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姜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2收藏

豆豉姜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豆豉姜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豆豉姜的别名 24 来源 25 生境分布 26 性状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豆豉姜的用法用量 210 附方 211 备注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豆豉姜 1 拼音

dòu chǐ jiāng

2 《辞典》:豆豉姜

21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22 拼音名

Dòu Chǐ Jiānɡ

23 豆豉姜的别名

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蔃(《广东中药》)。

24 来源

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及根茎。9~10月间挖取,洗净、晒干。

25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26 性状

根呈圆锥形,表面棕色,有纵皱及颗粒状突起,横切面导管明显,质轻泡,易折断,断面淡黑色。气香,味辛辣。

27 性味

辛,温。

①《分类草药性》:"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辣,无毒。"

28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

①《分类草药性》:"治周身筋骨疼痛,发表,散风寒疹子,去膨胀,理气。"

②《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止痛,祛风湿,理筋骨。治胃冷痛,孕妇水肿,跌打宽筋。"

③《广西中药志》:"治感冒。"

④《广东中药》:"祛风散寒,息肝风,消肿。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产后脚软,痰湿脚气。"

29 豆豉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鲜者05~2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210 附方

①治感冒头痛,风湿骨痛:木姜子根、茎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冷气痛,胸口痛:木姜子根、茴香虫(阴阳瓦上炕干),研末,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211 备注

本品在四川地区与同属植物木姜子及清香木姜子的根,通称"木姜子根",同等使用。参见"木姜子"及"木椒根"条。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珍珠胃安丸

nWan处方:珍珠层粉450g、甘草350g、豆豉姜50g、陈皮100g、徐长卿50g制法:以上五

活络止痛丸

首乌20g过岗龙20g牛大力20g莶草20g豆豉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

补血调经片

樱子300g五指毛桃150g香附(制)300g豆豉姜300g高良姜210g苍术72g千斤拔300g

克痛酊

方:黑老虎根195g香附117g广藿香117g豆豉姜117g香加皮80g花椒78g九里香78g鸡骨

正骨水

成药,主要成分为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

更多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珍珠胃安丸

nWan处方:珍珠层粉450g、甘草350g、豆豉姜50g、陈皮100g、徐长卿50g制法:以上五

活络止痛丸

首乌20g过岗龙20g牛大力20g莶草20g豆豉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

克痛酊

方:黑老虎根195g香附117g广藿香117g豆豉姜117g香加皮80g花椒78g九里香78g鸡骨

补血调经片

樱子300g五指毛桃150g香附(制)300g豆豉姜300g高良姜210g苍术72g千斤拔300g

正骨水

成药,主要成分为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

更多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豆豉姜 《外治寿世方》:[卷四儿科]腹鸣如蛙

淡豆豉生姜(各二钱切碎)葱(五茎)食盐(一两)同炒热。置脐上熨之。效姜煎浓汤。洗肚腹。另用葱姜捣烂。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杂治]曲腰啼哭

此受寒腹痛也。淡豆豉、生姜、葱白(细切)、盐共炒热,以手巾包熨肚上,立止。《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

《儒门事亲》:[卷十二汗剂]双解散

通圣散与益元散相合中停,水一钟,生姜、豆豉、葱白同煎。《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验方新编》:[卷三脾胃]脾胃虚冷不思饮食

鲫鱼和豆豉、胡椒、老姜、陈皮烹煮,空心食。《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奇效简便良方》:[卷三小儿]小儿大小便不通

姜黄和姜不一样。

姜黄芭蕉目,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茎很发达,根粗壮,末端膨大呈块根。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根茎供药用,鲜品或干品可作烹调配料或制成酱菜、糖姜。

姜黄是一种有种悠久的入药历史了,也作为一种香料直接添加在不同的食物里面,另外将行里面含有天然的姜黄素,因此在咖哩粉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另外姜黄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因此可以延缓肌肤衰老的情况出现,成为了人们美容养颜的一个好选择。

生姜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去腥体味的材料,也可以入药,但是主要用于开胃、提神、驱寒的作用。生姜与姜黄相比较,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更高,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菜市场看到老嫩程度不同的生姜,在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也有很多。

扩展资料:

姜黄的药用价值:

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又可提取**食用染料;所含姜黄素可作分析化学试剂。

姜黄素还能减少突变原致癌的可能性。姜黄素还能抑制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的诱癌作用。

当局部应用10μmol/L姜黄素时,对由5nmol/L TPA 诱发的鸟苷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率达91%;10μmol/L的姜黄素与2nmol/L的TPA-起局部应用,对TPA激发的3H-胸腺嘧啶嵌合入表皮DNA中的抑制率为49%,其抑制率与浓度有关。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抗癌剂。

姜黄素在通常情况下杀菌能力较弱,但当给于光照射时,微克量的姜黄素就显示出很强的光毒性反应。革兰氏阴性菌对于姜黄素光毒性的抵抗力比革兰氏阳性强。姜黄素的这种光毒性只有在有氧情况下才能产生。

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光敏化药物应用于牛皮癣、癌症、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光疗。姜黄素还能对易光解的药物起稳定的作用。如对硝苯吡啶的光稳定作用特别强,使它半衰期延长6倍,可增强其疗效。

参考资料:

-姜黄

 调理,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调和;调护治疗;料理,接下来就由我带来中医阳气不足怎么调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饮食助阳

 从中医角度看,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主要有热、温、寒、凉“四气”。食物入口与药物治病是同一道理,性味合于人体则除病健身,不合于人体则增病损身。寒凉的食物会有损阳气,温热的食物能固护阳气。

 寒凉食物 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薏苡仁、绿豆,冬瓜、苦瓜、黄瓜、丝瓜、芥菜、马齿苋、茄子、藕、豆腐、紫菜、海带,田螺、螃蟹,梨、香蕉、西瓜等。

 温热食物 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如高粱、黑大豆、糯米,南瓜、韭菜、辣椒、大蒜,牛肉、羊肉、鸡肉、鸽肉、虾、海参,荔枝、龙眼肉、大枣、栗子、核桃肉、生姜、小茴香、花椒等。

 平性食物 介乎寒凉温热之间,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如大米、小米、玉米、黄豆、豌豆、芝麻,包心菜、胡萝卜、土豆、淮山药、木耳,猪肉、兔肉、鸭肉、鹌鹑肉、燕窝、鲈鱼、泥鳅,无花果、椰子、花生、苹果等。

 阳虚人群常用食疗方

 外感风寒 表现为怕寒怕风、流清涕、后脑疼痛者,可用生姜30克,葱白3段,红糖30克煎水温服,以助阳散寒。

 食用生冷腹痛腹泻 表现为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大便清稀者,可用生姜15克,胡椒30克,猪肚200克炖汤,以温中止痛。

 妇女月经量少痛经 遇温则减、四肢冰冷者可用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200克炖汤,或鲜艾叶15克,生姜10克,炒鸡蛋,以调经散寒。

 夜尿频多、腰膝酸冷、四肢乏力 可用巴戟30克,杜仲30克,乌鸡半只煲汤,以固肾缩尿。

 起居保阳

 睡子午觉 中医古籍《素问》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提示人们需要合理地安排起居。其实我们每天的睡眠就是保护阳气的一种很好方法。国医大师朱良春介绍自己养生经验时说,无论工作多繁忙,抓好睡眠时间是精力充沛的关键。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是人体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阴阳交接时候,这是睡眠的最好时间。如果继续熬夜,就会耗损人体萌发的阳气,第二天阳气不足,就打不起精神了,即使睡到第二天10时也补不过来。日积月累阳气虚的表现就呈现出来。

 一天之中还有另外一个阴阳交接的时候,就是午时。中午11点至13点的时候阳气最盛,阴气初生。在这个时候睡觉是让阳气潜藏,就能达到护阳之效。养生学上称这两个时段的睡眠为“子午觉”。睡眠除了要有日周期,还有年周期。春夏之时,阳气升发,适宜晚睡早起,外出吸收阳气。秋冬之时,阳气敛藏,应该早睡晚起,收藏阳气。

 晒太阳 晒太阳就是吸收大自然的阳气,转变为自己的阳气。晒太阳也是有技巧的,在红日初升的清晨,适宜把两个手掌心(劳宫穴)对着太阳,做深呼吸,这样可以养心、肺之阳。在红日当空的午时,尤其是冬天的午时,是晒太阳最宝贵的时间,适宜把帽子脱掉,让阳气从头顶(百会穴)吸收进去,这样可以养心脑之阳,然后低下头,让阳光从颈后(风池穴)吸收进来,风池穴是人体卫外阳气的源头。值得注意的是,晒太阳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每次30~45分钟即可。在南方、在夏天,切忌暴晒,在北方、在冬天,还应注意避风。

 顺时养阳

 根据阳气生长收藏的规律来调节起居饮食,顺时顺势而为,阳气才能旺盛。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提出了适时养生的概念。中医古籍《素问》提出,“春天应调畅情志,养护肝气;夏天应控制怒火,养护心气;秋天开始注意休息,收敛神气,养护肺气;冬天注意保养身体,无动欲望,养护肾气。”

 夏季养生 夏天大自然的阳气地上最盛,地下阳气最虚。人亦应之,此时机体的阳气浮于体表,空虚于里,若此时因贪凉吹风、伤于冷食、熬夜、过劳,使邪气乘虚长驱直入,易发生面瘫、胃肠炎、心肌炎等疾病。可见夏季是人体内阳气最弱之时,须时时固护。本身体虚之人,在夏天可用六君子汤(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化湿;人参(生晒参)炖瘦肉汤益气生津;淮山莲子芡实汤健脾益气,或用艾灸关元穴、气海穴等方法,顺应季节补养阳气。 冬至养生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从中医角度讲,冬至是阴气盛极而减退,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故此时养生以静养为主。可以遵循“养肾固精”的原则进补(例如膏方)。

 艾灸壮阳

 艾灸是我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的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和回阳救逆等作用。《扁鹊心书》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的说法,故艾灸是阳虚人群顾护阳气的好方法。

 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

 阳气不足之人,首先会怕冷,别人穿短袖,他却穿长袖的衣服。手脚冰凉,这种冰凉,无论夏天冬天,手脚冰凉,和血虚的夏天热,冬天冷是不一样的。阳虚的人,脸色往往是苍白的,或者严重了以后是发黑的,甚至出现两个乌黑的眼圈,像烟熏的一样。

 如果落到具体脏腑上,除了前面讲的总体的表现之外,五脏各自阳虚,会加上各自的表现,比如:心阳虚的人,会有心胸憋闷疼痛的症状;肝阳虚的人,会出现情绪抑郁低迷的情况;脾阳虚之人,会有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等症状;肺阳虚的人,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痰如白沫等症状。肾阳虚的人,会出现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数等症状。

做法如下:

1、生姜洗净后去皮,切成大片放入汤锅中,加水没过姜片大约3厘米,用大火烧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熬煮半小时;

2、待姜片出香味,汤水变黄后,放入菊花继续用小火熬煮10分钟,直到煮出菊花的清香味。关火使汤水自然冷却;

3、最后在锅中加入蜂蜜充分搅匀,凉后即成菊花姜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过滤锅中的残渣。取富硒蜂蜜姜茶放入杯中,冲泡一定量的水,搅拌后直接饮用。

泡脚是不少人在冬天时候必做的事情,因为在睡前泡脚能够使我们睡觉的时候更暖和。但是在今时今日,泡脚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保健的一种措施,依靠泡脚来护理身体成为了新的潮流。那么大家知道花椒生姜泡脚有什么功效以及作用吗?

花椒生姜泡脚的功效

花椒有温中止痛、祛湿散寒的作用,将花椒煮水后用这个水泡脚能活血通络令身体达到血脉畅通的疗效。中医认为生姜有散寒解表的作用,可以刺激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像一些怕冷、手脚冰冷的人,用生姜泡脚是有一定好处的。因此两者搭配起来,具有很好的护理作用。

花椒生姜泡脚注意事项

1、花椒生姜水泡脚不宜长期连续进行,感觉原来的病症消失,就应该停止几天,等出现不足症状时再进行,否则可能出现中医古籍中说的“乏气”和“火自水中生”等现象。

2、有阴虚症状的人,用花椒生姜水泡脚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阴,特别是在冬天。因为花椒水泡脚有通水道、_寒、消食等作用,且在此过程中还有出汗的现象,所以同其它补阳药物一样有些“燥”的感觉。

无论是花椒还是生姜,都具有很好的活血通络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体质较为虚弱的人较为适用。但是花椒生姜泡脚也并不适合过度使用,因为这一种泡脚材料较为燥热,容易让泡脚者感觉到燥热的感觉。只要能够合理使用花椒生姜来泡脚,对于身体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心姜 21 黑心姜的别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黑心姜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黑心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黑心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黑心姜 1 拼音

hēi xīn jiāng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心姜

21 黑心姜的别名

蓝姜、绿姜、黑姜、乌姜

22 来源

姜科姜黄属植物黑心姜Curcuma caesia Roxb,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23 性味

苦、辛,温。

24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痛,头风痛,胸胁痛,腹泻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25 黑心姜的用法用量

3~5钱,浸酒或水煮服;外用适量,捣烂调酒外搽。

26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黑心姜的方剂 麻黄大黄散

桂(去粗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制法:上为散。

柴胡木香汤

食,肌体消瘦。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擘破),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

通热汤

出,口中干燥。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酸枣仁黄芩汤

,不得眠睡。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日2次。制备方法

黄芩芦根汤

,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枣3枚(劈破),同煎至8分,去滓

更多用到中药黑心姜的方剂

用到中药黑心姜的中成药 艾叶汤

妊娠胎漏下血。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

补肝丸

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人参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

麝香丸

》卷六十:方名:麝香丸组成:麝香半两(细研),干姜1两(炮裂,锉),蠹虫粪1两,葵茎半两,白矾2两

抱龙丸

服。《圣济总录》卷三十四之抱龙丸: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黄药子1两,生干地黄

当归丸

)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黄芩(去黑心)1分。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更多用到中药黑心姜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黑心姜 《奇效良方》:[卷之二十五眩晕门(附论)]眩晕通治方

皮)川芎枳壳(麸炒)黄芩(去黑心)焙,以上各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鸡苏三叶,同煎至七分,

《奇效良方》:[卷之二]麻黄汤

当归(焙)黄芩(去黑心,各一分)石膏(捶碎,一两)桂心川芎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各半两)杏仁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一咽喉门(附论)]咽喉通治方

(去黑心,各二两)官桂(去粗皮,一两)赤茯苓(去黑皮,二两)上锉碎,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

《奇效良方》:[卷之二]黄连白术汤

一两半)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奇效良方》明·成

《圣济总录》:[卷第七]贼风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皮 21 拼音名 22 姜皮的别名 23 来源 24 功能主治 25 姜皮的用法用量 26 注意 2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姜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姜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姜皮 1 拼音

jiāng pí

2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皮

21 拼音名

Jiānɡ Pí

22 姜皮的别名

生姜皮

23 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表层。将生姜洗净,浸于清水中过夜,用刀将深色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皮层剥下,晒干。

24 功能主治

辛,微温。

25 姜皮的用法用量

行气消水。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26 注意

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姜皮的方剂 麻黄方

gfāng赵炳南方:麻黄方: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

苍防五皮饮

拼音:cāngfángwǔpíyǐn处方:生姜皮、茯苓皮、桑白皮、五加皮、大腹皮、防风、苍术。功能

参术健脾汤

方可用半夏、橘红、苍术、白术、大剂与之;呕甚,加姜皮。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准绳·类方》卷二

内伤膏

1两,红花1两,法半夏1两,川乌1两,白芷1两,姜皮1两,桂枝1两,菖蒲1两。主治:闪腰岔气,跌仆损

达气和中汤

拼音:dáqìhézhōngtāng处方:姜皮1钱,大腹皮1钱(炒),苏叶1钱,黄芩1钱,白术(土炒

更多用到中药姜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姜皮的中成药 罗浮山百草油

0g砂仁055g独活055g羌活055g姜皮055g陈皮055g香附05g野菊花05

王回回狗皮膏

痛,湿寒带下,积聚痞块。用法与用量:生姜擦净患处皮肤,加温软化,贴患处或穴位。注意:孕妇忌贴脐、腹

肾炎消肿片

g、香加皮129g、苍术129g、茯苓129g、姜皮129g、大腹皮129g、关黄柏129g、椒目8

伤科万花油

没药紫草茸大风子马钱子(制)草豆蔻肉豆蔻芦荟荜茇姜皮蔓荆叶葱头紫草大蒜三七木棉花葛花三七姜谷精草九层

羚翘解毒丸

地5两,花粉3两,泽泻3两,郁金3两,公英3两,姜皮3两,大黄3两,生石膏6两,羚羊1两,苦梗1两。

更多用到中药姜皮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姜皮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二]臌胀水肿门

复之虞。熟附子冬术茯苓通草桂枝焦六曲牛膝陈皮泽泻姜皮又肿胀由乎脾肾,阳虚水湿偏*。通阳化湿水邪平,方

《古今名医汇粹》:[卷三病能集一(杂证九门)]疟疾门

麦冬。渴而汗少,加葛根。若涉深秋,或入冬,宜多加姜皮。因虚加人参。虚汗多加黄、桂枝,汗止即止,桂枝不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九节·夹胀伤寒

含石、真针砂、同醋煮透研各三两、制附子、紫桂、干姜、茯苓、当归、羌活、川芎、炒蒺藜、淮牛膝、青皮、

《友渔斋医话》:[第四种肘后偶钞下卷]肿

可奏效。党参黄生冬术大腹皮苏梗砂仁壳橘红茯苓泽泻姜皮又,前方添归身、白芍、煨木香,减砂仁壳、苏梗,

《胎产心法》:[卷之上]子肿子气子满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