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传统甜点
我国糕点制作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历史书中对糕点有很多记载。2000 多年前的先秦古籍《周礼·天官笾人》就讲到「羞笾之实,糗饵粉」。其中糗是炒米粉或炒面,饵为糕饵或饼耳的总称,这些都是简单的加工,但已初具糕点的雏形。屈原在《楚辞·招浑》中说到「拒汝蜜饵,有伥皇兮」,其中拒汝和伥皇就是后来的麻花和馓子,《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其成分和制法。唐宋时期,糕点已发展为商品生产,制作技术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据史料记载,当时长安有专业「饼师,和专业作坊,采用烘烤方法,使用「饼鏖」(平底锅)等工具。宋代在制作技术上已采用油酥分层和饴糖增色等,所以当时苏东坡有诗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明、清以后,我国糕点生产逐渐成熟,发展为丰富的花色品种。
荷花酥
“出淤泥而不染”是人们对荷花高雅洁丽品质的赞誉,用油酥面制成的荷花酥,形似荷花,酥层清晰观之形美动人,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是宴席上常用的一种花式中点,给人以美的享受。杭州荷花酥还在世界大赛中曾获得银牌奖。
红糖糍粑
红糖糍粑是用红糖、糯米、黄豆粉制作的,是川渝地区的传统甜点。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糯米和红糖。把糯米捣成想要的形状,油炸好后淋上红糖糖浆即可食用。而且营养丰富,含有铁、钙、胡萝卜素等物质。
芝麻糖
芝麻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是中国的传统民间小吃。湖北孝感的麻糖是最有名的。麻糖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标准的口味。通常它是由糯米、麦芽糖、芝麻、花生味原料,吃起来香甜薄脆深受喜爱。
凤梨酥
据说,凤梨酥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刘备迎娶孙尚香时就把它作为礼饼,而现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婚礼风俗中,仍旧有把凤梨酥作为礼饼的传统。凤梨酥的酥皮里面包裹的不只有凤梨,通常还有冬瓜和果仁
蜿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的传统小吃,按照风俗是在农历三月初三食用的。豌豆黄呈淡**,吃起来甘甜清凉,入口即化。它的制作方法也比较简单把豌豆磨碎去皮后用清水漂洗,再煮至酥软,冷却凝固后切块食用
桂花糕
桂花糕是江南地区的著名糕点,据传和条头糕、绿豆糕一样都有300多年历史,桂花糕是用糯米粉、糖和桂花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小吃,带着浓郁的桂花香气十分香甜。历史悠久,种类多样
驴打滚
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粉,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黄土,因此而得名。
麻团
麻团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比如麻圆、炸枣煎堆、油堆等等,相传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油炸糯米团外面撒上芝麻,颜色呈金**,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加入豆沙馅、花生馅等,吃起来香酥可口
在中国历史,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是北宋人民的能吃的食物倒是越来越丰富。
优质水稻的引进,还有深耕细作方法的推广,让北宋人民的粮食变得丰富。在北回归线温暖的阳光下,长出更多的粮食有了可能,并通过便利的水运到达全国每一个地区。他们饮食习惯渐渐的从二餐制变化为三餐制。
东坡肉与火腿是宋人研究出来的
湖北黄州任官的苏轼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个低谷期,因为“乌台诗案”,他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他决心从平淡的生活发现人生的乐趣。于是红烧肉走入了他的眼界中。
红烧肉,中国人食谱上最常见的一道菜式,以味醇汁浓、肥而不腻、入口香糯而闻名。这种成功地将猪肉中的油腻去除的美食烹饪技术,正是苏轼发现的,人们将这道菜命名为“东坡肉”。东坡,原本是黄州的一块旧营地,苏轼在这里开荒种地,亲自农耕,并号称自己为“东坡居士”。
哪个时候的黄州民众,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烹饪方式,一块普通的猪肉在火与酒的交融之下,可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东坡肉的做法,其实很见到: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一寸许的方块,加入料酒、本地酱油腌渍,装进陶钵,再加小许水,在炭炉上细火慢炖,注意把握火候。苏轼用一首《食猪肉诗》来说明烹制东坡肉的关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在黄州漫长孤独的时光里,每天一碗红烧肉,将苏轼的那些“一肚子不合时宜”化为了“一肚子美味”,心理和身体都获得了满足。
后来的美食家根据各自的经验,逐渐改良了红烧肉,比如加辣椒调味,但关键的烹调步骤,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火腿,另一种取材于家猪的美味,相传也是苏轼发现的,不论是不是真的,但“火腿”一词确实出自于北宋,苏轼也制作过火腿,有史料可以证明:“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在腌制与贮存过程中,神秘的微生物将猪肉中的蛋白质分解,孕育出独特,美妙的味道,比起新鲜的肉类更是别具一格。
火锅与豆芽是在宋朝发展起来的
南宋人林洪,是宋朝的另一位美食家。他自称是“梅妻鹤子”的北宋隐士林和靖七世孙,但与和靖先生寡淡的生活方式不同,林洪热衷于美食,曾流连于山野寻招特殊的食材。《山家清供》是林洪记录美食的书籍,书中收录了各种以山野所产野菜、蕈菌、水果、动物为原料的美食,并介绍了这些东西的用料与烹制方法。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年代,丰富的山珍野味是大自然的馈赠。林洪在冬季的武夷山中,捕获一只肥美的小野兔,但山中没有庖厨,林洪也不知道怎么把这只兔子做成美食。直到一位老食客告诉他:“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侯汤响一杯后,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用筷子夹着切成薄片野兔肉,在热气蒸腾的汤水中烫熟,马上熟透,再蘸上“酒酱椒料”制成的调味汁水,鲜美可人的味道立即便让人流连忘返。
林洪将这种烹调方式名为“拨霞供”。随后“拨霞供”从山野间传入市井,人们将“涮”字应用于餐桌之上,不只肉,其他蔬菜也可以涮熟,蘸着酱吃。这就是“涮火锅”的由来。
林洪还在他的《山家清供》记载了豆芽的养法:“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豆生。”其实,黄豆、绿豆、豌豆、芽蚕、赤豆都可发成豆芽食用。
油条与汤圆也产生于宋代
中国人很早就在北方种植小麦,在南方种植水稻。但在很长的时间里,麦面与大米只是充当主食。到了宋朝,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小麦和大米逐渐被改良为成口味更加丰富的风味小吃。
宋朝的面食点心种类繁多,面条类有晻生软羊面、桐皮面、盐煎面、鸡丝面、插肉面、三鲜面等等。馒头类有羊肉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糖肉馒头、裹蒸馒头。烧饼类有千层饼、月饼、炙焦金花饼、乳饼、菜饼、胡饼、牡丹饼、芙蓉饼、熟肉饼、菊花饼、梅花饼、糖饼。
油条产生于南宋。它的诞生,跟宋人对秦桧的痛恨有关,正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宋人以一种特殊的烹饪方式对此表达义愤:用面条捏成秦桧的模样,放入滚油中炸,借此解恨。所以油条又称“油炸桧”。怎么样,是不是很形象呢?
大米也不仅仅是做主食,宋人还用它来制作各式糕点:糖糕、花糕、蜜糕、糍糕、蜂糖糕、栗糕、麦糕、豆糕、小甑糕蒸、重阳糕……看着就好想吃啊!
著名的苏式点心,多用桂花、玫瑰调味,口味香甜,在两宋时期已经开始了。
汤圆,也是出现于宋朝,南宋词人姜白石有一首诗写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宋人用吃汤圆的方式,寄托情思,期待与亲人团圆。
我们每一天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热量,以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从我们的祖先学会生火烧熟食物开始的。两宋时期,中国人的饮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国汉学家安德森在他的《中国食物》中写到,“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唐朝食物很简朴,但到宋朝晚期,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调法已被充分确证。”199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评选出这一千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饭馆与小吃入选第五十六位。对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还是很感到骄傲滴。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或“元夕”。在宋代,朝廷极为重视这个节日,百姓们也会在这个节日争相庆祝,热闹非凡。
一、 放假赏月观花灯
元宵节放假,又称“放灯”,即开放城门、解除宵禁,允许城乡居民彻夜观赏花灯。这个观灯的风俗唐代便有,到宋初时上元灯节为三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后来到乾德五年(967年),国家安定,年谷丰登,便续放十七、十八两夜灯,于是上元五夜灯便成为一种制度。
我们也可以从多个文学作品中找到记载。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其中记载的便是元宵节的夜晚人们赏灯欢庆的场面。其中,“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出元夕夜灯火辉煌、歌舞繁盛、游人众多的热闹景象。
而且“观灯看花”的妇女,头上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等装饰品,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过节的喜气氛围萦在脸上。
还有《水浒传》也对宋代时元宵放灯时的热闹场面进行了粗略描绘,如第六十六回中记载“依照东京体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灯五夜。”
二、吃汤团、蝌蚪粉和糖塠
宋朝已经有了元宵,原料和做法跟现在差不多,都是用糯米做皮儿用豆沙做馅儿,下锅煮了吃,他们称“汤团”、“沙团”、“浮圆”。
不过当时元宵未普及,在北方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人们吃的是蝌蚪粉和糖塠。蝌蚪粉是用小麦粉或绿豆粉做成面糊,下到锅里煮熟,拌上卤汁和青菜,因为形状似蝌蚪,所以叫蝌蚪粉。糖塠是历史悠久的甜食小点心,用面粉和红糖搓成长条,入油锅炸熟,用竹签子串起来,像今天的糖葫芦。宋人郑望说:“汴中节食,上元油塠。”说的就是北宋开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吃糖塠的习俗。
一提到宋朝,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岳飞、清明上河图、宋词,宋朝政治上软弱一个比王昭君更美的和亲公主一个比刘关张跟义气的三个结义兄弟一个和秦皇汉武贞观并驾齐驱的帝王一个比金日禅更亲汉的胡人。
宋元笔记、话本、戏曲中常见的“酸馅”一词,指一种产生于北宋的面食。它在“人日”用作节令食品,称为“面茧”:明代又用作“佛诞日”的供品。“酸馅”以酸菜为馅,因此得名。形似馅馒头,而面皮较厚、褶儿较粗。荤素皆宜,由于寺院常用作斋供,元代以后多为素馅。宋代夜市还有烤制的焦酸馅售卖。所谓“酸馅气”,原指酸馅制作中发酵气体受热产生的胀气.苏轼最早用于诗歌批评,借以形容僧人缺乏新意、格调酸腐的诗风。明清时期,这个概念被扩展到书画艺术评论、人物气质评价等领域,适用者也不再限于僧人。
酸馅出现在北宋。宋代以前,文献中未见“酸馅”一词一该结 论得到“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数典"等电子检索工具支持。究其原因,首先是制作酸馅的原材料要到宋朝才普及。其次,酸馅是蒸制食品,蒸在北宋取代烘烤,成为面食烹饪的主流。宋代史料里,有关酸馅的记载频频出现。它不仅是中原人民喜闻乐见的主食,也是颇有风味的夜市小吃,并且在节庆风俗中占据一席之地。
可见北宋时酸馅已成为斋食的主要品种。酸馅和僧人异常密切的联系,使它渐渐由一种食品转变为与僧人有关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一般人家斋僧,也常以酸馅为供。同为面食,馒头多是肉馅,而明清两代所见的关于酸馅的记录,几乎均为素馅。时间长了,人们忘记酸馅的本意,便以为酸馅只能是素食,甚至将它等同于菜馅馒头。虽然《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说酸馅“馅子任意”,可是两件东西却不能少。这两件就是酸菜和豆馅。
1、荷花酥:
荷花酥是浙江杭州著名的汉族小吃。酥层清晰,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用油酥面制成的荷花酥,形似荷花,酥层清晰,观之形美动人,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是宴席上常用的一种花式中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2、马蹄糕: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福州及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甜点名吃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甜点之一。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吃起来甜而不腻。虽然吃起来像果冻,但要比果冻要好吃得多。
3、凉糕:
凉糕是四川宜宾的一款传统特色小吃。其味美香甜沙软,食之清爽可口。在炎炎夏日放下冰箱里冷藏一段时间后,将红糖水淋浇上去,可谓是夏日不可或缺的解暑良药。
4、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5、茯苓糕:
茯苓糕,又名“复明糕”,是闽南民间传统手工食品。茯苓糕口感很有韧性,嚼起来十分带感,刚吃时可能感觉像极了馒头,没啥味道,但嚼着嚼着,嘴里就有甜味了。
本文2023-08-19 19:33: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