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有关孔子司马迁的资料名言成就
孔子的主要成就
1、著作
(1)《六经》
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
(3)诗歌
《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这些诗歌多载于《乐府诗集》,可信度不高。
2、弟子
孔子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考诸经籍,有七十多人,七十八贤弟子兹列如下:
颜回(渊)、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颛孙师(子张)、曾参(子舆)、澹台灭明(子羽)、密不齐(子贱)、原宪(子思)、公冶长(子长)、南宫适(子容)、公皙哀(季次)、曾蒧(皙)、颜无繇(路)、商瞿(子木)、高柴(子羔)、漆雕开(子开)、公伯僚(子周)、司马耕(子牛)、樊须(子迟)、有若(子胡)、公西赤(子华)、巫马期(子旗)、梁鱣(叔鱼)、颜幸(子柳)、冉孺(子鲁)、曹恤(子循)、伯虔(子析)、公孙龙(子石)、冉季(子产)、公祖句兹(子之)、秦祖(子南)、漆雕哆(子敛)、颜高(子骄)、壤驷赤(子徒)、漆雕徙父、石作蜀(子明)、任不齐(子选)、公良孺(选)、后处(子里)、秦冉(开)、公夏首(乘)、奚容箴(皙)、公坚定(子中)、颜祖(襄)、鄡单(子家)、句井疆、罕父黑(子索)、秦商(子丕)、申党(周)、颜之仆(叔)、荣旂(子棋)、县成(子祺)、左人郢(行)、燕伋(思)、郑国(子徒)、秦非(子之)、施之常(子恒)、颜哙(子声)、步叔乘(子车)、原亢籍、乐叹(子声)、廉絜(庸)、叔仲会(子期)、颜何(冉)、狄黑(皙)、孔忠(子蔑)、公西舆如(子上)、公西葴(子尚)、仲孙何忌、南宫阅、秦丕兹。
孔子的故事、名言
一、陈俎礼容
相传孔子五六岁时与小朋友嬉戏时,经常玩陈列俎豆,行祭祀大礼的游戏。小朋友纷纷效仿,这个游戏得以闻名于列国。
二、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三、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四、实验欹器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五、藏书始祖
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孔子在整理文献中,创立了揭示文献“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为《诗》、《书》作序,或附于书后,或临于书首,或另出单行,这在揭示文献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图书所定的《六艺》,对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在《别录》、《七略》书目分类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建议,“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矣”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诂》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在编定《六经》时,广泛搜集各国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共(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其主要言行由弟子记载下来,成《论语》一书,影响深远。
六、孔子的名言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贾谊的学术思想具有“颇通诸家之书”的特点,但从学术思想本质而言,无疑属于儒家。西汉刘歆说:“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以校勘古籍称名于世的清人卢文弨在《重刻贾谊新书序》中说:“西汉文、武之世,有两大儒焉,曰贾子,曰董子,皆以经生而通达治体者也。”当代学者也大多将贾谊思想派别属性定位为儒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贾谊发展儒家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但是,贾谊从先秦儒家那里继承了哪些东西,又是如何做了新的发展,论者不多。譬如就孔子的礼教思想,贾谊是如何继承并发展的?的确有梳理阐释的必要。本文即是对此问题的一个初步阐发。

一 孔子讲礼重在人的修养,而贾谊则重在制度规范
孔子的礼学思想侧重于个人的修养及伦理道德,要求人们的视听言行等要全然符合礼的规定,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等。贾谊对孔子礼学思想进行消化、吸收与改造,将礼向实用化的方向发展,转变为指导文帝政治建设与解决社会时弊的重要思想。
贾谊论礼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首先在于其政治意义,因此,他对制度规范之礼更为重视。贾谊说:“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他认为,不区分坐天下与打天下应该实行不同的指导思想,是秦迅速灭亡的原因。在进行兼并战争夺取天下时实行“霸道”,武力征服天下后,应改变统治方法,实行礼制、仁政。通过对秦二世而亡的反思以及夏商周三代名号显美,功业长久原因的分析,贾谊认为应该礼治天下、轻赋少事、优抚民众,及时转变政策,“以信与仁为天下先”,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统治长久。
“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突出而重要的位置,但它又毕竟是从属于“仁”的。“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外在要求,二者密不可分,“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贾谊继承发展了孔子礼仁一体思想,把“礼”视为本,认为是道德仁义生成之源,内在化“仁”的实现来自对外在化“礼”的奉行,“仁”必须要有“礼”的约束。
贾谊强调“礼”的政治规范功能,认为要达到社会和谐,应有仁爱的精神,“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君王要将“仁爱”之心作为人的内在修为,把“仁”落实在人的“恻隐之心”上。
在礼的规范下,君王如何实现“仁德”呢?贾谊说:“故礼,国有饥人,人主不飱;国有冻人,人主不裘;报囚之日,人主不举乐……礼,圣王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尝其肉,隐弗忍也。故远庖厨,仁之至也。不合围,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泽。豺不祭兽,不田猎……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言德至也。圣主所在,鱼鳖禽兽犹得其所,况于人民乎?”君王对待士民能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对于禽兽有怜悯之心,才是“仁之至也”。狩猎时不群不杀,不成不杀,依时令捕获,有节制地利用,能遵守这种活动原则,可以“言德至也”。圣人通过践行礼而达至德,把礼落实到仁爱,能使“鱼鳖禽兽犹得其所”,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安万理得”。贾谊认为礼与仁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礼仁一体。因为有礼的存在,所以就衍生出一系列的“大爱”。
贾谊认为礼不仅具有固国家、定社稷、安民心的重要作用,还是别君臣上下的行为准则。“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主主臣臣,礼之正也;威德在君,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者也。”“主主臣臣,礼之正也”强调礼的落脚点是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威德在君,礼之分也”强调礼的本分是君主恩威并施,一手行使威权,一手施以仁政;“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强调礼的定数是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尊卑大小关系。通过论述“礼之正”“礼之分”“礼之数”,强调政治与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贾谊强调礼制,力图从制度上确立新王朝政治统治的合法地位,上书汉文帝:“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通过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决定官名、振兴礼乐,以示与前朝不相袭,他草拟各种仪法,崇尚**,创立官名等,在制度上区别中央与诸侯国,凸显皇权的独尊地位。
在《新书·服疑》《新书·等齐》等篇中又具体地从服饰、制度和名号等方面建立礼制,以达到“明等级”、别上下贵贱的目的。贾谊礼治思想中对制度的重视,“实现了儒家礼治思想由观念化存在向制度化存在的转换,打开了儒家理论思想与封建政治融合的局面”,是对孔子礼教思想的重大发展。
二 孔子君臣之礼注重君臣相互约束,而贾谊则强调君之尊的单向性
贾谊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在反思秦亡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他关于君臣之礼的看法,也是出于对秦朝相互猜疑、上下不信的君臣关系的深刻反思。他以豫让的事例来说明君主礼敬大臣的重要性:“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伐中行灭之,豫让移事智伯。及赵灭智伯,豫让衅面变容,吸炭变声,必报襄子,五起而弗中,襄子一夕而五易卧。人问豫让,让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智伯国士遇我,故为之国士用。’”人主礼遇臣下,敬重、爱护臣子,臣子就会忠心效死。这种思想与孔子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贾谊对孔子君臣之礼思想的高度重视。但是,贾谊对孔子所主张的君臣关系,则有所改造或发展。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事君之道:“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以治世为己任,从道不从君。孔子的君臣关系具有双向性,是一种相互约束;而贾谊则发展孔子的思想,认为君臣最根本的关系是君上臣下,君尊臣卑,“主之与臣,若日之与星以。臣不几可以疑主,贱不几可以冒贵。下不凌等则上位尊,臣不逾级则主位安”。要求臣遵守伦常纲纪,不要冒犯君主。“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闻善则献之于上,知善则献之于上。”臣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君主的利益服务。在君臣之间,贾谊认为君始终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强调君之尊。
面对汉初君臣之礼方面的混乱状况,贾谊认为应明尊卑,定君臣之礼,从形式上确立一种上下尊卑分明的等级制度。他说:“君臣相冒,上下无辨,此生于无制度也。今去*侈之俗,行节俭之术,使车舆有度,衣服器械各有制数。制数已定,故君臣绝尤,而上下分明矣。”君臣之间相互侵犯,上下尊卑不辨,是源于没有制度的约束。这里的制度,指的就是礼制。孔子君臣之礼强调的是一种等级意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贾谊看来,君对臣具有绝对的权威,他以殿堂和台阶之间的关系比喻君与臣。“人主之尊,辟无异堂。阶陛九级者,堂高大几六尺矣。若堂无陛级者,堂高治不过尺矣。天子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此其辟也。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故古者圣王制为列等,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施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台阶越多,殿堂越高,殿堂越高就越发显得遥不可及,同理,人主的尊严也取决于大臣的等级。贾谊对古代确定的礼制颇为赞赏,古代的圣王制定了各种等级,如台阶般分明,使君主处在一个尊不可及的地位,拥有绝对统治的能力。
贾谊君之尊思想还体现在治臣之道上,君主应以“廉耻礼节治君子”,体貌大臣。“鄙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而弗投,恐伤器也,况乎贵大臣之近于主上乎!廉耻礼节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僇辱……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僇不加其身,尊君之势也。此则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以体貌群臣而厉其节也。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令与众庶、徒隶同黥、劓、髡、刖、笞、傌、弃世之法,然则堂下不亡陛乎?被僇辱者不太迫乎?廉耻不行也,大臣无乃握重权,大官而有徒隶无耻之心乎?夫望夷之事,二世见当以重法者,投鼠而不忌器之习也。”君主与大臣,就好比鼠与器,制裁大臣也应当注意不能伤及君主。皇帝身边的重臣、贵臣与皇帝关系密切,是君之“尝宠”,这些人重权在握,有廉耻之心,若犯法,可赐死不可僇辱。刑辱大臣有损于君主的权威,酷刑只能用于大夫以下的人,这是君之尊的体现。若重臣、贵臣“与众庶、徒隶同黥、劓、髡、刖、笞、傌、弃市之法”,他们必然会弃廉耻之心而有犯上之举,“望夷宫之变”不就是“投鼠而不忌器之习也”。“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尊贵者一旦犯罪,让小吏对大臣斥骂笞打,这种行为是以下犯上,与礼所教化的等级尊卑原则相违背。所以“履虽鲜弗以加枕,冠虽弊弗以苴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体现等级尊卑,让礼的教化与礼的实践保持一致。贾谊认为,古代尚且有“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的厉宠臣之节,今应定“廉耻节礼”为君治臣之常制,“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群臣不以节行而报其上者,即非人类也”。礼遇大臣是尊君的要求,根本目的是要求臣对君的完全奉献,贾谊把那些受到君主礼遇,但却不以其忠诚对君回报的人视为禽兽。贾谊还认为对于企图僭越君臣等级的臣,君主要给予的不是礼遇,而是诛杀。他说:“等级既设,各处其检,人循其度。擅退则让,上僭则诛。”由此可见,贾谊对孔子君臣之礼有所改造,更多强调君之尊。
三 孔子重视礼之教化,而贾谊则强调礼法结合
孔子认为,社会管理应该以教化为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重视礼教,就是要发挥礼的教化作用。同时,孔子高度重视在位者的道德表率作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贾谊对孔子礼教思想进一步发展,在强调礼治的同时,主张用“权势法制”治国,认为礼与法都是治理国家的方式,二者作用不同。
贾谊认为,由于秦朝统治者“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致使“蒙罪者众,刑僇相望于道”,臣民皆“人怀自危之心”,造成了秦王朝的迅速溃败。从秦的历史经验中,贾谊断然反对用刑从重、滥杀无辜。提出“与其杀不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贾谊认为,古代设置刑罚的目的,是教化人民。采取教化与刑罚两种治理方式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行教化则会使民心归附,天下大治。单一的依靠刑罚会使民心背离,难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不主要地依赖教化。
贾谊认为君主的言行和品德对士民具有榜样和教化作用,“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夫士民者,率之以道,然后士民道也;率之以义,然后士民义也;率之以忠,然后士民忠也;率之以信,然后士民信也”。“是故君明而吏贤,吏贤而民治矣。故苟上好之,其下必化之。”君主率先垂范,走正道、行仁义、忠诚、守信,士民也会走正道、行仁义、忠诚、守信。因此,君主治理国家要“道之以德教”,“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贾谊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提出“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故其士民莫弗敬也;人主有信而境内贞矣,故其士民莫弗信也”。人主应该具有“仁”“义”“礼”“信”等方面的品质,方能使百姓“亲”“顺”“敬”“信”。贾谊希望以儒家的成德教化之说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精神,要求君主为政以德,以身作则,为臣下和民众做出表率。
贾谊对孔子礼教思想进一步发展,认为统治者在通常情况下要以礼治国,行教化,而在非常时期则应用权势法制。汉初社会面临诸侯王僭越的棘手问题,此问题需要统治者运用法制才能解决,因为它已迫在眉睫,已经构成了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贾谊对诸侯王的僭越行为深为不安,他们擅自封爵、赦免罪犯,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虽然名义上是臣子,但政治野心膨胀,都想当天子。他认为眼下的形势犹如“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祸患马上就要来临,只用仁义是不够的。他将君主治理国家比作屠牛坦解牛,屠牛坦解牛时通常会准备两把刀子,一种叫芒刃,专门切割肌肉和骨头间接缝处,还有一种用于劈开和砍断大腿骨之类大骨头的斧头或砍刀。
君主的仁义好比屠牛坦的芒刃,君主的权势好比屠牛坦的斧子。他说:“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所剥割,皆象理也。然至髋髀之所,非斤则斧矣。仁义恩厚者,此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势已定,权已足矣,乃以仁义恩厚因而泽之,故德布而天下有慕志。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制,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刃不折则缺耳。”屠牛坦一早宰割十二头牛,屠刀的刀刃依然锋利,原因在于他对牛的不同部位而选择相应的工具。在国家局势稳定,君主大权在握时,应该施以仁义恩惠让臣民受益。就像屠牛坦拿着芒刃在肌肉和骨缝中游刃有余地肢解牛体一样,仁义礼制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安抚人心。
在贾谊看来,其时的诸侯王就好比胯骨、大腿骨,如果不用砍刀或斧头(法)而用芒刃(礼),刀子必定不是缺口就是被折断。这时候就不能用礼仪教化了,要用严厉的刑罚一举制服。这体现了贾谊礼法结合施用的政治主张。
综上所述,贾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君主实行礼制、仁政,拉近君主和臣民的距离,从而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为了整顿汉初君臣之礼方面的混乱状况,从形式上确立一种上下尊卑分明的君臣等级制度,以礼的教化将君之尊思想内化于人们的意识观念中,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遵守这个等级制度;在强调礼治的同时,面对汉初诸侯王尾大不掉觊觎政权的行为,主张用“权势法制”的“斤斧”手段解决。贾谊以礼治国思想,是对孔子礼教思想的继承吸收和发展扬弃,又基于对汉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情况的考查,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新体制发展的需要。
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柔烤加工就很笔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从这来讨论,有什么需要学(的理由)呢?”孔子说:“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给它加上金属的箭头,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吗?”子路听后连拜两次说:“多谢(先生)教导。”
原文: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出处:《孔子家语》——春秋战国·王肃
扩展资料
《孔子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对研究儒家学派(主要是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
其次书中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情,也就是说大多是有关孔子的逸闻趣事,所以,此书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首先,此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面目的重要依据。
宋儒重视心性之学,重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但与这“四书”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孔子家语》都要高出很多。由《家语》的成书特征所决定,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完全可以当得上“儒学第一书”的地位。
——子路受教
——孔子家语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两个字是仁、礼。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政治学说: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本文2023-08-20 04:37: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