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皇姑区有什么名胜古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5收藏

沈阳皇姑区有什么名胜古迹?,第1张

  昭陵(北陵) 最著名,

  就在北陵那块的

  还有个叫 舍利塔 的吧.

  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

  ----------------

  沈阳昭陵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乐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昭陵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中部,从正红门到方城,包括华表、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这是陵寝的主体。

  方城正门称为隆恩门,上有门楼。方城四角有角楼。方城内有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晾果房和焚帛亭。隆恩殿后面有二柱门、石五供和券洞门,券洞顶端是大明楼。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和宝城,在宝城中心,上为宝顶,下为地宫。宝城后面是隆业山,登山俯视,陵园风光可尽收眼底。

  昭陵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游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隆恩殿后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又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

  民国十六年五月(1927年),以陵寝为中心辟为“北陵公园”,如今占地面积332万平方米。其总体规划是以陵寝为中心,分陵寝、陵前和陵后三部分。园内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其中芳秀园是北陵公园的园中园,总面积4万平方米,种植了近200种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樱花盛开,满园飘香;盛夏荷花竞放,柳浪闻莺;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苍松挺拔。纵观整个园林,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奇花异石,小桥流水,颇有江南之秀。园内建筑与景观巧妙结合,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北陵公园拥有3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荡漾,柳岸成荫,乘坐脚踏船、快艇观光游玩,泛舟湖上,别有一番情趣。现在北陵公园已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又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现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龄达三百多年,摇曳挺拔,参天敝日。这些苍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壮丽景观,其中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更是别具特色。

  沈阳昭陵古老的历史、神秘的皇陵、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成为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为之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浏览胜地,亦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沈阳的窗口。

  -------------------------

  沈阳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称塔湾舍利塔,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建于辽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由北方契丹人修筑。1640年(清崇德五年)重修,是沈阳市历史较久的古建筑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为密檐塔。1985年维修时,发现塔身为空心,这在全国同类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塔内出土有鎏金佛、舍利子、经卷、瓷器等大批珍罕文物,地宫四壁尚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此塔北侧新建了一座沈阳古塔遗物陈列馆,馆内展出有沈阳各塔先后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无垢净光舍利塔东眺昭陵,南临沼泽,古色苍然,风景甚佳。清人有诗咏道:"一湾塔影水流春,寒食烟生树树新,疑是雨余青到眼,十三山色欲留人"。雄伟壮丽,历史久远,从古至今景色不减。

  舍利塔高30余米,13层密檐八角砖塔。整体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五大部分。地宫在基座下,是珍藏佛舍利等物所。塔座为八角形须弥座,高17米,每面宽5.5米,束腰中间设一壶门,内有石雕伏兽。塔身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有“仰俯莲”形状的须弥座束腰,中间设一壶门,内有石雕伏兽;上半部为八角圆形倚柱,每面正中各辟一券拱形佛龛,内有坐佛一尊,两旁有胁持。八面座佛名称各有不同,正南曰宝生佛,西南曰等观佛,正西曰平等佛,西北曰惠华佛;正北曰大慈佛,东北曰普济佛,正东曰慈悲佛,东南曰阿闪佛。塔身再向上有十三层密檐,檐下有砖雕斗拱,并悬挂风铎。塔身为八角形倚柱,每面有拱形佛龛,内有坐佛一尊,庞有胁侍,八面坐佛分别为:正南曰"宝生佛",西南曰"等观佛",正西曰"平等佛",西北曰"惠华佛",正北曰"大慈佛",东北曰"普济佛",正东曰"慈悲佛",东南曰"阿闪佛"。塔檐为十三层密檐,檐下砖雕斗拱,悬挂有风铃。最顶端是塔刹,塔刹最下层是八角形露盘,露盘之上承托一圆盘露体,其顶端有铁刹杆,刹杆上穿有三颗圆形、半圆形宝珠,最顶上是一葫芦形铜宝珠。塔刹下层为八角形露盘,顶端有铁刹杆,刹杆上串有圆形和半圆形的宝珠,塔顶为宝葫芦珠。塔湾舍利塔,在清朝皇太极时期重建并在塔旁建一庙,名曰"回龙寺",现已无存。古城"沈阳八景"之一的"塔湾夕阳"指此塔而言。

1963年在北京顺义县南关辽代塔基出土了一件白釉童子诵经壶,壶体作一个神态安详的稚童静坐捧读经书状。其童子双目紧闭,全神贯注地诵读经书,头顶上有莲花形发束,中间有圆孔作壶口用以注水,经卷上端有长方孔作壶嘴,身背中央有把手用以提携倒水。构思巧妙,造型别致,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抚宁县历史悠久,早在60万年以前便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洋河、戴河、汤河两岸有新石器时期人群集居的遗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在抚宁县境内地上地下留下了大量的遗迹。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抚宁地处山海之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县境内名胜古迹主要有。省级保护单位:明代万里长城、板厂峪塔、宝峰禅寺、天马山石刻。县级保护单位:岭上商周文化遗址、荣庄红门寺商周文化遗址、山羊寨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

英山河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英山河水库西面岸,为河边丘陵,相对高度20米,因修建水平梯田,文化层已被破坏,分布面积也无可考。1975年修梯田时在该处挖出石磨盘1面,1985年秋考察该地,采集到陶网坠1枚。 马庄新石器时期遗址马庄遗址位于马家峪乡马庄东南750米沙河南岸第二台地上,相对高度5米,西面、南面紧倚岭地,沙河水从西向东流,遗址东西长30米,南北宽11米。1985年春,农民宋桂芬种地时从这里拾到两枚石斧,一枚完好无损,刃部锋利,一枚残损,有使用过的痕迹。是年10月28日,文物普查时从这里采集红色绳纹陶片多枚、磨制石斧残部。

赵家庄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下庄乡赵家庄西北400米处一块台地上,海拔15。1米,南距洋河100米,原建有磨盘寺已毁。遗址南北宽50米,东西长100米。1975年搞农田基本建设文化层被破坏。遗址地面到处有暴露出来的夹砂红陶片,火候较低,纹饰以细绳为主,并附加堆纹。采集磨制石斧1件,属花岗岩石料。

海阳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海阳北街齿轮厂处,海拔135米,西南是台地,向东北逐渐降低,距汤河600米,海阳至平山营公路从台地下沿通过。遗址台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30米,已辟为耕地,文化层已破坏文化层深度50厘米。从这里采集到夹砂红陶片数枚(饰绳纹),陶鬲足3个,纺轮1个,石斧1枚,磨制而成,完好无损。

岭上商周遗址岭上商周遗址位于卢王庄乡岭上村西北部,地处蒲河东第二台地,东西宽300米,南北长150米,文化层深度0。5-1米,原塔寺(已改建为敬老院)坐落于遗址西北部。遗址地表暴露大量烧土、灰烬、兽骨、陶片。采集到陶片30片,其中分夹砂红陶、黑陶两种。同时发现大量泥质灰陶,为晚期遗存。可见器形有陶鬲口沿、罐底、纺轮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并有附加堆纹、方络纹、弦纹等。 红门寺商周遗址红门寺遗址位于榆关镇荣庄东北200米处,遗址上原建有红门寺(现已毁),故名红门寺遗址。遗址北面为4米高的土坎,西、南、东三面为缓坡,北侧坎下有戴河支流通过。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文化层距地表0。3-0。6米。1978年开始,先后采集鬲足4个,罐口1个,半个陶鬲,石杵1件,青石斧1件,陶网坠1个,陶纺轮1个,陶片若干。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灰砂陶极少。纹饰以绳纹为主,另外还有方格纹。

龙崖寺商代遗址龙崖寺商代遗址位于宋庄乡(现属留守营镇)胡各庄东北200米丘陵上,为洋河第二台地,高15米。其下原为洋河故道,现已北移500米,东移300米,丘陵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胡各庄小学建于龙崖寺旧址上。古遗址分布于丘陵东部,面积14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面0。3-1米。其浅处由于耕作暴露于地面,暴露物有灰烬、夹砂红陶片和器物鬲足、纺轮、石球等物。因该地原有龙崖寺,因以命名。

邴各庄战国时期遗址位于邴各庄战国时期遗址位于田各庄乡(现属抚宁镇)邴各庄,从村北海拔546米的山南坡向南伸展至村庄地下,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00米。村西100米有洋河流过,遗址处于第二台地上。1986年3月,从山坡上发现大量泥质灰陶残片、豆柄、豆盘等,有少量的夹砂红陶片,上饰绳纹。在山西南脚发现窑砟。11月,于地下1至3米处挖出大量泥质灰陶器残片和少量完整器物以及玉饰啐片,同时发现石斧、砍砸器各1件。经整理修复陶壶2件、陶豆6件、陶鼎2件、三足罐3件、陶碗1件、龙纹玉饰5片、蟾纹玉饰5件。这批出土文物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的生活器皿和装饰品,是研究抚宁县战国时期社会生产、生活、艺术诸方面的可贵资料。

西汉骊城遗址骊城遗址

位于县城西250米处,洋河自北向南流过,河东50米属于第二台地。从台地边缘至城关南北中轴线,均有文化遗存埋于地下,东西宽630米,南北长1100米,面积约695万平方米。从1981年开始陆续发现的麻纹砖(长315厘米,宽55厘米,厚55厘米)、绳纹(正面)布纹板瓦(宽375厘米,厚2厘米,长度无考)、卷云纹半瓦当(直径176厘米,厚21厘米)、泥质杰陶罐、陶豆残体、铁制铧(残片)、锛、斧、剑、铜镞、铜钱(汉五铢,半两,王莽新朝币和货泉)。发现地下陶井1眼,直径约4米,砖拱隧道1座。南望庄砖厂推土时破坏小型砖拱墓1个,随葬陶罐4个。此外,发现陶纺轮1个,石斧1个,马具铜环1个,铁剑1把,铜镜2面,一为瑞兽镜,一为昭明镜,上有两圈文字,内圈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外圈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口而愿忠然雍塞不泄”。1986年秋发现夯土墙一段,长30米,宽高各3米,为骊城墙址。此外,峪门口村有战国遗址,胡各董村有汉代遗址,榆关中学附近有汉代遗址,田家沟有辽金遗址,地处村落,未能全面调查,各有出土文物数件。另有马坊店新石器时期遗址,1980年烧砖取土挖出陶鬲、石斧等物,陶鬲已破坏,存石斧3枚收归县文物管理所保存。

古墓葬

一、阳乐侯墓阳乐侯墓。位于抚宁城南25公里杨洛木村。旧志记载:“阳乐侯墓在县南5里,墓有五六冢,东西石井八,其下莫测,相传为隧道。侯姓氏年代无考,村以是名,经多年演化,村名已为‘杨洛木’。”杨洛木村东小学校后院原有坟丘,直径20米,高4米,旁开拱门4个交于丘中心,向下有洞。其西20米村中原有坟丘,直径10米,高4米,村中丘顶并开4井,其一向下通隧道,隧道向东伸,有石门阻绝,70年代初两丘被铲平。东丘处为小学操场,西丘处建为民房。铲平东丘曾发现陶罐,内装骨骼、铜钱、圜钱,直径约4公分,铜镜1面,未见棺椁。经实地调查,只见汉砖及石料系砌墓用料,砖为一面麻纹,石料长1米,宽厚各40公分,花岗岩。

二、邴各庄汉墓群。邴各庄汉墓群在抚宁城北邴各庄村东、南、北,面积1万平方米。1985年10月村东发现地下墓道一处,西侧有耳室,均为单面绳纹砖垒砌,有拱券,其墓室未被破坏,覆以土填平。其西侧10米地下也发现拱券顶部。据了解,村北曾有北坨子,村南曾有南坨子,已于60年代毁掉。

三、侯教谕家墓。侯教谕家墓坐落于抚宁县石岭村西南100米,公路西侧。墓地北倚一座小山,南面为石河支脉,坟冢已平,仅存石碑两通,华表一个。两通石碑位于墓地南侧,以青石为料,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74年)十月立。(注明:上一贝下两贝;尸下一贝)鳌底碑,碑身高3325厘米,宽86厘米,厚204厘米。碑座(注明:上一贝下两贝;尸下一贝)头部均残毁;碑首镌有“奉天敕命”篆额,饰以龙纹浮雕;碑阴素面无字。碑阳一块记载:“授直隶河间县教谕侯伸东之母为八品诰命夫人”一事,另一块记载“授直隶河间县教谕侯伸东之父职郎”一事。华表立于石碑东南侧,呈正八棱柱体,高3515厘米。

四、阮宁方墓阮宁方墓。位于黄土营乡(现属驻操营镇)东部落村东南方约500米处的山谷中。墓葬坐东朝西,其东、南、北三面为群山环抱,呈椅子型,西面为开阔地,遥对印台山。墓面积为4050平方米。墓区内原建有三级台阶,最上层有墓葬及供桌、石碑等遗址、遗物。因风雨冲刷冢冠已呈土丘状,二通石碑分别立于坟冢两旁,为“祀祖碑”、“记事碑”。其中“祀祖碑”已倒,碑高152米,厚012米,宽05米,碑文记载了阮宁方后代迁葬祀祖时留下的姓氏,时间为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记事碑”碑边为龙纹浮雕,碑高177米,厚015米,宽071米,碑帽上饰龙纹浮雕,碑文载有阮宁方生前功德。墓区第二层,南北两侧各有一华表,中间置一旗杆座和香炉,除一华表上部残缺外,其它各类文物均保存完好。墓区第三层(也就是墓区的最下一层)为平地,从北向南有一条道路通过,其它已辟为农田。旧《临榆县志》载:“阮宁方系清乾隆年间石门寨人,因其状貌魁梧,臂力绝伦,乾隆二十六年进选为武进士,历任四川重庆标都司,以征缅匪功升潮州镇营参将、河南开封城守营游击等职,因屡建奇功而亲受皇帝之‘诰命’。死后葬于抚宁县义院口,清光绪五年时合其妻迁葬于此。”

五、护国真人墓。护国真人墓在猩猩峪乡(现属大新寨镇)大石窟村北、背牛顶南坡山路东侧。坟冢石砌露出地面,周围建有方墙,下有洞穴,现方墙、坟冢已塌。墓前有青石碑一通,碑高73厘米,宽29厘米,厚12厘米,完好无损,碑文字迹清晰。碑文载:“大清宣统四月初一日。大清宣宗皇帝道光庚寅己卯月十八日圣诞俗家,系镶黄旗宗室,名载任,官居镶红旗满洲都统。因洋人头次进中原,舍职假扮木匠归入玄门。至光绪八年六月受皇恩,敕封护国长寿灵峰普济真人姓锺名至秀,字小峰子之仙位。润师,赐名安理明,道号明晶子,为此感慨而志此碑。

古寺塔及遗址:

汤泉寺汤泉寺位于平山营乡(现杜庄乡)温泉堡村东500米,因有汤泉而得名。坐落于山阳,前有汤河流过,隔河有山峰如屏。汤泉寺依地势建于两级高台上,沿25级石阶而上,进山门即为第一级,中间有石砌甬道,两旁明、清青石碑各一,均为修庙记事碑。再上石阶为院落第二级,原有天王殿,殿后中有甬道,旁有两厢,后为正殿,两厢与正殿旁为跨院,整个庙宇圈以围墙,总面积2275平方米。天王殿、两厢、正殿于60年代由海军后勤四O八医院拆毁,改建为子弟小学校舍,格局、建筑面积依如旧址。汤泉寺现存山门一座,砖木结构,上有歇山,布瓦顶,檐下有砖雕斗拱,门楣上方内外各嵌青石匾额一方,内书“泉流法海”,外书“翠映灵峰”,整个门高333米,宽21米,深25米。汤泉寺始建于辽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为广化寺下院,其上院在西北5公里山中,仅存有遗址。寺东西各有温泉一处,水温39摄氏度,均为四O八医院所用。背牛顶太清观位于老岭南,抚宁县城东北26公里处,海拔956米,其峰如柱,兀起于群山之中,甚为险要。因其后有石如牛而得名。背牛顶顶峰分为三级,总面积025平方公里。背牛顶太清观,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公元1111年—1120年),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僧人佛海凿井建庙,带徒重修背牛顶。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19),参将谷永(字承功)修建无梁殿。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僧人慧息拓大金光洞。太清观原为宏量寺上院,道光十年,满洲都统锺至秀因洋人首次进中原,弃官到此遁入玄门,改宏量寺为太清观。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六月,锺至秀受皇封为“护国长寿灵峰普济真人”。太清观现存文物:顶峰第一级,山门一座,石结构,拱门,下临悬崖,高70米,原有木梯6截,为登顶朝拜必经这路。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海阳镇袁国任施铸铁链两条,附于梯两侧。无梁殿,石墙,砖拱券,硬山布瓦顶,前开一门,侧壁开二孔,殿内唯正面须弥座尚存,别无它物。原有观音三尊(“文化大革命”中失落),因此,无梁殿被称为望海观音殿,殿前有云杉二株。吕祖背剑线刻神像在无梁殿东南40米石壁上。接引佛在无梁殿西北石壁上。瓮形井七眼,在无梁殿西南,山门内。莲花池在无梁殿西南,就石凿成长方形,水终年外溢。碑林,在山门北,十余通,多为清代功德碑。一般高60至80厘米,宽30至40厘米,青石质。相传为善男信女背上山的。钟架遗迹在无梁殿东北10米。顶峰第二级:金光洞,原为南向石窟,后开拓扩大,增修抱厦,或设墙壁门窗,洞内有佛座、炕、灶,现存清宣统年(公元1908年)青石匾额一方,上书“金光洞”,周围雕以龙纹花边。金光洞东侧有碾盘一具,系当年僧道生活用具。金光洞西侧石壁有明代参将林桐所题“海阔天高”四个大字。东侧石壁有明代民众所刻求佛记事。背牛顶常为云雾弥漫,向有“兜锦世界”之称。又兼林木葱郁,绿水常流,近瞰群山,远眺大海,令人赏心悦目,开阔胸怀,为一方胜境。1985年秦皇岛市政府拨款,县政府主持修整背牛顶,铺砌上山石阶路1600米,2056个台阶,架设铁制“通天梯”70米,105磴,置木雕观音三尊安装于无梁殿佛座上,重修金光洞面墙和门窗,嵌青石匾额于洞门上方。

宝峰禅寺位于县城东北175公里,平市庄林场山中,因背靠山峰宝石顶而得名,以因其地山石风化多砂砾岭,俗称沙龙殿。其寺坐北向南,院南北长25米,东西宽15米,四周曾有围墙,现已倒塌。院内北部有正殿一座,西厢房三间,正殿面宽69米。进深56米,坐落在东西宽79米,南北长66米,高06米的台基上,殿以石砌墙,正面墙厚12米,侧墙厚08米,高2米,正前面开石拱门,高19米,宽117米,门两侧外壁嵌有青石卧碑各一通,记录了重修年,即“大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四月”(从重修年代看,建庙应同于清河塔寺)。墙体上部三层石板迭砌递出,其上为歇山布瓦顶,顶高3米,殿内板石铺地,四壁嵌镶画像石27块,均为线刻着着色神像。画像石题有捐赠下款。殿顶砖拱券,石灰罩面,涂以红料。三间厢房为青砖瓦舍,与民房无异。1986年由省文物局拨款,县文物管理所主持施工,翻修殿顶,装置套兽,复其旧制。寺前300米处多石壁,上有阴刻神象,神话故事十余幅。

清河塔寺位于宝峰禅寺东1。5公里,其格局与宝峰禅寺一致,唯外壁所镶嵌石碑记事详细。从记载中可知为元代至治元年所建。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重修。1986年与宝峰禅寺又同时修缮。

老来寺遗址位于龙潭东南3公里山中,原为歇山顶无梁殿建筑,石墙砖拱,长7米,宽6米,拱顶已塌,尚存残壁。唯正面墙壁完整,有拱门。院四周尚存石彻残墙,宽10米,长30米。老来寺与宝峰禅寺、清河塔寺形制完全一致,可见建于元代,明代重修。

白塔寺位于双岭乡(现属大新寨镇)马家黑石村西北500米山谷中,白塔无存,寺庙依在。该寺原为两进深院落。现存山门前21级石阶,18平方米的平台,进一面三15平方米的山门,进一面五80平方米的正殿,总面积545平方米。山门和正殿均为硬山直柱单檐前廊砖式砖木结构,砖壁雕有动物花卉纹饰,檐下装修绘有24孝彩粉画。庙中现存青石碑一通,是(注明:上一贝下两贝;尸下一贝)驮石碑,碑帽饰二龙戏珠图案,碑帽高18厘米,宽98厘米,碑身长200厘米,宽84。5厘米,底座高19厘米;条石一块,长90厘米,宽30厘米,厚25厘米。另外,现庙主人性元手中保留着传世文物瓷钵一口,铃两个,鼓一面,铜香炉一尊,经卷、乐谱各一折。白塔寺建于明嘉靖年间,崇祯年间重修,条石铭文:“大明国直隶永平府抚宁神明县宣此社黑石庄居”(正面)。庆福寺遗址位于黄土营乡(现属台营镇)温庄西北1公里白云山上,坐北向南。原庆福寺建在三层高台上,为三进深院落。现存碑刻记载:“修建次第由后而前,其最后一层建于顺治之戊子(公元1684年),其由后二层建于顺治之庚(公元1650年),其大雄宝殿则建于顺治之己亥(公元1659年)。每一层则为一区,居中正殿五间,有耳室辅侧,配庑列其旁”。寺前50米原有塔三座,寺西侧30米有玉皇大帝殿堂一座。据当地老人回忆,庆福寺于1910年前后毁于火灾。“文化大革命”中炸掉三座宝塔。遗址现状:总面积5217平方米,三层(座)庙基。第一座庙基石砌,高6米,有台阶28级,上台阶即山门正殿遗址,墙基尚存,其后四通大碑并列,五通小碑分二、三列于左右。四通大碑皆以青石为料,碑首雕以七孔透龙,高487为,宽112米,厚0275米。自左而右分别是创建大雄宝殿碑记、白云山庆福寺建造庄严左右碑记、庄严庆福寺佛像堂碑记、白云山庆福寺修建大雄宝殿碑记,另存小碑二通。第二座庙基以砖砌墙,高6米,石阶32级,两侧为青石雕花栏板望柱,左侧尚完整,右侧已倾倒,原殿基已夷为平地,存石碑四通。第三座石墙已毁,唯存台阶31级,正殿墙基依在。殿后右侧以山石象碑,名为自然碑,镌“自然碑”三字于其上,高3米,下立小青石碑一通,题为“自然碑记”。玉皇大帝殿堂遗址15平方米,寺前存塔基遗址。

板厂峪塔位于义院口乡板厂峪村南,东西走向的山谷中。此塔为六面七级实心砖塔,高15米,塔基为六面台基,每边长4米,高15米,石砌;须弥座每边长25米,高104米,有砖雕纹饰;塔身第一级每边长232米,高4米,每面有神龛,外饰飞天;第一层檐下有砖雕斗拱每边四攒,为一斗三升交麻叶;以上各层均为迭涩檐,布瓦顶;塔顶为铁制宝珠、刹杆,塔身以淡橙粉饰,置于葱绿林木之中,甚为醒目。此建筑依其地命名,经鉴定,系明代建筑。塔东北30米有山洞,外部有砖拱券门,上嵌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4年)年刻青石匾额一方,上书“天然洞”三字,洞口有石门两扇,洞身呈倒伏树根状,深邃莫测。据传其间有十道石门,深10华里。、天然洞上方原有庙宇,现存青石碑二通,均为清代整修殿宇记事碑。塔西30米有古松一株,高30余米,直径1米,树干挺直,树冠齐整如盖。旧《临榆县志》载,明万历年间道人翟尚儒在此修炼,广为民众医病解难,深受爱戴,翟尚儒死后,人们为之修塔纪念。

宗峰寿塔位于下平山乡柳观峪村北40米,花岗岩石料砌筑,分三级,塔基部为须弥座,六面台柱体,塔身为纺锤状,面东有佛龛,佛龛上嵌青石匾额一方,上款“宗峰寿塔”,落款“康熙岁次丁卯孟秋月旦”(公元1687年),塔刹为石雕宝珠。整个塔高5米,塔身最大直径2。5米。 文字摩崖:

天马山文字摩崖位于县城北10公里,海拔2935米,其山虽不高,然形势险峻,顶峰巨石如马头高昂,故取名马头崖,后改名天马山。山上原有真武庙,据说戚继光镇守蓟州期间曾在此养病。山峰巨石上现存五幅题刻,皆出自明代将领之手。其一,“天马山”,落款“定远戚继光题范职张爵刻”。其二,“山河一览”,上款“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上浣之吉”,下款“分守副总兵睢阳黄孝感书”。其三,“天马行空”,上款“万历十四年冬十月”,下款“聊城傅光宅书。”其四,“海天在目”,上款“万历十四年冬十月”,下款“关中张臣书,上谷解一清刻”。其五,“带砺山河”,落款“万历辛卯岁游击将军云中孙仁提兵入关共副总兵官山西林桐口口暇兴登临天马山眺览胜景慢(漫)评古今题此”。

“香山纪寿”文字摩崖位于双岭乡(现属大新寨镇)梁家湾村东北2公里山谷中一巨石上,石长71米,宽32米,高2米,北依香山南临河水,卧于沙滩上,其西南平整垂直,上镌“香山纪寿”四字,每字长宽30至40厘米。其左有各20厘米见方字11行,刻“台头守张爵镌,万历庚辰十月朔日,少保戚公初度之辰。为东征至台头,闽中郭造卿称觞,因游击李逢时当此而品。山川可与少保争奇,少保当与山川敌寿也”。巨石东侧有两字已难辨清,《抚宁县志》记载有“隐几”二字,疑为此。“香山纪寿”明确记载了戚继光的生辰在十朔日,即阴历十月初一。万历庚辰为公元1580年,戚继光生于1528年,纪寿时年52岁。孤石城,实为堡垒,在马家峪西4公里的一座低矮山头上,山头上巨石矗立,南北长18米,东西宽12米,高15米。巨石平面呈马蹄形,蹄口面南,经石砌,已封为平面一壁。巨石缘东侧石坎可攀登至半腰,几经弯转过马口可攀上石顶。石顶上两石东西对峙,西面石壁上有题字:“天台天西马家峪庄首宋天成、李仲贤、宋德隆、庠生张风登等,石匠刘应春、刘应惕。——天启元年建修”。两石之间有深洞,上盖板石。第八节山羊寨化石洞山羊寨化石洞位于抚宁县城东北偏南34公里处,坐落在下平山公社山羊寨村南小南山(海拔1736米)以上。该洞属石灰岩溶洞,洞深5米有余。1981年6月,北京有关部门在本地进行野外考察时,首次发现洞内有种不完整的动物骨骼化石,与黄土及石华掺杂在一起。198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师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进行挖掘工作,共挖掘52箱化石,重量达两千公斤,其中一块化石有五个紧密相联的古犀头骨。经修整分析鉴定,这些化石有双角犀、牛、鹿、熊、桑氏鬣狗、马蹄蛹、罗氏高山鼠、家鼠等哺乳动物29种和鸟类一种,其中双角犀、桑氏鬣狗等9种动物已绝灭。据分析考证,这些动物生活时代恪地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时期。根据这些化石多位混杂交错堆积,很可能是古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山羊寨化石洞大型动物化石的发现,对本地区,对整个华北、东北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分布与迁移和第四纪自然环境的演变特征、古人类的活动等科研课题的探索,提供了实物依据。该化石洞因地处山羊寨村,故取名山羊寨化石洞。此化石洞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第九节馆藏文物县文物保管所所藏文物有:石器:出土19件,其中有石磨盘1件,石斧13件,石镰4件,石球1件,均为新石器时期至汉代工具。陶器:出土商代陶钵2件,战国时陶壶3件,灰陶鼎2件,豆6件,三足罐3件,钵1件,汉代陶罐4个,大型陶釜一件,明代陶砚1件,另外有新石器时期至汉代陶片、陶网坠、纺轮、鬲足等物。铜器:出土汉、宋、明铜镜各一面,战铜奁1件,铜鼎1件,辽金铜釜1口,金代“提控所弹压印”一方,清代铜火盆1个。此外有战国至清代部分铜币。火铳,明代中后期长城兵器,嘉靖二十四年造,铜制,隆庆四年京运,发现于城子峪长城库废墟共3枝另有子铳26枚,在城子峪、九门口发现火铳弹丸3枚。火铳在我国以往只见于记载,未见实物。1985年1月,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征调1枝填补其空白。铁器:出土辽代铁锅2口,铧2个,铁炮1门,战国铁斧1件,镰1把,汉代锛1把,汉代铁铧残片2件,斧残片1件。另有原县委组织部长万顺同志在抗日战争中使用的1把钢刀。明代铁制竹节炮,发现于抚宁城内,长56厘米,直径12厘米。玉饰:汉代龙纺玉饰5件,蟾纹玉饰5件。

c、莫高窟

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 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由日本捐资,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凉至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00多个,壁画50110平方米,彩塑27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1900年6月22日看管石窟的道士王元录,人称王道士,请来写经书的杨某在往墙缝中插灯草时,发现墙里面是空的,因此发现了一个密室,(现编号17号窟,也叫藏经洞),洞中有4至11世纪(西晋至宋代)的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和绘画作品等四万余件。其中大部分后被外国盗宝者劫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328窟唐代塑像,图中用圆圈标注的地方,原有一尊菩萨,被英国人盗走,现存波士顿博物馆。现在还能看出地上留下的一个圆坑。

第103窟(盛唐)帝王图,前来听法的帝王 第103窟(盛唐)成功刻画了维摩诘这位佛家居士的生动形态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被盗事项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旅游注意事项

为了保护壁画,在莫高窟内参观时,只能用手电筒观看,每位导游带一个手电筒,如果您为了更好地观看,可以自备一个三节电池的手电。

2000年是藏经洞发现100周年。

云冈石窟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云冈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 石窟概况: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 石窟历史: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多次进行了大规模地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如今,云冈石窟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分窟介绍: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总结: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采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龙门石窟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龙门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 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s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

、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文化遗产价值: 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皇家风范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在云南也有一处叫龙门石窟的风景区,不过远没有洛阳有名。它位于昆明西山风景区,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 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到昆明的游客都要去游览。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 山”之说。

中国龙门石窟网:http://wwwlongmencom/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交通:在麦积区火车站前每日有专线旅游车34路发往麦积山,车程约1小时左右,每半小时一趟。

△门票:麦积山景区门票70元,包括景区和石窟票。60岁以上者、解放军及学生半价,记得带老人证、身份证、士兵证和学生证。

△开放时间:8:00~17:00

特别提醒:参观石窟禁止带包和相机,山下有寄存处。由于麦积山是人文景观,建议请导游讲解讲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