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的是传位给扶苏而不是胡亥吗?有什么历史依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秦始皇真的是传位给扶苏而不是胡亥吗?有什么历史依据?,第1张

关于秦始皇去世前,究竟想传位给谁的问题,我们现在唯一能得到的史料是《史记》中的一个记载: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这里其实并没有说要传位给扶苏,只是说了让扶苏回来负责他秦始皇安葬的事情。也许他的结果留在他的遗诏里,但因为这份遗诏被赵高截留了,并没有发出去。最终发出去的是赵高和李斯篡改的遗诏。因此,真正的遗诏里,究竟写的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

那么,究竟秦始皇有没有传位给扶苏呢?我认为,秦始皇最后肯定是传位给了扶苏,而且肯定是在遗诏里明确写明了的。我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其一,秦始皇临死前,不可能无缘无故给扶苏遗诏。秦始皇有那些多儿子,为什么他只给扶苏遗诏?除了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还会说什么?后来,经过赵高、李斯等人篡改的诏书,发到扶苏手里时,是让扶苏自尽。赵高、李斯等人给世人的解释是,因为秦始皇想立胡亥为皇帝,怕扶苏造反,影响大秦帝国的稳定,所以赐死了扶苏。但这个解释其实是说不过去的。一者,秦始皇虽然残暴,可他从来没有杀过他的儿子,何况是他最优秀的儿子扶苏。

二者,当时扶苏和蒙恬在一起,手握重兵,又在边关上。如果秦始皇真这么赐死扶苏,他难道不明白,他那时候已经去世了,镇不住堂子了,扶苏难道不会造反吗?赵高、李斯敢于冒这个险,是因为他们的前提是秦始皇活着。秦始皇崇高的威望,让扶苏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扶苏知道秦始皇已经去世,那肯定是另外一种表现。由此可见,秦始皇就算没人性,但他为了稳定,也绝对不会做出因为赐死扶苏而影响稳定的事情。

其二,秦始皇让扶苏去边关,实际上是栽培他。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以后,他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不是国内的稳定,而是边关的稳定。正因为害怕边关失控,所以才派蒙恬带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关于派蒙恬北伐匈奴的起因,《史记》中记载是因为当时有个给秦始皇寻找不死药的方士卢生,给秦始皇带回来一本海外的天书,上面有“亡秦者胡也”这样的字眼。秦始皇担心匈奴,所以才派蒙恬率大军追打匈奴,并在北边修建万里长城。

但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既然秦始皇那么担心匈奴,难道他就不担心蒙恬吗?把那么多军队交给蒙恬,他放心吗?肯定是不放心的。不放心怎么办?必然要找人监督蒙恬。但是,如果秦始皇公开找人监视蒙恬,必然让蒙恬不满意。蒙恬一旦不满意,不造反也会造反了。所以,要监视蒙恬,就得找个恰当的理由。

而扶苏得罪了秦始皇,因此被秦始皇发配到边关,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理由了,蒙恬也不会怀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让扶苏和蒙恬长久呆在一起,还可以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好让自己百年之后,扶苏有个坚强的后盾。所以说,秦始皇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培养扶苏。当自己去世的时候,派人把扶苏召回来,让他继承皇位,也是合情合理的。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秦始皇说了要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为什么他不直截了当说这个话,而是要说什么让扶苏回来负责他葬礼的事情呢?我认为,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秦始皇知道赵高与胡亥关系好,害怕打草惊蛇。因此把真实的内容记载在遗诏里,让使者带的话只有“与丧会咸阳而葬”一句。等扶苏看到遗诏后,他就明白一切。该怎么做,就会怎么做了。第二种可能,事实上秦始皇的遗诏是什么内容,司马迁是不知道的。他自己分析也可能让扶苏回来继承皇位。

但是,毕竟没有看见真实的遗诏,作为史学家,他也不能乱写。因此就写了一个“与丧会咸阳而葬”这样的话。而这种写法,属于“春秋笔法”。我们知道,古代的皇位继承,都必须要在大行皇帝(死了还没安埋的皇帝)的陵前完成的,这叫做承袭衣钵。让扶苏回来安葬秦始皇,实际上就是让扶苏继位的“春秋笔法”。这样,既不违背历史事实,又表达了司马迁心中的观点。(

参考资料:

《史记》)

诗经——《山有扶苏》

本诗表面看似写一个女子找不到如意对象而发牢骚,实际上写女子会见情人,对情人打情骂俏。

[编辑本段]

正文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注释:

扶苏:枝叶繁茂的大树。

隰:音席,低洼的湿地。

荷华:荷花。

子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此处指恋人。

狂:狂愚的人。且:一说为拙钝。一说为猕猴,此处代指恶少。一说为虚词。

桥松:“桥”通“乔”,即高。桥松,高大的松树。

游龙:枝叶舒展的水荭。龙:茏的假借字,即水荭。

子充:古代的美男子,此处指恋人。

狡童:狡猾多诈的小子。

[编辑本段]

翻译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

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

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

池里有丛生的水荭。

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

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编辑本段]

赏析

宋代老夫子朱熹何以惹来后世的谩骂,我看跟他对《诗经》的评价有极大的关系。他说:“郑卫之乐,皆为*声。”其实他哪里听到“郑卫之乐”了?他所看到的不过是三千年前的诗句文字,而且此人很不地道,先是赞成《诗序》,继而又反《诗序》,为何变化如此之大耶?无他,只不过要把《诗经》的“经”的地位降下来,而把自己所编的“四书”抬上去。

《诗经》变成文学作品,进而变成民歌,就是从他这里来的。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这人世间的事就是这么阴差阳错。不过倒也因了这些阴差阳错,给尘世间增添了一些乐趣。

正如《郑风》中的这首《山有扶苏》,本来是诗人用来讽刺郑国的公子忽,“所美非美”,结果却成了一首非常俏皮的情诗。诗中的女子本来是在等待她的帅哥,结果却等到了一个狂夫;本来这个名叫子都的帅哥,只是诗人随意虚构出来的一个名字,结果却使“子都”的美男子之名传遍天下。

我也不反对现代人把这首诗看成是女子与情人约会之时,和他打情骂俏。

娇爱和戏谑,是女人男人两情相悦、激情碰撞之余的火花,更是性爱之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有了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满目都是情,满脸都是春。正如五代时一位号为“曲文相公”的诗人和凝写他自身的经历:“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尽放娇。”把自己和心爱的女子尽情欢谑的场景写得那么令人艳羡,连他自己也不尽得意地说:“今夜仙郎自姓和。”

《山有扶苏》中显然也是这样一个女子,自己约会等待的情人明明是个美男子(即便不美,在她眼里也是美的),却偏偏要说他是“狂夫”、“狡童”,正如我们现代人,爱把自己的爱人称呼为“死鬼”、“冤家”一样,其实在这些言词的背后掩不住心中的骄傲与欢喜。

人性使然,古今同理。

诗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起兴,对应的正是自己心中的恋人,高山上长扶苏,湿地里开荷花,各得其所,各称其美。自己心中的恋人其实也和子都、子充一样的美。至于子都、子充是什么人,谁也不知,只有姑娘心自知。《孟子》说:“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不过,诗中的子都还真有其人。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作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子都是当时的一个有名的偶像派人物,不仅相貌生的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然而,子都虽美,却是个小心眼。《左传》隐公十一年里便记载了他因争车未遂而在阵前射杀己方大将颍考叔的事情。

而子都的盛名,仅靠这一件事还炒作不起来,若不是因为这首《山有扶苏》的诗,子都不过就是无数美男子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得不到那么多的“粉丝”。仅凭这一首诗,子都入选中华美男榜,便是实至名归的了。

孟子何尝又看见过子都?孟子所看到的“子都”,还不就是诗中女子心里的子都。其实这“子都”,就好比今天追星族眼里的“刘德华”、“李连杰”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近得的偶像。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或者也可以说,子都乃是众多郑国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和假想的约会对象。

后人说,郑国是情歌的沃土,我信。至少这一首诗便足以证明郑国的男男女女都颇解风情。这可能得益于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当时郑国的国势吧。

《毛诗正义》中说,郑国“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可见其地理位置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有山有水。这样的地方即便不产美女,也容易生产多情人。

另:据说秦始皇之妻郑妃常唱此曲,便给郑妃生下的大公子取名扶苏,希望他能像扶苏一样繁茂。

公子扶苏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就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地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借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继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扶苏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他为天下苍生请命,可见其仁;他宁愿冒着失去父皇信任的巨大威胁,而犯颜数次直谏,竟不惜被贬出秦国都,可见其勇;他冷静地看到秦帝国表面无比强大底下巨大的危机,可见其智。秦横扫六合,始皇踌躇满志,对臣下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而那帮包括廷尉李斯在内的重臣则皆投始皇所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始皇闻之大悦: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千古一帝的志得意满之情跃然纸上。然而秦帝国的巨大危机有几个人能够清楚而冷静地看到呢?扶苏看到了,而且数次直谏。

二世胡亥胡亥,即秦二世,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出巡死于沙丘,胡亥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持下,得立为太子,并承袭帝位,称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惨无人道的统治,终于在公元前209年激起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二世胡亥在赵高逼迫下自杀,时年24岁。

胡亥是始皇帝最小的儿子。俗话说,幺儿幼子最可爱,年少天真无嫌猜。爱幼之情,不但平民百姓如此,权势在手的人,更是如此。身在高位,逼宫抢班的危险,使人不得不有所提防,首当其冲的提防对象,就是自己的继承人。父子继承的体制下,长大成人的亲骨肉,越是能力强,越是力量大,越是有逼迫的危险,也越是容易成为猜忌的对象。与此相反,幼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最小,利害上没有逼迫的可能。年幼天真,与父亲的关系多是难得的真情,不仅没有嫌猜,常常滋生格外的爱怜。格外的爱怜,生于平民之家,不过是人间的亲情;生于帝王之家,往往衍生成王位继承的政情。胡亥之所以格外受到父亲的宠爱,也出于他可爱的性格。胡亥其人,本来是没有政治抱负也没有政治野心的青年,鲁莽而顽皮。

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

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儿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的鞋子,因为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将看起来招眼的鞋,都一一踩上一脚,诸位兄长无不叹息。人的言行是一致的,后来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结果就像他原来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乱得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赵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渐渐地越走越远。赵高本是卑贱之人,但他也有一些才干,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气大,字也写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宠信,一直提拔他做了中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仪仗。为了巴结胡亥,赵高经常教胡亥书法和如何断案,加上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将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听他指挥,这是以后赵高鼓动胡亥篡位的基础。

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秦始皇嬴政带着深深地遗憾,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地死,对于秦王朝来说是致命的,从此以后,统一天下仅仅十几年的秦王朝就陷入战乱之中。

秦始皇之所以叫始皇帝,是希望能够将皇位传之万世,谁知道二世便亡了,这或许是他做梦也不能想到的事。

当然,他想不到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赵高、李斯这些人竟然敢忤逆自己的意思,将胡亥推上了皇位,并将自己指定的继承人扶苏给害死了。而胡亥这个人实在过于愚蠢,在赵高的唆使之下,对功臣名将大肆杀戮,对天下百姓横征暴敛,更是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秦王朝和秦始皇的名头太大了,而秦王朝又灭亡得太快了,因此,许多人就在想,如果当时扶苏顺利即位了,是不是就能够保住秦王朝,甚至实现秦始皇传之万世的愿望呢?

扶苏的名头为什么这么大?

实际上,在史书中,关于扶苏的记载并不多,他之所以如此出名最主要的就是两个原因:

第一,“焚书坑儒”时,扶苏曾经阻止秦始皇。

“焚书坑儒”这件事在历史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单就秦始皇想要杀那些欺骗、讥讽自己的四百多人的事情而言,扶苏曾站出来力荐秦始皇不要杀这些人。

《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秦王朝是以法家学说为主要治国方略,纵观整个秦国强大的过程,法家实际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儒家与法家天生就是死对头,从这里可以看出,扶苏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才有这样一说。

我们知道,除了秦王朝以法家为主要治国思想,和汉初主要以黄老之说为主要治国思想,后世基本上都是以儒家为主要思想,因此,扶苏的这番话足以让儒家对他大肆宣扬,这也就使得扶苏的名字不至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第二,秦末借助扶苏的名声为自己壮声势。

秦末各路豪杰起义,许多人利用楚国的悲剧和号召力来收揽人心。除了利用楚国人的情怀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在这些人的利用范围内,那就是扶苏。

在许多人眼中,扶苏是仁德、贤明的代表,按理说应该成为继承人,谁知道最终却是胡亥当上了新皇帝,这不得不让人猜测其中有猫腻。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了。

《陈涉世家》记载: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使得扶苏的名声极好,而且极大。

那么,扶苏的能力究竟怎么样呢?

翻遍所有的史书,我们对于扶苏的能力其实是一无所知,史书中也只是记载几件非常知名的事。

第一件事是反对坑杀儒生,第二件事是沙丘之变后,扶苏自杀,第三件事就是在陈胜等人的口中了。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赵高对他的评价,说他是“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这说明在当时扶苏的名声的确很好,也有很多人能够信服他。

然而这些都只能说明扶苏的人品很好,但至于说他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帝王,却没有任何事件可以佐证。

但是从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扶苏虽然人品很好,但却是一个不太懂政治的人。第一件事是为那四百多个儒生求情,不能有效的劝阻秦始皇。第二件事就是被逼自杀。

因此,我个人认为,扶苏或许并不能把控如此大的一个朝廷乱局。

秦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仅仅是胡亥和赵高的问题吗?

胡亥即位成为秦二世之后,在赵高的唆使下,做了许许多多的荒唐事,这的确是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不过,如果将秦王朝的灭亡完全归咎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似乎还是有点不公平。在我看来,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至少还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统治者们的横征暴敛。筑长城、修驰道、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天下人疲惫不堪。当这种压迫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有人起来反抗。而这些事情,很多都是秦始皇在位时所做的。

其二,秦制没有改变。秦王朝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从商鞅以来的严苛制度,不过这种严苛制度在战时很有效果,不过现在天下一统,这套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社会状况,而秦王朝的上层人物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但凡有人敢于第一个冒头反抗,后面都会有无数人跟风起义,瞬间将战火燃烧到整个秦王朝的大地。

扶苏即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扶苏顺利即位,按照他的性格以及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原因,可能会实施一些仁政。不过,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短时间内,扶苏根本无法抛弃法家而改用儒家思想。先不论法家对于秦国已经深入骨髓,像李斯这些人也不会同意扶苏改变秦王朝当时的状态。

李斯虽然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输给了赵高,但李斯毕竟是一个资深的政客,以扶苏在历史上的表现,恐怕是斗不过李斯的。至于说蒙恬,虽然蒙恬作战勇猛,但治国与治军其实差别很大,恐怕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换句话说,即便扶苏有自己的一套治国理论,但在李斯等一大批老臣的阻拦之下,恐怕也无法很快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在这个时候,人民的情绪已经达到了极限,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扶苏。

当然了,扶苏毕竟比胡亥还英明很多,在面对各地起义军的时候,他至少能够做出一些比较正确的决定去面对这些人。同时加上他的仁德、贤明,能够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但是却无法根除。因为,在当时除了前期的陈胜吴广起义之外,后面的主力都是六国后裔,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想要这个国家变强,而是单纯想要复国。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后来的战乱仍然无法避免。只不过有扶苏所在的秦王朝还有蒙恬等一大批名将,能够大大地延缓秦王朝灭亡的时间,甚至最终再次统一也未可知。

只是,要想实现秦始皇的传之万世的愿望,恐怕就是有些痴人说梦了,但凡封建王朝,一定会不断地积累社会矛盾,最终爆发,接着改朝换代。

他的父亲是开国元首,统一了全国。他的父亲毁誉参半,历史上对他父亲的评价是统一有功,治国有罪。在他父亲的统治下,发生了迫害书生的事件,同时毁了许多文物古籍。他的父亲统治期间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实现了土地国有制。他的父亲建国之后,采取了大炼金属的举措。他是父亲的长子。他被父亲派去北方参加抵御外族的战争。他最后也死于军中。他就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我们从历史的记载,可以知道,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被立为太子,因为反对父亲焚书坑儒而上书劝谏,遭到秦始皇的疏远,被派去北方军中协助蒙恬。后来秦始皇死于沙丘,秦始皇遗诏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扶苏回京主持丧失,继承帝位。结果胡亥与赵高李斯密谋修改遗诏,命扶苏与蒙恬自杀。扶苏收到秦始皇假遗诏之后,随即自杀。从这些史料,我们可以知道扶苏是正统的秦皇继承人,有仁义之心,重纲常。做为太子,在朝能够劝谏父皇行仁义之事,在军,能够协助蒙恬筑长城,御匈奴。做为儿子,能够奉行父命,舍弃性命,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很愚孝愚忠的。历史要是这样简单就好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