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节日是要戴面具过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节日是要戴面具过的?,第1张

  要戴面具过的是傩舞

  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傩舞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傩舞历史悠久,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傩舞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且在傩仪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

  傩舞源流

  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据《论语·乡党》记载,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由此典故引申而来,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多把年节出会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并为一些地方和寺庙碑文中引用。 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己发展成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为了威慑敌人和掩盖自己俊美的外表。

兰陵王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宗室将领高长恭。他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经常在战场上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

然而,高长恭有一副英俊的脸庞,与他的武将身份极不相符,显得没有威严。为了能够威慑敌人,他就带上一副凶狠的面具。在战场上,敌人一看到他凶狠的面具,就会心生胆怯,军心大乱。自己的队友看到高长恭的面具就会士气大振。

于是,历史上就留下了兰陵王和面具的传说。

扩展资料:

兰陵王就是高长恭,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的成员。他能征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兰陵王的结局令人惋惜。他最后因为被政敌诬陷,惨遭杀害。但是,因为他的英雄事迹,他的遭遇使得很多人都缅怀他。关于他面具和容貌的故事,越传越广,被改编成了很多小说,戏剧,电视剧,**等,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

——高长恭

面具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自画像,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缩影。与中国相邻的日本,是一个面具大国,其繁多的品种和优秀的制作技巧,世界早有公认。

日本人对面具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无论是在书店、图书馆,还是博物馆、神社,到处都可看到令人惊叹不已的面具书籍和面具实物。

从考古资料来看,日本早在约公元前1600年,就有贝壳和泥土制作的面具,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种中,逐渐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有许多面具的原形均来自中国,著名的皇室珍品“兰陵王”面具,就出自中国乐舞。相传北齐兰陵武王高长恭,面貌秀美,类若女人,他嫌自己貌不威武,不足威敌,所以打仗时佩戴面具。所以日本文化中有很多面具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我们中国传出的。

商铜纵目面具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这款面具的原型是古蜀国的创始者蚕丛,他也是古蜀国第一个称王的人。

纵目面具

商铜纵目面具是三星堆考古出土发现的重要文物,也是对古代文化和我国的考古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存在。三星堆文化从发现到现在,一直都是备受瞩目的,不仅仅出土的文物的精美程度让人们惊叹,出土文物的影响更是深远。其中出土在二号祭祀坑的商铜纵目面具的形状样式更是奇特,被游客们亲切的称为千里眼,顺风耳。该面具高06米,宽138米,面具的眼球部位是以柱状并且向外纵向突出了16厘米之多,而面具的两个耳朵也是不小,样式向两侧伸展的同时并且向上方耸起,看上去像是飞翔的感觉,这样的面具也是让人们疑问多多。

纵目面具的原型

商铜纵目面具的发现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疑问,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就是这具面具的原型是谁,目前很多学者认为纵目面具的原型是古蜀国的蚕丛。而根据考古文献的记载可以找到,汉代的扬雄写的《蜀王本纪》一书和东晋时期常璩写的《华阳国志》,都有对古蜀国有文字记载,也是目前比较有可信度的史料记载。文中记录古蜀国的语言看起来不太寻常,又比较稀少,但是也不影响古蜀国存在的真实性。古蜀国时期是周天子后期对各方统治地位已经形同虚设了。这样的局势下古蜀国的蚕丛就在诸侯各国中第一个称王了,蚕丛的长相也是和平常人不同,他的眼睛比常人的眼睛要往外凸出的多。再加上当时古蜀国管辖的地区民众都是蚕丛教育的,而人们对第一代王蚕丛也有了供奉的信念传统,认为蚕丛是神明一样的存在,在后来的祭祀活动中神话了蚕丛,也就有了现在出土的千里眼,顺风耳一样的纵目面具,这也是众多学者比较认可的原型人物。

文物的传承和保护

纵目面具的出土让人们惊叹,不管当时面具的具体寓意是什么,出现在祭祀坑里,也能得知当时的人们也是比较爱护尊敬的。而现在的我们也更加应该保护好古人们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在人们惊叹纵目面具千里眼,顺风耳一般样式奇特的同时,更应该珍惜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

在历史上,兰陵王确实是勇武过人的将军,作为武将,身形高大,面相狰狞已经是固有的出场秀。比如张飞,就那长相就能在万军之中给敌人心灵上的震慑。既然如此,为何兰陵王打仗的时候还总是要戴上面具呢?是不想让人看见他的真面目吗?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兰陵王这个称号的起源说起。兰陵王最早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官位的称呼。在历史的印记中,获得兰陵王封号的的人并不少,但要说最出名的一个人,非北齐的高长恭莫属。

高长恭的来头可不小,他是北齐王朝宗室将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除开这些光鲜亮丽的家族背景之外,他还有一个流传千古的称号:“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能够成为四大美男之一,这容貌可想而知,见过潘安画像就知道,那种美貌很难用文字来形容,宋玉、卫玠也是看着就让人心情舒适的类型。

因为长相俊美,这与传统认识中的武将,有很大反差。甚至有人说,兰陵王高长恭肤白如妇人。在《海录碎事》中有这样的记载:“兰陵王体身白哲而美风姿,乃着假面以对敌,数立奇功。”从这句话中就可以得出结论,兰陵王之所以在打仗的时候总是戴着面具,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为了给敌人以震慑。

很显然,高长恭并不是膀阔腰圆,双目犀利,声若巨雷,势如烈马的武将形象。生得一副俊美的脸庞,即便是拿上武器,也会无意识中被敌人蔑视,对敌人没有丝毫的震慑力。戴上面目狰狞的面具之后,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不仅能使自己从内到外“强大”起来,做为领军的头领,给身后的士兵也是一种增强自信心的有效途径。青面獠牙的恐怖气息,会给正面迎战的敌军,很大的震慑力。

在《北齐书》中就这样记载兰陵王:“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兰陵王一直戴着面具出现在敌人面前,其实也是一种对于自己的保护,让敌人无法判断面具背后的人就是真的“高长恭”,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出其不意,声东击西,也能保存实力。

第三、实用性,保护面部不受伤害。

面具其实还有一个最直接的作用,那就是保护面部。面具最早的使用者是远古的猎人,他们戴上面具是为了更加容易接近猎物。发展到后来已经演变成一种对于大自然的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到如今已经成为一种面具文化。高长恭这样身份的武将,面具都是青铜铸造,能够很有效的保护面部遭受致命打击。

四川盆地有着悠久的文明。从汉晋时四川本地学者撰写的《蜀王本纪》(扬雄)、《华阳国志》(常璩)中可知,秦灭蜀国以前成都平原经历过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后人把这五个在川西平原建立的王朝都称为蜀国。由于这五个王朝都是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他们没有文字,加之离汉晋时已久远,故扬雄、常璩对这些王朝的记载十分简略,且有的互相矛盾,甚至有的荒诞不经。如《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被称为“纵目人冢”。蜀王蚕丛长着“纵目”的眼睛,那“纵目”是什么样子?历代学者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视之为天方夜谭,直到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