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黄钟商芍药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风流子·黄钟商芍药赏析,第1张

“风流子”,本唐教坊曲名。《挥尘录》:“周美成为溧水令,主簿之姬有色而慧,每出侑酒,美成为《风流子》以寄意。”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二句,五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金谷”两句。“金谷”,即金谷园,为晋石崇所筑,其址在河南洛阳西北,内多植有芍药。此言金谷园中虽然已是找不到芍药的踪迹,但芍药花早已经在民间普及开来了。所以每当初夏南风熏人之时,芍药花就会从春梦中苏醒一一含苞绽放。“国色”,本指牡丹,因为芍药花也与牡丹花相似,故兼称之。“半欹”四句,状花。此言芍药的花色有白有红,品种繁多,在其花盛开之时,简直可以引来凤凰至前展翅而舞,同庆吉祥。因为芍药、牡丹,同为花中之富贵者,而凤凰又是百鸟之王,所以词人联想到花、鸟双至共现的吉利彩头。又言芍药花红色的花瓣内能分泌出芬芳的蜜汁,绿叶扶疏衬映艳花,显得越发精神。它种植在绘有蟠龙图形的花盆里供人观赏,显得富贵而又大方。“窈窕”两句。此言美人儿在闺房中睡醒起来,踱到阶前,面对庭院中盛开的芍药花,也会被它的美丽惊呆而脉脉无言。“慵整”四句。言这位佳人自愧人不如花之娇艳,就索兴懒于梳妆打扮,任由睡后零乱的长发斜披一边,并且引动她进一步自伤:如果青春一旦过去,容颜将会更加憔悴。想着想着,不由得悲从心起,泪珠儿也像暮雨一样纷纷落下。上六句也含有以人拟花之意。上片多方设喻作譬,盛赞芍药花的美。

“轻桡”两句,闲补一笔绘出南宋时的一幅风俗画。“秋娘渡”,为渡口名,蒋捷《一剪梅》词:“秋娘渡与秦娘桥”句可证之。这里泛指所经过的渡口。此言卖花女子用小舟载着芍药花向花市驶去,途经渡口,与渡船相遇,激起来的浪花打湿了卖花女的罗裙。“二十四桥”两句。“二十四桥”,在扬州城中,而扬州在当时以盛产芍药著名于世。宋王观《扬州芍药谱》云:“扬之芍药甲天下。”并且当时的二十四桥周围遍种芍药,所以姜夔《扬州慢》词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即芍药,可作为明证。“罗”,可释为周围。此是词人从眼前之花想到它的盛产之地。此言词人想起扬州二十四桥的周围,一定仍是遍植芍药,如今也有香气充斥桥的两岸了。“念碎劈”四句。此言他想到眼前盛开的芍药花,它终有凋零散乱之日。在考虑再三之下,他偷偷地剪下美丽的重瓣芍药花,去赠给一位佳人。赠白芍药花用以勉励其如白芍药之玉洁冰心;重瓣者,喻己之相思重重也。“终将”两句。“凤池”,即凤凰池,旧时中书省的所在地。此喻为作官。然词人布衣一生,终无“凤池”之望也。此处是说:遥想今后当我功成名就之时,我就会衣锦荣归留居是地,那末就可以在芍药花旁吟咏自娱,直到花瓣纷落之时才罢休。下片由花及人,词人爱花之心历历可见。

意思: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拼音:黄钟大吕 [huáng zhōng dà lǚ]。

引证:先生之文如~,发达九地,黄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宋·陆九渊《语录下》。

出处:《陆九渊集·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例句:他的这篇短文十分朴素,却如~,震撼人心。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

近义词:

一、九鼎大吕 [jiǔ dǐng dà lǚ]

释义:九鼎,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例句:哥哥给我讲了~的故事。

二、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引证: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那自当别论。 ◎朱自清《很好》。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例句: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诺千金。

1、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翻译: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他是文王。没有想到在这里能够遇到知音。

2、天籁之音 [ tiān lài zhī yīn ] 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3、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出处:先秦·列子及弟子《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

翻译:(韩娥)走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

4、黄钟大吕 [ huáng zhōng dà lǚ ] 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出处:宋·陆九渊《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其可不传耶? 

翻译:先生的文章言辞庄严、正大……怎么能不往下传呢?

5、轻歌曼舞 [ qīng gē màn wǔ ] 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曼:柔和。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如意记·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慢舞;任星移斗横。”

翻译:为了给才子佳人们助学,演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跳着柔和优美的舞蹈,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6、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茅盾《〈力原〉读后感》:结构如行云流水,层次分明,先后呼应。 

7、巧夺天工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自: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翻译:匠人的技艺十分巧妙,做出来的烟花闪亮起来如同白天一样。

8、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出处: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 

9、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出处:秦牧《车窗文学欣赏》: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10、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翻译:心胸中有美好在翻腾,笔下似龙蛇在行走。

11、妙笔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翻译:李白小的时候梦到笔上开花,长大后才华出众,天下人都知道他。

龠(yuè)是中国的民族管乐器。

就其持势吹法而论,大体可以概之为四,即:横,直,竖,斜。“横吹”者,笛,篪一类乐器是也;“直吹”者,簧哨一类唢呐,管子诸器属之;“竖吹”者,则为洞箫,尺八诸管。此三种持势吹法皆寻常习见,为大众所熟知。而独有“斜吹”一法,几乎不被人识,更不知何器属之。其实,“斜吹”之器,就是历代典籍中记载的极为久远的,并被描述为“如笛”,“若笛”状的古龠一类乐器。

编辑本段龠的历史

古龠之斜吹,其法质朴,不需另设吹孔,只于管口一端作吹口,即可鸣奏出奇妙的乐音。溯其源,它极可能滥觞于人类早期的生活炊具--“吹火管”。老子《道德经》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是知“龠”字本义乃可作“吹火管”解。实则,“吹火管”即为无音孔之龠,也就是早期的开口律管。这种中空之管,运用“斜吹”之法,至少可以演奏出三声音阶的旋律,此古人所谓“吹律”是也。据史载:黄帝命伶伦作律,伶伦截竹首制为“黄钟之宫”,也称“黄钟之龠”(本《汉书。律历志》),是为后世律吕之本。也为历代度、量、衡三者法制之基础。足见古龠之器由来尚矣,它不仅是后起的横向联合吹之笛,竖吹之箫乃至直吹的一切簧哨类乐管的先祖乐器,还是历代声律及度,量,权衡制度之根本。诚如明代大乐律学家朱载(土育)所言:“龠者,七声之主宰,八音之领袖,十二律吕之本源,度量权衡之所由出者也”(《律吕精义》)。左手食指按上孔,右手食指按中孔,右手中指按下孔,吹之,其声悉协音律。

古龠发源于“吹火管”,至少在近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完形的多音孔乐器--“骨龠”(据考古)。至黄帝时期,又出现了以天然植物材料制作的“苇龠”(据《礼记》);大禹时期的(上白下本)陶作“夏龠九成”,龠被首倡为宗考乐舞的标志性乐器,是边吹边舞的(据《吕氏春秋》);殷商时期,“龠”字已经盛行于甲骨文,多用作祭名。至两周时期,古龠更被隶定为“文舞”的代表性乐器,是华夏礼乐文明的重要标识之一。此时的古龠已被阐扬得光焰四射,据史载:武王伐殷,祀庙谒祖有“龠人”(《逸周书》);穆王西游,大奏广乐有龠器(《穆天子传》);国祭中,击鼓歌诗有“龠章”(《诗经》);宫廷里,掌握国子舞羽吹龠有“龠师”(《周礼》),足可见古龠文化在先秦时期的灿烂与辉煌。然自秦汉以降,雅乐沦丧,古龠开始式微。随著竖、横吹的笛类乐器的相继兴起,古龠的斜吹之法也渐于宫廷中失传。至迟自明清以来,历朝宫廷雅乐及孔庙祭祀乐舞中所持之“龠”,皆不能演奏,只是一根徒有“龠”名的棍状舞具而已民。加之史载“龠如笛”的语焉不明,古龠的真实形制及吹法一直是个难解之谜。及至当代,由于某些权威古文学家对“龠”字的误解,至使音乐学界出现了将“龠”定论成“编管乐器”的重大失误,悠久的古龠文化就此似乎失落得一乾二净。

然而,大道难泯,真器不灭。一种无孔的斜吹骨管乐器于当代考古发掘的新石器遗址中现身(贾湖“骨龠”),引起了举世瞩目,也诱发了人们对一惯漠视的民间斜吹乐乐管的关注和类比考察,从而为破解史载“龠如笛”的千古之谜提供了坚确的实器之证,古龠“斜吹”的真相如今才有幸逐渐大白于天下。事实上,古龠乐器虽于宫廷雅乐中“名存实亡”,却于民族民间音乐中“名亡实存”。像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地区塔吉克族的“奈依”,柯尔克孜族的“却奥尔”,哈萨克族的“斯布斯额”,蒙古族的“潮儿”以及中原地区地道教“竹篍”等乐器,其实都是古龠在今天民间的孑遗。这些乐管名虽各异,却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结构特征,即:无吹孔,演奏特征皆为“斜吹”。在中国吹管乐器家族中,这是一个明显区别于笛,箫类的乐管群体,属于一种截然独立的吹奏体系,其器名于字源或语源上考之,也大都与“龠”相涉,正可统而概之为“龠类”。

古代管乐器像编管之形,似为排箫之前身。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说文》。经传皆以籥为之。龠是古老的吹奏乐器,形制如笛,竖吹。龠在历代宫廷雅乐中应用颇广。

龠:又称苇龠、豳龠。关于苇龠,据《乐书》记载:古之人始作乐器,而苇龠居其先焉。震为六子之首,龠为众乐之先。可见它是十分古老的乐器。

据《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周礼春官龠章》云:“掌土鼓、豳龠。”豳是古地名,在陕西境内。豳龠即指豳地之龠。

在《诗经》中亦有多篇提到龠,如:“左手执龠,右手秉翟”;“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等等,可见当时龠在民间相当流行。

关于龠的形制,古书亦多有记载:

《尔雅释乐》:“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风俗通》:“龠,乐之器,竹管三孔”

《毛诗传》:“龠六孔”

《广雅》:“龠谓之笛,有七孔”

《旧唐书》:“管三孔曰龠”

朱熹《诗集传》:“龠,如笛而六孔或三孔。”等等。

由此可见,龠形制如笛,竹制,竖吹,有三孔,六孔,七孔,其中以三孔年代最为久远。

宋代,龠传入当时的高丽,今日之韩国仍保存三孔龠。在1978年10月第三届三洲艺术节期间,香港大会堂举办的“韩国乐器展览”会上,展出了古老的三孔龠,其说明写道:“龠是一种竹制的竖笛,有一V形凹槽及三个指孔。它被用于孔子祭典音乐中。”

关于龠的应用,古籍亦有记载:

辽代雅乐八音“竹”乐器中有龠;

金代雅乐之舞,“竹”乐器中有龠;

而据元代史籍记载,三孔龠当时仍在宫中使用;

明代,龠既用于乐队,也用于乐舞;

直到清代,龠仍是雅乐乐舞的重要舞具,主要用于祭祀乐舞。

可见,龠在历代宫廷雅乐中使用较多,不仅用于乐队,也用于乐舞。

有关龠的演奏方法,古书少有记载,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中说到三孔龠的演奏:

龠的种类

中国的龠类乐斜吹乐器计有近十种,虽不见于大雅之堂,却一直活跃在民族、民间中,至少八千年未泯。现将今之所见的主要龠类乐器简介如下:

一、贾湖“骨龠”--今人多误称为“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距今八千多年,是中国吹管乐器的鼻祖。器以鹤禽类的翅骨制成,管长25厘米左右,管身钻有音孔4-8个不等,无吹孔。斜吹之,发音嘹亮,七音齐备,音域可达两个半八度以上,能流利地作多宫翻奏,是一件完形的特色独奏乐器。

二、新疆“鹰骨龠”--流行于新疆天山一带,塔吉克人称之为“奈依”,柯尔克孜人称之为“却奥尔”,而今人则谓之“鹰骨笛”。器以大鹰的翅骨制成,长约26厘米,开有三个音孔,可以演奏完整的七声音阶。音域一般为九度,而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则可以向低音区再拓展近一个八度音程。此器实即古代被称之为“籁”(奈依)的三孔龠在今天的活化石(《说文》:“籁,三孔龠也。”)塔族“奈依”多与达普(手鼓)合奏,常用于节日,婚礼,叼羊等民间喜庆场合。曲目有《奈依曲》、《恰普素孜》等。

三、哈族“斯布斯额”--北方流牧民哈萨克人的吹奏乐器。多以草原上的苇类“丛文依草”或松木制成,套以羊肠,缠以弦绳而这。管长约50多厘米,一般开有3-5年音孔。持势特点为下把以拇,食指二指按孔,吹奏以口半含管端,舌控吹口大小。演奏时,以喉声引出乐管声,并持续在整首乐曲进行中。其音色奇妙“如天际自然而来”。有学者据古文献中胡笳演奏有「喉啭引声」一法,认为“斯布斯额”实为古胡笳之孑遗。“斯布斯额”现仍流行于哈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之中,其代表曲目有:《思念》、《额尔奇斯河的波浪》等。

四,道教“篍”--流行于中原一带的河南安徽等地,多为民间道士所吹奏。其器名今人多字作“筹”,古文献中则字作“楚”,而正名则应是《说文》中被称为“吹筒”的“篍”。据朱载(土育)《律吕精义》载:“南龠”俗称为“楚”,中原“篍”实为古南龠在今天的孑遗。现存民间的“篍”,多以竹笛改制。先将笛的上段自吹孔处截去(不要吹孔,保留膜孔),再将新截的管口削成坡形即可。篍的音色及音域皆与竹管相似而略感柔和。其特点是通过吹口角度与气息的有机结合,可以随温度对调高作一个小二度左右的微调。河南的篍见于大相国寺的祭祀音乐,而安徽的篍则作过黄梅戏早期的特色伴奏乐器。

五,刘氏“九孔龠”--1995年创制成功。器以粗竹制成,长约70厘米,吹口管径约3厘米左右。管身开有九个音孔,科学地按手形自然持势排列,可以快速流利地演奏十二个半音,又与传统的管乐指法毫不相悖。其音域达三个八度(筒音为中央C),音色质朴,雄浑,具有兼笛、箫、埙的于一体的特点,不仅是一件有八千年遗风余韵的特色独奏乐器,还是一种可以填补当代民族管弦乐队中声部的理想的新声源。

刘氏「九孔龠」现已登上舞台,主要曲目有:协奏曲《天山雪》、《地籁篇》(唐朴林曲)和独奏曲《诗经甘棠》,改编古曲《梅花三弄》、《妆台秋思》及移植外国曲目《野蜂飞舞》、《威尼斯狂欢节》等。

《康熙字典》:

亥集下龠字部 龠

唐韵以灼切集韵韵会正韵弋灼切,𠀤音药。说文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品仑。仑,理也。博雅龠谓之笛,有七孔。诗·邶风左手执龠。 又作籥。尔雅·释乐大籥谓之产,其中谓之仲,小者谓之箹。春秋·宣八年壬午犹绎,万入去籥。注籥,管也。 又正韵量名。器状似爵,以康爵禄。前汉·律历志龠者,黄锺律之实,跃微动气而生物也。容千二百黍,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字汇乐之竹管𠀤谓之龠,惟黄锺之管,实以黍米,积之而成五量之名。说文,乐龠字,本作龠。别作籥字,注:书僮竹笘也。谓编竹习书也。今以龠为龠合字,以籥为乐籥字,後世遂因之,字从品从仑。俗省作二口。

考证:〔释名龠谓之笛。〕 谨照原书释名改博雅。

《说文解字》:

卷二龠部龠

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品仑。仑,理也。凡龠之属皆从龠。以灼切。

黄钟大吕是一个成语。

黄钟是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是六种阴律的第一律。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黄钟大吕出自《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绕梁三日

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正声雅音

意思为纯正优雅的音乐,非靡靡之音。

出自唐·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其正声雅音,笙师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

-黄钟大吕

这些词都和文学艺术有关。

一、妙笔生花:

1 解释: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2 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二、轻歌曼舞:

1 解释: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 出自: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一折:“似大姐这般玉质花容,清歌妙舞,在这歌妓中可是少也。”

3 示例:梵呗圆音,竟将为~所“加被”,岂不出于意表也哉。 ◎鲁迅《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三、笔走龙蛇:

1 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 出自: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3 示例: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

四、黄钟大吕:

详细解释

1 解释: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2 出自:《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3 示例:先生之文如~,发达九地,黄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宋·陆九渊《语录下》

4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

五、惟妙惟肖:

1 解释: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2 示例: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六、高山流水:

1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 示例: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4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