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重的毁书事件是哪一件?造成了哪些名著的失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史上最严重的毁书事件是哪一件?造成了哪些名著的失传?,第1张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毁坏书籍的世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发生在秦朝,当时秦始皇一统六国,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朝代。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

所谓的焚书坑儒就是指把儒家的典籍都给烧了,把学习儒家文化的儒生都给放进坑里埋了,这当然是一件惨无人道的事情,也是我们后来人不断的谴责抨击秦始皇的一个事情。那么为什么秦始皇要焚书坑儒呢?毕竟秦始皇作为中国第1个大一统的皇帝,应该不会笨吧。

其实是为了掌控老百姓的思想。因为秦始皇当时在全国推行的是法家,也就是用严酷的刑法来规定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一旦民众犯了法就要要用眼科的刑法来惩罚老百姓。而儒家文化在秦始皇看来并不适用当时的中国。

那么秦始皇当时把所有的儒家典籍都给烧了吗?其实并不是的,当时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运动,在全国浩浩荡荡,但是孔子的后人,还是把一部分的儒家典籍,偷偷的藏在一堵墙里面,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过去了,这堵墙在被人们发现。

也幸好是那一堵墙,因为我们现在留下了很多儒家的书籍,否则儒家文化可能真的就此断绝了。无论在什么朝代,毁坏书籍都是一件很不好的行为,因为书作为文化的载体,很多文化能够不停的在世间流传,就是靠书的传播,一旦把书籍都给毁坏了,一种文化可能就要消失了,这是很不好的事情。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嬴政,他是这起历史事件的发起者,他听从了李斯的意见而发起的。被残害的人是四百六十余名术士。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上实行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在统一之初,就在要不要分封诸子为王的问题上发生了一场争论。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批官吏,请求秦始皇将诸子分封于占领不久的燕、齐、楚故地为王。认为这样有利于巩固秦的统治。但廷尉李斯则坚持反对态度。认为,春秋战国诸侯之所以纷争,完全是西周分封制造成的恶果。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祸乱。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认为立封国 ,就是树敌兵。于是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

事隔八年之后,到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的宫廷大宴上,又发生了一场师古 还是师今 的争论。焚书之举正是由此引发的。在宴会上,仆射周青臣,面腴秦始皇,吹捧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腴词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他说: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辅枝。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腴,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秦始皇听后不动声色,把淳于越的建议交给群臣讨论。丞相李斯明确表示不同意淳于越的观点。他反驳说:三代之争,何可法也儒生 不师今而学古, 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则 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统一可能遭到破坏。为了别黑白而定一尊,树立君权的绝对权威,他向秦始皇提出焚毁古书的三条建议:

(1)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三十日后不交的,处以鲸刑并罚苦役四年;

(2)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3)有愿习法令者, 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在宴会散后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地点燃了焚书之火。

不到30天时间,中国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留下来的只有皇家图书馆内的一套藏书。

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不是焚书的直接继续,而是由于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引起的。秦始皇在攫取到巨大权力和享受到荣华富贵之后,十分怕死。在统一中国之后,他异想天开地要寻求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 ,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贪于权势 等等。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 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所谓的“坑儒”事件。

焚书事件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前221年)由于社会逐渐进入青铜时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平民百姓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面对纷乱的社会状况,希望通过思索和钻研前人治世理念寻找到一条可以使社会安定,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的救世之路。于是产生了诸多的学派学说,并撰写出无数著作,史称诸子百家。

隋朝的牛弘提出“五厄”之说,论中国历代图书被焚毁,首当其冲即为秦始皇焚书,二是西汉末赤眉起义军入关,三是董卓移都,四是刘石乱华,五是周师入郢。而刘大魁作《焚书辨》,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一句,宣称书是项羽焚烧的。但是汉朝无人就此指责项羽“焚书”,尽管他是刘邦的敌人。

坑儒事件

而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2000多年。而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统一了中国,是中国大一统思想的奠基者和实践者。孔子生活的时代早于秦始皇近300年,按理说两者没有什么交集,但孔子一个预言却石破天惊,什么预言呢孔子说:“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锯我床,直面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

也就是说孔子竟然预测到了自己的身后事,秦始皇会挖掘孔子墓,然后孔子预言秦始皇会死在沙丘。尤其是孔子预言秦始皇会死在沙丘,变成了现实。孔子临死前突然变成了预言家,更是为为孔子披上了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形象更加光芒闪耀。

至于预言秦始皇会掘他的墓,虽然没有发生,但秦始皇焚书坑儒,杀了那么多儒生,毁了儒家典籍,倒是真实发生了。

有人认为秦始皇杀的不是儒生,是方士,我们来看史书怎么说。《史记·始皇本纪》中,扶苏针对始皇帝坑儒一事谏言: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从“诸生皆诵法孔子”可看出扶苏说的诸生,并不是指那些求仙寻药的方士,而是儒家子弟,是被召到咸阳的众多“文学方术士”。汉朝之前,“方术士”并不是专指方士,《原儒》中说: “儒之名,于古,通为术士。于今专为师氏守道之名”,“令独以传经为儒”。古,指汉代以前。今,即汉代及以后。汉朝之前“儒”是泛称,是“达名”或“类名”,儒生即“术士”。汉代以后,“儒”才成了专有名称,指的是汉代那些儒家经学的经师。结合史记中扶苏的谏言和《原儒》对于儒的解释,说明“文学方术士”指的就是儒生。

回到孔子预言的话题,其实孔子的所谓预言,都是后世儒生给瞎编出来的。这些后世儒生唱歪了经,好的东西不学,学会撒谎骗人了,孔子泉下有知,定也会痛斥这些邪门学说。

一些走上邪门歪道的儒生,编纂的这种似是而非的预言称为谶(chèn)语,在汉朝大行其道。所谓的预言明明是这些变质儒生编造出来的,却假称是孔子等古人秘密传下来的,其中有大量的谶语.因而又称为“谶纬”。

东汉的儒生除了要学儒家的经书外,还要学“纬书”。纬书中的大量谶语,宣扬迷信,鬼话连篇。但皇帝喜欢,尤其是汉武帝对其非常迷信。对于“谶纬之术”,汉朝很多正直的科学家都明确反对,张衡、马融、王符、崔瑗都不相信谶纬,明确指出谶纬是后人编造的。

比如纬书中提到,春秋时孔子提到过益州,而益州是汉朝时期才设置的州。这明显前后矛盾,就是后人瞎编的。拿这些话去让讲谶语的专家解释,他们也无法解答。

秦皇汉武是我们国人的骄傲,他们有相似的地方,同样乐于开疆扩土,建立了丰功伟绩;但同时都迷信神仙和不老仙药,对谶纬之术崇拜有加,这或许就是他们晚年昏聩的主要原因。

焚书坑儒事件是秦始皇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于不同政见的士人的残酷镇压。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宴会,始皇很高兴。可是有一个思想保守的博士名叫淳于越,原齐国人。他当场批评周青臣是阿谀奉迎。他说:“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他批评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说如发生大臣篡权之事,无以自救。他又讥讽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当场进行了批驳,他指斥淳于越是“愚儒”,还谴责儒生们“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他认为这样一群儒生是一种危险势力,建议始皇坚决制止他们的非法活动,并提出了焚书的建议。主要内容: (1)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  (2)《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  (3)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4)医药、卜筮、种树等书不在禁列;  (5)若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秦始皇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在全国范围发生了焚书事件。  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起因是由于有些儒生和方士对始皇不满,说他“专任狱吏”,乐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等等。秦始皇认为他们“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就把他们逮捕,严加拷问。先后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全部在咸阳坑杀。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之举,这些人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多向往西周的制度,反对现行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可是秦始皇的镇压是野蛮的、残酷的,不问情节如何,一概焚烧,一概诛杀,这是一种暴行。对于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一个极严重的摧残  关于坑儒,史学界争议很大,因为《史记》、《汉书》、《通鉴》等正史均称“屠术士”、“坑术士”、“坑方术士”而非“坑儒”,“坑儒”之说始见于汉武帝时期,且多见于野史,严肃的正史是很少有记载的。而且据说孔子的后人在坑儒时对当时被处死的术士说:“原来你们都不是读书人”。  至于焚书之事,根据后人的考证,远没有现在人们所说的严重,汉代王充称“秦虽无道,不焚诸子”,王充是最坚决反对秦始皇的人,他的话可信度是比较高的。此外据近期考古的发现,现在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大多成书于秦始皇时期(比如《尚书》等典籍是要避始皇讳的),再者所禁之书只是禁止百姓私自藏书,对学者所藏图书并不禁止(据载,当时秦廷专职的议郎多达万人,他们都是可以收藏图书的,按当时的教育水平,基本上包括了当时主要的知识分子),并且从当时的法律规定来看,主要是禁止以古非今,统一思想,而不是为了禁书。正因为如此,汉初虽然有很多大儒入朝为官,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提起过焚书之事,可见当时人们对焚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对,只是后来为了迎合汉武帝,人们才把焚书之事旧事重提的。

以下几件事应对孔子影响很大 可以自己衡量一下 1 3岁丧父

被迫离家

与母贫居阙里

2 17岁欲承继父亲 士的地位到季氏家赴宴

被拒

明白自己是没落的贵族 3 约30岁游洛邑

相传遇老子而问礼

增广见识 4 35岁

目睹三桓击鲁君

深感世道不正

时局混乱

初离鲁国 5 约50岁

任鲁国中都宰

后升大司寇

于夹谷之会挫齐国

摄相事

一度令鲁国致治 6 约52岁

见鲁君和季氏大夫无心政事

心灰

辞官

开始周游列国

几经磨难

未尝所愿 7 约68岁

弟子冉有进言

季氏大夫请孔子回国

孔子得以重返鲁国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 (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 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贱,许多过去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 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他注重道德培养,主张治学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他注重言传身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教学中他讲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

孔子的学说及其对后世之贡献。 自平王东迁以后,王道衰落,礼乐崩坏,遂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学说中,以孔子所发扬之儒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其学术思想博大丰富,大致可分为「天道观」、「伦理观」、「政治观」以及「教育观」。(引言

可交代孔子所倡的是儒家思想

其源自周代礼制思想) 孔子的天道观,是春秋百家学说中最具人文精神的。虽然他认同有天的存在,偶然亦会有「天命」的邲难,但系认为人可以克服种种困难,并非宿命之论。他相信个人后天的努力及环境的影响,是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孔子反对鬼神之说,认为「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但他却重视「慎终追远」的祭祖思想。可见其天道观具有积极的入世意义。(详尽

但可涉及这个倡议的因由

如突破古代思想文化

与乱世关系) 孔子的伦理观以「仁」为中心思想,「仁」就是指个人内在修养及感情的蕴蓄。「仁者,人也。」要判辨一个人是否仁人,就得靠「义」。所谓「行而宜之之谓义」,即行为本身是否正确、恰当。孔子说明一个君子必须以义为行为的根本,以礼去实践和体现「义」的行为,而以谦逊诚实的态度完成事情。「礼」是指外在行为的约束规范,而且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仁」,并合符「义」的行为模式,才有真正的意义,故孔子曰:「克己复礼谓仁」。至于行仁之法,孔子则认为在于「忠」、「恕」。忠者,「尽己之力谓之忠」,即尽己及敬事,便能「用其力于仁」;恕者,「推己及人谓之恕」,而推己及人亦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大学》篇中所的絜矩之道,皆属消极的推及。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为积极的推己及人。(可用图表显示) 孔子的一生希望透过其学说,改变当时王道衰微,礼乐崩坏的现象,以求恢复周礼,重整受破坏的社会秩序。他十分注重「正名」,认为社会各阶层人士要按其本身身行事,不能有所僭越。他主张复礼,即恢复周礼。他认为「名不正,言不顺」,只有达到「复礼」和「正名」,便能达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社会。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统治者必须行仁政,以礼仪治国,社会要贫富平均。行仁政,就是以礼义治国,能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推己及人的精神。孔子主张在位者须以身作则,躬行礼仪,故曰:「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在上位者若能以身作则, 以德化民, 则不必靠刑罚杀人之方法来求治。另外,孔子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统治者若要安邦定国,就必须做到贫富平均。然而,孔子的思想存有强烈的阶级观念,所以他同意「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与其教育思想有莫大关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凡是愿意来学的,不问家世身分,一律施教。他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弟子的能力而进行不同的施教。他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学习必须「温故而知新」,并应该不耻下问,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求举一反三,在真理面前要「当仁,不让于师」。另外,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博学而多闻,并尽量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突破了固有之贵族学习) 在教学内容方面,孔子重视政治与伦理教育,以《诗》、《书》、《礼》、《乐》及六艺为教材,并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经验、对待别人的「忠」、与人交往的「信」,可见孔子一分注重学生于品德方面的发展。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判对中国社会影响最为深远。孔子是首人将私人讲学从贵族府邸带到平民社会,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士人,如子路、曾子等,并使知识不再局限于贵族 ,广泛地推广到社会各阶层,促成后世学术文化及开创布衣卿相局面。而且,他本着「有教无类」的胸襟

诲人不倦的精神

为后世树立起良好的教育风范。另外

他所提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都对后世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晚年专注于整理古籍,当中包括《诗经》、《春秋》、《礼》、《书》、《易》等,对保存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有卓越的贡献。又孔子主张「正名」, 目的在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以挽救人心,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五伦思想深入民心,支配中国社会至巨钜。 而孔子所强调的重人精神,大大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使中国人不谈鬼神,重开拓了中国人强调道德自觉的方向。其次,孔子大肆宣扬「仁」的观念 ,提高人的地位及尊严 ,到了孟子时更演变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可说是受了孔子的影响。 总之

孔子的学说,影响中国之思想甚钜,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教育各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故被誉为「圣人」和「万世师表」。

参考: lkycampus/~lky-ccw/new_page_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焚书和坑儒是两件事,不是一件事。

坑儒的儒不是儒生,而是坑蒙拐骗的方士,先有个徐福带人跑了,接着侯生,卢生之类公然说你秦始皇平行不够所以得不到长生药,人就没了的。这种人不抓到坑杀了那坑谁?

非要有其他见杀的,就问问这些人到底在支持什么,是不是开历史倒车废郡县,重新分封?井田都没了,你分封个球哦。你敢说你不是唯恐天下不乱?

焚书并不是完全毁灭其他学说典籍,而是烧了外面的,秦宫里藏了至少一本。这个叫做文化垄断。(结果反倒是后面刘邦来了,继续封存,项羽来了,一泄愤就整个宫殿全烧了。所以你该问项羽那时毁了多少典籍的最后藏本。)这里必须说明,切勿站在今人观点去思考文化垄断对彼时是好是坏。

最后是你说的孔子学说,也就是《论语》怎么活下来的。

论语流传范围很广,到秦的时候至少有三派,齐本,鲁本和古本。

其中焚书是烧了所有古本,但有一本据说被藏在了曲阜孔庙墙壁里。

而《汉书艺文志》则详细介绍了齐本和鲁本到底是谁传的。这里我就不去摘录了。

到了汉末,有个叫郑玄的就把三个传本合为一,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了。

孔子的故事

 孔子(公元前551 年9 月28 日——前479 年),姓孔,名丘,字仲尼,鲁(今中国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素王孔子

 所谓的素王是指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圣人。

 孔子生于周灵王廿年阴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为邹邑大夫。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所以孔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当时颜家其他女儿嫌孔纥太老,只有 征在愿意听从父命出嫁,征在怕孔氏绝后,与丈夫向尼丘山神祈祷求子,梦见山神驾着祥云说:「祷尼丘得贵子,继衰周而素王,择空桑为产地。」孔纥与颜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找到空桑这个地方生产,那天晚上,有二条苍龙从天上下来,守护在孔子母亲颜征在左右,又有二位神女,擎着香露从空中而来,替征在沐浴。五个老人,带着一只遍体龙纹的异兽来,向她屈下前腿,口吐玉书,上面写着:『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征在就在空桑生下孔子。孔子的素王之名因此而来!孔纥认为孩子是尼丘山神送的,所以起名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汲,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苛政猛于虎

 三十五岁西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鲁昭公帅师攻伐季孙氏,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联合反抗昭公,昭公兵败奔齐。孔子因鲁乱带弟子到齐国,路经泰山,遇一妇人哭诉好几个亲人都被老虎咬死,可是仍不愿离开此地时,不由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慨叹。

 孔子到齐国后为高昭子家臣,借以进见齐景公。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日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想封孔子尼溪之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后来孔子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孔子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五十二岁西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鲁定公十年,孔子在鲁。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由小司空升大司寇,摄相事。夏、齐与鲁媾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今山东省莱芜市南)。孔子以大司寇身份为定公相礼,孔子认为“虽有文事,必有武备”,事先做了必要的武事准备。齐景公想要劫持定公,孔子以礼斥之。齐景公见鲁国已有军事准备,遂定盟约,并将侵占的郓、讙、龟阴等地归还鲁国谢过。

 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

 孔子向鲁定公建议:“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今三家(三桓)过制,请皆损之。”当时,正值叔孙、季孙之家臣侯犯和南蒯各据其都叛乱,叔、季二氏也支援这一主张,于是先拆毁了叔孙氏的郈邑(今山东省东平县南)和季氏的费邑(今山东省费县)。隳费时,费宰公山不狃乘鲁都(曲阜)空虚,率费人攻曲阜,幸赖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二大夫率部反击,败公山不狃于姑蔑(今山东省驷水县东)。公山不狃逃奔齐国。遂隳费。

 可是再去隳孟氏的成邑(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时,却受到孟氏家臣公敛处父的 而失败。

 隳三都虽然失败但是政令因而执行较为顺遂,并且将扰乱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杀掉,严肃法纪,因而名动一时。孔子执政仅三个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

 鲁国大治,因为齐鲁相邻,齐国畏惧鲁国强大之后会有战争。齐欲衰败鲁政,于是便选美女八十人,衣以文衣,并文马二十四驷馈鲁君。季桓子受之。鲁君臣荒于女色,怠于政事,多日不听朝政,也不按礼制送胙肉(当时郊祭用的供肉)给孔子,孔子失望,于是去鲁适卫,开始了十四年访问诸侯周游列国的活动,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子批阅鲁史,从鲁隐公到鲁哀公期间二百四十二年的事,编成春秋,再加上易、诗、书、礼、乐称为六经。

 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5年后,孔子逝世,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