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吐蕃是今天的吐鲁番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唐朝时期吐蕃是今天的吐鲁番吗,第1张

当然不是,吐鲁番只是新疆的一个地区。吐蕃是青藏高原上的政权,也就是现在的西藏,唐朝时期更大,东边青海大半个省,西边还要往南亚,西亚延伸,比唐朝小不了多少,他们在高原上,唐朝也讨伐不了他们,最后实行了和亲政策。

吐鲁番的别称有高昌、西州、火洲、交河。

吐鲁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辖1个区、2个县,总面积69713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吐鲁番市常住人口为693988人。

吐鲁番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乌鲁木齐的门户,是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在这里交汇,与吐鲁番机场、G30线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具有“连接南北、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区位和便捷交通优势,实现了乌吐区域经济一体化。

吐鲁番气候

吐鲁番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中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太阳年辐射量1395~1504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多15~20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

全年平均气温139℃,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87℃,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长期达210天左右。

—吐鲁番

1火焰山在历史上是怎么出现的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

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

呈东西走向。火焰山, 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

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2火焰山历史极端高温

2015年6月14日下午,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最高气温录得41℃,距离吐鲁番市区40多公里的火焰山风景区,当天高温时段的地表温度高达68℃,但仍有众多游客不惧热浪到景区游览,大家争相在火焰山下巨大的“金箍棒”温度计前拍照纪念。据了解,当天景区的游客达到3000余人次。

2015年7月15日,新疆吐鲁番气象部门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16日至17日,吐鲁番市高昌区、托克逊县将4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7月15日,巨型金箍棒造型温度计显示的地表温度为72摄氏度。

3什么是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亚洲中国新疆。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

火焰山, 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

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4()和()是火焰山的文化

日期:2009-03-31 总浏览: 3490 火焰山横亘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全长98公里,山体宽度为6-8公里,最宽处达到10公里,平均海拔500米,最高峰在胜金口东侧,海拔851米。

山体由新生代地层构成,主体呈红色,夹有少量绿色条带。山上无雪少雨,极端干旱,寸草不生。

在烈日照耀下,山体红光闪烁,犹如腾腾燃烧的火焰。主峰位于鄯善县连木沁镇西面12 公里处。

吐鲁番盆地曾是一片古海,由于地壳运动,特别是三千万年前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周缘山体上升,古海变成陆地,盆地就逐渐形成。他在地质年代上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是一个缓缓下陷的洼地。

又由于造山运动时周围山体上升的幅度不同,所以就形成了南高北低,西宽东窄,中间还有许多起伏丘陵的不对称盆地,也造就了独特奇异、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这是自然伟力的塑造,是吐鲁番得天独厚的环境财富。

山地有块状上升的剥蚀中高山区,火焰山低山剥蚀区和低山丘陵区;有山前倾斜平原,湖积堆积平原,盐碱沼泽湖积平原和沙丘覆盖平原;有低于海平面 100 150 米以下的洼地。这参差错落、形态各异的地理状貌是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赢得了著称于世的知名度。

早在六七千年前,吐鲁番盆地就有了人类活动,并已经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吐鲁番人已经学会打磨和使用细叶石器及石矛、石刀,还会用穿孔的小砾石作装饰,并能制造彩绘陶器。

人类生活确切无疑的在吐鲁番盆地展开了。距今约3000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游牧的人们逐渐定居下来,生产方式也从以采集、狩猎为主向农业为主转变。

据记载,吐鲁番盆地的土著民族是姑师人,他们早在 2200年前就进入了文明社会,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车师后成长国等小国,再加上车师以北的车师后国,人口就有两万之众。 吐鲁番地区引誉中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绚丽明珠。

人类的三大文明在这里融汇,曾演出一幕幕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历来受世人关注。

拒考古发掘和古籍文献揭示,在远古时代吐鲁番就有了人类足迹。 史料上说6世纪就有了安乐城,只使用到17世纪中叶明清之交就废了。

事实上安乐城直到1780年清 建广安城之前还是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乾隆四十二年建成的苏公塔可以佐证。

战火的屡屡洗劫可以使一个城市衰败,而灭顶之灾很可能是大自然所为。安乐城建在洪水沟的冲击扇上,干旱少雨使人们放松了对她的警惕,大自然又是无情的。

这不能说不是 1780年清 在安乐城西北两公里处的古驿道经过的台地上兴筑广安城的理由之一。广安城就是今吐鲁番的老成,又称“汉城”。

1780年,清 改辟展办事大臣为吐鲁番领队大臣,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移到吐鲁番城。1786年,新疆建省后,吐鲁番为直隶厅。

1913年,吐鲁番直隶厅改为县。50 年前吐鲁番市区只是一个“一条马路贯东西”的小集镇,街道两旁只有一些小商铺和手工作坊。

1984 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5月25 日吐鲁番撤县建市,于是,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葡萄城”的设想就逐步变为事实。 吐鲁番绿洲经济的开发史佐证,她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

出现在吐鲁番历史舞台上的古代先民有车师、乌孙、匈奴、突厥、回鹘、吐蕃、契丹、蒙古、准葛尔及汉族,都不同程度的留下了历史的烙印。相互交融,无容讳言,也有风风雨雨,其主流仍是团结统一,共同创造了吐鲁番文明史,留下了遍地是宝的文物古迹。

吐鲁番特异的地形地貌: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似舟船的山间盆地。低于海平面以下的地区约 4000 多平方公里。

最低的是“艾丁湖”,它低于海平面 155 米。以艾丁湖这个深陷的洼地为中心,整个吐鲁番盆地的地形由三个色彩不同的环带组成。

外环是拔地而起的高山峻岭,北面是著名的博格达山南面是库鲁克塔格山,东南面的库母塔格山,西面的喀拉乌成山,环抱着整个吐鲁番盆地。而它们的后面却与广袤的沙漠相连。

盆地的中环是灰**的戈壁沙砾石带,这是因山岭风化剥蚀,‘又有水流下来,天长日久而积累而成。盆地的内环是岭木参天,农田丰饶,瓜果飘香,富庶昌盛的绿洲。

火焰山又天成地造的横卧于盆地中央,它是由中生代和第三世纪红色岩层组成。而连木沁、吐峪沟、桃儿沟、葡萄沟、大小草湖等地,哺育着盆地的众生,造就了吐鲁番盆地的绿洲沃野,也造就吐鲁番盆地灿烂的历史文化。

吐鲁番地理文化:两亿年前吐鲁番盆地是水乡泽国,生活在那里的鳕鱼,被古生物学家命名为“吐鲁番鳕”。水去陆现后,生活在那里的一种爬行二齿兽又被称之为“吐鲁番兽”。

吐鲁番是全国最古老的地方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巨犀化石在吐鲁番得以发掘并向国内外旅游者展示,这标志着吐鲁番市远在五千万年前是生命极为活跃的地方。 吐鲁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荟萃。

吐鲁番文物景点多达 79 处,其中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6 处,这在新疆排列第一位,在全国也排至第十一位。在众多的历史遗迹中,吐鲁番拥有国内外少有、甚至唯我。

5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曾经过的一个地区是火焰山描述的地区,该地区是哪

火焰山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上,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缉怠光干叱妨癸施含渐即“红山”。这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7 ~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轻褶皱低山,最高峰位于胜金口附近,海拔也只有851米。

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浑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布满道道冲沟。

山上寸草不生,基岩 ,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

6火焰山为什么叫火焰山

火焰山是我国新疆境内吐鲁番地区的一座山,因为吐鲁番地区是一个盆地,气温很高,夏天最高气温有时可达40-50摄氏度,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

古书称之为“赤石山”, 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形成一条赤色巨龙,东西走向,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 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

7米。 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

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

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 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

每当盛夏,七月流火,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焰云缭绕,赭红色的山体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达47。

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尚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葡萄沟、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

在这些沟谷中,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 明人吴承恩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名闻天下。

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了一座奇山。 《西游记》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

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文字显系夸张,但高温和寸草不生这些基本特征,与火焰山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不是凭空臆造的。

7火焰山是怎样形成的

煤层自燃,在新疆境内并不罕见。

如今距离乌鲁木齐市42公里的硫磺沟煤田,自清代光绪年间就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到如今(2008年)已经有100多年了。

此煤田火区历时四年(1999年-2003年),于2003年才被扑灭。“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

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这样解释道。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

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 吐峪沟麻扎村民居。

火焰山地区的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埋在地下。散热快的土坯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

“吐鲁番”为 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

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 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

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

由于山地 ,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

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33℃,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

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所以,尽管现在(2008年)已经没有明火烧山,但是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仍旧将火焰山造就为“火焰山”,将吐鲁番造就为“火洲”。

话说唐三 天取经路阻火焰山,遇一长者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

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时便遭遇这一段对话,从此引出了铁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绵延100多公里,宽10公里,海拔500多米。

《山海经》中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 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

在炎热的夏季, 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

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 虽然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

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从而也造就了这一带的生命。 火焰山为什么这么热?一直以来有几种说法。

头一种说法来自吴承恩,他“认为”火焰山的生成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自太上老君炼丹炉出来,蹬掉几块带着余火的砖,落到人间形成的。当然了,这是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火焰山的火,来自地下煤层的自燃。有学者在考察火焰山时曾经发现这一带历史上确实有过烈焰熊熊的时候,这是因为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

其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发生过自燃,近地表较厚的已经自燃殆尽,而且还可以看见那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关于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有记载。

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

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第一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如下:“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离娄下·第十九章]

 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说: 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的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他。 舜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明察人伦关系,因此能遵照仁义行事,而不是勉强地施行仁义。

生存类: 用火,生火,简易木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安防类: 兽衣,弓箭,石矛,藤甲,木盾,搭屋,栅栏;

生产类: 聚落,垦荒种地,饲畜养禽,酿酒,制酱;

文艺类: 歌谣,乐器,语言,图画,数字,文字;

政制类: 图腾,鬼神,祭祀,礼器,仪仗,妖术,巫蛊[蛊];

日用类: 蚕[蚕]桑,葛麻,鞋履,衣裤,席[席]褥,枕被,帐幔,舟楫,马车,刀剑,斧锤,壶釜,碗箸,瓶罐,瓮[甕]坛[罈];

政教类: 记史,制礼,教书。

古籍中关于棉花的记载:

「 (棉花)宋元之间 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按,中古以前无棉花,亦无「棉」字,只有「绵」字。中国民众所衣,不过葛、麻、丝。中古时,棉花由西域传入,但因故未推广。至明初,贫贱出身之朱元璋深知冬日彻寒之恐怖,遂强行推广棉花种植。待九州黎庶得穿棉衣裤,再无惧严冬,方才念此福泽。

  绵字,小篆从帛从系,本义丝绵。丝绵 [silk wadding],一种像棉花絮的衣被用材料,用茧表面的乱丝加工而成。古人在衣服里充以丝绵,作御寒之衣,或做成蚕丝被。

 丝绵古时用来制作冬衣,古代汉人夏季服葛麻纱罗,冬季以丝绵充絮。如是冬天,袍内应絮绵。

 颜师古注:“ 渍茧擘[bò]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今则谓新者为绵,故者为絮。”  简单地说,就是以下脚茧和茧表面的乱丝为原料 加工而成的絮状物,好一点的称绵,次一等的称絮。

 唐人冬季穿绵袍,加绵十两。袄子比袍略短,加绵八两。绵袴[kù],亦称复袴,加绵六两。此即冬装。唐人所谓“绵衣”、“绵袍”皆指丝绵。

 白居易〈新制布裘〉诗:「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得瑟他新做的绵袍,外面用的是洁白的桂布,里面絮着吴地产的丝绵,非常暖和,即使严冬腊月,也温暖如春。〔不得不说,白居易的诗是真的通俗易懂〕( •̆ ᵕ •̆ )

注:裘,皮衣也。布裘,绵布大衣。

 其实棉花分粗绒棉和细绒棉两大类[ 后者质量优于前者 ]。粗绒棉属于亚洲棉或非洲棉系统,棉纤维粗短 ;细绒棉属陆地棉或海岛棉系统,纤维细长,它们均非我国原产。

 从《梁书》对吐鲁番地区所产棉花形状的描述推知,当时新疆地区种的棉花是经中亚传入的一年生非洲棉。而西南地区种植的棉花,古称“古贝”或“吉贝”;有人认为是从印度阿萨姆经缅甸的北部传入的多年生亚洲棉。多年生亚洲棉高可达丈余!

 中国古代也没有“棉”字,只有“绵”字,凡所谓绵,不是指今天所称的“棉”,而是指丝绵。随着棉织物的日益增多,为了同蚕茧的“丝绵”相区别,大约在6至11世纪之间,才出现今天所用的“棉”字。日本的棉花 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因而日文中把棉花写作「木绵」,棉布写作「绵布」。

 从一堆堆雪白的棉花到一匹匹光洁细密的白布,要经过初加工、纺纱、织造等工序。其纺纱、织造方法和我国已行之数千年的丝、麻纺织相近。

 但是为什么棉纺织生产在宋以前的1000余年的时间里,始终仅局限在边疆,而未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广泛传播呢?这是因为棉纺织本来可借鉴若干丝、麻纺织的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力;但由于棉花首先要去籽,然后弹松,棉纤维较丝、麻纤维短,纺的技术也与丝、麻有些不同,这些棉纺织的特有工序是丝、麻纺织中所没有的。而当初传入的这些工序技术 所能够生产出来的棉纱数量,远不能满足先进纺织机织造效率的要求,导致棉纺织生产 一直处于瓶颈状态。

 直到宋末元初,去籽、弹棉、纺纱技术 有了实质性进步,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棉纺织生产 才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从此,棉植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 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棉织物 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成衣材料。

  早年旗袍火,之后唐装盛,现今汉服潮。皆一时之风尚也,未足以久长。

唐·阎立本《步辇图》

《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在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此图一说为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幅上有宋初章友直小篆书有关故事,还录有唐李道志、李德裕“重装背”时题记两行。

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来自天山雪源通过坎儿井的流水潺潺,山麓地带村民聚居,葡萄瓜果青翠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处而来,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闻讯后,勃然大怒,决心镇住这条凶恶的火龙,于是他先扇起一阵巨风,把火龙刮落在地上,接着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瓢泼的雨水浇灭了大火,形成了今日的火焰山。

在美丽的新疆天山脚下,茫茫戈壁滩上分布着无数的绿洲。尤其是吐鲁番和哈密地区,更是形成了瓜果飘香、风景秀丽的绿洲风光。而滋养着这片荒漠绿洲的水源,正是埋在广袤沙漠之下的坎儿井工程源源不断输送而来的高山融雪。

坎儿井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因其设计巧妙、规模宏大,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地下“万里长城”。它是干旱地区的劳动人民利用紧缺水源实践过程中的一大创举,它在我国水利史、人文 历史 和 科技 史研究中都有巨大价值和意义,同时坎儿井对研究新疆农业和水利工程发展史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在世界上亦具有一定影响。科学、准确的认识坎儿井的发展及其特点,对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坎儿井这一吐鲁番水文化遗产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吐鲁番地区的各族劳动人民为了在沙漠之中发展农业生产,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设法将北部天山渗入地下的雪水引来滋润这些戈壁沙漠中的绿洲 ,同时又避免沿途的高温蒸发,巧妙地发明了这种将明渠、暗渠与竖井和涝坝相结合的坎儿井。而且据考证,新疆坎儿井工程最早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汉代时期,各类暗渠总长度曾经一度达到5000公里。 因此坎儿井又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坎儿井是在半干旱、干旱地区广泛存在的一项特有而古老的水利工程。 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坎儿井,而我们国家的坎儿井则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鲁番、哈密等地区。除此以外,在北疆的木垒、奇台、阜康和南疆的皮山、于田、库车等地均有分布,共约1800道。但是现在北疆和南疆的坎儿井皆已干涸废弃。目前仍在运行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

吐鲁番盆地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仅有1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因此仅有的降雨和雪山融水根本无法形成地表径流。但是天山积雪融化渗入戈壁荒滩之后,却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因此,当地的老百姓便因地制宜,借助天然的地形坡度条件,利用水的势能通过人工修建的地下暗渠将地下水潜流进行引流,输水至吐鲁番盆地的绿洲,这种设计有效地避免高温蒸发带来的水资源损耗,对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绿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孕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坎儿井主要由 暗渠、明渠、竖井、涝坝 四部分组成。暗渠是整个坎儿井工程的主体部分,而且按照一定的纵坡比降可以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其中前部分为集水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位置,主要起到截引地下水的作用;后部分输水段在当地地下水位以上与地面明渠连接。明渠即地面的导流渠将水引入涝坝或直接浇灌田地。竖井主要用于开挖暗渠时定位、进人、出土、通风以及完成以后的检查维修。涝坝是坎儿井的储水工程,主要是为了储存多余井水以提高灌溉用水能力,并可调节各时段的水量用于农田灌溉。提高供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当地的需水量逐年增大,最终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许多坎儿井无法正常运行,趋于干涸。1957年,吐鲁番坎儿井数量达到最高峰,共计1237道坎儿井。1966年,坎儿井工程的年输水量达到最大值,共计6999亿立方米。2003年,当地尚存406道坎儿井能够正常工作,年输水量共计232亿立方米,输水量依然占到了全地区总输水量的30%,依然是当地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之一。而到了2017年,当地仅有214道坎儿井能够正常运行工作,每年的输水量也降低到了115亿立方米,坎儿井的现状不容乐观。

关于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工程的起源, 历史 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存在三种起源说法。

其一,关中井渠说 ;一些 历史 学者认为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工程的灵感起源于汉代时期的关中井渠,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而传入西域等高温干旱的地区。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西域井渠考》中便直接点出 : 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工程这种设计理念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时期便已经出现,它的灵感来源于中原地区的井渠。

根据 《史记·河渠书》 中记载,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 “井渠法” 。汉武帝时曾用这种方法引洛水到商洛。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民,后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

其二,中亚起源说 ; 但是也有一部分 历史 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坎儿井工程可能最先诞生于中亚等干旱地区,随着路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而逐渐向东传入吐鲁番地区。

其三,本土起源说 ;而更为普遍的一种说法则认为,坎儿井工程本身就诞生于吐鲁番地区,这种巧妙设计就是古代吐鲁番地区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高温少雨、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和盆地地形的特点。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巧妙设计,并且不断地丰富完善,最终建成了浩大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而且近些年,随着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坎儿井工程的进一步研究,认同并支持 “本土起源说” 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不论是哪种起源原因,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工程全部都是当地老百姓一点一点挖凿修建而成,滋养孕育吐鲁番绿洲,造福子孙后代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 历史 遗产。

在古代 社会 时期,坎儿井作为吐鲁番地区的唯一水源途径,深受当地百姓珍惜和爱护,并且围绕着坎儿井工程形成了一系列的 民间风俗文化和用水崇拜仪式 。每逢新建和扩建坎儿井选择水源时,当地的百姓都要先到“井王庙”和“水王庙”等地方举行祭拜仪式;借此祈祷由当地老百姓抽选出来的工人们都能够平安 健康 ,能够顺利的完成工程的修建工作。等到坎儿井工程修建完成通水后,则要宰杀牛羊等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此感谢上苍和神灵的庇佑。

在吐鲁番地区,当地的百姓把水资源看得十分珍贵,当地形成了许多独具地区特色的习俗和谚语,比如说: “做梦水中游,幸福在后头”、“水滚七次会洁净”、“活水可饮,积水不喝”、“往水中大小便是最大的罪过” 等习俗。因此当地的百姓在放牧时都会尽可能的避开坎儿井工程的竖井、明渠和水源,以免牲畜排泄物会污染到珍贵的水源。而需要洗衣洗菜时,则会选择从水渠中取水出来,转移到远离水源的地方进行清洗。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年轻恋人之间必须在坎儿井水畔赠送定情腰刀,当地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水神的庇佑。

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百姓为了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由生产大队制定严格的生产用水制度。每年的清明至秋分之间是当地农业生产大量用水的时期。如果每个生产队都拥有自己的坎儿井和水源,那么制定的灌溉用水制度则会相对简单。如艾丁湖乡的花园大队辖3个生产队,3个生产队各有一条坎儿井,所以灌溉用水期每个生产队便各自使用自己的坎儿井。而如果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都有坎儿井时,灌溉取水制度则会相对复杂。(注释:一般以村庄为一个生产大队,村庄内部根据生产需要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小队)。

林则徐因在虎门销烟而成为民族英雄,但是由于清廷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而受到贬谪,被发配新疆地区。林则徐在新疆期间,曾经四次来到吐鲁番地区。1845年2月25日,奉道光皇帝之命,林则徐同黄南坡、二子聪彝取道根忒克台(俗称:坑坑)到吐鲁番地区。当地主要官员出城相迎,礼仪十分隆重。

1845年8月1日,林则徐在对南疆进行实地踏勘之后,出发前往哈密等候旨意的途中在此途径吐鲁番。除此以外,同年9月23日至10月中旬,林则徐在伊拉里克勘验11万亩田地的时候,又先后两次前往吐鲁番。因此林则徐在新疆期间曾经先后四次到过吐鲁番。

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经历,使得民族英雄林则徐与吐鲁番的坎儿井结下了不解之缘。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农历1月19日,林则徐首次抵达吐鲁番时便留下了这样的记载,他在日记中写道:“ 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由此可见林则徐初见坎儿井这种独特的水利工程所表露出来的惊讶之情。林则徐作为水利方面的专家,曾经在多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新疆地区自然也不例外。 《新疆图志》 中记载:

在晚清时期,尤其是林则徐抵达新疆地区之后的三十年里,在林则徐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吐鲁番的鄯善、托克逊等地区新修建了3000多道坎儿井。 《鄯善乡土志》 这部地方文献中明确记载,“ 用坎水溉田创之者林则徐,兰坡黄氏继之,迄今坎井鳞次利赖无穷焉。 ”目前鄯善县七克台乡现存的60多道坎儿井据考证大多数都是林则徐到访吐鲁番之后开挖修建。而且在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林则徐推广和倡导坎儿井的功劳,又把坎儿井称之为 “林公井” ,借此表达对于林则徐的推崇感恩之情。

坎儿井是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具有创造性发明修建的伟大的工程奇迹。新疆地区古代的劳动人民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搭建起了干旱少雨的吐鲁番盆地的地下水脉体系,孕育滋养了沙漠绿洲,是绿洲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可以这样说:没有坎儿井,就不可能有吐鲁番发达的农业和沙漠绿洲。

坎儿井不仅创造了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奇迹,积累了大量的干旱地区农业灌溉生产的经验,同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精神财富。

《史记·河渠书》(汉·司马迁)

《西域井渠考》(清·王国维)

《新疆图志》(清·袁大化)

《鄯善乡土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