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术论文:我国秘书工作的萌芽
自黄帝时代开始的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秘书工作产生的两个社会基础都已经具备,所以,这一时期应当是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时期。从古籍记载和考古成果来看,也可得到印证。
我国部落联盟昌盛时期自黄帝时代至夏朝建国,历约400年。据古籍记载,黄帝除了设置六相以外,还设置了史官,陪侍于黄帝左右,记录言行,汇编成册,以备忘、信守。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秘书人员。“史官”这一名称始见于商,黄帝设史官,可能是后人将当时的官名套用于黄帝时期。但是,它说明黄帝时代已有了类似于后代史官那样的秘书人员。史官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标志。
黄帝以后,部落联盟继续发展,公共管理事务越发繁忙,古籍中有关秘书活动的记载也日益增多。据《大戴礼记·保傅》、《淮南子·主术篇》、崔豹《古今注》等古籍记载,尧在位时,曾于庭前设置“进善旌”(即一面旗帜),让百姓站在旗下,向他提出对政事的建议、评论。一时,进善言治理天下者甚众。尧又根据舜的建议,命舜在土阶前树立了一根木柱,让百姓在上面书写意见、指出自己的过失,以修明政治,称为“诽谤之木”。由于此木是舜受命而立的,舜又名重华,所以又称华表。舜继位后,天天去进善旌下、诽谤木前,倾听和阅读百姓的意见,使他能了解下情,便于清除社会弊端。民众欲反映情况、建言陈事,只需击几下敢谏之鼓,他就出来接见,听取意见。这进善旌、华表木、敢谏之鼓,当是我国官方信访活动的源头。
舜在位时设立九官以治天下,其中有纳言一官,命龙(人名)担任。《尚书·舜典》载:“帝曰:龙!朕[B021]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舜命龙不论白天黑夜,需要时就宣布他的命令,并忠实地汇报民情,不让散布谣言、干坏事而使百姓震惊的人胡作非为。《史记·五帝本纪》孔安国注云:“纳言,喉舌之官也,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信也。”可见,纳言是调查了解下情,向舜汇报,供舜决策,并传达舜的命令,起上通下达作用的官员,当是典型的秘书官员。至此,部落联盟昌盛时期的秘书人员有:史官——记录部落联盟首领言行,并接受咨询的人员;纳言——调查研究,上通下达,宣布首领命令的官员。古籍记载中的文献有:典——记录部落联盟首领言行的上古文书。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秘书工作起源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即黄帝至禹时期,距今约4500年至4100年。
蘑菇T(出道初期,老把“比宝石还闪亮的Tiffany”说成“比蘑菇还闪亮的Tiffany”)
黄秘书(由于看电视的时候不小心换错台,预订了午夜档的《女秘书》而得名)
帕尼(艺名的谐音)
傻T(总是傻傻的)
错ffany、Diffany(总是跳错舞步)
角落ffany(出道时跳舞总被安排在角落,但现在好了)(其实跳错最多的不是她,而是另有其人,只是她跳错的部分总被摄影机拍到)
笑眼T(因为她的笑容比钻石还要闪亮,还有是小T的谐音)
一、古代秘书制度的起源与秘书制度的奴隶社会时期
人类秘书工作产生有两个必要的社会条件:一是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即我们所说的社会权力机构;二是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1]而这些条件在国家形成以前就已经具备了,也就是说,人类秘书工作在国家形成以前就产生了。
不过,秘书工作起源于何时,经分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起源于远古的黄帝时代,一种认为起源于夏代的奴隶社会。对于第一种说法,《汉书 古今人表》记载了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帮助黄帝记载国家大事,[2]证明仓颉做的工作正是秘书的工作;对于第二种说法,正是因为文字起源于夏代时期,而随着阶级压迫的产生,阶级统治应运而生,社会权力机构就此出现,秘书工作从一产生器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因此秘书工作产生的两个必要的社会条件同时拥有,使得夏朝成为我国秘书工作的滥觞。[4]
夏朝过后的商朝时代。其间朝廷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朝末年更是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甲古文书,文书档案工作已经进步。所以秘书制度在这时正式形成。
随后在西周时期,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已然成形,而地方政府、王公贵族以及周边众多诸侯国中也成立了相应的秘书机构或者配备了相应的秘书人员,设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档案机关天府,形成了初步的公文拟制制度、用印制度、制作制度,秘书人员本身的素质提高,形成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东周时期更是产生御史等一批新的秘书官职,更新并扩大了我国古代秘书队伍。[5]
战国时期是有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革新措施为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在直观制度上也是一样。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主书、御书、尚书、掌书等随从,参与决策,草拟机要,甚至能代替国君接受外国的重要文件。
综合以上说法,有学者认为: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即远古的黄帝时代
孕育,经奴隶社会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1]而两周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战国时期秘书制度的发展为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古代秘书制度的封建社会时期
1、秦汉时期的秘书制度
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创设起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秘书机构也随之形成。同时,又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各项秘书工作制度,并初步试图以法令的手段使这些制度稳定起来,从而为封建社会的秘书工作奠定了基础。
西汉初年,仿照秦制。由于秦朝的迅速灭亡,秦始皇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反而是继起的两汉王朝,在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对秦朝的秘书工作制度进行合理的增减,充实秘书制度,使之逐渐趋于稳定,最终确立下来,其基本内容为以后历代王朝所仿照和沿袭,被视作基本模式。此外,尚书台出现并发展壮大起来,东汉时期更是成为直接对君主负责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后,事实上就是宰相。
因此,秦汉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制度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的秘书工作出现了值得注意的进展。
“秘书”这个词作为一种官职名称最早始于东汉桓地初设的秘书监,到曹操为魏王时,把秘书监改为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实际上是魏王的秘书长……到曹丕称帝后,改为中书监、中书令,公署通称中书省。[2]晋代时期,由于秘书机构的作用很突出,统治者开始高度重视秘书工作。由此呈现出的现象是中书监、中书令的地位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掌管一切机要,接近皇帝,职务非常重要,而在南朝时地位更是与日俱增,职权日重。此时,有作为的政治家了解到秘书开始重视协调和秘书的关系,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导致优秀秘书人才辈出;公文写作开始和其他问题分流,成为一种独立的应用文体,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因而涌现出许多专事公文写作的“手笔”;开始了对公文进行理论总结和研究,而纸张也成为公文拟写的唯一材料,形成了许多新的公文制作制度。
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到了北朝时期,统治者担心中书令权力过大,为了防止秘书机构的这种权力膨胀,于是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开始起用门下省近臣侍中参与朝政,分掌机要,因此中央秘书机构初步发展为中书、门下、尚书三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部门。
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秘书工作大发展的时期。
3、隋唐时期的秘书制度
隋朝承袭了魏晋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制,为避讳隋文帝杨坚父亲的名字,中书省改为内史省,中书监、中书令改为内史监、内史令,门下省侍中改为纳言。
在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朝,其朝廷秘书机构又恢复了原来三省的名称,即分置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内,并明确分工,即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此外一度设置政事堂为朝廷中枢的秘书机构,唐玄宗起用翰林院学士院作为皇宫秘书机构,武则天执政时设置匦使院作为信访机构,而地方各级秘书机构更加健全。此外,秘书人员来源多样,素质颇高,职责分明,作用明显,对秘书管理的考核制度化;并以律令的形式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秘书工作制度,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开始分流,公文文体整齐、划一。
由以上可总结出,秘书工作在隋唐趋于成熟时期。
4、宋元时期的秘书制度
宋朝时期,由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与北方契丹族的严重威胁,实行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专制,建立了一整套以皇权为中心的庞大的封建官僚机构。作为阶级统治工具之一的秘书工作,在隋唐基础上有了重大变革和发展。一、实行军政分立的办法;二、秘书机构比唐朝庞杂,职务分工更加细密。其中,朝廷三省中的秘书机构逐渐专业化,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系列;皇宫秘书机构翰林学士院继续发展;信访机构演进为鼓院、检院两个系统;秘书人员的选拔制度更趋专业化;文书、档案工作全面分离,秘书工作制度较唐朝又有发展。
元朝参照宋、辽、金旧制,设立了中书省,而其长官中书令则由太子兼任,防止权力外泄。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全国设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行中书省是按照地区设置的,全国分设十一个,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派大批官员往各地代中央行事。在战争期间,枢密院设立前线指挥机构,称行枢密院。行枢密院掌各地军事机要,统帅各地军队。元朝统治者对秘书人员的选拔很严格;文书制度也日趋完善;中央还建立了通政院管理各地驿站,并设立了急传铺,负责传递紧急文书,大大提高了文书的传递速度,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渠道更加畅通,掌握各地的情报更加及时。
两宋辽金元时期是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之一,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的逐渐融入,此时期更是我国秘书工作的融合时期。
5、明朝时期的秘书制度
明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阶段,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大幅度加强。明太祖朱元璋取缔了丞相一职,由皇帝亲自处理政务,设立六部作为中央政务中枢,有六部尚书分任国务,各自对皇帝负责。这一改变,一方面造成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导致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数量也随之剧增,于是,皇帝开始设立阵容庞大、数量众多的秘书机构,强化秘书工作,依靠专职秘书机构直接指挥国事,处理政务,从而推动了秘书工作的发展。由于实际上代替了丞相的职位,中央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的实际地位也随之提高,在国家管理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各项业务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趋于完备。秘书人员主要来自科举出身者,文化水平高,从而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
明朝文牍主义盛行,前期,由于皇帝能勤于政事,控制秘书机构,一度抑制了文牍主义,使秘书工作得以继续向前发展。而中后期各帝大多昏庸,无心政事,委政于宦官秘书,宦官秘书与内阁首辅擅权倾跪,导致文牍主义泛滥成灾,各部门和地方秘书机构一度涣散混乱,秘书工作几近失控,这种状况一直绵延至明朝灭亡。[1]
因此,明朝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强化时期。
6、清朝时期的秘书制度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王朝。
清初,国家机构的设置与各项工作制度全面效仿明制,因此,清朝的秘书工作不但未落后于前代,反而在明朝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清统治者在吸取历代经验的基础上,一度扭转了明朝中后期以来秘书工作衰退的现象,解决了宦官秘书干政问题,并采用严密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中央主要秘书部门的越权问题;同时,秘书机构和人员仍具有较宽的职掌,且功能更全;文书档案等各项工作也发展完善。尤其是被皇帝紧紧控制的军机处,制度周密,人员精干,办事迅速,效率甚高,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务的得力辅助机构,其工作制度和军机处人员的选拔制度已高度完善。[2]
因此,清代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高度强化时期。但是,这种高度强化的结果只是在中央主要秘书机构起了明显的作用,而在部院和地方政府中,却在一定程度上由书吏和幕僚控制着实际政务,导致官吏徇私舞弊、官场昏暗,以致史称“清与吏胥共天下”。在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9)举:提升官职,对无官认识的提拔。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即“太守”,又称“知州”。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编辑本段]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尹 史 卿 宰 尉 令 丞
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职方
太师 太傅 大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六卿
封人 工正 相国 庶长 令尹 柱国 公主 驸马 三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卿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将军 洗马 大夫 博士 郎中 侍郎 中郎 议郎 令史
尚书 六曹 合阁 仆射 侍中 内史 刺史 州牧 别驾
主薄 郡守 太守 长史 从事 督邮 县令 县尉 三老
亭长 列侯 主事 三省 行台 都督 录事 护军 可汗
六部 三馆 学士 总管 元帅 留守 判官 巡检 提刑
提辖 通判 孔目 押司 大人 内阁 厂卫 太监 都司
知府 亲王 总督 巡抚 监司 州判 知县 提督 总兵
参将 散官 流内 流外 贝勒
大良造 左丞相 右丞相 大司徒 大司空 御史台
大司马 郎中令 大司农 大将军 执金吾 中郎将
尚书省 尚书令 结事中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关内侯 中书省 中书令 门下省 秘书省 枢密使
员外郎 著作郎 国子监 节度使 招讨使 都点检
观察使 按察使 衍圣公 大学土 宣政院 集贤院
军机处 翰林院 钦天监 内务府 布政使 未入流
税务司 资政院 咨议局 国务院 枢密院
三闾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将作大匠 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 绣衣直指 监察御史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翰林学土 中书舍人 都指挥使 钦差大臣 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 总税务司 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 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
古代秘书官制简介
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处理皇帝的文书。
译官令 九译令:汉代设置的翻译官,负责翻译异国来信之语言。相当于当代的外文秘书。
符宝郎:东汉时掌管天子印玺及符节的官。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负责中央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察权的各部刺史等。汉以后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与司隶校尉国为最有权威的督察官。
从事:汉代刺史的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等都为从事。当时各郡国也有从事。
书佐:汉代主管文书的小吏。像功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负责起草和缮写文书。
尚书: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汉代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
二千石曹尚书:汉代郡国守相的官傣为二千石,古习惯上称地方行政长官为二千石。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郡国守相文书的尚书被称为二千石曹尚书。
三公曹尚书: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三公职掌的文书的尚书被乐为三公尚书。
尚书令:尚书的主管为尚书令。隋、唐时逐渐形成以尚书为尚书省长官的制度,这样尚书令就不是主管文书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监督各部门的最高首长。
丞相:秦、汉时期定的制度。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重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说左右丞相,不久即废,此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充任,职掌传宣诏令。曹丕即位后设中书监及中书令,监令同等,其权任相当于宰相,习惯上监在令前。隋、唐以后,中书监废止,只存中书令。
中书监:魏时曹丕即位后所设,与中书令同等权位。
中书省:魏晋以后,尚书令之权被中书监、中书令所代,开始以中书省为中央总机构。至梁、陈时,中书省内部事务官中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
中书舍人:唐、宋时中书舍人是相当尊贵的官职。明代设中书科中书舍人,仅掌书写诰敕等事,官阶从七品。开始名为中书省直省舍人,后固中书省废而改称中书科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不为人重视,仅作为外观装点而已。其中有以工书得名实际担任缮写者,清仍其制,一般称中书科中书,是无是轻者之官。
秘书令:汉末曹操为魏王,初置秘书令,掌机要文书。曹丕即位后,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
等级与管理权限: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编辑本段]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在黄帝时期,就有史官了。沮诵、仓颉就是史官,他们那时时负责造字。据说仓颉有四只眼睛,他通过眼睛观察到万物的形状,模拟出他们的声音、形状,创造出了象形字和形声字,通过一些事物所要表达意思,创造了会意字。
秘书在古籍中一般是指珍贵不容易看到的书。这里的珍贵一般是指存世量少,收藏者少,流通量少。
这种书一般是海内孤本,藏于皇家图书馆或者大藏书楼。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书商为了赚钱,谎称某某书是秘书。
纪帅演的。
《人世间》中纪帅饰演黄秘书。
纪帅,1985年12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制片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中国先秦时代秘书制度的演变
提要:我国最早的秘书官职是史官。“史”的字义就是“掌管文书档案(的人)”。传说中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夏代的太史是辅佐国王处理国政的机要秘书长;商代史官对国家政治和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成型于西周的太史寮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其内部分工明确,是秘书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春秋战国时期,史官地位明显衰落,而带有私人秘书性质的“士”阶层迅速崛起,出现了秘书人才群星璀璨的景观。这种现象随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集权帝国而成为不复再现。
关键词:秘书史 史官 太史 寮士阶层
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闻名于世,中国秘书工作的历史也源远流长。
从理论上说,当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或领导集团的时候,为领导者提供辅助管理的秘书工作也就随之出现了。据此推断,我国秘书工作起源于黄帝之前的原始部落形成时期,而有史籍可考的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则是国家出现以后的“史官”。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秘书制度的演变,就从史官开始。
一、说文解字话“史”官
“史”字,小篆作,由“中”、“又”两字组成。《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徐铉注:“记事者当主于中正也”。按此解释,史就是负责记录事情的人,而记事者应该忠于事实,不偏不倚,保持“中正”。这里不但将“史”解释为典型的秘书职务,而且还揭示了秘书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忠于事实。
关于“史”字另一种解释是它像“手”持“中”形,而“中”乃“串”字之省,“串”像若干木片或竹简以线相连之形,与“册”相同,即古代的简牍文书档案。“又”为手形,手者持也,可解释为“掌管”,这样,“史”字本身就有“掌管文书档案(的人)”的意思。
以上两种解释,虽然对“史”字两个部件的解释不同,但“会意”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史”就是古代的秘书官职,其职责是记录领导集团的事情,掌管文书档案。
二、上古传说中的史官
许多典籍记载自黄帝时代起即有了“史官”一职。《史记》、《汉书》都说仓颉、沮诵是黄帝的史官,负责记录黄帝言行。据传说仓颉是汉字的发明者,但后世学者多认为汉字不可能出自一人,仓颉大约是对创造文字过程中贡献最大的一些人的统称。在上古时代,能够对创造文字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就是最有学问的人,这些人在传说中成了黄帝的“史官”,从一个方面说明秘书自古以来就是由文化水准较高的人来担任的。
黄帝的秘书官是否真的叫做“史官”,是值得怀疑的。从可靠的史料看,“史官”之名始见于夏代,而且在有关尧、舜、禹的传说中,也没有提到“史官”一职。因此,“黄帝设置史官”可能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官制套用于黄帝时代的一种说法。
三、夏代的史官
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有了国家,才有严格意义上的“官职”,“史官”这一秘书官职是最早设置的官职之一。
据《夏小正》,夏朝官制有所谓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一百二十人,总数几倍于唐虞之时。重要官职有后稷、司徒、司马、司寇、司空、太史、秩宗等,其中太史和秩宗属秘书官职。太史是辅佐夏王处理国政的机要秘书长,其下还有左史、右史、遒人等从官。《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一段记载:夏桀之时,太史终古拿出其保管的“图法”(即图版和法典档案)向夏桀展示,并哭着劝谏夏桀收敛其荒*无道的行为,但夏桀不听劝告,于是“太史终古抱其图法以奔商(投奔商汤)”。这一记载可以说明夏代的太史是以掌管文书档案为主要职掌的官职。
四、商代的史官
商代是我国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国家政权日渐完善。商朝建立了机构庞大的中央政府,所设官职多达四十余种,官位二百四十人,分为政务官、武官、史官和事务官四类,其中史官主要从事秘书工作。商代史官中除太史仍为商王的机要秘书长外,还有明目繁多的而又分工明确的各类史官,如尹、乍(同作)册、卜、工、史、北史、卿史等。
商代史官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四种:
第一类是处理人(统治者)与神灵和先祖之间关系的事务的神职史官,包括贞卜史官和祭祀史官。贞卜史官负责占卜事宜,解释卜兆,刻写卜辞。由于殷人尊神,凡重大行动均要占卜,请示神灵,故负责解释神灵旨意的占卜史官虽然官衔不高,对商王和其他统治者却有很大的影响力。祭祀史官主要职掌商王朝祭神和祭祖的典礼事务,负责祭坛的布置、程序的安排、人选的拟定、位次的排列等事务的,他们的工作类似现代的会务工作。
第二类是处理人(统治者)与臣民之间关系的事务的人事史官,包括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作册史官有尹、乍册等名目,原先职掌为祭祀时奉商王册命以告神灵,商代后期专门负责制作和保管重要册命文书,其性质相当于商王的文字秘书和机要秘书。记事史官的主要职掌是记录商王言行和宫廷大事,保管档案典籍,观察天象、记录历法等。人事史官职掌的事务更近似于今天的秘书工作。
商代史官的社会地位十分显赫,他们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学坛,不仅对国家政治施以很大影响,同时又主管官办的贵族学校。其活动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太史寮和西周的史官
西周时期的国家机构有所发展,中央政府形成以卿为首的政务部门“卿事寮”和以太史为首的事务部门“太史寮”并列的局面。
太史寮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在商代末年即已出现,但成型于西周,是为王室服务的秘书处。太史寮中有等级不同分工明确的“五史”:主官太史属六卿之一,兼管神职与人事,相当于中央政府的秘书长。小史是太史的副手,主要职掌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相当于掌管贵族人事档案的秘书官员。内史也称“作册”,是为商王起草机要文件的文字秘书。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周礼·春官·大宗伯》),可知其职在书写天子下达京畿以外的命令,掌理四方邦国的史记以及三皇五帝的典籍。御史也称“柱下史”,常侍立殿柱之下接收四方文书,还负责保管档案和典籍。
西周不仅国王设诸多史官,而且各官署和诸侯国皆设史官,据粗略统计,仅王室和中央各机构的史官即有千人以上。与殷商相比西周的史官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神职史官地位下降,人数减少,这是因为周人认识到礼的作用大于神鬼,占卜祭神活动减少了。二是史官分工趋向精细明确,除太史寮设职掌不同的“五史”外,在周天子的王宫内还配置了专门记录国王言行的左、右史,专门保管天子印信的典瑞和掌节,以及专门为王后掌管礼仪和文书的女史等。史官的明确分工符合秘书工作发展的规律,是秘书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除史官外,夏商周三代官制中的秩宗、太宗、太祝、太卜等均为神职秘书,他们对国家社会的影响远小于史官。商代宫廷中“宰”一职原是商王的专职厨师,因经常接近天子而逐渐成为国王的亲信,西周时周王让宰掌管宫廷事务,成为宫廷内务总管,也带有秘书官的性质。
六、春秋战国时期史官地位的衰落
自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西周,史官是各代主要的秘书官职,其社会地位一直很高。这一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东周王室和列国仍设有太史、小史、御史、女史等史官,地方政府也设有令史、丞史、佐史等。史官的数量依然比较多,但史官地位却急剧降低,其中多数人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掌管政府秘书机要了。例如太史一职,在西周是“太史寮”主官,位高权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秘书长,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其职权削弱到仅掌记录、管理史料和天文历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主要秘书官仍叫史官,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干脆另设秘书官职,例如秦国的尚书,魏国的主书,齐国的掌书,楚国的左徒等等。原来在太史寮中地位较低的御史的地位则有所上升。
史官社会地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社会动荡,王室衰微。东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大大削弱,天下出现了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司马迁描述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杀君三十二,亡国五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王室和诸侯连自身地位也得不到保障,以管理文书档案为主要职掌的史官,其社会地位下降也就成为必然了。
二是私学兴起,文化普及。史官之所以能长期身居高位,一个重要原因是秘书职务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准,而在西周之前,由于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只有为数很少的贵族子弟可以在国家办的贵族学校接受教育,所以文化人的数量极少,史官的地位得以保持。到了春秋后期,孔子率先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分出身贵贱,他的学生达三千人;此后的墨子、孟子、淳于髡等人,弟子都在千人以上。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文化人数量激增,于是秘书队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化人大量补充进秘书队伍,充当国君的顾问、谋士,史官对于国君的重要意义也就减弱了。
自战国时代起,虽然各朝仍然设有史官,但除秦汉两代的御史大夫外,其余史官(如汉代司马迁担任的“太史令”)成了以保管档案为主要职掌的职务,已不是主要秘书官职,他们对国家大政的影响也就很微弱了。
七、私人秘书的出现和士阶层的崛起
从黄帝时代到西周,由于文明发展程度不高,能胜任秘书工作的“文化人”数量有限,不具备产生私人秘书的条件。私人秘书的出现是伴随着文化的普及和知识分子人数的增加才出现的。现在从典籍中有据可查的私人秘书最早出现在春秋末年,这就是一些卿大夫自己任免的“家臣”。家臣并不都是秘书,但有别于奴仆,其中文化水平高者不仅为主人掌管家政,而且常为主子出谋献策,带有秘书性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为齐国高昭子家臣,孔子的弟子中也有多人当过季氏家臣。
从春秋中后期到战国时代,因社会变革对智能、知识的需求,士的社会角色由主要为武士转为主要为文士。《韩诗外传》载:“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操笔弄墨的和鼓唇摇舌的都属文士,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各国国君和高官的顾问、谋士、幕僚,亦即高级秘书。战国时期活跃于各国政治外交舞台的商鞅、张仪、苏秦、韩非、李斯等,都曾经以士的身份展示自己的才能,然后被国君委以重任。
与此同时,当时上层贵族也盛行“养士”之风。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亦即齐国之孟尝君、赵国之平原君、楚国之春申君、魏国之信陵君,以及后来秦国的吕不韦等,纳士都达数千之众,称之食客、门客或舍人。他们流品繁杂,乃至有鸡鸣狗盗、引车卖浆之徒,但仍以有文化的游说之士为主。这些门客为主人参谋策划、起草信函、承办机密事项、处理日常事务,实际上属主人的私人秘书。孟尝君门下的冯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士无论服务于国君,还是服务于一般贵族,他们与主人都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士择明主而从,主则惟才是用,人身的相对自由为士施展才华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以至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见的秘书人才群星璀璨的景观。这种现象随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集权帝国而成为不复再现的历史。
本文2023-08-19 20:18: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