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故事《白登山之围》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战争故事《白登山之围》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白登之围也叫白登山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匈奴骚扰北部边境,这里是韩王信的封地,因此他请求把自己封地的都城北迁到马邑(今山西朔洲),以便对匈奴的入侵能迅速作出反应。刘邦同意了韩王信的请求。
秋天,匈奴单于冒顿率领大军再度入侵。大兵压境,韩王信唯恐抵御不过,暗地里数次派遣使者与匈奴交涉,希望和解。刘邦及时发兵援救,击退了匈奴。然而,刘邦得知韩王信屡次派使者出使匈奴,怀疑韩王信存有异心。韩王信知道已经失去了刘邦的信任,为了避免刘邦的杀害,他干脆投降匈奴公开反叛刘邦,拱手将马邑奉送给匈奴,而且还与匈奴联合起来。
匈奴出兵
韩王信叛汉惹恼了刘邦。前200年冬,刘邦亲率大军,大破韩王信,斩杀了韩王信的部将王喜,韩王信败逃匈奴。
韩王信的部下王黄等人收集残部,与韩王信和匈奴单于冒顿合谋共击汉军。匈奴的左右贤王率领一万余骑兵,会合王黄等人,屯兵广武以南,攻击晋阳。刘邦马上组织兵马与他们对战,结果汉军又一次取得胜利,然后乘胜追击节节败退的匈奴军队。
汉军由于节节胜利,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坐镇晋阳的刘邦听说冒顿驻扎代谷(今山西大同东北),想派兵去攻打,于是便派探子刺探匈奴的军情。探子回报说:“匈奴只剩下老弱残兵和瘦马,不堪一击。”连续派出十几个探子,都带回了相同的情报。刘邦半信半疑,他又派郎中刘敬再去一探虚实。然而在刘敬还没有回来时,刘邦以为刘敬带来的会是一样的消息,于是便带领三十二万汉军浩浩荡荡越过句注山追击匈奴。
刘敬在路上遇到刘邦大军,刘敬劝阻刘邦,并指出此去将会全军覆没。提醒刘邦说:“两军对垒,本应炫耀气势,掩盖短处。臣去匈奴时,却只见到老弱残兵和瘦马,其中一定有诈,他们是想麻痹对手,埋伏奇兵以取胜,万万不可轻易攻打匈奴。”刘邦听了非常生气,对刘敬说:“你懂什么打仗,如今我大军还没有开战,你居然说这些丧气的话,打击士兵的气势。”此时,有人密奏刘邦,说刘敬先前与韩王信关系甚好,此时表面看来是为汉军着想,实则是为帮助韩王信与匈奴。刘邦听后大怒,将刘敬抓起来囚禁在广武城,准备凯旋后进行处罚。
刘邦率骑兵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陵川县以北),而汉军步兵还未完全赶到。此时正值隆冬季节,由于天寒地冻,士兵的手冻得红肿麻木。抵达平城时,许多士兵的手指都冻断了。
冒顿单于见汉兵蜂拥赶来,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四十万匈奴大军,截住汉军步兵,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
刘邦和手下的将士们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刘邦一行的粮草供应也日渐紧张,他连忙找来陈平商议突围之计。陈平得知单于冒顿惧内,因此建议派人向冒顿的阏氏(汉代匈奴对单于妻妾的称呼)奉送厚礼,以解被困之危。
阏氏得到重金贿赂,便劝冒顿说:“即使夺得汉地,也不能久居。何况两个君主也不应互相攻击对抗。”冒顿单于与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当天天地间大雾弥漫,几步开外便茫然一片。匈奴骑兵稍稍后撤。汉军派人试探地来回走动,但匈奴却毫无察觉。这是突围的好机会。陈平还不放心,叫弓箭手朝着左右两旁拉满了弓,保护汉高祖下山。刘邦提心吊胆走出了匈奴的包围圈,快马加鞭,一口气逃到广武。他定了定神,首先把刘敬放出来,说:“我没听你的话,弄得在白登被匈奴围了起来,差点儿不能和你见面。”
白登之围对汉朝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匈奴多“精骑”,围白登的骑兵“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马”,汉军明显处于劣势。刘邦为了休养生息,采用娄敬的建议,嫁嫡长公主与匈奴和亲,吕后不答应,日夜泣,后改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送大批丝绸、粮食、酒等,以求得北方边境的暂时安定。
白登山的位置
关于白登山的具体位置,学界存在争议。一说认为白登山是今采凉山。史籍中的记述亦不尽一致。
《汉书·匈奴传》服虔注称“白登,台名,去平城七里。”如淳注中称白登是“平城旁之高地,若丘陵也。”
《正义》引李穆叔《赵记》“平城东七里有土山,高百馀尺,方十馀里。”
《山西通志·山川》大同县部分记有“小白登山在县东七里,高一里,盘踞三十五里。”
1984年4月,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城东东王庄西北发掘了北魏元淑墓,墓中出土的墓志记有“葬于白登之阳”,有考古学者结合墓葬与马铺山的地理关系判定白登山即今马铺山。
“白登山之围”距离今天虽有两千多年之历史,但作为游览古战场来说,白登山还是有很大价值,曾经吸引不少游客凭吊古今。
明朝宣大总督翟鹏来游白登山,感慨万千,赋诗名曰“白登山怀古”:
荒台犹有白登名,一望龙沙万里明。尚想精兵围汉帝,翻怜奇计出陈平。
云中烟垒曾鸣镝,塞下山村有废城。顾我临风怀古意,胡笳吹彻暮云横。
战争背景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并且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逐渐强盛起来。秦末战乱,由于无暇北顾,冒顿单于利用兵强马壮的优势,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附近)等郡县,直接威胁到中国北部的统治。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称帝,大封诸侯,其中异姓诸侯王有七位,其中韩王信获封国于颍川一带,定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阳翟地处中原腹地,刘邦认为韩王信封地乃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担心韩王信日后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匈奴为名,将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以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为都。
不久,韩王信上奏,说晋阳离边疆太远,不利于守御,请求将王都迁到更北方的马邑(今朔州),得到刘邦批准。
战争起因
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秋季,冒顿单于亲率军队,以10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只得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
刘邦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攻下太原郡。
战争经过
首战告捷
刘邦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冬季,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随行的主要谋士是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
汉军进入太原郡后,连连取胜,特别是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一带)一战,大获全胜,使韩王信军队遭到重大伤亡,其部下将领王喜被汉军杀死,韩王信逃奔匈奴。韩王信的将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拥立战国时赵国后代赵利为王,聚集韩王信的残兵败将,准备再次与匈奴合谋攻汉。
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各带兵一万多骑与王黄等屯兵广武(山西省代县西南阳明堡镇)以南至晋阳一带,企图阻挡汉军北进。汉军乘胜追击,在晋阳打败了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乘胜追至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再次击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匈奴再次在楼烦西北集结兵力,被汉骑兵部队击溃。
轻敌冒进
由于汉军节节胜利,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刘邦到达晋阳后,听说匈奴驻兵于代谷(今山西省繁峙县至原平市一代),于是先派人侦察冒顿虚实。而冒顿将其精锐士兵、肥壮牛马等隐藏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刘邦派刘敬(娄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这时汉朝军队已经越过了句注山,二十万大军已经出征。刘邦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骂刘敬道:“齐国孬种!凭着两片嘴捞得官做,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就用镣铐把刘敬拘禁起来押在广武县,准备凯旋后进行处罚。
被围白登
刘邦率轻骑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此时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占领白登。
遁出脱围
汉军在被围了七天后,粮食也快吃完了,饥寒交迫,危在旦夕。陈平看到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单于的妻妾)十分宠爱,朝夕不离。这次在山下扎营,经常和阏氏一起骑马出出进进,浅笑低语,情深意笃。于是陈平向刘邦献计,想从阏氏身上打主意。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派遣使臣,乘雾下山向阏氏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
于是阏氏就对冒顿单于说:“军中得到消息说,汉朝有几十万大军前来救援,只怕明天就会赶到了。”单于问:“有这样的事?”阏氏回答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现在汉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汉人怎么肯就此罢休?自然会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败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城地,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就不能共享安乐了。”冒顿单于问:“那怎么办呢?”阏氏说:“汉帝被围了七天,军中没有什么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虽有危险但最终会平安无事的。你又何必违背天意?”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满弓安上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脱险。
战争结果
“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屡次违背汉朝与匈奴所订立盟约,对边界进行侵扰劫掠活动。刘邦尽斩先前进言匈奴可击的十几名使臣,并赦免刘敬,封为关内侯,食禄两千户,号为建信侯。
战争影响
刘邦为了休养生息,采纳刘敬的建议,要嫁长公主与匈奴和亲,吕后不答应,日夜哭泣,刘邦改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派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此后,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登泰山记文言文原文
登泰山记
作者:姚鼐
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 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 hào)驳色,而皆若偻(loǚ)。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登泰山记文言文注释①泰山:在山东泰安北,古称岱宗,又称东岳,为五岳之长。本文融考证于辞章,布局精严,描写生动,行文洁净明快,为描写泰山景观的名篇。
②阳:山南为阳;其:代词,它,指泰山
③汶水:今称大汶河,源于山东莱芜东北之原山,向西南流,汇入东平湖。
④济水:源于河南济源县西之王屋山,流经山东。清代末年,济水河道为黄河所占。
⑤阳谷:指山南的谷水。
⑥古长城:战国时齐国修筑的长城,西起平阴,经泰山北冈,东至诸城。
⑦日观峰:泰山顶峰,观日出之胜地。
⑧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但十二月初一,已是公元1775年。
⑨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⑩齐河、长清:山东两县名,在泰安西北。
(11)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12)丁未:丁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3)朱孝纯:字子颖,号海愚,山东历城人,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姚鼐挚友。
(14)四十五里:古时估测泰山从下至顶四十多里,但实测约二十馀里。
(15)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著有《水经注》。
(16)天门:泰山有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
(17)崖限:像门限一样的山崖。
(18)徂徕(cúlái殂来):山名,在泰安东南四十里。
(19)“而半山”句:停留在半山腰的云雾像带子一样。
(20)戊申:二十九日。晦:农历每月最后一日。五鼓:五更。
(21)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
(22)“亭东”句:亭子以东从脚下始都是迷漫的云雾。
(23)樗(chū出)蒲:赌博工具,即骰(tóu投)子,俗称色(shǎi)子。
(24)极天:天的尽头,天边。
(25)云一线异色:一缕云颜色很特别。
(26)正赤如丹:纯红如同朱砂。
(27)绛:红色。皜(hào浩):白色。驳:杂。
(28)偻(lǚ吕):曲背。形容日观峰以西的山峰都低于日观峰,如同弯腰曲背地站着。
(29)岱祠:一名岱庙,祭祀东岳大帝的庙宇。
(30)碧霞元君祠:祭祀东岳大帝女儿碧霞元君的庙。也叫娘娘庙。
(31)行宫:指乾隆去泰山住过的房宇。行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32)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56-661)。
(33)漫失:石碑经过风雨剥蚀,字迹模糊不清。漫:磨灭
(34)圜:同“圆”。
(35)石罅(xià下):石缝。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 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中溪)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黄岘xiàn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天边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写这篇记。
登泰山记创作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2] [6]
登泰山记作品鉴赏文学赏析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同时穿插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正文共五段。第一段先从地理环境落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接着点出泰山最高点日观峰,为后文埋下伏笔。这一段文字,是在作者登泰山之前,用粗笔写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等几样景色,勾画了泰山有层次、有色彩、动静交织的总貌。简略的轮廓勾勒,线条清楚。[3] [6] [7]
第二段,写他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离京师,乘风雪,历经数县,抵达泰安的经过,以及在这个月的丁未日(即二十八日),与朱子颖登泰山的初程、日期和天气状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他们从南面山麓登山。山道“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瞪,其级七千有徐”。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人,“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作者一登上山巅,望座座青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汉水和祖徕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尤其是“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这一切令作者心旷神怡,而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2] [6]
第三段是全文的中心。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日(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夕即与朱子颖到日观峰上的日观亭,坐候日出。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一与泰山道上“迷雾冰滑”照应,一派寒冬景象。自日观亭向东望去,山谷中云雾弥漫,即所谓“云海”。太阳出来前是,“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这时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很快这一线异色不断扩张、变幻,成五彩纷呈。这霞光的背景为欲出的太阳蓄了势。太阳出来时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几句描写了太阳正出来,颜色赤红,有红光托着。作者没有写红云幻成半圆形,以极快速度跃出海面的景象,只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生气和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写日出还不就此为止。作者回头西望,日观峰以西诸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白色。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有如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2] [3] [4] [6]
作者写观日出之后,就写了名胜古迹,泰山上的名胜古迹很多,而作者只选了日观亭附近的一些古迹,加以简要记叙。写时,以日观亭为中心,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的方位记叙得清清楚楚,构成了以日观峰为中心的一组风景图。这些古迹的简介,突出了日观峰自古以来就是泰山的重要游览胜地,游人甚众,周围的古迹也随之而起。第五段,综述泰山的特点:“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杂树,多松,生石罐,皆平顶。”在三多三少的排列中,着重写了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着重写了松树生于石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这样,用短句写出了鲜明形象,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又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冰雪,无瀑水,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多用两三字短句,简练峭劲。写冰雪处,与前文“大风扬积雪击面”相回应,并以此结束正文。最后一段“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3] [4] [5]
《登泰山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文章的基调积极、乐观、豪迈,是清代散文的佳作。[6]
艺术特点
紧扣题目,结构严谨。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这个“目”,本文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作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作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点,。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本文却发现,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无非在取材上较为自由罢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没有离开泰山,二没有离开“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
语言精简,用词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个动词用得很好——“乘风雪”的“乘”字,从人身不由己,只能随风雪而行的动作里,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自”、“历”、“穿”、“越”、“至”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他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一字一图,字精意工,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七句话就描绘了七个画面,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修辞巧妙,手法得当。这篇文章有多处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各具特点。比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又如“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设喻新奇。再如“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本文描写景物多是直接描写,但也有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2] [6]
名家评价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典要凝括。”“读此益服其状物之妙。”“具此神力,方许作大文。世多有登岳,辄作,读此当为搁笔。”[7]
登泰山记作者简介在这里,我敢说翻遍中外古籍,都没有明确记载两百年前(英法等欧洲人外)有西藏周边的亚洲人(含中原内地人)登上过珠峰!甚至连今天的七千米大本营都无人攀登过!
第一:登山是欧洲传来的运动,而且起步也较晚,也是近几百年才兴起。亚洲人自古缺乏冒际精神,更没把他发展成为现代一项体育冒险运动!
第二,珠峰自古既是西藏各教派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山!那怕是其它教派的周边民族,也严禁攀爬神山,亵渎神灵!
但藏民,尤其是西玛拉雅山土族人夏尔巴人是可以爬上珠峰,甚至登顶的。夏尔巴人因世代居于珠峰周边高海拔地区,进化出强大的心肺摄氧能力和惊人的肌肉耐力。世界几乎所有的登珠峰队伍都要雇佣他们,既做向导,又做补给背夫和救援队员!他们不仅要背负上百斤物资,还要一路先行做登山探路栓绳打锚等前期准备工作。但登山(珠峰)运动几乎需要10小时以上,对于极有天赋的夏尔巴也是极大的挑战。离开科学准备,合理组织补给。想上7500米就很有难度了!
第三,在没有建立起现代荣誉的传媒体系之前,珠峰登顶没任何实际意义。征服自然,尤其是登上世界各大高峰。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团体,荣益大于实际登顶价值。从某方面讲,早期登山还有浓郁的政治意义含于其中,甚至还暗藏有领土占有宣示作用!
四:从未发现遇难古尸。从珠峰各裂缝冰川中所登记的近百具死尸中。绝大多数都是近现代探险者长眠于此。至今未发现三四百年以前的亚洲人古尸。从这说明珠峰在近代前几乎无人攀登过!
五:近代前没有发明出探测海拔气压风速等地形气候装备,更没有形成补给供给体系。冒然登山,不如在家自杀,还能留一全尸入土为安!周边藏民有实力登山,但你给他们个想上去的理由!!
近代之前,世界范围内登山大都是民间生产活动。主要以放牧打猎采药采矿旅游!珠峰顶上你们说能做什么??
西岳泰山,巍巍峨峨,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雄距于齐鲁大地。其实,泰山险不过华山,雄不过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岳中仅排第三位。学者王克煜认为,它之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与它的地理位置分不开。西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此外,泰山之所以被视为五岳之尊,与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浓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开。司马迁《史记》援引《管子·封禅篇》说,上古之时,封禅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后来,历代帝王几乎无不封禅泰山。泰山别名“天孙”,意为天地之孙,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长短,这大概是历代帝王钟情于泰山的重要原因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山。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长,风卷云舒,历来就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为它长啸短吟,为它泼墨挥毫,为它锦上添花。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写过多篇有关泰山的诗文:《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歌》(诗)、《泰山道里记·序》等。《登泰山记》是历代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兴所感染。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和一个特殊的日子。“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一般人不会穿泰山西北谷抵达泰安,也不可能借机去考察齐长城。姚鼐这位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长城之限”,实地考察古长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三十。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你想,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是不是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作者的语言十分洗练。“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西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寥寥三十余字,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朗朗上口。接下来,作者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写出自己的行进路线,语句清晰如水,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作者写景的语言也是非常简练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几句写了泰山雪景、夕阳、云雾,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但又是何等的惜墨如金。作者写日出盛景,用墨极少,却能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再次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西海也。’”这是正面描写。“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间接描写。文末描写也是精彩之笔。“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缺一不可。在这篇文章中,这点体现得是很好的。单说考据,文中处处可见。“古长城”、“三谷”、“环水”、“西谷”、“石刻”、“天门”等都是作者考证的内容。也许有的读者会说,作者对自己的内心感情压抑得太过分了,以至于全篇无一句抒情语。我们不好臆测作者当时的心境,但从他写的诗句来看,能够感觉出他是有很多感慨的。但他远不像范仲淹《岳阳楼记》那样尽情抒发。如果不进行一番“考据”,仅从桐城派文章风格上解释这一现象,恐难讲通。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他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同上泰山。泰山气势雄伟,风景壮丽,历代文人骚客多在春秋佳日,联袂登山,吟哦题咏,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记》把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的壮观场面真实动人地描绘出来。且记述的是冬日的游历,有别于徐志摩、李健吾、杨朔、冯骥才等诸公的文字,因而显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西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作者巧妙地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接着,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动身起程那天,“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他悄悄地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登上山巅,广阔的视野中,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夕照图,真可谓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与子颖至日观峰之日观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浓笔泼墨,分三个步骤:一曰日将出,“云一线异色”;二曰日正出,“须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变幻莫测,形诸文字,有些棘手,他却能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而且还把长天、云彩、大海作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壮观。寥寥数语,气势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诗仙李白也在此看过日出,“攀崖上日观,伏槛窥西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虽有特色,却稍有逊色。杜甫途经泰山,赋有《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绝唱。这和姚鼐的“稍见云中白若__数十立者,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后,作者又欣然回视西峰,见雪后初晴,日光照射,颜色相杂。这一笔,似乎可削,但它却表现了日出的效果和影响,是绝不可缺少的。
山顶的建筑,山道中的石刻,记叙收放自然,详略有序。这都与登山活动的对象的主次、个人感受的深浅息息相关。最后综述泰山冬景的特点: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众鸟飞绝。用凝练的语言把自己的游览所见归结为“三多”、“三少”、“三无”。结句照应冰雪,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简洁著称。姚鼐的《登泰山记》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记可写的西西很多,要是信马由缰,洋洋几千字亦不为多。以本文而论,登泰山路见何物,路遇何人,与子颖有何谈论,泰山有何传说,有何感慨,可挑可拣。但作者却只写了“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和“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算是路途所见。他把重点放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他觉得路径复杂而艰难,为后来者着想,需详细交代。山顶奇观,乃众人向往,不可不细细描摹。名胜古迹,土石动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记”自然不可忽略。
历来的大家都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扣题,文章高手总是为突出题“目”而或收或放。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这个“目”,本文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作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作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点,。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本文却发现,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无非在取材上较为自由罢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没有离开泰山,二没有离开“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现方法上,也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没有议论。故本文取材和表现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简洁的文风“言有物”的有力注脚。
用语准确,不事渲染,更无铺陈。以记登山经过而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并能让人悟出作者当时冒风雪,过县城,穿山越岭的艰辛。以描写山顶景色而言,七句话描绘了七个画面:
①“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②“大风扬积雪击面”;③“亭西自足下皆云漫”;④“稍见云中白若__数十立者,山也”;⑤“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⑦“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可见作者用语何等准确。如写山顶的风,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只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便可使人想见。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日观亭以西,“自足下皆云漫”,“漫”写云雾之大。云中山“白若__”,抓住了形状的特点。“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
三国时蜀汉名臣。费祎性格宽和,少时从伯父入蜀游学,留于益土,及刘备平定益州,费祎便留蜀为官。后主刘禅即位后,费祎任黄门侍郎,深得丞相诸葛亮所器重。后来费祎迁昭信校尉,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为所屈。郭遁刺杀费祎事后,姜维等人大可将责任全部推给曹魏集团。而魏国拖沓了半年多才下了诏书褒奖郭遁,而且还将郭遁的名字写成了郭修,可见他们是在事情发生后很久才打听到了刺客的身份,而且是道听途说,并不完全准确。费祎死后,姜维畅意自为,连续五年时间五次大规模北伐,结果自然劳而无功,虚耗国力,蜀汉覆灭的速度无形中坠落得越来越快了。
《图经》云:“费祎 登山,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传说费祎(死后)登仙后,常乘黄鹤于此憩息,故名黄鹤楼。
老邹 旅顺口大型画传 前天
白玉山位于旅顺港北岸,正好是旅顺海口正对的地方,因此古籍说,白玉山犬座于旅顺口前,山不高,但是却是旅顺老城区的最高点,海拔1346米。
其旧名“西官山”,这里南俯瞰旅顺军港、西跨龙河而连太阳沟,北依水师营,东接旅顺上沟(以前叫旧市街),是旅顺区内最高点,且在旅顺城市化后,原来的小山小丘已经不见踪影,唯有这里保持着山的原貌,形成了旅顺区内最原生态、有特色的区域,从空中鸟瞰,有人说,旅顺口城区的地形就像个火锅一样,四面群山环抱,白玉山就是火锅的烟囱。
关于白玉山的得名,有人说早年山石如玉,但是现在怎么找,也找不到像玉的石头,因此这个说法不确切。比较靠谱的,是说在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来旅顺考察港口建设事宜时,曾登临此山,这不奇怪,因为这里观察旅顺全貌是再好不过了。当其一行眺望旅顺全城及军港时,听到属下介绍港口左侧的山曰“黄金山”,李鸿章即随口应到:“远既有黄金,近当为白玉”。从此“西官山”就被“白玉山”所代替,一直沿用至今。
醇亲王奕譞,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他本身没啥能耐,但是家世背景极厉害:爷爷是皇帝,哥哥是皇帝,侄子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孙子还是皇帝。
在清代北洋水师初建的时候,白玉山曾是军事设施的重地。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在山的东北麓建成清军军械总库一座,大门上额由李鸿章亲书“武库”二字,至今山的半坡上还留存好几座清军的仓库。
甲午战前,还在山的北部山头修建有白玉山炮台,至今遗迹尚存。中日甲午战争中,卫汝成率军防守此地,远远看见日军杀来,转身就跑,没放一枪一炮。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后,炮台被毁,军械总库亦荡然无存。而当年身为二品高官,出任旅顺港务工程总办的袁保龄为白玉山撰写的楹联“创四千年未有之规愿成渤海屏藩留都堂奥,环九万里无远弗届漫谈昆明池水汉武旌旗”也不知去向。
沙俄统治时期,这里叫做鹌鹑山,俄国强租旅大后,在白玉山北侧修筑了安装有152毫米榴弹炮2门,120毫米火炮1门的炮台阵地。其实无论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这里都有军事设施,不过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战斗,原因很简单,因为战斗不用打到这里,就胜负已定了。
1900年,沙俄在白玉山南麓修建了一座豪华的欧式别墅(即旅顺海军第一招待所)。最初是沙俄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大将的侄子启里尔亲王居住,后来又成为沙俄关东军副司令乌罗柯夫的私人官邸,这些以镇压中国人民为职业的沙俄将军和王公贵妇彻夜在此狂宴歌舞,声色犬马,过着骄奢*逸的荒唐日子。
1904年2月,日本、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发动了日俄战争。1905年9月5日《 朴茨茅斯和约》签署后,日本占领旅大地区,开始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
1905年11月到1907年3月,日本殖民当局在白玉山北巅修建了一座日式祠院风格的神社—“纳骨祠”。将在日俄战争中死亡的22723具日军尸体的骨灰存放在祠院内地下3个拱形墓穴中,以此来炫耀“战功”,成了日本军人朝拜的重要场所。而那时并没有白玉山塔。
1907年,旅顺战役的日方两大功臣—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和第三军司令长官乃木希典便开始在日本国内倡议募捐,筹集了26万日元作为经费,在 白玉山修建“ “表忠塔”,假借祭祀侵略军亡灵之名愚弄日本国民,美化侵略战争。并在白玉山南麓上山路第一转弯处修建了“第三回闭塞队纪念碑”和衣冠冢,把参加闭塞沉船行动的“朝颜丸”螺旋推进器置于碑前,四周架起炮弹壳与铁索围成的链墙,为日俄战争中堵塞旅顺港而丧命的日军招魂扬幡。
“表忠塔”于1907年6月开工,到1909年11月建成,历时两年零五个月,耗资25万日元,建塔工人多达20000名。1907年6月,日本殖民当局开始在白玉山南巅修建一座从底座到塔顶高668米的所谓“表忠塔”。塔的结构为圆形,由底座、基柱、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外观设计如蜡烛和烛台的组合,塔顶烛尖仿制 280毫米榴弹炮炮弹的形状,高88米,周长33米,寓意祭奠日本殖民者所谓“纳骨祠”亡灵的蜡烛长明不熄。在筑塔过程中,日本殖民当局从国内运来大量花岗岩、水泥、木材和钢材。塔身是由钢筋混凝土灌注而成,塔内中空,筑有 273级由美国制造的铁制螺旋阶梯。底座台阶部分的石料取自日俄战争期间三次闭塞港口17艘沉船上所装载的石料,塔的基柱和塔身由钢筋水泥浇注而成,塔身外部的石料是从乃木希典的家乡山口县的德岛运来的。从塔底到塔顶,共有18个窗户。塔顶设有观光台,可以俯瞰旅顺全景,四周筑有铁制围栏,铁艺图案为太阳旗的放射形状。1949年3月到9月之间,观景台围栏的图案改成了五角星。
塔顶北侧的铜刻铭文是侵华日军 东乡平八郎和乃木希典联合撰写,铭文记载了日俄战争中旅顺要塞争夺战的简要过程。该塔由石黑五十二和渡边让设计,塔“表忠塔”三个字为日本宫室伏见宫贞爱亲王所题。白玉山塔竣工后的11月28日,日本人举行了盛大落成典礼,参加人有伏见宫贞爱亲王、北白川辉亲王、东乡、乃木等1300余人,庆典活动连续28天。
此后,每年春秋都要举行招魂祭奠活动,强迫中国学生参加。白玉山就被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变成春秋两季举行招魂仪式的祭坛。通常都是日本皇室和内阁重臣亲自从日本国内跨海乘船到旅顺白玉山参加主祭。
为炫耀武力,日军还在表忠塔周围举行阅兵式。而且,日本当局还经常在日本各种节日里在表忠塔周围搭起凉棚大摆酒宴,大肆挥霍劫掠而来的中国人民脂膏。同时,还请来民间艺人在表忠塔周围表演踩高跷等游乐节目,以此来粉饰“大东亚共荣”和“王道乐土”的“太平”。
日本人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俨然以新主人自居,把白玉山南麓的原沙俄关东军副司令官邸改建成为日本关东都督长官官邸,它实际上是一座策划侵华阴谋的桥头堡和大本营。1927年8月15日,日本田中内阁在此召开了第二次“东方会议”,参加者有关东厅长官儿玉秀雄,外务政务次官森格,驻华公使芳泽,奉天总领事吉田,关东军总司令官武藤信义等。会上为贯彻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为宗旨,继而炮制了详细的侵占东北进一步扩展灭亡中国的罪恶计划。与此同时,日本统治者更不放弃享乐的机会,又在关东长官官邸附近建起一座江户时代建筑风格的“圣地会馆”,接待日本军政要员和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汉奸。每年在樱花盛开时还举行大规模的赏樱会,搂着妖艳的东洋歌伎纵情欢乐,仿佛这里是他们的箱根或富士山麓。
为了炫耀“天皇神威”,日本当局通过“大阪旅行俱乐部”组织“旅顺战绩 旅游 ”,开辟了白玉山等三条 旅游 路线,1929年在白玉山盘山公路上竖起醒目的石刻 旅游 指路标柱,并出卖和兜售各种军国主义色彩的“ 旅游 案内”,“纪念写真帖”以及 旅游 工艺品等,还把一门缴获清军购自德国1881年铸造的210毫米加农炮置于白玉山中部供人参观,以显示日军的赫赫战功。同时还建立了半官方性质的 旅游 管理机构“旅顺观光协会”,会址与办公地点就设在白玉山南麓的“圣地会馆”内。白玉山又是日本“战绩 旅游 ”的重要景点,来自日本国内的游人如织,自1916年兴起,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最盛,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逐渐走向衰竭。
“表忠塔”不仅用于愚弄日本国民,鼓励他们加入到侵略战争中来,同时,日本殖民者凭借这一宗教设施对中国人民,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灌输奴化思想。在伪满洲国“关东州”的殖民教育中,宗教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每月8日,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表忠塔”虔诚参拜,为“战殁英灵”祈祷,叫做“东方遥拜”。每逢日本节日,也要组织学生到“表忠塔”进行祭祀。日本殖民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日本武士道精神灌输给中国学生,还潜移默化地淡化孩子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让他们只知道日本,不知道中国,只知道日本军人为国捐躯,不知道中国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进行的浴血反抗。
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战败投降,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顺后准备把“表忠塔”作为战利品拆迁到莫斯科重建。但中方人员认为白玉山位于市区中心,拆塔工程可能危害到当地百姓的人身安全,施工难度大。鉴于此,这座日本的侵华罪证被保留了下来。
1949年3月到9月,白玉山塔塔名和塔顶铜匾上美化日本殖民者的颂词的先后被铲掉。1951年,旅顺决定将塔改名“白玉塔”。1985年,白玉塔作为“日俄战争遗址和帝国主义侵华物证”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4月16日,该塔正式定名为白玉山塔。
1953年,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多洛维奇· 赫鲁晓夫访问旅顺时,曾经蛮横无理地要求将白玉山塔拆除,并用其“原汤原料”,在对面的黄金山上建一座比白玉山塔更高的塔,以纪念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将领马卡洛夫、康特拉琴科等,被周总理断然严辞拒绝。周总理说:“中国的领土,决不能再给任何外国侵略者竖牌立传”,赫鲁晓夫的大国沙文主义阴谋未能得逞。文化大革命中,又有造反派计划将该塔炸掉,后被中央领导得知而制止。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造反派要破“四旧”,找来找去,就把目光盯在了白玉山塔上,好像不拆了它就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但他们只有两个洋镐三把铁锨,这样的工具要拆了它无疑是痴人说梦,最终他们在白玉山塔尖上留下了几个白斑,算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后来又要以白玉山塔为骨架,立一个世界最大的毛主席像,但由于实力不行不了了之。
80年代,有一个政协委员,也是一个老干部,来到白玉山塔前,联想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月岁,不禁老泪纵横,痛哭流涕,他带着一种强烈的 情感 问:这么一个罪恶之塔、一个带给中国耻辱的塔为什么不拆了它!最终他的进言和提议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赞同和支持,所以白玉山塔依然还屹立在那里。
建国初至文革结束时期,白玉山一度曾作为禁止攀登与摄影的军事要地,只有到旅顺观光的党和国家***与重要外宾才有资格登山参观。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美丽的白玉山, 1986年,作为旅顺 旅游 规划重点开发的白玉山正式向游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登白玉山,但不准照相,登白玉山塔有严格规定,必须有公安部门与驻军机关的双重批准。后来规定进一步放宽,中国人上山、拍照随意,但外国人禁入,直到2009年,才全面宣布开放。
敬爱的周总理生前一直关注旅顺口的国防建设,关怀旅顺口人民的生活。在建国后至周总理逝世前的27年间,他总共来旅顺口八次,五次登顶白玉山,每次都是陪同外宾或重要外交活动。1973年7月31日,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到旅顺时,曾陪同 刚果共和国总统恩古瓦比少校登上白玉山。当时周总理已身患绝症,但他仍然关切询问旅顺、大连人民的生活和辽东半岛的国防建设,一代伟人的光辉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旅顺口人的心中。
如今,白玉山纳骨祠的废墟上建起了刘华清题词的 海军兵器馆,还竖起了高高的电视塔。当年的“关东长官官邸”和“圣地会馆”已成为接待过周总理、江泽民、杨尚昆和外国元首金日成、胡志明与西哈努克亲王的海军第一招待所,昔日的日本闭塞纪念碑对面坡架起了运载游客的缆车索道。
登上白玉山顶,旅顺口军港及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是观赏旅顺城市全貌和旅顺军港的最佳地点。登上白玉山麓,美丽的旅顺港及新老市区全貌尽收眼底。白玉山的正南方是世界闻名的军港旅顺口,看威武的战舰犁开一道道晶莹的雪浪花,飞翔的海鸥追逐着欢叫着,仿佛为远航的水兵送行。港口的左侧是著名的黄金山,右侧是老虎尾半岛。东南方为白银山,西南则是辽东半岛的天然屏障老铁山。
每天都有连绵不断的游人涌到白玉山。她已成为外地游客来旅顺观光 旅游 的首选必游的热点景区,自1986年以来至今已成功地接待过江泽民、李鹏、杨尚昆、李瑞环、陈慕华、刘华清、彭佩云等党和国家***,还接待过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以及国际国内各界知名人士,更多的是来自国内海外的普通游客。随着旅顺口区 旅游 业不断升级,2006年10月,白玉山景区被国家 旅游 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未来的白玉山必定以更绮旎的多姿风貌,笑迎万户千家、九洲方圆的八方宾朋。
本文2023-08-19 21:32: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