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的故事集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的故事集是什么,第1张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其中最着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18卷分别如下: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大禹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这部古老的奇书记载了大量的神话故事,被人们广为传诵。传说在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解除人间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于是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山海经》里还记载了女娲补天的故事。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天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山海经》全书共18篇,约31000字。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该书按照地区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人一直把《山海经》当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海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系列《明万历时期大业堂刻本》《清光绪时期还读楼刊本》《金阊书业堂藏板清乾隆五十一年刊本》《清乾隆时期黄晟槐荫草堂写刻本》《清康熙时期项氏群玉书堂刻本》《明万历时期刊本》《明崇祯时期刊本》《明万历二十八年闽格古斋刊本》

一共收集和整理了这八种最清晰和完整的山海经古籍,内容完整而且非常珍贵,图中右下角处可获得,内中还有现代版的山海共,共计两百多册山海经,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版本的山海经古籍,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版本复杂,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 祀、巫 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地理志在人文传统上,它继承了隋唐图经地志的很多体例,政府重文之风蔚然。在科技上,得益于同时出现的活字印刷。这一切都有利于地理志事业的发展,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宋版地理志图籍。

这些古代地理类的书籍在 古籍阁  中差不多都能找到PDF格式电子版,还有很多记载地方志的古籍很多都记载当地的地理

古代地理书籍推荐如下:

1、《宋史—艺文志》著录了很多关于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据目前的统计来看,有以下这些:《天平寰宇记》乐史、《元丰九域志》王存、《舆地广记》,北宋欧阳忞,《舆地记胜》王象之、《天下州县图》沈括、等等。遗失的包括《皇朝方域志》王希先、《九丘总要》王日休、《历代疆域图》吴澥、《舆地要览》李和、等等。

2、宋代编修图志之风蔚然,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政府开始领导此编修工作。根据《五代会要》的记载,早在五代政府开始规定,每到闰年,各州府必须制造图志以上报上级单位。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篇——卷十八》来看,这个规定在宋初还在执行。但是到了宋真宗年间,开始规定,每一路将各州编造的图经,合成该路的总图,(周期约十年)一并上进。这件事在《宋会要稿——职方》有明确记载。又过了几年,宋真宗下诏,重修天下图经,令职方遍牒诸州,每闰年录进。可见此周期降低为四年,充分表现了在体例方面,在政府的引导下,修图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体例也更加符合政府的需求。这是宋朝地理志鲜明的特色之一。

3、在此之外,乐史编撰了《太平寰宇记》,他曾经倡导“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观万邦”,值得注意的变化时,他将《天平寰宇记》的体例增加了许多范畴,除了传统的13项体例外,他还新增加了古迹、题咏、姓氏、人物等方面。《四库全书提要》中曾说:“体例亦自而大变”。这是宋朝地理志可喜的成就之一。

4、王存编撰的《元丰九域志》,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王存的观点和乐史有一些区别,他更着重于对地理学实用的考察。他将当时各州的的主户和客户都进行了记载,并且对各州的物产以及贡品税赋进行了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更开始关注地理上,人的生活状态,已经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经济价值。这些都表明了宋朝人相对前人比较进步的观念。

5、郑樵的地理观也独具特色,他在《图谱略》中叙述了历代制图的发展。把图谱和都邑作为独立的科目来对待。也是宋人对体例的一大创新。

6、宋朝建国之后,由于与辽、金、西夏等国有许多复杂的外交关系,所以每当使节往来的时候,宋朝的官员都会将行程记录下来,形成独特的行役记。例如,张逮的《金虏图经》路振的《乘轺录》这些都是很实在的考察报告。

7、沈括对地理学的贡献也很大,他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绘图的方法和原则提出了地图模型的原则。对自然经济地理的的分析都记录在了其《梦溪笔谈》之中。他甚至观察了古今气候的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论断。开启了在此领域的先河。

8、范成大的成名主要在于其诗其政,但是他曾任职于广南西道安抚使,并在此期间完成了《桂海虞衡志》,期间对水蚀现象以及喀斯特地貌做了研究,还同时记录了矿产和植物。这是区域地方地理研究中的一大先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