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古文翻译,第1张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因为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些是先生的功绩。[1]

注释

(殍殣枕路)饿死的人躺在路上。

(领浙西)兼任杭州太守,管理浙西一带。

(募民存饷)聚集百姓慰问,馈赠物品。存,慰问。饷,馈赠物品

(术)指救灾的方法。

(主首)住持,方丈。

(鼎兴)大盛。

(敖仓)粮仓。

(役)使用。

(监司)主管检查的官员。

(恤)忧虑,顾惜。

(荒政)救灾的政事。

(条叙)指奏章。

(仰食)依赖……吃饭。

(无虑)大约。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晏,安定。

(流徙)流离所失。

(岁饥)年景饥荒。

(司农)主管粮食等事项的官府。

(著)制定。

(因)顺着,就着。

古籍有原刻本、翻刻本、写刻本、套色刻本等版本之分。其中原刻本是藏家的首选。翻刻本比较多,收藏价值略逊原刻本一筹。但有几种翻刻本值得藏家关注:第一是原刻本已没有了,或只有孤本残卷存世;第二,翻刻者是历史上著名的刻书机构;第三是影刻本,就是先在原刻本上进行影摹,然后再上版雕刻,这样印出的书能够完整地保留原刻本的形状;第四是写刻本,即由擅长书法的人或作者自己书写上版印出的书,如清代郑板桥自书的《板桥集》等。还有就是套色刻本,即在同一书页上,印上颜色不同的文字和图画。价值往往高于同时期墨本数倍,历来是收藏界追逐的热点。 在古籍收藏中,还有一个说法,同一时期的古籍中“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

近日里翻阅古籍,发现一部残卷里记载了一个离奇诡异的故事。故事只有上半部,并无下半部,可谓天残。故事的名字叫《九头案》,也有叫《九头十三命》的,据说是此案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的,情节曲折复杂,扑朔迷离,有很多的艺术形式都借鉴此案,有梆子戏,豫剧,京戏,相声,评书等等,皆因故事天生不全,所以至今没有留下全本。

本人不才,愿尽绵薄之力狗尾续貂,为的是把故事讲全了,编圆了,以博大家一笑,若哪里有崩磕掉字,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九头案》顾名思义就是牵涉到九颗脑袋的一桩公案。案子的最后审出了九个人头,一个也不少,相声祖师爷张三禄老先生编到了三颗头便撒手西去,如果我要是也编不够数,请大家拿说相声的脑袋凑数去,跟我可没关系,因为都是他们专门挖坑不填的缘故。

故事的时间离今天不远,家里有老人的回去打听打听,问问叔叔大爷,问问姥爷或爷爷,有可能有知道的。清朝道光年间…还是别打听了,估计没有知道的。道光年间北京顺天府的一个案子,这事儿出在北京西四牌楼南边的砖塔胡同。此胡同至今尚在,胡同口矗立着一座青砖古塔,八角七重檐,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塔门前两边配有一幅对联:宝塔凌云,一日江山无边清静;金灯待月,十方世界何等悠闲。此塔距今已有七百多年了。据说是元代高僧的葬骨塔。塔旁边的胡同就叫砖塔胡同,胡同里深邃幽长,曲里拐弯,外边通着西四南大街,里面通着羊肉胡同,胡同里面住着哥俩,都是旗人,真实姓名已不可考,权且叫塔大塔二吧,哥哥塔大,弟弟塔二。塔二在衙门口里当差,用今天话说就是派出所民警,专门抓差办案的警察。塔大是个厨子,但不是一般的厨子,属于“红白口”的厨子,不在饭馆就楼里干活,谁家要结婚寿宴请客找他去,谁家要办丧事请客也找他去,平时没活儿的时候就在家待着。塔大塔二虽是兄弟,但是岁数悬殊较大,塔大三十来岁,塔二年满十八。塔二在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双双过世了,估计是老两口老来得子,高兴得过头了,乐极生悲,俩人一块儿手拉手去西山听蝈蝈叫去了。(未完待续)

看过《隋唐英雄传》后的朋友们,应该都对燕云十八骑印象深刻吧。这样一支队伍一共由18个人组成的。这支队伍是由罗艺所领导的,他们带着面罩,从未有人见识过他们的真容。燕云十八骑一般是在沙漠活动的,几乎没有进入中原。

燕云十八骑就像是草原上的鹰。受到电视剧的影响,或许有的人会认为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是真实存在的。其实并非如此,历史上没有这样一支队伍,这只是电视剧和小说为了塑造罗艺的角色而塑造出来的一支队伍。

在这些作品里的,燕云十八骑被描述地特别勇猛,他们一出现,就一定会取得胜利。作为这支队伍的头头,罗艺的实力自然也不差。这只队伍是以号角为令的,他们之间是不存在什么感情的。每当罗艺吹响这枚号角的时候,他们就赶来。这只队伍堪称“地狱的使者”,他们所经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就连老人和小孩子都不放过。这18个人曾在一夜之间击败了突厥的数千人,使得突厥最后投降。

罗成是罗艺的儿子。在小说中罗艺在临死之前,就这只队伍交给了罗成。这支燕云十八骑便服从于罗成。但通过翻阅古籍,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罗成是在罗艺之前就已经死了。但在小说中罗成变成这支队伍的首领,在18个人的帮助下埋葬了自己的父亲,知道自己和这18个人没有什么感情。于是罗成便解散了这支队伍。因此在罗成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支队伍已经不复存在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哲学术语无关

现有关资料普遍都将《周易·系辞上》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提出来单独翻译,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解读古文最忌断章取义,这句系词是《系词上》最后一大段文章中的一句,并且前面有“是故”二字,一看就是与上文成因果关系,前因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后果是“圣人立象以尽意,”进一步才是“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实际这里的“形”古通“型”。既“模型;楷模;典型”;

“上”亦非上下之上,乃是“崇尚,提倡”之意; 

“道”古文中亦作“导”。是“引导”之意;

“下”亦非上下之下,乃为“发表,宣告”之意;

“器”是“器重,重视”之意。(详见注释。)

连起来大意是说:由于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作者决定用典型去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

由此可以看出:《易经·系词上》中的“形而上、形而下”与现代的哲学术语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现将这段系词简要翻译如下:

原文子曰:“书⑴不尽⑵言⑶,言不尽意⑷。”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⑸象⑹以⑺尽⑻意,设⑼卦⑽以尽情⑾伪⑿,系辞焉以尽其言。……是故形⒀而⒁上⒂者谓⒃之⒄道⒅,形而下⒆者谓之器⒇,……。

译文老师说:“某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记载下来的也不可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既然如此编纂《易经》的圣人所要表达的内容难道就不能够完全看到了吗?老师说:“编纂《易经》的圣人决定用典型去最大限度地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创立了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用来最大限度地体现事情的来龙去脉变化,与占测符号联缀在一起的文辞用来最大限度地展现他的主张。……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

注释:⑴“书”特指某一种专著,如占兆书、历书等。《尚书·金縢》:“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

⑵“尽”统括某个范围的全部,相当于“都”。《尚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刘。”

⑶“言”记载。《左传·隐公元年》:“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⑷“意”《》意思,文字、言行等所表达的内容。《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红楼梦》第二回:“子兴道:'依你说,“成则公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

⑸“立”确定;决定。《后汉书·郎顗传》:“恭陵火灾,主名未立。”

⑹“象”典型。《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形:通“型”。模型;楷模;典型。)

⑺“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去”“用来”“目的在于”等。《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⑻“尽”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礼记·曲礼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⑼“设”创立,建立,开创。《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之所设。”注:“设,施也。”

⑽“卦”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说文》卦,筮也。按,所以筮也。

⑾“情”实情,情况(指事情的来龙去脉)。《史记·高祖本纪》:“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⑿“伪”通“讹”。改变;变化。《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骊姬之反情。”

⒀“形”《汉语大字典》通“型”。模型;楷模;典型。《汉书·王莽传上》:“仪形虞、周之盛。” 《潜夫论·德化》:“仪形文王,万邦作孚。”型:楷模;典型。《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⒁“而”能,能够。《尚书·周书·吕刑》:“狱成而孚,输而孚。”

⒂“上”崇尚,提倡。《诗经·魏风·陟岵》:“上慎旃哉!”《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⒃“谓”通“为”。因为。《列子》:“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

⒄“之”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这个,这样的,这种。《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⒅“道”后作“导”。引导。《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⒆“下”发表,宣告。《战国策·齐策》:“令初下。”例:下命令;下指示。

⒇“器”重视。《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器之。”《后汉书》:“朝廷器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