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属性
马
华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是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为全羊一只。
蒙古族有马奶节和赛马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这天,牧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分别骑着马并带着马奶酒,赶到指定地点,然后准备节日食品。太阳升起时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为两岁小马。比赛结束后,人们分别入席,在马头琴的伴奏下,纵情歌唱,开怀畅饮,一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载着余兴纷纷散去。佤族过春节时要喂马吃糯米饭,并观察马在厩中的姿态以占吉凶,以为头朝东方为幸运年,朝向西方是不吉利的兆头。
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自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限,人们就开始驯化马。许多古籍中有“相土作马乘马”的记载,作乘马就是用四匹马驾车,作为运载的工具。
在湖北,传说新娘出嫁时,本家历代亡灵都会跟从前往,途中可能会撞着各种煞神附身,会给男家带来不利。所以,迎亲的这一天,男方会请方士一人,在门外设一香案祭告天地和车马神,并杀鸡以驱鬼。祭毕,抓米撒在新娘的彩轿上,表示打掉煞神。新郎也同时向花轿四周行礼,礼毕方可入内。
在东北地区,有汉、满族踏马杌的婚俗,新娘下车后,足踏马杌,脚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扰。贵州苗族有“背马刀提亲”的婚俗。青年男女相爱,经男女双方家中议婚三次之后,就要背马刀前往正式提亲。
马是什么时期被人类驯化的,哪个文明最先驯服马?首先要明确驯服和驯化的区别。驯化是指经过长期人工控制的繁殖和选育,遗传、性状和行为相对于野生祖先发生了重大改变;驯服是说动物习惯人类存在甚至愿意接受人的接触和训练,驯服的动物可以是驯化物种,也可以是野生动物,或者圈养动物。
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4000多年前的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养马。这与古籍中"相土作乘马"的记载的时间差不多。4000多年前,相土已懂得用四匹马驾车作为运载工具,说明活动于黄河流域的商部落畜牧业的发达。不过,活动于西伯利亚的北方游牧民族驯化马的历史更为长久,他们大约在5000年前已经将野马驯服,并套上笼头拉车了。"相土作乘马"十之八九还是受了西伯利亚人的影响。
马居六畜(马、牛、羊、鸡、猪、犬)之首,是因为无论在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或者说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一直到近代社会农业生产尚未普及机械化之前,马几乎包办农村的一切繁重工作。以至今日,在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的一些落后地区,马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力量,因而被农民视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大约5500年前,在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平原,人类历史上将马第一次成功地驯化。
因为在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平原,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马场,所以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哈萨克人的祖先是最早成功将马驯化的人。中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时几个野马变种已被驯化为家畜。印欧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马的民族, 可能在公元前3000年纪就开始用马。
汤恩比也在中也提到马的驯化使原始印欧人(汤恩比称为"那一批操原始梵语的民族")作为游牧人拥有了对南方农业和商业民族的优势古埃及人比喜克索斯人打败, 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后者知道用马(可能是从印欧人那里学来) 而前者不会中国古代一直受北方游牧人骚扰, 不胜其头疼, 对马在军事上的作用也有深刻的体会。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马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马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马唐 1 拼音
mǎ táng
2 《辞典》:马唐21 出处
《别录》
22 拼音名Mǎ Tánɡ
23 马唐的别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
24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
25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17厘米,宽3~10毫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近 ,两面疏生软毛或秃净;叶鞘疏松裹茎,疏生有疣基的软毛或无毛。总状花序3~10枚,长5~18厘米,上部者互生或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基部者近于轮生,穗轴宽约1毫米,中肋白色,约占其宽的1/3;小穗披针形,长3~35毫米,通常孪生,一具长柄,一柄极短;第1颖微小,钝三角形,长约O2毫米;第2颖长为小穗的1/2或3/4,边缘具纤毛;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明显的5~7脉,中部3脉明显谷粒几等长于小穗,色淡。花果期6~10月。
26 生境分布生长于草地和荒野路旁。广布我国南北各地。
27 性味《别录》:"味甘,寒。"
28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调中,明耳目。"
②《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29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嗍骨散
ddot;疡医》卷五:方名:嗍骨散组成:马蹄金、马蹄藤、白马骨、紫金皮、钩藤钩、铁马鞭、酒坛根、马
马鞭散晚祥西、雪里开、马蹄金、铁马鞭、鬼腰带根。主治:马(疒皇)。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又用雪里开捣
散血消核汤山苏木、溪枫根、山乌豆、鸡屎子、赤牛膝、马蹄金、马蹄藤、铁马鞭、白马骨、马蹄香、穿山蜈蚣。主治:马
二马散ǎsǎn处方:马蹄金、铁马鞭、拨雪根。功能主治: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少酒和服。摘录:《准
九金六马散ǔjīnliùmǎsǎn处方: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红
更多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风湿关节炎片
ian标准编号:WS3B051791处方:马钱子(调制粉)160g麻黄160g当归32g苍术
跌打止痛片制)150g红花100g当归100g土鳖虫50g马钱子(砂烫)10g合欢皮100g制法:以上六味,
伤科七味片次。极量,一次4片,一日3次。注意:本品含有剧药马钱子,应严格按规定量服用。贮藏:密封。注:延胡索
复方氨茶堿暴马子胶囊拼音:fùfāngānchájiǎnbàomǎzǐjiāonáng英文:复方氨茶堿暴马子胶囊说明书:
复方陇马陆胃药片an标准编号:WS3B294398处方:陇马陆全粉200g三七40g其他药材适量制法:以上药
更多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马唐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莸
(《拾遗》)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马唐。释名马唐(《别录》)、马饭(《别录》)、羊麻(《别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四十二有名未用总一百九十四种]一百三十二种草木类见日消黑此物有小毒○马颠味甘有毒疗浮肿不可多食○马唐味甘寒主调中明耳目一名羊麻一名羊粟生下湿地茎有节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马唐节节有根,著土如结缕草,堪饲马。云马食如糖,故曰马唐。煎取汁,明目,润肺。《尔雅》云∶马唐,马饭也。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草木类(有名未用)马唐一名羊麻。羊粟。尔雅云。马唐马饭也。马逢。牛舌实一名喙尸。牛耳菜。犀洛一名星洛。泥洛
《医说》:[卷二神医]太医集业千里马在很多名著以及电视剧中都是非常常见的,这些好马都是有这日行千里的能力的,这样的一种能力毫无疑问是非常令人惊讶的,毕竟一匹马一天能跑五百公里,这样的一件事情听上去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而在我们感叹这些好马日行千里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那就是古人是如何从那么多的马匹中挑选出千里马的。这其中必然是有技巧在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我们探究的根本就是通过那些被发掘出来的古籍,毕竟文字是最能直观反映事实的一件工具。然而因为岁月的变迁,现在能找到的一些关于选马的文献已经少之又少了,目前最清楚地记载了一些标准的就是《司牧安骥集》的《宝金篇》。在这一文献中,记载了一些挑选千里马的标准,大部分标准目前也都得到了应验,下面就来仔细看一看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
首先,要看马的眼睛,好马的眼睛要炯炯有神,要有紫色映照,瞳孔要层次清晰。其次,要看马的头部,好马的头部必然是要方正圆满的。这两点是好马的基础,而接下来则细分了不同毛色的马的特点,这就不一一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不过关于毛色的说法其实还是比较迷信的。
古人的养马术以及相马术无疑也是我们的财富之一,这其中等待我们发掘的也还有很多,希望未来我们也能够发掘出很多的好马。
马姓的人很多,是回 族的大姓。但是姓马不一定是回族。
关于汉族马姓的姓源,《姓纂》记载:汉族马姓源于嬴姓,系承赵奢。由此看来,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发源地则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关于汉族马姓的姓源,《姓纂》上是样记载的:“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赵奢兴,赵灭,徙咸阳,望出扶风。” 汉族马姓源于嬴姓,系承赵奢,望出陕西扶风,汉族赵姓出自赢姓伯益。舜帝时期,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后又为舜驯服鸟兽,因此被舜赐姓赢氏,且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赢姓出现,舜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即以姚为姓。由此看来, 汉族马氏固然是颛顼之后 的赢姓后裔,而使他们得以“马”为姓的,则是2000多年以前战国时代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若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也是理所当然的。
赵奢的子孙,最初是以“马服”两个字为姓氏的,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马。这一支马氏,主要在古时的扶风一带繁衍,扶风就在如今的陕西省境内,所以后世姓马的人,最早应该也是发源于陕西。 以始祖赵奢的辉煌事迹为开始,在秦汉天下一统以后,马氏很快地在历史上出人头地,成为一个著名的姓氏,而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平定交趾郡的 伏波将军马援,就是光大马氏门楣的最主要人物。据《后汉书》的记载,他在年高62岁的时候,有五溪蛮反叛,他就自请率兵前往讨伐,但是皇帝以他年事已高而不准。于是,他就披甲上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他的这番老当益壮的豪气,终于感动了皇帝,在“矍铄哉!是翁也!”的赞美声中,率师出征,最后死在军中,终于以“马革裹尸”而还。
马援的另一项不朽贡献,是把汉族马姓带到了南方,使南方很早就有了汉族马姓人家。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平交趾,立铜柱表功的威武不可一世的时期,历来的古籍,对于这一段辉煌的史迹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 如此看来,南方的汉族马氏,是早在2000年以前,就由马援带过去的,这些人虽然很少可能本来不姓马,但是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成为了汉族马氏南方的开基始祖。
因为马姓源于回族。
回族中马姓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所以古籍许多著述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这种译法对清代及后代影响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记》、魏源《海国图志》等均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
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回族又不似汉族那么重视姓氏谱系,而是可以自由选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
迁徙传播:
汉族马姓最初发祥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省关中,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马蒁的别名 4 来源及产地 5 性味归经 6 功能主治 7 马蒁的用法用量 8 使用注意 9 化学成分 10 马蒁的药理作用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马蒁 1 拼音
mǎ shù
2 概述马蒁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为《药性论》记载的郁金之别名[1]。
3 马蒁的别名马蒁、玉金[2]
4 来源及产地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S Lee et C F.Liang或姜黄Clonga L、郁金C aromatica Sali 、莪术C aeruginosa Roxb的块根。主产浙江、广西、四川。[2]
5 性味归经辛、苦,寒。入心、肝、胆经。[2]
6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疏肝利胆,清心凉血[2]。
1治胸腹胁肋胀痛,痛经,倒经,经闭[2]。
2治黄疸,胆囊炎,肝硬化[2]。
3治热病神昏,惊痫癫狂,吐血,衄血,尿血,血淋,砂淋[2]。
7 马蒁的用法用量煎服:3~9g[2]。
8 使用注意畏丁香。孕妇慎服。[2]
9 化学成分郁金块根含挥发油61%,内有姜黄烯(Curcumene)、水芹烯、樟脑、莰烯等;还有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Turmerone)、芳基姜黄酮(ar Turmerone)、对甲苯基甲基羟甲基姜黄素等。莪术根茎含挥发油1%~15%,内有樟脑、莰烯、龙脑、蒎烯等;还含蓬莪术呋喃烯酮(Curzerenone)、莪术二酮(Curdione)等以及微量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去二甲氧基姜黄素。姜黄根茎含挥发油,内有姜烯、龙脑、水芹烯等;还含姜黄酮、芳基姜黄酮、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去二甲氧基姜黄素等。[2]
10 药理作用马姓得姓祖源有多种:源流一,出自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赵奢的封地马服,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源流二,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马质,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马质,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掌管马匹的征收,并负责检验马匹的质量。在马质的后裔子孙中,把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马质氏,后来简化为单姓马氏,世世代代相传至今,也是历史久远古老的姓氏之一;源流三,源于官位,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巫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巫马,是春秋时期楚国设置的一种官位,专门负责给马匹治病。在巫马的后裔子孙中,把先祖官职称谓拿来作为为姓氏者,称巫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马氏、巫氏,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源流四,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官吏廋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廋人,全称位马廋人,是春秋时期由鲁国开始设置的一种官位,后齐国、晋国、燕国、秦国等大国中亦设有该官职,专职掌管饲养、训练马匹,并负责教导军士、官吏们如何骑驭马匹,后位各诸侯国中军队中普遍拥有的官称。在马廋人的后裔子孙中,还有用先祖官职称谓来为姓氏者,称马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源流五,源于官位,出自两周至秦、汉时期官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马,传说是由远古五帝之一的少昊氏所设置的官称,商王朝时期的马正之官职,在西周时期发展改良为司马,全称为“夏官司马”,俗称“大司马”,为王朝重臣六卿之一,主管王朝对外的诸多军事事务。在司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马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源流六,源于改姓,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汉朝有个大司徒叫马宫,他本为复姓马矢氏,后马宫以仕学名扬,遂省文去“马矢”中的“矢”而改单姓马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源流七,源于少数民族改姓,源于回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姓,回族中马姓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所以古籍许多著述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这种译法对清代及后代影响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记》、魏源《海国图志》等均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回族又不似汉族那么重视姓氏谱系,而是可以自由选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源流八,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后多改汉姓为马氏。
本文2023-08-20 04:09: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