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 什么中药泡澡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19浏览:1收藏

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 什么中药泡澡好,第1张

1 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用药材熏洗,熏蒸,浸浴等药浴疗法通过热和药的共同作用,可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升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降低血管紧张度,减少外周阻力,防治脑血管疾病;还能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改善肝功能,防治某些肝脏疾病。再者,药浴还能改善肢体炎症的充血,水肿情况。

2 改善微循环

中药熏洗疗法,通过热和药的共同作用,可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特别是加入当归,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更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水肿和血肿的消散;以丹参,艾叶,透骨草,藿香等制成的浴液,可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动物微循环障碍,加快微动脉,微静脉的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

3 改善免疫功能

温热刺激可以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加入药物,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可具有协同作用,更能增强机体的非免疫性功能。

4 消炎

黄连,黄柏,银花,连翘,地丁,蒲公英等均有抗菌,抗病毒,对局部具有较好的消炎解毒作用;蛇床子,知母等对皮肤真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用此制成的药液对局部炎症有直接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药效及温热作用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氧供给,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炎症的消失。

1、有利于美容养颜:用中药泡澡有利于促进皮肤吸收,使皮肤光滑细腻,而且配合按摩,还可减少皱纹,抗衰老,达到美容养颜作用。

2、有利于强身健体:用中药泡澡,有利于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促进中药渗入皮肤,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3、有利于治疗皮肤病:可用于治疗风疹、湿疹、皮肤过敏等症状。

4、坏处:选药不当导致皮肤病。水温过高可能导致烫伤。

 中药泡澡一定要了解中药泡澡的注意事项。

中药泡澡注意事项

  1、中药泡澡要对症下药

  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

  2、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

  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一般而言,热水药浴(39℃~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3、泡澡的位置有讲究

  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如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卧在休息室床上,同时给病人喝些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或用冷水洗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4、泡澡的时间要选好

  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5、这些人谨慎泡澡

  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而应以接近体温之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妊娠或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6、泡澡后要适当饮水

  全身泡热药浴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泡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饮水或饮料;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

中药的功效有很多,中药泡澡的好处有很多,泡澡的时候身体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身体会很舒畅,不过用中药泡澡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如果忽略掉的话,可能会对身体有危害,那么中药泡澡要注意些什么?中药泡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中药泡澡注意事项

1、中药泡澡要对症下药

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

2、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

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一般而言,热水药浴(39℃~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3、泡澡的位置有讲究

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如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卧在休息室床上,同时给病人喝些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或用冷水洗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4、泡澡的时间要选好

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5、这些人谨慎泡澡

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而应以接近体温之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妊娠或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6、泡澡后要适当饮水

全身泡热药浴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泡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饮水或饮料;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

2、中药泡澡的好处

1、出汗、排毒。

2、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病。

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

4、改善心脏的输出量,改善了心脏功能。

5、改善全身微循环。

6、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

7、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

8、易睡安眠。

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

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

3、泡脚的中药材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它们泡脚,对那些因肾病引起的水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所谓肾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一样: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水倒出,再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3艾叶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

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温肺效果更佳。

4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煮后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当归提神燃脂浴广州诗泊实业。

原料:当归20g、玫瑰花瓣3g

功效: 润肠通便、预防脂肪 积聚

适用 肌肤:油性肌肤

制作方法:将当归洗净后加水500毫升入锅煮30分钟

使用方法:将药汁倒入有清水的浴缸中,撒入玫瑰花瓣,现行清洁身体,随后入浴浸泡20分钟,最后再用温水洗净身体

保存方法:最好一次用完

桑叶瘦身浴

原料:桑叶100g

功效:降低血脂

适用肌肤:干性肌肤

制作方法:将桑叶入锅水煮10—15分钟

使用方法:将药汁倒入有清水的浴缸中,现行清洁身体,随后入浴浸泡20分钟,最后再用温水洗净身体

保存方法:最好一次用完

很多喜欢养生的人可能平时都会用些中药之类的,但是中药的用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直接服用,还有很多都是外用的,外用一般除了敷药之外,还可以泡澡,中药泡澡就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法。那么,一般中药泡澡都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呢?

1、中药泡澡的好处

1、出汗、排毒。

2、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病。

3、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

4、改善心脏的输出量,改善了心脏功能。

5、改善全身微循环。

6、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

7、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

8、易睡安眠。

9、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

10、增强神经调节能力。

2、中药浴注意

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

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一般而言,热水药浴(39℃~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药浴温度,以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

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如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卧在休息室床上,同时给病人喝些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或用冷水洗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

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而应以接近体温之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妊娠或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全身泡热药浴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泡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饮水或饮料;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

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3、不宜洗澡的时间

1、血压过低不宜洗澡

血压过低的人不宜单独洗澡,因为洗澡时水温一般要高于身体体表温度,这样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大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等症状。

2、酒后不宜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塬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由于消耗掉的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3、空腹不宜洗澡

空腹洗澡,人体中的热量通过水传导到体外而被消耗掉,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增高,而此时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偏低,不能够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就会产生因血糖低而导致的头昏眼花,甚至出现昏倒、休克。另外,空腹的时候,人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发感冒。

4、饱餐后不宜洗澡

吃饱饭后立即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使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虚脱、昏倒等症状发生。

5、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不可立即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因此在劳动后应当休息片刻再洗澡更有利于缓解疲劳和身体健康。

6、发烧时不能洗澡

很多人都有发烧时擦浴物理降温的常识,但是应当注意擦浴只是针对身体局部进行擦洗,并不是等同于洗澡。因为体温升高可导致身体内热量的大量消耗,例如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这时候的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