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小麦吗?
有
小麦属于禾本科,小麦族, 小麦属。原产地在西亚和中亚,一般认为,北从土耳其斯坦通过新疆、蒙古,南经印度通过云南、四川传入我国。
中国特有小麦的三个主要类型,有两种特有小麦类型起源于中东地区,另一种特有小麦类型起源于中国新疆。
我国栽培小麦,从考古学提供的材料来看,大约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60年代初,新疆天山东部的巴里坤县石子乡土墩遗址(属新疆新石器时代三种文化类型之一的 “含彩陶类型”)里曾发现过已经碳化的小麦粒。
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它应以石磨的普遍使用为标志。农田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精耕细作水平与防旱保墒能力的大大提高,为大面积种植小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麦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据有关文献记载应该是在秦汉时期,有的学者认为传入时间可上溯至周朝。
种植的时间应该在四千年以前!
在间作套种方法方面,明代的《农政全书》和清代的《齐民四术》都记载了松江等地在小麦田内套作棉花的棉麦二熟制。
另外,在《农政全书》及清代《补农书》、《救荒简易书》和不少地方志中,记载了在小麦田内间作蚕豆及套种大豆等。
明清时期的林粮间作也有发展。《农政全书》中有在杉苗行间冬种小麦的记载。清代《橡茧图说》也记载了在橡树行间冬种小麦的经验。
古代的稻谷和小麦的亩产量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产量情况:
1 在古代中国,据《孟子》记载,战国时期的小麦亩产为百斤左右。而到了大汉全盛世时期,小麦亩产已经达到两百斤。
2 在唐代,稻谷的亩产可以达到三百斤,甚至有些地区的良田可以高达四五百斤。
3 在北宋时期,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亩产已经超过三百斤,尤其是好田的产量更高。
4 在明清时期,由于精耕细作和杂交水稻的出现,江南一带的稻谷亩产已经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是很大,大约在一百斤至两百斤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都是古代记录的估计值,实际产量可能存在更大的差异。同时,古代的产量通常是以“石”为单位进行计量的,而非现代的公斤。根据明清时期的换算率,1石约为70公斤。因此,可以将这些数据转换为现代通用的公斤单位进行参考。
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年-18000年。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的石刻中,已有栽培小麦的记载。人们从古埃及金字塔的砖缝里发现了小麦,据考古学家研究,大约在1万年前,当人类还住在洞穴里的时候,就开始把野生的小麦当作食物了。 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有禾本科的各种特征:叶脉平行,茎中空有节,穗状花序,每朵小花无花瓣但有颖片。小麦、水稻这类有颖片的植物,又称为颖花植物。小麦颖片上有的有芒刺,是区别小麦品种的依据之一。 由于播种和收获季节的不同,我国栽培的小麦有两种生理型:一种是越冬生小麦,一种是一年生春小麦。冬小麦在温带于9月底或10月播种,第二年四五月收获,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华北部分地区。春小麦3 月以后播种,当年收获,营养生长期较短。主要种植在内蒙、东北、西北等较寒冷的地方。 地球上小麦播种的总面积,居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第一位,收获量接近水稻的总量。全世界有1/3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 小麦原产于中国华夏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而稻米则排名第三。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蛋糕、面条、油条、油饼、火烧、烧饼、煎饼、水饺、煎饺、包子、混沌、蛋卷、方便面、年糕、意式面食、古斯米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
《调燮类编》:大麦性平凉,助胃气,为面胜小麦,而无燥热;
《本草纲目》:大麦芽消化一切米面果食积;
《本草经疏》: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故人以之佐粳米同食。或歉岁全食之,而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
《滇南本草》 :大麦芽,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食性本草》:大麦芽久食消肾,不可多食;
《本草正》:麦芽,女子有胎妊者不宜多服。亦善催生落胎;
《本草经疏》 :麦芽,无积滞,脾胃虚者不宜用;
《药品化义》:凡痰火哮喘及孕妇, 切不可用麦芽。
本文2023-08-19 22:34: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