

2《本草正义》:“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

党参的现代研究:

1四川省内江市种植了哪些药材

植被、动物: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树种资源有60多个科,110多个属,190多个种。内江由于海拔高度悬殊不大,地形多为丘陵、低山,森林植被种类、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动态特征,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呈较明显的地带变化,并在相应范围内,有相对的稳定性,其森林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等。

从用途上看,内江森林植被以用材林为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威远县,最小的是市中区;经济林树种丰富,主要有油桐林、油茶林、柑橘林,其他还有落叶果林,如梨、苹、桃、李、杏、樱桃、葡萄以及桑林、茶林、油橄榄、棕榈、核桃、白蜡等经济林木;薪炭林是内江市农村重要的生活资料,分布广,产量高,多数可再生更新,主要树种有桤木、紫槐、马桑、黄荆等;其他还有特种用途的环境保护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林、自然保护区林等,其优势树种有马尾松、香樟、楠木、黄连木、柏木等,主要分布在市中区、资中等地名胜古迹风景区。

2中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世称《唐本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以前中药随着文字的出现,药物知识也有了文字记载。

商代金文已有“药”字。《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

西周的《诗经》及《山海经》中已经记载了120多种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治疗性能。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载方280余首,所用药物达240余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 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到了西汉晚期已有“本草”一词来指称药学专著。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虽托“神农”之名,实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有考证最后成书不晚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末以来医家应用的药物种类日渐增多,本草著作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 晋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载草药一词。

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于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是中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日渐繁荣,医药学也有较大发展。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绩、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载药844种,本书的完成依赖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800余年。并在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金元时期张元素所写的《医学启源》介绍了脏腑诸病用药心法,奠定了脏腑辨证用药理论。他在《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洁古刺诸痛法》中均倡导中药归经学说。

后来,李东垣的《用药法象》与王好古的《汤液本草》都是探讨药性。 明朝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

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 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 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

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方等。

其体例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明实用。如秦伯未《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

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有较好的影响。 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

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

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炮制制药方面,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之作。

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 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

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

3四川川南片区有什么道地中药材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

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县、彭州市、崇州市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以卷叶贝母、暗紫贝母为主附子、川乌江油市;以南瓜叶附子为主流品种黄连洪雅县、峨眉山市、大邑县(味连)麦冬绵阳市、三台县(绵阳麦冬、川麦冬)天麻平武县大量栽培,野生资源广布冬虫夏草康定县、马尔康县红花简阳市、平昌县(川红花)干姜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为县、沐川县主产川牛膝天全县(天全牛膝)、洪雅县金银花南江县、沐川县(川银花)丹参中江县(中江丹参)、平武县(川丹参)补骨脂西昌市、金堂县郁金(川郁金)双流县、犍为县、崇州市(多栽种绿丝郁金、黄丝郁金)姜黄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莪术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天冬内江市、古蔺县白芍中江县(中江白芍)、渠县白芷遂宁市(川白芷)黄柏荥经县、峨眉山市、洪雅县、通江县(川黄柏)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县、三台县(川朴)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半夏南充市、西充县主产,川东北地区多野生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四川大金钱草)泽泻彭山县、都江堰市(川泽泻)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县(人工养殖,活体取麝)熊胆都江堰市主产(人工养殖,活体引流)辛夷北川县主产,四川各地有栽培乌梅大邑县、达州市多栽培川续断主产凉山州羌活甘孜州、阿坝州银耳通江县(通江银耳)川明参苍溪县、金堂县、巴中市柴胡剑阁县(竹叶柴胡多野生,习称“剑柴”;北柴胡多栽培)桔梗梓潼县(川桔梗)花椒汉源县(川椒、红椒)、茂汶县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党参九寨沟县(原南坪县)菊花苍溪县、仪陇县、中江县龙胆凉山州野生资源丰富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坝州)枇杷叶四川各地栽培佛手犍为县、沐川县(川佛手)。

  人参大补元气,补气的第一要药,另外还有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党参补气较人参弱,主补脾胃之气,生津养血

  元参即玄参,清热养阴作用好,用于阴虚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五加科人参属。

  人参的别名有:神草、地精、天狗、王精、孩儿参、人衔、黄参等。由于它的根部类似人形,故而,人们把它称为人参。 人参通常主要以根入药。近些年,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它的茎、叶、种子也可入药,可以提炼人参皂甙。人参的主要功效:能有效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心脏的收缩能力和频率,刺激内分泌系统,降低血糖,增进性机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强化骨髓的造血机能。另外,人参外用还可促使伤口及溃疡迅速愈合。 所说的东北人参,主要产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其中,尤以小兴安岭南麓,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地区出产的人参品质更优。当年,轰动一时的朝鲜**《卖花姑娘》里面的盲女就是被地主婆熬“山参”时烫的。所谓“山参”就是指野生的人参。野生山参多生长在气温低、光照长、土壤肥沃的山坡上。由于它生长极其缓慢,且多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加之多年的采挖,现在的野生山参,已极其稀有,其价值甚至超过黄金。所以非常珍贵。人工栽培的人参称园参,一般6年以上就可采收,药效不如野山参。我们铁力市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有大量人参种植园,我师傅的父母弟弟都是种人参的,铁力市还有个“人参制品厂”。千百年来,由于人参在医药上的奇特疗效,加之特别是野生的老山参,往往有人的形状,由此更使人们对其产生了种种神秘感,所以,有关“人参精”和“人参娃娃”的

  传说有多种版本。

  党参之名始见于清代《本草从新》,谓:“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此处所说的“真党参”系指产于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的五加科人参。由于该地区的五加科人参逐渐减少乃至绝迹,后人遂用其他药材形态类似人参的植物伪充之,并沿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至清代医家已清楚地认识到伪充品与人参的功用不尽相同,并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作为新的药材品种处理,定名为:“党参”。关于这种党参的形态,《植物名实图考》有详尽记载:“党参,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土人种之为利。”结合其附图,原植物与今所用党参一致。

  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m,边缘具细锯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溪边、山坡林下及草丛中。主产浙江。

党参: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干燥根。主产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山西上党者最有名,故称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益气、生津、养血。

[应用]:

1、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能补益中气,常配黄芪、白术等。

2、用于肺气亏虚的咳嗽气喘,语声低弱等。能补益肺气,可配黄芪、五味子等。

3、用于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有益气生津和益气生血的功效。可分别与麦冬、五味子等生津药,或当归、熟地等补血药同用。

此外,对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亦可随证配解表药或攻里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用法]:煎服,10-30g

[西医药理]: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等。 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血压,并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对化疗和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潞党参也是党参,“潞”是指党参的产地之一山西长治。产于此地的党参品相、品质较好。

潞,潞州曾名上党,现为山西省长治市,自古出道地药材,是人参的发源地。长治据太行之巅,海拔落差悬殊,山峦连绵起伏,造就了气候的多样性。年均降水量达600mm,日照2500小时,空气湿度高达59%,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土壤条件,孕育了数百种优质的中药材资源。中国四大北药之一——潞党参,就产于此地

党参,以产于山西上党者为佳。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道地药材,中药保护品种。最早见于公元1757年清代著作《本草从新》,言其“甘平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 后在《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正义》也记载了 “党参功用,可代人参… …产于山西太行山潞安州等处为胜。”

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当身体出现乏力、脸色苍白、失眠心悸等现象去看医生时,医生一般都会说是由于气血两虚造成的。通常情况下当身体寒气过多或者饮食不合理,都会造成气血两虚,进而影响心情,抑郁寡欢,严重时便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了。一般气血两虚还是靠食补,那么气血两虚之时应该吃什么好呢?今天就由小康好好的给你讲讲吧。

1 乌鸡

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用乌鸡煲汤,其肉感细嫩,且含有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补血养血等作用。食用乌鸡还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疗效。

2 桂圆

桂圆其性平味甘,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铁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的功效。

3 党参

党参的功效具有补气,养血,用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语音低沉,自觉气短,稍一活动就喘促的肺气虚弱者。

早在《本草正义》中便有所记载"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

4 当归

当归可是补气血的圣药,其具有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提高体力、抗贫血、美容养颜、抗菌、抗血栓、提高身体免疫力之效,且临床效果极佳。

5 枸杞

枸杞又叫枸杞子、红青椒、枸杞果、红耳坠等名。喜好生长在气候冷凉的地方,我国尤以宁夏枸杞最为著名。其 历史 久远,早在中医古籍中便有关记载。

为民间常见滋补首选之品,百姓用来煲汤、泡酒和泡水,制法颇多,口感俱佳。其中主要含有钙、钠、铁、镁、钾等元素,又含有多糖、氨基酸等物质,可见营养价值高。

气血两虚的患者平时可以吃一些上述的食物进行食疗,对于治疗气血两虚有不错的效果。另外,气血不足者在平日里也应坚持锻炼身体,选择一些慢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切记剧烈的运动。培养成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注意保暖。相信慢慢调理,身子自会有完善、恢复 健康 之时。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 健康 知识,帮您识破 健康 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党参的样子介绍:

党参多年生草质藤本,植株具臭味和白色乳汁,根圆锥状或圆柱状,叶互生或对生,卵形或狭卵形,两面疏被或密被贴伏长硬毛或柔毛,边缘具波状齿或全缘,茎下部的叶基部深心形至浅心形,稀平截或圆钝。

花萼裂片5枚,稀为4枚,长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花冠淡黄绿色,具污紫色斑点,宽钟形,先端5浅裂,裂片正三角形,雄蕊5枚,胚珠多数,蒴果圆锥形,花萼宿存,3瓣裂,花期7-8月,果期8到9月。

党参中药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到35cm,直径04到2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

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样突起,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党参的考证:

党参之名始见于《本草从新》,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惟防风党参,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

此处所说的“真党参”系指产于山西上党的五加科人参,由于该地区的五加科人参逐渐减少乃至绝迹,后人遂用其他药材形态类似人参的植物伪充之,并沿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

至清代医家已清楚地认识到伪充品与人参的功用不尽相同,并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作为新的药材品种处理,定名为党参。

关于这种党参的形态,植物名实图考有详尽记载,党参,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土人种之为利,结合其附图,原植物与今所用党参一致。

黑白木耳汤主治:冠心病,属心血瘀阻型,胸部刺痛 。

党参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