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臂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2收藏

下臂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下臂的别名 4 出处 5 特异性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下关穴的定位 9 取法 10 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下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主治病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研究进展 161 颞颌关节炎 162 三叉神经痛 163 鼻炎 164 牙痛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下臂 1 拼音

xià bì

2 概述

下臂为经穴别名,即下关[1]。

穴位 下关 汉语拼音 Xiaguan 罗马拼音 Hsiakuan 美国英译名 Lower Pass 各

号 中国 ST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E5 富耶氏 E2 德国 M2 英国 S2 美国 St7

下关为经穴名(Xiàguān ST7)[2]。出经《黄帝内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2]。下关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3]。下即下方,关指机关(即下颌关节),此穴在下颌关节部之下方,故名下关[2]。主治牙关紧闭,牙关开合不利,下颌疼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炎,下颌关节脱位,咬肌痉挛,齿神经痛,齿痛,下颌关节炎,面痛,耳鸣,耳聋,耳痛,牙车脱臼,口噤䪼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聤耳流脓,面瘫,口眼斜,口噤,眩晕,足跟痛等。

3 下臂的别名

下手、下臂、下砂[1]。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5 特异性

下关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之交会穴。

6 穴名解

下即下方,关指机关(即下颌关节),此穴在下颌关节部之下方,故名下关[2]。

7 所属部位

面[4]

8 下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5][6]。

下关位于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正坐或侧伏,闭口取之。[2]

下关位于面部,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3]。

下关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下关穴的位置

下关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下关穴的位置(肌肉)

下关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

正坐或侧伏,在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稍的前方,闭口取穴。

下关位于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正坐或侧伏,闭口取之[2]。

正坐或侧伏位,闭口,于耳屏前约1横指处,当颧骨弓下的凹陷处取穴[7]。注意:此处合口有孔,张口即闭[7]。

10 穴位解剖

下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颞下窝。皮肤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在皮下组织内,有横行于腺体实质内的血管主要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及其神经丛。针经腮腺后,穿过颞肌腱入颞下窝。该窝内,深居有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形成神经支配的翼内、外肌。围绕该二肌由面深部的静脉形成静脉丛,通过该丛的静脉或属支,沟通颅内和面部静脉的吻合。因此,面部有感染的患者,不易采用此穴。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与颞骨颧突之间→翼外肌[2]。

皮肤→皮下组织→咬肌→翼外肌[6]。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和耳颞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颧支经过,并有下颌神经肌支和颞浅动脉分布;再深层卵圆孔处有下颌神经干经过[6]。

布有面神经颧支及耳颞神经分支。并有面横动、静脉通过,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3]。

11 下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下关有消肿止痛,聪耳通络的作用。

下关有疏散风邪,通窍利关的作用[2]。

下关有疏风活络、开窍益智之功。主治齿痛,面疼,耳聋,耳鸣,牙关开合不利,口眼㖞斜等证。[1]

足阳明经入上齿中,下关位于上齿部,故下关是治疗上牙痛的主穴[7]。

足阳明经脉、经筋布于面部,故下关穴可治面瘫、口㖞、面痛[7]。

足阳明经上行耳前,足少阳经入于耳中,出耳前,下关穴邻近耳部,又是足阳明、足少阳之会穴,故可治耳病[7]。

下关穴位于下颌关节处,乃下颌骨运动之机关,故亦可治口噤、牙关不利之症[7]。

12 主治病症

下关穴主治牙关紧闭,牙关开合不利,下颌疼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炎,下颌关节脱位,咬肌痉挛,齿神经痛,齿痛,下颌关节炎,面痛,耳鸣,耳聋,耳痛,牙车脱臼,口噤䪼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聤耳流脓,面瘫,口眼斜,口噤,眩晕,足跟痛等。

下关穴主治牙关紧闭、下颌疼痛、口㖞、面痛、齿痛、耳鸣、耳聋[6]。

下关主要治疗面颊、口齿及颞部疾患:如口眼斜、牙车脱臼、口噤䪼肿、耳鸣耳聋、聤耳以及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咬肌痉挛、齿神经痛等[2]。

下关主治牙痛,牙关紧闭,耳鸣,耳聋;以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等[3]。

下关主治耳聋,耳鸣,聤耳流脓,耳痛,齿痛,面痛,面瘫,口噤,牙关开合不利[7]。本穴功同颊车,但治疗耳疾及颞颌关节疾病优于颊车穴[7]。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下颌关节脱位,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耳聋,耳鸣;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其它:眩晕,足跟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5~12寸[6]。

一般直刺05~08寸[2]。

刺05~1寸[3]。

向下直刺03~05寸,周围酸胀或麻电感放散至下颌。

略向下直刺05~1寸,周围有酸胀或触电感放射至下颌[7]。

向后斜刺10~15寸,有酸胀感扩散至耳区[7]。

沿下颌骨外向上、下齿平刺1~15寸,有酸胀感扩散至上、下齿[7]。

沿下颌骨向上、下齿平刺15~20寸,酸胀扩散至上下齿以治牙痛。

治疗颞颌关节不利用"齐刺"法。

注意: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脑膜中动脉,引起出血[7]。

132 灸法

可灸[6][7]。

温灸5~10分钟[2]。

艾条灸3~5分钟[3]。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

14 配伍

下关常配听宫、翳风、合谷,有泻热通络镇痛的作用,治疗颞颌关节炎[2][7]。

下关配合谷、太阳、睛明治疗三叉神经痛[2]。

下关配颊车、合谷、外关,有通关活络的作用,治疗牙关紧闭[2]。

下关配颊车、合谷,治牙关紧闭[7]。

下关配合谷、下关,治上牙痛和三叉神经痛[7]。

下关配耳门、听宫、听会,治耳聋[7]。

下关配阳溪、关冲、液门、阳谷有清热泻火通窍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足阳明、少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失欠,下齿龋,下牙痛,䪼肿,下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牙齿龋痛,耳痛。

《备急千金要方》:下关、大迎、翳风主口失欠,下牙齿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疗聤耳有脓汁出,偏风,口目㖞,牙车脱臼。

《类经图翼》:主治偏风,口眼㖞斜,耳鸣耳聋,痛痒出脓,失欠,牙关脱臼。

16 研究进展 161 颞颌关节炎

据报道,下关配合谷,针后加灸,每次灸30 min,每日1次,有较好疗效[7]。

下关配颊车、合谷,针刺加灸治疗颞颌关节炎;配合谷治疗颞颌关节炎;仅在该穴施灸治疗颞颌关节炎;配颊车注射氢化泼尼松龙治疗颞颌关节炎。上述多种方法治疗颞颌关节炎均取得满意效果。

162 三叉神经痛

用地塞米松注射此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用氢化泼尼松加普鲁卡因、维生素B12在该穴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针刺该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用30号25寸毫针针刺下关,进针后针尖以80°向后下方,朝对侧乳突方向深刺2寸左右,用紧提慢按手法,不捻转,使针感向下颌方向或四周扩散,留针30~60 min,每10~15 min用提插手法行针一次,出针前再用提插手法行针30s,每日1次,10次为—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7]。

163 鼻炎

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治疗113例鼻炎,对常年性鼻炎有较好效果。

164 牙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膻中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元儿穴的定位 10 元儿穴的取法 11 元儿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元儿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元儿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元儿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元儿穴研究进展 171 对心脏功能的调整作用 172 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元儿 1 拼音

yuán ér

2 英文参考

Dànzhōng CV17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元儿为经穴别名,即膻中穴[1][2]。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作元见。《循经考穴编》作元沉。

穴位 膻中 汉语拼音 Danzhong 罗马拼音 Shanchung 美国英译名 Middle Altar 各

号 中国 CV17 日本 17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7 富耶氏 VC17 德国 KG17 英国 Cv17 美国 Co17

膻中为经穴名(Dànzhōng CV17,RN17)[3][4]。出《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别名元儿(《针灸甲乙经》)、胸堂(《备急千金要方》)、上气海(《类经图翼》)、元见(《针灸大成》)、元沉(《循经考穴编》)。属任脉[3]。膻中是八会穴之气会穴;心包的募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任脉的交会穴[3][5][6]。膻中为两乳之间,此穴在其所,故名膻中[3]。膻中穴主要用于心肺及 疾患等:如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咯唾脓血,产后乳汁少,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贲门痉挛,小儿吐乳,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胸闷,气短,咳唾脓血,肺痈,乳痈,呕吐涎沫,瘿气,呃逆,少乳,支气管哮喘,乳腺炎,胸闷塞,心胸痛,噎嗝,食管狭窄等。

4 膻中穴的别名

元儿(《针灸甲乙经》)

胸堂(《备急千金要方》)

上气海(《类经图翼》)

元见(《针灸大成》)

元沉(《循经考穴编》)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6 穴名解

膻中为两乳之间,此穴在其所,故名膻中[3]。

膻,同袒。《说文》:“肉膻也。”中,指胸中,指方位言,并有内义。膻中,心包络名。《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穴在玉堂之下,两乳中间。《难经》有:“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考膻中为心之外围,代心布命,居于胸膜之中,因名膻中。[7]

7 特异性

膻中是八会穴之气会穴[3][6][5];

膻中是心包的募穴[3][6][5];

膻中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任脉的交会穴[3][5][6]。

8 所属部位

胸[8]

9 元儿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膻中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 连线的中点[5]。

膻中穴位于胸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约当两 连线的中点。仰卧取穴[3]。

膻中穴位于胸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或于两 连线之中点取穴(《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6]。

10 元儿穴的取法

膻中穴位于胸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约当两 连线的中点。仰卧取穴[3]。

膻中穴在两 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仰卧取穴。

仰卧位,男性于胸骨中线与两 连线之交点处取穴;女性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取穴[9]。

11 元儿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大肌之间→胸骨体[3]。

皮肤→皮下组织→胸骨[10]。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10]。

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和 内动、静脉的前穿支[6]。

膻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骨体。主要布有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12 元儿穴的功效与作用

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作用[3]。

膻中穴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

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又是心包募穴,位于胸部,邻近心肺,因此具有宽胸理气、调理心肺、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肺及胸部病[11]。

膻中穴近于 ,对局部有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故可治疗乳汁不足和乳痈[11]。

膻中穴治疗气机郁滞所致胸闷、胸痛效果为佳。针刺时,若属上胸痛,针刺膻中透华盖;属下胸痛,针刺膻中透中庭;属胸痛,针刺膻中透向患侧;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11]

膻中穴系心包络之募穴,任脉与脾、肾、小肠、三焦诸经之会。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之功,主治胸痞气喘,噎膈呃逆,产妇乳少,哮喘,咳逆。[7]

盖古时称君主所居为宫室,故由中庭再进而臣使在焉。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脏外卫充盈之气,俗称心气,又名中气。倘中气有所减损,则人体各部之气,均来填补。犹诸侯之会师勤王者,故称膻中为气会,又称为上气海,以诸气有时来归也。有因此中气之伤,致人体全局之气,因之削弱,即此理也,故本穴能治一切气分之病。由此宫城再进则玉堂、紫宫矣,盖古人寓言取譬者也。[7]

13 元儿穴主治病证

膻中穴主要用于心肺及 疾患等:如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咯唾脓血,产后乳汁少,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贲门痉挛,小儿吐乳,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胸闷,气短,咳唾脓血,肺痈,乳痈,呕吐涎沫,瘿气,呃逆,少乳,支气管哮喘,乳腺炎,胸闷塞,心胸痛,噎嗝,食管狭窄等。

膻中穴主要用于心肺及 疾患等:如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哮喘、咯唾脓血、产后乳汁少、乳腺炎及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贲门痉挛、小儿吐乳疾患等[3]。

膻中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10]。

膻中穴主治胸闷,气短,胸痛,心痛,胸痹,心悸,心烦;咳嗽,气短,气喘,咳唾脓血,肺痈;乳少,乳痈;噎膈,呕吐涎沫,瘿气[9]。

膻中穴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呃逆,噎膈,少乳;以及心绞痛,支气管哮喘,乳腺炎等[6]。

胸闷塞,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噎嗝,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狭窄,肋间神经痛,心绞痛,乳腺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针尖向下平刺03~05寸[3]。

沿皮刺03~05寸[6]。

平刺03~05寸[10]。

平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前胸部[9]。

《类经图翼》:禁刺,灸七壮,刺之不幸,令人夭。

本穴主治颇关要害,故《针灸大成》示人禁针。但实证可以浅刺,虚证则灸之。[7]

142 灸法

可灸[3][9]。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6]。

药物天灸[9]。

强身保健宜用温和灸[9]。

15 元儿穴的配伍

膻中穴配天井治心胸痛[3]。

膻中穴配丰隆、列缺治支气管哮喘[3]。

膻中穴配合谷、曲池治乳腺炎[3]。

膻中配华盖,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短气不得息,咳喘。

膻中配厥阴俞,属俞募配穴法,有宽胸利气,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失眠,怔忡,喘息。

膻中配大陵、委中、少泽、俞府,有通经活络,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乳痈,胸痛。

膻中配少泽,有通经活络,益气养血的作用,主治乳少,胸胁闷胀。

膻中配肺俞、天突、尺泽、列缺,治肺疾[9]。

膻中配少泽、乳根,治乳少[9]。

膻中配委中、少泽、俞府、天宗、阿是穴,治乳胀、乳痈[9]。

膻中配中脘、气海,治呕吐[9]。

膻中配中脘、气海、足三里、乳根、支沟,治吐血[9]。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口不能言,膻中主之。

《难经》: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

《肘后备急方》:救卒尸厥……灸膻中穴二十八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塞,可灸七七壮,今附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

《针灸大成》:主上气,短气,咳逆,噎气,膈气,喉鸣喘咳,不下食,胸中如塞,心胸痛,风痛,咳嗽,肺痈唾脓,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

《玉龙歌》: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著艾便安康。

《百症赋》:膈痛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

《行针指要歌》: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普济》:膻中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散令。膻中主气,以气有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后;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

《针灸大成》: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

17 元儿穴研究进展 171 对心脏功能的调整作用

膻中对心脏功能有特异性调整作用。有人以膻中为主穴,向下透鸠尾穴,进针25~28寸深,并配用内关、足三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显效率为478%,总有效率为892%,硝酸甘油停减率达936%。对57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针刺前后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显示好转率达532%。有人以超声心动图观察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的变化,发现针后左心室后壁振幅及每搏输出量较针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针刺膻中可改善心功能。针后脑血流图也有显著改善(P<0001)。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到针刺对左心功能有良好改善,与非针组有显著差异。对微循环,发现针刺后有明显扩张(P<001);血中cAMP针刺前后无明显变化,而 cGMP针刺2h后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以上均说明针刺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每搏输出量,改善心功能。[9]

针刺膻中穴,能改善冠状动脉和脑循环,改善左心室功能[3]。

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证实,膻中穴对心脏功能有特异性调整作用。以超声心动图观察针刺前后的变化,结果针刺后左室后壁振幅及心搏量较针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针刺膻中穴可以改善左室功能。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艾灸膻中等穴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障碍。[7]

172 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

针刺“膻中”可使催乳素分泌增加,有实验证明,电针“膻中”可使非受乳大鼠催乳素分泌增加,血浆中催乳素增高,与其他穴相比,膻中具有相对特异性。[9]

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 http://wwwartxcn/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http://wwwartxcn/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 http://wwwartxcn/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2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http://wwwartxcn/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w http://wwwartxcn/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http://wwwartxcn/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3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Y http://wwwartxcn/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4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 http://wwwartxcn/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5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6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6 http://wwwartxcn/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http://wwwartxcn/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8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9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f http://wwwartxcn/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这些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仅供参考!

建议上午11点左右贴比较好。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三伏天阳气最盛,三伏贴正是要借助这种阳气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而一天中又以中午阳气最盛,所以建议大家上午就去医院,11点左右开始贴三伏贴,这样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不过,不管上午还是下午,单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成人一般不超过6小时,12~18岁4~5小时,8~12岁3~4小时,3~8岁2~3小时。每个人贴敷所用的药不同,具体时间长短应遵从医师的建议。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脘的别名·胃管 31 中脘穴的别名 32 出处 33 穴名解 34 特异性 35 所属部位 36 胃管穴的定位 37 胃管穴的取法 38 胃管穴穴位解剖 381 层次解剖 382 穴区神经、血管 39 胃管穴的功效与作用 310 胃管穴主治病证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3112 灸法 312 胃管穴的配伍 313 文献摘要 314 胃管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3142 对肺功能的影响 3143 对血液的影响 314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14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3146 治疗胆绞痛 3147 解除幽门痉挛 314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3149 治疗糖尿病 4 上脘的别名·胃管 41 上脘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上脘穴的定位 47 上脘穴的取法 48 上脘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上脘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上脘穴的配伍 413 文献摘要 414 上脘穴研究进展 414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胃管 1 拼音

wèi guǎn

2 英文参考

c is gastricusc is ventricularisgastric c stomach tub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Zhōngwǎn CV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中脘的别名·胃管

胃管为经穴别名,即胃脘,是中脘的别名[1]。见《备急千金要方》、《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载:“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管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2]。

穴位 中脘 汉语拼音 Zhongwan 罗马拼音 Chungwan 美国英译名 Middle Epigastrium 各

号 中国 CV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2 富耶氏 VC12 德国 KG12 英国 Cv12 美国 Co12

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3][4]。出《脉经》。《脉经》名中管[5]。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6]《脉经》[7])、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3]。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3][8][5]。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3]。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31 中脘穴的别名

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

胃管(《脉经》)

中管(《备急千金要方》[6]《脉经》[7])

胃募(《千金翼方》)

3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33 穴名解

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3]。

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黄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黄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黄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9]

34 特异性

中脘是胃的募穴[3][8][5][6]。

中脘是八会穴之腑会[3][5]。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3][8][5][6]。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6]。

35 所属部位

上腹[10]

36 胃管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8]。

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5]。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3]。

中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37 胃管穴的取法

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3]。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11]。

38 胃管穴穴位解剖

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3]。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2]。

3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2]。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5]。

39 胃管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等作用[3]。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6]

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9]。

310 胃管穴主治病证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等[3]。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12]。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呕吐,呃逆,纳呆,疳积,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肠鸣,腹胀,泄泻,便秘,便血,肠痈;失眠,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黄疸,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11]。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5]。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3]。

直刺05~1寸[3][11],局部酸胀沉重[11],胃部有收缩感[11]。

直刺1~15寸[5][12]。

注意:孕妇慎用[3]。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11]。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3][11]。

3112 灸法

可灸[3][11][12]。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5]。

药物天灸[11]。

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11]。

312 胃管穴的配伍

中脘配天枢,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

中脘穴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3]。

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3]。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11]。

中脘配气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中脘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11]。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11]。

中脘穴配内关、梁丘治胃痛[3]。

中脘配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治久痢[11]。

中脘配大陵、劳宫、足三里、然谷、太溪,治黄疸[11]。

3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行针指要歌》: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反胃吐食一般医。

314 胃管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这种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如原来处于软弱或中等度蠕动状态时,可使蠕动增强,如原来处于较强状态时,则这种作用不明显。当用弱 时,可促进胃蠕动;强 时,则抑制胃蠕动。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观察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中脘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于该节段与胃肠的神经传人节段在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交汇,因此本穴针刺能调整胃肠功能。[11]

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3]。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 促进胃运动,强 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9]

3142 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增加安静时通气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气量[11]。

3143 对血液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11]。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11]。

314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而以肝、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另有人以接种S180肉瘤的小鼠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观察艾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艾灸能抑制癌鼠瘤体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浆cAMP/cGMP值,增强其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活性、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SR BC)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能力。[11]

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3]。

314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9]。

3146 治疗胆绞痛

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3147 解除幽门痉挛

据报道指压中脘后,在X线下发现胃蠕动增强,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频增加,波速增快,幽门痉挛解除。

314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针刺中脘穴对小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尤其能促进空肠的蠕动。

3149 治疗糖尿病

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单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9]。

4 上脘的别名·胃管

胃管为经穴别名,即胃脘[1],《针灸聚英》作上脘穴之别名[13]。

穴位 上脘 汉语拼音 Shangwan 罗马拼音 Shangwan 美国英译名 Upper Epigastrium 各

号 中国 CV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3 富耶氏 VC13 德国 KG13 英国 Cv13 美国 Co13

上脘为经穴名(Shàngwǎn CV13,RN13)[14][4]。出《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脉经》名上管;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胃脘(《针灸资生经》)、上纪(《针灸大全》)。属任脉[14]。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4][15]。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4]。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41 上脘穴的别名

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

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

胃脘(《针灸资生经》)

上纪(《针灸大全》)。

4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针灸甲乙经》: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

43 穴名解

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14]。

上,与下对言。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9]

44 特异性

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14][15]。

45 所属部位

上腹[10]

46 上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8]。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4]。

上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15]。

上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内脏)

47 上脘穴的取法

在脐上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4]。

仰卧位,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3/8与下5/8的交点处取穴;或于中脘穴直上1寸取穴[16]。

48 上脘穴穴位解剖

上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4]。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2]。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2]。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15]。

49 上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脘穴具有和胃降逆、化痰宁神的功效。

上脘穴有调理脾胃,疏肝宁神作用[14]。

上脘穴系任脉、胃经和小肠经之会穴,有和中降逆、清热化痰之功,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9]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10 上脘穴主治病证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及黄疸等[14]。

上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癫痫[12]。

上脘穴主治胃脘痛,呃逆,呕吐,吞酸,食不化,纳呆,腹胀,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癫痫,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16]。

上脘穴主治胃痛,呃逆,呕吐,反胃,癫痫,以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食管痉挛等[15]。

治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纳呆,腹胀腹痛,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痨吐血。胃炎,胃扩张,隔肌痉挛,肠炎。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5~1寸[16][14],局部有酸胀感[16],可扩散至上腹部[16]。

直刺1~15寸[15][4]。

注意:

若肝、脾大,其边缘在本穴处或以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