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是举人还是进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于成龙是举人还是进士,第1张

1、于成龙不是进士、也不是举人。他的学历出身应该叫:监生。

2、于成龙在明朝参加过科举的乡试(秀才考举人),没能考上举人,只中了“乡试副榜”

3、“乡试副榜”,意味着没有获得“举人功名”,也就不能参加下一步考进士的“会试”。但是“乡试副榜”可以直接参加下一次的乡试。不用象别的秀才一样,要经过全省“科考”筛选。

4、于成龙在清代顺治年进入国子监学习(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的党校)。结业后待遇等同举人,清代初期文学人才很稀缺,国子监的监生结业也能授官,但一般都是比较偏远的地区,所以于成龙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

具体数字很难算出来,但也是想如今高考录取一样的规则,即按地域划分录取名额。

以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乡试中举名额为例:

直隶(今南京)100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等省各40人,广东、广西各25人,总计470人。

清时期,睢州辖区图 李子方进士卷 李子方(1848—1900),字端甫,清末睢州(今民权李堂乡李堂村)人,光绪二年(1876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任山东邱县知县(今属河北),任职三年。 李子方父子在清末民初较为显赫,其子李效儒中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李传儒中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举人,李俊儒中光绪十九年(1893年)乡试副榜,李伟儒中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秀才,后毕业于北京政法学堂。 李效儒举人卷 李效儒(1875—1905),字绍端,李子方长子,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拔贡、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未授官而卒。 马振滨举人卷 马振滨(1870—1930), 字渔樵,清末睢州(今民权伯党乡白岗村)人,回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选授内阁中书。后离京任广东省迁江县知县,先后任广西柳州道道尹,甘肃省泾源道道尹、甘凉道道尹等。民国十五年(1926),政局大变,他辞官返省。 马振滨家族在清末民初影响睢县历史。当时睢县有汤王袁蒋,南刘北马之称,马家为睢县特大地主,有良田几千亩。马振清中光绪九年(1883年)武进士,马振波、马振川同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顺天乡试举人,马振濂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拔贡。还有马振淇,贡生,曾任睢县公款局局长、代理县知事,被红枪会判处死刑。 陈继修拔贡卷 陈继修(1864—1938),字月樵,号古愚先生,睢县县城人。选取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贡,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人。陈继修是清末民初睢县著名书法家,影响很大,学生甚多。 其孙陈雨门(1910—1995)后来成为著名诗人、民间文学专家,任民国时期《青春诗刊》主编,后被聘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

〔恩县〕举人

明:

洪武  苏文,二十六年癸酉科。

永乐   马忠,六年戌子科,仕至浙江道御史。

曹廉,九年辛卯科。

郭麟,十二年甲午科。有传,见勋业。

李格,十二年甲午科。

刘达,十五年丁酉科。仕至鸿胪寺序班。

张恺,二十一年癸卯科。仕至鸿胪寺序班。

宣德 ,宋英,七年壬子科。仕至河南唐县知县

正统   徐清,十二年丁卯科。江西 丰城县人。任本县太平驿驿丞,中山东乡试。

天顺   傅性,三年己卯科。任直隶无极县教谕。

成化   郭镗,元年己酉科,麟长子,见进士。

郭钰,四年戌子科。鳞次子,见进士。

   褚敬,七年辛卯科。

   张岗,十年甲午科。任直隶文安县知县。

   刘钊,二十二年丙午科。中顺天乡试,任河南南阳县知县。

弘治   祁士英,二年己酉科。仕至直隶松江府通判。

   王景,科同上。仕见进士。

   傅汝楫  五年壬子科。性子。任陕西祁州知州,调直隶宿州。

   庞璁,科同上。仕见进士。

   刘经,科同上。仕见进士。

   刘儒, 科同上。仕见进士。

   纪存义,八年己卯科。纶子。

   朱胜,十四年辛酉科。中顺天乡试。任河南巩县知县,升中军都督府都事。

正德   申瑄,五年庚午科。任直隶镇江府通判。

   周叙,科同上。仕见进士。

   董琦,八年癸酉科。任浙江嘉兴府通判,升处州府同知,南京刑部员外郎郎中。

嘉靖   左杰,四年乙酉科。仕见进士。

   石迁高,七年戊子科。仕见进士。

   刘鲁生,十年辛卯科。仕见进士。

   刘洛生,鲁生弟,十六年丁酉科。仕见进士。

   田孔旸,孔昭弟,科同上。任直隶山阳县知县。

   郭养生,十九年庚子科,任山西宜君县知县。

   张檄,二十二年癸卯科。浙江阴山人。任本学教谕,中山东乡试,见职官。

   段锦,二十五年丙午科,仕见进士。

   王牧,二十八年己酉科。仕至浙江温州府通判。见勋业。

   纪公巡,科同上。仕见进士。

   王承旨,科同上。任河南孟津县知县,升山西赵城县知县,至大同府通判。

   邹之魏,三十一年壬子科。任河南虞县知县。

   申九峰,瑄子。三十四年乙卯科。任直隶满城县知县。升山西沁州知州,调汾州判官。

   雷稽古,三十七年戊午科。仕见进士。

   辛如金,科同上。仕见进士。

    赵东齐,科同上。任山西榆社县知县,调河南新乡县教谕,升大名府教授,任 □ □府通判。

   曲惟直,科同上。任河南鄢陵县知县。

    郭桢。科同上。镗孙。任河南利津县知县,调江西按察司知事,四川珙县知县。有传,见勋业。《通志》误作徵。

   刘黄种,四十三年甲子科。经子。任直隶枣强县教谕,升河南汤阴县知县。

   吴愿学,科同上。任直隶魏县,调导升国子监学正、督察院司务、户部郎中。

万历   高云程,十九年辛卯科。

     李应荐,三十七年己酉科。仕见进士。

天启   刘明偀,四年甲子科。仕见进士。

     李之俊,七年丁卯科。

崇祯   刘楷,十二年己卯科。仕见进士。

清:

顺治   宋德馥,五年戌子科。任泰和县知县。见勋业。

   祝应晋,十一年甲午科。仕见进士。

康熙   万廷祥,二年癸卯科。

   邹王选,十七年戊午科。任栖霞县教谕。

   宋翕,二十三年甲子科。

   吴翺,二十九年庚午科。

   曹实方,四十一年壬午科。

   李培,字闺中。同上。

   高峰松,五十九年庚子科。

   杜文明,科同上。任四川南都县知县。见勋业。

   陈怀仁,七年己酉科。见进士。

   宋忻,十年壬子科。任江南□县知县,乙卯科江南乡试同考官。

乾隆   王体乾,三年戊午科。

   宋倓,六年辛酉科。   

   李如龙,十二年丁卯科。任河南河内县知县。

   冯信,十七年癸酉科。钦赐国子监学录。有传,见文学。

   张见若,二十年乙亥科。

   张默,三十三年戊子科。任广西永宁州知州。有传,见勋业。

   尚瓆,三十六年辛卯科。

   刘怀琮,三十九年甲午科。

   徐暲,五十七年壬子科,解元。有传,见文学。

嘉庆   王嘉会,五年庚申恩科。

   周林,同上。

   朱玉林,六年辛酉科。见进士。

   李作谋,十二年丁卯科,任沾化县教谕。有传,见文学。

   陈象贤,十八年癸酉科。

   宋千奇,十九年甲戌科。

   陈清源,二十三年戊寅恩科。

   赵鹏举,同上。

道光   李之儁,采访册载,道光初年,举人。

   郭琅,十一年辛卯科。

郭种德,十二年壬辰恩科。见进士。

   赵恒吉,十四年甲午科。

   张景春,十七年丁酉科。

   王佑,二十四年甲辰恩科。

   李芝,二十六年丙午科。任朝城训导。

咸丰   陈清泰,元年辛亥科。

同治   翟修来,三年甲子科。任淄县教谕。

   王佐,九年庚午科并补行丁卯科。任新泰县教谕。

   陈云霱,科同上。任济宁州训导。

光绪  赵体仁,元年乙亥科,恩赐翰林院检讨。

   李华銮,科同上。任寿张县训导。

   姜子兰,八年壬子科。

   李侨,十九年癸己科。任陕西渭南、三元、洛南县知县。

        (摘自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重修恩县志·选举》卷十一)

⑴举人:唐制为各地乡贡入京试之通称,意即应举之人。明清则为乡试考中者之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辞海》)

                                                                    王玉杰/文

����

据统计,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只出了17名“连中三元”的状元。

一、唐代3名

崔元翰(729-795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全唐诗》存其诗七首。

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吾在这里为其扶位正名。

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 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有资料记载唐后期宰相白敏中(白居易堂弟)也是“连中三元”的,此属误传,白敏中虽然状元及第,但乡试时却并非第一。

二、宋代六名

孙何(961-1004年),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

王曾(978-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无较大政绩,著有《王文正公笔录》传世。

宋庠(996-1066年),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甲子科状元。曾因弹劾范仲淹,被贬扬州。一生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杨寊(1014-1044年),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审贤。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状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丧事办完不久,杨寊亦一病不起,日渐羸弱,终于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岁。

冯京(1021-1094年),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当世。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后为司马光所看重。一生政绩平平。

王岩叟(约1043—1093),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今临清杜洼村)人。。《宋史"王岩叟传》载:“岩叟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官至丞相。

有人认为陈尧叟、彭汝砺两位状元郎亦曾“连中三元”,余细心考证后,毅然把二者排除。

三、辽代一名

王棠(?-1094年),涿州新城(河北涿县一带)人,字号不详。辽兴宗重熙十五年(1046)丙戌科状元。官拜南府宰相,后病逝于任上。在任期间,法度修明,较有政绩。宋、辽官方很少记载此案,余在此修订补上。

四、金朝一名

孟宋献,生卒年不详。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辽世宗大定三年(1163)癸未科状元。高中后不久,因母亲病逝,哀伤过度,在服丧期间病逝于家。

五、元代一名

王崇哲,生卒年不详。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字元举。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在历史上无甚功勋。

六、明代两名

黄观(1361—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殿试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元扰,边境元虞”,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后燕王朱棣“靖难”,攻破南京,正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的黄观,得悉惠帝已死,自知大势己去,投江自尽。黄观在好多官方古本上连状元的记载都没有,余认真查解,确系“连中三元”,特此增订。

商辂(1414-1486),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他为人直言持正,刚正不阿,与于谦同朝为臣。官至吏部尚书,世人盛赞“一代贤相”。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以及所纂《宋元通鉴纲目》、《寰宇通志》等书。

有人把明代状元杨守勤划入“连中三元”的行列里,其实他在乡试时只取得了第三名,所以不能入围,特在这里澄清。

七、清代两名

钱棨(1734-1799年),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振威,号湘舲。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状元,同榜进士有陈万青和汪学金等。一生建树不多。

陈继昌(1791-1840年),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状元。同榜进士有徐乃普和陈銮等,官至江苏巡抚。著有《如话斋诗存》、《殿试策》。

有书上说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状元郎戴衢亨为“连中三元”者,此纯属误传。

八、连中三元的武状元历史上仅有两名

王名世,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浙江永嘉英桥(今龙湾)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武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武举会元、状元。因明崇祯四年前武举没有殿试,故会元即可称状元。王名世勉强可以算做“连中三元”。

王玉壁(1617一1706年),字楚珩,浙江富阳人,十三岁开始向外祖父学习武艺。臂力过人,能开强弓,作左右射,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他二十岁,参加浙江乡试,中武解元(第一名)。清顺治八年(1651年)再应浙江乡试武科,中解元。次年,进京会试,中会元;殿试钦点一甲一名武状元。官至总兵,律己甚严,双锏终日不离身,治军颇有成效。1706年无疾而终,享年89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