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期 一共翻译了多少佛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2收藏

武则天时期 一共翻译了多少佛经,第1张

武则天执政期间,对佛经的翻译特别重视,大力支持译经事业,且还参与到译经中去。武则天对译经最重视的是《华严经》的传译。武则天时,存有的华严经典是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六十卷《华严经》,武后认为该经所译不够详备,於是,武则天派人去于阑求取梵文的全本,组织力量进行翻译,诏令著名译经僧实叉难陀主持译事,菩提流志、义净助译,武后也亲临译场,并供养法师。从695年开始,至699年完成,在武则天的一手经办下,完成了《华严经》80卷译本。当《华严经》译成,武后亲制御序。《华严经》促成了华严宗的兴起,也影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

武则天所支持的翻译家还有菩提流志。菩提流志是南印度人,本名达摩流支,唐言法希,武则天为其改名菩提流志,唐云觉爱。菩提流志聪睿绝伦,风神爽异,洞晓声明,通达三藏。唐永淳二年(683),菩提流志被朝廷遣使迎接至东都洛阳。武则天对其敬重有加,敕住东洛福先寺。後住佛授记寺译《实雨经》,在大周束寺译《宝相般若》、《金刚髻》、《大乘伽耶顶》、《有德妙慧》、《文殊不思议境界》、《妙德女问佛》等经,又於佛授记寺译《护命法门》、《六字神咒》、《般若蜜多那》、《不空绢索咒心》、《智猛长者间》、《除鬼病》、《那耶》、《大陀罗尼》、《文殊咒法藏》、《一字咒王》、《摩尼秘密善住》等经以及《般若六字三句论》,一共19部20卷。(《开元释教录》卷九)

义净法师也是得到武则天支持的译经法师。从久视元年(700)到长安三年(703),义净先後在洛阳福先寺和长安西明寺译出《金光明最胜王》、《能断金刚般若》、《人定不定印》、《弥勒成佛》、《一字咒王》、《庄严王陀罗尼》、《善夜》、《流转诸有》、《妙色王因缘》、《无常》、《八无暇有暇》、《长爪梵志》、《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律摄》、《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龙树劝诫颂》等经律论,一共20部115卷。(《开元释教录》卷九)

以上资料由提供!

古代佛经,都是记录在贝叶,或者绢布上,一部佛经就是很大的体积,即使在唐代以后的佛经有些写在纸上,也是很大字体的刻板印刷的。所以佛经从印度带来,很不容易的。不像现在一个优盘就可以装下所有佛经。所以佛经的传播,都是零零碎碎。单次数量最大的是玄奘法师取回来的佛经。但也是全部佛经的一小部分。鸠摩罗什大师带来翻译的佛经比玄奘大师的要少多了。

佛经的翻译,可以说断断续续有二千多年了,直到今天,仍然还有没有翻译成汉语的佛经。有些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的经典,还有待翻译整理。

  摘要: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发展到达了一个极盛状态,佛教的中心转移到了中国。受到政治形态的影响,佛教在中国不断本土化。在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兴起多家宗派,各自采用了不同的立宗经典。佛教发展的兴盛也体现在佛经翻译上,在翻译规则上,有彦琮提出的“八备”和玄奘的“五不翻”作为翻译律例,同时又有官方力量对译场给予支持,使隋唐汉译佛经水平也到达了一个巅峰。本文通过从时代背景、翻译规则和译场的设置几个角度进行梳理,分析隋唐时期佛经翻译的水平发展。

关键词:隋唐;佛经;翻译律例;译场

在佛教创立之初,释迦牟尼所说义理并没有写成文字加以记载形成系统的经典,后经过佛弟子们不断流传并加以补充,“直到公元前一世纪以后才出现成文佛教典籍”。印度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以来,不断与我国本土文化进行融合和发展。到东晋之初开始逐渐兴盛,形成了南北两大区域,汉译佛经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鸠摩罗什就是东晋佛教北方区域的代表人物。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极盛的状态,唐中期著名的不空三藏曾说“一乘典诰,兴在中华”,其指的就是佛教的中心转移到了中国,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发展之盛况。

 一、隋唐时期的中国佛教

  中国历史上崇佛皇帝诸多,他们对佛教的推崇一部分是基于个人信仰的偏好,但更多的则是出于政治目的对佛教加以利用,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目的。隋朝诞生于“三武一宗”毁佛运动中的第二次——北周武帝毁佛运动之后,备受打击的佛教亟需新的王朝能够成为佛教复兴的寄托,新生的隋朝成了最好的选择。隋朝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南北朝时期原本南北分割的不同宗派开始互通有无,进行教义方面的交流。隋文帝杨坚在隋朝成立后对佛教界采取了许多积极政策,这一行为传说中与杨坚自幼由比丘尼智仙抚养成人或有一定的关系,但背后反映的更多是他的政治考量。佛教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宋代宋敏认为,杨坚这种对佛教推崇的行为,是为了达到“大崇释氏,以收人望”的目的。由于他推崇佛教使得僧人汇集长安,由此长安成为佛教聚集地,后又新建舍利塔,推行佛儒融合,虽其所做行为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但不可否认是的从根本上推进了佛教的发展,使佛教逐步走向强盛和稳定。炀帝杨广尊崇智顗,称之为“智者大师”。智顗建立天台宗并在隋朝时期处于主导地位。天台宗依《法华经》立宗,结合南朝的义理和北朝的禅定而提出止观双修的说法。《法华经》译自鸠摩罗什,是翻译文学史上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我国古代僧人将其奉为“经中之王”中足以窥见他的重要性,《法华经》也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法华经》进行的注疏就已多达70余种。在文学、哲学、佛教史上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传入日本后流传更为广泛,高丽僧人也从隋朝回国后传播天台宗。

  公元618年,李氏灭隋建立唐朝。唐朝佛教从政治方面来看,初期执政者对佛教的考虑普遍停留在政治方面,继续学习隋朝采取了以“以儒学为核心,以佛道为辅助,协调三教为一合力的统治政策”。虽然儒学依然作为统治阶层的官方价值观,但佛教在唐朝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发展到了鼎盛。到唐太宗时期玄奘出使西域,不但带回众多经卷,而且在玄奘游学西域期间,受到列国国王及大众的敬重,成为了沟通唐朝及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玄奘自印度求学于瑜伽行派大师戒贤归来后,根据其所翻译的大量瑜伽行派典籍和《三十唯识论》,统一编写成《成唯识论》建立唯识宗,使中国唯识论进入鼎盛时期。由于唯识宗思想异常烦琐,导致很快消寂了,但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在佛教译经史上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到了武则天时期,她极力推崇法藏所创的华严宗,曾请法藏在长生殿为朝臣讲解《金师子章》。华严主真心缘起,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四法界”为其根本宗旨。华严宗立宗于《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在唐朝时期分别被传入日本和朝鲜,对后世影响也极为深远。

  禅宗的形成,不论落足于当时的时代还是放眼于整个佛教史,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禅宗的产生没有详细的记录,“传说的达摩一派禅师,自北向南流动,代表了隋唐之际禅宗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到四祖道信时期,禅宗逐步兴起。五祖弘忍发扬道信大师成果,使得禅宗逐步成为遍及全国的最大宗派。在现世成佛,是禅宗关注的重点,其要义在于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五祖圆寂后禅宗分为两派,以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各自为首。北宗神秀受到武则天礼遇,后被称为“三帝国师”,主张渐修。慧能居于南方,去世后百年才被正式尊为禅宗第六祖,其主张顿悟。禅宗的立宗经典以五祖弘忍作为分界,五祖之前以《楞伽经》立宗,后围绕《金刚经》发展壮大。《六祖坛经》则是记录了六祖慧能的说法内容,奠定了禅宗一行一卧皆修行的基本思想。

  综上所述,不论哪个宗派,其产生和发展都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在隋唐时期之所以走上巅峰,两朝的政治局势统一稳定,经济水平发展迅速,国内外文化交流广泛都是其重要的条件。在这历经三百余年黄金发展时期,中国佛教的迅猛发展突出体现在了两个方面,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佛教内部宗派的丰富,另一处便是佛经的翻译事业有了重要的发展。

  二、译经与译场

  隋唐时期佛教不断发展,逐步走上巅峰。但回看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并非完全的顺利,除了佛教原始教义与中国传统儒道二家中的部分思想有悖之外,更重要的是传统佛教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梵文与汉语大相径庭,导致经典传播出现了困难,从而也影响了佛教在汉地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进,佛教的本土化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信众的体量也逐渐壮大,对经文翻译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同时从东汉末年至发展到隋唐时期,佛经翻译水平不断发展进步,经过多年的梵汉来往以及对于佛经翻译水平的积累,到隋唐时期,佛经的翻译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

“佛书翻译首称唐代”。隋唐时期不但是佛教发展的兴盛时期,佛经的翻译也到达了鼎盛时期。中国持续了十个世纪的佛经翻译事业,翻译过来的经律论共有一千六百九十余部,六千四百二十余卷①。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成于隋唐时期,仅仅是唐朝时期而言,就有玄奘法师译出经纶一千三八三十五卷,义净法师译经律五十部两百多卷这样庞大的数目。

隋唐佛经翻译达到一个盛况,首先取决于翻译人才的增加。隋唐之前的翻译学者或是梵不通汉、或是汉不通梵,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假借他人之手。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容易丢失经文本身的意义和内容。而且许多梵语的自有词无法在汉语里找到可以匹配的词汇,使得佛经翻译出现意义上的差漏。到隋唐时期,国家不断发展,与外国的交流沟通也在不断增多,在这样的条件下,隋唐时期的翻译学者尤其是翻译大家们,都具有了梵汉精通的功底。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通达,翻译出来的文字也更容易被信众阅读和接受。同样,随着与其他国家交往的增多,不断有外国僧人进入中国,也有许多中国僧人前去西域求学,获取经文原本的途径和可能性不断增多,频繁有原本流入国内。相较早期翻译建立在口述上而言,经由中国僧人带回的原本再进行翻译,无疑减少了文本失真的可能性。

  而隋唐汉译佛经水平增长的关键在于提出了规范的翻译方法,主要表现在隋僧彦琮在《辨证论》中提到的的“八备”和唐朝玄奘法师的“五不翻”。彦琮一生译经二十二部,约达数万卷,在译经过程中提倡直译的原则。结合多年翻译之经验,他认为翻译人才须具有八备,一是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二是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而也;三是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其备三也;四是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五是襟抱平怒,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六是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备六也;七是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八是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其中一、二、五、六着重强调翻译人才所需具备的思想品行,三、四、七、八则强调了其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八备”这样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可以从侧面反映译经要求的提升,彦琮对翻译者的要求不仅仅只着眼于对梵汉文字的熟识和对佛理的知晓,更是关照到了译者的品行,将其列为翻译人才的必要条件,从现在看来,这样的译者条件是具有先验性的。“八备”作为我国翻译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成为了佛经译者的重要理论依据。

到了唐朝初期,玄奘法师出使西域回国后,带回多部原本经典并完成翻译工作,他又根据其翻译经验提出了“五不翻”的说法。此五不翻为: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三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但摩腾已来存梵音故;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此处不翻并非指不翻译,而是指针对某些无法完美对应汉语的梵语词汇和佛教的特有词汇,采取音译的手段而非意译,以此避免产生误解。除原文中所示例外,例如文殊师利,梵语音为Ma?ju?rī,意译为妙德、妙吉祥等,取“五不翻”中的“顺古故不翻”以为之;又如“菩提树”,其梵文为Bodhi,其意为“智慧之树”,取“五不翻”中的“此无故不翻”一项,直取其音以译之。玄奘法师一生译经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最著名的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般若经》等。其所翻经卷皆遵循五不翻原则,对原始梵文经典尽可能保持了本意,在汉传佛教译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看彦琮所提出的译者“八备”,在玄奘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随着翻译要求的不断提高,隋唐时期逐渐产生了官方的专业译场。根据典籍中有关记录,最早的佛经翻译应始于安世高,由于当时佛教刚进入中原之地不久,信众数量不够庞大,也并未被统治阶级青睐进入政治中心,佛经翻译也因此没有受到政治的影响。当时“佛经翻译还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译场也多属私人性质:译者们因共同的宗教信仰组织到一起,由一些善男信女、富商大贾支持,从事佛经翻译事业”。因此,当时大多的翻译是由小规模私人组织而成。汉末魏晋时期虽不断有部分官方译场的出现,但碍于翻译的对象不够广泛,缺乏完善的佛经翻译方法,导致当时的译场翻译效率较为低下。到了隋朝,为了满足彦琮“八备”要求,译场分工细致,专业译场的出现使“八备”的要求不再需要同时具备在一人身上,从而降低了因为译者个人问题而带来的对经典的主观臆断和错误解读,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

至玄奘西行之后,译经逐步上升成为了国家行为,君王对其重视更甚,国家设立译场作为政府部门,由高僧主导。译场设有十个部门,这十个部门是:译主,为译场和翻译的主持人,需熟悉佛教义理,兼通汉外语文,译文中署其名以示译者为何人;证译,坐译主左边,跟译主评量译文的优劣;证文,坐译主的右边,听译主宣读原文,验定原文是否有误;书字,对外文进行音译,若译主是外国人,又不太懂汉语,更不可或缺;笔受,将前四道程序产生的口头译文笔录成汉文;缀文,因外语语法结构与汉语不同,对前五道程序后的译文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汉语语法结构;参译,把缀文写成的译文与原文加以对照,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勘定,对译文进行删减、修饰,使之流畅;润文,其工作与勘定同;梵呗,在全文译毕,并润饰修订后,高声念诵经文,由众人验定是否念起来朗朗上口。可见译经的制度和过程是在不断完善的。

隋唐时期的佛经译场也同时负担着对外交流的特殊使命,据记载,在那里玄奘奉命将《老子》译为梵文,对印度的思想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译场还负责翻译对外文书的工作,自玄奘西行之后加深了唐朝与西域国家的联络和往来。

三、结语

      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佛教和佛经翻译事业之所以空前蓬勃,与王权对佛教的重视虽密不可分,也与佛教自身主动的融合与本土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不但杂糅了儒家和道教思想,顺应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杂糅了君主作为统治阶级的需求。佛教的变化自然会体现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到了隋唐时期。虽然隋唐时期译经量庞大,但对此杜继文先生认为,从翻译史上看,隋唐五代300年的译经事业,远远落后此前的300年。隋唐时期的译经事业完全掌控在了国家手里,使民间翻译很难进行。隋唐两朝时期翻译卷数虽然增多,但类型上并未增加。

但毋庸置疑的是,隋唐时期汉译佛经在我国汉译佛经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两代高僧所建立的翻译律例,成为隋唐之后乃至现代翻译的重要依据之一。不但对当时的佛经翻译工作有很大的指引性作用,同时也对当今的各类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按《大正新修大藏经》玄奘翻译佛经77部,共1346卷,分别是:

大正新修大藏经目录

经号 册 页码 经名 卷数 朝代 译者 作者

124 2 P0547 缘起经 1 唐 玄奘

220 7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200 唐 玄奘

220 6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200 唐 玄奘

220 5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200 唐 玄奘

251 8 P084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 唐 玄奘

289 10 P0591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1 唐 玄奘

310 11 P0195 (十二)菩萨藏会(大萨菩藏经二十卷) 20 唐 玄奘

367 12 P0348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1 唐 玄奘

390 12 P1112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1 唐 玄奘

411 13 P0721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10 唐 玄奘

436 14 P0107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1 唐 玄奘

450 14 P0404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1 唐 玄奘

476 14 P0557 说无垢称经 6 唐 玄奘

515 14 P0786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1 唐 玄奘

592 15 P0124 天请问经 1 唐 玄奘

648 15 P0723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1 唐 玄奘

676 16 P0688 解深密经 5 唐 玄奘

680 16 P0720 佛说佛地经 1 唐 玄奘

689 16 P0782 甚希有经 1 唐 玄奘

691 16 P0785 最无比经 1 唐 玄奘

714 16 P0827 缘起圣道经 1 唐 玄奘

717 16 P083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2 唐 玄奘

765 17 P0662 本事经 7 唐 玄奘

840 17 P0910 称赞大乘功德经 1 唐 玄奘

918 19 P0001 诸佛心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034 20 P0017 咒五首 1 唐 玄奘

1071 20 P0152 十一面神咒心经 1 唐 玄奘

1094 20 P0402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1 唐 玄奘

1162 20 P0666 持世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360 21 P0878 六门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363 21 P0882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365 21 P0883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395 21 P0912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1 唐 玄奘

1499 24 P1104 菩萨戒羯磨文 1 唐 玄奘

1501 24 P1110 菩萨戒本 1 唐 玄奘

1530 26 P0291 佛地经论 7 唐 玄奘

1536 26 P0367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20 唐 玄奘

1537 26 P0453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12 唐 玄奘

1539 26 P0531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16 唐 玄奘

1540 26 P0614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3 唐 玄奘

1542 26 P0692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18 唐 玄奘

1544 26 P0918 阿毗达磨发智论 20 唐 玄奘

1545 27 P0001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200 唐 玄奘

1554 28 P0980 入阿毗达磨论 2 唐 玄奘

1555 28 P0989 五事毗婆沙论 2 唐 玄奘

1558 29 P0001 阿毗达磨俱舍论 30 唐 玄奘

1560 29 P0310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1 唐 玄奘

1562 29 P0329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80 唐 玄奘

1563 29 P0777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40 唐 玄奘

1570 30 P0182 广百论本 1 唐 玄奘

1571 30 P0187 大乘广百论释论 10 唐 玄奘

1578 30 P0268 大乘掌珍论 2 唐 玄奘

1579 30 P0279 瑜伽师地论 100 唐 玄奘

1580 30 P0883 瑜伽师地论释 1 唐 玄奘

1585 31 P0001 成唯识论 10 唐 玄奘

1586 31 P0060 唯识三十论颂 1 唐 玄奘

1590 31 P0074 唯识二十论 1 唐 玄奘

1594 31 P0132 摄大乘论本 3 唐 玄奘

1597 31 P0321 摄大乘论释 10 唐 玄奘

1598 31 P0380 摄大乘论释 10 唐 玄奘

1600 31 P0464 辩中边论 3 唐 玄奘

1601 31 P0477 辩中边论颂 1 唐 玄奘

1602 31 P0480 显扬圣教论 20 唐 玄奘

1603 31 P0583 显扬圣教论颂 1 唐 玄奘

1605 31 P0663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7 唐 玄奘

1606 31 P0694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16 唐 玄奘

1609 31 P0781 大乘成业论 1 唐 玄奘

1612 31 P0848 大乘五蕴论 1 唐 玄奘

1614 31 P0855 大乘百法明门论 1 唐 玄奘

1615 31 P0855 王法正理论 1 陈 玄奘

1624 31 P0888 观所缘缘论 1 唐 玄奘

1628 32 P0001 因明正理门论本 1 唐 玄奘

1630 32 P0011 因明入正理论 1 唐 玄奘

2030 49 P0012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 1 唐 玄奘

2031 49 P0015 异部宗轮论 1 唐 玄奘

2087 51 P0867 大唐西域记 12 唐 玄奘译.辩机撰

2138 54 P1262 胜宗十句义论 1 唐 玄奘 最胜子着 玄奘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翻译活动,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自汉末始,经历了四个阶段――发轫,高潮,顶峰,低潮。盛衰兴废皆有因可循,从总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上层乃至王室贵胄对翻译活动的赞助是佛经汉译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从佛教起源国来看: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他大力提倡并派遣传教士四处宣讲,佛教才大为兴盛,走出本土,向亚洲其他地方传播,并于东汉明帝时期开始传入中国,为佛经汉译奠定了基础。从佛教的传入国(中国)来看:统治阶级意识到佛教对他们的统治有利,于是对这一教派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因此国家作为赞助者的影响十分深刻。在经济上给予充分资助确保翻译家们衣食无忧,于是促进了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并且不断扩大佛经汉译活动规模,例如,东晋末期的国主苻坚下令组织译场,聘请中外高僧译经;姚秦时代鸠摩罗什的译场规模更大;到了隋唐,译场成为常设机构,译场分工更为复杂。统治者们对佛经汉译给予的关注度的提高以及翻译政策和译场制度的不断完善,都不断促进了佛经翻译活动官方化,高度组织化和高度政治化,也是佛经汉译盛行的重要保证。

第二,佛教本土化传播策略和佛经翻译的“归化”策略为佛经汉译注入“活的灵魂”。当一个外来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进入时,必然遭受到本土宗教文化思想的排斥与抵制。于是,依附本土文化,并与之不断融摄与协调。这种本土化的策略是异族宗教文化在本土成功传播的必然途径。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协调,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取得了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接纳与认可,从而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博得统治者青睐。同时,为了促进佛教教义的传播,佛教徒和佛经译者采取“归化”策略,从道教教义中借鉴了许多概念和思想,以此来解释复杂的佛教术语。再者,佛经译本内容大多迎合当时的社会思潮,成为政治的附庸,也因此在黎民百姓心中建立了绝对威信,同时受上层和下层推崇。

第三,佛经翻译大家的大量涌现和翻译理论文献的发行进一步促进佛经汉译。佛经翻译从汉末到宋初,在一千年的佛经翻译盛世中,翻译家阵容不胜枚举。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安清,支娄迦谶,支谦,道安,鸠罗摩什,玄奘等人不仅译出大量的佛经著作,还为佛经翻译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并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和理论成果,对佛经翻译活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空前盛况贡献颇大。

既然统治阶级是佛经翻译的最大推动者,那么佛经汉译由盛转衰的幕后黑手也就不言而喻了。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渐进地进行毁佛,在会昌五年(845年)达到高潮,佛教逐渐式微,佛经汉译转入低潮。虽然宣宗继位后重拾佛教,敕复佛寺,此后仍有佛经译著诞生,但佛经汉译的盛况一去不复返。到了明末清初,西方近代科学知识被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于是掀起了西方自然科学的翻译高潮,佛经汉译的进程被搁浅了;到了近代,一批忧国忧民的先进人物面对民族危亡,图自强,谋复兴,共赴救国图存大业, 积极推动翻译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 社会科学知识, 培养早期科学 人才,在近代翻译史上开创了西学翻译的高潮,加速了佛经汉译的衰弱。至今,社会高速发展,翻译多元化局面开始出现,各个领域的翻译事业风生水起。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精华。

参考文献:

魏谨――《文化介入与翻译的文本行为研究》

谢天振――《简明中西翻译史》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

方立天――《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第一部汉译佛经是《四十二章经》。对于中国来说,汉译佛经出现的前提在于佛教的引入,而引入佛教的契机则是在于一个梦。众所周知,汉王朝曾一度因外戚王莽篡权而灭亡。但是时隔十多年之后,这个王朝又因刘秀称帝而再一次恢复统治。介于这中间存在的十余年“统治空白期”,汉王朝被后世划分为了西汉与东汉。而就在东汉第二任皇帝统治时期,佛教开始被引入中国。

东汉第二任皇帝为汉明帝刘庄,他曾于永平七年梦见一个金人自西方缓步而来。因为这个梦充满了奇怪之处,所以心怀疑问的汉明帝于第二日早朝时向一众朝臣讲述了该梦境。绝大部分朝臣在听完之后亦是不得其解,唯独一位名叫傅毅的博士回道:“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听完这个回答的汉明帝觉得自己梦中的金人与这“佛”十分接近,于是随即派人前往西域一探究竟。

被汉明帝派往西域的十多号人于永平八年从都城洛阳出发,后于永平十年踏上回程。这些人回程之时不仅带回了大量佛经,他们还邀请了两名梵僧。这两名梵僧在抵达洛阳之后先是被安排在鸿胪寺暂住。次年,汉明帝下令修建的僧院正式建造完成,随后这两位梵僧以及佛经全都搬迁至这处僧院。这座僧院便就是中国最早的寺院,名叫“白马寺”,意在纪念佛经是被白马驮至中原一事。

搬迁至白马寺之后,两位梵僧在此讲经、译经。身为中国最早寺院的白马寺自建立之后便一直都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译经场所,前前后后将近有两百部汉译佛经在此诞生,而这其中《四十二章经》是最早的一部。目前已知时间最早的佛教纪录类书籍《出三藏记集》对《四十二章经》的诞生有着明确记载,所以该佛经一直被视作是最早汉译佛经。

佛教的引入以及汉译佛经的出现都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期间,白马寺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其实白马寺不单单只是最早汉译佛经的诞生之所,它还是第一本汉字戒律出现的地方,也是第一个汉人和尚受戒的场所。而佛教在中国得到流行之后,它又经由中国更大范围地传播至越南、朝鲜等地方。

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

贞观十九年(645年),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

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口授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

扩展资料:

玄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

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玄奘 (唐代著名高僧)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