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典籍有哪些,简单介绍一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2收藏

上古典籍有哪些,简单介绍一下,第1张

三皇五帝,是 中国 在 夏朝 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燧人 、 伏羲 、 神农

伏羲 、 女娲 、 神农

伏羲 、 祝融 、 神农

伏羲 、 神农 、 共工

伏羲 、 神农 、 黄帝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尧 、 舜

宓戏( 伏羲 )、 神农 、黄帝、尧、舜

太昊 、 炎帝 、黄帝、 少昊 、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 尚书 》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 汉朝 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 道教 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关于三皇五帝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祝融

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 火神 。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 风里希 (可能是凤里牺)。传说中人类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 伏羲 的后代。又传说她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鳖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在 中国神话 中,她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 水神 共工 和 火神 祝融 打仗,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 不周山 ,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 五色石 补好天空。

除此之外,女娲还创造了 瑟 这样乐器。另外,女娲在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到了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去了。

一说女娲后来升天,由 白螭 和 腾蛇 保护著去了天宫。神话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同时也是夫妻。在中国的 图腾 上更有女娲和 伏羲 交合的图像。

在中国南部的 苗族 等 民族 尊其为大神,并建有 庙宇 供奉。

燧人氏

燧人氏是 中国 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 三皇 之一。

《 韩非子 ·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神农尝百草,教人医疗,传说中的 农业 和医药的发明者。一说神农氏即 炎帝 ,与 黄帝 为兄弟。

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内脏清晰可见。神农氏尝尽百草,只要药草是有毒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甚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影响就可以轻易地知道了。

后来,由于神农氏服得太多种毒药,积毒太深,终于身亡。

共工氏

中国上古传说 中人物。据说共工氏姓 姜 ,是 炎帝 的后代。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说共工部落活动区域在今河南 辉县 。

黄帝

黄帝被认为是 中华民族 的始祖。根据记载,号 轩辕氏 、 有熊氏 , 姬姓 ,一说姓 公孙 ,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 共主 , 五帝 的第一个。黄帝也被 道教 尊为 道家 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 史记 ·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 少典 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 河南 省 郑州 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另有传说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 的 沮源关 降龙峡 ,农历二月初二(参见 二月二 )。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 北极光 ,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 炎帝 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 涿鹿 。他推算 历法 ;教导 百姓 播种 五谷 ;发明 指南车 ,造舟车弓矢;兴 文字 ;作 干支 ,制 乐器 ,创 医学 。

今日在 陕西省 的 桥山 有 黄帝陵 ,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于此。

黄帝与 炎帝 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 嫘祖 ,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 史记 》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 颛顼 、 帝喾 、 唐尧 、 虞舜 ,以及 夏朝 、 商朝 、 周朝 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 庄子 》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 列仙传 》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拼音:zhuānxū,注音:ㄓㄨㄢ ㄒㄩ),相传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阳东南),号高阳氏。颛顼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传说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帝喾

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之孙,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生十日”,“生月十有二”。

传说帝喾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为周之始祖;次妃简狄生契,为商之始祖;次妃庆都生放勋;次妃常仪生挚。帝挚承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放勋,也就是帝尧。

孔子认为帝喾“博施厚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顺天地之义。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抚教万民而诲利之,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之义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其动也时,其服也哀”。曹植作《帝喾赞》颂曰:“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帝尧

尧,名放勋,又称陶唐氏,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有两个儿子—挚和放勋;帝喾死后传位于挚,就是帝挚;帝挚不善,而让位于放勋,也就是尧。尧在位时,他的仁德使百姓爱戴,万国敬服。尧的都城在山西南部。 《尚书·尧典》记载:尧命羲氏、和氏观察天象,授时于百姓;委派禹的父亲鲧治水,可惜不成功;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暴虐凶恶,没有传位给丹朱;后来因为舜的德行而传位与他。

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舜是否有其人史学家们争论不清。一般认为舜的时代中华文明开始进入农耕的时代,并是道德观的开始。传说舜受尧传位,自己则传位于禹。 作家柏杨的观点认为:舜得王位并非由尧禅让,而是篡权,“除四凶,举十六相”培养自己的羽翼,架空尧的权力。而后由禹重蹈覆辙,所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实际情况可能是被禹流放死于途中,因为中国的上古时代江南地区仍属蛮荒之地,舜已是高龄的老人,到蛮荒之地"巡狩"不符合逻辑。 以下引用周时的一些关于舜的记载: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墨子: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管子: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

司马迁史记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又说: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炎帝

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出生於烈山(今湖北省厉山镇),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少昊

少昊,亦作少嗥。五帝之一,黄帝之子。

少昊陵,山东省曲阜市城东。

经部 | 十三经 | 十三经注疏 | 易经 | 经学史及小学类

周易 诗经 论语 说文解字 孟子 尚书 礼记 尔雅 春秋 左传 孝经 周礼 仪礼 大学 章句 易传春秋 公羊传 周易正义 论语集注 论语(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春秋左传正义释名孟子集注春秋谷梁传周易注大戴礼记礼记正义韩诗外传周易参同契东坡易传春秋公羊传注疏中庸章句尔雅注疏大学章句集注论语注疏尚书正义中庸章句集注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周礼注疏孟子注疏孟子字义疏证

史部 | 正史 | 编年 | 纪事本末 | 别史 | 史评 | 诏令奏议 | 传记 | 史钞 | 载记 | 时令 | 地理 | 职官 | 政书

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水经注旧唐书战国策后汉书汉书宋史文献通考唐会要唐律疏议大唐西域记清史稿明史史记三家注读通鉴论新唐书晋书读史方舆纪要魏书元史三朝北盟会编北史北齐书宋书续资治通鉴长编通典隋书续资治通鉴南史中华民国史事日志晏子春秋集释越绝书常用古籍版本目录唐六典周书南齐书国语梁书

子部 | 儒家 | 释家 | 道家 | 法家 | 兵家 | 农家 | 杂家 | 术数 | 医家 | 科技 | 艺术 | 谱录 | 类书 | 蒙学

三命通会道德经三字经管子幼学琼林厚黑学韩非子百家姓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千字文洗冤集录天工开物鬼谷子齐民要术伤寒论孙膑兵法二十四孝千家诗弟子规菜根谭唐诗三百首九章算术茶经朱子语类了凡四训庄子神农本草经颜氏家训本草纲目葬书备急千金要方梦溪笔谈六韬(注释本)吕氏春秋黄帝内经撼龙经墨子白话今译黄帝阴符经墨子

集部 | 总集 | 别集 | 楚辞 | 词 | 诗文评 | 曲 | 小说

全唐诗水浒传全唐文全宋词红楼梦乐府诗集三国演义西厢记楚辞文心雕龙古文观止西游记窦娥冤山海经镜花缘说唐前出师表桃花扇杨家将传孔雀东南飞中山诗话昭明文选醋葫芦隋炀帝艳史曾国藩家书王维诗集三刻拍案惊奇离骚太平广记聊斋志异漱玉词貂蝉艳史演义沧浪诗话平水韵部文忠集神魔列国志初刻拍案惊奇古诗源己亥杂诗词论

专题 | 书法 | 绘画 | 诗词 | 四库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苏轼诗全集李白诗全集(唐)孟浩然诗全集(唐)杜甫诗全集(唐)欧阳修词全集(宋)王安石诗全集图画见闻志毛泽东诗词选纳兰性德词全集仓央嘉措情诗选孙过庭书谱及其释文曹操诗全集笔阵图钱钟书全集六体书论牡丹亭(明)白居易诗全集(唐)隶书体苏曼殊全集评书药石论(含今译)杜牧诗精选鲁迅旧体诗选二字诀王维诗全集(唐)草书势秋瑾诗词选刘长卿诗全集(唐)纳兰性德词选辛弃疾词全集(宋)龚自珍诗词选法书论李叔同诗选笔髓论北碑南帖论[节录]四体书势白居易诗精选(唐)黄景仁诗词选王昌龄诗精选(唐)袁枚诗选

最新发布的古籍

书品潜夫论潘子求仁录辑要湘学略治世龟鉴河南程氏遗书汰存录纪辨汉学师承记汉学师承记正蒙正学隅见述樵语校雠通义枫山语录朱文公政训朱子读书法朱子论定程董学则朱子学的曾子晁氏客语明道编明水陈先生文集明本释日知录集释日知录之馀新语校注新语新学伪经考搔首问挺经慎言思辨录辑要心经张载集摘张子正蒙注弘道书延平答问崇正辩居业录少仪外传

备注:以上是我根据楼主要求自己百度的 借鉴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06/18/1430145_258613243shtml 共勉 建议采纳 呵呵 具体两个字的上面有 可以自己筛选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郑州西南70公里处,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辖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登封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教圣地嵩阳书院,三教荟萃,闻名遐迩;汉代三阙、北魏嵩岳寺塔、元代观星台……群星璀璨,辉映中外。

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127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6处,位居全国县(市)第一位。

登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40余种,其中煤炭远景储量30亿吨,被煤炭部列为15个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铝矾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矾土基地之一。

境内现有各类武术学校83所,在校学生53000人,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

登封境内的嵩山,山川秀丽,地貌奇特,是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全国十大森林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

登封2006GDP完成142亿元,居河南省第四位;实现财政总收入1008亿元,居河南省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县(市)第149位,比2003年提升了66个位次。

改革开放以来,登封市充分发挥旅游和矿产资源丰富两大优势,大力实施“旅游立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科教兴市”四大战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由1978年的全省15个贫困县之一跃居全省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强化,初步建成了一批千亩以上的优质烟叶、优质无公害蔬菜、小杂粮、小杂果生产基地,涌现了一批养殖专业村和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坚持存量与增量同时调整,产业群区、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铝 及铝制品、耐材、建材、磨料磨具等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登封发电装机容量达444万KW,发电能力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旅游业以争创国际一流景区为目标,精心打造“少林”、“武术”、“嵩山”三大品牌,投资5亿元对各景区进行综合整治,铺设了26公里的旅游道路和257公里的登山步道,形成了景区成片、景点连线、纵横贯通、上下循环的旅游网络,相继开辟了登山游、武术游、考古游、地质游、天文游、宗教游、水上游、风情游多条旅游线路。按照清华大学规划的“一轴、两翼、三园、四中心”方案,斥巨资对少林景区进行拆迁建设,逐步恢复“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意境,少林景区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全国5A级景区,嵩山风景区成为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城市建设按照建设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型城市的定位,突出城市特色,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交通通讯方面,连接京广、陇海、焦枝铁路的登封铁路年内贯通,郑州至少林、洛阳至少林两条高速公路贯穿东西,许昌至少林高速公路也将于2007年投入使用,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油路、通广播电视,其中广播、电视、通讯设施位居全国前列,登封与外界联系更为便捷、畅通。市场建设坚持“突出城镇,辐射农村,打通周边”,建成10多个大型专业综合市场。接待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登封市拥有豪华舒适的中、高档宾馆饭店20余家,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知道登封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吗

http://wwwdf5cn/bbs/viewthreadphptid=5995

1、许由

中原十大历史名人之一的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据说尧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传位给他,他却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

2、巢父

唐尧时的隐士。是阳城(今登封告成)人。隐于山中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以避野兽,时人号曰巢父。上传说尧帝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让给许由,许由亦不受

3、禹

黄帝元孙,颛顼孙,鲧之子。亦称大禹、夏禹。夏后氏部落领袖。舜时奉命治水,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劳身焦思,治水13年,三过其门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被四方部落首领推荐,舜选他为继承人。舜死后继帝位,居阳城(今登封告成),后徙阳翟(今禹州市),会诸侯于涂山。

4、颍考叔(?——前712)

春秋时郑国大夫。初为颍谷(在今登封市西)封人(掌管封疆的官吏)。郑庄公平定其弟共叔段叛乱后,把支持共叔段叛乱的母亲放逐到城颍(今登封颍阳),并发誓“不及黄泉勿相见”,但不久便后悔,又为誓言所束。颍考叔听说后就去见庄公。郑庄公请他吃饭,颍考叔吃饭时把肉留在一边。郑庄公问他为什么?他说:“小人有母,凡我能吃的食品都让母亲先尝尝,她从未尝过您赐给的美食,所以请允许我带回去孝敬母亲。”庄公对颍考叔的孝心深有感触。他对颍考叔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而我却没有。”颍考叔说:“我能问问大王这是为什么吗?”庄公把事情原委对颍考叔说了,并告诉他对自己发过的誓非常后悔。颍考叔说:“这有什么好为难的呢?所谓黄泉,不就是地下么?挖一条地道,先与母亲在地道相见,既不违背誓言,又可重续母子之情,这样做我相信任何人也不会持有异议。”庄公听从颍考叔的建议,派人挖了一条地道,先恭迎母亲于地道里安坐,自己再上前跪拜,于是母子和好如初。庄公当即作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从地道出来,姜氏也作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和乐之意)!”

此后,人们常将“颍考叔食舍肉”作为子女孝敬父母的一个典范。今天,在登封市石道乡的珍珠泉南边还存有考城庙纪念颍考叔。而在登封颍阳今天还存在有黄城,据说就是当年郑庄公和母亲武姜相见之地的遗迹。

5、鬼谷子

春秋时楚人,姓王名诩。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号鬼谷先生。然鬼谷何地,记载颇多。其中一最主要的说法是,鬼谷在颖川阳城,即唐代的告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今天,在登封告成还有鬼谷洞,据说是当年鬼谷子隐居讲学之地。。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杰出军事家,其主要贡献是游说理论,是游说理论的奠基者和传播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为其最杰出的、弟子、〔见《战国策》、《孙庞演义》〕。

后世传有《鬼谷子》一书。《鬼谷子》是六朝人整理编定的一部代表先秦纵横家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古籍。其主要篇章是先秦时代的著作,包括鬼谷先生的原作和苏秦等人的作品,某些篇章可能是后人的伪作或者掺入了后人的作品。 现存《鬼谷子》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七篇。注本曾有四家,皇甫谧、陶弘景、乐壹和尹知章。现仅存陶注,三家亡佚。

6、陈胜(?——前208)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涉,阳城(今登封东南)人。他同吴广率戍卒900人,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后来,起义队伍失利,陈胜被部将庄贾杀害,葬于砀。

7、邓说(?——前208)

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阳城(今登封东南)人。陈胜吴广起义,他将兵居郯(今山东郯城)。被秦将章邯击败,后为陈胜所杀。

8、杜密(?~公元169)

东汉名臣。字周甫。颍川阳城(河南登封东南)人。曾任代郡太守、太山太守、北海相。桓帝时任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因“党锢之祸”被免官。与孪膺齐名,时称李杜,为东汉“八俊”之一。太学生称誉其为“天下良辅杜周甫”。

9、跋陀

跋陀,或音译为佛陀,僧迦佛陀,意译为觉者,本是天竺(今印度)人,是嵩山少林寺的开创者和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

据说,跋陀早年在天竺时,性喜守静习禅与同伴五人相随出家修行。他一面学习禅观之法,一面云游各地。其他五人都已成正果,唯有他无所收获,跋陀勤劳励节,还是无济无事,为此他自怨自艾,甚至想用自杀来了却此生。已得道的一位同伴劝他说:“修道要靠机缘,时机到了,自有成果。我看你与中国有缘,我们还是到中国等待机缘吧。”跋陀便与这位道友一同游历,他们先是西行,甚至到过“拂林国”(即东罗马帝国)。接着,他们又沿着丝绸之路东行,经过西域诸国,大约在北魏孝文帝元宏“亲政”的太和十四年(490年)前后到达佛法兴隆的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北魏自孝文帝时,禅法大行,一般僧人都以禅诵为务。跋陀精于禅法,正投合了北魏当时的社会习尚,因此,跋陀深受孝文帝的敬重。孝文帝特地为跋陀立禅林,凿石为龛(即和尚修禅的石窟),让他结徒修禅。并且修行所需的一切用品都由国家供给。跋陀在平城修行一段时间后,禅法更加精进,禅定时常常出现一些人们难以理解的神异现象,道俗都认为这是他道行高深而产生的徵应。据说,平城城内有一位姓康的富户,家财百万,崇重佛法,专门为跋陀造了一所小禅院,让他居住进去静修禅业。有一次,孩子们从门缝看见跋陀静修的室内似乎起了火,惊慌地报告了康家主人。但当康家大小赶去时,却只看见跋陀在室内潜心坐禅,康家老少惊奇赞叹,都以为跋陀已经得道成佛。消息迅速遍远近城乡,跋陀由此声名大噪,誉动朝野。

后来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495年)九月迁都洛阳,跋陀也同行至洛。

孝文帝在洛阳为跋陀设立了“静院”,以供他禅修。但跋陀不适应洛阳城中的热闹忙乱气氛,再加上他性爱幽处,因此便常常到洛阳城东面的中岳嵩山,在密林幽谷中独处流连。孝文帝尊重跋陀的意愿,下诏有司在嵩岳择地为他建筑一寺院,由官府供给衣食。跋陀把寺址选在嵩岳之少室山阴,亲自加以规划经营。寺建成后,即有名的少林寺,跋陀自任寺主。

天下禅僧听说跋陀禅师在嵩山立少林寺供授禅法,纷纷慕名而至参拜受业。于是少林寺禅众常满数百。跋陀在少林寺一面教弟子们坐禅,一面翻译佛经,先后翻译出了《华严》、《涅磐》、《维摩》等经。他还在宣武帝正始五年(508年,这年八月改年号为“永平”)先后安排中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北印度高僧菩提流支在少林寺译经。少林寺成为当时的禅学中心。

跋陀在少林寺所传的禅法是传统的印度禅法,也叫“三藏心法”。它要求修禅者既要诵读佛教的经、律、论这“三藏”,也要潜心坐禅。其核心即以“四念处”“五停心”为内容的止观法。跋陀的“五停心”是指用五种方法去治五种心病,借以停止内心的贪欲等五种过患,五停心观分别是:不净观(即观内外境界之不净相,观治贪欲过患,而停止其心),慈悲观(即观人与人之间亲亲怨怨之可怜憨相,对治嗔欲表过患,而停止其心),因缘观(即观万事万物皆由因缘所致,无我体我相,无作者受者,对治愚痴过患,而停止其心),界差别观(即观地、火、水、风、空、识六界,对治我慢过患而停止其心),持息念观(即念持出入息,令以息相依,对治散乱过患,而停止其心)。其中特别强调修“不净观”和“持息念”的重要性,因为“贪爱”及“散乱”是修禅的大敌。

修习了“五停心”、心便得定,则应进一步修心“回念处”,即身念,受念,心念及法念。据《大般涅磐经》,这四念处就是要求修禅者认识到“自身不净”,“所受为苦”,“心实无常”,“诸法无我”的大道理,从世俗观念的牢笼中解脱出来。

跋陀对少林禅众加以妥善的组织和指导。每年愿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僧人要进行为期三个月“夏坐”。这期间,跋陀及各僧比丘都闭门谢客,专心坐禅、诵经、写经、诵戒本等,这是僧伽必修的斋期。七月十五日这天是“自恣日”。这一天,益伽集会,每会僧人都须面对众僧检讨自己违法犯戒律的行为。这是僧人们的年终大会,而从七月十六日起,又是新的一年了。

跋陀还利用自己的影响,为少林寺建立了稳定的寺产,开辟了多种经济来源,保证禅众有吃有穿,无后顾之忧。他在少林寺初创时期做出的周密安排,日后成为少林寺的优良传统。

跋陀非常注重物色合适的传法对象。太和二十年(498年)四月初,跋陀到洛阳城去参访。在天街信步漫游时,发现了一个在井栏上踢毽子玩的童子,认为他有学佛法的天赋。在征得童子及其家长同意之后,跋陀便将这童子带回少林寺,为他剃度,取法名慧光。慧光聪明颖悟,后来在禅学、《地论》、《四分律》学诸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是驰誉北朝的一代名僧。

跋陀又让弟子道房剃度了僧稠,教其禅法,后来僧稠在禅学上的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跋陀曾称赞的他说:“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并传授给他更深的禅门奥秘,使僧稠的禅法更加提高,历北魏、东魏、北齐三代,独步一时,备受帝王和道俗的尊崇。佛陀所传禅学,通过僧稠而盛行于魏齐之世。

在跋陀大弘禅法之前,北朝的许多禅僧,往往不明经义,徒事修持。甚至有人把修禅与义学对立起来,用极端的态度排斥并企图废除讲论经义之道。跋陀反对这样的做法。他所行的禅学,本身是有理论用指导的,他于修禅之外也重视义学的阐扬。他以禅师而兼习《地论》,不少《地论》师则兼习禅法,实际上都有定(禅定),慧(义解)双修的倾向。他们的作法,开风气之先,对于北魏末年北方义学兴盛,中国僧人走上定、慧双修,禅智兼弘的道路,是有促进作用的。

跋陀晚年,仍住在少林寺。但不再参与僧伽活动,也不再传法授徒。他嘱咐徒众们互相学习,自相成业。他们自己则移住到寺外一间小屋子里,独自静修静养。据说,跋陀常常觉得有一善神伴随他、守护他。他因此对弟子们说:“此少林精舍,有特别的神灵护卫着,它立寺之后,将永不消失!”临终前,跋陀还在屋门上墙壁上亲手画了善神之像。据记载,直到九世纪,这善神之像还保存着。

跋陀在绘画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所画的“佛林国人物图”、“器物样”及“外国兽图”,一直流传至唐末。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五月,徽王府在少林寺山门外东侧捐造了一座石碑坊。在石碑内侧的横额刻写“跋陀开创”四字,对跋陀的开创之功德给予了肯定。今人温玉成,一位有名的佛教考古学家,他在自己的《少林访古》一书中为这个横额补写了一副对联“生在天竺,漫游西域奔平城;禅传震旦,随帝南迁寓少林”。这副对联全面地概括了跋陀的一生。

有关跋陀的史料主要有《魏书·释老志》、《续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另外还散见于慧立、颜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完成于688年),裴崔《皇唐嵩岳少林寺碑》(728年立),靖彰《大唐中岳永泰寺碑并序》(752年立)及张彦元《历代名画记》(完成于847年)等。

最初我也曾认为杜预说得对,可对比神话影视、 历史 文献。我发现“纣王的都城在朝歌,而朝歌在河南淇县,怎么殷墟遗址在安阳?”这真是一个烧脑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神话与 历史 相矛盾的问题,更是 历史 与 历史 相矛盾的地方。

倒不是杜预把殷墟说成殷虚,因为左丘明记录的也是殷虚,其实这里的殷虚是通假字,通假的字正是殷墟。我们还是从商纣王的朝歌说起吧,这里面也有很多颠覆你观念的真相。很多人知道朝歌这个地方,还都是得益于大型古典神话连续剧《封神榜》。

不过,《封神榜》犯了一个发音的错误,这个错误倒不像把”耄耋(maodie)”说成“耄耋(maozhi)”那么严重,但依然不能让淇县人民接受。

不过之前最不能接受的应该是浚县人民,而现在最不能接受的是鹤壁开发区的人民。这个问题就连《封神榜》里的演员都把朝歌(zhaoge(朝歌(chaoge)。

《封神榜》这部电视剧影响很大,很多人都把朝歌(chaoge)当成了正宗发音。淇县人民不能接受的是,朝歌就是淇县的古称,在汉太祖时还设立了朝歌县,朝歌被定为朝歌之前就是沬邑。

那为什么之前为什么浚(xun)县人民不能接受呢?朝歌的确是淇县的古称,但商纣王的宫殿,尤其是“天子死社稷”地——鹿台并没有在淇县,而在浚县。

汉高祖刘邦在河南省鹤壁市还成立了一个县叫黎阳县,黎阳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是黎明的太阳。而朝歌又是什么意思呢?大抵是对着朝阳而歌唱。

据《淇滨文史资料》考证,商纣王的殉国地鹿台就在今天的鹤壁市淇滨开发区钜桥镇刘寨社区、王寨社区之间。

鹿台其实是个错别字,其正确用字则为廪台。廪生是廪膳生员,廪台其实就是商纣王的粮仓。明朝“嘉靖七年岁次”的石碑记载的今天钜桥镇唐庄社区原名为宫堂村,这里的宫堂就是商纣王的宫殿所在地。然而,个人认为在今天浚县卫贤镇前后公堂才是真正的商纣王的宫殿所在地。

公堂村本为宫堂村,宫堂是宫议堂的简称。我私下认为,前公堂当为前宫堂,是商纣王的办公所在地;后公堂应是后宫堂,是商纣王寝殿后宫所在地。

既然宫殿都在浚县,浚县人民不能接受“朝歌”的错误发音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在2008年之前,不要说刘寨、王寨就是整个钜桥镇也都是属于浚县,甚至来说,淇滨区的主体在2005年原本就是浚县的大赉店镇。

另外,我们一直以来有个误区,商纣王的说法并不正确。这里,我特别想补充的是,尽管我前边多次提到商纣王,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殷纣王。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是殷墟而不是商墟,商朝从盘庚时期就改国号为殷了。可不是盘庚爱迁都,他的老祖先都爱迁都!

商朝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可从建国以来,商朝就成为了“流浪王朝”。

他们从番开始迁,陆续从商丘(亳)迁到郑州(嚣),后来又一路向北走到了安阳。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安阳是安阳西,可不是后来的殷而是相(地名)。根据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在《西京赋》的记载,商(殷)朝前后迁都了13次,王国维将这前八后五的迁都地方逐一考证。

五迁:中丁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亶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市西),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台);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商朝君主爱迁都,也并不是什么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安全、为了发展。

商王朝自盘庚至纣的都城。

公元前1298年(前13191046+273),盘庚从奄迁移到了老家的老家商丘,可没多久就又迁到了北蒙。

北迁的过程很曲折,贵族都不愿意,这次迁都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自然灾害,同时也是为了强化对贵族的控制。奄就是后来孔子的老家曲阜,而北蒙(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就在今天的安阳,被盘庚改为殷,同时也将国号改为殷。这就有意思了,殷王朝的就是殷,这就和新加坡的首都是新加坡城一样有趣。

魏国的《竹书纪年》说的是盘庚自从迁都到安阳到殷纣王自焚,这273年都没有迁都。可您一想,不对呀。《封神榜》里明明记载殷纣王的首都是朝歌呀!

《封神榜》是神话电视剧,最初源自于明朝隆庆、万历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也叫《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别看又是神话电视剧,又是神话小说,但说的朝歌是首都也不算太大的错误。

这《商周列国全传》话本最早在南宋时已形成,话本再不靠谱,也不至于编造首都吧。更何况,把朝歌定为首都,古典文献都有记载。第一段,我不是说了吗?杜甫的祖先杜预还说朝歌就是殷墟呢!真相是什么呢?

其实,将朝歌定为殷朝的都城帝辛(殷纣王)并不是第一人。

《史记正义》似乎和《竹书纪年》很过去,后者说二百多年没迁都,前者说盘庚的侄子一代明君殷高宗(经常讹称为商高宗)的武丁(妇好的老公)就在南边的沬邑设立都城,还被称为武丁城,这武丁城就是后来的朝歌城。

不过武丁很快又迁回北蒙,然后武乙、文丁、帝乙、帝辛也都一次又一次地迁过来,还把沬邑改为沬都。殷纣王还对沬都进行旧城改造大升级,其规模很大,已经毗邻了城西的朝歌山。热爱游山玩水的殷纣王,在山上俯视沬都,向阳而歌,遂将沬都改为朝歌。

朝歌是殷朝的都城,后来成为了废墟,称之为殷墟也说得过去。我们经常所说的殷墟一般都是河南五阳(包括县级有十五阳)之北的安阳。

如果没有《封神榜》电视剧,也许有太多太多的人只知道殷朝的首都是安阳,殷墟是安阳,而不知道朝歌也是都城的事儿。那么问题来了,安阳与鹤壁市开发区南边(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淇县)哪个是正宗的殷墟?或者换句话来说,安阳与鹤壁市开发区南边哪个才是殷朝的首都呢?莫非殷朝有两个首都吗?

殷朝何止有两个首都,人家有四个首都好不好?正宗的首都就是安阳,安阳是名副其实的首都,而包括鹤壁南部在内的三个首都,只能算行宫陪都。

熟悉 历史 的都知道,我们 历史 有两京制、三都制、五京制什么的?其实发源最早的还属于殷朝(商朝)。在殷朝晚年设立四都,分别是国都安阳、陪都朝歌、陪都沙丘、陪都邯郸。而这种“合纵”一条线的四都制,正是殷纣王的首创,而这可不是我乱说的是。有史册记载为证。

很明显从 历史 的记载上来看,朝歌的“存在感”、“出镜率”很明显高于邯郸还有沙丘,由此可以看出朝歌的地位。也就是说这陪都也是有等级的,也是要分个一二三等的。

如果按陪都尤其是第一陪都来说,杜预所说的是殷墟是朝歌也不错,毕竟朝歌不仅是殷朝的地方而且还是第一陪都嘛!倘若把殷墟定位真正的、唯一的、正式的国度的外,那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安阳。

朝歌和安阳的关系像极了今天的斯里兰卡、德国等国家的首都和行政中心(陪都)。斯里兰卡的首都是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其行政驻地却在科伦坡。德国的首都是柏林,但他的政府所在地却是波恩。

“殷人之屡迁,前八而后五”

东汉张衡《西京赋》谓, “殷人之屡迁,前八而后五” 。说的是成汤代夏前的商先公曾有八次迁都, 即《史记·殷本纪》所谓的“自契至汤八迁”, 殷人称之为先公时期;成汤代夏后的各代商王曾有五次迁都。“ 后五”即《尚书·盘庚》篇中的“先王有服,恪谨天命,滋扰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关于“八迁”契居番,王国维先生进行了考证 :契居番,是迁。昭明居迁砥石,是二迁。昭明于迁商,是三迁。相土东迁泰山下,后复归商丘,是四迁,五迁。殷候(上甲微)迁于殷,又复归商丘,是六迁,七迁。至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则为“八迁” 。

“后五”则一般认为: 仲丁迁于隞,河亶甲迁于相,祖乙迁于邢,南庚迁于奄,但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故此,“至纣王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都徙”,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

由此可见,商朝的都城其实是很多的,但是最出名的只有三个。就是一开始商汤所建立的都城“亳”——成汤故里,再就是商王盘庚所建立的“殷”——安阳殷墟,最后是纣王所建立的“朝歌”——亡国之都。

殷墟的都城地位

(一)从文献资料来看

在迄今所见到的古代文献中,涉及盘庚迁殷地望的最早记载,当推古本《竹书纪年》,但因简牍散佚,各家所引又不尽相同。

从这些不尽相同的记载中,大体可以肯定,盘庚所迁之殷在北蒙,地在邺南三四十里处。由以上记载来看,“殷”的地望当在今安阳一带。

另外,安阳一带发现了大量甲骨卜辞,这些卜辞基本上均与商王及王室生活相关,内容涉及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年代从武丁一直延续到帝乙、帝辛时期, 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里可能就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二)从考古发掘来看

1.殷墟具有都城要素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殷墟的现今范围 ,东界大致为京广铁路一线,北界在家庄、小营至秋口一线,西界以安阳钢铁公司西墙的南北延伸线为界(北辛庄以西),南界为戚家庄、刘家庄一线(大致以万金渠为界), 包括重点区、一般区和外围区三部分。

从以上资料分析来看,殷墟具有都城的要素。因此, 安阳殷墟遗址应为都城遗址。

2.殷墟作为都城的时问

就现阶段殷墟考古情况来看, 殷墟很有可能从盘庚时期开始建设, 殷墟文化中存在着早于武丁的文化遗存,包括甲骨文、宫殿基址、墓葬及出土器物等。而殷墟都城的下限,则和《竹书纪年》记载的“更不徙都”比较一致, 直到到帝辛灭亡之时。

殷墟文化的发展趋势,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连续发展的 ,其中三、四期多连续使用,帝乙、帝辛时期的遗址面积大、分布也最广,居住遗址内的窖穴、灰坑密集,这说明殷末时期,在安阳一带居住的人口非常稠密,并没有政治中心迁移后出现的衰落、中断现象

朝歌的政治地位

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 “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则在帝辛时期,至少有朝歌、邯郸、沙丘三个离宫。《括地志》云: “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妹邑,殷王武丁始都之。” 这里明言朝歌原本为“妹邑”,可能本来是一个聚落,离宫是商王武丁始建的。

发展到商代末年,朝歌的政治地位越来越凸显。武丁之后,妹邑俨然为一重要的政治中心。

从以上说法来看,庚丁、武乙、帝乙三王都曾迁都,且迁往同一地方——河北,即朝歌。这里的“徙”更像是商王往返于朝歌与另一政治中心之间,可 以看出朝歌已经逐渐超越了一般离宫,其政治地位越来越重要。

除了指明某王“徙”往朝歌之外,古代文献还有不少记载,确切指明朝歌为“都”或“殷虚”。

这就可见朝歌的政治中心地位。也正由于朝歌在纣时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 于是古文献才有朝歌为“纣都”的记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朝歌的政治地位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兴建之初,朝歌是作为离宫之一而存在的,到了商代末期,朝歌地位超越一般离宫,甚至被称为“纣都”,成为商政权的政治中心。

殷墟与朝歌之间的关系

1.安阳殷墟与朝歌同在王畿之内

在殷墟卜辞中,有“商”“中商”“大邑商”“天邑商”的说法。其中,占卜“王其人于商”的最多,这里的“商”似应指国都。此外,《尚书·多士》记载周公告诫殷贵族的言辞也有“天邑商”的说法: “今尔又日: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 对此,罗振玉、王国维将“大邑商”解释为“王畿”。

同时根据《战国策·魏策一》中记载 “殷纣之国”的范围:“左孟门,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 这里的“殷纣之国”,应是指商代的王畿,孟门是今河南省辉县以西太行山的一个重要关隘,也就是说,晚商的王畿左有太行山,右有漳水、釜水,前有黄河,后有山岭,四面都有天险。 可以推测“大邑商”或“天邑商”的范围比较广阔,安阳殷墟在王畿中心地带,而朝歌在王畿的南部,安阳殷墟和朝歌同在王畿之内。

2.安阳殷墟与朝歌的政治职能不同

根据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记载,在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帝乙、帝辛时期的卜人有六个,其中,第二个人到第四个人都有都有周祭卜辞。这说明,在帝乙、帝辛时期,安阳殷墟还是存在国家祭祀活动的。 安阳殷墟是一直作为主都存在的,它与朝歌有不同的职能,大体说来,安阳殷墟应该主要是国王和贵族的宗庙所在,而朝歌主要是军事重镇及田猎、游乐所在,特别是它的军事基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越到商代末年,越显得重要。 以牧野之战为例,武王伐纣就是大战于此。纣王兵败,朝歌立即失守,由于前卫军事重镇失守、主要军事力量溃败,作为都城的安阳殷墟也就不战而灭了,整个商王朝的统治也就宣告结束。

成汤之故居——亳

当然除此之外,晚商的政治中心除了殷墟和朝歌之外,还有毫,即“成汤之故居”文献上有晚商时期的商王居“亳”的记载:

这座都城,与安阳殷墟相比较,可能只能是陪都至于盘庚所设这一陪都的具体地位如何,由于文献资料匮缺,很难论定。 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毫,徙河北” ,则似乎可以说明武乙时期再一次放弃了汤毫,由此反推,应该可以认定在盘庚与武乙之间的时期,汤毫应为商王朝的政治中心之一。

结语:晚商的都城体系应该是多个政治中心同时存在的体系,包括:殷或殷墟(即现在的安阳殷墟)、朝歌、成汤之故居。 这几个政治中心之间的关系推断如下:安阳殷墟是都城,是主要的政治中心;朝歌是晚商后期的政治中心之一,开始时为离宫,在商代末年,由于帝乙、帝辛的长期居留,是否发展为城市无从界定,但朝歌的政治地位可能已上升成为主要政治中心,被文献称为“纣都”,与此同时期的安阳则具有较强的宗教意义;成汤之故居则可能是晚商前期盘庚至武乙时期的陪都。

因为安阳是武丁及其以后商朝宗教祭祀之重地,所以大量文物资料均出土于此,而朝歌很可能是纣王时期才成为商朝帝都的,因而考古发现相对较少,两者并不矛盾。

理由主要如下:

一、安阳殷墟并不是商朝的都城

对于安阳殷墟就是商朝都城的这一结论,其实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受到中外很多分学者质疑了。

首先,如果安阳小屯村真的是都城,为何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城墙的痕迹 ?商朝人是树敌颇多,四处征战的民族,最重要的都城没有任何城墙护卫,怎么可能?!

其次,在殷墟遗址中,所有出土的甲骨卜辞都是商王武丁以后的,如果盘庚真的迁都于此,为何没有任何关于他的痕迹 ?

再者,在遗址区内,也没发现街道、宫城等大型遗址, 这与都城的性质完全不符;并且,如果说发现妇好墓的地方属于王宫,那么,一国之后为何不葬在皇陵,而是埋葬宫中,而且独此一例,实在解释不通。

二、殷墟遗址很可能是“宗庙”、“祭坛”以及“陵墓区”

如上所述,殷墟遗址是否为帝都确实存在很多疑点,那么,如果它不是都城所在,又是何地呢?

我们都知道,商朝人非常重视祭祀与占卜,因此,他们很可能在帝都附近,择一风水宝地,作为王室的陵墓区,同时也兼任祭祀祖先、神灵的重要场所。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此处会发现如此大量的甲骨卜辞,妇好等商朝统治阶层的墓葬也会在此发现。

此类例子也有很多,比如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几代帝王都选择雍地(今宝鸡凤翔县)为重要的祭祀场所, 在这里,考古学家不但发现了大型祭坛,祭祀坑,也发现宫殿群(可能是帝王行宫)。

而秦都咸阳/汉长安城距离凤翔县都不算近,超过150公里,约为安阳殷墟到淇县朝歌距离(约80公里)的一倍!

可见,商朝帝王把王陵和祭祀场所建在王都以外的地区是很有可能的。

三、淇县的朝歌才是商朝晚期的真正都城

文献中对此有明确记载,比如《史记·周本纪》有:

《帝王本纪》也有:

此后的大量史书也都记载了朝歌是武丁或者帝乙之后商朝的都城。

另外,从 牧野之战的位置 (朝歌以南), 商纣王死于朝歌 ,以及商朝灭亡后 周人把主要善后工作也放在朝歌 等史实都可以看出,朝歌必为商朝末年的都城。有很多学者也表示,朝歌自武丁朝开始应该一直作为商朝的军事重镇而存在,帝辛继位后,为了向东南开拓,遂迁都于此。

总结,纣王的都城在淇县朝歌确为事实无疑,至于为何殷墟遗址出现在安阳而非朝歌,则主要是因为商朝王族把宗教祭祀场所,以及部分王陵都安置在安阳的缘故。

故宫在北京,皇帝陵园在十三陵,或许几千年后会有傻子专家发现十三陵的废墟并宣布十三陵为北京城遗址。话说当初淇县归安阳管辖所以编 历史 时淇县不敢反驳,明明淇县是古朝歌,古都名号却被安阳抢走。而现在 历史 又在重复上演,明明古朝歌鹿台寺在淇县城西大水头村,却被鹤壁市在淇河北岸人造一鹿台,还有专家胡说高村淇水关大门朝南,现在淇滨区才是古朝歌,没了天理,淇县无论从地理到文代都很独特,先说地理,三面环水,几千年前淇县山清水秀,淇河和沧河都是水量很大的河,只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水量都很充沛,是淇县天然的护城河,淇河和沧河在淇县东南交汇并入黄河,几千年过去了黄河无数次改道,唯一不变的是古老的淇河, 历史 水路才是交通要路,诗经上大量的诗都是歌唱淇河的,再说风俗文化,淇县境内和外围大量古地名都源于殷商文化,南有牧野,比干庙,北有羑里城,境内有纣王殿村,古鹰犬城,淇水关,城内有三个海子,摘星台,鹿台阁,折胫河等等,淇县的文化还有更独特的,南边卫辉,北边安阳汤阴说话语言都带的音,比如说孩子,筷子,椅子,都读孩的,筷的,椅的偏偏中间的淇县从来不说孩的,筷的,而是孩子,筷子,椅子。就象北京的京腔京味一样。淇县是古朝歌本来无疑,但被以前的安阳说古都是安阳,鹤壁说朝歌是鹤壁一样,被争来抢去

看到有怀疑河南安阳的殷墟不是商朝都城,忍不住来答一波。其实,在清末民初时,怀疑朝歌是否为商纣王都城倒是大有人在,而安阳殷墟作为商朝都城的观点几乎是牢不可破的。但随着后来研究的深入,开始有人质疑,“盘庚迁殷”的“殷”指的是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吗?

先来说说为什么殷墟在安阳。“殷墟”一般解释为“商的都城殷的废墟”。据说公元前14世纪末,盘庚带着他的臣民从山东的曲阜来到了河南的洹河边,并建都于此。殷墟发现王陵及宫殿基址后,在王国维的《说殷》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从此,安阳的殷墟作为“盘庚迁殷”中的殷基本上被确定了下来。很多通史中也是将安阳的殷墟看作是商王朝都城。

反对者质疑的依据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①《竹书纪年》中有盘庚徙殷至纣之灭,273年未迁都,这样来说,盘庚迁都的地方就应该是朝歌。

②安阳小屯村发现的甲骨文中尚未发现盘庚时期的卜辞。

③遗址规模不够大,与偃师商城比差得太多了。并且在小屯村的殷墟遗址没有发现城墙遗址。

据此推断殷墟遗址很有可能只是单纯的王陵而非都城。所以“盘庚迁殷”的“殷”指的并不是殷墟。

这里想说一下,在殷墟也发现了80多座的建筑基址,并不是只有王陵,此外,虽然没有发现城墙遗址,但却发现了壕沟,二者的作用也是差不多的。

那么,反对者认为盘庚是把都城迁到了哪呢?有说迁都偃师的,有认为盘庚迁都郑州的,还有认为盘庚曾迁了2次。

实际上根据文献中的记载,不同时期的商王曾多次迁都,有说迁都5次的,有说共迁了8次的。比如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等等,至于著名的朝歌,据说很有可能是武丁(妇好的丈夫)迁都于此的,当时称之为“沫”。《史记》中有:“纣都朝歌,在卫州城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沫邑,殷王武丁始都也。”

商朝从商汤到商纣王经历了31个商王,前后将近600年。期间迁都频繁,一座都城可能兴了废、废了兴也不是不可能。在殷墟也并未发现商纣王墓,所以,朝歌肯定是商纣王的都城。而殷墟,确实是有很多人认为它很可能仅仅是商王朝的王陵。

甲骨文明确记载,商朝的首都叫“大邑商”,即今天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

商朝是中国 历史 上唯一的一个首都不见城墙的中央王朝 那么怎样保卫首都呢?就是在首都周围建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本题中提到的朝歌就是卫星城,卫星城有好几个,所以朝歌既不是首都也不是陪都。

大邑商周围打猎的地方叫“殷原”,商朝人把自己的国家叫商朝,从来不叫殷朝。周武王灭商后,把商朝叫殷朝,把商朝人叫殷人。用“殷原”的“殷”指代首都大邑商,实际上是对商朝首都的污蔑,就像今天把某一个城市称为“大屯子”。

商纣王是商王最后一位人皇,都城再朝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淇县,要说为什么殷墟再安阳。

那就要回到商汤时期,商朝祖先是契,契是唐尧的弟弟。

而契则受封于商,而契的受封地就是今天的商丘, 史料中记载自契到商汤八迁, 商汤所在的商地是夏朝的方国,因夏桀残暴,商汤所在的商国开始崛起,再鸣条之战后打败了夏朝将夏桀流放到了南巢。

商汤因建立了商朝,再他去世后得到了商太祖的庙号,不过商汤的儿子由于早逝没能登基,故而商汤的孙子外丙即位,居住再商丘,外丙死后仲壬即位居住再商丘。

外丙死后太甲即位,不过也有 伊尹放太甲于桐的说法,太甲即位二十年后去世,太甲去世沃丁即位,沃丁居住再毫。

沃丁去世后小庚即位,居住再毫(今商丘),小甲、雍已、大戊都在毫即位,大戊时期因商道复兴,太戊因此也被后人称之为商中宗。

太戊之后仲丁由毫(商丘)迁至嚣(郑州西北地区)仲丁之后外壬也在嚣即位,河亶即位后将都城由嚣迁至相(今河南安阳西部)。

河亶甲去世祖乙即位,将都城由相(安阳西部)迁至耿,(耿另一说为邢,邢的地名为今天的河北邢台),还有两种说法是一个是山西,一个是河南温县,存在争议,祖乙又将都城从耿迁至庇(山东郓城,范县东南部)。

祖幸、沃甲、祖丁、南庚国都都在庇,南庚三年由庇迁于奄(山东曲皋),盘庚再奄即位,十四年将国都迁于北蒙(今安阳小屯村)

盘庚之后的小辛、小丁、武丁、祖庚、祖甲、冯辛、庚丁、武乙国都都是在殷(安阳),武乙三年将国都迁至于河北。

文丁即位后将国都沬(河南朝歌)归于殷都,文丁死后帝乙即位国都再安阳,帝乙死后帝辛即位(就是商纣王)纣王将国都迁至朝歌,朝歌也称了商朝最后的国都。

安阳殷墟则是盘庚、武丁在这里定都,武丁的王后就是妇好,妇好也是 历史 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将军,这就是安阳殷墟妇好墓的由来。

商朝一直在来回迁都直到盘庚在位时才将国都稳定下来。

封神榜里比干被摘心走到卫辉比干庙死去的,看似故事,其实你去实地看看就知道了,其实就是一脚油门几分钟的事,比干庙离朝歌城摘星台特别近,离朝阳宫,酒池肉林,鹿台,云梦山,古灵山等都特别近 ,其实就是在宫殿里干部受了重型,返家途中不治身亡,当时没有 汽车 也就是抬着或板车拉着,因为当时 社会 牲畜拉车是非常奢侈的事,估计连车都没有,何况是落难官员。古书山海经里记载的卫州东北,就是朝歌。至于殷墟那是宗庙或陵墓,因为深埋地下所以保存的较好。包括周围的在卫辉古城出土的著名古书典籍竹书纪年,中国编年史就是以它修订纠偏的。

商朝应该是历朝历代中迁都最多的一个朝代了。战国时期的古籍 《世本·居篇》记载,商朝“先八后五”迁都,意思是成汤灭夏之前八次迁都,灭夏之后五次迁都。

商朝的武乙在此建陪都,称为朝歌。武王克殷时,帝辛在朝歌郊外的牧野迎战而被击败,商朝灭亡。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把原殷商王畿地区一分为三:北部为邺,南部为卫,东部为鄘(浚,拼音:Xùn)。康叔被封于卫国,定都于朝歌城数百年。汉代置朝歌县;西晋八王之乱中朝歌仍扮演一定角色;元代置淇州;明代改为淇县。

就几十公里距离,当时的国都很大,商朝比周朝先进繁华的多。商朝实际是中国文明一个顶峰,周朝突然没落了,到了汉朝中期才又恢复到商朝那种文明程度,然后到三国又突然没落,一直到唐朝才又恢复到商朝那种水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