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绫的发展情况这是什么?
至唐代,绫发展到了新的高峰,当时官服采用不同花纹和规格的绫来制作,以区别等级,致使唐代成为绫织物的全盛时期。
北宋时期也将绫作为官服之用。由于当时朝廷内部大量的需求以及馈赠辽、金、西夏等贵族的绫绢需要,各地设立专门织造作坊,大大推动了绫织物及技术的发展。
北京绢人的诞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那时,我国应邀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国际玩偶展览会。葛敬安、李佩芬等几位工艺美术者各方收集资料,在吸收中外传统美术人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试制了五件表现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作品参赛,第一次将绢纱运用到人物的头部和脸部中,形成了铅丝做骨、棉花为肌、纱做皮肤的工艺。后来,她们又陆续试制出许多新的作品,就这样将一度失传的技艺恢复了起来。如今,北京绢人的开山“师太”葛敬安女士早已谢世,北京绢人工艺的第三代传人滑树林先生,给我们讲述北京绢人的制作过程和其中的酸甜苦辣。
首先,中国民间的布制玩具被认为是产生北京绢人的肥沃土壤,绢人的制作技能是在中国民间的“针扎”与“彩扎”类制品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考虑到绢纱保存有一定的年限性,因此可以考证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所以很难对绢人工艺究竟在何时形成并且何时独立发展出来做出判断。但是根据已知的史料可以肯定绢塑艺术在唐时,其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并且制作也已初具规模。载入的史书可见《全唐文》(卷八九六)罗隐的《木偶人》一文,文中介绍其制作过程时写到:“……以雕木为戏,丹濩之,衣服之。虽狞 勇态,皆不易其身也”。这里“雕木”指的就是以木雕头部和身躯,“丹濩之”就是以彩色描绘面目,“衣服之”就是着以绢布之衣。
还有唐朝真观年间出土的陪葬品可作为实物,见《文物》1975年第七期 “发掘简报”,其中详细记载了1973年9月,新疆吐鲁番县附近的阿斯塔那地区古墓群中发掘的唐代张雄夫妇墓中出土的“绢木女舞俑”和官木俑。这些随唐代张雄夫妇墓葬的陪葬品—木俑,仅雕出头部,胶于长方木的木拄上,以纸捻作臂膀,外罩丝织衣袍;精工细绘出眉目、发饰、花黄等,一丝不苟;其中的官木俑面部表情生动逼真,尤其是“宦官”们媚上欺下的各种丑态刻画得相当充分“绢木女舞俑”分别梳理不同发式、装饰、姿态栩栩如生,表现了唐代绢塑造型艺术的高度水准。“官木俑”全部着装**花绫袍、黑腰带。“绢木女舞俑”则锦杉、绢袖,围以披帛,下身为彩色坠地长裙,裙外罩以轻纱,这种服装效果,使舞伎如在轻烟薄雾之中。其人物设计、整体造型的塑造确实煞费匠心。陪葬物“绢木女舞俑和官木俑”据考证为唐真观七年、公元633年(现在日本的美术人形和今天北京绢人的部分制作基本就是仿制唐代木偶人的工艺而成)。我们知道绢塑的历史绝不仅止千年,其中另外一个因素是从传说中的尧、舜、禹开始,自针织物有了美观、装饰作用后就延伸出了等级、尊卑,在此后漫长的历史中丝绸价值一直昂贵无比,运用到“针扎”、“彩扎玩具类制品上就更见其凤毛麟角,因此对于绢人的发展起源,专家学者多持有疑义,尚且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比汉唐更加久远的年代。
北宋时民间开始把绢人运用在大型活动中。据宋人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第六元宵)记载:当时的“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猴又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而后宋人吴自牧撰的《梦梁录》中也有类似以绫绢塑人形的描述……这些大量民俗活动的记载都印证了在北宋时,“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并以绢绸彩结成人形”的制作工艺发展,绢塑的技艺已有了惊人的表现和初具一定的规模。
元以后,绢塑工艺不断发展,除了绢人,绢花也开始流行于民间。到了明时绢人、绢花、宫灯、“夹纱灯”百花齐放,非常红火。我国南方民间每逢端午时,还盛行制作平面绢人,赠与晚辈辟邪消灾;北方则以彩绢绫绸剪扎成的寿星佬和麻姑,作为祝贺寿诞的佳品;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元宵节,平民化的绢花、宫灯(纱)制作以及现实生活中实用的绢扇制作都曾普及于民间。仅据《崇文区地方志》上记载: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内务府御用工厂所设各种作坊中即有“花儿作”,后陆续流于民间。康乾时期,花市一带“各街、市花庄及住户营花者约占一千户以上”。至清中叶,当地住户多以造花为业。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前即有“花儿市”之名。一直到民国初期绢花行依然生意兴隆。”而绢人制品由于其技艺的高难度,则只在宫院显贵处见到,没有得到象绢花那样的普及程度。至1937年后,由于战乱不断所有绢塑工艺行当都开始日渐衰落,后几近绝灭。
皇室御用黄金传统工艺有:
1、搂胎
搂胎,用专用的锤具,纯手工敲击、打制,使金器成型,须心、手、眼高度配合,一丝不苟,方令形制标准,器型规整,厚薄均匀。
2、锤揲
锤揲又称打作法、金属敲花法,是以纯手工锤揲出金属的细节造型与图案,令质感浑厚,肌理朴实,精美细腻。
3、錾刻
錾刻,又称錾花,是用特制錾具,以纯手工以摆、悬、捻、摊等錾法,配合敲、点、打、斩锤技,在金器表面錾出各式图案,精妙绝伦。
4、花丝
花丝即选用金、银、铜为原料,拉成细丝,用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传统技法,做成各种造型和装饰,华美异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燕京八绝之一。
5、镶嵌
镶嵌源于商代,以纯手工的“锉、搂胎、闷、打、崩、挤”等技法完成,为历代皇室御用手工绝技,为工艺品锦上添花,增色添彩。
6、修金
修金即用专用工具,纯手工打磨、抛光金器表面,使金器质感光泽明亮、平整均匀。
皇家御用传统手工艺:
1、京绣
京绣,又称为宫廷绣、宫绣或手绣,是燕京八绝之一。兴盛于明清时期的京绣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等,由于其严格而标准的宫廷艺术审美规范,其技术精湛、用料讲究,和民间绣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京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到了辽代则步入高峰。据史料记载,辽在当时的燕京专门设立了绣院,所制的“宫廷绣”主要用来供奉宫廷给帝王、侯爵服饰之用。京绣以蚕丝绒线、高级棉缎为原料,经过刺绣艺人精心绣制出各种图案。
2、北京补花
北京补花,亦称“贴补”,北京名产。大体继承了传统刺绣“堆绫”、“贴绢”等技法。远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绢绫贴补花卉的民间手工艺品。
补花以棉、麻、化纤、玻璃纱、生丝等为面料,用不同颜色的凤尾纱,分别剪切成各种形状的花瓣、花叶,经精心粘贴,然后采用不同针法进行缝缀刺绣而成。一件补花制品通常要经过主、次30道工序才能最后完成。
北京补花颜色有深浅变化,制成的花朵色调和谐,自然层次清晰,富于立体感。把它贴在布底上,如浮雕般微微突起,给人一种丰富的艺术感受。
3、满族补绣
补绣是刺绣的一个分支,也叫做钉线,但补绣并不是用色彩艳丽的丝绸,而是用色彩简单的织布做为材料。
满族民间补绣不仅是为了装饰、美化生活,同时也反映了满族人民的道德观念、理想追求和审美习俗,因而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实用性和功利性等特征。
古人的墨,讲究“润”
晋唐的纸质偏厚,部分纸张纸面光滑如A4纸,但是还有一定吸墨效果。
这种纸现在书做不出来的。
能比较接近古人的纸也就麻纸等这样未失传的古法纸了。
说用墨干嘛谈纸呢?
因为以前我在网上看字帖,一直有个疑问,为何古人写字,同样的一本字帖,有些版本就是纯黑的字,好像用墨是油亮的。
有些版本则是淡墨,而且转折提按处会有“重墨的米珠”呢?
这种事最好的还是要看真迹,于是去博物馆看了很多真迹。
才发现,好多太失真了。
为了效果好,调重了颜色。
这种方法固然对初学者有益,但是怎么写墨色都不对,这个也会产生疑惑。
所以看完真迹以后再去看,就能看出端倪了。
那问题又回来了,古人用墨与今人有不同吗?
其实没什么大区别,晋唐一路,用墨浓,油亮。
宋朝则方法多样,基本一个人的一生作品有浓有淡,纸质到多是光滑。
元明大概也如此。
只哟董其昌,用淡墨,枯墨,表现灵逸,禅意等效果,这是创新
再有王铎傅山徐渭,用涨墨。
涨墨其实也有技巧。
因为古人用的是绢,绫,等布料,故而对水的需求比较高。
如果大家看过米芾蜀素帖就应该知道,如不用涨墨,墨则枯。
当然,蜀素跟绢绫比,还是贵重的。
这种绢,对墨色的表发飞非常好。所有涨墨干枯,墨色变化丰富的,大多都是绫本,绢本。
古人的宣纸,跟现在还是有差别。
因为纯古法的宣纸,也失传了。
现在都是继承大部分古法,有得有失。
现在的好宣纸,对墨色的表达也好。
比如王学仲用墨。
纯墨色上,这是四十年前的作品,即使今天,也只是少部分能驾驭这种变化。
有很多人都骂王学仲丑,这个就不深究。
但是这种墨色变化,确实丰富。古人讲墨分五色,后徐渭得其秒,画法中表达的最好。
徐渭书法中也有所体现。
徐渭大多用的都是宣纸
因为宣纸贵,徐渭画能卖钱,还供不应求。
所以徐渭的纸质作品比王铎傅山更多。
其实,墨的处理是根据纸来的。
学古人,还是要用一些不太吸水的纸,这也是很多大书法家依然坚持毛边纸练字的原因。
有些字需要些墨洇感觉,可用洒金宣纸,有很多洒金宣纸吸墨效果正合适。
再有要对墨色求高的,就要用好宣纸了。
比如有一部分“少数字”派的现代书画艺术创作家,他们的宣纸可贵。
一刀两三千,几天一刀纸。
墨,其实根据纸调。
墨终究不是要适合笔,也不是要适合人的审美观,而是要适合纸,才能表达出更出色的效果。
如果用蜡笺写徐渭,真会累死人的,不如用宣纸。
还有,用砚台,墨块儿,更适合书法的创作。
至于怎么用,是说不出的,但是看图能看出来,多看原图。
字帖大多调色出来的。
分类: 艺术 >> 书画美术
问题描述:
最好告诉用什么纸,具体怎么装裱,需要用到什么工具越详细越好
解析:
最简单的方法是托底, 把两张单宣纸用稀浆水贴合成一体的宣纸而尺寸不变者称为“托纸”又称“合纸”。
还有复杂的hbxs/TopicOtheraspt=5&BoardID=51&id=11868
什么是书画装裱
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在宣纸和绢素上
所作的书画,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画面多皱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观赏、流传和收藏。
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等
情况,配以相应的绫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以增添
作品的艺术性。
沿革书画装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
的绘画出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端,装有扁形木条,系有丝绳,木条
两端还系有飘带。南北朝时书画装裱多赤轴青纸,著名裱工有范晔、徐爱、巢尚之等人。
书法家虞□还著有装裱著作。至唐代始用织锦装书画,格调堂皇,高手辈出。张彦远在
《历代名画记》中设“论装背裱轴”一章专门论述有关装裱事项。
宋代因书画繁荣,装裱亦获空前发展,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采。北宋宣
和年间,装裱多是画心上下镶隔界,不镶绫边,周以古绸绢边栏之,称宣和裱。此时画
家米芾兼善装裱,著《论鉴赏装裱古画》一文,颇有建树。元代宫廷设置专门机构,管
理装裱书画。
明清以来,随文人画大兴,以素绢或浅色绢作裱料的装裱逐渐增多。出现了地区性的装
裱中心,所裱书画因绫绢色彩及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而具有地方特色,如京(北
京)裱、苏(江苏)裱等。明代周嘉胄撰《装潢志》一书,论述精微,人多重之。
另外,中国的书画装裱技术还传至日本、朝鲜,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
工具和材料装裱书画需要有完备的工具和材料。工具主要包括:①工作室,要求宽畅
明亮通风。②案台,以坚实的木材做成,用朱红油漆罩面,使之光滑平整。③大墙或壁,
分木板墙和纸墙两种,前者适用于气候潮湿之处,后者多用于干燥之处。要求平整、光
洁。④裁刀,用于裁切纸、绢、绫、锦的材料和挖配、裁画心及修补破洞。其刀刃锋利
平直,呈马蹄形,又名马蹄刀。⑤裁板,用于裁切之垫,多以质细纹直的椴木、银杏木
或柳木为之。⑥裁尺,用于裁切画心材料时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制成。⑦棕刷,
用树棕编扎制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后者大而厚。⑧排笔,由几支乃至20余
支羊毫笔并排扎接而成,用于刷浆糊。⑨竹启子,用大毛竹制成,呈剑形,前部薄而光
滑,尖端半圆形,后部粗厚。⑩针锥,用于扎眼、转边和排毛等。
砑石,用以砑磨画背,以质细光滑的鹅卵石为之。另外还有浆油纸,水油纸等。
材料主要有:①纸,多用生宣纸,一般用作托画心,托绫绢或配覆背等。②绢,是平
纹织物,用蚕丝织成,有粗细之分。③绫,亦用蚕丝织成,并织有各种图案,多用于裱幅的
天头、地头、隔水等。④锦,丝织物,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多用作手卷包
首、册页封面、轴幅锦眉和边框等。⑤浆糊,托裱所需的粘合剂。用去掉筋麸皮的淀粉
或上好面粉打成,打浆时需放入适量明矾,以防以后虫蛀。⑥颜料,即中国画颜料,用
于染制纸、绢、绫及为破损的画心补色等。⑦胶矾水,用胶和明矾及水三者混合而成,
用于加固裱件的色彩和纸绢质地。⑧轴头,用在挂轴式和手卷式的装裱中。前者多用紫
檀木、红木、花梨、瓷、象牙、角、金属等制成,呈蘑菇头等形状;安装在地杆的两端,
既起到装饰作用,又便于画卷悬挂。后者常用象牙、瓷及金属等材料为主,圆形装于卷尾
的上下两端。⑨画杆,分天杆、地杆,以杉木为主,要求平直,其中地杆要一定重量。
⑩绳、带、别,用于捆扎别紧裱物。另外还须备有一些化学药品,加高锰酸钾、草酸、过
氧化氢、丙酮、乙醚等,用于清除霉迹、污迹等。
工艺装裱有—套完整工艺过程,操作时须按要求进行。其过程首先是材料的托和染,
包括:①托绫、绢,将绫绢正面合案铺平,用排笔蘸清水将其刷透,后用干毛巾将水份
吸干,使绫绢紧绷案面,平直无皱,再刷浆糊,后将卷好的纸对齐绫绢,边展托纸,边
用浆刷刷实,完后再以棕刷排实,揭去,晾在墙上。另外还可将颜料放入浆糊中调匀,
刷至绫绢,上纸,晾干,即连托带染色,称浑托。②托镶料纸、裱背纸,大多托3层。先
将第1层纸铺开,用稀浆水将纸刷平刷匀,加托第2层,对齐边口,展纸,刷实。再用浆
水加托第3层,步骤同上。3层托好后,再用棕刷刷一遍,晾干。③染材料,将颜料及胶
用水浸泡化开,把所染纸绢绫反扣在画案上,往上刷颜色水,要均匀,先刷托纸,后刷
纸绢绫的正面。后上墙晾干。接着托裱画心包括:①湿托法,用于不掉色的画心。把裁
方的画心反铺于画案,润潮展平,上浆水,沿画心四边刷上局条,后把托纸刷上,再用棕
刷由上而下刷住托纸。②平托法,用于易扩散或掉色的画心。其法是托纸上刷浆水,画
心覆其上。有飞托、覆托之分。再进行镶覆和砑装,包括:①镶覆,将托好的画心裁去
多余的局条,再在画心四周镶覆上所需要的圈档、上下隔水、天地头、惊燕,绫小边或
通天小边等各种材料,然后在其背面刷浆水,粘上覆背纸即可。②砑装,砑,即对覆背
后的裱件用砑石砑磨,使之光洁柔软。装则指在裱好的画幅上,装配天地杆、轴头、在
杆上钻,穿绳,以便悬挂等,至此装裱工作全部结束。
形式亦称品式。主要有:①条幅,因是垂直悬挂,又称挂轴,或轴。自上而下包括天
杆、天头、惊燕、上隔水、圈档、画心、下隔水、地头、地杆、轴头等,一般为天头大、
地头小。②长卷,也叫手卷,简称卷。由天头、副隔水、前隔水、绢边、引首、画心、后
隔水、题跋纸心、拖尾等组成。③册页,首尾相连、折叠而成,其形式类似画册,每页一
幅画,或一画一跋,首尾为硬面包锦,内有边、画心、分心等。册页有多种样式,其中
左右翻折,向右开版的称蝴蝶装,上下翻折,向上开版的为推蓬装等。另外装裱
幅式还有屏条、对联、横披等。
--------------------------------------------------------------------------------
目录 1 拼音 2 《种福堂方》卷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养元固本暖腰方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养元固本暖腰方 1 拼音
yǎng yuán gù běn nuǎn yāo fāng
2 《种福堂方》卷二 21 方名养元固本暖腰方
22 组成广木香1两,真川椒1两,大茴(炒)1两,故纸1两,升麻1两,川附子5钱,蕲艾半斤,丁香4钱,上肉桂1两,川楝子1两。
23 主治养元固本,暖腰。
24 养元固本暖腰方的用法用量先将艾搓软,次以各药为末和匀,用绫绢做暖腰,入药密扎腰上,着肉。
古籍中的养元固本暖腰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公选良方内外科]补益
黄酒浸共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钱。养元固本暖腰方∶广木香真川椒大茴(炒)故纸升麻(各一两)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补益法之候∶身体枯瘦,耳聋目眩,或视物不明,神倦多睡,腰膝痿软,骨节痛,遗精梦泄,足后跟痛;咯痰味咸,甚
《杂病广要》:[内因类]虚劳丸如弹子大,每服三五丸,温酒下。(《经验秘方》)固本丸,治男子久邪气入肾脏,或将近作劳,不进食饮,精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二十]锦囊治疗方论强尺弱,腹痛晨泻,虚火上炎,口干烦躁,饮食难化,腰疼腿软,上热下寒者,轻则八物肾气丸,重则八味地黄
《温热经纬》:[卷五]方论是指书籍的形式,再具体点可以说是单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是从卷子到册叶的过渡形式。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旋风叶进一步演变就成了“蝴蝶装”。到蝴蝶装书已不用长条木板印刷而改用长方块木板印刷,成为若干单页装订起来的书籍。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也叫“栏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侧现加一条细线叫“双边”或“双栏”。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而绝无作上下双边而左右单边的。版面用直线划分成若干“行“。版面中间一行,不刻正文(当然也不刻小注),叫“版心”,也可叫“中缝”。版心往往用花纹或横线分划成三段,花纹按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一个鱼尾,下面用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的叫“双鱼尾”。
蝴蝶装有个缺点,即由于书页的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读下去必须连翻两页,平时打开书来,也往往遇上空白的背面,不方便。于是,有人把书页的反面对后面折起来(像后来的线装书那样),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就成为“包背装”,也叫“里背装”。
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其所以出现,当是由于包背装在书背处易于破损,破损了光靠两三个纸捻不能把书脑部分压平伏,书的右上右下两角卷起来很不美观。于是在包背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即在打孔订好纸捻后,不再用整张书衣而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书衣,分置书前书后,然后在书脑处再打孔穿线订成,所以叫线装。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色)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也用混金的,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绝大多数用纸裱两至三层,也有用绫或绢裱制的。在前后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纸,有时可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也有人称之为“看页”。
明清时喜欢给线装书做“书套”,雅一点也称之为“函”。用硬纸做亲里,外面裱糊蓝布,里面裱糊白纸,把书四边包起,用两个牙签插紧,只空出书头和书根,讲究的则不用蓝布而用锦,有时还把书头和书根也包起来,叫“四合套”。四合套中讲究的更把书头、书根的两块接边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但这些书套因为用桨糊裱 ,易被鼠咬,日子外了又易散坏,因此好多人喜欢用所谓“夹板”。这是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子,把书册夹住扎牢。木板要结实,多用梓木、楠木、花梨木、枣木、樟木之类。此外,还有些文物性的善本书除了用书套或夹板外还常做精致的木匣子或小木箱子装起来,匣里或社会公德同上刻上书名、版本、册数以及收藏者姓名字号。
绢花是采用绫绢、绸缎、丝纱等真丝织物为原料,由艺人巧妙构思并且仿照自然鲜花,精心制作而成的人造花卉,品种有瓶花、挂花、盆花、胸花等。绢花色泽鲜艳,宛如真花,后逐步改用复兴纺,故又称纺花。
我国绢花的历史悠久,根据古籍记述及出土文物考证,距今1700余年前,公元3世纪左右的魏晋时代已有绢花生产。
顾恺之所作的《女史箴图》中,女子头上戴的即是绢花。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贵族妇女簪花戴彩的场景。
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曾出土过一枝高32厘米的绢花。花枝主干用树枝充当,叶、茎用细竹丝插人构成,花瓣、花叶用绢、纸,花柱头用纸团,花蕊用丝线、棕丝等,色彩艳丽,虽在地下埋藏多年,依然艳丽动人!
本文2023-08-20 00:18: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