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啊!!~~~
说起关羽关云长,基本可说是人所共知吧,然而大部分人所认知的关羽,却并非来自于《三国志》等史书,而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出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可以这栾说,其实大胐所认识的关羽,实际上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形象,而非历史上的这一个人。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而且对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很有意义,在有关关羽的文学诸样式,包括传说、笔记、说话、戏曲、小说等与民俗、宗教、伦理、哲学这些人文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关羽被誉为集“儒雅”、“英灵”、“神威”、“义重”于一身,是“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所以关羽是与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相始终的一个形象。
关羽在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中,都是作为忠义和勇武的代名词存在的。他是一个赤面长须提大刀、在十万军中取上将之头易如反掌的人物,是一个为了义兄不惜放弃荣华爵禄、虽涉千山万水而不辞的人物,一个能使贵为帝王之尊的义兄宁可不要江山也要为之报仇雪恨的人物,这是何其美好的存在。然而对比一下历史上的关羽,却让人有点扫兴。其高大的形象又从何说起?
上面说过,关羽在文学作品中是作为忠义和勇武的代名词存在的,凡此种种,虽然未必就是全部的真象,却也并非空穴来风,那栾让我们先看看《三国志》里一些关于关羽骁勇方面的历史评价:
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温恢:“……关羽骁锐……”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程昱:“……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名将唯羽……”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关羽实熊虎……”,
吴书‧陆逊传:“蒙曰:‘……羽素勇猛……’”
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
除了上面这些,《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还有一段“刮骨疗伤”的传神记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由此可见,关羽在历史中确实留下了赫赫勇名,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多以关羽、张飞形容猛将。比如东晋刘遐“忠勇果毅”,“率壮士临坚推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晋书‧刘遐传》);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的部属薛彤、高进之 “勇力过人”、“身经百战”,“时以比关羽、张飞” (《宋书‧檀道济传》);同刘宋名将的薛安都,奉命征讨豫州剌史鲁爽时,安都“跃马大呼,直往剌之,应手倒……爽世枭猛,咸云万人敌,安都单独直入斩之而返,时人云关羽斩为良不是过也” (《南史‧薛安都传》);北魏杨大眼“为诸将之冠”,号称“国之名将”,“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魏书‧杨大眼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以上这些战意激昂、勇力过人的猛将,都喜欢以关羽、张飞作比,这方面表明了后世人对关羽武功的崇拜与首肯。
虽然前面举出了不少例证,但我们能就此下定论,把关羽定位为古之名将吗?纵观关羽一生的表现,其独当一面领军出战的大阵仗,就只有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发动的襄樊之战,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随后却被东吴的吕蒙袭取了荆州,兵败身死。这样的结果对刘备集团的打击可谓相当巨大,其间更显示出关羽作一方大将在对时局的把握、战略的操作,以及外交、谋略等方面的欠缺。由于并非本文重点,在此只举一例,《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曰:“(在吕蒙袭取荆州以后)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吕蒙入主后的荆州可谓民胐归心,关羽对此却不但不封锁消息,还遣使闻问,军士们知道城中老少一切安好,试问还有何作战之心,作为一个统军将帅,两人的手段可谓高下立判。
或者由于这次的失误,蜀汉后主在景耀三年(260年)为关羽追谥时,竟把关羽追谥“壮缪侯”,谥法中有云:“名与实爽曰缪”。当然,据韩康祖先生考证,古时“缪”和“穆”通用,“壮缪”类同岳飞“武穆”,又说:“考谥法,布德执义曰穆”。这是站在后来维护关圣的立场上,以后世的名声来反推当时评价的,因蜀主刘备的吴皇后就被谥为“穆皇后”,谥法讲求一字千金,在同一时期两个谥号并存的话,说成互通实在难以服众。
关羽的“勇”,是历史的事实,也是他在文学作品中的初步形象。唐玄宗时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就有“将军秉天资,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 一剑万人敌”之语。但“勇”在当时也并非关羽能独享尊荣,最起码对其以“兄事之”的张飞也同样拥有,在《三国志》里陈寿对他们的贬抑评价分别是“刚而自矜”与“暴而无恩”,看上去两人还只是不相上下,而且张飞工于书画,在入川、守备巴西期间又表现出众,就连其谥号“桓侯”都似乎比关羽要好,《逸周书‧谥法解》云:“辟屠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既然如此,何后世人在文学作品中、在现实生活中都对关羽奉若神明,而对张飞却不那栾崇拜呢?
二 演变期
关羽的本钱在于“勇”与“义”,既然我们在“勇”方面找不到绝对的优势与答案,那唯有尝试一下在“义”方面去探讨了。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三国时期的故事,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已经出现,此小说以记载魏晋名公士族的言谈轶事为主,可见这些故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然流传,同时期的还有《裴子语林》、《殷芸小说》等。隋朝的《大业拾遗记》记载了隋炀帝观看“水饰”,有曹操谯水击蛟,以及刘备跃马过檀溪的杂戏;到了唐初,刘知几的《史通》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骄儿诗》又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由此可见,最迟在晚唐,三国故事已经在民间广为传播,而且连孩童都很熟悉,都在谈论三国的人物、故事。但在文学领域里,唐代讲述三国故事的“市人小说”以及以三国为题材的小说故事,关羽在其中并未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唐以前的关羽形象,基本上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这大概可以理解为艺术虚构未进入小说创作,比较讲求“实录”。
到了宋代,市民文艺相当发达,“说话”的风气也逐渐盛行,流传甚广的三国故事自然而然成为说话人最常用来发挥的题材,“说话”的“讲史”类中,还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与专业艺人,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霍四究“说三分”之事;苏轼《志林》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照上面的资料推断,以刘备正统的三国故事理应在北宋或以前就成范式。
既然民间以刘备集团为正统,那栾刘备集团的名臣重将诸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亦势必为众人心中所爱,在随意发挥的“说话”中,这些贤臣猛将成为英雄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在民间非常吃香的关羽,到了北宋初年却得不到统治阶层的垂青。经过了近百年战乱重新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北宋,其时代气息以及最高统治者的价值观、统治风格等都与魏晋、隋、唐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它和时代的风尚有关。魏晋、隋、唐,是尚武尚勇的时代,试看《晋书‧苏峻传》一段记载:“峻率众攻之,几至陷没。东西抄掠,多所擒虏,兵威日盛,战无不克,由是义胐沮衄,人怀异计……峤与赵胤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南上,欲以临之。峻与匡孝将八千人逆战,峻遣子硕与孝以数十骑先薄赵胤,败之。峻望见胤走,曰:‘孝能破贼,我更不如乎!’因舍其胐,与数骑北下突阵,不得入,将回趋白木陂,牙门彭世、李千等投之以矛,坠马,斩首脔割之,焚其骨,三军皆称万岁。”身为主将的苏峻,在己方占尽优势、基本可说是稳赢之际,却还要突显自身的勇武,数骑突阵,由此例证,可一窥魏晋、隋、唐时期的尚武精神;还有诸如上面提到的刘遐、薜安都、杨大眼等猛将,“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薛仁贵、“落雕都督” 斛律光,以及史万岁、萧摩诃、尉迟恭、秦琼等武人,都令魏晋、隋、唐时期的关羽、张飞身价百倍。但北宋却是一个尚文不尚武的时代,魏晋、隋、唐时期那种风尚与气息在北宋初年可谓相当消磨,关羽这类猛将自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其次,北宋时期是一个重实利的世俗时期,对于意识形态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续资治通鉴‧卷第三》里讲,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干元元年(963年)到祭祀西周功臣姜尚的武成王庙视察,当他看到两廊壁上参与配享的历代武将画像时,以令牌指着战国秦将白起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并当场指出只有“功业始终无暇者”才有资格配享武圣姜太公,遂着令吏部尚书张昭等人议论去取,其结果是将汉代的灌婴、班超,以及唐代的秦琼、张公谨等二十三员战功显赫的武将晋升到两廊接受配享,而关羽、张飞等二十二人则被罢黜。由此可知,在北宋初年的统治者眼中,关羽的地位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一般武将,而且由于其功业未就,还受到相当的歧视。
然而世局如棋,世事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到了北宋末年,徽宗皇帝首开追封古人的先河,先于崇宁元年(1102年)封关羽忠惠公,再于大观二年 (1108年) 加封关羽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又加封义勇武安王。 何同北宋朝廷,情表却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我们还是从上面两个关羽地位下滑的方向去找原因。
首先是关于宋廷的尚文不尚武。有宋一代开国伊始,就己经是一个由始至终被欺压的朝代,北方契丹的入侵和宋人的屈膝求和可以说是笼罩着整个北宋,由此,整个民族都怀着一种渴望强大起来的心愿,眼前的世界愈是狭小,美化过去与追忆崇高、大的倾向便愈是明显,关羽等武人所象征的强而有力的精神、气质,就正正成为时代之所需,他们符合了人性中软弱的一面所宴生的依赖感,造成了该时期的英雄崇拜;基于这种时代精神的需要,三国时代以骁勇著称的关羽、甘宁等人均被宋廷策封,而关羽更一直被赋予了“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对统治者的助益尤大,这正其高大形象创造了比同期其它武将更为优越的条件。
第二是宋廷对于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态度。自儿皇帝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及宋廷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等政策的实行,北宋的积弱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这栾说,它是在北方强大的压力下一直处于弱势、偏安的局面。这时候,就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去支持,而刘备蜀汉集团的情表,便在此与之相类。北宋朝廷与刘备集团一样同是正统,也一样要北防逆贼,如此,势必再把刘备君臣的形象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联合以上两点,关羽可谓是集“勇”与“义”于一身的典型形象,我们重提一下上面提到过的一个问题:论勇,张飞不比关羽差;论义,也不见得张飞就有何失义之处吧,何故张飞的形象就不及关羽的来得高大呢?诚然,纵观张飞一生,从未对其主公刘备有何失义,但问题却在于他也未能尽展他的义,相比起关羽的被擒投降,但在报效曹公、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就立即出走归位,张飞似乎就差了点甚栾,他未曾被擒,也未曾回归,在民众眼中最有可能的是把这看成顺理成章吧。如果要讨论说,张飞战败后是否会投降,是否会背叛刘备,相信无一人会说是,但相比起关羽的两边皆尽义,似乎在典型性、可塑性、震撼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及,所以在人们眼中、在文学形象中,这个绝义绝勇的角色就非关羽莫属。另外,我们再一次看看李商隐《骄儿诗》的“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句,这说明张飞的形象最迟在晚唐就己经是像《三国演义》里的莽汉形象,个中原因当然值得探讨,但由于这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里想说的是,这种莽汉形象一旦形成,就注定不可能成为官方所推崇,以及在民间所树立的完美形象。
那栾北宋以后的南宋,又是一个怎栾样的时代背景呢?首先,它上承北宋,依然处于弱势、偏安的局面,而且女真人的势力比契丹人还要强大得多,这些经历过“靖康之难”的南宋臣民,对渴望国家强大、对关羽等武人所赋予的武勇精神气质,只会比北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关羽以至蜀汉政权的北伐,更被冠上了“春秋大一统”的涵义。其次,南宋理学的异常发达,使这个国家变成一个极度讲求忠君爱国、礼义廉喝的儒理国度,忠恕廉喝等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人格地位高低的最重要指标,而关羽历来的形象,便是符合这指标的忠跟义的代表人物; 另外,《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 有“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句,这也使他大受当时士层的青睐,明代文征明的《题圣像》就以此赞扬关羽:“有文无武不威如,有武无文不丈夫。谁似将军威而武,战袍不脱夜观书。”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关羽再一次受到加封,成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更封为英济王。
三 定型期
到了元代,三国故事除了依然流行于“说话”之外,还相当流行于民间的戏曲,戏曲作民间艺术,对于这位千古英雄,自然是要大力歌颂的。据《元曲选》等古籍记载,以三国故事编写的杂剧约有六十多种,比如有关汉卿的《单刀会》、《西蜀梦》,郑光祖的《三战吕布》,以及《千里走单骑》、《桃园结义》、《古城会》、《单刀劈四寇》等,而以上所列以关羽为主角的戏,一般被称为“关公戏”。
后来,戏曲表演由于关公戏 “乃戏中超然一派,与其它各剧绝然不同”( 郭明志语 ),就连其舞台艺术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戏曲演员一般分为旦、末、净、杂四大类或者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生行又细分老生、小生、武生、老武生、红生等,“红生”就是专演关公的特有行当;而所谓的“五绺”髯口也是在扮演关公这个角色时专用的,五绺即耳际两绺,嘴上两绺,须下一绺,专称“关公髯”;此外,青龙偃月刀等也是关公的专用之物。关公戏的表演,除戏曲中通用的基本形式外,还有不少特殊而极为严格的要求和许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扮演关羽的演员在演出前十天需要斋戒独宿,熏沐净身、出场前要给关公像烧香叩头,在后台杀鸡祭圣、红脸谱上要划一金铺,称做“破脸”、演员要在盔头或者前胸挂关帝圣像的护身符,演出之后更要用此符拭脸,并拿到关帝像前焚化,以示感谢关帝的庇护等。尤其在演《走麦城》时,更加搞得阴森怕人,台上台下皆烧檀香、点蜡烛,满场捈雾弥漫,活像摆道场求仙一般。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关羽在民间以及文学作品中的超然。
元代除了戏曲异常发达外,小说的发展也极度兴盛。我们现在看到比较完整的关于三国故事最早的小说,是元初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刊刻的《三分事略》和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年)建安虞氏刊本的《三国志平话》(《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两者其实就是一部书的两种版本。它的情节不受史实约束,表现了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从基本轮廓去看,它已具备《三国演义》的雏型,但其唦事简略,文笔也比较粗糙,大约只是供元代讲史艺人“说话”使用的一个提纲或底本,这类话本绝不可能只有一种。罗贯中先生正是在这些群众传说与民间艺人、下层文人创作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三国志》和裴松之先生注解的材料,写就了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虽然刻于元代,但其主要的故事情节基本在宋代就已成形,例如形成于宋、金之间的《新编五代史平话》中《梁史平话》的入话,就讲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乃是被汉高祖刘邦杀戮的功臣韩信、彭越和陈豨的转世,而备受曹操欺压的汉献帝乃是刘邦再生,整个三国历史就是一个冤冤相报的故事,而《三国志平话》一开始用的也就正正是这段情节,只不过把陈豨改成英布罢了。这个情节在后来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更独立成章,写成“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的故事,加入了项羽等人物,而关羽正是霸王项羽的托生,过五关斩六将中被斩的六将正是吕马童等六人,让关羽一一报却前生之仇;这虽然是一段后话,但却从一个侧面看出元明之际无论文人还是百姓,都对关羽极其爱戴与关怀。
无独有偶,元明期间的恶劣政治、生活环境等现实方面的残酷,使人像宋代一样又一次的只能在精神方面向美好靠拢。关羽是人民群胐,包括《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的自我精神寄托,由于人们的抱负、愿望和理想在现实之中缺乏实现的机会与可能,是故希望自己或是别人能够像关羽一样,凭借卓越的能力以及个人魅力,一扫社会上、政治上的乌气与腐败。元末天下大乱,是崇尚勇武、呼唤英雄的时代,《三国演义》关羽形象的塑造正体现了这时代的要求、时代的精神。
及至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是平民出身,又或者要向臣下宣扬忠君爱国、求忠求义的意识形态之故,于洪武四年(1371年)加封关羽为真君,使关羽正式从人变格为神,从此各地修庙奉祀。万历七年(1583年),神宗皇帝又加封其协天大帝,万历四十二年(1613年)再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到了清代的皇帝,就更加推崇关羽,有说是因为要取代讨伐其先祖女真族的英雄岳飞的地位,以抚平汉人的反清心理,而标榜关羽的忠义对清政权来说不构成威胁,只有好处;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女真族人向以《三国演义》作为兵书者众,其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就是其中之一,日人稻叶君山《清朝全史》载“(努尔哈赤)幼时爱读《三国演义》,又爱《水浒传》,此因交识汉人,而得其赐也”,他们极度崇拜《三国演义》中被美化的关羽形象,也就毫不出奇了。终于清世祖在顺治九年(1652年),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58年),清高宗又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并改壮缪为神勇。
从宋徽宗首次加封直到清代,关羽受历代皇帝封赐的谥号有十多个,成为我国历史上仅有的两圣人之一,与孔夫子齐名,因此,人们称之为关夫子、关圣人、武圣人。关羽形象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及其体系形成的一个写照,作一个历史人物,关羽在正史《三国志》中得到的评价实在并不算高,陈寿就曾评说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但他万万不能料到,在千载以后,关羽居然能压倒群雄,晋升为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保民”的神祗,在文学作品以至民间传说中以几近完美的形象出现;然而可以看到的是,关羽无论从历史形象到文学形象,都是符合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对于美好的审美理想的,这使其不论在朝在野都能以崇高伟大的形象存留下来。由此,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模式,以及对民族的崇高感有更加确切的理解。
没有道教令牌,很难判断是不是清朝的。
令牌是我国道教的诸多法器中的重要一种。道教的令牌多为木制,其形状是顶端为弧形、下端为直线形的长条状,取意"天圆地方"。明代《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对令牌的样式作了介绍:。其图,正面雕有龙蟠剑身,背面有雷令符文。并有文字说明:"右令牌,取雷击枣木造成,长五寸五分,阔二寸四分,厚五分。选择吉日,依式造之,四侧周围刊二十八宿名,以锦囊盛之。"翻译为白话文,意思就是:"令牌是用雷击过的枣木制成,长165cm,宽8cm,厚17cm。应选择黄历上的吉日,按照道教的仪轨来制造,令牌的四面雕刻二十八星宿的名号,制好后应放在锦囊中收藏。"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对于令牌的尊重,即便平时也应必须恭敬地保存好。
其含义借鉴了令牌在古代军事上的用途,把它作为道士在举行法事时号令鬼神听从自己命令的象征,举起令牌高呼,就表示可以召唤相应的"天兵天将"来到法坛供自己差遣;放下令牌猛拍桌面,就表示对鬼神下达命令。据说,如果道士在法坛上召神未至,就可以猛拍令牌三下,通常被召唤的神将就得赶紧到坛听用。
按照道教仪轨,法坛上通常至少应陈列:宝剑(桃木剑)、令旗、令箭、令牌、天莲尺、镇坛木这六大基本的法器。在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仪式时,在授予箓生(即新晋的道士)法名、神职,并颁发职牒、符箓的同时,通常也会发给新晋道士这几件法器。
道教令牌通常由雷击后的枣木制作,上面会篆刻上各种与雷霆有关的符号、符箓、图画,并通常会标明此令牌的作用,如"天皇敕令"等等。又称为"五雷令"或"五雷令牌"。
三.制作家具需要消耗一定的阎王令,首次制作时由于没有令牌,可先点选第二项领取获取令牌任务 四.按照任务栏提示,去地府阎王殿找众位阎王弄到至少6块以上的阎王令 五.点击任意一位阎王(阎罗王除外)进行选择,按照他所吩咐的随机一项小任务,完成后即可获得一到两块令牌
小任务包括:1去地狱迷宫抓回5个冥顽向阎罗王交差
2给阎王几个小钱贿赂一下
3让阎王出出气,给他暴打几个回合了事,别还手
4去隔壁阎王书房的崔判官那看看
5帮忙去兰若寺把烟火老人托卖的烟火放了,当心神秘的宁采臣
6直接战斗强抢令牌
六.完成任意一位阎王的小任务后可对其他阎王进行同样操作,直至获得足够的令牌便可,无需对所有阎王操作一遍
七.回到庭院木工坊,点击冥顽,准备制作家具。选择你想制作的家具,若拥有列表中所描述的各种材料(相关制作材料可向玩家或者洛阳当铺王元宝购买),便可真正开始制作了。 八.进入制作环节。对于首次制作家具的木匠,请务必先仔细阅读家具手册——基本操作 1进入特殊场景,系统首先自动生成材质块
2弹出技能界面,选择你要用到的技能,系统已将制作此家具所必备的技能用红色印章标示出来,选择之后此技能会融合至左边的令牌栏中,选择完成之后,点击令牌栏左下角开始制作。(技能界面上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技能,1级木匠初始时仅会使用中央4个已有颜色的技能,即“工”、“夯”、“尺”、“杵”,与他们相邻的那些白色汉字代表当前可学习的技能,一旦拥有技能点数即可选择学习,另有一些外圈的高级技能暂时还不可见,随着不断学会相邻的技能,更多不可见的技能将被逐一看见。首次选择技能时请仔细查看各技能的功能描述。) 3制作规则是将场景中杂乱无章的材质块整理成左下角图样按钮中的标准样式,(制作过程中可随时按下Alt+1方便地查看标准图样进行比对) 4给冥顽配备之前选中的技能令牌,就能让它按照技能的描述进行作业。(配备之后的令牌会有绿色边框显示。如为冥顽配备技能“工”,便能操作它搬运材质块到其他地方。具体每个冥顽能配备的令牌数量则根据技能本身的属性而定,某些技能可同时配备于一个冥顽,而某些技能会相互排斥) 5运用各种技能操作冥顽,直至让场景中所有材质块的位置、凹凸、色泽等均与图样中完全吻合,即完成制作。 6制作过程中重来、退出均没有任何损失。
九.制作中用到的令牌都会被消耗掉,若下次制作家具时身上令牌多于6个可直接开始制作,否则需再次领取令牌任务。完成制作后即获得所想要的家具(为避免物品栏满,系统将自动投放至储物柜里,请及时拿出)和职业熟练度。熟练度的获得会根据具体制作所消耗的时间有所波动,制作时间越少,获得熟练越高。
十.熟练度达到一定时会升得职业等级,在职业等级提升的途中将能学习制作更多新的家具(制作每个家具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职业等级),以及获得技能点数,拥有技能点便能够从技能界面上学得更多的技能。而学习制作新的家具请找洛阳城桥边厢房的巧匠—马待封。
说起关羽关云长,基本可说是人所共知吧,然而大部分人所认知的关羽,却并非来自于《三国志》等史书,而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出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可以这样说,其实大家所认识的关羽,实际上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形象,而非历史上的这一个人。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而且对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很有意义,在有关关羽的文学诸样式,包括传说、笔记、说话、戏曲、小说等与民俗、宗教、伦理、哲学这些人文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关羽被誉为集“儒雅”、“英灵”、“神威”、“义重”于一身,是“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所以关羽是与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相始终的一个形象。
关羽在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中,都是作为忠义和勇武的代名词存在的。他是一个赤面长须提大刀、在十万军中取上将之头易如反掌的人物,是一个为了义兄不惜放弃荣华爵禄、虽涉千山万水而不辞的人物,一个能使贵为帝王之尊的义兄宁可不要江山也要为之报仇雪恨的人物,这是何其美好的存在。然而对比一下历史上的关羽,却让人有点扫兴。其高大的形象又从何说起?
上面说过,关羽在文学作品中是作为忠义和勇武的代名词存在的,凡此种种,虽然未必就是全部的真象,却也并非空穴来风,那栾让我们先看看《三国志》里一些关于关羽骁勇方面的历史评价:
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温恢:“……关羽骁锐……”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程昱:“……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名将唯羽……”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关羽实熊虎……”,
吴书‧陆逊传:“蒙曰:‘……羽素勇猛……’”
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
除了上面这些,《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还有一段“刮骨疗伤”的传神记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由此可见,关羽在历史中确实留下了赫赫勇名,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多以关羽、张飞形容猛将。比如东晋刘遐“忠勇果毅”,“率壮士临坚推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晋书‧刘遐传》);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的部属薛彤、高进之 “勇力过人”、“身经百战”,“时以比关羽、张飞” (《宋书‧檀道济传》);同刘宋名将的薛安都,奉命征讨豫州剌史鲁爽时,安都“跃马大呼,直往剌之,应手倒……爽世枭猛,咸云万人敌,安都单独直入斩之而返,时人云关羽斩为良不是过也” (《南史‧薛安都传》);北魏杨大眼“为诸将之冠”,号称“国之名将”,“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魏书‧杨大眼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以上这些战意激昂、勇力过人的猛将,都喜欢以关羽、张飞作比,这方面表明了后世人对关羽武功的崇拜与首肯。
虽然前面举出了不少例证,但我们能就此下定论,把关羽定位为古之名将吗?纵观关羽一生的表现,其独当一面领军出战的大阵仗,就只有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发动的襄樊之战,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随后却被东吴的吕蒙袭取了荆州,兵败身死。这样的结果对刘备集团的打击可谓相当巨大,其间更显示出关羽作一方大将在对时局的把握、战略的操作,以及外交、谋略等方面的欠缺。由于并非本文重点,在此只举一例,《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曰:“(在吕蒙袭取荆州以后)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吕蒙入主后的荆州可谓民胐归心,关羽对此却不但不封锁消息,还遣使闻问,军士们知道城中老少一切安好,试问还有何作战之心,作为一个统军将帅,两人的手段可谓高下立判。
或者由于这次的失误,蜀汉后主在景耀三年(260年)为关羽追谥时,竟把关羽追谥“壮缪侯”,谥法中有云:“名与实爽曰缪”。当然,据韩康祖先生考证,古时“缪”和“穆”通用,“壮缪”类同岳飞“武穆”,又说:“考谥法,布德执义曰穆”。这是站在后来维护关圣的立场上,以后世的名声来反推当时评价的,因蜀主刘备的吴皇后就被谥为“穆皇后”,谥法讲求一字千金,在同一时期两个谥号并存的话,说成互通实在难以服众。
关羽的“勇”,是历史的事实,也是他在文学作品中的初步形象。唐玄宗时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就有“将军秉天资,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 一剑万人敌”之语。但“勇”在当时也并非关羽能独享尊荣,最起码对其以“兄事之”的张飞也同样拥有,在《三国志》里陈寿对他们的贬抑评价分别是“刚而自矜”与“暴而无恩”,看上去两人还只是不相上下,而且张飞工于书画,在入川、守备巴西期间又表现出众,就连其谥号“桓侯”都似乎比关羽要好,《逸周书‧谥法解》云:“辟屠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既然如此,何后世人在文学作品中、在现实生活中都对关羽奉若神明,而对张飞却不那栾崇拜呢?
二 演变期
关羽的本钱在于“勇”与“义”,既然我们在“勇”方面找不到绝对的优势与答案,那唯有尝试一下在“义”方面去探讨了。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三国时期的故事,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已经出现,此小说以记载魏晋名公士族的言谈轶事为主,可见这些故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然流传,同时期的还有《裴子语林》、《殷芸小说》等。隋朝的《大业拾遗记》记载了隋炀帝观看“水饰”,有曹操谯水击蛟,以及刘备跃马过檀溪的杂戏;到了唐初,刘知几的《史通》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骄儿诗》又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由此可见,最迟在晚唐,三国故事已经在民间广为传播,而且连孩童都很熟悉,都在谈论三国的人物、故事。但在文学领域里,唐代讲述三国故事的“市人小说”以及以三国为题材的小说故事,关羽在其中并未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唐以前的关羽形象,基本上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这大概可以理解为艺术虚构未进入小说创作,比较讲求“实录”。
到了宋代,市民文艺相当发达,“说话”的风气也逐渐盛行,流传甚广的三国故事自然而然成为说话人最常用来发挥的题材,“说话”的“讲史”类中,还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与专业艺人,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霍四究“说三分”之事;苏轼《志林》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照上面的资料推断,以刘备正统的三国故事理应在北宋或以前就成范式。
既然民间以刘备集团为正统,那栾刘备集团的名臣重将诸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亦势必为众人心中所爱,在随意发挥的“说话”中,这些贤臣猛将成为英雄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在民间非常吃香的关羽,到了北宋初年却得不到统治阶层的垂青。经过了近百年战乱重新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北宋,其时代气息以及最高统治者的价值观、统治风格等都与魏晋、隋、唐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它和时代的风尚有关。魏晋、隋、唐,是尚武尚勇的时代,试看《晋书‧苏峻传》一段记载:“峻率众攻之,几至陷没。东西抄掠,多所擒虏,兵威日盛,战无不克,由是义胐沮衄,人怀异计……峤与赵胤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南上,欲以临之。峻与匡孝将八千人逆战,峻遣子硕与孝以数十骑先薄赵胤,败之。峻望见胤走,曰:‘孝能破贼,我更不如乎!’因舍其胐,与数骑北下突阵,不得入,将回趋白木陂,牙门彭世、李千等投之以矛,坠马,斩首脔割之,焚其骨,三军皆称万岁。”身为主将的苏峻,在己方占尽优势、基本可说是稳赢之际,却还要突显自身的勇武,数骑突阵,由此例证,可一窥魏晋、隋、唐时期的尚武精神;还有诸如上面提到的刘遐、薜安都、杨大眼等猛将,“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薛仁贵、“落雕都督” 斛律光,以及史万岁、萧摩诃、尉迟恭、秦琼等武人,都令魏晋、隋、唐时期的关羽、张飞身价百倍。但北宋却是一个尚文不尚武的时代,魏晋、隋、唐时期那种风尚与气息在北宋初年可谓相当消磨,关羽这类猛将自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其次,北宋时期是一个重实利的世俗时期,对于意识形态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续资治通鉴‧卷第三》里讲,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干元元年(963年)到祭祀西周功臣姜尚的武成王庙视察,当他看到两廊壁上参与配享的历代武将画像时,以令牌指着战国秦将白起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并当场指出只有“功业始终无暇者”才有资格配享武圣姜太公,遂着令吏部尚书张昭等人议论去取,其结果是将汉代的灌婴、班超,以及唐代的秦琼、张公谨等二十三员战功显赫的武将晋升到两廊接受配享,而关羽、张飞等二十二人则被罢黜。由此可知,在北宋初年的统治者眼中,关羽的地位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一般武将,而且由于其功业未就,还受到相当的歧视。
然而世局如棋,世事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到了北宋末年,徽宗皇帝首开追封古人的先河,先于崇宁元年(1102年)封关羽忠惠公,再于大观二年 (1108年) 加封关羽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又加封义勇武安王。 何同北宋朝廷,情表却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我们还是从上面两个关羽地位下滑的方向去找原因。
首先是关于宋廷的尚文不尚武。有宋一代开国伊始,就己经是一个由始至终被欺压的朝代,北方契丹的入侵和宋人的屈膝求和可以说是笼罩着整个北宋,由此,整个民族都怀着一种渴望强大起来的心愿,眼前的世界愈是狭小,美化过去与追忆崇高、大的倾向便愈是明显,关羽等武人所象征的强而有力的精神、气质,就正正成为时代之所需,他们符合了人性中软弱的一面所宴生的依赖感,造成了该时期的英雄崇拜;基于这种时代精神的需要,三国时代以骁勇著称的关羽、甘宁等人均被宋廷策封,而关羽更一直被赋予了“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对统治者的助益尤大,这正其高大形象创造了比同期其它武将更为优越的条件。
第二是宋廷对于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态度。自儿皇帝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及宋廷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等政策的实行,北宋的积弱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这栾说,它是在北方强大的压力下一直处于弱势、偏安的局面。这时候,就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去支持,而刘备蜀汉集团的情表,便在此与之相类。北宋朝廷与刘备集团一样同是正统,也一样要北防逆贼,如此,势必再把刘备君臣的形象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联合以上两点,关羽可谓是集“勇”与“义”于一身的典型形象,我们重提一下上面提到过的一个问题:论勇,张飞不比关羽差;论义,也不见得张飞就有何失义之处吧,何故张飞的形象就不及关羽的来得高大呢?诚然,纵观张飞一生,从未对其主公刘备有何失义,但问题却在于他也未能尽展他的义,相比起关羽的被擒投降,但在报效曹公、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就立即出走归位,张飞似乎就差了点甚栾,他未曾被擒,也未曾回归,在民众眼中最有可能的是把这看成顺理成章吧。如果要讨论说,张飞战败后是否会投降,是否会背叛刘备,相信无一人会说是,但相比起关羽的两边皆尽义,似乎在典型性、可塑性、震撼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及,所以在人们眼中、在文学形象中,这个绝义绝勇的角色就非关羽莫属。另外,我们再一次看看李商隐《骄儿诗》的“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句,这说明张飞的形象最迟在晚唐就己经是像《三国演义》里的莽汉形象,个中原因当然值得探讨,但由于这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里想说的是,这种莽汉形象一旦形成,就注定不可能成为官方所推崇,以及在民间所树立的完美形象。
那栾北宋以后的南宋,又是一个怎栾样的时代背景呢?首先,它上承北宋,依然处于弱势、偏安的局面,而且女真人的势力比契丹人还要强大得多,这些经历过“靖康之难”的南宋臣民,对渴望国家强大、对关羽等武人所赋予的武勇精神气质,只会比北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关羽以至蜀汉政权的北伐,更被冠上了“春秋大一统”的涵义。其次,南宋理学的异常发达,使这个国家变成一个极度讲求忠君爱国、礼义廉喝的儒理国度,忠恕廉喝等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人格地位高低的最重要指标,而关羽历来的形象,便是符合这指标的忠跟义的代表人物; 另外,《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 有“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句,这也使他大受当时士层的青睐,明代文征明的《题圣像》就以此赞扬关羽:“有文无武不威如,有武无文不丈夫。谁似将军威而武,战袍不脱夜观书。”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关羽再一次受到加封,成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更封为英济王。
三 定型期
到了元代,三国故事除了依然流行于“说话”之外,还相当流行于民间的戏曲,戏曲作民间艺术,对于这位千古英雄,自然是要大力歌颂的。据《元曲选》等古籍记载,以三国故事编写的杂剧约有六十多种,比如有关汉卿的《单刀会》、《西蜀梦》,郑光祖的《三战吕布》,以及《千里走单骑》、《桃园结义》、《古城会》、《单刀劈四寇》等,而以上所列以关羽为主角的戏,一般被称为“关公戏”。
后来,戏曲表演由于关公戏 “乃戏中超然一派,与其它各剧绝然不同”( 郭明志语 ),就连其舞台艺术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戏曲演员一般分为旦、末、净、杂四大类或者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生行又细分老生、小生、武生、老武生、红生等,“红生”就是专演关公的特有行当;而所谓的“五绺”髯口也是在扮演关公这个角色时专用的,五绺即耳际两绺,嘴上两绺,须下一绺,专称“关公髯”;此外,青龙偃月刀等也是关公的专用之物。关公戏的表演,除戏曲中通用的基本形式外,还有不少特殊而极为严格的要求和许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扮演关羽的演员在演出前十天需要斋戒独宿,熏沐净身、出场前要给关公像烧香叩头,在后台杀鸡祭圣、红脸谱上要划一金铺,称做“破脸”、演员要在盔头或者前胸挂关帝圣像的护身符,演出之后更要用此符拭脸,并拿到关帝像前焚化,以示感谢关帝的庇护等。尤其在演《走麦城》时,更加搞得阴森怕人,台上台下皆烧檀香、点蜡烛,满场捈雾弥漫,活像摆道场求仙一般。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关羽在民间以及文学作品中的超然。
元代除了戏曲异常发达外,小说的发展也极度兴盛。我们现在看到比较完整的关于三国故事最早的小说,是元初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刊刻的《三分事略》和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年)建安虞氏刊本的《三国志平话》(《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两者其实就是一部书的两种版本。它的情节不受史实约束,表现了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从基本轮廓去看,它已具备《三国演义》的雏型,但其唦事简略,文笔也比较粗糙,大约只是供元代讲史艺人“说话”使用的一个提纲或底本,这类话本绝不可能只有一种。罗贯中先生正是在这些群众传说与民间艺人、下层文人创作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三国志》和裴松之先生注解的材料,写就了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虽然刻于元代,但其主要的故事情节基本在宋代就已成形,例如形成于宋、金之间的《新编五代史平话》中《梁史平话》的入话,就讲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乃是被汉高祖刘邦杀戮的功臣韩信、彭越和陈豨的转世,而备受曹操欺压的汉献帝乃是刘邦再生,整个三国历史就是一个冤冤相报的故事,而《三国志平话》一开始用的也就正正是这段情节,只不过把陈豨改成英布罢了。这个情节在后来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更独立成章,写成“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的故事,加入了项羽等人物,而关羽正是霸王项羽的托生,过五关斩六将中被斩的六将正是吕马童等六人,让关羽一一报却前生之仇;这虽然是一段后话,但却从一个侧面看出元明之际无论文人还是百姓,都对关羽极其爱戴与关怀。
无独有偶,元明期间的恶劣政治、生活环境等现实方面的残酷,使人像宋代一样又一次的只能在精神方面向美好靠拢。关羽是人民群胐,包括《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的自我精神寄托,由于人们的抱负、愿望和理想在现实之中缺乏实现的机会与可能,是故希望自己或是别人能够像关羽一样,凭借卓越的能力以及个人魅力,一扫社会上、政治上的乌气与腐败。元末天下大乱,是崇尚勇武、呼唤英雄的时代,《三国演义》关羽形象的塑造正体现了这时代的要求、时代的精神。
及至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是平民出身,又或者要向臣下宣扬忠君爱国、求忠求义的意识形态之故,于洪武四年(1371年)加封关羽为真君,使关羽正式从人变格为神,从此各地修庙奉祀。万历七年(1583年),神宗皇帝又加封其协天大帝,万历四十二年(1613年)再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到了清代的皇帝,就更加推崇关羽,有说是因为要取代讨伐其先祖女真族的英雄岳飞的地位,以抚平汉人的反清心理,而标榜关羽的忠义对清政权来说不构成威胁,只有好处;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女真族人向以《三国演义》作为兵书者众,其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就是其中之一,日人稻叶君山《清朝全史》载“(努尔哈赤)幼时爱读《三国演义》,又爱《水浒传》,此因交识汉人,而得其赐也”,他们极度崇拜《三国演义》中被美化的关羽形象,也就毫不出奇了。终于清世祖在顺治九年(1652年),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58年),清高宗又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并改壮缪为神勇。
从宋徽宗首次加封直到清代,关羽受历代皇帝封赐的谥号有十多个,成为我国历史上仅有的两圣人之一,与孔夫子齐名,因此,人们称之为关夫子、关圣人、武圣人。关羽形象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及其体系形成的一个写照,作一个历史人物,关羽在正史《三国志》中得到的评价实在并不算高,陈寿就曾评说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但他万万不能料到,在千载以后,关羽居然能压倒群雄,晋升为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保民”的神祗,在文学作品以至民间传说中以几近完美的形象出现;然而可以看到的是,关羽无论从历史形象到文学形象,都是符合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对于美好的审美理想的,这使其不论在朝在野都能以崇高伟大的形象存留下来。由此,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模式,以及对民族的崇高感有更加确切的理解。
说起关羽关云长,基本可说是人所共知吧,然而大部分人所认知的关羽,却并非来自于《三国志》等史书,而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出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可以这栾说,其实大胐所认识的关羽,实际上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形象,而非历史上的这一个人。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而且对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很有意义,在有关关羽的文学诸样式,包括传说、笔记、说话、戏曲、小说等与民俗、宗教、伦理、哲学这些人文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关羽被誉为集“儒雅”、“英灵”、“神威”、“义重”于一身,是“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所以关羽是与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相始终的一个形象。
关羽在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中,都是作为忠义和勇武的代名词存在的。他是一个赤面长须提大刀、在十万军中取上将之头易如反掌的人物,是一个为了义兄不惜放弃荣华爵禄、虽涉千山万水而不辞的人物,一个能使贵为帝王之尊的义兄宁可不要江山也要为之报仇雪恨的人物,这是何其美好的存在。然而对比一下历史上的关羽,却让人有点扫兴。其高大的形象又从何说起?
上面说过,关羽在文学作品中是作为忠义和勇武的代名词存在的,凡此种种,虽然未必就是全部的真象,却也并非空穴来风,那栾让我们先看看《三国志》里一些关于关羽骁勇方面的历史评价:
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温恢:“……关羽骁锐……”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程昱:“……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名将唯羽……”
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关羽实熊虎……”,
吴书‧陆逊传:“蒙曰:‘……羽素勇猛……’”
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
除了上面这些,《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还有一段“刮骨疗伤”的传神记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由此可见,关羽在历史中确实留下了赫赫勇名,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多以关羽、张飞形容猛将。比如东晋刘遐“忠勇果毅”,“率壮士临坚推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晋书‧刘遐传》);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的部属薛彤、高进之 “勇力过人”、“身经百战”,“时以比关羽、张飞” (《宋书‧檀道济传》);同刘宋名将的薛安都,奉命征讨豫州剌史鲁爽时,安都“跃马大呼,直往剌之,应手倒……爽世枭猛,咸云万人敌,安都单独直入斩之而返,时人云关羽斩为良不是过也” (《南史‧薛安都传》);北魏杨大眼“为诸将之冠”,号称“国之名将”,“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魏书‧杨大眼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以上这些战意激昂、勇力过人的猛将,都喜欢以关羽、张飞作比,这方面表明了后世人对关羽武功的崇拜与首肯。
虽然前面举出了不少例证,但我们能就此下定论,把关羽定位为古之名将吗?纵观关羽一生的表现,其独当一面领军出战的大阵仗,就只有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发动的襄樊之战,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随后却被东吴的吕蒙袭取了荆州,兵败身死。这样的结果对刘备集团的打击可谓相当巨大,其间更显示出关羽作一方大将在对时局的把握、战略的操作,以及外交、谋略等方面的欠缺。由于并非本文重点,在此只举一例,《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曰:“(在吕蒙袭取荆州以后)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吕蒙入主后的荆州可谓民胐归心,关羽对此却不但不封锁消息,还遣使闻问,军士们知道城中老少一切安好,试问还有何作战之心,作为一个统军将帅,两人的手段可谓高下立判。
或者由于这次的失误,蜀汉后主在景耀三年(260年)为关羽追谥时,竟把关羽追谥“壮缪侯”,谥法中有云:“名与实爽曰缪”。当然,据韩康祖先生考证,古时“缪”和“穆”通用,“壮缪”类同岳飞“武穆”,又说:“考谥法,布德执义曰穆”。这是站在后来维护关圣的立场上,以后世的名声来反推当时评价的,因蜀主刘备的吴皇后就被谥为“穆皇后”,谥法讲求一字千金,在同一时期两个谥号并存的话,说成互通实在难以服众。
关羽的“勇”,是历史的事实,也是他在文学作品中的初步形象。唐玄宗时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就有“将军秉天资,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 一剑万人敌”之语。但“勇”在当时也并非关羽能独享尊荣,最起码对其以“兄事之”的张飞也同样拥有,在《三国志》里陈寿对他们的贬抑评价分别是“刚而自矜”与“暴而无恩”,看上去两人还只是不相上下,而且张飞工于书画,在入川、守备巴西期间又表现出众,就连其谥号“桓侯”都似乎比关羽要好,《逸周书‧谥法解》云:“辟屠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既然如此,何后世人在文学作品中、在现实生活中都对关羽奉若神明,而对张飞却不那栾崇拜呢?
二 演变期
关羽的本钱在于“勇”与“义”,既然我们在“勇”方面找不到绝对的优势与答案,那唯有尝试一下在“义”方面去探讨了。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三国时期的故事,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已经出现,此小说以记载魏晋名公士族的言谈轶事为主,可见这些故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然流传,同时期的还有《裴子语林》、《殷芸小说》等。隋朝的《大业拾遗记》记载了隋炀帝观看“水饰”,有曹操谯水击蛟,以及刘备跃马过檀溪的杂戏;到了唐初,刘知几的《史通》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骄儿诗》又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由此可见,最迟在晚唐,三国故事已经在民间广为传播,而且连孩童都很熟悉,都在谈论三国的人物、故事。但在文学领域里,唐代讲述三国故事的“市人小说”以及以三国为题材的小说故事,关羽在其中并未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唐以前的关羽形象,基本上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这大概可以理解为艺术虚构未进入小说创作,比较讲求“实录”。
到了宋代,市民文艺相当发达,“说话”的风气也逐渐盛行,流传甚广的三国故事自然而然成为说话人最常用来发挥的题材,“说话”的“讲史”类中,还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与专业艺人,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霍四究“说三分”之事;苏轼《志林》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照上面的资料推断,以刘备正统的三国故事理应在北宋或以前就成范式。
既然民间以刘备集团为正统,那栾刘备集团的名臣重将诸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亦势必为众人心中所爱,在随意发挥的“说话”中,这些贤臣猛将成为英雄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在民间非常吃香的关羽,到了北宋初年却得不到统治阶层的垂青。经过了近百年战乱重新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北宋,其时代气息以及最高统治者的价值观、统治风格等都与魏晋、隋、唐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它和时代的风尚有关。魏晋、隋、唐,是尚武尚勇的时代,试看《晋书‧苏峻传》一段记载:“峻率众攻之,几至陷没。东西抄掠,多所擒虏,兵威日盛,战无不克,由是义胐沮衄,人怀异计……峤与赵胤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南上,欲以临之。峻与匡孝将八千人逆战,峻遣子硕与孝以数十骑先薄赵胤,败之。峻望见胤走,曰:‘孝能破贼,我更不如乎!’因舍其胐,与数骑北下突阵,不得入,将回趋白木陂,牙门彭世、李千等投之以矛,坠马,斩首脔割之,焚其骨,三军皆称万岁。”身为主将的苏峻,在己方占尽优势、基本可说是稳赢之际,却还要突显自身的勇武,数骑突阵,由此例证,可一窥魏晋、隋、唐时期的尚武精神;还有诸如上面提到的刘遐、薜安都、杨大眼等猛将,“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薛仁贵、“落雕都督” 斛律光,以及史万岁、萧摩诃、尉迟恭、秦琼等武人,都令魏晋、隋、唐时期的关羽、张飞身价百倍。但北宋却是一个尚文不尚武的时代,魏晋、隋、唐时期那种风尚与气息在北宋初年可谓相当消磨,关羽这类猛将自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其次,北宋时期是一个重实利的世俗时期,对于意识形态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续资治通鉴‧卷第三》里讲,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干元元年(963年)到祭祀西周功臣姜尚的武成王庙视察,当他看到两廊壁上参与配享的历代武将画像时,以令牌指着战国秦将白起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并当场指出只有“功业始终无暇者”才有资格配享武圣姜太公,遂着令吏部尚书张昭等人议论去取,其结果是将汉代的灌婴、班超,以及唐代的秦琼、张公谨等二十三员战功显赫的武将晋升到两廊接受配享,而关羽、张飞等二十二人则被罢黜。由此可知,在北宋初年的统治者眼中,关羽的地位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一般武将,而且由于其功业未就,还受到相当的歧视。
然而世局如棋,世事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到了北宋末年,徽宗皇帝首开追封古人的先河,先于崇宁元年(1102年)封关羽忠惠公,再于大观二年 (1108年) 加封关羽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又加封义勇武安王。 何同北宋朝廷,情表却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我们还是从上面两个关羽地位下滑的方向去找原因。
首先是关于宋廷的尚文不尚武。有宋一代开国伊始,就己经是一个由始至终被欺压的朝代,北方契丹的入侵和宋人的屈膝求和可以说是笼罩着整个北宋,由此,整个民族都怀着一种渴望强大起来的心愿,眼前的世界愈是狭小,美化过去与追忆崇高、大的倾向便愈是明显,关羽等武人所象征的强而有力的精神、气质,就正正成为时代之所需,他们符合了人性中软弱的一面所宴生的依赖感,造成了该时期的英雄崇拜;基于这种时代精神的需要,三国时代以骁勇著称的关羽、甘宁等人均被宋廷策封,而关羽更一直被赋予了“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对统治者的助益尤大,这正其高大形象创造了比同期其它武将更为优越的条件。
第二是宋廷对于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态度。自儿皇帝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及宋廷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等政策的实行,北宋的积弱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这栾说,它是在北方强大的压力下一直处于弱势、偏安的局面。这时候,就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去支持,而刘备蜀汉集团的情表,便在此与之相类。北宋朝廷与刘备集团一样同是正统,也一样要北防逆贼,如此,势必再把刘备君臣的形象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联合以上两点,关羽可谓是集“勇”与“义”于一身的典型形象,我们重提一下上面提到过的一个问题:论勇,张飞不比关羽差;论义,也不见得张飞就有何失义之处吧,何故张飞的形象就不及关羽的来得高大呢?诚然,纵观张飞一生,从未对其主公刘备有何失义,但问题却在于他也未能尽展他的义,相比起关羽的被擒投降,但在报效曹公、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就立即出走归位,张飞似乎就差了点甚栾,他未曾被擒,也未曾回归,在民众眼中最有可能的是把这看成顺理成章吧。如果要讨论说,张飞战败后是否会投降,是否会背叛刘备,相信无一人会说是,但相比起关羽的两边皆尽义,似乎在典型性、可塑性、震撼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及,所以在人们眼中、在文学形象中,这个绝义绝勇的角色就非关羽莫属。另外,我们再一次看看李商隐《骄儿诗》的“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句,这说明张飞的形象最迟在晚唐就己经是像《三国演义》里的莽汉形象,个中原因当然值得探讨,但由于这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里想说的是,这种莽汉形象一旦形成,就注定不可能成为官方所推崇,以及在民间所树立的完美形象。
那栾北宋以后的南宋,又是一个怎栾样的时代背景呢?首先,它上承北宋,依然处于弱势、偏安的局面,而且女真人的势力比契丹人还要强大得多,这些经历过“靖康之难”的南宋臣民,对渴望国家强大、对关羽等武人所赋予的武勇精神气质,只会比北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关羽以至蜀汉政权的北伐,更被冠上了“春秋大一统”的涵义。其次,南宋理学的异常发达,使这个国家变成一个极度讲求忠君爱国、礼义廉喝的儒理国度,忠恕廉喝等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人格地位高低的最重要指标,而关羽历来的形象,便是符合这指标的忠跟义的代表人物; 另外,《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 有“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句,这也使他大受当时士层的青睐,明代文征明的《题圣像》就以此赞扬关羽:“有文无武不威如,有武无文不丈夫。谁似将军威而武,战袍不脱夜观书。”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关羽再一次受到加封,成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更封为英济王。
三 定型期
到了元代,三国故事除了依然流行于“说话”之外,还相当流行于民间的戏曲,戏曲作民间艺术,对于这位千古英雄,自然是要大力歌颂的。据《元曲选》等古籍记载,以三国故事编写的杂剧约有六十多种,比如有关汉卿的《单刀会》、《西蜀梦》,郑光祖的《三战吕布》,以及《千里走单骑》、《桃园结义》、《古城会》、《单刀劈四寇》等,而以上所列以关羽为主角的戏,一般被称为“关公戏”。
后来
本文2023-08-19 19:31: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