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明朝万历皇帝的尸体姿势怪异经过调查发现其实和北斗七星有关!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强大的王朝,历代皇帝都竭尽全力让明朝运转了200多年。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明朝有个皇帝,做皇帝很有天赋。他的智商相对较高,但他唯一的缺点是懒惰。他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
20多年来,皇帝不上朝听政,皇帝的任性让王朝运转,说明这个不靠谱的皇帝有更高的天赋,所以治理国家,没有造成国家的大动荡。除了他个人的原因,明代官员的运行机制还是比较健全的。在皇帝20多年不上朝的情况下,各部门运转正常,国家没出什么问题。
这个不靠谱的皇帝死后葬在定陵,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妃子也葬在这里。定陵建成时间不长,只有六年,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定陵并不是最豪华的帝王陵墓,但万历皇帝陵墓的发掘却是一个意外。考古学家想挖掘朱棣的长陵,但因为害怕出错,他们拿万历皇帝的定陵来练习。
打开墓门后,一股浓烈的霉味让考古人员以为是毒气。后来气味散去后,继续挖掘。考古学家首先穿过隧道到达弓玄,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妃子的棺材。在打开万历皇帝的红色棺材后,考古学家们看到了大量闪着金光的金银饰品,以及许多奢华的丝绸。然而,考古学家发现万历皇帝的姿势很奇怪。他侧躺着,不像其他墓主人那样有规律。
万历皇帝摆出的这个奇怪的造型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考古学家查阅了大量古籍,才发现这是明朝皇帝侧卧的特有姿势,就像躺在北斗七星上一样。所以下葬的时候你把身体按照星星的位置摆放,说明你躺在北斗七星上。
在万历皇帝的定陵,考古学家最终发现了4000多件精美的文物,其中许多是稀世珍宝。但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考古对文物的保护较差,导致许多精美珍贵的文物遭到破坏。此后,国家往往会先保护皇陵,不会轻易挖掘。
“打坐”又称盘坐、静坐,它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与佛教中的禅坐、禅定及”结跏趺坐”有着相同的功能。盘坐又分自然盘、单盘和双盘,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慧增智。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所写的《坐忘论》曰:”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黄庭经》中云:”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体自安,体虚无物身自闭,寂寞旷然口无言。“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讲:”夫修炼了身,饮食有则禁口独坐,口唇相沾,牙齿相对,眼不观邪色,耳不听*声。洗心涤虑,对境忘境。万缘消息,外想不入,内想不出。莫起一念,万事俱忘。”
在打坐中由于思想和身体各部位都已放松,所以极易入静,《玄珠心镜注》云:”人能空虚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
《道德经》曰:”塞其兑,闭其门。”"致虚极,守静笃”。”虚其心,实其腹。”等都是指入静及打坐的要领,而入静则是打坐的基础和精要。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司马承祯说:”夫定者,出俗之极也,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
王重阳在《立教十五论》中也讲:”凡打坐者,须要十二时辰,往往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云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思念,即不名静坐。”
《太平经》说:”求道之法,静为基先,心神已明,与道为一。”
在打坐中我们不但要求静,而更主要的还需求忘,道家中的许多圣贤、真人就是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使自我与整个自然合而为一,从而领悟到宇宙大道及人生真谛。那么,在打坐中什么是虚无和坐忘呢
《无上秘要》曰:”遗形忘体,泊然若无,谓之虚。”
《庄子·大宗师》云:”坠肢体,黜聪明,离型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天地》篇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我们练功修道,就是要以人道效法天道,管子曾说:”天曰虚。”所以我们打坐也必须要像宇宙创生之前那样保持虚静。
《庄子·人世间》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让心神洁净无欲念,无欲方能虚静。
又如《玄珠心镜注》中讲的:”守空虚无为,久而神效,如响应声,如影随形也。”和《抱扑子·论仙》中说的:”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及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形容的:”坐忘,可游乎无人之野,游乎四海之外”
而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对”虚极”和”坐忘”两意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在我们修炼中,不论内功、外功与打坐都很重视上虚下实,如果是上实下虚则成为头重脚轻的病态。所谓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元轻虚,所谓下实则是指脐以下的下元充实。而练功时姿势的重心只有放在脐下,才能使身体稳如泰山、舒适自然。
《玄珠心镜注》云:”夫守一之人,凝思冥冥然,胎息绵绵然。一定凝神不动,又名身心泰定,即神之久留,是神不出身。神不出身,可与天道同久,可以守神长存也。”
另外古人打坐也很注重时间,因人是自然之子,我们的气血运行根据”天人合一”理论与宇宙中的运动息息相关,故《性命圭旨》曰:”人若知此天人合发之机,遂于中夜静坐,凝神聚气,收视返听,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一念不生,万缘顿息”。
明代高攀龙所著《静坐说》云:”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静去,此平常二字,不可容易看过。”所以我们说打坐时的姿势是很重要的。打坐时我们还必须做到”无为”,《洞古经》曰:”无为则神归,神归则万物云寂。不动则气泯,气泯则万物无生。”
《太清中黄真经》云:”专修静定,身如玉。”另外打坐时还需内观,《云笈七签》中说:”慧心内照,名曰内观。”
《道枢》卷三又云:”学道以清静为宗,内观为本者也,于是深根固蒂,使纯气坚守,神不外驰,至于坎离交际而大药可成矣。”据有关资料介绍,87岁的郭沫若和活了101岁的少帅张学良在年轻时都常习打坐,故而长寿。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陆游命终时85岁,他年轻时修道学禅也常习打坐,所以直至晚年身体都十分健壮并头脑灵活。
《史记》中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太平经合校》曰:”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兴以道。”
《中经》云:”静者寿,躁者夭。”
《坐忘论》讲:”静定曰久,病消命复。”
《金莲仙史》言”静久则气益生。”
《太平经钞》也说:”静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为邻,且得长生久存。”
《易系辞》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
司马承祯说:”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生昏。”
打坐贵在自然舒适,妙在自然天成,打坐的关键就是在”忘我”中入静,而只有这样才能证悟人生大道、世间真谛。《道枢》中曰:”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也。”
打坐的意义不仅仅是养生与开悟,另外它还可促进学习、增强记忆。古人程颐在《鹤林玉露》一书中讲:”每见学者静坐,便叹其好学。”
朱熹也要求学生”半日读书,半日静坐。”
明代王阳明说:”昔吾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
乞丐煲饭是指女上男下,女方两腿分开用脚掌撑地身体向前, 像乞丐踎在地上拨扇生火煲饭而得名
哈哈哈,估计是港剧里面看来的吧? 记得《官人~我要》里面有这个
中国是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在传统社会中是处处可见。打招呼是作为一种基本礼仪来表达双方之间的问好。在当今社会生活之中,握手是一种已经特定的基本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会议中,在人们相逢相遇的场合里,握手就是问好的肢体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一个法宝。
中国古代式问候
在世界的舞台上,握手是友好的代名词。那么在中国古代,我们是怎么问好的呢?从周朝有记载“女道万福男作揖”。这个问题在众多影视古装剧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与当今不同的是,男子双方的问好交流方式多为“作揖”:即双方互相抱拳拱手,躯身行礼,上下可抖动几次。男子用左手握住右手一定切记的是,万万不可大意将右手握住左手!否则就是“凶拜”。女子与亲属、亲友见面之时,多为双手相扣,放置于身体左侧腰部,稍稍弯腿,并且道之:小女子万福………这种万福礼在历史中都有记载,是中国女性的传统礼节。男子阳刚女子阴柔。
当然在某些的重要场合下,例如帝王与大臣之间,行跪拜与磕头之礼以表敬重。古代正礼可大致分为三种:稽首、顿首、空手。稽首最常见的场合就是君主之间,它表示为双膝跪地双手供合,头扣地保持一段时间;顿首与稽首相似,区别之处在于扣地时长,顿首扣地后即可,无需停留,多表下级对上级的尊重;空手与顿首极为相似,不同之处就是不用扣首,但同时也要躯腰,这种礼仪多指对自己所尊敬的人行的礼,没有明显的阶级之分。
那么在古代为什么不握手行礼呢?
握手在古代交际中是万万不可的。因为握手在古代是一种不吉利且不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根据历史记载,先秦文化中,握手是丧葬礼仪,多指黑色系带绑在死者手臂的物件,且在秦时被发扬光大,并以世袭制方式进行。
在《新唐书·礼乐志》和《大明会典·丧礼》等古籍记载丧葬中“握手”的规定:“举行殡殓仪式时,要往死者嘴里放钱币、谷物等,以示要有吃有花的,所放之物称为“含”;往死者耳朵填塞棉球,以示之充耳不闻阴间鬼哭狼嚎,此填充之棉球称“充耳”;而要死者手中拿着玉或者其他物品,以示不能让死者两手空空前往另一个世界,此物则被称为‘握手’。”
中国古代书信问候语
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是我们国家作为“礼仪之邦”的基本礼仪。其中容仪有整包括:衣着容貌、行为举止、言语辞令。说话是一门大学问,“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虽然在五四运动前的革命中已经倡导使用白话文,那么在我国古代,体现尊老敬贤和言语辞令的问候有哪些呢?如何表达对长者的祝福呢?
敬扣金安。在与年长者的书信中作为结语,是对老者的祝福与问候,祝愿老人家身体健康幸福美满,虽无法行礼,以此表叩拜之礼。
顺扣重祺。与上文意义相同,以叩拜之意以表祝福老人吉祥如意。
肃扣堂安。真诚在家中跪拜祈祷父母与长者身体健康。
谨祝容寿。这里指的是对老者的祝福和祈祷。祝福长者长命百岁,健康长寿。当然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涨眼界:世界各地的打招呼的方式
握手say hi 是当今世界相互问候的基本方式。但是非基督教与非天主教的国家,可能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方式。
伊斯兰国家。伊斯兰国家包括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在这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左手都是被认为不纯洁与肮脏的,所以在与人相处交流时,不能使用左手传递碗物件。打招呼必须使用右手握手或者用右手拥抱3次,在中国我们拥抱会拍对方的后背,以表示安慰与鼓励,在这个国度里,是绝对不允许拍打后背的。如若前往这些国家,男人不能主动问好伊斯兰教的女人,更不能握手,否则是一种难以容忍的失礼。我们只可用自己的右手放在左胸祈祷即可。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旅游胜地,同时伊斯兰教也是马来西亚的官方宗教。马来西亚人的打招呼方式同上述不同:摩擦对方手掌心后双手合十礼,后续摸心窝再说祝福语。如若街道偶遇友人,则需要添加一步向前走一步,脸上保持笑意伸腰再做以上动作即可。
泰国。泰国的官方宗教是佛教。泰国人个个都很“佛系”,使用的打招呼方式也很单一简洁:双手合十即可,双手的位置与对方身份地位有关,地位越高,双手高度需要越高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敬。男子双手合十后,额头与指尖触碰,女子双手合十即可。
日本。日本人讲究礼节之道。在日本多以鞠躬行礼,最敬礼多指90度弯腰,常礼45度即可。男子行礼时双手放在两边,女子行礼之时需要将左手放置右手上再鞠躬行礼,女性如若戴帽子,需要先摘下帽子再行礼。
欧洲国家。相识通常行握手礼。如若关系亲密则是亲吻脸颊,亲吻脸颊也需要讲究顺序,先是右侧,中间再是左侧。但是在荷兰,需要注意的是亲吻同样是三次但是顺序有所不同:右侧、左侧、右侧。
波兰最常见的有握手礼拥抱礼之外,还有吻手礼。男性对女性行此礼,女性必须为已婚妇女,在指背稍稍亲吻即可。如果不确定对方身份,则行最普通的握手礼即可。
印度。印度与泰国行礼较为相似,都是“双手合十”,但是根据对方辈分有所不同:对待老人长辈,双手合十部位需要与行礼者的额头齐平;对待晚辈,双手合十的位置处在胸口即可;对于平辈则处于胸口与颔之间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这个国家,女性与男性打招呼时不可接触,否则会视为大忌。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不可小觑与忽视中国传统礼仪,应当取其精华去糟粕,使我国传统的文明礼仪古为今用,发扬礼仪之邦的精神力量,更应该重视当代国家间发展与交流,尊重各国文化,了解各个国家的礼仪,传扬道德之美。
俗语有云:“坐有坐样,站有站相。”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古代的站立和行走的“姿势”也都皆有礼仪规范。
1坐姿礼
在宋代以前,无椅凳,人皆席地而坐。坐姿也与现在不同,是以两膝着地,两股贴于两脚根上,类似于今日的跪,但跪是两股不贴两脚。根据《礼记·曲礼》等古籍记载,坐的礼仪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坐如尸
尸是古代祭祀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尸居神位,坐必端正严肃。要求一般人在公众场合,或会见客人时,必须要腰直胸挺,双目正视,容貌端庄,即所谓的正襟危坐,不能箕坐。箕坐又称为箕踞,其姿势是两腿叉开前伸,上身直立,形如簸箕。这是一种随意轻慢的坐式,古人认为不合礼节。
(南朝画像砖中箕坐不羁的魏晋名士)
坐不中席
古代的席是用蒲草编织而成的薄垫,多是长方形,铺于地上,可坐可卧。一张席可坐四人,共坐时分坐四端。因此,普通人不能坐在席中间,坐在中间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行为。同时也不能横着膀子坐,挤凌别人。尊者可以独坐一席,居中而坐。
(唐阎立本《孝经图卷》中坐不中席的弟子,独坐一席的孔子)
偏席不坐
席在堂室中必须放正。席的四边必须与四面墙平行,位置适当。因此,《论语》记载孔子是“席不正,不坐。”就席的时候,从席的后边或旁边走到席的一角坐下,不能从席上踩踏而过。
(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中偏席不坐的夫妇)
虚坐尽后
除吃饭以外,坐席要尽量靠后,以表示谦敬。吃饭要尽量靠前,这是因为古时用小几放盘吃饭,只有靠前才便于吃饭,不失礼。在席上拿东西交给站着的人,要保持坐姿不能变成跪式,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低贱。如果是拿东西给坐着的人,则不能站起来,那样会使接者仰视而自感低下。
(打虎亭汉墓壁画中靠前而坐的宴饮宾客)
座次尊卑
在坐的礼仪中,座的位次非常重要。它是尊卑长幼之别的体现。场所不同,所会会聚的人不同,座次尊卑也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通过方向体现出来的。古代贵族的房屋是堂室结构的,堂与室只是一墙之隔,前(南)为堂,后为室。堂多是举行庆典、祭祀、盛宴的地方;室是居住的地方。室与堂中座次有所不同。室内座次以居西面向东之位为尊。
其次是居北面向南,再次是居南面向北,最后是居东面向西。在堂中是以南向为最尊。所以皇帝是“南面称孤”,众官是“面北称臣”。居西面向东或东面向西的坐位尊卑因朝代不同而异。史家考证,夏商周三代,以左为尊;春秋、战国时期以右为尊;汉代尊右;唐宋尊左;元朝尊右;明朝先尊右而后尊左;清朝尊左。
(唐阎立本《孝经图卷》中南面称孤的君主)
2立姿礼
站立
站立要“立如斋”“立必方正”“立毋跛”。即站立要像祭祀前斋戒时那样端庄持敬,挺直端正,不能一脚踏地,另一脚虚点地,像瘸子一样身体倾斜。要体现出谦恭有礼,明辨尊卑上下。也不能站在门的中央,妨碍他人的出入。当已经有两个人并立时,更不能插在他们中间站立。
拱
亦称拱手。其仪姿是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一手在内、另一手在外地叠合。拱手礼有吉凶之分。行吉礼,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则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男为阳,尚左;女子为阴,尚右。吉事为阳,凶丧之事为阴。故两手叠合有别。拱礼常用于见面或答谢时致敬。既可以用于身份平等的人,也可以用于礼敬长上,尊长者也可以用拱礼作答。
(唐阎立本《步辇图》中拱手而立的大臣与吐蕃使者)
揖
与拱礼相似,也是身体站立,左右两手在胸前一里一外叠合。行拱礼是身体不动,手也不动,即所谓“垂拱”“立拱”。揖礼则是由胸前向外推手,略俯身。揖礼是表示轻微敬意之礼。因此,根据施礼的对象身份的不同,揖姿也略有区别。揖身份相等的人,手向前平推,称为“时揖”;揖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向前推手稍稍向下,称为“土揖”;揖身份尊于自己者,行“长揖”之礼,即行礼时站立俯身,拱手高举,从上移至最下面。单独对一个人行揖礼,叫做“特揖”;向群众行揖礼,叫“旅揖”;向左右两侧的人行揖礼,叫做“还揖”。揖礼与拱礼是古人最常用的站立礼。
(唐阎立本《孝经图卷》中对君主行揖礼)
唱喏
为男子相见礼。是对揖礼的一种发展。古代行揖礼只是举手而无声,东晋时期,人们在行揖礼的同时又口颂敬词,如“久仰久仰”“敬请光临”之类,称为“唱喏”。后来又有问候起居寒暖之类的客套话,称为“寒暄”。据宋人陆游说,唱喏是始于东晋王子猷。由于唱喏是边揖边颂,能增加恭敬的程度,所以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唐、宋时期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礼仪。唱喏不仅与揖礼相配合,也常与鞠躬、拱、叉手等礼相配合。
(元张渥《雪夜访戴图》中的王子猷)
道万福
女子行礼时,口称“万福”,表示礼敬祝贺。女子的道万福与男子的唱喏是属于同一性质的礼仪。流行于唐、宋时期。王涯《宫词》云:“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胜常,就是万福。道万福的仪姿是: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在左腰侧,弯腰屈身以示敬意。
(《红楼梦》中道万福礼的林黛玉)
鞠躬
鞠躬为敬惧恭谨之容。鞠躬的仪姿是身体曲敛,形如弯弓。但先秦时期的鞠躬与后世不同,可以是走路时的仪姿,严格地说它还不是一种致礼之仪。大约魏、晋以后,鞠躬始成为一种致敬的礼仪。金、元、明、清时期,鞠躬礼为拜天地鬼神、君主、长上的重要礼仪之一。其仪姿是身体直立,脚跟靠拢,两臂下垂于两腿侧,五指合掌,目视受礼者,上身向前曲躬,一次为一礼。
平望,地处吴江中心,京杭大运河、老运河、太浦河、頔塘河四河汇集,与虎丘塔、宝带桥、枫桥夜泊等构成苏州“运河十景”。
史书记载:隋唐以来,自南向北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故名平望。它历来是江浙沪水陆交通枢纽,唐时便在平望设驿,北宋即有大商巨舶往来,物阜民丰,历为兵家纷争之地,故而镇上古建筑屡遭战火重创,所剩寥寥,其知名度逊于吴江境内未经战乱的同里、黎里。
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我老家人眼里,平望的地位远胜县府所在地松陵。一是老家人得了重病,大都到平望地区医院治疗。那年我弟弟阑尾炎变成腹膜炎,到平望医院治疗才捡回小命。二是当时火葬场设在平望,“到平望去”成了“死”的一个代名词,比如老烟枪回怼老婆:“哼,要我戒烟?到平望去了再说吧!”。因此人们讳言“到平望去”,非说不可时必在“去”字后面加上“看毛病”“买渔罾”“做客人”“有事情”等后缀。
从小到大,我曾无数次坐在汽车里从它旁边的318国道和227省道经过,却从未到镇上好好走走,于我而言,它是一支塘中的莲——远观而已。
丹桂飘香,秋光正好,好友相约去平望走走,欣然规往。
早上十点许,我俩坐上748公交,一小时后,来到南临莺脰湖的负有盛名的小九华寺。
我爹年轻时曾率领鸭子大军在莺脰湖上驰骋,他多次说起过小九华寺,我一直以为它不过是座小庙。孰料站在破土重建的寺前,却见寺内建筑错落有致,飞檐庙宇轩昂,金光佛塔高耸。据资料记载,小九华寺又名九华禅院,原名东岳庙,始建于1685年,奉祀地藏王菩萨。
我们瞻看了濒临莺脰湖的照壁、牌坊及汉白玉水上观音。然后进入山门,拜过天王殿前的弥勒菩萨后向里走,在大雄宝殿前礼拜了地藏王菩萨,续续向前,经地藏阁到寺的最北面,右转至万佛塔。据说晚上此塔灯光熠熠,已成夜色中平望的一个地标。膜拜了佛塔,朝南回至山门。虽不曾一一礼佛,但在香气氤氲的寺内缓缓走一圈,肃穆静幽的禅意随梵音悄然入心。
出小九华寺左拐后前行数步,便是南北向穿镇而过清水静流的古运河。在寺院的院墙与古运河之间是一条休闲步道,院墙因地制宜设计成文化碑廊,展示了平望史话史迹和屐痕及此的张籍、张志和、陆羽、颜真卿等先贤的史料。慢行览读,不由惊讶于平望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两百多米长的步道尽头即是闻名遐迩的安德桥。据说桥名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原来此处过河全靠渡船,某日一进京赶考但身上只有三文钱的穷书生,再三恳求船工刁华行便,但是一向苛收渡钱的刁华促狭:“乘我的船最起码六文钱,三文钱只能乘一半。”说完果真掉转船头。无奈的书生一头跳入冰冷的河水……若干年后,穷书生成了巡按,他捐了一百银两,又经各方解囊,造了石桥,百姓为纪念巡按功德,遂以其名“安德”名桥。
另一说中的安德是一渡工,他见人们靠渡船过河有诸多不便,尤其是风雨天气险况重重,故请求县官造桥,谁知昏官置之不理。一天狂风大作,安德载着渡人将船撑到河心时,一个猛浪,船翻人落水。他临危不乱,将渡客救起,得知此人竟是微服出行的巡按后,恳请他嘱当地官府造桥。巡按即命县官造桥并斥责其不作为。县官后来借机捏造罪名,将安德发配充军,使安德受尽折磨客死他乡。后百姓便以“安德”作为桥名。
两个传说情节虽殊,但主题一致:施惠百姓的美德永垂不朽。
桥头资料显示,它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南宋庆元三年重建,明清两代多次修建,清同治十一年又重建。这重建复重建的史实,彰显着它在通运史上的重要作用。
南北走向的安德桥跨坐在古运河和頔塘交汇处,高可十米,全长50多米,桥面宽四米有余,单孔石拱倒映水中,形影相接,颇得景致。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曾游平望,作《登平望桥下作》五言诗中有“望极与天平”之句,南宋诗人杨万里《过平望》一诗中有“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这足以证明安德桥的形制壮观。水乡吴江桥梁数千,而安德桥是境内桥梁之最!
拾级而上,登桥向南眺望,烟波浩渺的莺脰湖和香烟缭绕的小九华寺尽收眼底;转首北瞰,镇上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一览无遗。虽是多云天气,抬头无碧空可见,但微微秋风挟着缕缕桂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肺腑间纯净如洗,物我两忘。
过桥左转,走入司前巷。曾听说这条宽不足三米长仅百米的巷子,古时是平望镇上最繁华的一条街,更令人吃惊的是冯梦龙三言二拍中《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的钱秀才就住在此巷之中。
但眼前的司前巷平实无奇,唯有巷口写有“司前巷”的拱门和屋檐下的一盏盏红灯笼预示着它的不凡过往。
向巷西走,一座三楼三底的石库门引起我们的注意,驻足细看,门框上贴着“司前街徐宅”的门牌,并标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几字。后从朋友处了解到,钱秀才旧址即在此处。上世纪40年代,中共青昆嘉中心原青东区中队长徐友基,化名李复生入住此宅,在平望开展地下工作,指导抗日武装斗争。原来这条看似平凡的小巷里竟隐藏着传奇色彩和红色记忆。
前行出巷右拐,一股油煎香气袅袅飘来,食欲马上激情高涨。前趋,小店名曰“徐家糕点”。那么此“徐家”与彼“徐家”是一家么?
且不探究。环顾店内,案几上摆放着一盒盒冰雪糕和麦芽饼,靠墙的货架上陈放着平望酱菜和辣油辣酱,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平望特产,但最吸引我俩的是店门口锅里煎着的海棠糕。十元三只,来一份。
店主是个三十五六的帅哥,蓄着短须,戴着眼镜,有几分文艺范。他告诉我们,他太公那时候就开始做糕点生意,隔壁的友间食铺也是他家的。本已到饭点,又出于对“徐家”的好奇,加之我俩出游的宗旨本是逛吃。于是进店入坐,两人各要了一碗“爱马仕”粉丝煲,这是他家的招牌吃食。曾吃过苏州裕兴记的爱马仕面——三虾面,虾籽虾黄虾仁做浇头,用苏州话来讲“真格眉毛都要鲜掉的”。这“爱马仕”粉丝褒的味道果然也不一般,虾仁、牛肉、香肠、白菜、青菜、菌菇、鹌鹑蛋、油面筋……配料丰富,洒以少许胡椒粉,鲜香醇浓,一碗下肚,享用美食的愉悦感满足感像春水一样涨起来。
与店主的闲聊中得知,此“徐家”与彼“徐家”五百年前是一家。
从“徐家糕点”出来,俩人虽已饱腹,仍想去传说中的平望美食街——北大街走走。沿南大街向北来到北大街,不知是时已过午,还是这条街也成了空巢老人,石板铺就的街面上恰似李清照的《声声慢》。
几年前亲戚告诉我:平望北大街上有一家网红面店,主打浇头只是现炒肉丝和鳝丝,只有干挑面,店内只放两张桌子,最多只能坐16人,营业时间只在早晨,这一组“只”字排比句,听得我口水直往肚里咽,但此行之前亲戚告诉我这家面店关了,原因不明!我们寻寻觅觅,果然不见其影。
想起某年高考前,一位家在平望的同事到北大街来订制红糖方糕分发给学生,我们尝后一致认为这糕软糯香甜,于是纷纷托她代为订制,然后每人一块地发给学生吃,一则讨“糕(高)”的好口彩,二则让学生在嘻嘻哈哈吃“糕(高)”的氛围中缓解紧张心理。之后,这几乎成了我校的一个惯例,一种高考文化。
我想试试能不能找到这家店。脚步停在凤美糕团店前,一对两鬓斑白的夫妻正在包着或青或白的团子,团子馅料十足个头很大,土灶上升腾着热气。
我问:“你们不做红糖方糕吗?”
“做呀。”
“是不是有学校到你们店里来定过红糖方糕?”
“定货的人家很多,学校倒是没有来过。”老板娘凤美的财商不低,她马上说,“等等,我给你张名片,你以后需要定糕可以打电话来。”
我接过名片,告别她后继续往北走,见一家“查氏糕团店”,店内一50开外的男子正在收拾器具。
我问:“老板,还有糕卖吗?”
“老早卖完了。”
“你只做一上午生意吗?”
“是的,忙了一上午,下午白相啦。”
继续和他聊,才知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起来到店铺,碾米、揉粉、捏制、上屉……原来平望人做生意并不像我看到的那么闲散自得。他说他家的糕点相当一部分销路靠定制,而我们发给学生的“糕(高)”正是从他这里定制的,央视“远方的家”节目曾采访过他——他的店早就成了一家网红店了。
继续往北右拐来到安民桥。东西走向的安民桥,俗称北渡桥,又名北大桥。它拱形单孔,桥形与安德桥相似。安民、安德是不是“哥俩”?表示怀疑。度娘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僧圆真初建,崇祯二年(1629年)里人钮明达、孙谏臣重建,原来安德长于安民近800岁,哈哈,恐怕只有彭祖才能亲历两桥建成。
从北大街出来,绕至南前街。巷口的一面墙上贴着大片砖雕,上书“南前街”三个大字及范成大的《过平望》、颜真卿的《登平望桥下作》。
范成大的这首诗,我高中时在恩师编的《太湖诗词选》中读到过:
诗中流露着作者的羁旅之愁,但不难看出当年平望的富庶与乡民们诗画般的悠然生活。生于苏州石湖的南宋名臣范成大,在曲折从政的生涯中,他的行船必定无数次从这片水系上欸乃而过。
我又想起了姜虁,他从湖州去看望退隐石湖的范成大时,一定也走了这条水路。当他带着友人相赠的歌伎在“小红低唱我吹箫”的回程中,必也是从这里回湖州的。
这条古运河里究竟响起过多少古代名人的吱呀橹声?恐怕只有时空知道了。
南前街向南,远远望见一段四五米高散发着古意的青砖老城墙。近前才知,这便是城隍庙,据说原为纪念李世民第十四子李明而建。沿墙而走出巷口,又回到安德桥边。
这时我俩想一探城隍庙内景,便走进面向頔塘的大门。入内,发现此中别有洞天——曾经的老粮仓现已被打造成"京杭大集"的展览空间,呈现着平望文化 、江南文化 、运河文化⋯⋯
我俩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奇地流连在展厅之中,老式邮筒、青灰色人造革旅行包、蜜蜂牌缝纫机、红双喜乒乓球、红灯牌收音机、粮囤、船舵、草包⋯⋯一件件老物什,让沉淀在记忆河床里的孩提时代的事一一泛起⋯⋯
走出京杭大集,过安德桥,原路返至小九华寺前,我们打算再到莺湖公园走一圈。
沿莺脰湖路西行,遥见湖中一小岛,古称平波台。其西其北各有跨度数十米的联孔桥与岸地相通。其北与莺脰湖路相接的那座名"望波"。在桥上极目而眺,平波台尽收眼底,难怪古人有“湖光十里碧粼粼,蟹舍渔庄自在身,细雨斜风归亦好,平波台上问仙人”的吟咏。岛上建有四星标准的新世纪大酒店,倘或入住其中,朝看莺湖日出,晚赏莺湖夜月,别有意趣。
继续向西走百余米,便是通向莺湖公园的揽胜桥,它与另两桥构成"铁三角"。立于桥上放眼,唯遗憾诗情如湖水汤汤,而诗才只让我望洋兴叹。还是借用清人钮应斗的诗吧:“积水明于镜,中流峙此台,云从湖岸落,浪涌寺门回,柳外千帆去,沙边一鸟来,昔日题咏处,古壁满莓苔。”
过揽胜桥,向浓阴深处走去,百步便到莺湖公园。它北濒頔塘,南邻开发区,西临227省道,向东隔水而望平波台和望波桥。宋人孙锐有《頔塘柳影》诗:“日出烟销春画迟,柳条无力万丝垂,韶光新染鹅**,偏爱东风款款吹。” 写的就是园址一带的春景。游走在园中,果见随处杨柳依依。想来大约中秋之夜或阳春三月游园最合时,而公园里那一池秋荷又让我觉得这是夏日赏荷佳处。春有柳、夏有荷、秋有月,那么冬呢?或许也可以来个湖心亭看雪吧。
游至三点半,两人决定打道回府。
平望不大,我俩感觉已经踏遍小镇,但后来读罢几篇有关平望的美文后方知,原来我们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
有人说:“平望是一部读不完的古籍。”看来值得再读!子曰:“温故而知新。”
腿有很多架势,就像腿部语言一样,每一种动作述说一种意绪。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大人物,跷起二郎腿,颤颤巍巍,把他们的威风尽情抖落出来。这股习气在民间也十分普及,男人们总喜欢以二郎腿来展示一种悠闲和傲慢。也许,二郎腿的好处在于可以暂时放松腿部,交替而为之,使下肢的血脉更容易流通。但这个动作的坏处却是多方面的,架腿时破坏了躯体竖直平衡,长此下去,会造成脊椎的扭曲变形。在社交场合,这一般被认为是有失礼貌的坐法。
诗人流沙河曾撰有《二郎腿的解释》一文,饶有风趣地解释了二郎腿的来历。他指出:二郎腿"不但川省有此说法,外省也有。这是二郎神的坐姿。鄙人故乡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朗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庙旧时二郎神像,皆如此状。二郎其人,传说是秦时郡守李冰的次子,助其父凿离堆,斩蛟除害,死后封二郎神。《封神演义》有二郎神杨戬,由传说而小说,更荒诞不经了……二郎神的坐姿绝对不合儒家规矩。所谓跷二郎腿,用专业术语说,应是禹步。相传禹治洪水,尽力沟洫,十年不入家门,患得偏枯之病(偏瘫),一腿僵死,成了跛子。少时曾见巫师作法,一脚跳行,一脚跷起,谓之禹步,就是在摹拟禹。都江堰的二郎神像塑成坐姿,右腿架搁左腿之上,也是在摹拟禹。前世纪的八十年代,改塑成立姿,手持锹铲,二郎腿也不见了,神秘之感丧失殆尽。旧塑留着远古神话尾巴,表明我们从何处来,也算尊重古文化吧。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词失据,后人难以考索,实在不值。"
诗人的考证是颇有趣味的,但禹步是否就此而来,暂难断定。我在《玄学兽》一书里曾考察了传说中鸩鸟的步态,那就是典型的"禹步"。另一种说法,见于《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即鸩鸟)会禁咒术,走着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于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后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后发展成为了道家著名的罡步。
鸩鸟以一种神秘的舞蹈步伐来显示自己的君临。这种禹步,一步一颠,富有弹性,充满忧郁和感应,好像是按照冥念中的指示在亦步亦趋。人们极其忌讳见到这种罕见的鸟步,《尔雅翼》卷十六记载说:"……昔有人入山、见其步法,归向其妻索之,妇正织而机翻"。可见此鸟毒恶之甚。后来,巫师作法也要使用这种"禹步",以求得与冥界步调一致。
其实,周作人的散文《禹迹寺》就作了十分详细的考证,他指出:
"昔者禹堙洪水,亲自操秦耜而涤天下之川,股无跋,腔无毛,沐甚雨,祁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屐为服,日夜不体,以自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道也,不足为墨。"盖儒而消极则入于杨,即道家者流,积极便成为法家,实乃墨之徒,只是宗教气较少,遂不见什么佛菩萨行耳。《尸子》云: "古者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生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焦里堂著《易余庸录》卷十一云:"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而巫者效之为禹步。孔于有姊之丧,尚右,二三于亦共而尚右。郭林宗中偶折角,时人效之为垫角中。不善述者如此。"说到这里,大禹乃与方士发生了关系。本来方士非出于道家,只是长生一念专是为己,与杨子不无一脉相通,但是这里学步法于隔教,似乎有点可笑,实在亦不尽然,盖禹所为之佛菩萨行显然有些宗教气味,而方士又是酷爱神通,其来强颜卅和正复不足怪耳。案屠纬真著《鸿苞》卷三十三《钩玄》篇中有禹步法颇疑其别有所本,寒斋无他道书,偶检葛稚川《抱朴子》,果于卷十六《登涉》篇中得之。其文云:
"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次复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此处本是说往山林中,折草禹步持咒,使人鬼不能见,述禹步法讫,又申明之曰:
"凡作天下百术,皆宜知禹步,不独此事也。"准此,可知禹步威力之大。不佞幼时见乡问道士作炼良法事,鹤擎金冠,手执牙笛,足着厚底皂靴,踯躅坛上,如不能行,心甚异之,后读小说记道士禹步作法,始悟其即是禹步,既而又知其步法,与其所以如此步之理由,乃大喜悦。自己试走,亦颇有把握,但此不足为喜,以不佞本无求仙之志,即使学习纯熟,亦别无用处也。
如今,我们只能偶尔在舞台上才能见到禹步缥缈的姿态了。
二郎腿肯定不合儒家礼仪,但似乎与印度佛教有些渊源。我们所见到的菩萨的形象十分丰富,观音、大势至为"十地菩萨",除了佛,只有她们有资格坐在莲台上。往往是一腿盘曲,一腿下垂,这种优美的坐式叫"游戏座"。自然倾斜的姿势,仍显示出一种柔姿绰态。这种"游戏座"虽然没有把双腿互架,但二郎腿说不定也是从这一佛教造像里获得启示的呢。
本文2023-08-20 01:10: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