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的书(关于中医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的书(关于中医的)?,第1张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难经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扁鹊主要的医学著作有《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这两本医书。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被当时的世人尊称为神医,师从长桑君,尽得其真传。扁鹊主要的医学著作有《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这两本医书,但是很遗憾,这些医书都没有保存流传下来,最后连所谓的《难经》都被证明是后人假借扁鹊之名所写的。

扁鹊的成就

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那些救死扶伤,医治百病的医生,无论他行医到哪里,他就会把快乐和幸福带到哪里,就像那能歌善舞,会带来好运的喜鹊一样。所以百姓通常把那些心地善良,而且医术高明的人称为“扁鹊”,也是借上古时候神医扁鹊之名来赞美他。

扁鹊行医

可见古时候的“扁鹊”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医术好、心地好的医生身上,但是时隔境迁,现在“扁鹊”一名只被我们用来称呼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越人,因为他对世人的帮助,在医学上的成就和对后人的贡献是很多医学家不能比拟的。

扁鹊足以让大部分人只能望其项背的成就,就是他是中医的开山鼻祖。无论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还是战国时期的史料记载,均可看出扁鹊传奇性的人生。扁鹊在学会前人的医术后,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多年的行医经验,创造除了后世奉为基本方法的四诊法,就是望闻问切,在扁鹊那里叫做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所以扁鹊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临床上以全面的方法诊病的医生。因而说扁鹊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大开中医学的先河,光此一点就足以令他名垂青史,“扁鹊”的名号他当了,也就无人能和他争了。

扁鹊还精通内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所以他行医时能够顾全几乎所有的病人病症。扁鹊在赵国时能做带下医生为妇人看病,在洛阳能为当地的老人应诊,在秦国又可以替当地的儿童看病。扁鹊的名声能够传开,也就不奇怪了。

1、《黄帝八十一难经》 (据说上古神医扁鹊著,至今医学的飞速发展也没有超越它。)

2、《阴阳十一脉灸经》 (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

《足臂十一脉灸经》 (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

《黄帝针经》 (战国?)

3、《黄帝明堂灸经》 (唐?)

4、《灸膏肓俞穴法》 (北宋医学家 庄绰。)

《针灸资生经》 (南宋针灸学家 王执中)

《备急灸法 》 (南宋针灸学家 闻人耆年)

《子午流注针经》 (金代针灸学家 何若愚)

《针经指南》 (金元时期针灸家 窦默)

《针灸四书》 (元代针灸家 窦桂芳)

《针经摘英集》 (元代医家 杜思敬)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元·王国瑞)

《金兰循经取穴图解》 (元·忽公泰)

5、《针灸大全》 (明代针灸学家 徐 凤)

《奇经八脉考》 (明·李时珍)

《针灸聚英》 (明代针灸医家 高 武)

《针炙节要聚英 》 (明·高 武)

《经络全书》 (明·徐曾)

《针灸问对》 (明·汪 机)

《针灸集成》 (明·作者不详 廖润鸿刊)

6、《针灸逢源》 (清代针灸学家 李学川)

《太乙神针心法》 (清初针灸医家 韩贻丰)

《灸法秘传》 (清·金冶田传 雷少逸编)

《绘图针灸易学(图说)》(清代针灸学家 李守先)

7、《针灸传真》 (民国针灸医家 赵熙 孙秉彝)

《针灸真传》 (民国针灸医家 赵熙 )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清代古医书的价值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书的作者、内容、年代、品相、流派等。一般来说,清代古医书的市场价格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其中,品相上乘、流派独特、内容珍贵、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清代古医书,其价值可能更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化的,清代古医书的具体价值还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购买时间、拍卖方式、竞争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此外,在购买清代古医书时,还需要注意真伪鉴别,以免遭受假冒伪劣的损失。

总之,如果您拥有一本清代古医书,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了解其具体价值和市场情况,再做出相应的决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