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女孩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你知道哪些?
我国古诗词中对女子有很多代称,主要从一些女子容貌和服饰为着眼点加以指代。
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韩 《边上看猎赠元戎》:“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子,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秘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唯能醉红裙。”
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裙钗。因妇女着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有“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的说法。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娇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娇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2、中华
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古代“中国”与“中原”同义)。后随着历史演化与融合,因此凡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皆属中国。
华者,初源于华胥氏 (位于华山之西,今西安市 蓝田华胥镇)。《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3、诸华
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
4、神州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神州(shén zhōu),俗称“神州大地”,又名“赤县神州”、“九州”(中国) ,是属于黄种人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
5、中原
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
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
四下的解释 (1)指四蹄。《吴子·治兵》:“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 耳目 ,无令 惊骇 。” (2)四边 低垂 ;四边低下。《汉书· 礼乐 志》“照紫幄,珠熉黄” 唐 颜师古 注:“紫幄,飨神之幄也。帐上四下而覆曰幄。言光照紫幄,故其珠色熉然而黄也。” 唐 杨炯 《庭菊赋》:“山欝律兮 万里 ,天苍莽兮四下。”《新唐书· 吐蕃 传下》:“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 紫山 ,直 大羊同国 ,古所谓 昆仑 者也。” (3)四下里,四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 吴广 听得鼓已三更,提兵前去劫寨,果见四下小兵困乏。”《 水浒传 》第四十回:“ 戴宗 正在 酒肆 中吃酒,只见做公的四下来寻。” 赵树理 《“ 锻炼 锻炼”》:“ 小腿疼 着了慌,头像货郎鼓一样转来转去四下看。” 词语分解 四的解释 四 ì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 四方 。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 君子 下的解释 下 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 相对 :下层。下款。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 境界 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
中国有许多别的称谓:
1、赤县神州
在中国的古书《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验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2、华
古代时候这个字的意思和“花”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
第二种说法是:“华”含有红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为华。
第三种说法是:华是由中国的古称“华夏”省略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3、中华
秦朝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是中国,“华”是华夏族的指称。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4、夏
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5、华夏
中国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当时的商朝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6、 禹城·禹迹·禹甸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一个叫大禹的人去组织大家治理水灾。据说,禹治水后,按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来世代相传下来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7、九州
相传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古书《淮南子·地形》又记: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自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就泛指中国。以九州的意思还派生演化出九域、九有、九土、九区等许多名字。
8、海内
古代的中国人以为中国周围都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做海外。
本文2023-08-20 01:25: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