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医书有哪些?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我国历代本草药书及古籍的许多著作都论述了灵芝。东汉王充在《论衡·初禀篇》中说:“芝草一年三华,食之令人眉寿庆世,盖仙人之所食”。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论述了灵芝的分类、产地、气味和主治等,书中将灵芝分为赤、青、黄、白、黑、紫等六种,皆列为药中“上品”;还明确指出“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唐朝苏敬的《新修本草》、梁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以及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著作均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正了有关灵芝的论述。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不仅引用了古书中有关灵芝的记述,而且还对其进行了考证与评论。关于灵芝的药效,李时珍曰:“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疗虚劳、治痔”,这些药效,已为当今药理研究所证实。清朝陈螟子在《花镜》(1688)一书中,对灵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如“道家种芝法,每次糯米饭捣烂,加雄黄、鹿血,包暴干竹笋,候冬至日堆于土中自出”,或“灌菌入老树腐烂处,来年雷雨后即可得各色芝类”。
关于灵芝药食兼用的特点,有许多论述。李时珍指出:“昔四酷采芝,群仙服食,则芝菌属可食者,故移入菜部”。陶弘景亦指出:“凡得芝草,便正尔食之,无余节度,故皆不云服法也。”苏敬则认为:“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耶”。古代天然灵芝较少,且难得,这不仅提高其价值,而且也限制其更广泛应用。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1 拼音
shén nóng běn cǎo jīng bǎi zhǒng lù
2 注解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为中药学著作。一卷。清·徐大椿撰。刊于1736年。本书选辑《神农本草经》中主要药物100种,结合临床加以简要的注释。现有《徐灵胎医学全书》等刊本。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 徐大椿)全文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23/shennongbencaojingbaizhonglu/indexs
古籍中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上品]丹砂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徐大椿公元16441911年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上品]石钟乳
炼得宜,因证施治,以交肺肾子母之脏,实有殊能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徐大椿公元16441911年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上品]朴硝盖无火之性,而得火之精气者也。火铄金,故能化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徐大椿公元16441911年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上品]禹余粮且有害。自宋以来,往往蹈此病,皆本草不讲之故耳。《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徐大椿公元16441911年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上品]五石脂罗大伦解读《神农本草经》之山药
民国时期有一位医学名家叫张锡纯,他也对山药情有独钟。张锡纯用药有个特点,就是经常用单味药、量大取胜。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一般去找中医看病时,医生开一个方子要开很多药,但是,张锡纯往往只开一种药,可开很大的量,结果病人服后大都药到病除。
一日,一位男子来找张锡纯,说妻子生完孩子以后突然发病了,什么病呢?咳喘。咳喘到什么程度呢?咳喘不能停止。当时那位妇女躺在床上快不行了,请来很多医生都说没有办法,于是那位男子就把张锡纯给请来了。张锡纯看了妇女的病后,就开了个方子,单味药——山药。
张锡纯告诉这个妇女的家属,每天用六两山药熬汤给她喝。他管这叫一味薯蓣饮。结果那个妇女喝完药一天以后,病症就开始减轻,几天以后身体慢慢就恢复了健康。因为张锡纯认为,那个妇女是产后气虚,尤其是肺气大虚,所以她才会不断地咳喘。张锡纯认为山药色白入肺,正好能够补脾补肺,这样就能把她身体虚损的状态改变了。
山药可以治的病是非常多的。比如说现在的女孩子,因为减肥、劳累等各种原因,会出现闭经,并且现在提前闭经的妇女也越来越多,张锡纯那时怎么治疗这些病呢?就是用山药。
张锡纯曾经治疗过一例患者,是个女孩。这个女孩还没结婚,月经越来越少,最后闭经了整整一年多。她每日躺在床上,整天没有力气。当时人们都认为,她是患了肺结核,不好治了。张锡纯怎么治呢?就用山药。告诉她的家人,每天将四两山药磨成粉末,熬水给那个女孩喝。结果这个方子真就见效了。一个月以后,这个女孩月经就又来了,真可谓是立竿见影。
后来张锡纯总结经验时说,这个方可以配点鸡内金,因为鸡内金有活血的作用。单用鸡内金怕伤了人的正气,就配山药一起熬水,给那些非正常闭经的妇女服用。为什么治疗闭经用山药最好呢?因为中医认为人的血液,都是我们脾胃吸收的食物精微生成的,就是说脾胃为后天气血升华之源。非正常闭经的女子,大都是因为脾胃虚,气血不足,所以用山药健脾生血,月经自然会来了。
古代山药被叫做薯蓣,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里记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这句话的意思是,它可以补中益气,后世很多医家都论述过山药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山药还可以使虚羸之人得到补益,变得有力气,长肌肉。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山药怎么能让人长肌肉呢?后代医家认为,山药有补脾的作用,因为脾主肌肉。那么补脾,就可以让人的肌肉丰满起来。所以说身体向来虚弱的人,就可以用山药来补。后世医家从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又发展总结出山药除了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之外,还有补脾固肾的作用。
现代医学对山药也进行了分析,认为山药里确实含有很多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尤其是山药里含有的一种多巴胺,多巴胺就是大脑产生的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物质。帕金森病的患者,就是脑中多巴胺产生不足导致的。所以,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可以多吃山药。
山药在古代是分成生山药和炒山药的。生山药就是把山药晒干了,切成片。如果把它用火炒过以后,就叫炒山药。生山药的作用是滋脾阴,药性偏凉;炒山药就有补脾的作用。
中医一般用山药入汤剂,也有时候会做成丸。比如说,在中医典籍《金匮要略》里就有一个方子叫薯蓣丸,其实,薯蓣丸就是以山药为主药做成的药丸。这个方子就是填补人体虚损的。
民国时期,很多中医就用山药来做主药,做成薯蓣丸,填补人体的虚,治大病。中医在开方子的时候,往往会写上“怀山药”。为什么叫“怀山药”呢?因为最好的山药大都产于怀庆。怀庆就是我们今天的河南焦作,这个地方有“四大怀药”——怀熟地、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怀庆的“四大怀药”是道地药材,所以治病效果也最好,因此很多中医开方子的时候,就写上怀山药,就是指要怀庆府所产的山药。
关于山药,有一个很好的食疗方子——金玉羹。金玉羹就是用栗子一两,山药二两,羊肉三两。山药最好是用中药房卖的怀山药,如果没有怀山药,我们就上菜市场自己买山药,回家后把皮削掉,然后切成山药片。栗子要稍微捣一捣。这样一两栗子、二两山药、三两羊肉放在一起熬汤喝。熬好了的汤,非常香,也非常好看,栗子是金色的,山药是白色的,看到锅里的这两样就像金和玉,所以叫金玉羹。这是一个道家的养生方子。其中,栗子是补脾的,山药也是补脾的,羊肉是补阳的,可以补我们身体的阳气。
大家用山药来养生保健时,做成粥比较方便。山药粥有很久的历史了,历代有关神仙的记载和山药粥都有关系。那么,山药熬粥要怎么熬呢?我们用山药30克,然后放入芡实10克,芡实有收敛、固肾的作用。再放一点薏苡仁,薏苡仁大约放20克。最后再加些大米。山药、芡实、薏苡仁这三个食材配在一起,可谓有补有泻,搭配完美。薏苡仁是渗湿的,芡实是固肾的,不会让薏苡仁渗湿的作用太厉害;山药可以补脾、肺、肾,这粥就等于是补泻都有了。这个粥如果能经常食用,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倾向的人,经常口渴、口干、易饿,发胖,气虚的人是非常好的。
中医里有个最著名的中药方子——六味地黄丸,里面就有山药。山药是白色的,色白入肺,所以它可以补肺阴。山药味甘,甘入脾,所以山药又可以补脾阴。同时它还能进入肾经,起到固肾的作用。所以六味地黄丸里,用山药这味药是可以同时补肺、补脾、补肾的。
很多老年人有皮肤瘙痒的问题,就是每到秋冬季节,就会皮肤痒,身上莫名其妙地很难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秋冬季节空气干燥,肺阴不足,肺又主皮毛,肺虚没法滋润皮毛,人就会感觉皮肤瘙痒。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服用另一种山药粥来缓解皮肤瘙痒。这种山药粥是用山药30克、制首乌15克(制首乌就是炮制好的何首乌),然后再用生地9克放在砂锅里熬制而成的。熬完了以后,喝药汁,吃山药。大家要注意,何首乌和生地就不要吃了,只吃掉里面的山药即可。这个汁具有润肺、补肾阴的作用。津液足了以后,皮肤瘙痒的症状自然就会减轻了。
小孩腹泻,也可以用山药熬粥来治疗。就是我们熬米粥时,放入山药,等粥熟了,就可以给孩子吃了,因为山药很容易熟,粥煮好了,山药也就熟了。根据张锡纯的经验,如果孩子泻得比较厉害的话,还可以用煮熟了的鸡蛋黄,捏碎后放到这个粥里搅拌均匀,给孩子吃下去,止泻的作用就会更好。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及西方医药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这对中国的社会及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之出现了一股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阻碍。但是,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本草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继承和发扬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民国时期的药学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这些中药讲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
②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③本草学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植物学、生物学工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料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药学工作者则致力于中药化学及药理学研究。
本文2023-08-19 22:47: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