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信仰佛教的为什么第一次拿起《禅门日诵》这本书心里有点发慌
这从佛缘来看,你佛缘还是好的。就像我们要得到某种好的东西时候会心慌,遇到不妙的事情时会心慌。但是佛经是好的东西。拿着佛经发慌,或者流泪,说明你善缘成熟,此时认真学习佛法。会有很大成就。就像金刚经上须菩提听到佛的说法,最后涕泪悲泣,那是听到正法而感动,你拿着佛经,你的法身还是感动了。
顾起元《快雪堂集序》云:“先生自谓中年读庄子有得,浸寻入佛氏阃奥,觉己不与世忤。”提供了一条冯氏入佛的线索。但所记并未提供具体的时日与细节,以故还甚难判断其真实的情况。 今据牧斋《冯公墓志铭》而知冯梦祯之初习佛教的时间当在万历初年。冯氏万历五年进士及第,当年秋即发生“夺情”事件,铭曰因梦祯送邹元标远戍而悲愤潠雪,旋即家归,又记曰:“公庶常假归,师事旰江罗近溪,讲性命之学,居丧蔬菜,专精竺坟,参求生死大事。紫柏可公以宗乘唱于东南,奉手抠衣,称辐巾弟子,钳锤评唱,不舍昼夜。里居十年,蒲团接席,漉囊倚户,如道人老衲。”[7]其中所云“庶常假归”,当指其在庶吉士时期即万历五年至八年间请病假归里事。万历癸末既十一年梦祯又因丁父忧而家居,“居丧”一语当专指此后的一段时期,一般也为三年。就此而言,冯氏最初入佛的经历与时间是基本清楚的,而首先与罗汝芳的引导有关,其后,又得之于达观的启沃,并拜达观为师。 冯氏自己的表述证实了牧斋的说法,并有一些新的补充,如其《送曾舜征先生归楚序》提及曾与曾凤仪一起受到达观的诱导:“舜征先生楚人也而信佛,与余无异。初亦兼信玄门。余以偏师攻之,巢穴立捣,而一意于最上乘。寓檇李逾月,时相从,诣楞严静室就正达观上人。上人盖以最上乘诱余者也,至是以诱舜征。舜征之友豫章罗晋明先生雅以儒自固,不觉亦竖降旗,所谓涂毒鼓闻之无不死者。”该文写于万历十三年,所述当是更早之事。“初亦兼信玄门”一语,证实了顾起元所说的冯氏于入佛以前曾有一段学道经历的说法。信奉道教可能还与他的同年好友屠隆、沈懋学有关,三人于及第之后关系最切,牧斋铭谓此三人:“以文章意气相豪,纵酒悲歌,跌宕俯仰,声华籍甚,亦以此负狂简声。”[8]屠隆之染于仙道是很著名的,沈懋学的思想特征见之于屠隆的一些文章,如《沈太史传》即记有二人同会昙阳事,而沈屠两家的儿女婚事也同“受记于大师”,从而可称是“道门之友”[9],因此冯梦祯的乐玄好道是在情理中之事,而诸人至数年后渐次将兴趣移至佛学,也符合晚明时期思想变动的一般规律。另据上条资料而知,冯氏早期家居也曾在嘉兴住过一段,并在楞严寺随达观习佛。除达观以外,梦祯曾提到的另一位对之趋佛有较大影响的禅师就是密藏道开,如《报王房仲》一书云:“不佞于法侣中最号驽怯, 为达观老人及密藏兄所拂拭,遂不敢自弃。”[10]《答憨山禅师》云于万历十一年后:“赖有达观、密藏二师提醒昏醉,见前境界稍觉平淡。”[11]均是将达观与密藏并提,可见密藏在其心理上所居的地位。 但较为疑惑的是梦祯似此后几乎再未提与罗汝芳相交一事,其实这点也是很重要的。罗汝芳为泰州学派中期的领袖人物,同样对佛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后来王学的援佛入儒也与其在此中的推促有很大关系。其弟子杨起元、周汝登、陶望龄等均为万历间著名的佛教居士,也与冯梦祯有一定接触。加之达观与罗汝芳为教外好友,二人也都主于禅学,思想上有内在的相通之处。因此而从罗汝芳而至达观的师事经历也是顺理成章的,比如汤显祖的例子即可印证。但从冯梦祯后期的思想变化情况看,几乎是弃儒而专一于佛门,故或也难以接受将一位儒学家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根据其前期的经历,可知冯梦祯之佛学是以禅而入的。约于万历十五年,冯氏之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转折,主要体现在对佛教信念的加强与净土思想的加重上。[12]万历十五年初因京察谪官,梦祯回归故里,定居杭城,其《快雪堂日记》即开笔于该年,其小序称始于游天目之后,日记以简要的笔法记载了其后一段的日常活动事迹。杭城是莲教八祖云栖法师的座坛之地,加之与其周围地区相关资源的组合(比如天台、普陀、天目等),而成为当时净土宗思想的中心,冯梦祯既然栖居于此,当然会受到其的影响。 天目之游(含径山)在冯梦祯的文字化表述中,是一个带有某种心理象征意味的行为。从具体化的表现看,第一,此游与云栖祩宏有关;第二,“天目为高峰、断崖、中峰三善知识幽栖之所”[13],为东南禅宗祖庭之一,当然也依然与云栖有关。由第一点看,现冯氏文集存有赴天目之前与云栖的信札两通,提到了与云栖的关系,一云:“信宿受法施为感,明日当为天目之行……”,[14]可知在前已受云栖的指拨,另一云:“颁惠戒疏发隐,谨顶礼登受,自愧障重,不能骤持大戒,多歧堕落,为法道羞,师幸哀愍,而时策励之,野田坏种,忽欣欣有向荣意。初十后,业与友人期礼中峰、径山诸祖塔。”[15]言之更为具体,而告之将赴游天目,也是对云栖教诲的一种侧面回应。由第二点看,德清云栖塔铭曰“忆昔见高峰语录,谓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此师之纯钢铸就。向怀之行脚。唯时师意,并匡山、永明而一之。”[16]而中峰则是近世从禅学之角度讨论禅净融通、四宗汇归的先驱之一,及写有《怀净土诗》一百八首,冯氏也曾述及此点,如云:“中峰和尚执土块成黄金,信手拈来,无非佛事,况净土法门,为诸佛玄唱乎。”[17]又有记虞淳熙赴天目事:“……上天目,坐高峰死关前,昼夜策历。至三七日,倦甚,欲就枕,忽见高峰禅师,斩其坐臂。豁然有省,驰证云栖。宏公曰:……因劝令回向净土,以续前因。淳熙遂终身行之。”[18]可知德园也是于天目悟道的。故在当时的语境中,“天目”的符号具有多重的意义,既有并禅与净、将禅连挂于净学之上的隐含(云栖早年所悟),同时也意味着以一种壁立万顷之意志转心事净的觉悟(如虞氏的转变)。因此,赴天目的行为既为朝拜,也为寻找某种期待中的喻示,这些对于冯梦祯后期的道路选择无疑是很有启发的。 从相关资料分析,冯梦祯之由禅转净、趋向净土,一是与佛学发展的趋势有关,冯梦祯稍后于万历十七年所撰《刻净土三经缘始》一文提到这一情况,如谓:“今之学佛者。语之以参禅则掉臂以去,语之已净业则喜而从之。”这当然有其背后的原因。此外,最直接的还是受到了云栖、虞淳熙等人的影响,梦祯与密藏的一信即介绍其近况为“莲池、虞长孺二人亦时时相亲”[19],这点也可由其日记等的记载中看出。但相对而言,由于云栖的持律甚严,一般不太外出见人,故其更多地还是与虞淳熙、戒山等净侣交往为多,他则居士中也有不少习净者与之常有往来。 从行持看,云栖之宗旨重点在念佛戒杀,这点在当时已很普及,冯梦祯也以此相倡,包括对放生会的支持等。但就冯梦祯的资料看,其所关注或事实上关注更多的还是持戒与修忏。 关于持戒,从赴天一信上可以看到,即时云栖便以戒疏首授,使其自悟。梦祯对持戒之重要性也有明确认识,如《赠守庵专上人游方序》中所言正是因于佛门律仪的毁弃,而引起风俗的败坏,以故而使持戒成为当前修习佛法之要务,当然持戒之意义并不限于佛门。为此,他赞成另一居士管志道对守戒的提倡,[20]而其家庭中如其妇与二女也都“笃实持戒”,等。[21]在《报曾于健》一文中,冯氏更是谈到自己对之的真实体会,其文虽长,也有必要摘其要点引之:“今日策修知见,第一戒行,助之悲智,两轮废一不可。仁兄所谓乘缓之人,必有了彻之日。戒缓者,自信虽真,而世法中殊觉碍眼,碍眼处必懈他人信心。此却是泥犁种子,至云一低头,一举首,一称南无,可以作佛。则一谬取,一妄动,安得不谓谤佛。忧深语切,欲以戒乘俱急策进。不佞弟非法门骨肉,安得闻此。弟自有知识已来,妄取妄动之事甚多无算,若罪过有形状者通多生。论之大千世界,不能容受。今日招谗被谤,岂敢尤人,子咎而已。向来方寸中默默自照,未尝有毫发自欺,谓为无碍,棘刺在肤。金屑在眼,已实有之,岂惟旁观。但习深智浊,明知明蹈,每一苛责,泪下如雨。或者一片真实肝肠,尚为诸佛摄受,而许其忏悔耳。……”可知其对戒行是有深切体会的,并根据自己的仕途受挫肘度之。文末一句,将此戒行与忏悔联系在一起,而使戒行有了心理上保障的基础,并可知戒行与忏悔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 关于修忏。冯梦祯在万历十五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上提到:“顷云栖与虞长孺信宿颇商量出世事,渠欲以忏门为前茅,吾甚击节。”[22]知也发自云栖与大虞。在他处,梦祯又提到虞淳熙与戒山对之的倡议,如《报王元美先生》:“此中居士有虞淳熙者,大是苦行头陀,欲结盟修法华忏,以半岁为期,某且褰裳从之矣。”《序西溪忏堂缘起》则记录了“戒山、二虞择地修忏”及自己愿意捐地一事。其思想上的来源是基本清楚的。 由虞淳熙的事例而知道,当时所修主要是法华忏,这点文集中多次提到,又如《休宁仰山伽蓝碑》中指出:“尝读天台止观,谓修习三昧必于深山,……予尝欲觅同志十数辈修法华忏”。因此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天台与净土二宗关系的问题,从而又进一步涉及晚明净土信仰的组合方式。 台净会通至宋代已趋成熟,其中之一便是台教对忏法的汲纳,而使净土成为日常之功课,天台忏仪也便成为连接台、净二教的主要中介。[23]至明而台教大衰,如梦祯所云:“宋时天台之教盛行,无论僧徒,即号为士大夫者,类能言之。……今相去仅四五百年,而海内淄流无能举天台一字一言者,况士夫乎。”[24]然而由于天台忏法的系统性、成熟性,净土于兴起之后,反而需要借助于天台教的修行资粮,加强自身的持行体系,如云栖、虞淳熙、戒山等都属净宗中人,则十分重视对法华忏的习修。冯梦祯《序西溪忏堂缘起》一文即对法华与虞、戒等人的传续关系做了描述,如其谓:“忏法至天台始备,其后慈云式师勤修之,以忏主称。世传师修法华忏,感佛摩顶,顶为高寸许。而其入观,患杂念未净,先置沸油铛于前,杂念一起即淬指油中,比观成时,仅存四指。此其精进之光,即项王战巨鹿、田单存即墨,未足以喻,彼烦恼结习何物,雪霜虽厚,杲日照之,有立消耳。慈明化后,四百余年,而比丘戒山、居士二虞,奋然欲结侣,以继其事,……”从中也可推知天台忏之于习净的重要,由此也造成了以下一些结果。一是晚明净宗对台教所形成的明显的融摄性,使不同宗派之间的界限更趋模糊。二是从一个侧面给天台教于长期衰微后的复兴提供了某种启示,使其能借净土信仰的心理走势来发展相关的自派理论。而在这点上,冯梦祯也起到了一些穿插与沟通的作用。 明代天台宗复兴的最主要人物是妙峰与传灯。妙峰传传灯,传灯的最主要著作《净土生无生论》也被看作是净土要典之一,表现了努力融会台教与净宗的努力,尤可看到净土宗的影响。世传妙峰以独特之天资,不由师授,而独领宗旨,重辟教门。但若放到当时的思想环境中看,依然是与正在大力推进中的净宗所给予的启示(理论、行持手段、弘教目标、对末法论的理解等之间有相同之处),与净土宗人的接触、净土宗人对之的推动与支持等有密切关系的。以冯梦祯的事例而言,其本人便曾与妙峰法师有过相当的接触,并亦为天台之复兴而大力推促。冯梦祯《有门颂略解序》谈及妙峰时云:“余友妙峰觉上人,奋然为鸣阳孤凤几二十年,讲者或窃笑斥为异物,而上人益精其说,不为动,今则稍习矣。海内贤士大夫或有起而助上人者矣。”该文作于万历甲申即十二年,从文中表述看,其时天台之复兴尚刚露端倪,即所谓“今则稍习”,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契机,以故由冯氏主动提出让妙峰将《有门颂略解》拿出付梓,以便流通,“耸动今之士大夫”,并以为“台教中兴在此一举”。冯梦祯对天台之复兴的确是抱有极大之热情的,他不但与天台僧有密切的关系,撰文赞推《法华经》,甚至连天台欲取得慈圣所颁之大藏经,也由梦祯出面去打通京师的关节等。当然,对天台宗的热忱,据对资料的细致分析,实也与冯氏在一些文章中提到的早期“课净业于拙园”的经历有一定关系,又由《修宁仰山伽蓝碑》中得知,其早年之习净中一最重要的内容便是修法华忏,这就很自然地将习净与天台教联系到了一起,并希望台教能有重振之日。天台与净宗之联系,自然不止这些,但忏法无疑是连通二者的一条最主要纽带。很显然,,冯氏称妙峰为“余友”,可知二人之关系已超出一般,即在万历十二年以前便有较多交往。冯与妙峰的这种关系也可从留存不多的一些资料中见出,如冯梦祯为妙峰《有门颂略解》等所做序,[26]妙峰化去,冯梦祯又为其后事张罗,如为其建塔而募缘,[27]商敦营理建塔之事,[28]撰写妙峰的塔铭等。也正因此(尤其是“力请解《有门颂》”),后来藕益智旭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感叹地说:“予念重辟草莱,实赖妙师、开之二大士”,[29]将冯梦祯举为台教起衰复振的二大功臣之一。 皈依净土是晚明佛教信奉者的普遍追求,这点也可从《居士传》所选人物的记事中见出。但冯梦祯后期的转奉净土,并不等于说放弃了对入门即已崇奉的禅学的热衷,事实上即便是在归信净宗之后,冯氏对禅学的热情依然未减当年,这点一部分与其时佛学界普遍认同的禅净合一的思想有关。但从冯梦祯所撰《报密藏师兄》一文中能够看到,当时禅净融会也并非完全顺利,而是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其与密藏谈及自己在杭城与云栖与虞长孺的接触,以为“但血脉稍异,不能吐露本色”,而且“渠辈意甚雌黄老师”。此“老师”即指达观,可见净宗虽也积极倡导禅净合一之事,却对禅学的行持存有疑义。但冯梦祯却希望在其间做些弥合性的工作,如一方面赞赏净土的世俗性与可接近性,有其长处,另一方面则以为二宗间的误解是由于对对方的不了解,以故“但睹面相逢,自然折服”。从实际的情况看,在对待此二宗的态度上,冯梦祯是有明显的两重性的,一面坚信净土的救世性,认可与推崇净土的一些持行律则,并表示最末要“只守西方公案去”[30]。但又觉得自己属于达观一系禅学出身,在血脉上更靠近于宗乘。以后一点而言,从他的各种信件往来与事件交代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尽管是在信净的后期,并未减少与禅门中人的交往,并依然拜达观等为师,责询不断。[31]总起来看,他在感情上还是更接近于禅宗一系的,与禅门中人有一种天缘上的亲近感,而与净侣之间则似存在着一定的心理上的距离。尤其是对禅门中人的英武豪放之作为,冯梦祯常常会流露出由衷的赞叹,如谓达观“为人英爽阔大,喜游名山,见丛林衰削,辄咨嗟涕洟,以兴复为任,如救头然,其生平如此。”[32]又引达观语而表示他对禅宗的理解:“禅家纲宗若兵符,信陵君以百骑入晋鄙军中,椎杀主将而夺其军,六十万众莫敢谁何,兵符在手耳。”[33]对达观的这种崇仰可以说是经常性的,也是出自内心的。另如评癯鹤悦公之宗趣也云:“出家儿当直下了取自己,如壮士持刀入百万军中,取大将首级,如入无人之境,何暇盘桓路歧,留连光景”。[34]其理解的禅宗竟如此。分析其原因,固然与二宗对待人生的态度有别,如净土之庄严坚韧、严厉的持戒等,是排斥感情与意气等之融入的,禅学则相对要随俗与开放一些。而后面一点与冯氏人格倾向的二重性也恰好形成一种结构上的对位。冯氏既有“萧闲淡漠,身心安稳”[35]的一面,同时也有意气相豪,跌宕不羁的情怀,后一方面主要见之于其早期,如抗论张江陵,纵酒悲歌,以豪士自视等,这些都使之十分接近于禅宗中的那些英豪之辈,因此虽然归放与野,笃信净宗,但并未因此而磨灭藏存于内心深处的情综,这也使其与禅门中人始终保持着牢固与坚定的联系,及致使他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净宗的苛厉的修习生涯之中,始终徘徊于禅净之间、教俗之间。这正如其写就一半的《云栖蓝若志》,其对佛教及净土的归依,毕竟是处于了与未了之间。[36]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个丛林的生活实际编制了许多语言通俗、寓意深远的佛教警策格言,这些格言好懂易记,而且读过这些格言就会使我们得到警示,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语行为。现分别介绍几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以飨读者。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在禅门中有三种由低而高的参禅境界,指的即是禅宗的三关。破参、开悟都是禅林用语,指的是「三关」中的初关、牢关两关。行者若能凡情销尽,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本来面目,或本地风光),则称为「破初关」,或破本参,又作见性。在见性之后,再用功修持,则不但不为「有」所碍,而且亦能不执著于「空」,此称为「透重关」,又作大死大活。此后,再用功磨炼,乃能达寂照不二、空有无碍之境,虽五欲当前,亦运用自如而不失本性,此为「透末后牢关」。一般说来,住山、闭关都是保任功夫,保养圣胎所必须的。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也日渐风行。《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
古代禅宗中流行的:「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对禅僧来说,必须等开悟后,才能有资格闭关。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否则,闭上三、五年,不是一无所成,便是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来的誓愿。除禅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闭净土关;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读诵《华严经》,闭华严关。在佛教中,有一种名为「闭生死关」最为感人,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愿于一生中了脱生死,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直到自己觉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关;如果没有把握,便誓不出关。
现在的丛林大寺院中,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一般闭关的人有两种目的:一者,为了能集中精力阅读大藏经;二者,能够顺利专修某一法门。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数月,也有数年的。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关房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所以在关房外,必须有人护持饮食、医药等事,称为「护关」。
在寺院中,有人愿意闭关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举行很隆重的闭关仪式。关主闭关结束时,寺院也举行很隆重的仪式来祝贺,并且有很多信徒来供养关主。关主出关后,随方丈到大殿念回向谒,再拈香上供。上完供后,关主必须在大殿中礼谢大众。
闭关修行能够放下杂务,杜绝外缘,是专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必须具备许多因缘条件,一者闭关者的禅定功夫,二者有寺院能成就,所以非常不容易。
这两句格言告诉修行者,闭关、住山都是开大智慧的一种方式,一位元修行人在闭关和住山之前应该具有一定的修行基础,否则,仅凭一时之兴致来闭关和住山,很可能难以持久,有时即使你能坚持下去,也会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者着魔。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这两句格言是憨山大师的话。憨山大师是明代著名高僧,他年轻时曾经做过经忏佛事。有一天,憨山大师在放焰口回寺途中,惊醒路边一户睡梦中的老人,这时憨山大师听到从室中传出夫妻的对话,说:「半夜三更走路的,不是贼骨头,就是经忏鬼!」憨山大师听到他们的谈话,深感惭愧,他从此发愿「宁在蒲团静坐死,不做人间应赴僧。」
经忏佛事原本是超度亡魂,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水陆法会、盂兰盆会等经忏佛事,既要诵经,还要持咒,更要有盛大庄严如法的仪式,所谓严道场、净三界、赞叹申诚、忏悔观行种种,均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是,近世以来,许多出家人不是将经忏佛事作为超拔众苦、弘法度众的方式,而是作为谋取资材的行为方式,那种荐亡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经忏佛事反增加了僧人造作恶业的机会,因此,近代以来,许多高僧大德都反对出家人整天忙于做经忏佛事。
憨山大师这两句格言意在提醒修行者,出家修行是为了生脱死,而了生脱死的最方便的修行方式是提起正念,精进用功。不能以经忏佛事为业,这样反而会使自己因造作恶业而堕落。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衣钵寮、客堂及库房,为丛林的基本组织,为「四大堂口」中的重要堂口。衣钵寮则典藏常住资料,维护法统。客堂管理人事,接待十方;库房负责总务,照顾生活所需。这两句格言指出了衣钵寮、客堂和库房在丛林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佛法的传承是以「衣钵」为信物,在现代丛林中也多设有「衣钵」一职。「衣钵」如同住持和尚的机要秘书,替大和尚处理机要事务,管理大和尚的衣钵,负有「信物传承」的责任。平时与汤药、书记、书录等侍者共同替大和尚「安排行程」、「侍候汤药」,处理大和尚私人事务,即做「资料存查」、「文书供应」,提供住持之需;尤其「典藏保管」常住的山志、规约、文献、契约、法物、秘笈等珍贵资料,并负责「经营会计」、「预算编制」等财务的管理。
客堂是丛林中对外开放的视窗,客堂的知客是丛林中对外交往的重要僧职,举凡信徒进入山门,或为接洽事宜、求助、倾诉,或是参观、礼佛而来,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知客。知客「接待十方」、「送往迎来」,必须掌握来客的身份、目的,给予适当的待遇。
现代许多从林的客堂具有很大的许可权。他们既负责调解僧众之间的纠纷,又负责维护佛门清规。既负责重大佛事活动的人员安排,又负责寺院中重大事务的挂牌示众。
此外,知客代表常住与「诸山来往」,同时代表大和尚「照顾外寮」、「转承上下」等。客堂在寺院中的权力很大。因此,丛林称客堂为「银客堂」。
库房总理一寺的生活所需,其职责包括:供应日用、储藏道粮、年度预算、分配单银、犒赏大众、营建修缮等。库房直接掌管着僧众的日用饮食,道粮之资,是大众修行,维持法身慧命的依赖之所。作为库房主管人的库头,必须道心纯正,爱护常住,深信因果,不拿常住之物私送人情。就像宝寿禅师那样,即使是方丈和尚派人来讨一块生姜,他也不会作顺水人情(禅门中有「宝寿生姜辣万年」之说)。
因此,「珍珠玛瑙下库房」一句,就足以说明丛林中库房责任的重大,要求后代的库房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履行库房职责,维护常住利益,让大众安住身心,用功办道,做好大众的好后勤。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这句格言提醒我们,一个修行人要想成为佛门龙象,需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俗世中也有句俗语「伟大出自平凡。」不论在家出家,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做好每一件小事。
从这句格言,我们应该知道,历代的祖师大德都是在为大众辛勤服务中成就龙象的。
佛陀住世时,佛陀座下有一位专司知宾的陀骠比丘,每天任劳任怨地工作,即使在深夜,有人前来敲门挂单,他也欢喜地提着灯笼,为其引导安单,数十年如一日,后来终于感得手指自然放光的福报,日后再也用不着打灯笼为人引路了。
在佛门中,讲究的不是世智辩聪,而是菩提道心。这种菩提道心大多是在服务众生的劳作中养成的。翻开佛教典籍,可以发现历代的祖师大德们都以苦行出身,在作务中开悟见性,例如:
雪峰禅师在洞山座下担任饭头;庆诸禅师在沩山座下担任米头;稽山禅师在投子座下担任柴头;义怀禅师在翠峰座下担任净头。还有石霜禅师的筛米,云岩禅师的制鞋,临济禅师的栽松,仰山禅师的牧牛,洞山禅师的种茶,云门禅师的担米,玄沙禅师的砍柴,赵州禅师的扫地,丹霞禅师的除草,懒融禅师的典座,印光大师的行堂等等,历代祖师的这些作为,无非都说明了工作的意义在于扩大自我,服务人群,提升生命的价值。
通过这句格言,我们应该警示自己,在修行过程中,不能贪图享受,而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事事任劳任怨,在服务大众的劳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磨练自己,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将自己锤炼成一个有成就的人。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世法是依人情的,但佛法是不依人情的,有些事情从世间情感看来是合理的,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不相合的,修行只有在超脱人情人性后,才能有道情佛性的。
佛门中这句「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作人情」,是说修行之人,宁可穷死、饿死,宁可不建寺院,没有信徒,也不可说出违背佛法的话,做出违背佛法的事。
佛门中有则著名的故事说,唐朝的从谏大师,中年出家后就从未回家,过去俗家的孩子长大了,非常思念父亲,希望能见父亲一面。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父亲驻锡处,于是千里跋涉,终于找到那个寺院,但因从小离开父亲,不知父亲的样子,刚巧,一个大和尚开门出来,他问道:「请问大德!从谏师父在哪里?」「你找他做什么?」从谏大师说,「因为他是我的父亲!」从谏大师用手一指东边说:「在那边!」孩子走后,从谏大师把门一关再也不开了。
学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里周旋,当然就会离道很远,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还重,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在佛法真理之前,甚至在公理正义之前,也要有道德勇气,要顾及大众的需要,更要坚持佛教真理,不做背离佛法的事情。只有如此,在修学的路上才能更有成就。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这句格言是禅门大德在教育禅宗学徒时经常说的话。格言意在告诉禅子,在修行禅坐之时,应当提起正念,专注于一句话头认真参究,从而破除障道的杂念,直到证得大智慧。使自己能够在禅坐中得到真实受用。
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在丛林中最常说的格言就是上面这句话。常住的一草一木都是信施之物,出家人受用了信徒供养的物品,应当精进修行,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广大信徒。从另一方面来说,常住之物是供真修行人用来维持色身,用功办道的,我们在利用这些常住之物的时候,应当像护持眼珠一样爱惜。若是不知珍惜,肆意浪费信施之物,就会遭致无尽的苦报。即如佛经所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甲还。」因此,作为一名出家人,当存「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心,爱惜常住之物,我们才能会道业日渐增进。
七、打沙弥,跪比丘,火烧菩萨头。
对于这句格言,或许有很多人会觉得疑惑,佛门不是讲慈悲吗?怎么有那么严苛的事!其实佛法正是如此,有些看似无情的教育,都是造就未来龙象的因缘。因为我们的习气使然,面临压力境界,容易心生烦恼,佛门教化的方式,就是要你去认清自己的烦恼来由,找出对治的方法,懂得调御自心,就是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真正透视烦恼,才能见到心地风光。
八、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初学修学的人,常常会在坐禅念佛时妄念纷飞。这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打得念头死,即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最终见到智慧,得到般若。对于一个修行者而言,能够修行到妄念不生的程度已经是相当不容易,当他们正在用功的时候,你若是动了他的念头,令他修行很长时间的功夫都白费了,其罪过弥山。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见到别人用功的时候,你应当生起欢喜心,赞叹他人修道的功德。如要从他们身边过时,尽量绕道而行,以免引起修行者起心动念,妨害道业。如果有事需要向正在诵经念佛或是坐禅观心的修行者请教时,应当待修行者行持完毕方可。这样,才是尊重修行者,才是不扰道人心。
九、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佛教主张戒杀素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慈悲心,增长修道者的智慧。「放开肚皮吃素菜」旨在提醒修道者,平时多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爱护一切苦海众生。
作为一个修道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好人。现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的这几句话是对「立定脚跟做好人」的最好注释。
以上选介了几则丛林中常用的警世格言,通过对这些佛教格言的解读,不仅能使我们得到修行的启迪,而且能够得到为人处事的指导。
永惺长者、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很感谢佛陀的慈悲光明,帮我们集合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来共结法缘!有人问我:到香港来的目的是什么?香港的各位大家,在物质上的金钱财富都非常的具备,我希望能再赠送给各位一些精神、佛法上的财富。金刚经上说:「若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以四句偈--精神、佛法布施,这种财富是用不完的。」所以,我要把这样的财富送给香港的各位大家,使之能更加的充实你们的生活!在这三天晚上,我要讲的题目是:禅、净、律三修法门,今天晚上先讲「禅」,就是讲我们的心;明天讲「净」、讲我们居住的环境,就是佛土,从佛心到佛土,到后天我要跟各位讲「律」,讲到行为,就是佛行。我想从心,到我们居住的国土,再到行为,有一连贯的关系。
讲到禅的修行法门,我分四段向各位介绍,第一,什么是禅?常常有人问我:什么是禅?禅是什么?说到禅,跟我们非常的亲近,原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本来面目啊!禅是自我,禅是我们的生活,禅是一种大自然, 禅是我们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幽默;禅是我们自己的真心、真如自性啊!禅是什么?就等于我们在家庭桌子上摆一盆花,有了花,我们客厅里的气氛就不一样了;禅好像是一幅画,如果我们的客厅里挂一幅画,客厅里就更加美丽呀!禅,好像你很美丽,再有一点花粉化妆一下,会更美丽;禅好像我们吃的味素,吃的盐,你放到菜里面,菜就会更好吃了。所以禅原来跟我们这么密切,就像我们家里的一盆花,一幅画,会把我们的人生带到更高层的境界,更超越、更解脱了。禅不是佛祖的,也不是佛教所有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自己所有的财富、自己所有的宝贝,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今天想把禅告诉大家,告诉各位,尤其在香港这样忙乱的生活里面,有了禅,会给我们定力;在这种是非、迷失的社会里面,有了禅,很容易让我们找到自己;在现在的生活里面,有人经常的感受到苦恼、烦闷,有了禅会给我们智慧、给我们安宁!
禅原来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我们不能认识我有这个宝贝,那我现在就用各种方法,让大家来认识自己所拥有的禅心。原来这个禅,他是有彩色的,好像这个花,有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有了彩色,就会美丽。在佛经里面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你懂得,一花、一草、一木,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内容,无限的因缘。那个一朵花,一片叶子,都是宇宙世界所有的力量集中合和而成的。你看,一朵花,是由阳光、水分、空气、肥料,结合了宇宙万有,才结合成一朵花。所以,你要懂得,原来宇宙不是我心外的呀!是我心内的,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从颜色上,可以看得出来,不但禅是由彩色,禅也有声音的,我们可以用静下来的心,听到禅的声音。什么是禅的声音?经典里面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小河的流水,溪溪有声;你家里的自来水,叮叮嘀嘀的声音,如果你能懂得,那就是诸佛如来在跟我们说法呀!汽车的声音,飞机的声音,工厂的声音,妈妈打小孩子的声音,甚至人和人相骂的声音,杀猪、杀鸡叫的声音,你懂得,那个里面都有无限的禅味呀、无限的警觉。
王阳明先生是一个佛教徒,他是学禅的,有一天带领学生到外面去教学,在街头,看到两个妇女在吵架,一个妇人骂对方:「你呀,不讲天理」;另外一个说:「你呀,不讲良心」。王阳明先生听了后,就和学生们说,你们来听,他们是在讲道啊!在讲禅呀!学生们说:老师,不是呀,他们在相骂呀?老师就说了:「讲天理、讲良心,不是讲道,在讲什么呢?」学生们听老师说,这也对呀!但是老师补充说:「讲天理、讲良心,要求自己的,就是讲道;要求别人的,就是相骂呀!」我们要来认识禅,禅里面没有异物、没有东西,禅就是自己,顶天立地,直下承当。我们平常要从静的当中,从定的当中慢慢来听到禅的声音,禅的呼唤!禅不但有色彩,有声音,还有香气的。比方说:心香一柱,遍暖十方;心香一瓣,供养大家。所谓禅,就是心。心香一柱静中禅,在静的当中,可以参出自己是什么;禅也有味道,经里面讲:「禅悦为食」。你如果在禅里面感觉到忘我的欢喜,在禅里面如果超越了对待的解脱。「禅悦为食」呀,禅可以当饱的。过去虚云老和尚在广东,他一坐,多少天,多少月。在禅里面他也能饱餐。禅不是一定要我们老僧入定,眼睛闭起来,不动、不作、不说。禅也有动作的,所谓担柴、运水无非是禅,行、住、坐、卧,都可以参禅。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切都可以有禅的呀!你懂得禅,所谓:参禅何需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也凉!参禅不一定要在山水安静的地方,只要你心能够安然、安静,就是在大火里面焚烧,火都是很清凉的。
有一个寺院,在长河边上,面对滚滚江水,有一个信徒就问老禅师:怎么样能让长江中的船,在我的眼中、心中消失?老禅师朝右面的侍者徒弟看一看,你回答他的问题呀。右面的侍者把窗户关起来,这不是没有船了吗?老禅师又看看左面的侍者,左面的侍者窗户都不用关,把眼睛一闭,不就是没有船了吗?老禅师更彻底,眼睛一闭,不动,不动心,世界又能耐我何呢?所以,纷扰的世间,种种变化的社会,我们生存其中,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假如有了禅,能够不动心,外面的荣辱毁誉、是非烦恼又能怎么样动摇我呢?
有一个人,用了一个瓶子,养了一只小鹅在里面,小鹅慢慢长大,没有办法出来了,就拿来问南全禅师:「不要把瓶子打坏,怎么能让小鹅出来呢?」问话的是培休宰相。南全禅师听了以后,就大叫一声:「培休」。培休听了以后,就答应了一声:「哎!我在这里」。南全禅师就哈哈一笑,说:「你不是出来了吗?」就是说:「为什么把你很解脱的心,跑到瓶子里面,关闭起来呢?」想到我们在世间上,被很多的金钱、爱情、人我是非,束缚的紧紧的,动弹不得,每天在这些东西里面感觉很烦恼,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心出来,当下不就解脱了吗?有一位普化禅师,向他的老师临济禅师(临济宗的祖师)说:「您能给我一件衣服吗?我没有衣服穿了。」临济老禅师就买了一个棺材给他,普化禅师心想:想不到我心里的秘密被师父知道了。他就说:「既然师父送了一个棺木给我,有了衣服了,我要死了,告诉大家,我明天要到城的东门去死。」第二天很多人好奇,听说普化禅师要在城的东门死,怎么个死法呀?就都到东门去看热闹。普化禅师第二天到了东门一看说:「哎呀!你们这么多人看我的热闹,我怎么死呢?我今天不要死了,我明天到南门去死。」第二天,大家还是到南门去看热闹,普化禅师又说:「哎哟,这么多的人我怎么死呢?我今天也不要死了,我再过一天,我到西门去死。」大家觉得这个老禅师大概跟我们开玩笑,老是无赖,说话不算数,有的就不去了,但仍还是有一部分人到西门去看热闹,普化禅师又说:「噢,还是这么多人,我今天还是不要死,我明天到北门去死。」大家一想:这个老和尚在跟我们开玩笑,第二天就再也没有人去北门看热门了,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人看到普化禅师怎么去的。棺材留存北门口,人们把棺材打开来一看,里面只有一双鞋子,我们就说:有了禅的人,他对于生死都那么儿戏了,都那么逍遥,那么解脱了。生死都不计较,这个世间上他还有什么会计较的呢?善慧大师他有一首很有趣的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用现在的国文老师来看这一首诗,一定不通顺:明明是空手,怎么又说抓了锄头呢?既然是步行,怎么又说骑在水牛上呢?人从桥上经过,为什么又说桥在流动,水没有流动呢?这个是非常不合事实、非常矛盾的说法。禅,就是要割断我们思想上的认识、思想上的分别,有、无,动、静,在禅里面,没有这样的。禅里面把现象和本体,通通都融合在一起,所谓:从矛盾里面去参悟出一个统一的、平等的世界!禅师们一有了禅,他的一切人生,就非常的风趣起来。
第二点,要跟各位讲禅的生活趣谈。有了禅,人没有烦恼了,没有是非了,完全在一种非常的幽默风趣里生活。有一位圆瑛法师,过去在上海,大陆解放后,他还做过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有一次讲经,前面都有一些仪式,讲经结束后也有仪式,就是由维那师讲一句:「打引磬,送老法师回寮。」因为紧张,维那师讲话有错误了,把「打引磬送老法师回寮」这一句话说成是:「打老法师,送引磬回寮。」若是我们一般人听到人家这么讲,就会朝讲话的人看一下,意思是:你怎么讲的话?而圆瑛老法师也是学禅的,他有禅味呀,听到维那师这么讲话了,他就说:「不要打,我自己会走。」这不是很幽默,大家哈哈一笑,就化解了尴尬吗?
一休禅师还是个小沙弥,但他有了禅,也很调皮。一个信徒送给他师父一罐蜂蜜,很甜、很好吃,师父恰好要出门,心中想:哎,我一出门,一休一定会把我的蜂蜜偷吃了,于是就把一休叫过来,对一休说:「这个罐子里面装的是毒药,你可不能动呀!」有了禅的一休是何等的聪明,等到师父出门了以后,他就把罐子打开来,把蜂蜜都给吃了。师父若是回来了,那怎么应付呢?他就把师父非常心爱的花瓶给打碎了,师父一进门,他痛苦流涕说:「师父,我犯了严重的错误,把你心爱的花瓶打碎了。」不过师父还是没有很计较。一休又说:「我因为打坏了花瓶,向师父谢罪,只好自杀,就把师父您的‘毒药’吃了。」禅,就是智慧,就能解决问题。
有一个青年人,在那里打坐,老禅师从身边经过,就说:「喂,我从这里经过,你这个学生怎么都不站起来迎接我呢?」那个学生就用禅门的话来说:「我坐在这里迎接你,就是站起来迎接你呀?」老禅师上去一个耳光,学生说:「你怎么打我呢?」老禅师说:「我打你,就是没打你呀?」禅,还没有参的好、参的透,随便讲话,讲的不好,也麻烦啊!一个老禅师在打坐,小偷进来偷东西,摸摸这里,摸摸那里,没有什么东西偷,不得己,就悄悄的退走了。当他要出门的时候,老禅师就说:「喂!替我把门要关好啊。」小偷最初愣了一下,随后就不客气的说:「这么懒惰,门都不自己关,难怪没有东西让我偷。」老禅师说:「哎,你这个年青人,难道让我这么一个老和尚,出去赚钱给你偷吗?」所以,有了禅的人,在生活里,对什么问题都能那么样的风趣。一个信徒,访问一位年青的住持和尚,在谈话的时候,年青的住持就分付身边一位年老的和尚说:「去倒茶来,给客人渴。」老和尚倒茶来了,年青的住持又说:「去切一盘水果来,给客人吃。」老和尚又去切了盘水果来。信徒心中暗想,怎么年青的住持对老和尚那么样命令、那么不尊敬?谈了一会以后,年青的住持又对老和尚说:「等一会陪客人吃饭。」住持就走了。信徒就问老和尚说:「刚才那位年青的住持是你什么人?」老和尚说:「他是我的徒弟呀。」「徒弟怎么能这样老是命令你呢?」老和尚说:「你不可以这样讲,我的徒弟对我很好呀?」客人说:「他命令你去倒茶,怎么还说对你很好呀?」老和尚说:「他让我去倒茶,没有让我去烧茶,烧茶就比较辛苦啦。」「他还让你去切水果呀?」「他让我去切水果,没有让我去种水果,种水果就更辛苦啦?他还让我去陪你吃饭,你看,我又有好的菜吃啦,徒弟对我很好呀!」各位大家,你们看,有了禅的老和尚,是这样的生活。假如你们在生活里,对一些问题也能有这样的看法,也有一些禅味的话,老年人和年青人之间的带沟不是会消除很多吗?禅的时空有普遍性;禅的人生有平等性,禅的尊严有规范性,禅的生活有朴实性,禅的智慧有幽默性。禅者与禅者之间,讲究的是即心,就是见解一致,思想统一,精神相依。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甘苦与共,甚至生死都不变异,荣辱也不离开,心心相印。懂得了禅,懂得了即心,人我是一如的。因此,我们重要的是在生活里面,要有一点禅的幽默、禅的风趣。
第三点,给大家讲实用的,士、农、工、商之间应该怎么样有禅?读书里面有读书的禅,做工的有工禅,做农的有农禅,经商的也有商禅。我先用好懂一点的话来说,我自己从小长在禅门临济宗的寺院里面,我自己有没有禅,自己也不知道。从一些人生的行为、语言里面,慢慢的感觉到,我也得到一些禅的利益。
有一个人,做出家人穿的僧鞋,他要卖僧鞋给大家,也劝我,叫我也买一双。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我问他,多少钱?他说三十块钱一双,我当时很自然的就说:「三十块钱不行,我要五十块钱买一双鞋子。」他一听很惊讶说:「三十块钱人们都嫌贵,都还价二十五块、二十块,你怎么还要五十块钱买一双呢?」我说:「我五十块钱买一双,不是为了你,是为我自己。三十块钱一双,你又赚不了多少钱,品质也不能改进,不赚钱将来倒闭,我就没有鞋子穿了?」那时做僧鞋的人很少,所以,我要五十块钱一双,不仅它的品质会改进,赚钱了,他就会开很大的店,那样我这一生买鞋就很方便了。告诉各位大家,我一生当中,从买鞋的事例里面,得到好多、好多的利益。有禅心、有慈悲,来跟社会大众处事,我想,自己会得到的利益、效果,更大、更多。士、农、工、商都有禅,甚至竞争、打仗里面也有禅味。
美国的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时候,他要解放美国的黑奴、黑人,解放奴隶制度,在前线,伤亡很重,死人很多。在这个时候,林肯在前线却看到一个小猫在那里叫,他赶紧把小猫抱起来,叫部下带回营地,接着他还把自己的牛奶给小猫吃,安慰它说:「猫儿,为了人类平等、种族平等,要解放黑奴,这个战争,让你的母亲死了,你在那里哭呀,叫呀,请你要原谅我呀。」林肯在那个战争激烈的时候,会对一个猫生起爱心,他这是什么心?是禅心。所以有禅心的人,战争都是很仁慈的呀!在两个月前,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右面的大腿跌断了,掟了四根钢钉,我很挂念今天的讲座,不知能不能如期到场?当时在医院里面开刀手术后,睡在床上,没有躺过这么长时间,感到很不自在。佛光山现在的住持和尚--心平法师,他在夜里就坐在沙发上看护我,我在半夜里,身体一动,他就起来看我有什么事。我也不忍心他一夜都那么坐着,我就说:「心平呀,你来睡在床上,让我坐在沙发上,坐一下好不好?」他一向都很听我的话,师父这样讲,好了。我到沙发上,他就睡到床上。但是他睡了一下以后,忽然坐起来跟我讲:「师父,不行呀,护士若是来打针、打我,打错了怎么办?」我们两个人就在夜里,在病房里面哈哈大笑。意思是:有了禅,什么时候都很快乐,士、农、工、商所求如意,就是生病了,病中都很安然、都很快乐。在士、农、工、商当中,有一种人,很烦恼,每天有钱,有洋房,有汽车,有事业,就是很烦恼。就去找一个老禅师问:怎么办呢?老禅师用四张纸写了几个字,把纸卷起来,告诉他:「你现在不要看,明天早上起来,打开第一张,中午下班回家打开第二张,到了下午上班打开第三张,下班回家后,打开第四张」。这个人第二天早上起来,打开第一张一看,写了两个字:「上山」。于是,他就起来上山,看到山里面那种宁静,树木、鸟叫、花香,他就大叫,原来大自然这么美丽,我都不知道呀!好快乐啊。中午回到家里,打开第二张,上面写了两个字:「微笑」。吃中午饭时,看到家里人好多,吵呀,闹呀,他只好装着跟大家微笑,烦恼也减少了一些。吃过饭以后,就去上班了,在办公室里面,打开第三张,上面写着:「爱语」,就是讲好话。他只好跟同事说:你很好啊,很能干呀,大家都很欢喜。大家欢喜,他也得到一些安慰。下班以后,打开第四张,上面写着:「到海滩,在海滩上写两个字--烦恼」,到了海滩,写了两个字「烦恼」,这时海滩正在涨潮,写完的「烦恼」两个字,海水一冲,「烦恼」没有了,他就悟到:「原来一切放下就会快乐!」老禅师讲的就是:人要和大自然接触,人生不能失去欢喜,要微笑。人生要散布欢喜给人间,不是金钱能解决的。要讲好话,要微笑,下班以后,到海边,纵然有烦恼,让海水给埋葬。你放下,就自在了。有了禅,就很逍遥、自在!
参禅要有五种心来参:
第一种,要带着大心,广大的心来参禅。所谓的大心,就是你住在家,家是我的;香港,香港是我的;我在这个世界上,世界也是我的,这个心就大起来了。
第二种,就是老婆心,我这几天住在这里,大家都打电话关心我,爱护我,这不就是老婆心吗
第三要有喜心,人生没有什么难过,一定要参禅,先把自己欢喜起来。有了禅,什么时候都很快乐,士、农、工、商,所求如意;就是生病了,假如平常有一点禅味的话,病中都很安然、快乐!我记得过去多少次,我到香港来,有些计程车都不肯拉我到哪里去,他们一定不欢喜,当然我也不欢喜。可是,这一次到香港来,竟然有一个计程车很欢喜要带我,我也很欢喜坐他的计程车,我说,你们现在香港的计程车怎么对人这么好?他说,上一次带了你们以后,我发财了,赚钱好容易呀!我现在想你们就像财神一样,带你们能发财啦!我说,我一会到了目的地,下去就给你钱,不就是财神爷吗?我觉得香港现在的计程车司机,有这样的欢喜心,这种欢喜心不但能参禅,也能发财呀!我在两个礼拜前,又到日本去,日本一个日中问题研究会,也是请我去做了三天讲演。我也坐计程车,那个计程车好干净呀!我说:「你的计程车好干净呀!」他说:「要爱惜我的车子,要爱惜我的客人,要让他欢喜。」有爱心,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会好,人有爱心能参禅!
最后,参禅要有舍心。上一次大陆的水灾,香港人捐助了好多钱,有舍心!我听到,到香港来的出家人,偶尔会跟我讲:师父,我们现在到素菜馆里吃饭付钱,有人提前给我们付了;我们去买东西,他们说八折,香港人的舍心很了不起。所以,香港你们大家有大心,有老婆心、有喜心、有爱心、有舍心,有这么多的好心,这都是财富呀,你们最有资格参禅。
参禅怎么个参法,我把禅的修法--毗卢七支修法传授给你们。学密宗,要富贵的人;参禅,没有钱、贫穷都不要紧,也不需要非得在寺庙里参禅,甚至也不需要有什么固定的场所。参禅第一要两个腿要盘起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个叫作单盘,两个腿在上叫双盘。也不一定要双盘,单盘就行。但是如果两个脚都在下面交叉,这个不行;腿盘起来才精神集中,意志统一,念头才不往外跑,才能回归,慢慢这个心就容易找到。
第二,脊背要直,不必依靠到椅子上,也不必弯曲。下巴要收起来,上下垂直就好。
第三,两肩要平,不要有高低。
第四,舌头要顶在上鄂,嘴唇要把它暋起来。
第五,头要正,眼睛要垂下。
第六,两个手要结三昧印在胸前,当然,把两个手放在膝盖上,也是可以的;在寒带的地方,把两个手绣起来,也很好。
第七,坐下来后,让心息慢慢收起来,不让它往外跑;呼吸时,吸气要到丹田,慢慢的再呼出来,最好要慢慢的,越慢越吸,越能减少烦恼。
心好像猿猴一样,跳呀,跳呀,你用禅定,用一个正见的问题,把心扣在上面,就等于把猴子扣到,但是它还是要跳呀、蹦呀,不过跳跳、蹦蹦,逐渐就会温顺了,甚至到最后,把绳子解开,它也不跑了,这时心就能听话了。你在早晨起来,不要下床,坐五分钟;晚上睡觉,不要立即躺下来,在床上一般坐五分钟。有一个小垫子,垫在下面。夏天不要贪凉,不要坐在窗口,不要有冷风吹。牛仔裤、西装、短裤、短裙,都不适合参禅,凡是有束缚身体的东西都应该把它解开,要宽松的衣服,坐禅比较好。你如果每天坐五分钟,甚至吃过饭,也没有时间休息,你在那里坐五分钟,比你睡两小时还受用。有时间,十分钟、二十分钟更好了。这样子坐,你说我不会用心呀,不会参禅,不会用功,只少这叫健康禅,身体会健康。你只少会体会到宁静里面的旷大,宁静里面的安乐,进而可以做到明心见性,真正的坐禅也不是很难呀:你观光明,在头脑里面让光明不要解散;观佛像,让佛像样子不要变化;想一个问题:念佛是谁?父母没有生我之前,我是什么?当然你不懂,但你一直参,一直问,问、问、问会有一个豁然大悟时刻的来临。
会打坐,一坐下来,世界都是我的,宇宙都是我的,都在我的当下。坐的妙味,如一位禅师说:「老僧一柱香,能消万斤粮」。有一个卖豆腐的人,一直想往参禅是什么味道?有一天,到禅堂里面坐了一支香,开始参禅了,大家不讲话,都是坐在那里,他就东看西看,这是干什么呀?但是看了一会儿,没什么好看的,自己的心也就静下来了,一支香就是一个小时。过后,他就告诉人:「参禅好啊!好啊!好的不得了」!有人问他:「有什么好呀?」他说:「我想起来了,三十年前,有个老王,买了我十块豆腐,钱还没有给我,我忽然记起来了。」当然,参禅不是豆腐禅,不过从豆腐禅里面,也可以想到:连三十年前的豆腐帐都能记起来,再参下去,人在父母没有生我之前,什么是我还不能找到吗所以,我们用疑可以探禅,用思想去参禅,用问去学禅,用心来悟禅。
各位大家,在你们物质的生活里面,假如有一点禅,有一点禅心,你们的大楼,你们的汽车,你们的商业、事业、工作,会更有意思了,更好了。
「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平常一样的月亮,再有一点梅花,就是生活中再有一点禅,那就更美好了。
今天,我给各位讲禅心,明天给各位讲居住的环境。
佛法是被创造的,因为在人人都觉悟的过去,是没有佛法的,只有佛性和波若智慧。。。。。。
第一个创造了佛法,为迷失众生揭示佛性和波若智慧的佛陀是威音王如来。。。。。。
威音王如来以及威音那畔
威音王如来,据说是最早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一位佛陀。
《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说道:“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号大成。”
憨山大师《妙法莲华经通义》第六卷,关于威音王如来,关于这段经文,这样补充道:“此乃空劫初成之佛,以前无佛。故宗门称向上曰威音那畔。”
凡事总有个开始,示现成佛也是一样。最早以八相成道这样一种方式来广度众生的,就是威音王如来,他从本无生灭的妙性当中,显现了生灭,显现了从迷到觉的修行路程,为一切芸芸众生,以身作则地指明了圆满解脱的菩提大道,并为后世的有缘者,留下了觉悟的教法。
——人们把它叫做佛教。
——这其中包含着正觉者无尽的大慈大悲,以及无比的善巧方便。
——于是,后来者络绎不绝,觉悟者们纷纷效仿,发菩萨愿,行菩萨道,最终,示现成佛,示现做教主,广为利益一切众生。
从本质上来说,任何一尊佛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无师自悟”的究竟解脱者。这在《杂阿含第七五经》、《杂阿含第六八四经》,以及《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五八经》等等诸多经典当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世尊曾经多次宣明,他是“无师自悟”的解脱者。
佛陀无师自悟的解脱智慧,被称之为“无师智”。《法华经》譬喻品当中说道:“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悯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三论宗的吉藏大师在《法华经疏》当中,是这样解释无师智的:“无师智者,前之三智,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智。”
——什么叫做“无师智”呢?因为一切智、佛智和自然智,这三种究竟的智慧,并不是从老师那里可以得到的,而是人人本来具有的,只需要觉悟与明了,而不需要老师给予。实际上,任何老师也不可能给予我们,所以,把它叫做“无师智”。
著名的《大日经疏》,由善无畏尊者口述,一行禅师撰文。其中,对于佛陀的无师自悟、无师自觉,也有着非常清晰的表述:“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不同于手中菴摩勒果,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萨蒙定光佛之授记时,即可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无师自觉,方名佛耶!”
——善无畏尊者是一位了不起的密教圣僧,其成就无比广大,详见《高僧传》。
——佛陀的自证境界不可思议,就算用语言来粗略地描述,语言也终究不是觉悟之境,可以运用语言,而不可以依赖于语言,所以说“说者无言”。如此的妙境,无论用眼睛,还是用智慧来观察,终究没有可见之物,超越了形相的觉知与分别,所以说“观者无见”。
佛陀的自证境界,不同于我们手里的一枚水果,可以传递给别人。如果觉悟之境,可以用语言来传授给弟子的话,那么,修行就变得太简单了,只要得到上师的传授,立即就会成佛,而不再需要修行。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否则的话,当释迦牟尼佛的过去世,在他得到定光佛(就是燃灯古佛)授记的时候,应当立即成佛才对呀!为什么还需要经过无量劫的勤苦修行,行菩萨道,修学种种法门,直到悉达多太子这一生,在菩提树下无师自觉,才叫做佛陀呢!
——善无畏尊者,被誉为唐密的“开元三大士”之一,他以一位密教金刚上师的身份,如实宣扬无师自觉的成佛妙法,是极为发人深省的。因为,在秘密教法当中,以金刚上师最为尊贵,一切密乘弟子,都必须依止金刚上师,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成就。
——然而,这是秘密教法的甚深方便,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否则的话,弟子们很容易出现偏差,其教法的清净传承也无法得以保证。
——善无畏尊者是在告诉我们,依止金刚上师,获得成就,与最终的无师自觉而成佛,两者并不矛盾。先需要依止金刚上师,而觉悟本心;再通过无量劫的行菩萨道,最终,无师自悟而成就正觉佛果,广度一切众生。
——毫无疑问,一切佛陀都是无师自悟的。
——否则的话,如果佛陀还有个指引他觉悟的师父或者上师,那么,他的师父或者上师才是佛陀。
悉达多太子就是如此,虽然他有两位教他禅定的老师,但是,这两位老师只是教他禅定而已,并不能够指导他成就正觉。因为,这两位老师不是觉悟者。
——太子最终离开了两位老师,来到了菩提树下,禅坐,并发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这个愿力很重要,它是太子之所以能够成就正觉的力量源泉。
——也正因为如此,如诸多经论所说,发菩提大愿,是学修大乘佛法的起点与根本。
每尊佛都是无师自悟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佛经里说的很清楚,在同一个世界,不会有两尊佛同时住世。
——另一方面,每尊佛又都是平等的,是无二无别的。如经文所说,所谓佛佛道同是也。
曾经有人问赵州禅师,三世诸佛的师父是谁?赵州回答说:“阿弥陀佛”。再问阿弥陀佛的师父是谁?赵州回答说:“三世诸佛”。
——赵州禅师善巧地诠释了每尊佛之间的关系:既卓然独立,又无二无别。
还是这位赵州禅师,时常会说一句话:“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作为佛弟子,竟然会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肯定会让不少人费解。
——在这里,赵州禅师所表述的,正是上文憨山大师所说的“向上”一路,也叫做“威音那畔”,意思就是威音王如来出世以前,那个本来面目。
——在威音王如来出现以前,到底有没有佛呢?
憨山大师说“以前无佛”,意思是说,在此以前,没有示现做教主的“佛”。
——曾经的正觉者很多,无量无数,只是,他们都不叫做“佛”。
——那叫做什么呢?
——叫做什么,都是虚假言语而已,都不能够代表实际的状况。就是叫
本文2023-08-19 19:19: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