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霜降的知识 有关霜降的知识有哪些
1、霜降释义:节气名。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中国黄河流域出现初霜。
2、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4、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登高赏菊
古时流传着一句话叫“霜打菊花开”,在那个还没有网络、没有虚拟娱乐的时代,每到霜降之时,人们便纷纷出门,登高山,赏菊花。菊,在古代时有着极高的地位,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而霜降之日,正是秋菊的盛开之时,因此,霜降赏菊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一大雅事。
吃柿子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霜降时节的习俗,那就是霜降要吃红柿子。因为在那些地方的人看来,吃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强筋壮骨,更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其实对于人们来说,柿子确实是种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霜降是柿子成熟的最好的时节,这个时候的柿子不仅皮薄、肉鲜,而且味美,营养价值也达到了最高, 所以在霜降这个秋末冬初的时节,每天吃两个也不妨是一个绝好的选择,当然,柿子虽好,可不要贪多哦!
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之所以会有霜降拔萝卜的习俗,其实是因为霜降这个节气后,白天与黑夜的温差加大,露地的萝卜如果不及时收获,就会出现冻皮的现象,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而研究表明,霜降时节,吃一些白萝卜可以帮助人们增进食欲、止咳化痰、除燥生津。
吃鸭子
民谚讲:“补冬不如补霜降”,所以在很多地区,都有着霜降进补的习俗,比如闽南和台湾地区在霜降这一天都要吃鸭子。不仅如此,中医也认为,霜降时节燥气仍在,应平补,宜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鸭肉性寒凉,因此也就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而秋末冬初,正是新鸭装嫩肥美之际,所以每到霜降时节,鸭肉也就成了这个节气中必吃的食物之一。
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公历每年10月23日到24日交节。进入霜降之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并不意味着“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花,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在中国北方,霜降可以吃甘甜多汁的柿子,南方某些地区则习惯吃鸭子进补。此外,很多地方还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过去的霜降,则是“备冬”的信号。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与寒露相比,霜降到来后,天气会变得更冷,露水会凝结成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扩展资料: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也提到:“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
由于天气更加寒冷,古代物质条件落后,难免有人会生病,熬不过寒冬,民间逐渐形成了一些习俗,希望能祛除凶秽、未来吉祥如意。山东烟台等地,便有霜降节西郊迎霜的做法。
也有的地方,霜降前要“送芋鬼”。据称,孩子们会用瓦片垒梵塔,然后在塔里点燃柴禾,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祛除不祥。
人民网——今日霜降:吃柿子赏红叶 人们开始“备冬”
本文2023-08-19 22:35: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