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为什么这么多经书的几大猜想
避难说,曹氏封闭说,宋绍圣说,废弃说,书库改造
一、避难说。
认为这么多经卷和遗书被藏于石室中被封闭,是莫高窟的僧人为躲避战乱,使经卷遗书免于战火而存放的。这种说法最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但在具体封闭时间上又各不相同。
最有代表性、较普遍的说法是,宋初西夏人占领敦煌之前,千佛洞下寺的僧人为躲避战乱,临走前便把经卷、佛像、杂书等藏入洞内封闭。待战乱过后再回来启用。谁知这些僧人一去不返,杳无音讯,此洞便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
又有一种说法把封闭时间定为宋绍圣年间(1094~1098),认为藏经洞的封闭与伊斯兰教的东传有关。当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哈拉汗王朝向宋朝要求出兵攻打西夏。宋朝表示赞同。这一消息传到敦煌,佛教徒们惊慌失措,恐惧万分,便采取保护措施,将千佛洞的经卷、佛像、文书全部集中堆放过石室封闭,免受其害。
还有宋皇佑之后(1049年)说,曹氏封闭说,元初说,元明之际说等,均为逃避战乱说。
二、废弃说。
认为这些经卷遗书都是当时敦煌僧众抛弃无用的废品。因佛经众多,为尊重佛法佛典,这些用过的经品既不能丢弃,也不能烧毁,只好用这个石室封存起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逃避战乱的说法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这是因为藏经洞内没有整部大藏经和其他珍贵物品,大多是残卷断篇,夹有不少疑伪经,甚至还有不少错抄的废卷和涂鸦之杂写,乃至作废的文书与过时的契约等等。在藏经洞封闭时,即曹宗寿当政时期(1002~1O14),敦煌僧侣已向内地请求配齐了大藏经。并向朝廷乞求到一部金银字大藏经,还有锦帙包裹、金字题头的《大般若经》。如果是避难,那么这些珍贵的东西理所当然应该珍藏于石室中。为什么整部大藏经没有被收藏反而收藏的是残经破卷?因此,其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避难,而是这些东西在当时实在没有实用价值被废弃了。
三、书库改造说。
持这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大约公元1000年左右,折页式的经卷,已从中原传到敦煌。因阅读、携带方便,受到僧侣们的青睐。因此,将藏书室使用不便的卷轴式佛经以及许多杂物一并置于石室封闭。
以上有关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和原因,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迄今仍无定论,有待进一步挖掘旁证资料,解开藏经洞封闭之谜。
敦煌莫高窟它是甘肃省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大家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它除了叫莫高窟之外还有一个俗称,那就是叫做千佛洞,他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在1961年的时候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1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1987年的时候,莫高窟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我们由此就可以看出敦煌莫高窟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那么它是在哪个朝代建立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首先,敦煌莫高窟它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现在的规模,它最开始建立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然后后面又经历了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下元朝的一些朝代的新建,所以才会形成了现在所具有的那么巨大的规模,它一共有着735个洞窟,然后壁画所占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米,泥塑材质一共有着2415尊,从上述的资料我们就可以看出,敦煌莫高窟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那么他是怎么建立的呢?根据唐朝的《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这本书当中记载了在前秦建元两年的时候,有一个僧人名叫乐尊,他路过这座山,忽然就看见山上有金光在闪耀,就像看到了一万尊佛像一样,于是便在石壁上面开凿了第一个洞窟,随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这个洞窟上面修建。这就是莫高窟开始修建的前端。
其次,莫高窟他得到很大的发展,是在隋唐的时候,因为当时丝绸之路发展的非常的繁荣,所以在武则天的时候,那些洞窟就有1000多个。但是莫高窟非常不幸的就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里面的一些文物被一些外国人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了大量的藏经洞文物,所以绝大部分不幸流失,现在分别在英,法,俄,日等多国公司收藏机构只有少部分还保存于国内,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最后,以上内容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中华文化门类很多,涉及范围也很广。在江浙一带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在西北一带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的文化。敦煌就是其中最出名的文化代表,如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琵琶是我国对西域交流的一大名片。敦煌是一个不毛之地,有如此多的宝藏,是因为它主要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并且由于地处西北战争没有波及到那里。因此,敦煌会有这么多的宝藏,并且流传了下来。
一、丝绸之路起源于敦煌,是发展的起点在汉朝开创了丝绸之路,它联系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沟通交流。而丝绸之路的起点则是在敦煌,少数民族通过将他们的货物运到敦煌,再运到中原地区,而中原则通过敦煌。正是由于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形成的,敦煌地区独特的文化也给他们留下了很多无数的宝藏,就像壁画诉说着那些年的历史。
二、战火没有波及到那里,因此那里也在一直的传承改朝换代的时候,战火波及的地方必定一片凄惨,生机全无。那个时候没有文化的发展,只有生存下来的需求,因此,一旦中原地区改朝换代的时候,便是文化停滞不前的时候。人们都忙着杀戮,忙着争夺土地,只为了活下去,而在西北地处偏远,而且资源短缺,就没有那么多人窥探那片地方。因此,敦煌的文化一直被传承下来,没有怎么间断他们的积累也是越来越多。并且人们有些为了躲避战火,躲去了西北敦煌地区,从而更加促进了中原与西域文化的相互融合,敦煌就无数的文化瑰宝。
在敦煌的不毛之地,也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气息,因为长期处于边境地区,就有了两方的相互长期融合,他们已经形成的特色。敦煌留下的宝藏,也与它的自然气候条件有关,风化作用很强,就形成了一些石窟和风积产物。这些自然景象在中原地区也很少见,因此,虽然是不毛之地,但也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很多宝藏。
本文2023-08-19 22:44: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