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时都有哪些古籍记载了兽医?
西周时,专职兽医开始出现。当时,家畜去势术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周易》中,已指明去势的公猪性情已变得温顺。
据《周礼夏宫》记载,朝廷每年早春即下达“执驹”,而在夏天则“颁马攻特”,即将不作种用的公马定期进行去势。
《周礼》等古文献中记载有100多种人畜通用的天然药物及采集草药的时期。
在西周时期,有一位畜牧兽医名人造父。他具有高深的兽医技术,善治马病,留下了刺马颈放血为马解除暑热的传说。放血疗法是我国中兽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畜牧兽医的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战国时期,已有专门诊治马病的“马医”。
据《列子说符》记载,齐国有个穷人,经常在城中讨饭。城中的人讨厌他经常来讨,没有人再给他了。于是他到了田氏的马厩,“从马医作役而假食”,就是跟着马医干活而得到一些食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兽用药物,也是在根据人用药物进行分类。当时的人药物分草、木、虫、石、谷5类,并分为以五毒攻病、五味调病、五气节病、五谷养病等治疗原则。这些经验,常常被兽医尤其是马医所借鉴。
当时的马医在治疗马的内科病时,已经掌握了用水煎剂灌服的技术,还掌握了外科病用涂敷药或去其坏死组织的办法。
事实上,我国最早记有“兽医”一词,就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周礼》,其中记载: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而行之,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
意思是说:兽医的职掌是治疗内外科兽病。治疗内科病,采用口服汤药,缓和病势,节制它的行动,借以振作它的精神,然后观察它的表现和症状,妥善调养。治外科病,也是服药,并且要手术割治,把脓血恶液排除,然后再用药治,让它休养,并注意调养。
这个记载说明,战国时期的兽医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不仅已经有了内科外科的区分,而且制订了诊疗程序,并且重视护理。
其实我们大家都应该见过中医的放血疗法,早些年的时候,父母会用针把酸疼的部位挑破,然后扣上烧好的玻璃瓶,这种民间的拔火罐就是在放毒血。
目前,针灸放血疗法仍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中医疗法,对许多疾病都有治疗效果,因为针灸放血中医不同于西医放血,放血量很小,通常是几滴,一般不超过100毫升。 放血疗法实际上并不可怕,这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大规模抽血。一般来说,最多只有几十毫升,少了几滴。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中医非常传统的治疗方法。 放血主要是通过调节气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来调节人体内部器官。使脏腑和谐,经络畅通,气血和谐,阴阳平衡,疾病得到治疗和消除 它不仅能治疗各种慢性病,还能治疗急症。
说到中医放血疗法,它不是一种新发明的方法。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有些疾病可以通过刺破和放血锋利的石头来治疗 随着科学的发展,针灸工具产生了金属针。后来,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于放血治疗的“三棱针”。
这种疗法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在《黄帝内经》中找到,如“刺络者也刺小络血管”;"除了陈数,邪恶的血液也出现了" 《黄帝内经》还明确提出刺血可以治疗躁狂症、头痛、猝死、热哮喘病、鼻出血等疾病。 传说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疗郭子爵的“尸厥”。华佗针灸放血治疗曹操“头风证”。 唐宋时期,这种疗法已成为中医的一大法则。 《新唐书》记录:唐代御医通过头顶出血治愈了唐高宗的“眩晕和失明”。 从明清时期开始,放血就非常流行
放血疗法理论上对感冒是可行的。然而,放血疗法是一种基于人体经络科学的疗法。它不仅需要了解人体经络和气血循环,还需要许多禁忌。这不仅仅是刺破皮肤出血,还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术。
所以啊,这种方法不建议自己在家操作的,尤其当你晕血晕针或者凝血功能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意外。而且女性在经期,孕期或者有低血压,贫血症状的时候也不能做哦。
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刺破人的表层皮肤,放出一些血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分为点刺,散刺,刺络,挑刺等法。功效分别为点刺刺四肢末端,治疗头痛等。散刺病变周围连续点刺,治疗局部淤血,血肿,水肿,顽廯等。刺络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挑刺治疗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本文2023-08-19 18:19: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