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附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熟附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麻疹备要方论》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熟附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熟附汤 1 拼音

shú fù tāng

2 《麻疹备要方论》 21 方名

熟附汤

22 组成

熟地、制附子。

23 功效

冲开寒痰,返真阳于内府。

24 主治

麻疹。中气虚寒,浮阳外越,有不得终日之势。

25 熟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熟附汤 《麻疹备要方论》:[分论麻疹始终杂症]发热

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冲开寒痰反真阳于内府,速用熟附汤,或加肉桂、胡椒、炮姜之类,接用附子理中汤,合

《轩岐救正论》:[卷之三药性微蕴]附子肉桂

康健倍常。宋张杲医说载赵知府耽酒色。每日煎干姜熟附汤。吞硫黄金液丹百粒。乃能健啖。否则倦弱不支寿至

《麻疹备要方论》:麻疹备用诸方

胆草黄连五灵脂使君子肉人中白蒸饼为丸,开水下。熟附汤熟地制附子水煎服。附子理中汤人参制附子白术炙甘

《本草求真》:[上编卷一补剂]补火

康健倍常。宋张杲医说载赵知府耽酒色。每日煎干姜熟附汤。吞硫黄金液丹百粒。乃能健啖。否则倦弱不支。寿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乌头

熟地黄:原名:地黄,又名:怀庆地黄、熟地。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 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功效主治

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药用配伍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熟地黄能补血滋阴而养肝益肾,凡血虚阴亏、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均可应用。补血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补肝肾常与山茱萸等同用。此外,如配党参、酸枣仁、茯苓等品,可用于心悸、失眠;配当归、白芍、川芍、香附等药,可用治月经不调;配阿胶、当归、白芍等,可用于崩漏。

(2)用于肾阴不足,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及消渴等症。

该品滋肾益阴,适用于肾阴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常与山茱萸、丹皮等配伍应用;如属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等症,可与龟板、知母、黄柏等同用。不可少者,则以姜汁拌炒可也。

(3)《本草正》:熟地黄性平,气味纯静,故能补五脏之真阴,而又于多血之脏为最要,得非脾胃经药那且夫人之所以有生者,气与血耳。气主阳而动,血主阴而静,补气以人参为主,而芪、术但可为之佐辅一卜血以熟地为主,而芎。归似叮为之佐。然人蔑、术、芎、归,则又有所当避,而入参、熟地黄,则气血之必不可无,故凡诸经之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诸经之明血虚者,非熟地不可。凡诸真阴亏损者,有力发热,为头疼,为焦渴,为喉痹,为嗽痰,为喘气,或脾肾寒逆为呕吐,或虚火载血于口鼻,或水泛于皮肤,或阴虚而泄利,或阳浮而狂躁,或阴脱而仆地,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黄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阴虚而真气散失者,舍熟地何以归源;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肠胃,且犹有最玄最妙者,则熟地兼散剂方能发汗,何也以汗化于血,而无阴不作汗也。熟地兼温剂始能回阳,何也以阻生于下,而无复不成乾也,然而阳性速,故人参少用,亦可成功,阴性缓,熟地非多,难以奏效。而个人有畏其滞腻者,则崔氏何以用肾气九而治痰浮:有畏其滑泽者,则仲景何以用八味丸而医肾泄。又若制用之法,有用姜汁拌炒者,则必有中寒兼呕而后可;有用砂仁制者,则必有胀满不行而后可;有用酒拌炒者,则必有经络壅滞而后可。使无此数者,而必欲强用制法,是不知用熟地者正欲用其静重之妙,而反为散动以乱其性,何异画蛇而添足,今之人即欲用之补阴而必兼以渗利,则焉知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之法不宜渗;即有用之补血而复疑其滞腻,则焉知血虚如燥土,旱极望云霓,而枯竭之肠极喜滋(润),设不明此,则少用之尚欲兼之以利,又孰敢单用之而任之以多;单用而多且不敢,又孰敢再助以甘而尽其所长,是又何异因噎而废食也!

(4)《药品化义》:熟地黄,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专人肝脏补血。因肝苦急,用甘缓之,兼主温胆,能益心血,更补肾水。凡内伤不足,苦志劳神,忧患伤呶,纵欲耗精,调经胎产,皆宜用此。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冲,宁魂魄,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取其气味浓厚,为浊中浊品,以补盯肾,故凡生熟地贪。天冬。麦冬、炙龟板。当归身、山莱萸、枸杞、牛膝皆粘腻儒润之剂,用滋阴血,所谓阴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5)《本经逢原》:熟地黄,假火力蒸晒,转苦为甘,为阴中之阳,故能补肾中元气。必须蒸晒多次,若但煮熟,不加蒸、曝,虽服奚益。脐下痈,属肾脏精伤;胫股酸,系下元不足;目]如无所见,乃水亏不能鉴物,皆肾所主之病,非熟地黄不除。

(6)《本草求真》:景岳尚论熟地,最为明确,独中所论脾肾寒逆为呕,可用地黄以治,是亦千虑之一失耳,夫既脾肾虚寒,则脾与肾已受寒累,正宜用以辛热,以为扫除,如太阳既至,坚冰自解,乃复坠以霜雪,投以阴剂,不更使寒滋甚乎。虽曰熟地性温,寒从温散,然寒至上逆为呕,则寒已甚,岂有熟地之温,而可令寒外散平。但或阳盛阴微,阳藉阴化,偶有感冒,用此杂于温散之中,或有见效;若真纯阴无火,厥气。上逆则呕,则此又为深忌。

(7)《本草经读》:张景岳以百病之主俱从肾治,误以《神衣本草经》上品服食之地黄,认为治病之药,滋润胶粘,反引邪气敛藏于少阴而无出路。

  明代制作熟地方法:

  1、李时珍的制法:好酒、砂仁、少量陈皮,先煮后蒸,取出晒为7~8成干,再加10%老酒浸泡,待其吸收后,再蒸24小时,晒干以陶瓷罐贮存。这种炮制法得到的熟地,不仅可以去除其滋腻之性,而且可以转寒为温,拓展地黄的使用范围。

  2、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法:沿袭以前的制作方式,选取个大的生地黄,洗净放置铜瓮,加黄酒进行搅拌均匀,第一次蒸三天三夜,然后取出晾干,拌入熟地汁、黄酒、砂仁,用手揉搓均匀,再晒一天晾一夜,开始第二次蒸,以此类推至九蒸九晒,蒸制至内外漆黑,有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饴的特点,需二十多天才能制成。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理阴煎别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处方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1克炙甘草3~6克干姜(炒**)3~9克或加肉桂3~6克功能主治益肾健脾,活血调经。治真阴虚弱,痰饮内停。胀满呕哕,恶心吐泻,腹中疼痛,妇人经迟血滞。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320毫升,热服。命门火衰,阴中无阳,加附子、人参;外感风寒,邪未人深,但见发热身痛,加柴胡6克;寒凝阴盛而邪气难解,加麻黄6克;阴盛之体,外感寒邪,恶寒脉细,加细辛3~6克,甚者再加附子3~6克,或并加柴胡以助之;阴虚内热,宜去姜、桂,单用三味,或加人参;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加茯苓4.5克,或加白芥子15克;泄泻不止,少用当归或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属;腰腹疼痛,加杜仲、枸杞;腹胀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名理阴煎组成熟地5钱,当归3钱(醋炒),炮姜5分(盐水炒),肉桂5分(盐水炒)。主治女子鼻衄,阳虚血走,脉细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阳虚之人,脉络空虚而荣血散溢,故血得上出于鼻,天癸不能下行焉。熟地补阴以吸经血之上溢,当归养血以归营血之乱行;肉桂盐水炒以统摄其血,炮姜盐水炒以止涩其血也。水煎,温服,使血暖阳回,则阳能统血而血不外走,何有衄血之患,天癸无不渐来矣。

详见百科词条:理阴煎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47:04 共58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二陈四物去熟地加天麻汤的用法用量 5 各家论述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二陈四物去熟地加天麻汤 1 拼音

èr chén sì wù qù shú dì jiā tiān má tāng

2 处方

陈皮、半夏、茯苓、当归、白芍(炒)、天麻、川芎、甘草(炙)。

3 功能主治

血少痰多之眩晕。

4 二陈四物去熟地加天麻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5 各家论述

二陈汤化痰神剂也,四物汤养血要药也,去熟地之滞,加天麻之润,故能治眩晕而效。

6 摘录

《证因方论集要》卷一

古籍中的二陈四物去熟地加天麻汤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每四十丸,姜汤下。治痰厥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以二陈汤为主,半夏治痰厥头痛,陈皮益气调中升阳,麦芽宽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和阵

每服百丸,空心温酒、米饮任下。一方∶每草一斤,加四物料各半两,川乌、羌活、防风各二钱,丸服。蠲痹汤治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瘦人血虚挟风者,通血丸、明目地黄丸、滋阴地黄丸、熟地黄丸。通用羊肝丸。久甚者,退翳丸、活命羊肝丸。古

《万病回春》:[卷之四]眩晕

黑,如在风云中者,乃胃气虚停痰而致也。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见头痛)。头目昏眩者,乃风热上攻也。防风通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八节·夹痛伤寒

《寿世保元》卷六: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白芍36克川黄柏(蜜水炒)3克生知母3克怀熟地黄45克天花粉3克生甘草3克元参6克白桔梗(去芦)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火上升,喉内生疮。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摘录《寿世保元》卷六《医便》卷二: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15克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各21克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柴胡21克熟地黄24克麦门冬24克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起于九泉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别以附子为末,唾津调贴涌泉穴。气虚,加人参、黄耆各24克;咳嗽,加阿胶、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节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摘录《医便》卷二《赤水玄珠》卷十五: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黄柏(盐水炒)各45克知母牛膝生地各3克白芍36克甘草梢木通各24克功能主治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滋阴降火汤处方白芍39克当归36克熟地麦冬m白术各3克酒生地24克陈皮21克盐知母盐黄柏各15克生姜3片大枣2枚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唾血鲜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喉舌备要秘旨》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熟地5分,元参3钱半,麦冬1钱半,生芍药1钱半,丹皮1钱半,泽泻1钱,北沙参3钱,女贞3钱,金钗石斛1钱半,天冬1钱半。主治阴虚火旺之喉症。用药禁忌如无潮热,方可用此方。《幼科铁镜》卷六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当归、地黄、白芍、黄连、白茯苓、知母、天花粉、莲子、黑元参、甘草、麦冬、灯心。主治小儿阴虚痰结之咳嗽,涕唾带血,甚至血溢。附注《幼幼集成》本方用法:净水浓煎,清晨空心服。《类证治裁》卷三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白芍1钱3分,当归1钱2分,熟地1钱,麦

详见百科词条:滋阴降火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07:20 共329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这两味中药功效太像了。

熟地

熟地,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就是常说的熟地黄,是一种滋阴补血的上好中药材。也是六味地黄丸、四物汤等经典名方的组成成分,很适合血虚及肝肾阴虚诸症使用,自古以来是养血补虚、滋补肾阴之要药。

熟地配伍

熟地与当归、白芍、川芎组成的四物汤,对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以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效果显著,主打补血、养血。与山药、山茱萸等六味药同用,用于各种肾阴虚引起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等症,非常善于滋补肾阴。

首乌

首乌,也就是何首乌,分为生首乌和制首乌。制首乌,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肝肾经。制首乌经过炮制后,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效。炮制后毒性有所降低,但仍然有肝毒性。下图中就是制首乌,是不是与熟地有点像,都是黑乎乎的。

小编检索了一下,含制首乌的中成药比较多,大约300多种,这与频发何首乌肝损伤是否有关,小编也不得而知。但何首乌至肝损伤不容忽视。

何首乌致肝损害不容忽视

目前因为乱用或者滥用含有何首乌的药而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案例数不胜数。多数是因为乌须发的功效,造成了首乌的滥用,也造成了大量肝功能损害的案例。各家各论的用量也绝非安全用量,因人而异。所以对于首乌,不建议自行使用。

熟地与首乌的区别使用

上面分析可知,二者功效是非常相似的,而且药力也相似。不过还是有区别的,熟地虽然兼补肝肾,但更重补肾阴,调和营血。而首乌则主通于肝,或者可以叫阴中之阳药。

历代医书中对首乌赞赏有佳,都认为首乌在养血益肝,固精益肾等滋补方面要强于熟地。但随着现代医学的研究,却发现首乌肝毒性很强。

不药博士简介

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1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