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绪造句-用头绪造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4收藏

头绪造句-用头绪造句,第1张

1 灵感从不光顾懒惰的客人。它总是在无 头绪 的苦思冥想后悄然而来。

2 这个案子错综复杂,一时之间还不能理清 头绪 。

3 平时做事无计划,急时做事无 头绪 。

4 这个案子错综复杂,很难理出 头绪 。

5 这篇文章写得杂乱无章,让人理不清 头绪 。

6 这起案件案情错综复杂, 头绪 繁多。

7 她漫无 头绪 地说,她的作文写好了。

8 面对一大堆的问题,他茫无 头绪 不知如何处理。

9 昏睡了几天几夜,他头脑里茫无 头绪 。

10 问题还没有弄清,无非有了一点儿 头绪 。

11 最近我很好奇,怎么想也理不清 头绪 ;作为人类的你,最近总是有人对你说“圣诞”快乐;我憋在心里很想问一句,你是何时何地学会“生蛋”?

12 对这事的处理他还茫无 头绪 。

13 这并不妨碍罗姆尼称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毫无 头绪 "和指责他"口若悬河为自己辩护,将世界领袖之位拱手让人"。

14 我们做事要井然有序,不能忙无 头绪 。

15 工作 头绪 很多的时候,一定要分个轻重缓急,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16 行家出手果然不同,这件大家都摸不着 头绪 的事,他却游刃有余地办妥了。

17 就在我茫无 头绪 的时候,他带来了一封书信,使我惊喜万分。

18 当讨论茫无 头绪 ,在座的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这时他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性的问题。

19 他无论遇到怎样 头绪 纷繁的事,总是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处理好。

20 清澈昂扬的时光,伴随房间里不知 头绪 的怅然,渐形渐远,陷入久久未能释怀的浪漫情愫,此起彼伏。

21 他思索了大半天还没有理出 头绪 。

22 我的心里矛盾得很,脑子里像塞进了一团乱麻,理不出一点 头绪 。

23 昭君放弃了家乡,放弃了故土,任滑落的泪破碎在塞上的狂风中,任轻挑琵琶的手颤动得不能自主,任思念毫无 头绪 地缠结着。她义无返顾地走进了帐篷中,汉匈得到了和平,百姓安居乐业,歌唱着那个美丽的故事。

24 小刘正在谈对象,别人询问时,他便含糊其词:“人家还没有 头绪 呢!”。

25 满头银发的德维尔宾著作等身,同时是诗人,他在五月十一日还说,下一步要做什麽,目前还没 头绪 。

26 要在浩瀚的古籍里搜集有用的材料,必须有正确的方法,不然,就会如堕烟海,茫无 头绪 。

27 面对这个棘手的案子。专案组的成员真是一筹莫展,理不出一点 头绪 。

28 徐恩琪,你踩到屎了,走了霉运,竟然碰到了姜马陆,要不要趁现在逃走,现在马上站起来,好好穿上鞋子,理清所有 头绪 ,从我身边逃走,机会只有一次。

29 现在是闲谈和读书的最好时光,整个世界融化在字里行间,虽然有时候一些措词太美丽了以致我不得不踱上几圈让它们有 头绪 。

30 职场解压宝典:面对工作挫折,莫要纠缠;化解工作焦虑,找成就感;理清杂乱 头绪 ,排好时间;控制暴躁情绪,保证睡眠;做做阳光运动,身体安然。

31 我毫无 头绪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向前走。若是奢望他回头,连身上最不堪的污垢,或许都会看轻我;可用尽力气死撑的结果,就是身体背叛我。

32 这项工作从何着手,至今仍茫无 头绪 。

33 他为了房子过户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依然理不清 头绪 。

34 想你就乱乱乱 头绪 ,不想又伤伤伤自己!

35 想你在朝朝暮暮、念你在时时刻刻、爱你在分分秒秒、疼你在点点滴滴、想你乱、乱、乱 头绪 、不想又伤、伤、伤自己,祈求你用神圣的婚礼来治疗我这种忧郁的幸福!

36 安德森虽有妙传,但在调度上还欠火候,鲁尼和斯科尔斯联袂上场,很快理清 头绪 。

37 我可能丢了些什么东西。时常觉得它在眼前,但是回过头找却毫无 头绪 。张佳羽

38 人生一条路,开店走大路,自我来掌舵,方向多把握,明天有辉煌,今天要开朗,生意靠打拼,日子靠经营,成功靠积攒,时机靠人脉,万事有 头绪 ,生意皆如意,愿你万事顺利。

39 然而我依然觉得有些感受与成长要求人必须被放入陌生的环境,接受不一样的视角,才能终于“打破盒子”,寻找到连自己都毫无 头绪 的宝藏。艾小柯

40 医院信息化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 头绪 繁多,任务艰巨

41 作业中的问题是那么复杂,除了非常聪明的学生外,都茫无 头绪 。

42 作业中的问题很复杂,除了非常聪明的学生外,大家都茫无 头绪 。

43 新闻中经常出现毫无 头绪 的旧案水落石出、疑人改列非嫌疑人、冤昭雪等故事,都是先进栳识技术的功劳。

44 在我第一个孩子出生前,我读完了所有“怎样……”的书,却仍然感到自己是个茫无 头绪 的新手。

45 请兄示下赠箴言,尔旁何人常相伴。并无 头绪 难拆解,而今去掉不思念。诀别无言心犹在,闪烁无火更难眠。梅花去木香自寒,三人同去二人还,二人归来手相牵。(谜底:祝你开心快乐每一。

46 在我第一个孩子出生前,我读完了所有“怎样……”的书,却仍然感到自己是个茫无 头绪 的新手。30个月后,我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重新拿起那些书来复习了吗?

47 杨柳幽幽萌发,问候轻轻到达,思念的 头绪 不断长大。枝头鸟儿叫喳喳,春的气息加紧步伐,祝福的短信及时出发,愿你开开心心潇潇洒洒,幸福的微笑嘴角常挂。

48 白松露行踪飘忽,明年会在哪里长成,连钻研它们的大学学者也茫无 头绪 。

49 毫无 头绪 ,或者说,无从下手,你如何在这种情形下开个头,我们不只是不知道细节如何。

50 上次圣诞假期我记得自己茫无 头绪 ,不知道如何把节日庆祝的一切准备事先做好。

51 农历新年将至,应该写点甚么应节今年我真有点茫无 头绪 。

52 女人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二十岁偶像剧,看上去很美;三十岁是悬疑剧,有了 头绪 ,但未见到全部答案;四十岁是生活剧,家长里短,有点闹心也有点温馨;五十岁是历史剧,回首半生走过的路,足可以令儿女为鉴。举凡男人皆猜不透女人的心:片刻天晴,转眼多云。这就是女人,极有意思的物种。

53 有趣的是,有时字义的变化还真令人摸不着 头绪

54 放下一年的疲惫,收起一年的劳累,把酒杯斟满,让快乐醉倒;丢掉没 头绪 的烦恼,放弃无来由的困扰,把亲朋召唤,让幸福围绕。一年一度的元旦又来到,祝福你元旦快乐,一年更比一年好。

55 想你就乱乱乱 头绪 ,不想又伤伤伤自己。情深就不必问,是合不合逻辑。邰正宵

56 这是冢本团队的冢本先生,冢本穿戴着一部计算机在会场中四处游走,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 头绪 。

57 我没有 头绪 ,我没主意。

58 我尽量去揣摩他那漫无 头绪 的话意,而他却干笑着

59 方寸之中千万想,想无 头绪 费疑思。想到万千终有得,方知多想有便宜。天花藏主人

60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回去举动茫无 头绪 。

61 因此,对于爱滋疫苗的追寻,就变成有点像散弹打鸟、漫无 头绪

62 春天呼唤着旋律,所以我舞动了情绪,想念你的思绪,终于有了 头绪 ,可不可以继续,这一秒的意义和这一生祝你幸福的心意,朋友,春天快乐。

63 认识你,是天意,幸福就是爱上你,魂牵梦绕想念你,一点一点堆相思,一页纸,两页纸,撕了写,写了撕,万语千言无 头绪 ,意乱情迷全为你,葡萄情人节,一首小诗送给你,祝你生活甜如。

64 青年节快到了,整理整理年轻的心灵,梳理梳理青春的 头绪 ,清理清理青年的烦恼,准备过节了,祝你节日快乐,放飞梦想,展翅高飞,美梦早日成真!

65 “头项”有“ 头绪 ”、“种”、“类”、“伙”、“路”和“方面”等意思,量词“项”继承和发展了“头项”的意义,其意义应该是“种”、“类”、“伙”、“路”、“方面”等。

66 假日卡,生日卡,明信片……这些特别的卡片,要如何有意义地收存?你可有 头绪 ?

67 他们跟打哑谜一样,说得不清不白,什么编歌呀,什么教孩子唱呀,谁也听不出个 头绪 。

68 槽点实在太多了,虽然不吐不快,但我一时间还真理不出什么 头绪 来。

69 这件事变得蹊跷了起来,城主府展开了调查,可是他们一无所得,毫无 头绪 。

70 这一连半个多月,风餐宿露的,也着实让彭乾羽身体大感吃力,是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在这没 头绪 的苦想案情倒不如踏实的睡上一觉或许会柳暗花明。

71 他脑子堆满了各种纷繁芜杂的问题,有心想理清 头绪 却越理越乱。

72 易东辰怎么都想不到这次灭兽大赛既然会成这样,集结地到底死了多少人他不清楚,甚至没有任何 头绪 。

73 凌剑云点点头,整理了一下 头绪 ,将益州青云观之事删繁就简地说了一遍,凌元峰等又是震惊不已。

74 体悟到了,并不代表就能运用,就像看了例题,就不代表你就能考满分!试题小小变个花样,或许你就一点 头绪 都没有了。

75 会后,女王留下索里尔,通报在皇家魔法学院所谈诸事,两人将海外寻龙、奈克罗斯境内死亡力量骤增等事推详一回,却无 头绪 。

76 他慢慢闭上眼睛,最近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若潮水一般迎面扑来,瞬间将他淹没,没等他理出个 头绪 ,已然酣然入梦

77 当所有的 头绪 都来不到的时候,失望和疲惫就会乘虚而入。

78 毫无 头绪 !如同水底捞月一般虚幻,玄而又玄。

79 许多想法在他的脑子里像火花似的一个个爆发,然后又一个个熄灭,心里好像有一堆乱丝,却又理不出一个 头绪 来。

80 岳父大人已经并入病入骨髓,恶气缠身,想要治好他的病一定要学会这针,可是,毫无 头绪 啊。

81 秦王也顾不上儿子失去手臂的痛苦,心如乱麻,让他理不出个 头绪 。

82 这些纪录零七碎八的毫无 头绪 ,唯一一条成样子的,还是他老早就从尼克那儿学会了的位面冥想。

83 十多分钟过去了,无为依然没有一点 头绪 ,他不理解师母写下这些东西的用意何在,盗墓与玄鸟至,这两组词似乎看不出任何意义来。

84 老爷,老朽无用,现在还是没有什么 头绪 。

85 白芊红思忖半天毫无 头绪 的事,此时却仿佛暗室逢灯般地茅塞顿开了,“哈哈哈,哈哈哈!”。

86 就算有人能破解这隐藏字体的手法,恐怕对呈现出的奇形异状的玛雅文字也毫无 头绪 。

87 原始素材多数是无声片,不少连片头都没有,仅仅看影像难以理清 头绪 。

88 他现在是千思百虑的,却又毫无 头绪 ,心事重重,却又是顾虑多多。

89 总之,一团乱麻,完全没有 头绪 ,去找马哥问问或许有答案,可是马哥已被学校隔离。

90 前往演武场的路上,四人就罗冲的血变资质谈论了几句,当然也是毫无 头绪 ,万奇和许炼山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91 时间一晃半月过去,雪衣依照先天七十二变上的方法修炼,力气又大了许多,耳聪目明,效果很是显著,不过第一转却始终没有 头绪 。

92 建设“十三五” 头绪 繁多,如果没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完全陷入事务主义,就难免事倍而功半,日有余而月不足。

93 他经过好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始终还是理不出一个 头绪 来。

94 徐明山想了想,刚才这姑娘说掌柜,看来那大麻子不是道士,那怎么现在还有人穿古装呢心中真是毫无 头绪 ,看这姑娘天真可爱,估计不是坏人,就问道。

95 父亲苦苦追寻身世一辈子,却毫无 头绪 ,抱恨终身。

96 曾国藩想了想,又含毫命简,给朝廷上了一个“附陈办团稍有 头绪 即乞守制片”。

97 大家伙嘁嘁喳喳的研究半天也没个 头绪 ,眼看着股指一步步的往下走,杨玮却高兴起来,他指着显示器说,“看没看见,这就是下跌买入的最好办法。

98 秦关抬头一想,看着这白日青天,心中也毫无 头绪 。

99 暂时还没想出什么 头绪 ,云柳眼看着自己画了一半的画稿,干脆停笔准备吃饭。

100 空警帅哥想了半天没有 头绪 ,也不下飞机,大巴早就走完了,全体机组成员都等一辆返程的大巴来接,这是早就沟通好了的。

101 南华反反复复地走在这条和秋一菲走过的路上,想着这个苦恼的问题,直到实在是头痛欲裂还是没有 头绪 ,南华才回到自己在荔城的这个小家。

102 在史料丛杂、 头绪 繁多的情况之下,学者虽穷年累月,未必能尽读这么多的书;就是读了,这些书本身的错误不少,亦未必都有用处。

103 努力奋斗就是为了自己;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理清了很多 头绪 ;活在当下……

104 看到雷阵雨低声沉思默想的样子,风揉雪不得不感慨一句,这就是天份,上一世,风揉雪苦心专研,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有 头绪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105 毫无 头绪 的回转到床前,仔细看了几眼那珠子确定没有危险,这才一把摄入手中,入手冰凉,丝丝寒气沁入心脾,脑海中的杀意似乎都在这一刻消散了不少。

106 林洛当初来翰渊阁上班的时候,也有很多事情理不清 头绪 ,也是慢慢一步步走过来的,只不过这个阶段很快。

107 此外,他还将矛头对准了希拉里,称希拉里“茫无 头绪 地替俄罗斯按下重设键,俄罗斯笑里藏刀,侵略乌克兰”。

108 正常人思维怎么会乱成一团,毫无 头绪

109 做事 头绪 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济天下大难,成就王霸大业,太难了!

110 楚歌明白女友的用意,也装作邑邑不乐的样子,说:“已经麻烦了秀秀一整天,总不能再耽误人家的时间,况且这件事情茫无 头绪 ,任何人也难找出突破的缺口。

111 他除了猜到这事与小菲亚斯有关之外,再没有任何 头绪 ,更不能理解竹叶青仓促行事的目的。

112 菲利克斯提起枪,对准天空中的楷则可是这时他的心里却空荡荡的,一点 头绪 都没有

113 军中一再易帅, 头绪 纷繁,自然无心攻贼,外如各路招讨的大员,也大半胆小如鼷,一些儿没有功绩。

114 此刻的五塘乡就好像迷雾中的一团乱麻,在扯清楚 头绪 之前,所有的工作都会停摆。

115 可心法内功却是始终困在陂湖禀量这一境界,虽是早已达到聚河成湖的大成之境,却是对下一步的众川赴海茫无 头绪 。

116 遗憾的是,虫体在能量的使用和能量的转换上还是盲人骑瞎马,毫无一点 头绪 。

117 这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信息,更不知道他是为了什么而跳楼,所以她去找他谈判完全就没有 头绪 ,到时候弄巧成拙的几率就很大了,这人命关天,可容不得她去赌。

118 期间,他的确告知了申豪放,网上视频之事,但除此之外,他毫不知情,对于申豪放口口声声所说被停职之事,可是毫无 头绪 ,匪夷所思呀。

119 却没有任何 头绪 ,殚思竭虑却忘了一个要害,这是天玄门的痛肋。

120 几人听得又一起沉默苦思,想了半天仍是没有半点 头绪 ,意欲返回威楚府衙从长计较,但又担心夜间视物不明漏掉了什么重要线索,便在三十里外的一处小镇上歇了。

人生在世,竟不如草木之生生不已。或一世为人,转世即堕畜道,或一生受福,转生即遭惨刑。此岂天地之不仁哉?夫以无知之草木尚知归根返本,以完乎生生之旧,而人则气拘物蔽,日就销没,不能复其本来之天,是以天虽有生育之恩,雨露之润,而无如生理之不存,生机之日殒,何也?吾师哀悯世人,特教人返本还原,永无生灭之患;即不然,亦可保厥本根,不至深沦于三途六道也。吾常言下手兴工,莫如人之眼目。盖目者,神之光也。学人每每好贪外光显呈于双眸之前,以为金光焕发即修真之效验。岂知天道贵收而不贵发,人道又何独不然?古仙云:“太阳流珠,常欲去人,逆而纳之,则金华内蕴矣。”苟不知逆而喜顺,常将神光发越在外,驰于视听言动之妄,贪嗔痴爱之非,日殒日销,即欲长有此身犹且不能,而况身外有身、为千万年不朽者乎?惟有垂帘塞兑,常将我一点灵光收入虚无窟里,不出不入,无虑无思,久之金光养足,自可化为阳神,而为我身主宰,且可以化数千百万阳神充满于虚空上下,而为至玄至妙之神仙焉,岂特一灵炯炯、洞见如来已哉!但恐太阳流珠有欲去人之意,而我即随其流而逐之,则元神日梏,元气无存,生机遂绝矣。此件工法,浑无难事,只须稍有意思将目光收敛之足矣。昨言元神斡运其间,究竟元神在人身中,藏于何所,长于何地?有曰“方寸之地为元神之居”,有曰“玄关之内为元神之宅”,又曰“天谷元神,守之自真。”此三处,皆元神之所栖。但不知下手之初,何处为始?《易》云:“洗心退藏于密”是。又闻古云:“方寸之地,吾身之堂也。玄窍之内,吾身之室也。”众人则守神于方寸之地,耳目得入而摇其精。修士集神于玄窍之间,耳目无门而窥其隙。如此看来,下手之时,即当集神于玄关窍中,虚无圈内,庶几混混沌沌,杳杳冥冥,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方能养成不二元神。若不藏于隐幽之地,而常于方寸中了了灵灵,未有不驰于尘情俗虑,而日夜无休息也。何谓天谷?盖人头有九宫,中有一所,名曰天谷,清净无尘,能将元神安置其中,毫不外驰,则成真证圣即在此矣。所以《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是可见守此天谷有无限妙蕴也。诸子知之否?中国古籍全录

十一

学人欲归根复命,唯将此心放下,轻轻微微,以听气息之往来。若气太粗浮,则神亦耗散,而不得返还本窍,为我身之主宰。若听其气息似有似无,则凡息将停,胎息将现,而本心亦可得而见矣。古人谓“心易走作,以气纯之”是矣。苟不知听息以收心翕气,则神难凝,息难调,而心息亦终难相依。此听息一法,正凝神调息之妙诀也。果能以神入气,炼息归神,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而一身天地自然清宁。到得天清地宁之候,瞥见清空一气自回环于一身上下内外之间,而非第胎息发现已也。尤要知此个胎息非等寻常,是父母未生前一点元气,父母既生后一段真灵,性得之而有体,心得之而有用,在天为枢,在地为轴,在人为归根复命之原。人欲希贤希圣希天,舍此胎息,无以为造作之地也。诸子近来用工,唯将心神了照不内不外之际,虚心以听气息之往来,庶几神依息而立,气得神而融,未生前一团胎息可得而识矣。由是言之,此个胎息诚修炼之要务也。夫岂易得者耶?古云:“入定工夫在止观。”何以止?止于脐下丹田。何以观?观于虚无法窍。如此则心神自定,慧光日生,以之常常了照于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之地,而胎息常在个中矣。若但粗定其息,未入大定,此个胎息尚非真也。吾恐诸子未到如如自如之候,而凡息暂有停止,即谓胎息自动,则失之远矣。人到胎息真动,一身苏软如绵,美快无比,真息冲融,流行于一身上下,油然而上腾,勃然而下降,其气息薰蒸,犹如春暖天气熟睡方醒,其四肢之快畅,真有难以名言者。到此地位,清气上升于泥丸宫内,恍觉一股清灵之气直冲玄窍,耳目口鼻亦觉大放光明,迥不同于凡时也。他如凡息初停,胎息亦不无动机,总不若此大定大静之为自得耳。吾昨教栖神泥丸,只须以一点神光默朝上宫,不可太为著意。著意则动后天浊气,犹天本清明,忽然阴云四塞,则清者不清矣。此中消息,说来尔诸子慢慢揣度。

十二

当夫静坐之时,一心返照于虚无祖窍,务令无知识,无念虑,尘垢一空,清明当见,庶几混混沌沌中落出一点真意,即是先天之意。从此有觉,即先天之觉,从此有动,即先天之动。此非难得之时也,随时观照,无不如是。但恐浑沦之候,无有渣滓,而却以昏沉处之,毫不自主。或于混沌中忽有清明广大之象,不胜欢欣鼓舞,而以好事喜功之心挠之。无怪玄关一窍,愈求而愈不见也。今教生于动静之际,无论气机动否,我唯以了照之心觉之守之,则主人常在,而大丹不难成焉。总之,清明之神由混沌而来,故古云“修道之要,不在尘劳不在山,直须求到杳冥端。”夫杳冥端,即虚极静笃时也。虚之极,静之笃,而真精真气真神即从此而生。古人谓玄窍一开,即如太极一动,阴阳于此分,又谓伏羲一画,两仪于此兆,其间千变万化,无穷无极,莫不由此混沌一刻立其基。足见玄关一窍随时都在,只须一觉心了照之,主宰之,则玄关常在,而太极常凝矣。特患人不入于杳冥,无患玄关之不发见也。要知此个杳冥,不是空空可得,须从动极而静,真意一到为之造化,才能入于杳冥。及静极而动,此时阴阳交媾,将判未判,未判欲判,恍恍惚惚中,忽觉真铅发生,此即玄关现象,全赖元神为之主持。吾师见生迷于此个消息久矣,今将妙理一口吐出,俾生等知得玄关一窍无时不有,无在不然,但以元神主之足矣。至于气机之消长,且听其盛衰,而主宰切不可因之有消长,此即是真正妙诀。吾师昨言胎息,此中亦要分明。夫胎息非口鼻之凡气,非丹田之动气,非知觉之灵气。原人受生之初,父精母血媾成一团,此时是个浑沦物事,并无气息往来,只是个中微有一缕热意与母脐腹相联。自脱胎而后,剪断脐带,即另起呼吸,直从口鼻出入,而天地一点灵阳之气则落于中丹田。凡息一起,胎息即隔,一点元气不能住于中者,自离母腹时已然矣。虽然,莫谓竟无也。人能一心静定,屏除幻妄,回光返照于印堂鼻窍,自然渐渐凝定,从气海而上至泥丸,旋复降至中田,何莫非此胎息为之哉?虽然,先天之胎息,非得后天之凡息,无以运行;后天之凡息,非得先天之胎息,无以主宰。人能凡息一停,真机一现,凡息都是胎息。若杂念未除,尘心未净,纵胎息亦是凡息。学者识之。修炼之道,与天地开辟之道,同是一理。即如而今下元,世道浇漓,人心险诈,亦已甚矣,不将水火刀兵等劫以扫除之,则混乱之天下其何有底止哉?人身亦然。当此私欲正甚、血气就衰之年,不先从极动之处渐而至于静地,则人心不死,道心不生,凡息不除,真息不见。故必动极而静之际,忽来真意以主持之——此意属阴,谓之己土——少焉恍恍惚惚,似梦非梦,似醒非醒,于此定静中,忽觉一缕热气,混混续续,兀兀腾腾,此即神融气畅,两两交会于黄房之中,不由感触,自然发生,此即玄关兆象、太极开基也,唯用一点真心发为真意以收摄之——此意属阳,为戊土。其实一意,不过以动静之机分为戊己二土而已。盖以玄牝未开,混沌之中有此真意为主,即无欲观妙之意。及玄牝开而真机现,即有欲以观窍。一为无名天地之始,一为有名万物之母。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皆此一点真意为之机括——我于此急以真意运行,庶不至感而有妄思,动而又他驰。所以天关在我,地轴由心,宇宙在身,万物生心,皆此时之灵觉为之运用而主持也。故曰略先一意,则真机未现,采之无益,略后一意,则凡念已起,采之多杂。学人须于此间认得清楚,纯以真意主持,毫不分散,久之气机大有力量,一任随其所至,我不加一意,参一见,唯了照之而主持之,得矣。但生等才初有象,必至静处收持。到得气机壮旺,一静即天机发动,迅速如雷,虽一切喧哗之地,闹攘之乡,其机亦不能禁止。总要有灵觉之心,庶无差忒。ARTXCN

十三中国古籍全录

修炼一事,不是别有妙法,无非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而已。如春夏之际,果木畅茂,花草盈畴,何其蓬蓬勃勃之无涯若是耶?又谁知发泄中尚藏收敛之意。古人谓夏至阴生,犹后也。秋冬之时,物汇凋残,霜雪凝结,何其气象之惨淡若此哉!又谁知摧残内自寓发皇之机。古人谓冬至阳生,犹未也。以此观之,足见阳中生阴,阴里含阳矣。学道人当其龙虎相斗,水火相射,一似春夏之万物滋荣,我于其中须如如自如,了了自了,不随气机之动而动,是即阳里生阴也。及气机一静,龙降虎伏,水刚火柔,两两相合为一,此即秋冬归藏之象也。我于此时必入恍惚杳冥之境,不令昏昏似睡,亦不使昭昭长明,却于寂寂之中而有惺惺之意,在我不随气机之静而静,此即阴中含阳也。吾再进为告曰:修道人务将一切闲思杂虑扫除,粗息暴气收摄,然后凡阴凡阳尽息于外,而真阴真阳始发生于内。古云:“若要人不死,除非死过人”者,此也。人若不肯耐心静坐以除凡思凡虑、凡息凡气,纵说我心能静,我神亦宁,亦是粗粗之神,不足以成道。唯能扫得干干净净,呼吸之息若有若无,思虑之神无出无入,我于此一任寂然杳然,唯以主人翁坐镇中庭,不动不摇,如此温养,自有真阳从虚无窟子出。若不由他自动,却以心去推移斗柄,皆由我之造作存想而来,一任搬运不停,终年竟月,只是后天识神引起后天凡气,不可以成丹也。诸子务于心息相依、阴阳交会之时,久久涵育薰陶,必使我真阴真阳凝成一黍之珠,然后有真种焉。有真种,犹不可欲速成功,以期玉液丹成,且必俟我这个黍珠水火淘汰、阴阳含养,果然老壮,如胎婴在母腹中,脏腑肢节百体俱全,方可成个完人。吾观诸子每每一入杳冥,即起个计较意,不然,亦多有随其杳冥昏昏而睡,全不以主人翁安神静坐,看守其中。所以学道人无不有丹,只为起大明觉,夹后天识神而散者有之;即不起明觉,或因神昏气倦而没者亦有之。所以丹之不结,道之难成也。从今后静坐一次,管他杳冥不杳冥,总将我元神发为真意以为之主;其杳冥境到,阴阳交会一区,我以真意主之;即至杳冥久久,真阳发生,我亦以元神主宰之而变化之,此外不参一见,加一意,方是吾师上上乘修炼之道。

十四

近时修养一事,坐下存神入听,务将万缘放下,然后垂帘塞兑,回光返照于玄玄一窍之中。始而神或不凝,息或有粗,不妨以数息之武火,微微的壹其志,定其神。如是片晌,神凝息定,然后将心神放开,不死死观照虚无一窍,唯存心于听息。此个听字,大有法机。庄子云:“壹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要知此气,不是口鼻之气,不是肾间动气,更不是心中灵气,此气乃空中虚无元气,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也。唯能存心于虚无一气,此心此神即与太和元气相往还,所谓神气合一,烹炼而成丹也。若著凡息,还不是神与凡息相交,又何以成丹哉?经云:“不神之神,真神也。无息之息,真息也。”我须于混沌中落出先天一点真意,以之翕聚元气,是元神与元气相交,而大道可成。苟有粗息,我即轻轻微微将此凡气收敛至静。到凡息已停,不问他元气动否,而元气自在个中矣。我当凝神以正,抱意以听,此亦阴阳交媾之一端也。况乎下手之时,口鼻眼目之窍皆能固闭,独有这个耳窍尚未尽闭。我一心以听,即耳窍常闭,而众窍无音矣。此个听法,第一修炼良法。如此久听,自然真阳日生,而玄牝现象矣。

十五

天地虽宽,原有鬼神之灵主宰于其内,以为吉凶祸福者也。古云:“暗室屋漏之中,无时不有鬼神。质之在旁,临之在上,不是仿佛之见,是的的确确有相在尔室者。”故人能清静其心,无私无欲,所与共往来者,无非清明广大之神。若昏蒙蔽塞,奸诈邪*,所感召者,尽是魑魅魍魉之类。足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天下事无不如此。观此而慎独之工其可忽耶?吾传授听气一法,亦是一个名目,要不过教诸子三宝闭塞,全无一点浮游之气著于外,所谓“真气半点不渗漏,而大丹可凝”者,此也。亦要知得听而无听法则,若一著于迹,著于意,即落边际方向,不可以言本来之道矣。知否?而要不过凝神于虚,合气于漠,常惺惺天,活泼泼地,一身无处不照,却一身并无所照,斯道得矣。至于鼻窍,是从父母媾成一团之际,氤氤氲氲中,那个精血肉团有一线如丝包于周身,此时借母之气渐吹渐长,竟成任督二脉,先生两个鼻窍,故古人谓鼻为始祖是。自生身下地,另开门户,别立乾坤,而呼吸从此起。此时先后二天之气犹合为一也。迨知识开而私欲起,扞格于外纯是一团躁急之气,而天地清空之气自此渐相违矣。所以年少日长,及壮则消者,职此故也。吾师悲悯世人,生死无常,轮回不已,因示人返还之术,先教人视鼻端,其即仿天地生物之理,逆而修之于身,以成长生不老之仙欤?要知是法也,非理也。诸子须要有视无视、有心无心出之,斯得其宗旨矣。他如炼精化气,虽是下手初基,要知人无精则无气无神,亦犹灯之无油则无火无光也。但云炼精,而不知生精,又将何以为用哉?黄帝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后人解释,有节饮食薄滋味之说。又古人云:“精以静而后生。”术家以搬运按摩动摇其精,误矣。广成子云:“毋摇尔精,毋劳尔形,毋俾尔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此可见保精之道,又在乎身无摇动,心无杂妄矣。古人云:“精由情感而动,精欲动而窒其情。情由目见而生,情一生而瞑其目。”保精之道于此完矣。人果能凝神调息于方寸,一心不散,一息不出,犹天之气下,地之气上,上下相融,自然成雨。精之生也,又何异是?只怕心不静而息不调,上下不相混合,斯精所以日消也。至如心中灵液下降,则无形色可见,而泥丸阴精化为甘露,此有可以窥者,但要勤修炼耳。否则,著有著无,皆耗精者也。至于精已化气,则神气混合,心息相依,其身体内外泰然融然,有苏软如绵之意,此即气生之兆也。但此气生时,即玄关窍开时。古云:“阳气始生,此身自然壁立,如岩石之峙高山,此心自然凝定,如秋月之澄潭水。”泄泄融融,其妙有不可得而拟议者。故古云:“奇哉怪哉!玄关顿变了,似妇人受胎。呼吸偶然断,身心乐容腮。神气真混合,万窍千脉开。”盖此时有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入神者。然又非全无事也,不过杳冥之极,有如此光景耳,寂寂中自然惺惺,举凡身内身外略有微动之机,无不及觉。以后炼气化神,温养泥丸之宫,化尽阴霾之垢,自见神而不见气也。诸子了然于心,庶不误入歧途矣。中国古籍全录

十六

修炼工夫,进一步,更有一步,直到真空妙有,才算大丈夫功成名遂之候。莫说修炼一道至虚至细、不可以层次计也,即日用应酬之类,亦是由浅而深,要做到无人无我无寿者众生诸相,才算与人无忤。又如人欲向善,必先语以因果报应,才肯出力舍财,及习之久久,然后语以仁义之行,不邀功,不计名,从此引入大道,亦是神圣苦心。昔庄子云:“名利者,天下之公器,只可以少取,而不可以多得。仁义者,天下之遽庐也,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留。”庄子之言,诚见到语也。吾前云,积功累德,不必他求,唯勤修大道于己,以之自任,更将此道信受奉行,推之于人。此扶道卫教之功,天下无有出于此者。诸子既闻大道,应以大道自任,其德在是,其功在是,即成真证圣亦无不在是,只怕行有不力耳,又何事以外求功哉!然此一法,只可为造诣高深者说,若与初学人言之,又恐涉于自了,徒知润身肥家而一毛不拔,又无以感神天之悦也。知否?至玄关一窍,前已屡为抉破,学人必须明这个消息,然后才有把柄,盖所谓本来人是,是即人受气成形之初一点灵阳之气。人欲修成法身,岂外此灵阳之气乎?古云:“药出西南是坤位,欲寻坤位岂离人。分明说破君须记,只恐相逢认不真。”此人,非如外道以童男童女为侣伴也,乃是无极之极,太极一动,而有此一点灵阳正气,为人受气成形之本。若得此个本来人,大道自然有成。然非易得也。必须于假中寻真,然后此人始能现象。夫人有身后,日夜水火交会以生血肉之躯,全赖此心中之火、肾中之水以为之既济。兹欲寻真,不仍于后天水火中寻出离中之一阴、坎中之一阳,又从何处下手?故曰:“真者,借假以施工也。”修行人知生死之关,明真假之故,欲穷生身受气之初那一点虚无元阳,必先向色身中调和坎离水火。迨后天水火既调,然后坎中一阳自下而上,离中一阴自上而下,上下相会于虚危穴中,烹之炼之,而先天一气来归,玄牝之门兆象矣。此坎中一阳、离中一阴,即内财也。日夜神火温养,不许一丝渗漏,即积内财也。能向自家身心寻出一个妙窍,即内法也。前言本来人,即内伴侣也。云虚危一穴,即内地也。欲炼神丹,四者岂可不备乎?内之法财侣地,吾已道破。外之法财侣地,诸子谅已知之,吾不再赘。有此坎离真阴真阳,一鼓而出,及至水刚火柔,鼎虚药实,自然天地一点真阳之气不自内不自外生出来,此即所谓真铅也,又即所谓先天乾金也。夫以凡铅而言,则坎中一阳、离中一阴,皆真铅。以先天真铅而论,则坎中一阳、离中一阴,皆属后天有气有质之物。从此想来,此个真铅真阳不自坎生,不自离有,原从不内不外虚无窟里,由坎离水火二物煅炼而来者也。吾今道破,以免学人误认坎中阳气为吾人炼丹之本,庶乎其不差矣。

十七

天地之生人也,同是乾元一气,此气即太和之气,在清空中浑沦无间者是。人受阴阳之陶铸,而生此血肉之躯,虽由太极而阴阳,尚是真阴真阳,无有渣滓,其去太和元气殆不远也。自有生后,气拘物蔽,那色身中阴阳尽化为思虑知觉之神、呼吸运动之气、夫妇交感之精,有阴无阳,不堪入药,又何能成丹?可知后天精气概属渣渣滓滓之物,修炼虽不得不借此入门,然而结丹则全不用此,夫以其有形有色,不能成就虚无一粒金丹也。若修性徒炼气质之性,炼命只炼血肉之命,莫说不能成丹,即能成丹,亦是幻丹,堕于狐狸之窟、蛇鼠之群,及其究也,不免天神恼怒,雷霆诛殛,永不得为人身,岂不可哀也哉!至人明得金丹大道系清灵之气结成,而清灵之气又不自来归,必假我身中真阴真阳然后可以招摄得来,古人谓“二八同类之物”是也。尤要知此个元气,本无朕兆可寻,亦无方所可测,于何求之见之耶?唯即我身真阴真阳发生时节,即是元气来入我身,以擒制我身中之灵汞阴精,自然凝结为丹。所以古仙云:“修道人须先晓两重天地,两个阴阳,方好兴工。”所谓两重天地者何?即先天后天是。所谓两个阴阳者何?即如打坐时,必向后天色身上有可以为依傍者下手。夫一呼一吸,即阴阳也;阴阳原一气,一气散而为阴阳,此凡阴凡阳也。学人打坐,必先调外呼吸,以引起真人元息。调外呼吸,必先以意为主。孟子曰:“志,气之帅也。”古仙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可知正心诚意为修炼之本也。调此呼吸,以目了照于丹田中,以息下入阴跷,提起阴跷之气上入黄庭,又以息引起绛宫之阴精下会丹田,此亦凡阴凡阳也。久之阴精与阳气两相交融,凝于丹田土釜之中,自然阴精化为真阳之精,凡气化为真阴之气,蓬蓬勃勃充周一身,此即真阴真阳,与元气不相远也。诸子要知元气本无形状,其蓬蓬勃勃者,亦是真阴真阳之气,非天然元气。若谓天然元气,去道远矣。要知此中安闲恬静者,即是元气来归,不离阴阳,亦不杂阴阳。吾师示生每坐一次,务要有安然天然自得光景,方见本来面目,不可执著元气竟如一物可也。吾师传玄至此,可谓抉透精微,挖出心肝与诸子看,生须著实行持,如董子“正其诣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可矣。至于有效无效,毫不期必以为喜忧,庶几近之。中国古籍全录

十八

如今世人说他不爱身,看一切作为,事事俱向身上打算,究之爱其身者,皆害其身者也。他如娇妻美妾,迷花恋柳,日日消耗精神,斫丧元气,明知美色*声杀人利刃、毒人狂药,及至死时,恬不知悔,亦何其多!夫名利场、恩爱多,谁不知大火坑?无奈明知之而明犯之。当其性情已乱,志向昏迷,虽有刀锯鼎镬在前,毒蛇猛兽在侧,亦不遑顾焉。所以古之人多寿而康,今之人多夭而病也。吾常言玄工无他,只是一个顺其自然可以尽之。然虽顺自然,其间亦有旋转造化妙诀。即如下手之时,以坎下动气收入黄宫,与离内阴精配合为一,此不是全无事事,如修性者之空空了照也,必观诸阴跷之下,绛宫之上,凝神于土釜,即是初步采取法程。及水火相激,龙虎交争,忽焉真气冲冲,一阳微动,此即真阴真阳用事。虽不可上下了照,然亦必视真阳上升,我以呼吸略为提之,真阴下降,亦以呼吸略为收之,是为河车工法。古又云:“外药发生,在造化炉中,不出半个时辰立地成就。内药发生,在自己身中,须待十月圆足。”何以半个时辰即生外药?盖言水火相交,玄关窍开,即是外药生矣。此是最不易得者。但外药发生,金木相吞,水火相射,分毫不可差忒。差忒则大药不能成就。此非别有一道也,以此外药之生,必心纯意正,了无外驰,药才能生。若有一毫念起,即落后天知识,元气又被打散矣。故曰:“白虎为难制之物,倘用之而不得其法,必有噬人之患。首经为难得之端,倘求之而不失其时,必有天仙之分。”此时切忌念动意驰,他如邪*等心,更不待言矣。人能静定半时,了照气机,自然药归炉鼎,而升降上下,为内药矣。虽然名为内药,其实皆一气也,不过在外时,纯是天然一气,及引之入内,则有后天之精气神在,稍不同耳。然以外药来归,无非欲化内之精神皆成先天一气,故必须十月之久方才圆足。尤要知金水非火不能上升,故必需内呼吸之神息,神息,即火也。丹非土不凝,故必以我之真意为之布置调停。其实皆一道也,不过气机之初动再动略有所分,在下在中在上各有一样。故丹经谓之“阳生采取,药动河车”,皆自然之道,无非气机之大小有不同,而河车之大小亦各别也。生等须以活法行之,得矣。若世人之概不言法者差,太沾沾于法者亦差。我今所传,的是真正心法,非心诚好道,不得闻也。

1 思想的四字成语大全

安常守故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出处: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出处:宋·刘挈《论人才》:“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

安贫乐道 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出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百虑一致 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保残守缺 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出处:《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抱残守缺 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出处:参见“保残守缺”。

抱残守阙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

闭关自守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 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 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变心易虑 改变思想;改变打算。

出处:《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别有肺肠 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2 思想四字成语是什么

关于思想的成语(描写思想的成语)

[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翻然悔悟]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幡然悔悟]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俭:节省;奢:奢侈。穷人不学也会节俭,富人不学也会奢侈。指人的思想受环境习惯的影响

[前言不答后语]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老古董]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开小差]军人脱离队伍私自逃跑,比喻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逃避任务的行为。或比喻思想不集中

[少壮派]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一群人。指思想邀进,敢做敢想的年轻人

[吸血鬼]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刀枪不入]刀杀不进枪刺不死。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僵化,批评、鼓励都不起作用

[欧风墨雨]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傻头傻脑]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百家诸子]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3 思想的四字成语

朝思暮想、

沈思默想、

冥思苦想、

苦思冥想、

行思坐想、

奇思妙想、

遐思迩想、

眼想心思、

眠思梦想、

静思默想、

霞思云想、

昼思夜想、

穷思极想、

千思万想、

沉思默想、

左思右想、

痴思妄想、

暮想朝思、

朝思夕想、

瑶想琼思、

霞思天想、

胡思乱想、

思前想后、

瞑思苦想、

游思妄想、

前思后想、

思念存想、

玉想琼思

4 关于思维的四字成语

笔头生花 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彩笔生花 比喻才思有很大的进步。

出处:元·汤式《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翠袖分香行处有,彩笔生花梦境熟。”

操翰成章 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

出处:《三国志·魏书·徐干传》:“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干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道头会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出处:《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斗酒百篇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对客挥毫 比喻文思敏捷。毫,毛笔。

出处:宋·黄庭坚《病起荆江即事》诗之八:“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锦心绣腹 形容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辞藻。

出处:元·汤式《一枝花·冬景题情》套曲:“他有那锦心绣腹,我有那冰肌玉骨。”

锦胸绣口 犹言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立马万言 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宋·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之法。”

流水行云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宋·洪咨夔《朝中措·寿章君举》:“流水行云才思,光风霁月精神。”

梦笔生花 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七步成诗 称人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七步成章 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七步之才 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巧捷万端 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

燃萁之敏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出处: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语。宋·宁参《白水县斋十咏》序:“曾无击钵之音,但愧燃萁之敏。”

日试万言 一日写上万字的文章。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5 描写人物思想性格的四字成语

多重性格 乐天达观 成熟稳重 幼稚调皮 温柔体贴 活泼可爱 普普通通 内向害羞 外向开朗 心地善良 聪明伶俐 善解人意 风趣幽默 思想开放 积极进取 小心谨慎 郁郁寡欢 正义正直 悲观失意 好吃懒做 处事洒脱 疑神疑鬼 患得患失 异想天开 多愁善感 淡泊名利 见利忘义 瞻前顾后 循规蹈矩 热心助人 快言快语 少言寡语 爱管闲事 追求 豪放不羁 狡猾多变 贪小便宜 见异思迁 情绪多变 水性扬花 重色轻友 胆小怕事 积极负责 勇敢正义 聪明好学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老实巴交 圆滑老练 脾气暴躁 慢条斯理 诚实坦白 婆婆妈妈。

6 思想品质的四字词语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杰出

补天浴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裒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为了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即所谓的风水。风水之术虽然听起来有些玄虚,是实践起来并不困难,因为它有着具体的实践物件。同时,风水之术貌似是一种迷信,却并非完全不科学,它内部自由一套自给自足的逻辑系统。

那么,你知道,在家居风水学的诸多分类中,哪一部分的学说最为完善吗——是客厅,因为客厅是最需要好风水庇佑的地方,那是人来人往的所在,那里家俱的摆放、颜色的选择,还有整体的布局,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财运,夫妻俩的和谐度,甚至一个人的命运。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所谓的客厅风水学吧,阅读过后的认真实践,一定会带给你惊喜。

一、方位

客厅最好位于住家的前半部靠近大门的位置,以便直接吸纳从大门的气。如果必须经过条走廊才能到达客厅,那么走廊定要保持整洁,

而且照明定要充足,以免阻碍气客厅。如果是夹层屋设计,客厅应位于层。

二、格局

客厅的格局最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座椅区不可冲煞到屋角,沙发不可压梁。如果有突出的屋角放出暗箭,可摆设盆景或家俱化解。如果客厅呈L形,可用家俱将之隔成两个方形区域,视为两个独立的房间。例如,可将个区域当成会客室,另个区域当成起居室。或是在墙壁挂面镜子,象征性的补足缺角,然后,当成完整的房间来决定中心。

三、调整家饰

尖锐的物品,例如刀剑、火器、奖牌、动物标本,都不应该挂在墙上。因为这些物品都会产生阴气,导致争吵或暴力行为。同样的也应避免摆设有陵角的台灯或装饰品。

四、风水摆设

客厅的摆设主要是看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而定。任何风水吉祥物的摆设都要依据人生八大欲求及个人本命卦的方位,最好是请教专业风水师

五、客厅窗明几净

养成习惯随手归位,东西放置井然有序。如此的环境会造就出思路有条不紊,做事按部就班的人格特性。

六、选对吉位放沙发

主沙发位以能够观照大门、厨房、餐厅及卧室为原则,当然也得是房子主人命卦的吉位,最好安置在客厅的财位或伏位上。

七、晚上灯光明亮且柔和

古书有云:明厅暗室,指的是客厅采光要明亮、通风的原则。客厅除了白天要明亮、通风外,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晚上睡觉前也一定得开亮灯源。有些人为了省电,晚上客厅若没人时,习惯将客厅关灯;或有些人则是为了制造情调,即使在客厅看电视也不开灯。如果看电视毕竟是与**不同,长时间的光线不足是会严重伤害视力的。而且会造成眼压太高,偏头痛、忧郁症等病症。

进门见餐桌不吉利,与厨房共用一室不佳。如果一进大门就见餐桌,为不吉。可在餐厅间适当位置用屏风隔档,也可调一板墙为间隔,以避大门直冲煞。

餐厅与厨房共用一室不佳。将餐厅与厨房合二为一,非常不好。因为炒菜时积留的油烟气会影响用餐卫生。在古籍《阳宅三要》中有云:“开门见灶,钱财多耗”。意思是说炉灶火口对正大门而成一条直线以致有刑克,

有此情况的话,则主此家人的财运不吉,有破财之嫌,更会令健康受损。主要注意肠胃病。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厨房门与炉灶成直线相冲也是不吉的。饭桌是一家人共同吃饭之处,所以它的吉凶衰旺对家宅风水影响很大,饭桌的颜色应以选择有生命力的颜色为主,以便 食欲,但纯黑色与纯白色不宜。

破解方法:利用拉门隔开不影响空间感,在面积足够的空间中,建议可于两者间作双拉门规划,用餐时将拉门阖上,机动的拉门设计,也不影响空间感表现。

饭桌的颜色应以选择有生命力的颜色为主,以便 食欲,但纯黑色与纯白色不宜。

破解方法:利用拉门隔开不影响空间感,在面积足够的空间中,建议可于两者间作双拉门规划,用餐时将拉门阖上,机动的拉门设计,也不影响空间感表现。

一、唐诗繁荣与前代文学遗产

当我们注目于唐诗这样一个星汉灿烂的文学奇观时,我们不能忘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文学的发展总的说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任何文学高潮的出现,其实都是由来有自的。黑格尔在谈到希腊古典艺术高度发展的条件时曾说:“所以古典性艺术(指希腊古典艺术)须处于一种熟练技巧高度发展的阶段,才能使感性材料(指艺术的各种媒介,如语言、色彩、线条等)听从艺术家的随意指使。这种艺术成规必须先已存在(尽管还有些拙劣离奇),然后古典美方面的天才才能把机械的熟练加以改进,使它达到技巧的完美。因为只有到了单纯的机械性的技艺已不再成为困难和障碍的时候,艺术家才能致力于自由塑造形式。”黑格尔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他对遥远东方的唐代艺术,尤其是唐诗的艺术当然是不大了解的。但我们在今天读到他这段话时,却仿佛觉得他是在谈论唐代、唐诗的艺术。唐诗艺术的高度成熟、发展,正是黑格尔所阐述的那样一种条件的产物。在唐以前,尽管诗歌的各种艺术“还有些拙劣离奇”,还有些精疏,但它的确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几乎所有的技巧,然后唐代的艺术天才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把机械的熟练加以改进,使它达到技巧的完美”,才能致力于“自由塑造形式”。

回顾唐以前的整个诗歌发展过程,我们以人的成长打比方来说明,如果我们把唐诗比作是生机勃勃的青春期,那么《诗经》则是天真稚拙的萌芽期,两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则是其粗砺、同时在潜滋暗长的幼年期,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为唐诗的全面繁荣准备了丰厚的条件,可以目之为羽毛渐丰的少年期。这样一直到唐,由于各种社会条件的恰好称合和刺激,古典诗终于发展到了它的最高峰。而诗之进入宋,则是活力渐颓、风采渐失、思虑渐沉的老成之境了。大致说来,唐诗之兴盛,前代主要为之准备了四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以前各个时代的诗为唐诗准备了丰富的意象(包括意象的运用方法)。我国的文学,尤其是诗,历来讲究含蓄蕴藉,崇尚中和之美,讲究美刺,而要做到含蓄蕴藉而富有韵致,就非借助于意象不可。实际上,从《诗经》时代开始,我国的诗就走上了一条重视意象运用的道路。《诗经》的三个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比兴就占了其中之二。而所谓“比兴”,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意象方法(在意象一词被广泛使用之前,古人一直用“比兴”一词指意象运用这种现象,如“比兴之体”、“比兴之法”等)。例如《诗经》中的《蒹葭》、《黍离》、《采薇》等,其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等就是一些很好的意象,这此意象在后代也一再被运用,到了唐更成了唐诗意象宝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稍加归纳就会发现,举凡唐诗中出现频率高的意象,诸如“月、星、雨、雪、草、鸟、花、水、雁”等,几乎都是被前代诗人使用过的(当然唐代诗人在这一基础上更有发展,此详于后)。

第二、唐诗所表现出的炉火纯青的语言锤炼技巧,也是由前代积累历久而成的。现在流传的有关诗歌语言锤炼的佳话一般都是唐或唐以后的。但重视诗歌语言的锤炼是我国古典诗的一贯传统,只不过到了唐才高度成熟罢了。即使在古朴天真的《诗经》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种语言的“锤炼”之功。例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赞美《诗经》:“故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心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崾崾’学草虫之韵;‘皎日’、‘彗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穷理”、“穷形”,能做到“情貌无遗”无疑与字词的锤炼有极大的关系。经过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诗人对语言的锤炼也越来越自觉、重视。朱光潜先生就此论述说:“他(指曹植)的诗已经是新时代的预兆。例如《情诗》里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希(左边加日字旁)’已俨然是律句……‘朱华冒绿池’一句每字都有痕迹。区区一字往往可以见出时代的精神。……例如陆机的‘凉风绕曲房’的‘绕’字,张协的‘凝霜竦高木’的‘竦’字,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泉’的‘抱’和‘媚’字,鲍照的‘木落江寒渡,雁还风送秋’的‘渡’ 和‘送’字之类,都有意力求尖新,在汉诗中绝找不出。”宋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也说:“诗至三谢,如玉人之攻玉,锦工之织锦,极天下之工巧组丽,而去建安、黄初远矣。”虽然后人对这种炼字现象的出现或褒或贬,但实际上这种现象仍然不断地发展着,这样一直到唐,字词的锤炼之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唐宋诗词中的名句佳句之多,字词锤炼的佳话之多,就可以明白。可以这样说,丰富的意象宝库和高超的语言锤炼技巧,是唐诗繁荣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三,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出现亦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陶渊明、谢灵运、谢(月兆)等开创的山水田园诗,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它对唐诗的直接影响,是唐代出现了蔚为大观的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之美,在王、孟、韦、储、柳等人的笔下,展现出了它们的千种风姿、万般风情。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就会发现,山水田园诗的影响不仅仅及于唐的山水田园诗派,唐诗中比山水田园诗更广泛的写景诗、写景句变受惠于陶、谢所开创的山水田园诗。没有这一开创,如此大量而优美的写景诗与写景句是不可能出现的。

山水田园诗的出现还有一个影响不易为人发觉,这便是它使中国传统的写景抒情手法变得更加精美。中国诗的写景抒情手法是由来已约的,《诗经》中的所谓“兴”其实就是一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