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杏仁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杏仁汤简介,第1张

《温病条辨》卷一方之杏仁汤处方杏仁9克黄芩45克连翘45克滑石9克桑叶45克茯苓块9克白蔻皮24克梨皮6克功能主治治肺疟,咳嗽频仍,寒从背起,舌白渴饮,伏暑所致。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摘录《温病条辨》卷一《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方之杏仁汤组成杏子50枚,苦酒2升,盐1合。主治(匿虫??)。少小夏月伏暑吐痢过后,胃中虚热,渴唯饮水。用法用量上药和,煮取5合,顿服之,小儿以意量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杏仁上散肺气,下走大肠,借酸、咸以收上逆之气。《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之杏仁汤组成杏仁3两,橘皮3两,白前3两,人参3两,桂心4两,苏叶1升,半夏1升,生姜10两,麦门冬1两。主治产后虚气。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半,去滓,分5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产后浮肿喘乏,总属气虚风袭之故,故效《金匮要略方论》大半夏汤之法,参以苏、杏、白前疏风利气之品,又以桂、半性燥,以门冬济之,与大橘皮汤用蜜不殊,苏、杏耗气,以人参固之,较大橘皮汤用意稍别。《普济方》卷七十四引《选奇方》方之杏仁汤组成黄连、杏仁各等分。主治暴赤眼。用法用量同研匀,以水调,滤取汁,入轻粉和匀,点之;汤调,顿冷洗,皆可用。《伤科方书》方之杏仁汤组成甘草3钱,归尾1钱,生军3钱,杏仁(去皮)3钱,桃仁(去皮)3钱。主治中部受伤肚痛者。用法用量童便煎服。《圣济总录》卷一○四方之杏仁汤组成杏仁14枚(去皮),黄连(去须)7枚,腻粉2钱,沙糖1钱。主治暴赤眼,涩痛肿痒。用法用量于晨朝睡觉未语时,口内将杏仁与黄连同嚼烂,并余药,尽入生绢内,线系,以沸汤浸洗之;冷,重汤再暖,遇夜露之,每用可洗5次。《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方之杏仁汤组成杏仁(生,去皮尖双仁)、知母(焙)、贝母(去心)、款冬花、仙灵脾、麻黄(去根节)、甘草(炙)、人参、赤茯苓(去黑皮)、玄参各等分。功效解寒壅。主治小

详见百科词条:杏仁汤 [ 最后修订于2016/8/18 1:10:56 共270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温病条辨》卷二:厚朴草果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厚朴草果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方出《临症指南医案》卷六,名见《温病条辨》卷二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厚朴草果汤 1 拼音

hòu pǔ cǎo guǒ tāng

2 《温病条辨》卷二:厚朴草果汤

21 处方

厚朴45克 杏仁45克 草果3克 半夏6克 茯苓块9克 广皮3克

22 功能主治

治湿疟,热少湿多,舌苔白腻,胸脘痞闷,寒起四肢,渴喜热饮。

23 厚朴草果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24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3 方出《临症指南医案》卷六,名见《温病条辨》卷二 31 方名

厚朴草果汤

32 组成

厚朴1钱半,杏仁1钱半,草果仁1钱,半夏1钱半,茯苓3钱,广皮白1钱半。

33 功效

苦辛通降。

34 主治

湿疟。湿邪内蕴,脾阳不主宣达,舌白脘闷,寒起四末,渴喜热饮。

35 各家论述

《成方便读》:夫疟之一证,多因伏暑所致。然暑必兼湿,若脾胃湿盛之人受之者,发则以上等证作矣。故虽热渴,而仍欲热饮也。治之者,当以苦辛温之法以化之,使湿化则暑无依附,而病自愈耳。草果辛温香燥,气猛而刚,能治太阴独胜之寒,可化脾部稽留之湿;助以半夏、茯苓之燥,厚朴、广皮之散以佐之;湿阻则周身气机皆滞,肺主一身之气,故以杏仁开其肺,使之清肃下行,其湿焉有不去者乎。

古籍中的厚朴草果汤 《医宗金鉴》:[卷三删补名医方论]清脾饮

而仍作者,当从少阳和解法也是方以小柴胡,四君二汤合剂,清少阳而顾及于脾,故名曰清脾也减人参者,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胎毒门]益脾散

煨),木香、甘草,陈皮,厚朴(炙)、苏子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服五分,姜枣煎汤,细细服之。亦有热在胸膛

《医宗金鉴》:[卷五疟疾门]食疟

而疟惭退矣。(柴平汤)陈皮半夏姜制苍术米泔水浸炒厚朴姜炒黄芩柴胡甘草人参引用姜枣水煎服。(方歌)柴平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附:秘传十三方]3胃苓丸:

皮五钱;厚朴(姜汁炒)五钱;白术五钱;粉草(炙)二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白茯苓三钱;草果仁二钱;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附:秘传十三方]4养脾丸:

安宫牛黄丸为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实验研究显示安宫牛黄丸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炎、降血压、降低机体耗氧量的作用,对细菌内毒素性脑损害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安宫牛黄丸对乙脑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大量病原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并有消除耐药菌质粒,拮抗内、外毒素作用;对中枢神经的高热、烦躁、惊厥均有抑制作用,对于昏迷等大脑皮层的功能又有清醒作用,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不仅有保护作用,而且还有促进、调节作用;又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抗DIC,因此对乙脑、流脑、中毒型痢疾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本书对心脑血管功能异常、血液流变学的积极作用,可有力地对脑血管意外及心血管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对应激性溃疡、肝功能衰竭、脑水肿及微循环障碍等可进行有力的治疗和预防。

详见百科词条:安宫牛黄丸 [ 最后修订于2017/5/3 12:07:54 共1216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宣痹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温病条辨》卷一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宣痹汤的用法用量 66 宣痹汤的临床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宣痹汤 1 拼音

xuān bì tāng

2 处方

防己15克 杏仁15克 滑石15克 连翘9克 山栀9克 薏苡15克 半夏9克(醋炒)晚蚕沙9克 赤小豆皮9克(取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

3 功能主治

清化湿热,宣痹通络。治湿热痹证。湿聚热蒸,阻于经络,寒战发热,骨节烦疼,面色痿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灰滞。

4 宣痹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痛甚,加片姜黄6克、海桐皮9克。

5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6 《温病条辨》卷一 61 方名

宣痹汤

62 组成

枇杷叶2钱,郁金1钱5分,射干1钱,白通草1钱,香豆豉1钱5分。

63 功效

苦辛通阳,轻宣肺痹。

64 主治

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

65 宣痹汤的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66 宣痹汤的临床应用

1呃逆:陈某某,女,成年,售货员。呃逆频作,治疗三月余未效。症见呃逆连声,偶有嗳气,食欲不振,郁郁寡欢,苔薄白,脉缓。治以炙枇杷叶12g,郁金10g,射干10g,香豉6g,炙旋覆花12g,柿蒂10g,香附子10g,通花5g,进二剂,呃逆大减,续服而愈。

2胸痛:刘某某,女,30岁,工人。患有胸膜炎经西药治愈,唯胸膜增厚,胸部憋闷不适,疼痛经久不愈,服中西药罔效。凡负重或咳嗽,胸痛加剧,精神抑郁,食量减少,舌淡苔薄,脉弦。治以炙枇杷叶10g,郁金10g,射干10g,降香10g,橘络5g,路路通10g,炙旋覆花10g,丝瓜络15g,瓜蒌壳15g,青皮8g,通花5g,连进三帖,疼痛减轻,服至十余帖,诸证悉愈。

3喉痹:冯某某,女,35岁,工人。三月以来咽中不爽,常有异物梗阻感,饮食吞咽无异常不适,胃纳减少,形体偏瘦,心怀恐惧,神志不乐,舌红苔少,脉濡细数。治以炙枇杷叶12g,射干10g,郁金10g,瓜壳15g,北沙参15g,麦冬12g,重楼10g,大青叶10g,降香10g,通花5g。守方出入十余帖而愈。

古籍中的宣痹汤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

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经谓∶风寒湿三者合而为痹。《金匮》谓∶经

《温病指南》:[卷下]湿温上焦篇

阴湿温痹郁而哕者。(俗名呃忒)上焦清阳气郁也。宣痹汤主之。宣痹汤枇杷叶(二钱)郁金(一钱五分)射干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湿温、寒湿

。四六、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上焦清阳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

《本草征要》:[第三卷肾与膀胱经](三)利水渗湿、清膀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