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附子苍术木瓜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五苓散加附子苍术木瓜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保命歌括》卷四 21 组成 22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五苓散加附子苍术木瓜汤 1 拼音

wǔ líng sàn jiā fù zǐ cāng zhú mù guā tāng

2 《保命歌括》卷四 21 组成

五苓散、附子、苍术、木瓜。

22 主治

寒湿,小便自利,大便泄泻,身重自汗。

古籍中的五苓散加附子苍术木瓜汤 《临证指南医案》:附录

苁蓉石菖蒲丹溪滋阴大补丸即还少丹去楮实。黑地黄丸苍术熟地五味干姜虎潜丸熟地虎胫骨龟板黄柏知母琐阳当归

《银海指南》:[卷三]汤丸备要

饮夹食,腹痛泄泻,及口渴便秘。即前平胃散,合后五苓散。五苓散(仲景)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

《婴儿论》:辨寒热脉证并治第二

人参(三分)甘草(三分)半夏(五分)生姜(二分)苍术(三分)陈皮(五分)浓朴(五分)上九味咀。以水二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蜕五钱,水煎洗肿处,再温再洗,肿痛立消,洗后与五苓散加灯心。治阴囊忽肿,多坐地为风,或虫蚁吹着。八

《明医杂着》:[卷之六]附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葱白散处方川芎、苍术(米泔浸)、白术,各二两。甘草、石膏(煅)、干葛(焙),各一两。麻黄(去根节)三两。炮制上件为细末。功能主治解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不思饮食。又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山岚瘴气,时行疫疠,并皆治之。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葱白二寸,煎至七分,热服不拘时候。如要出汗,并煎三服,被盖,汗出为度。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葱白散处方川芎2两,苍术(米泔浸)2两,白术2两,甘草(爁)1两,石膏(煅)1两,干葛(焙)1两,麻黄(去根节)3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不思饮食,又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及山岚瘴气,时行疫疠。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加生姜3片,葱白2寸,煎至7分,稍热服,不拘时候。摘录《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博济》卷二方名葱白散组成川芎1两,当归1两,枳壳(去白,麸炒)1两,厚朴(去白,姜汁炙)1两,官桂(去皮)1两,干姜(炮)1两,芍药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人参1两,蓬莪术(醋浸1宿,焙)1两,舶上茴香(炒)1两,荆三棱(炮)1两,苦楝子1两,茯苓(去皮)1两,干地黄1两,大黄半两,诃子半两(去核)(2味酌用)。功效温通调经。主治一切冷气不和,及本脏膀胱气攻冲疼痛;妇人产前产后腹痛,胎不安,或血刺者;兼能治血脏宿冷,百节倦疼,肌瘦怯弱,伤劳带癖。脾胃虚冷,攻筑心下,连胁肋刺痛,胸膈病闷,背膊连顶,拘急疼痛,不思饮食,或时呕逆,霍乱转筋,腹冷泄泻,膀胱小肠及外肾肿痛,食伤浮肿,心脾冷痛。用法用量每有患者3平钱,常

详见百科词条:葱白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0:27:17 共134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摘要:中药苍术是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一般在春秋季节进行采挖。苍术的作用与功效有很多,可以通过食用苍术来达到燥湿健脾、缓解水肿的效果,也可以把苍术和羌活、独活等中药材一同煎服,有不错的治疗风湿痹痛的作用,还可以把苍术和黑芝麻、猪肝等一起煲汤吃,有明目的功效。中药苍术怎么用?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苍术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1、起到燥湿健脾的功效

苍术性温,能够燥湿健脾,与清热类中药配伍,还利于除湿热。由于湿阻中焦而导致的脘腹胀满和腹泻,苍术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能缓解水肿

苍术还有燥湿利水的功效,对水肿也有一定的帮助,如《珍珠囊》日:“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可见苍术在消除水肿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3、具有风湿痹痛的作用

苍术性温可以达到除湿的效果,味辛能祛风,对寒湿比较严重的痹疼更为适用,苍术与羌活、独活等药搭配,效果更佳。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疼,腰背疼痛等症状都可以用苍术。

4、用于视力下降,具有明目的功效

现在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推广,视力下降的人数不断增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眼睛不容忽视。夜盲症、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等情况,也可以使用苍术。

5、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中药苍术有不错的抑菌效果,对女性因为湿邪过盛引起的一些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治疗效果很显著。

二、中药苍术的制法和配方

1、中药苍术的制法

①麸炒苍术的制法

取苍术片,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或取拣净的苍术,用米泔水浸泡后捞出,置笼履内加热蒸透,取出,切片,干燥即得。

②苍水的制法

苍术拣去杂质,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2、中药苍术的配方

①苍术导痰丸

材料制苍术30克,神曲15克。

做法将两味研为粉末,炼蜜为丸,每日服用3次,每次9克,用温开水或米汤送服。

功效治腹中虚冷、不思饮食。

②仙术散

材料苍术、木贼草、甘草各30克,蝉衣、谷精草各03克,黄芩15克,蛇蜕3克。

做法将上述药物研为粉,每日服用2次,每日3克,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明目,治眼目昏暗。

三、苍术怎么吃效果好

1、苍术炖猪肝

食材:苍术、猪肝。

做法:

第一步:苍术首先用温水清洗,之后放入锅中用小火烘干。之后将干透的苍术捣碎磨成为粉末。

第二步:猪肝洗净后在冷水中汆汤三分钟左右,去除掉猪肝血水。将水分沥干待用。

第三步:将磨好的苍术粉末涂抹在猪肝中间。

第四步:清水煮开后放入猪肝。

第五步:慢慢的撇去表面的浮沫后,用小火煮至猪肝变熟断生。

第六步:放入盐适当调味。

2、苍术冬瓜祛湿汤

食材:苍术、泽泻、冬瓜、瘦肉、生姜片。

做法:

第一步:苍术、泽泻洗净。冬瓜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块。

第二步:锅内烧水,水开后放入猪瘦肉,焯去血水。

第三步:将苍术、泽泻、冬瓜、猪瘦肉、生姜片一起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沸后,用小火煲1小时,放入食盐调味即可。

3、苍术煲牛肝

食材:苍术、牛肝。

做法:

第一步:苍术先清洗干净,然后滤干水分备用。

第二步:牛肝焯水备用。

第三步:把苍术放入瓦锅,煎水之后加入牛肝,之后煮5分钟左右,调味之后即可食用。

四、中药苍术怎么用

1、苍术怎么样去甲醛

苍术和艾草一起煮水,有不错的去甲醛效果。首先准备好苍术和艾草,然后放入大锅中加水煮制,等到水开之后就可以关火晾凉。晾凉之后的苍术水可以喷洒在家中角落上,也可以用抹布浸湿之后,在家具上擦拭。

2、苍术熏香的方法

在房间中央放一个不锈钢大盆,然后里面放入苍术、艾叶,再倒入少量的95%酒精,之后点燃就可以熏房间了。注意,由于用苍术熏房间使用的是明火,在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香包:香包又叫香布袋是用花布和丝线绣成鸟兽鱼虫花卉五谷人物等各种图像并在里面装上雄黄苍术艾叶等中草药物佩带在儿童身上可以散发香气和防止蚊叮虫咬"香包身上带娃娃逗人爱"香包把儿童打扮得活泼可爱增加了节日气氛薰衣草传统香包中配以细辛白芷丁香甘松苍术等各种中草药研细配制而成的香味除秽避邪驱虫防蚊包括玫瑰鼠尾草薄荷芸香迷迭香锦葵莳萝茴香等它们既作为药用也可供烹饪美容用香草是我国特有的名贵香料植物香草全身是宝经济价值高干香草放射浓香经久不息不仅净化空气环境还有除虫灭菌之功,种子茎叶都可以提取大量的内酯香种是各种定香剂的首选材料其精品有香囊香水草香兰香芥香薄荷柠檬罗勒缬草百里香熏衣草等可谓郡香荟萃令人赏心悦目香包(sachet),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白术、白芷、山奈、苍术、辛夷、香排草等植物的根茎碾碎混合制成的。制作步骤:一、材料::1,将宽约05-7公分的4种颜色丝带(如红、绿、蓝、黄)各剪10小段,每段长4-5公分。2,先用厚纸制成直径约4公分的园块,作为模具,将模具纸板放在布上,用笔画、剪出两块,布块对折两次,确定中心,用笔在中心画一个点。3,薄绸子(色不拘)剪成斜条,宽约15公分,长约15公分。4,固体胶、剪刀、针、线。二、步骤:先做一个。1,将4种颜色的丝带,各取1根,头尾相压用固体胶贴在布的中部,成田字,田字中心就是布的中心点。此为第一层。以后各层颜色的顺序均同第一层2,将4色丝带在田字的外围平行贴一方框,同色相邻,首尾相压,距离相等。此为第二层。3,将4色丝带在田字的直角外与田字垂直贴一方框,同色相邻,首尾相压,此为第三层。。4,与2同。丝带与第三层平行,粘贴时保留相同的距离,四种颜色丝带仍成方形。此为第四层。5,与3同。丝带与第四层方块的直角垂直,与第三层平行,方法同上。此为第五层。至此粘贴完毕。四种颜色形成由内螺旋状向外扩展的图案。6,将布块翻面,边缘剪齐,未粘好部位补胶。7,用斜绸条滚一面边。按照做香囊大小大概比例是每种中药2-3克,三个手指捏一撮为1克左右,下面都是仙剑有的,一般比较大的中药店都可以买到,您只要写好名称交付药店人员说做香包用,一般都可以买到,只是像没药之类比较贵。所以您要先让他们帮您估计下价格再选定。没药×1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野生或栽培。至次年,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坚块的油胶树脂。拣去杂质,打成碎块生用,内服多制用,清炒或醋炙药性辛、苦,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应用没药的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常与乳香相须为用,治疗跌打损伤瘀滞疼痛,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痛证。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治疗痹证多用。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用法用量煎服,外用适量。古籍摘要1《医学入门》:此药推陈出新,故能破宿血,消肿止痛,为疮家奇药也。”2《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3《医学衷中参西录》: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又善治女子行经腹疼,产后瘀血作痛,月事不能时下。其通气活血之力,又善治风寒湿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及一切疮疡肿疼,或其疮硬不疼。外用为粉以敷疮疡,能解毒消肿,生肌止痛。虽为开通之药,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丁香×1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习称公丁香。我国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收,晒干。生用。药性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用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应用1胃寒呕吐、呃逆。本品辛温芳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常与柿蒂、党参、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逆,如丁香茄蒂汤(《症因脉治》);与白术、砂仁等同有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如丁香散(《沈氏尊生书》);治妊娠恶阻,可与人参、藿香同用(《证治准绳》)。2脘腹冷痛。本品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胃寒脘腹冷痛,常与延胡索、五灵脂、橘红等同用3本品性味辛温,入肾经,有温肾助阳起痿之功,可与附子、肉桂、*羊藿等同用。用法用量煎服,使用注意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畏郁金。古籍摘要《日华子本草》: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得配本草》:丁香,得五味子治奔豚,配甘蔗、姜汁治干呕。广藿香×1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切段生用。药性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效化湿,止呕,解暑。应用1.湿阻中焦。本品气味芳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又因其性微温,故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2.呕吐。本品既能化湿,又能和中止呕。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本品最为捷要。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藿香半夏汤(《和剂局方》)。若偏于湿热者,配黄连、竹茹等;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等。3.暑湿、湿温。本品既能化湿,又可解暑。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暑湿证者,配紫苏、厚朴、半夏等,如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若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者,多与黄芩、滑石、茵陈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用法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不宜用。古籍摘要《名医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本草正义》:“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青木香×1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药性辛、苦,寒。归肝、胃经。功效行气止痛,解毒消肿。应用1.胸胁、脘腹疼痛。本品辛行苦泄,主入肝胃经,能行气疏肝,和中止痛。治疗肝胃气滞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单味服用即有效,或与香附、川楝子、佛手等同用。2.泻痢腹痛。本品苦寒,清热解毒辟秽,味辛行气止痛。可取鲜品捣汁服或干品研末服,或与葛根、黄连、木香等配伍,用治夏令饮食不洁,暑湿内阻所致泻痢腹痛。3.疔疮肿毒,皮肤湿疮,毒蛇咬伤。本品苦寒,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之功。治疔疮肿毒,可单味研末,水蜜调敷,或以鲜品捣敷;若治皮肤湿疮,可取本品煎水外洗,并研末外撒,或配伍明矾、五倍子、炉甘石等;治毒蛇咬伤,则每与白芷配伍,内服并外用,或与穿心莲、蚤休等同用。用法用量煎服,3~9g。散剂每次1.5~2g,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使用注意本品不宜多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鉴别用药木香与青木香均有行气止痛之功,均可用治脘腹胁肋胀痛,泄泻或呕吐,以及泻痢、里急后重等症。但二者行气的特点不同:木香辛散苦降,芳香温通,主入脾胃,通理三焦,而尤擅调中宣滞,脾胃气滞而有寒者用之最宜,并可用治黄疸,疝气疼痛等症;青木香辛散苦泄,微寒清热,主入肝胃,兼能解毒消肿祛湿,肝胃气滞而兼热者用之最宜,尤善治夏季饮食不洁所致的泻痢腹痛。古籍摘要《新修本草》:“主积聚,诸毒热肿,蛇毒”。《本经逢原》:“治痈肿,痰结、气凝诸痛。”《本草求真》:“青木香,诸书皆言可升可降,可吐可利。凡人感受恶毒,而致胸脯不快,则可用此上吐,以其气辛而上达也。感受风湿而见阴气上逆,则可用此下降,以其苦能泄热也。”龙脑香×1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加工品,或龙脑香树的树干、树枝切碎,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称“龙脑冰片”,亦称“梅片”。龙脑香主产于东南亚地区,我国台湾有引种。冰片成品须贮于阴凉处,密闭。研粉用。药性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应用1.闭证神昏。本品味辛气香,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功似麝香但力较弱,二者常相须为用。冰片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更宜用于热病神昏。治疗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等热闭证,常与牛黄、麝香、黄连等配伍,如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若闭证属寒,常与苏合香、安息香、丁香等温开药配伍,如苏合香丸(《和剂局方》)。2.目赤肿痛,喉痹口疮。本品苦寒,有清热止痛、泻火解毒、明目退翳、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治疗目赤肿痛,单用点眼即效,也可与炉甘石、硼砂、熊胆等制成点眼药水,如八宝眼药水(《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硼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细末,吹敷患处,如冰硼散(《外科正宗》);治疗风热喉痹,以冰片与灯心草、黄柏、白矾共为末,吹患处取效(《濒湖集简方》)。3.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本品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故外用清热消肿、生肌敛疮方中均用冰片。治疮疡溃后日久不敛,可配伍牛黄、珍珠、炉甘石等,如八宝丹(《疡医大全》),或与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如生肌散(《经验方》);治水火烫伤,可用本品与银朱、香油制成药膏外用(《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本品搅溶于核桃油中滴耳。此外,本品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及齿痛,有一定疗效。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15~0.3g。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不宜入煎剂。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古籍摘要《新修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本草纲目》:“疗喉痹、脑痛、鼻瘜、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医林纂要》:“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热,治惊痫、痰迷、喉痹,舌胀、牙痛、耳聋、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内陷、杀虫、痔疮、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然散而易竭,是终归阴寒也。”鸢尾香×1别名乌园、乌鸢、紫蝴蝶、蓝蝴蝶、老鸦扇、扁竹叶、九把刀、燕子花、扁竹兰、扁竹、蒲扇风、老君扇、扁柄草、铁扁担、交剪七、鲤鱼尾等,生于林缘、水边湿地及向阳坡地。药材基源为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叶或全草。药性:辛;苦;凉;有毒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应用咽喉肿痛;肝炎;肝肿大;膀胱炎;风湿痛;跌打肿痛;疮疖;皮肤瘙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使用注意体虚便溏及孕妇禁服。功效分类消食药;解毒药古籍摘要:《神农本草经》:主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名医别录》:疗头眩乳香×1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野生或栽培。春夏季采收。将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伤,使树脂渗出,数天后凝成固体,即可采收。可打碎生用,内服多炒用。药性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应用1.跌打损伤、疮疡痈肿。乳香辛香走窜,入心、肝经。味苦通泄入血,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活血消痈,祛腐生肌,为外伤科要药。治跌打损伤,常配没药、血竭、红花等药同用,如七厘散(《良方集液》);配没药、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等,可治疮疡肿毒初起,红肿热痛,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治痈疽、瘰疬、痰核,肿块坚硬不消,可配没药、麝香、雄黄以解毒消痈散结,如醒消丸(《外科全生集》);治疮疡溃破,久不收口,常配没药研末外用以生肌敛疮,如海浮散(《疮疡经验全书》)。2.气滞血瘀之痛证。本品辛散走窜,味苦通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中气滞,化瘀止痛;内能宣通脏腑气血,外能透达经络,可用于一切气滞血瘀之痛证。《珍珠囊》谓其能“定诸经之痛。”治胃脘疼痛,可与没药、延胡索、香附等同用,如手拈散(《医学心悟》);若治胸痹心痛,可配伍丹参、川芎等药用;治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常配伍当归、丹参、没药等药同用,如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疼痛,常与羌活、防风、秦艽、当归等同用,如蠲痹汤(《医学心悟》)。用法用量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使用注意胃弱者慎用,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古籍摘要《名医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本草纲目》:“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治妇人难产,折伤。”“乳香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产科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耳。”《本草汇言》:“乳香,活血祛风,舒筋止痛之药也。……又跌仆斗打,折伤筋骨,又产后气血攻刺,心腹疼痛,恒用此,咸取其香辛走散,散血排脓,通气化滞为专功也。”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除湿汤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厚朴(姜制一钱半)苍术(米泔浸二钱)藿香(一钱)陈皮(去白一钱半)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处方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甘草9克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著;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处方厚朴(姜汁拌,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夏1钱,藿香叶3分,陈皮5分,茯苓5分,白术5分。功能主治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冻胶,脉迟弱,形体虚怯,四肢倦怠。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明医指掌》卷四《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处方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功能主治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眼科纂要》卷上《一盘珠》卷一:除湿汤处方苍术、白术、白苓、甘草、干姜、橘红、丁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中湿。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一盘珠》卷一《女科万金方》:除湿汤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葶苈、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白茯苓、白术。功能主治诸湿,腰膝肿疼,项颈浮肿,筋骨紧急, 凝滞。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摘录《女科万金方》《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处方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功能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著,腰脚酸痛,面

详见百科词条:除湿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20:22 共22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端午节香包里面的香料

买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10克、薄荷8克、冰片2克,先将前四味中药捣碎成绿豆大的颗粒,再与冰片混匀,装入1个或两个小的绸缎或布袋中。也可选择其它的中药,如藿香、菊花、桂皮、辛夷、佩兰、橘皮等。

扩展资料:

有些地方还有新嫁娘赠送亲友香包的习俗,国人认为新娘子带有喜气,由她亲手做的香包,更能袪邪解毒,所以在她新婚的第一年的端午节,新嫁娘必须缝制香包分送亲友,这一送,少说要送一,二百个,除了送给亲友之外,当然多半还是送给小孩子们佩戴,这是出自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关爱,希望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诸邪远避,同样地也可以送给长辈以示尊敬和孝思。

至于送给情人的香包含意就更深远了,一针一线都蕴涵了无限柔情。在以前,妇女们在子女情人要出远门时,都会缝制香包让他们带在身上,一方面保佑他们旅游平安,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们,家乡有人倚门守候,应该早日归来。这种温馨的习俗,在现代就比较少见了。

一来因为如今医药发达,靠香包袪邪避毒的功能已经消失,再则在工商社会,人们的生活步调紧张,职业妇女也越来越多,她们无暇研究女红手艺,因此每年端午节前后,就会有大量制作的香包在市面上出售,虽然图案也绣得相当漂亮,但不免有些匠气,而且采用的香料大多是化学物质,不但香味无法持久,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制造,已经失去了传统香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情趣和其中的温馨。

《神药经》记载山精就是白术。现在一些老中医还有用山精代替白术名字的。 白术 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术”。冬季采收,烘干或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片,生用或土炒、麸炒用。 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应用 1.脾气虚证。本品甘苦性温,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脾主运化因脾气不足,运化失健,往往水湿内生,引起食少、便溏或泄泻、痰饮、水肿、带下诸证。本品既长于补气以复脾之健运,又能燥湿、利尿以除湿邪。治脾虚有湿,食少便溏或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等品同用,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脾虚中阳不振,痰饮内停者,宜与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品配伍,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对脾虚水肿,本品可与茯苓、桂枝等药同用。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者,可与健脾燥湿之品同用。 2.气虚自汗。本品对于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其作用与黄芪相似而力稍逊,亦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千金方》单用本品治汗出不止。脾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宜与黄芪、防风等补益脾肺、祛风之品配伍,以固表御邪,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3.脾虚胎动不安。本品还能益气安胎。治疗脾虚胎儿失养者,本品可补气健脾,促进水谷运以养胎,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本品可补气健脾燥湿,宜与人参、茯苓、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治疗脾虚妊娠水肿,本品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利水消肿,亦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鉴别用药白术与苍术,古时统称为“术”,后世逐渐分别入药。二药均具有健脾与燥湿两种主要功效。然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宜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宜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此外,白术还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苍术还有发汗解表、祛风湿及明目作用,分别还有其相应的主治病证。 古籍摘要 《本草通玄》:“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土旺则能健运,故不能食者,食停滞者,有痞积者,皆用之也。土旺则能胜湿,故患痰饮者,肿满者,湿痹者,皆赖之也。土旺则清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除,而糟粕下输,故吐泻者,不可阙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苍术酮、苍术醇、苍术醚、杜松脑、苍术内脂等,并含有果糖、菊糖、白术多糖,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A类成份等。 2.药理作用:白术对肠管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肠管兴奋时呈抑制作用,而肠管抑制时则呈兴奋作用;有防治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有强壮作用;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提升白细胞作用;还能保肝、利胆、利尿、降血糖、抗血凝、抗菌、抗肿瘤。白术挥发油有镇静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治肝硬化腹水用白术30~60g,迁延性肝炎用白术30g,原发性肝癌用白术60~100g,脾虚湿阻者用焦白术,阴虚津亏者用生白术,并随证配伍,收到了较好疗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25);以白术30g,炙山甲6g,加入白酒100ml,加盖,加热至沸后减弱火力,保持微沸半小时,倾出药液;重煎一次,合并煎液,早晚两次分服,1日1剂,连服2~3剂,治疗慢性腰痛受寒湿或劳累加重者243例,疗效满意(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51)。本品还有用于耳源性眩晕、急性肠炎、白细胞减少症、便秘等疾病的报道。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