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清肺饮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枇杷清肺饮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枇杷清肺饮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枇杷清肺饮 1 拼音

pí pá qīng fèi yǐn

2 处方

枇杷叶 桑白皮(鲜者更佳)各6克 黄连 黄柏各3克 人参 甘草各1克

3 功能主治

治肺风酒刺。

4 枇杷清肺饮的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服。

5 摘录

《外科大成》卷三

古籍中的枇杷清肺饮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鼻部]肺风粉刺

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方剂:枇杷清肺饮

《外科心法要诀》:[卷五鼻部]肺风粉刺

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肺风粉刺图\

《本草简要方》:[卷之五果部]枇杷叶

热。消痰。呕逆。热咳。香港脚。妇人产后口干。枇杷清肺饮。枇杷叶(蜜炙)黄连黄柏各一钱。人参生草各三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肺风粉刺酒鼻第八十一

可安治肺风、粉刺、鼻,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者。枇杷叶(去毛刺,八两)黄芩(酒炒,四两)甘草(一两)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鼻部]鼻痔

目录 1 拼音 2 桑科植物地瓜的茎叶·《中医大辞典》·地枇杷 21 地枇杷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3 桑科榕属植物地枇杷的全株·《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枇杷 31 地枇杷的别名 32 来源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地枇杷的用法用量 36 摘录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地枇杷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地枇杷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地枇杷 1 拼音

dì pí pá

2 桑科植物地瓜的茎叶·《中医大辞典》·地枇杷

地枇杷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药物》,为《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的地瓜藤之别名[1]。

21 地枇杷的别名

地枇杷、地石榴、地板藤、霜坡虎[2]。

22 来源及产地

桑科植物地瓜Ficus tikoua Bur的茎叶[2]。分布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和广西西部、陜西南部[2]。

23 性味

苦,凉[2]。

24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咳,消肿[2]。

1治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水肿,尿路感染,白带,风湿痹痛[2]。煎服:15~30g[2]。

2捣敷治痈肿疮毒,跌打肿痛[2]。

3 桑科榕属植物地枇杷的全株·《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枇杷 31 地枇杷的别名

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

32 来源

为桑科榕属植物地枇杷Ficus tikoua B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细晒干备用。

33 性味

苦,微甘,平。

34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利湿。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尿路感染,白带,感冒,咳嗽,风湿筋骨疼痛。

35 地枇杷的用法用量

05~1两。

36 摘录

一、枇杷炖冰糖的功效:1健脾养胃止渴

枇杷中含有有机化合物成分,能刺激消化系统新陈代谢,可提升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有益于改善消化不良,也是有清热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对胃阴不足口干舌燥喉干中署等是有非常不错的辅疗作用。

2润肺止咳

枇杷中含有苦杏仁苷,有润肺止咳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各式各样干咳嗽,干咳嗽黄浓痰者适度服用有非常不错的缓解预期效果;而老冰糖对喉咙有优异的湿冷和物理治疗方法作用,有利于一部分炎症治愈,并能解决一部分痒感,从而隔绝咳嗽反射,二者搭配熬水喝能封闭液呼吸道炎症和分必物的黏稠度,使之易咳出,有利于化痰止咳和止咳化痰,合适多痰,痰粘稠,干咳嗽等症状。

3填补机械能

老冰糖和枇杷含糖分较高,能填补身体水分和糖分,具有填补血夜给予机械能填补血糖指标的作用。

4促消化

枇杷中含有的羧甲基纤维素,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搭配老冰糖熬水喝不仅味道更强,而且水分成分更丰富,可提高大便中的水分,促进粪便从胃肠排出去身体以外。

5减肥瘦身

枇杷富含粗纤维及矿物元素,每百克的枇杷肉中含04克蛋白质、66克碳水化合物,并且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中医认为,减肥应以健脾、利水为本,而枇杷具备了这些功效。推荐枇杷粥,以水煮冰糖,随后入淘干净的粳米,煮至粥熟放入已加工好的枇杷肉,加煮10分钟即成。

枇杷其实是有很大的药用功效的,它味甘、性凉,入肺、胃经,枇杷有止咳化痰、和胃、清肺降气等作用。古籍里就有记载了枇杷叶煮水的各种功效。如今更是经常被中医用于肺热咳嗽的治疗,民间也通常把枇杷煮水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偏方。而冰糖的主要成分就是含结晶水的葡萄糖,它性味甘平,能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且扶正养阴,中医认为,不论何种类型感冒,由于咳嗽、咳痰使肺津损伤,肺失滋润,肺气上逆,故感冒治愈后容易遗留干咳,治疗应以养阴润肺止咳为主。因此冰糖对于治疗咳嗽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扶寿精方》:枇杷叶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枇杷叶丸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外科正宗》卷四:枇杷叶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枇杷叶丸的用法用量 35 注意 36 摘录 4 《圣济总录》卷五十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枇杷叶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枇杷叶丸 枇杷叶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pí pá yè wán

2 《扶寿精方》:枇杷叶丸

21 处方

枇杷叶2斤(蜜炙),山药1斤,枸杞子,山茱萸(去核)半斤,吴茱萸1两。

2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妇人血崩,经事失期,或前或后,不育。

24 枇杷叶丸的用法用量

方中枸杞子用量原缺。

25 摘录

《扶寿精方》

3 《外科正宗》卷四:枇杷叶丸

31 处方

枇杷叶(去毛刺)8两,黄芩(酒炒)4两,甘草1两,天花粉4两。

32 制法

上为末,新安酒跌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肺风粉刺、鼻渣,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者。

34 枇杷叶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5分,食后并临睡白滚汤、茶汤俱可送下。

35 注意

忌火酒、煎炒。

36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4 《圣济总录》卷五十 41 方名

枇杷叶丸

42 组成

枇杷叶(去毛,炙)1两半,杏仁(浆水浸1宿,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半夏(浆水浸1宿,炒)1两半,丁香大者1分,木香1分,皂荚肥长1尺者1挺(去皮,酥炙)。

43 主治

肺风面上生疮。

44 枇杷叶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丸或10丸,食后取杏仁膏(别用杏仁半升去皮尖,麸炒,研膏)1匙,水1盏,同煎12沸,送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枇杷叶丸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肺风粉刺酒鼻第八十一

有诸内、形诸外,宜真君妙贴散加白附子敷之,内服枇杷叶丸、黄芩清肺饮。枇杷叶丸枇杷叶丸天花粉甘草黄芩酒

《何澹安医案》:咳嗽

防复溃。生知母麦冬半夏曲甜杏仁米仁川贝蛤壳橘红枇杷叶丸方,去蛤壳,加洋参、石决明、牛膝、胖海参,捣丸

《类证治裁》:[卷之六]鼻口症论治

赤,名肺风,由血热郁于肺。清肺饮。有鼻生粉刺,枇杷叶丸。此三症,忌火酒辛热诸品,鼻症之概也。《灵枢经

《类证治裁》:[卷之六鼻口症论治]附方

泻白散加荆防〔肺风〕清肺饮见二卷咳嗽。〔粉刺〕枇杷叶丸枇杷叶(八钱)黄芩(四钱)花粉(二钱)甘草(一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拾遗

枇杷与琵琶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是先有枇杷才有琵琶,还是先有琵琶才有枇杷?到底此“枇杷”和彼“琵琶”有什么样的渊源呢?这就得从《说文解字》说起:“琵琶本作枇杷”。《释名》中也有解释,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人们将它命名为“批把”,而当时的“批把”是由木头制成,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将它写作“枇杷”。

琵琶因出胡中,中原人又称之为“胡琴”,所谓“对牛弹琴”之琴,其实是指琵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音乐文化盛行,乐器繁多,古人为了将它与琴、瑟等乐器字形统一,才确定将“枇杷”改为“琵琶”,自此琵琶便作为乐器名字沿用至今。而当时,因叶片形似乐器琵琶的水果,最终得到了“枇杷”这一名字。水果枇杷作为珍贵的美味,被一代一代的美食爱好者命名,其中腊兄、(黄)金丸、蜜丸、粗客、卢橘等最被人们熟知,还有更多的名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取不了。广东部分地区还将“卢橘”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枇杷又被人称之为“卢橘”,英文也取其音译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这个故事,枇杷的英文名Loquat其实来自一场误会,它是粤语“卢橘”的音译,而卢橘成为枇杷的别名,皆因爱美食的苏东坡的一个失误。“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这首诗写出来以后,朋友问他:“卢橘何物?”对曰:“枇杷是矣。”又问:“何以验之?”对曰:“事见相如赋。”这里说的是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有句云:“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榛,枇杷橪柿……”然而相如赋中是将卢橘与枇杷并列提及,由此可见枇杷并非卢橘。一定是美食家苏东坡太爱枇杷,记错古籍错将卢橘之名灌之,由此坑了歪果仁800余年。

  琵琶是乐器

  水果是枇杷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 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属蔷薇科常绿乔木的枇杷,别名卢桔,又称金丸、金弹,状似琵琶。故而古人亦称枇杷为琵琶。这事说来,有段趣话。相传有位书生收到友人送来一篮枇杷,见礼单上写了“琵琶”两字,误认为白字,于是写诗讥讽道:“枇杷不是那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丝管尽开花。”岂料,讥人不成,反被后人传为笑话。其实,古籍《本草衍义》早已解释:因枇杷其叶厚长而呈圆形,状如琵琶,故而得此名。

  所以说,琵琶曾经也叫枇杷,枇杷曾经也叫琵琶,但因枇杷之名是从琵琶而来,所以你问琵琶最初是指什么,当然不指水果,而是指乐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