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建筑介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西方古典建筑介绍,第1张

坚固、实用和美观,是维特鲁威对建筑的精辟概括,这位第一次为建筑理论著述的智者提示出了建筑永恒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有些学者,将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译为“经济、实用、美观”。事实上,对于古 代统治者来说,经济上是否省钱,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西方建筑的发展始终以石结构为主,因而坚固原则似乎并未对人们造成太大的困扰。但实用与美观的矛盾几乎一直与建筑的发展纠结在一起,并成为一代代建造者们永恒的难题。 西方古典建筑发展的历史,主要是指从古希腊早期开始,直到19世纪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以欧洲大陆为主的建筑发展历程。此外,还要加入古埃及文明和以美国等美州建筑发展情况。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文明,是西方古典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也成为西方建筑整个发展历史的精髓,因为此后产生的每种建筑风格,都与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西方古典建筑规则,以及围绕对这个规则的遵从与突破,继承与发展,形成不同时期的特色。这套建筑规则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对近现代建筑,以及当代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人类建筑文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各个时期的经典建筑,通过体量、规模、结构、装饰及细部的设计,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技术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建造活动,以及有幸留存至今的建筑,是能最生动、直观地展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教科书。因此,这些建筑也是人们认识和研究西方文明发展历程的钥匙。

1、材料差异: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石为主。

2、结构差异: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独特的单体造型且讲究对称美等艺术效果;西方传统建筑追崇一种雕塑般的建筑美,显示宏伟壮观的景象。

3、布局差异:中国传统建筑为群体组合,空间上横向扩展,讲究中轴对称,追求纵深效果;西方传统建筑多注重单体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讲究突兀高耸,追求立面效果。

4、风格差异: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是内向的、封闭的、严谨的,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西方传统建筑风格是外向的、开放的、活泼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自由性。

5、装饰色彩差异:中国传统建筑色彩鲜艳;西方传统建筑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性

  中国建筑物最出色之典型,莫过于庙宇之正堂。普通正堂为四墙环对,为其它附属建筑之中心。庙宇之典型图样,大都是分为数个庭院;凡主要之建筑物及正门,均系坐北朝南。进入庙门,须经过一联串之庭院,使人忆起罗马式大殿之中庭及拱环之柱廊,而且使人感受诗意,且有安详之气氛。古老繁茂的大树点缀着环境,波折弯曲的桠枝,与一排排直立的廊柱,相映成趣。

  一联串走廊相贯通的各庭院间,由敞开的大门望去,面前的视野比实际的距离几乎增加了一倍。

  当你经过这些庭院时,你会更加感觉到这些建筑的雄伟、对称、细致、精巧。凡属木材之处,均为油彩精绘,补以金线勾勒。

  当你穷出回廊之际,雄伟庄严的大殿,便映入了你的眼帘。大殿坐北朝南,侧殿左右相衬:沉着,安静,隐生的宗教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正殿台基与高台上横长、对称的栏杆,舒心养目。环廊直立的画柱,和谐均匀地衬托着正殿的前脸。粉饰的楣梁和正梁,支撑着华丽的屋顶。而嵌镶在板条和椽子上深**的琉璃瓦,透出安详自若之态。精巧华丽的细工,缓和了线条的呆板。既得体又合理的庙宇布局和结构,无论就建筑的整体或部分来讲,均充盈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朝气。

  庙宇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台基在中国建筑上,非常重要。所谓台基,包括整个的空间:自平地至台地以及栏杆和台阶。有时台地有两层或三层,以使建筑在台地上的主要建筑物,其形其式昭昭在目。北平的天坛,是一个显明的例子,台地和栏杆三分环绕向上展开。台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强化建筑主体独特的品性,通常借以台基和平台的高度表现建筑物的高贵和地位。中国庙堂木料结构之因素:木柱、楣梁、正梁、横梁和支柱均披露可见。一排排的柱子与正梁及楣梁连结起来,支撑着遮蔽的屋顶,木架之上排铺瓦片,而后砌砖隔墙填在柱间,构建中国建筑的理念。

  按照建筑主体中心和长方形之比例,把立柱分成数行,因而使殿内形成数组甬道。最外的柱间,不用隔墙,而形成柱廊。正面外向的第一排柱子间,以木制架构,并利用之以作门扉。这些木隔墙,常是细雕细刻的,上部刻镂似绣,以通光线。整体看来,好像正面挂着花纱的垂廉。

  彼此衔接的正梁,直接安在立柱之上。柱头是由两块伸展出来的横木形成。其主要作用,用于协调正梁与楣梁的节奏。同样,在楣梁的上面,与正梁突出部,衔接着的是一排排横木和凸出的支柱,用以支撑椽子。伸展的屋檐和檐饰,以及檐下的双排板条,构造美妙的图案,并使瓦垅与柱顶之经纬有所变化,尽现物宝天华。

  在中国建筑学上,屋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倾斜的面积像是织物造就的一座幕帐,瓦顶覆盖在与立柱联结的正梁上面,顺而向下倾斜,形成美丽的曲线。边用头瓦,其色彩则与众不同,宛如地毯之边缘。假若建筑物是圆形的,幕帐之形尤为凸显,顶端饰以金**之锥球,瓦垅则是由中心向四处辐射的光芒。人字形之屋顶,虽属中国建筑术特征之一,但有时一些重要的建筑也不在强调这一点。比如北平故宫的许多建筑,屋顶只显出轻微的坡度。平缓坦然的坡度突出了建筑物雍容端庄的形态,蒙生庄严雄伟的气垫。屋冠与屋脊等相应的饰物,配合着屋顶面上的交叉线条,除了起到装饰的作用以外,还能令人把整建筑幻想成一个陶瓷质地的宏伟幕帐。

  这是中国庙堂建筑的三个主要部分,每一个因素,都与西方的建筑思想不相为谋。

  先说台基:在中国建筑学上,台基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像西欧通常把台基隐蔽起来,或至少置于次要地位。相反地,中国的大建筑物,常是藉着围栏和台阶加重台基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谈到建筑物的主体:这与西方建筑物有几个基本的不同点。中国庙堂的正面是向横伸展,而西方圣堂则人字形向上伸高。中国建筑物的正面常是坐北向南,采取面南的方向,是中国很古老的传统。凡屋宇、宫殿、法院(衙门),甚至整个的城市,尽可能的,都是面向南方。向南之面尽量往横发展,与西方建筑正面的人字形一直狭窄的往上发展正成反比。

  中国建筑的典型,是向横发展的长方形。许多人认为中国建筑的向横发展,是因为普通建筑都是一层的。这种解说并无根据,因为即便是数层之塔,由基部向上均等缩小,但是底部向横发展之特质仍未变化。

  同样城门楼,虽为数层,其向上之伸展仍不集中于高度,反而辅以屋顶,洋台,中楼等形体强调横展的特质。正因为中国建筑始终保持横长,而使人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平安与舒展的感觉。中国建筑的横长走向与以向上发展为主的哥特式根本不同,这种向横伸展的要基导源于中国的数目字。罗马的数目字好像直伸的手,而中国的数目字却像横伸的手。因此任何西欧的建筑形式,都无法向中国建筑术之情调进攻,中国的建筑型,正好与西欧之哥特式形成对比。

  与欧洲建筑物不同的第三点,是中国的屋顶。西欧的倾向是减少屋顶的重要性,甚至以飞檐,或顶边矮垣把屋顶遮蔽起来。相反的中国人把屋顶建筑的冠冕堂皇,由此,中国艺术的想象力,得以流露和表达。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屋顶才有遮风避雨的作用,为强调这一观念,他们的屋顶有时是由两层或三层的中楼来建造的。既然柱子是木制而非石制的,他们也觉得瓦顶占的面积太大;必须缩小才能有活泼的感觉;为达到这种效果,他们使屋檐的尖端,形成一个美妙的弯曲,好像帐篷,这点可以以中国的亭阁为典型的代表。为调节瓦顶死板的广大幅圆,他们把屋顶面积分成间隔的数部,且把屋脊砌高,用导向线把屋顶分成数份,多少加以装饰。瓦顶另外用金黄与陶瓷等琐碎的装饰,使其益形活泼,这些冠饰物,成了装饰艺术的杰作。

  我们已经说过,中国人并不倾向墙体而是倾向于屋顶才能遮风避雨。墙与屋顶比较,墙好像没有多大作用。这样说起来,那么中国的长城,和其它高大的城垣,以及许多的小城墙,岂不是不合理吗?可是我们这时所谈论的,是一个建筑的围墙,普通说起来,墙在中国有两种作用:保护与隔离。中国人不以墙来支撑建筑物,因此墙壁在中国庙宇住宅的建筑中,只占次要的地位。在欧洲的建筑,墙不尽充当保护和隔离的作用,而主要的是支撑建筑物,因此墙壁扩大,而屋顶却相形见小了。相反的,中国的墙壁只尽保护与隔离的作用,屋顶才是主要的部分。墙壁好像营地的外围,围墙圈成各家族的帐棚!

  中国的建筑学与中国历史及传统,毫无疑义的,是合为一个整体的,如同其它文明国家。中国人的艺术表现,证明了其民族的智慧。中国的建筑学,并不亚于其文学造诣,而相辅相成,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殊的资质与宏志:实为中华民族无语之心声。就整体来说,中国之建筑,确实富有宗教思想,受惠于大自然与人类崇高心灵的影响。

  最具启发性的,莫过于北平天坛的祭坛。它使人悟解到是在向一位唯一的、无限的、永恒的、并且是操劳不止的存在着的——神——致敬。有人说,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好像曾经指出对上天有这样的观念。这好像在表明:即使没有启示的助佑,人类只要本着理智,在宇宙的神秘中去努力追求,也会达到“至高存在”观念。可惜这种对“神”的观念,只是模糊的,并且还渗杂着多神的观念。

  当人类希望过度默观与天人合一的生活时,他很自然地会隐退,缄默和收敛心神。这种心情曾导引圣本笃退入深山,圣伯尔纳多隐迹幽谷。中国人则把他们的神祠和庙宇建筑在最优美的环境里。举凡全国之崇山峻岭,僻静林间,大河之岸,清湖之沿,山岩之洞,海中孤岛,凡具神秘感、仿佛可以触及高深莫测隐在之神的地形地段,均宜庙宇之兴建。虽则幻想山川云木具形而化为鬼神,颇属可笑而不着边际,但是令人惊奇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善用他们的细心与审美观,将庙宇的兴建和大自然环境,竟能配合一体;使庙宇嵌镶在优美的环境里,宛如婴儿酣睡在母亲的怀中!中国人这种具体,配合大自然环境,建造神庙的技巧,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凌驾其上。

  中国的庙堂,是宫廷,法院(衙门),和其它任何中国式建筑的模型。这种建筑形式,深深地影响了其它的普通建筑物。因此,可以说,大部分的中国建筑物,都有些宗教的气氛。如是你去参观皇宫,你便会觉得它具有修道院的气氛,而绝不会得到世俗浮华的印象。总括说起来,各家的祖庙(祠堂)充分的说明了中国家庭生活中的宗教气氛。中国的建筑已把自然的宗教情怀与日常的生活融在了一起,这实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传家宝。对于那些建筑教堂,而根本不考虑这些因素的人,我们说什么呢?他们以舶来品的形式代替中国的传统样式,连纯正的艺术眼光也谈不上,还妄想解决什么信传的基本问题?如是采用土生地长的建筑术,对促进信传事业岂不更具效力?这样的做法显然是符合逻辑的要求;假使我们这样去做,我们对中国之文化将有所贡献,也证明吾人尊重与钦佩中国文化。

  中国人对传统之风俗、习惯、看法,是闻名于世的固封保守。我们知道中国人,对于革新或外来之事物,颇为反感。明此,则足以谏说一些人,公教的真理本质是绝对普遍性的。以中国人之智慧,绝不会视这种普遍性的真理为外来的。但是,如给这个普遍性的真理穿上一个毫无必要的洋装,则很可能使中国人对之有“化外之物”之感。我们看到,中国人自古即解决了建筑问题,而其形式及风格与西洋迥然不同。

  我们认为,……那些西洋教堂,在意大利、法国或德国,非常合乎他们本地人的口味,但是却不一定全部适合中国之风土人情。……我们尽可配合中国图样,去发挥人们的发明精神。

西方古代建筑的范围,是指从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建筑。主要以石块砌垒。

1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2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3 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4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5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调是富丽堂皇而又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享乐的味道。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炫耀财富。它常常大量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高贵。第二,不囿于结构逻辑,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第三,充满欢乐的气氛。提倡世俗化,反对神化,提倡人权,反对神权的结果是人性的解放,这种人性的光芒照耀着艺术,给文艺复兴的艺术印上了欢快的色彩。完全走上了享乐至上的歧途。第四,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采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形象产生动态感;又或者把建筑和雕刻二者混合,以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错落及形式构件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引起刺激感。

6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在装饰题材上,常常喜用各种草叶及蚌壳、蔷薇和棕榈。以质感温软的木材取代过去常常使用的大理石。墙面上不再出现古典程式,而代之以线脚繁复的镶板和数量特多的玻璃镜面。喜用娇嫩的色彩,如白色、金色、粉红色、嫩绿色、淡**,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线脚多用金色,天花板常涂上天蓝色,还常常画上飘浮的白云。此外还喜欢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力图显出豪华的高雅之趣。然而,它的格调却因装饰手法的过于刻意,往往是脂粉之气过浓,高洁之意不足;堆砌、柔媚有余,自然韵雅不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